中韩网络语言的差异比较

合集下载

海峡两岸网络流行语大比拼

海峡两岸网络流行语大比拼

海峡两岸网络流行语大比拼由于曾经的隔绝和方言的因素,台湾与大陆虽然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但很多用词用语出现了些许差异,比如大陆用“通过”,台湾用“透过”,大陆用“考虑”,台湾则多用“考量”,兼有考虑与衡量的意思。

而由于网络具全球性传播的特点,两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虽有差异,在互相影响下也渐渐趋同。

譬如“网络”一词,在台湾称作“网路”;大陆称“软件”,台湾叫“软体”。

两岸有些网络用词虽然不同,但许多实为同义字的替换,因此可以马上理解并入境随俗。

譬如台湾称“发短信”为“传简讯”,实“传”即“发”,“简”即“短”,“信”与“讯”也有相同的意思;又如台湾称硬盘为“硬碟”,管U盘叫“USB”或“随身碟”因“盘”与“碟”意思相近,所以也不难理解。

台湾称C盘、D盘为“C槽、D槽”。

几年前台湾有篇高中生的作文取D槽与低潮的谐音,以“我的D槽”为题,描述D槽承载了他无数的回忆与收藏,展现文字谐趣,在网上广为流传,文中“没有低潮,哪来的高潮”,更成为经典语录。

在网上以各种领域、地域、兴趣嗜好为分类,再汇集众人意见的各大论坛,也发展出一套特殊用语。

网络论坛的用语,两岸又存在着哪些异同呢?在论坛发表文章,在大陆称为“发帖”,在台湾叫做“Po文”(post);若要推荐文章或是帮文章冲高人气,在大陆称为“顶帖”,在台湾则是“推文”;第一个顶帖的在大陆叫做“坐沙发”,台湾则以庙宇文化的“抢头香”称之。

发帖的人称为“楼主”,回复文章称为“盖楼”,这个说法两岸一样,按照顶帖的顺序,第一个顶文的是一楼,置于最上方,往下依序是二楼、三楼,与现实生活中的楼层概念刚好相反。

在台湾有一份测试网络成瘾度的问卷,其中一题问“五楼的楼上是几楼?”若回答是“四楼”,则代表谙熟网络用语,成瘾程度不轻!一边是网民人数最多,一边是舆论活跃度最高,网络的发达让使用相同语言的两岸网民交流日益频繁,许多网络热门词句随着媒体的放送而相互影响。

以“好人卡”一词为例,在百度百科中被解释为:台湾文化衍生物,起源于某光棍向心仪的少女告白,但被对方以“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能在一起”为理由婉言拒绝,从此“你是个好人”就成为光棍被拒绝的代表性语言。

中韩网络词语的比较研究

中韩网络词语的比较研究

中韩网络词语的比较研究1 序论1.1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发生这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种鲜明的特色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正在逐渐形成,进入并影响这我们的交际生活。

可以说,网络语言正以自己的崭新面貌和风格开始为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与使用,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网络语言对固有语言体系的渗透也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添加了新的活力,也造成了一些干扰。

网络语言的发展本身为语言工作这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提出来新的课题,如网络语言的形式与特点、规范与发展等。

单双在引起关注的同时,有些网络学家对网络语言也表现出来质疑的态度,认为网络语言是对现有语言体系的一种污染,是小部分人为了交流方便而自己创造出来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他们对此采取回避无视的态度。

我们不赞成这种逃避显示的态度,因为在网络日益普及、网络语言日益为社会所接受的今天,有学术责任感的语言学家应该面对现实,用理论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用学术引导它们健康发展。

本文就中韩两个国家网络语言中的词语差异做出了比较研究。

1.2 研究现状中韩两国网络词语的研究现状分别为:中国贺刚在《网络词语浅谈》中把网络词语分为汉字新词、表意数字、字母缩写和情状符号四种情形。

中南民族大学的何干俊在《网络词语面面观》中,从词语的衍生特征、词语的意义变化、词形变化、外来词等角度对网络词语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而韩国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也很多。

李政福在《对网络语言的理解》中针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功能、特点等,对电子邮件用语、网络聊天用语和电子广告用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就网络语言的社会形式研究方面拥有国内最全面的资料。

2.网络词语2.1 什么是网络词语?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指在网络语境中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语言。

网络词语是网民在聊天室与BBS上的常用词语与符号,如“暗了”、“楼主”、“大虾”等。

中韩禁忌语对比

中韩禁忌语对比

中韩禁忌语对比关于中韩禁忌语对比1. 死亡中国:"死"字在中国被避讳,一般会用"去世、归天、安息、永眠"等词来表达"死亡"的概念。

韩国:"死"字在韩国同样被忌讳,韩国人一般会用"(离开)","(去天国了)","(安息)"这样的词表达“死亡”。

2. 生育中国:在中国,女性直白的表达"怀孕"会显得不雅,常用的表达是:"有喜了"、"有了"等。

韩国:在韩国,生育、怀孕会用"(身体变重了)"、"(超速了,适用于婚前怀孕的.情况)"这样的隐晦表达。

3. 数字中国:中国人对数字"4"很忌讳,因为"4"和"死"字发音相似,有不吉利的意思。

韩国:韩国人对数字"18"很忌讳,因为"18()"的发音和"(骂人的话)"很像,所以在韩国,数字"18"也是不吉利的,是需要忌讳的数字。

4. 女性月经中国:女性表达来月经时,一般会用"来红、例假、月事,或者阿姨来了(香港话)"等词来表达。

韩国:女生在月经来时,也会用"(不舒服的日子来了) "、"(是那天)"、"(是红色的日子)"等隐晦表达。

5. 性爱中国:中国人对于性字避而不谈,有时会用“风月之事”“翻云覆雨”等词来表达。

韩国:对于具有传统思想的韩国人,也同样羞于提及性行为,同样被认为是需要忌讳的,一般会用"(关上房门)"、"(走向床)"、"(扎起头发。

这个词来源于韩国传统文化,女性在举行婚礼之后把辫子换成发髻以表示自己已经结婚,表示有性行为。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04 韩语请求言语行 为教学建议
重视文化差异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了解韩国文化
在教授韩语请求言语行为时,需要让学生 了解韩国文化,特别是韩国人的价值观和 社交习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韩国人的请求言语行为。
对比中韩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中韩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两国 文化背景下的请求言语行为的异同,从而 更好地掌握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运用。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的不同点
尽管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存在一些共同点,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两者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例如,在表达方 式上,汉语更倾向于使用直接请求,而韩语更倾向于使用间接请求;在语气上,汉语更强调礼貌程度,而韩语 更注重尊敬语的使用。
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
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 成果
近年来,随着中韩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 学者开始关注韩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他 们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 韩语请求言语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 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语料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收集有关中韩请 求言语行为的文献资料,整理和分析相关语料,然后对中韩请求言语行为进 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异同点及影响因素。
02 请求言语行为理 论基础
请求言语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请求言语行为的定义
请求言语行为是指说话者向听话者提出某种请求或要求,希 望对方能够采取某种行动或提供某种帮助的言语行为。
在表达请求时,韩国更倾向于 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而中国更 倾向于使用直接言语行为;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在语气、礼 貌补语和时态等方面存在显著 差异。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对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的对 比分析仍不够深入,未能全面
揭示两者的所有差异;

中韩网络用语对比考察

中韩网络用语对比考察

文化长廊中韩网络用语对比考察陈子玉 中央民族大学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口头交流、书面交流、肢体语言交流等方式。

网络交流已经成为当今最为热门的交流,甚至娱乐消遣方式。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网民人数与日俱增,为了更加便捷地沟通交流,网络用语不可阻挡地形成并借助着信息平台迅速传播扩散开来。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韩两国网络用语的特点,从而分析两国网络用语的发展过程以及两国之间网络用语的差异。

关键词:网络用语;中韩对比;网络文化[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188-011.设论1.1研究现状及目的网络用语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用语数量暴增,在网络中使用的语言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线下生活。

2017年12月4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发布了《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

报告指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网民规模居全球第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报告首次对38个世界主要大国和新兴经济体的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比较,其中中国位列第二,韩国位列第三。

近年来,中韩社会经济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在这其中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现象、观念,文化现象等,都可以在网络用语的形成中窥见一二。

网络用语可以说是反应社会发展、文化等现象的一个指标。

本文将对中韩网络用语进行初步研究,希望对外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2.中韩网络用语对比研究2.1词汇方面在韩语中,存在着大量以网络用语为首的语言缩写现象,这一点与中文也非常相似。

而使用缩略用语的主要原因是需要节约时间。

例如,韩语中비번(비밀 번호 密码)、엄친아(엄마 친구의 아이妈妈朋友的孩子)、익게(익명 게시판 匿名留言板);中文中的xswl(笑死我了)、sj(视奸,暗中观察他人的sns动态)、zqsg(真情实感)等。

中韩语言比较

中韩语言比较

中韩俗语比较俗语是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俗语蕴含着各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体现出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及精神面貌。

俗语是通过人民世世代代口头相传下来的,各个国家都拥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就产生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具有强烈而丰富的表现力的俗语。

但是由于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共属于东亚文化圈,并且同属于儒教文化,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共通之处。

在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可以说既有相同点又各有千秋。

以下是对中韩两国语言中俗语的比较。

来源与定义:俗语是一种很有特色想语言形式,在各民族语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俗语最早来源与《史记》中,当时里面的俗语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后来,刘向与班固引述,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中的定型语句。

汉语中俗语的定义,工具书中说的是群众创造的、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

而韩语中,与中文的俗语相近的应该是“俗谈”从来源上来看,最早出现于柳梦寅的《於于野谈》中。

之后在朝鲜时期在编撰清朝语言词汇集《同文类解》中,出现了“속담”一词。

韩语俗语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的口头创造,因口头相传一般找不到来源和作者。

其他部分来源于历史、寓言、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等。

韩国俗谈的定义主要是作为一种在群众中生产的惯用表现,是为了强调一种普遍的含义而使用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精炼的语言形式。

即可以看出,韩国俗谈是从古代流传下来人们口头上喜用的形式简洁精辟、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

从特点上:汉语中俗语从外在形式上一般是五字以上的短句,字数从五字到十字不等,也有更多。

如:五字式的“八字没一撇,换汤不换药”等,六字式的“不食人间烟火,打肿脸充胖子”,七字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萝卜一个坑”等,十字式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

而在形式上,韩语俗语形式多样,有单句也有复句,最少是四音节以上,大多数是十音节以内的。

例如:四音节的뀡대신닭,산넘어산,五音节的모르는게약,옷이날개라;六音节的고양이쥐생각,꿀먹은벙어리; 十音节以上的고슴도치도제새끼는함함하다고한다等等。

中韩语言对比的方法

中韩语言对比的方法

中韩语言对比的方法摘要: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比较研究,描述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其中的不同之处。

中韩两国从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之间交往密切。

尤其是中韩两国所在国家的留学生中,对方国家的留学生占很大比重。

本文利用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的一般方法理论对中韩语言对比的方法进行简单分析描述,希望对学习中文或韩语的在校学生来说,对于毕业论文主题的选择和论文的写作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对比的方法,中韩语言对比中韩语言对比的方法许余龙在《对比语言学》中提出基础性对比研究的六个步骤。

接下来将参照这个程序对中韩语言对比进行分析。

1.确定对比范围要确定语言的可比性,首先要对进行比较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确定对比的语言层面,然后进一步确定这一层面上的具体比较对象。

关于对比内容的一般类型,许余龙指出,有语外和语内两种主要类型,语外分物质实体、语言环境和交际情景,语内又分形式(语言系统、语言结构、语言规则)和功能(语法功能、章篇功能、功能负荷量)。

按其性质来看,语外指的是与语言发生某种联系的一些外部因素。

而语内,则可以从形式与功能这两个角度对语言来加以描述。

因此,首先从语外来看,致使结构是对现实世界中致使事件的语言表达。

进行中韩语言对比时,我们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虑,把现实世界中的语言环境作为语外对比基础,比较中韩两种语言的异同,即语言对客观世界的相似性。

我们也可以从结构系统出发,选择语法层面上的典型结构作为中韩语言对比研究描述的对象。

一项具体的语言对比,通常要选用几种不同类型的对比基础,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两种语言中的某一语言现象进行比较。

2. 文献搜集与研究对比研究文献包括某一具体对比研究范围内已有的对比研究(这一部分文献告诉我们在某一具体领域里已经作了些什么样的对比研究)和这个研究范围内对两种语言分别所作的分析研究两部分(这一部分文献作为对比研究的一类特殊语言对比材料,可以作为对比描述的依据)。

从网络流行语对比中透视两岸网络文化交流.

从网络流行语对比中透视两岸网络文化交流.

从网络流行语对比中透视两岸网络文化交流摘要:语言可以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变化。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的大量使用也反映了两岸网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状。

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流行语产生的原因、类型以及相互交叉使用和借用的情况,列举了大量实例,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说明。

关键字:网络语言产生原因类型分析两岸网络文化交流网络的广泛应用催生出许多新生事物,网络语言与文化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发出文化信息。

网络流行语在两岸网民中的广泛使用,使它负载的网络文化也逐渐的在这两个区域互相传播。

电视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台湾的综艺娱乐节目在大陆地区收视率很高。

最近有一期节目,主题为都三通了,你脑袋通了吗?”节目的内容主要是列举了一些大陆网络流行语,让来宾猜出它们的意思,如雷人、打酱油、剩女、拼客”等等。

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的大量使用已经逐渐进入两岸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了。

、两岸流行语存在原因分析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 语'是互联网的产物。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

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

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 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完全是病句。

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

”网络流行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将其存在和流行的原因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占:八\、■1.创新心理、弘扬个性虽然网络已进入大众时代,但事实上大多数网友仍然是年轻人。

它们往往构思奇特,出语惊人,为了展示其个性创造出这些幽默风趣新奇的网络语言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中韩文字信息处理的新特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网络传媒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节奏。

这也直接导致了文字研究方面文字信息处理成为这一领域的主话题。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韩国,网络的普遍都使网络语言得以迅速发展,又成为文字信息处理的新特点。

关键词:中国网络语言韩国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特点与优势在当今信息时代,似乎所有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代与语言总是息息相关的,而当今时代与语言的联系焦点就是网络语言。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的全面普及与网络聊天的推广使用时的网络语言的发展迅速大众化,具有了全民使用的新特点。

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如此,在韩国也是这样。

网络语言主要是在网民聊天时使用的,因此绝大多数的网络语言都是随着QQ等网络聊天产生的。

在中国、在韩国,网民们抱着一种追求更简单、更生动、更活泼的语言使用态度,创造出一系列生动有趣、活泼新颖的语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简单说来,聊天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网络语言追求简洁、方便使用。

网民们将现有的一些较麻烦的词汇经过删减、加工、变动,创造出一些形式短、含义深刻的语言。

例如在中国的网络语言中:置顶——意为在论坛中版主把好帖子放在网页的最上方,使访客轻易就可以看见狂顶——“狂”即“强烈”,“顶”即“支持”,加起来就是强烈支持衰——意为倒霉晕——意为看不懂灌水——意为发帖子支持在韩国,如:mael——mail(电子邮件)jjang——jja jeung(烦)com——computer (计算机)e swa yo——e seo o se yo (欢迎光临)gang chu——gang ryeok han chu chen (强力推荐)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有的网络语言只是将原来词汇的语音稍作改动,而词表达的意义不变,追求一种曲折、活泼可爱的使用效果。

如我不叫我,叫做“偶”;不错不叫不错,叫做“8错”;好看不叫好看,叫做“好康”;干什么不叫干什么,叫做“干虾米”;非常非常不叫非常非常,叫做“灰常灰常”;幽默不叫幽默,叫做“油墨”……等等。

中韩语言差异_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

中韩语言差异_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

中韩语言差异_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以下是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韩国受到中国文化很深远的影响,在语言表达上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同中有异,本文列举了中韩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并从文化角度分析这一现象隐含的民族心理因素。

关键词:亲属称谓外来词黏着语敬语中韩是近邻,韩国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无论在文字、思想、伦理道德,还是在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古文化的印迹。

近代以来,韩国又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从而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本文试从中韩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两方面加以分析。

中韩词汇的差异韩语虽然从外形看像方块字,但实质却是拼音文字,只是用不同笔画代表不同音符。

其词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汉字词、韩语固有词和其他外来词。

其中汉字词所占比例最大,大概有70%,韩语固有词约占20%,其他外来词(主要从英语中借用)约占10%。

韩语对外来词的借用采取完全音译的方式。

比如餐厅(restaurant)、桌子(table)、钢琴(piano)、互联网(internet)等在韩语中读起来就是英语的发音,或者说是韩国式的英语发音。

比较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也引进了不少外来词,但在浩瀚的汉语词汇中仅仅占据了很小的比例。

而且,外来词要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要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

只有很少的词采取完全音译的方式,比如比基尼(bikini)、克隆(clone)等。

汉语对外来词的翻译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半音半意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音意兼顾如google被翻译成谷歌,借译如超人(superman)、绿卡(green card)等。

对汉字词的大量借用是韩语的一大特色。

由于汉字词占了韩语词汇的绝大部分,而且很多词汇从发音到意义都与汉字一样。

中韩两国新潮语和流行语的比较

中韩两国新潮语和流行语的比较
表 情 或 文字 , 以表 情居 多 . 2 中韩 两 国 表 现 方 法 不 同 的新 潮语 和流 行 语
() 1 通过缩 写词语 的发 音产生 的新 潮语 和流行 语 ( 大
() 1 根据 意思产生 的新潮语和流行语 例如 :
在 汉语 中 :
部分用英文字母表示 )
例如 :
的国家 , 由于近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 网络人 口也逐年迅 速增加 , 网络人 口中青少年 已占有很大的比例 . 在 那么在新潮语和流行语 方面中韩两 国之间会有 着怎么
样 的差 异 呢 ? ,
_ 一一 表示高兴的心情 , 时的表情 ^ 笑 “. 0 0”—— 表示 “ 惊讶 ” 的表情
在韩语中 :
下面对近年来中韩两 国青少年 网络或者社会生 活中正
习一
笑时发出的声音
在使用的新 潮语 和流行语进行 比较 , 并对 其产生 的原 因和
表 现 方 法进 行 探 索 和研 究 . 1 中韩 两 国表 现 方 法 相 同的 新 潮 语 和流 行 语
注: 这类新潮语和流行语多 以简 单符号 表示某种 特定
的语言内涵 , 以及表 现形式 的多样 化是人类 高于其 他一切
生物的显著特征之一.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语言 , 人们用 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 通过语言发表意见 、 感想 , 传递信息 ,
MB ——
例如 :
在 汉语 中 :
( 指现任韩 国总统李明博 )
交流情感 ; 借助语言传授和保存人类 文明 的发 展过程 和取
( ) 络 游戏 或者 网络 聊 天 时 产 生 的 新 潮 语 和 流行 语 4网
例如 :
韩 国的信息科技技术在世 界上处 于领先的地 位 , 网络

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

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

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各国语言中也不断涌现出新词语。

本文将对中韩新词语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以期更好地揭示中韩新词语的差异。

一、中韩新词语概述新词语是指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而产生的新的语言符号,包括词汇、短语、表达方式等。

中韩新词语的产生背景和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和韩国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但两国都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创新本国语言符号。

二、中韩新词语特点对比1、语言风格中韩新词语在语言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新词语往往受到汉语语言特点的限制,需要符合汉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

例如,一些科技新词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都是在原有汉语词汇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创新。

而韩国的新词语则更多地受到外来词的影响,尤其是英文词汇的直接引入。

例如,“OTT”(Over The Top)这个词,直接音译自英文,意指在传统电信业务之外提供服务的提供商。

2、表达方式中韩新词语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新词语常常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手法,如“粉丝”(fans)、“自拍”(selfie)等。

而韩国的新词语则更多地采用直接引入英文词汇的方式,然后通过韩国语的固有语法规则进行变形。

例如,“커피숍”(coffee shop)这个词就是直接引入英文词汇,然后按照韩国语的语法规则变形而来。

3、使用场景中韩新词语在使用场景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新词语往往最先出现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专业术语中,然后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

例如,“区块链”、“大数据”等新词语,最早出现在科技领域,现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汇。

而韩国的新词语则更多地出现在娱乐、时尚、饮食等领域,例如,“‣年被综艺节目《Running Man》带火,成为表示“年龄”的新词汇。

另外,“િگ院长”(整形外科院长)等与整形美容相关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在韩国年轻人的口语中。

中韩问候语比较研究

中韩问候语比较研究

中韩问候语比较研究随着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了解和掌握中韩问候语成为了扩大人际关系网络、增进跨文化理解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通过对中韩问候语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异同点和特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

中韩问候语概述问候语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问候时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文化背景下人们交往时的礼节和习惯。

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的差异尤为明显,直接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中韩问候语的差异1、语言结构中韩两国语言结构不同,因此问候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汉语中的问候语“你好”、“早上好”等,在韩语中相应的表达为“안녕하세요”、“좋은아침입니다”。

虽然两者都用于日常问候,但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大相径庭。

2、文化背景中韩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体现在问候语中。

例如,汉语中的“吃了吗?”、“去哪儿啊?”等家常话,在韩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

相反,韩国人注重礼节,初次见面时常用“만나서반갑습니다”表示高兴的认识。

3、社交习惯中韩两国社交习惯的差异也在问候语中得到体现。

例如,韩国人在长辈或上级面前,会使用更加尊敬的语言表达方式。

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未来研究中韩问候语的展望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未来对于中韩问候语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1、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中韩问候语中的礼貌原则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2、语言政策与文化交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语言政策成为了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来可以中韩两国在语言政策方面的互动与合作,以及这种合作如何促进两国文化交融,增进相互理解。

3、历史与文化研究通过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韩两国问候语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为未来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论中韩网络词语的对比

论中韩网络词语的对比

文化与艺术191作者简介:曾琬俊(2000— ),女,汉族,湖南邵阳人。

主要研究方向:韩语词汇对比。

21世纪初的中国,现已跨入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

据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以其为载体的交流也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为了更好地推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更好地进行网络交际,人们会不断地创造出新词语来指称、命名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

我们把这一类新词语统称为网络词语。

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网络词语作为以网络环境为背景产生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

因此双语的网络新词受互联网影响体现了一定的相似性。

如:语音上的谐音造词法;形式上的缩略法等。

但尽管如此,两种语言的构词法大部分还是继承了语言固有的特性。

各自的特异性也受到各语种自身语言特性的影响。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所以网络新词的创造上仍然偏向于形式领域;而韩文作为表音文字,网络词语的构词特点则表现为仍以语音领域为重点。

一、 双语构词法共同点(一)谐音造词法(1)汉语中谐音造词主要分为汉字谐音如酱紫(“这样子”的谐音);数字谐音如886(“拜拜了”的谐音)两种。

(2)韩语中则主要为数字谐音如1004(“천사”天使的谐音)。

(二)缩略法1.汉语中分为字母缩略法和汉语拼音缩略法(1)字母缩略法如:网络管理员→网管,光盘驱动器→光驱,强烈推荐→强推,精神分裂→精分等等。

(2)汉语拼音缩略法如:pljj (漂亮姐姐),pyq (朋友圈),aswl (爱死我了)等等。

2.韩语中分为首字母组合法、首辅音组合法及一般简化法(1)词组缩略法表现为将一个词组中每个音节的首字母组合为一个词,如:즐통(즐거운 통신)、스샷(스냅 샷) 等等。

首辅音组合法,即取词语每个字母的首辅音组合成一个新的表达。

韩语的网络用语

韩语的网络用语

韩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及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韩语网络用语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这些网络用语已经成为韩国年轻人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韩语网络用语的特点是简洁、幽默、易于理解。

它们通常是由一些简单的单词或短语组成的,有时还包含一些特殊的符号和表情符号。

这些网络用语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传达信息,还可以表达出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和想法。

例如,“继承者”在网络用语中表示一个人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漂浮”则表示一个人感觉非常轻松和愉快。

其次,韩语网络用语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韩语网络用语也成为了这些平台上的一种流行文化。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和使用这些网络用语,并且可以与其他用户互动和交流。

这种互动和交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网络用语,还可以促进它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和发展。

此外,韩语网络用语也影响了韩国年轻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这些网络用语已经成为韩国年轻人日常交流中的一部分,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

这种语言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也反映了韩国年轻人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例如,韩语网络用语中的“马卡龙”一词,最初是指一种甜点,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个人非常可爱或漂亮。

最后,韩语网络用语的发展也对韩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网络用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们反映了韩国年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也代表了韩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通过使用这些网络用语,韩国年轻人可以更好地与国际社会交流和互动,也可以促进韩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总之,韩语网络用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现象,它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和发展也对韩国文化和年轻人交流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韩语网络用语将继续演变和发展,成为韩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韩白领族语言习惯调查及比较分析

中韩白领族语言习惯调查及比较分析

中韩白领族语言习惯调查及比较分析本文在对上海的四家外资企业的117名白领职员接触和使用新词语与网络语言的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与韩国白领职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分析其异同的同时,也对其原因进行了阐述。

标签:中韩白领族语言习惯比较分析一、绪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社会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

”(叶蜚声、徐通锵,1997)尤其目前是21世纪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新词语正在产生并迅猛发展。

同时,新词语的大量产生和流行与互联网的普及息息相关。

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正悄然而真切地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而备受关注。

就新词语和网络语言的接触和使用情况,韩国就职网站曾经对韩国白领阶层855名对象做过一次调查。

在回答“跟同事谈话中有没有听到过新词语或网络语言”的问题时,73.5%的人选择听到过新词语或网络语言。

从性别来看,男性占76.3%,女性占69.7%。

对于“实际生活里有多熟悉新词语或网络语言”的问题,回答的人中有80%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过新词语或网络语言,其理由是“周围的人经常用”的占34.2%,居第一;“有意思”的占27.3%,“更熟悉”的占14.6%,“感到很亲切”的占7.5%,“更容易理解”的占5.3%。

而回答没有用过新词语或网络语言的170人中,24.1%的人是因为“觉得用上去没有礼貌而不使用”的;认为“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更重要”的占21.8%,“听不懂”的占20.6%,“周围的人也不经常用”的占10%,“觉得对方会误解”的占7.7%。

在中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

那么,中国白领族在语言使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尤其是,在对待新词语和网络语言方面他们有什么表现?新词语和网络语言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对此,尚未有人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

中韩网络语言隐喻的对比研究

中韩网络语言隐喻的对比研究

中韩网络语言隐喻的对比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和飞速发展,促使互联网成为了20世纪人类最具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发明。

它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缩小,把全世界的网民通过一种看不见摸不清的“线”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成为一个大家庭,人们无论相距多远,都可以坐在电脑前,凭借着电脑键盘的输入,实现无障碍的交流。

而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键盘的输入、输出中形成的。

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日常交际用语的独立性的新兴的语言系统。

这就为我们语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对于网络语言的特点、形成方面的研究也曾一度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多方面收集了中韩网络语言,对常见的隐喻现象进行考察,分析中韩网络语言在隐喻方面的异同,考察网络语言中隐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隐喻现象在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分类,将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区分为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

隐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存在于人类的日常交际中,理查兹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我们日常交际的词语系统几乎都是隐喻性的。

而作为网络交际工具的网络语言,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喻现象。

从隐喻角度来分析语言词汇的构成,是语言学家或者说隐喻学家们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从隐喻角度来分析网络语言,从隐喻角度对中韩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

所以,我们就从隐喻角度对中韩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力求全面分析中韩两国网络语言隐喻的不同之处,并从思维、文化、语言三个方面对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中韩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造词语、旧词新词、文字方面,进而分析中韩网络语言产生差异的原因,如认知思维上的差异、文化差异、敬语、谦语的选择,中韩两国各自有不同而表现。

通过对中韩网络语言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网络词汇的含义和中韩网络语言的差异。

充分了解中韩两国相关文化,以及认知思维的差异。

互联网语言文化表达的差异性分析

互联网语言文化表达的差异性分析

互联网语言文化表达的差异性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

然而,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语言和文化表达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互联网语言文化表达的差异性。

一、语言表达的差异性1.语言的种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不同。

例如,在中国大陆地区,汉语是主要的语言;而在台湾地区,则使用的是繁体字和国语;在香港地区,则使用的是繁体字和粤语。

这些不同的语言对于网络交流的影响是明显的。

2.词汇的变化在网络交流中,由于需要快速表达思想和情感,人们倾向于使用简洁明了、缩写和流行语等表达方式。

这些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产生和流行也会在不同国家和语言中具有差异。

3.语法结构的差异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有助动词;而在中文中,则不需要。

这些语法上的差异也会影响网络交流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文化表达的差异性1.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也会影响网络交流中的文化表达方式。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关注身边人和事情的传统观念深厚;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

2.情感表达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内敛和含蓄;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加直接和自由。

3.礼节与敬语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中,礼节和敬语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对长者和上级人员的尊重和敬意,使用敬语表达;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加注重平等和直接交流。

三、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差异性也会带来很多挑战。

例如,在无法直接交流的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误解我们的用词和表达方式,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避免使用对方难以理解的表达方式。

中韩网络小说语言词汇的对比研究

中韩网络小说语言词汇的对比研究

中韩网络小说语言词汇的对比研究张晓曦【摘要】每一种语言都有本民族的特征.虽然网络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有共同的属性,但也有符合本民族语境特点的区别.在民族语境的大环境下,同一个语境和语系的语言也有差别.中韩语言都属于东亚语系汉字的范畴之内,自古韩语就受到汉语的直接影响,甚至求本溯源韩文可以说是从汉语文字演化而来,从中韩上古神话或者文献记载中可以得出答案.【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语言;网络语言;中韩语言;差异【作者】张晓曦【作者单位】吉林警察学院中外语言系,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24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区别于传统媒介的语言模式,以更加形象和简洁的直观方式进入到现实社会语境中,因其更加贴近生活而快速地被网民接受,是在网络上交流的一种新语言语境形式。

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语言的又一次革命,网络文学应运而生。

通俗的说法就是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文学利用其传播的快速性,用网络文字占据了文学写作的半边天,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元语言系统的词汇,又生发具有新网络时代特色的语言系统,这也验证了语言是在不断进步的交流工具。

目前,同处于东亚汉语语境的中韩网络小说,对既有语言和语境发起挑战,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已经被中韩学者关注并加以研究。

网络小说的语言模式更契合口语的粗糙性和随意性,在相似音的情况下,能和在网络上交流的对象达成语言理解上的和解,既定的语言继承方式已经将语言的本来意义概念化,但网络语言的直接、明快打乱了这个语境系统,将语义给予最大化的平直和互动性。

在没有语言规范的格式下,语言天马行空地出现,甚至夹杂着拼音、外来语的直译和一些形象的生僻字,比如,囧,在现实中,这个字很少被使用,但是在网络里,这个字一经出现就迅速地走红,然后被带入现实社会之中,这种形象的直观性可以说是网络语言的又一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是 青少 年 网 民 ,他 们 已经无 法 想象 没有 网 口总 数 的 1 。 网络 使 用 人 口总 数居 前 十位
络 的 日子 该怎 么过 ,网络 的使 用 已不再 只 的 国 家 中 ,美 国仍 为 榜 首 , 人 口数 量 为 1 亿 是 我们 工 作 中所使 用 的工具 ,而 已成 为我 5 04 人 ;第 二 位 是 中 国 ,7 2万 人 :第 2 万 47 们 生 活中 的必 需品 。 人们在 日常 生活 中对 三 是 日本 ,5 201 人 ;第 四 是 德 国 ,31 万 81
网 络 的 使 用 已 远 远 超 越 了 看 电 视 、 听 广 万 人 ;英 国 排 在 第 五 名 ,301 9万 人 :韩 国
4万 人 。 同时 公 布 的还 有 各 播 、读报 纸 的简 单范 畴 ,今 天的 网 民更多 位 居 第 六 ,246
地 用它 来获 取信 息 ,与他人 交流 ,是 自身 国 月平 均 网 络 使 用 时 间 的 排 行 榜 ,榜 首 位 置 爱好 与休 闲 的一 种方 式 ,是 工作 的需 要 ,
维普资讯
/ 陆欣
信息 技术 的 不 断发展 与 人类 交流 方 式 的 巨大改 变 使得 原本 相距 甚 远的 人们 可 以 通 过 电脑 和 互联 网来 形象 地 传达 自 己的 心
网络语言成为越来越 多的网 民网 卜 交 流的重要 1具 :
万 的 韩 国令 人 刮 目相 看 ,无 论 是 网 国 文 化 交 流 有 多 频 繁 , 中 韩 两 国 网 文 输 入 状 态 下 才 可 以打 出 …” 。 而
民 总 数 , 还 是 月 平 均 网 络 使 用 时 民 的 沟 通 仍 然 存 在 着 很 大 的 问 题 。 在 追 求 快 捷 的 网 络 文 化 中 ,切 换 键
络 语 言 不 可 阻 挡 地 形 成 并 借 助 网 络 收 录 “ 一 )、 : : 一0、 : 一Q” 等 符 号 的 应 用 比较 多 的 原 因 。 但 事 实 上 并 迅 速 传 播 。 网 络 语 言 的 兴 起 成 为 越 是 在 2 0 年 。 面 部 象 形 符 号 在 目前 不 是 中 国 网 民们 创 造 了这 种 表 达 方 0 1 来 越 多 网 民交 流 的 重 要 工 具 。 纵 观 包 括 中 国 、 美 国 ,还 有 欧 洲 国 家 的 式 ,而 是 他 们 利 用 网 络 沟 通 的 时 代 历 史 , 人 类 的 每 一 种 新 文 化 的 兴 起 网 络 语 言 中 ,使 用 率 最 高 的 象 形 符 把 这 种 表 达 方 式 发 扬 光 大 ,使 其 得
美 国 网 络 公 司 于 今 年 3月 对 世 界 各 国进
情 、 感 受 、 表 情 等 ,并 由 此 感 受 到 网 络 技 行 了 一 项调 查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1 5岁 以 上 的 术 带 来 的 便 捷 和 愉 悦 。 今 天 的 网 民 ,特 别 人 口中 ,有 6 9 6 在 使 用 网 络 , 占世 界 人 .42 亿
用 同 网 络 强 国 相 比 尚数 落 后 。
随 着 上 网 人 数 的 迅 速 增 长 , 网
1 82年 他 的 E—m a I 9 i中使 用 了符 号 单 方便 得 多 。 用 阿 拉 伯 数 字 的 中 文

: )” 。 牛 津 英 文 词 典 开 始 正 式 谐 音 来 表 达 语 义 ,这 也 是 网 络 语 言 一
中 ,特 意 针 对 7 6 岁 的人 群 中 的 或 是 精 通 韩 语 的 中 国 人 ,如 果 他 不 字 , 所 以 韩 语 在 输 入 上 比 较 有 优 至 5
5000人 进 行 了调 查 , 结 果 显 示 有 了 解 对 方 的 网 络 语 言 ,就 如 同 是 看 势 ,而 中 文 则 只 能 是 方块 字 型 。
间 ,均 位 居 世 界 前 列 ,可 称 得 上 是 网 络 语 言 的 差 异 ,使 中 韩 两 国 网 友 盘 次 数 的 增 加 既 麻 烦 又 会 造பைடு நூலகம்成 交 流
网络 强 国 了 。在 今 年 3 RIK r a U 不 再 拥 有 从 前 同 是 汉 字 文 化 国 民 的 速 度 的减 慢 。 第 三 个 原 因 则 是 由于 月 o e g K CIC 共 同 实 施 的社 会 调 查 优 势 , 即 便 是 精 通 中 文 的 韩 国 人 , or ea ik 汉 字 是 表 意 文 字 , 韩 文 是 拼 音 文
根 据 微 软 公 司 的调 查 显 示 ,面 阿 拉 伯 数 字 的 认 同 超 越 了 数 字 本
比 ,我 国 的 网 民 人 口总 数 虽 然 比较 部 象 形 符 号 的 创 始 人 是 卡 内 基 梅 隆 身 ,从 而 成 为 新 的 网 络 语 言 形 式 。 多 ,但 其 普 及 与 网 络 技 术 的 开 发 运 大 学 的 学 生 Sc t P l n,他 在 在 中 国 ,数 字 输 入 比汉 字 输 入 要 简 o t el ma
是 生活的 重要组 成部 分 。
被 以色列 占据 ,为 5 5 J时 ,第 二 是 芬 兰 , 7. /, ' 4 3小 时 ,韩 国 位 居 第 三 ,4 . 小 时。 从 以 9. 72
52
维普资讯
上 数 据 不 难 看 出 ,人 口只 有 4 00 0 多 论 “ 语 热 ” 在 韩 国 如 何 升 温 ,两 换 中 英 文 符 号 输 入 或 者 干 脆 变 为 英 汉
74. 1% 的 人 在 日常 生 活 中 使 用 网 天 书 , 或 是 破 译 密 码 一 样 难 懂 。 络 ,这 也 更 不 难 看 出 网 络 技 术 在 韩 ● 符 号 成 为 网 络 语 言 的新 形 式
国 的 迅 猛 发 展 与 普 及 。 和 韩 国 相
● 网络 语 言 赋 予 数 字 的 全 新 语 义 对 于 任 何 国 家 的 网 民 来 说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