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剖析政治与地理之关系

剖析政治与地理之关系

论政治与地理之关系姓名:***学号:********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时间:2013年6月5日政治与地理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密切关系。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利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而地理,则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学科。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定时代的政治体制与政治特征与当时本地区的经济是密切相连的,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则是集中反映经济状况。

地理有自然与社会人文之分,自然地理是大体不可改变的环境,而社会人文地理则是人们通过自己行为改造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地理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可见一定的地理环境也可以完全反映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

因此,可见,政治与地理之关系密切相连。

政治体制影响地理环境。

当今世界的政治体制一共有二种,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从原始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官僚社会,再到如今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地理环境状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战争,可以使一个地方的环境发生变化,而发展建设也一样,对地理环境的改造能力有所把握。

在原始奴隶社会中,科学技术落后,根本也就无从说对地理环境有所改变。

人们的生活与学习都是用手工劳动,所以对地理环境也只有适应。

当时的政治体制完全没有,人们都说自给自足,完全没有人所约束与管制。

到了封建社会,开始有了机器作业,人们发明了铜器,铁器等,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地理环境能有所改善了。

科学技术方面有所发展,其社会政治体制方面也有所形成。

封建社会里,建立了基本比较规范的政治规章体制,地主阶级和掌权者用他们制定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习惯,因此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也有所管制。

封建社会的消亡,使资本主义应运而生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世界地理环境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

世界地理环境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

世界地理环境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地理环境是塑造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以及人文要素,如人口分布、文化传承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各国的地缘政治格局。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以及地缘政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理环境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可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决定了国家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方式。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成为争夺的焦点,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

这些资源的掌控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地位。

其次,地理环境也影响着国家的军事战略布局。

地形的开阔与狭窄、山脉与平原的分布等都会对军事行动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使得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边界争端长期存在。

此外,地理环境还决定了国家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港口布局,对国家的贸易和海军力量产生影响。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动态过程。

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都会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冲击。

例如,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和航道开放,使得北极地区成为国家争夺的热点。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地缘政治格局也更加复杂。

此外,国际组织的兴起和国际合作的加强也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增加,地缘政治格局逐渐向多极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地缘政治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地理环境为地缘政治提供了基础,而地缘政治则通过国家间的相互竞争和合作来改变地理环境。

例如,国家间的边界争端和领土纠纷常常导致冲突和战争,进而对地理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

同时,国家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也可以通过环境保护等方式来保护地理环境。

例如,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关注和行动,就是地缘政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例证。

综上所述,世界地理环境与地缘政治格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自然条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日本日本是海岛国家,有大海做天然屏障保护自己不受外来势力入侵,同时又离大陆不远,可以保证大陆上的先进文化,技术和人口,资源的输入和交流。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单一的民族特性,在中古时代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期的和平和稳定。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岛屿众多,交通和通讯不便,在古代落后的交通和通信技术条件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从而滋生了封建社会制度产生的土壤。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

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这种气候适宜于农业生产和近海渔业生产,为日本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自然条件。

封闭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形,温和的气候,使得日本长期选择封建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架构地理环境对中国政治制度、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出现过很多不同的理论,有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轮、人定胜天论等。

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就某一时段或某一时期的观察而做出的结论,都不能完全概括两者之间的真实关系。

其实,在不同的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程度、方式和最终结果是不一样的。

从有人类产生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来看,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由强到弱的,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由弱到强的。

不过两者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灾难。

在远古时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深刻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环境的变迁甚至湮没了很多人类文明。

同样,在中华民族诞生之初,文化、意识形态形成之初,制度创建之初,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这种地利环境影响的烙印直至今天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当中,文化当中,乃至存在于我们的性格当中。

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著 《 史 的地 理枢 纽》 ,提 出 了系 统 的并震憾世 界 的地 理 历 政 治思想 。近 年来 ,注重 于国 际、 国内的政 治活动 、政治
现 象 与 地 理 环 境 的 关 系 研 究 的 政 治 地 理 学 开 始 引 起 了我 国
的重视 。
与得天 独厚 的 自然 地理屏 障 ( 东两两 面为大 洋庇护 )和政 治地 理位 置 ( 离战乱 的 旧大 陆,南 北均 为弱 国)有关 。 远 列 宁 、斯大林都 曾对这 一问题 作过精辟讨论 。 ( )复杂 的地形 容易形成政 治上孤立 的弱小实体 。地 3 形 复杂 崎岖 往往容 易形成 幅员有 限 的政治上 孤立 的弱小 实 体 ,山区 多是世界 上小 国 比较集 中 的地 区 。如欧洲 的列支
当今 世界上 的地 区冲突 多发生 在这些地 区的某些 国家 ( 如 巴尔 干半 岛、 中南半 岛、朝鲜 半岛及海 湾地 区等地 理范 围
的 一 些 国家 ) 。
上讲 是与他渊 博 的地理 知识分 不开 的。党 的伟 大领袖 毛泽
东 ,也十分重 视政 治地理 的研究 , “ 个世界 的划分 ”, 三 可 以 说 是 他 的 政 治 地 理 理 论 之 一 。而 对 地 理 的 无 知 或 “ 心
“ 治 的 进 程 是 驱 动 和 导 航 两 种 力 量 的 产 物 。 这 种 驱 动 的 政
文 明古 国 巴比伦东西 两面 是平坦辽 阔 的草原 ,这样 的地 形 条 件 成 为游 牧 民族进 入平 原 的通 道 , 因而 历 史 上先 后 被
东 、 西 两 面 来 的 外 族 所 征 服 。 又 如 : 波 兰 东 西 两 面 是 开 阔
维普资讯
中国 西部科 技 2 0 年9 f 0 8 月 上旬 ) 7 第0 卷第2 期 总 第1 0 5 5 期

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地缘政治

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地缘政治

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地缘政治1. 地理位置1.1 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它是一个蓝色星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主要是由世界五大洋组成。

地球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唯一一个已知拥有生命的天体。

1.2 世界的地理位置世界,通常指地球上所有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的总和。

从地理位置上看,世界可以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陆,以及众多岛屿。

2. 地缘政治2.1 地缘政治的概念地缘政治是一种以地理为基础,研究政治活动、政治关系以及政治力量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地缘政治学关注的是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如何通过地理和地理政治手段来维护或扩大国家利益。

2.2 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地缘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格局。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各个国家的实力和地位不尽相同。

地缘政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关系,预测和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

2.3 地缘政治的主要理论地缘政治学有多种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陆权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地理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4 当代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在当代,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即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与几个主要的大国(如中国、俄罗斯、欧盟)形成战略竞争关系。

同时,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成为影响地缘政治的重要因素。

3. 地理位置与地缘政治的关系地理位置是地缘政治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都会对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会反过来影响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

4. 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地缘政治对我国的影响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领土。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中俄、中美、中日、中印等,对我国的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历政地知识点总结

历政地知识点总结

历政地知识点总结政治地理学是研究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地理、政治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是研究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既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包括政府部门、政党、社会团体、群众等在政治活动中的行为。

3.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还包括人口、资源、城市等人类活动环境。

4.相互关系: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政治行为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地理环境又受政治行为的影响。

二、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内容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的形式和结构。

包括政体、政府、政党、选举等内容。

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制度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等问题。

2.政治地理:政治地理是指政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和影响。

包括国家、边界、领土、中心地、边缘地等内容。

政治地理学研究各种政治地理现象的地理分布、地理格局、地理过程等问题。

3.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指政治制度和政治地理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变化和发展。

包括政治现代化、政治转型、政治地理的演变等内容。

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发展的空间差异、时空演变规律、影响因素等问题。

4.其他内容:政治地理学还涉及政治地域系统、政治地理信息系统、政治地理规划、政治地理分析等内容。

三、政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政治地理学注重对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实际情况的实证研究。

包括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实地观察等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政治地理学注重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政治地理现象的差异和联系。

包括空间比较、历史比较、文化比较等方法。

3.模型研究方法:政治地理学还注重运用地理模型方法来分析政治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作者:高天昊来源:《高考·中》2019年第01期摘要: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只有有一定的地理環境作为舞台,世界人类历史才得以展开和发展,而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文明。

地理环境与社会政治有着复杂的联系。

关键词:地理环境;社会政治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只有有一定的地理环境作为舞台,世界人类历史才得以展开和发展,而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文明。

地理环境与社会政治有着复杂的联系。

一方面在早期社会,地理环境不容易改变,这种限制的地理环境让政治家们思考该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下发现适合的社会政治形式并利用地理环境发展社会政治。

如古代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各个地区联系紧密。

为了管理这么多的地区,巩固政治,政治家们思考如何让权利集中,方便管理,由此为集中式的强权政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再比如力挽狂澜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党十分重视政治地理的研究,“三个世界的划分”正是毛主席根据地理环境联系当时的政治局势所得出的政治地理理论之一。

可见对于地理环境的明确于政府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这种地理环境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又促进这学术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且近年来,着重于注重于国际、国内的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的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学者不计其数,为社会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领土形状和自然环境与地形地貌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和社会政治环境。

我认为国家领土规则,地形平稳,地貌多为平地的国家较好管理。

因为领土规则各个地区联系紧密,中心与地方的距离较为平均,领土与边界容易管理,即使发生叛乱,因为地形平坦,消息传达的速度快,中心做出反应对策或平乱都很容易。

如法国平原丘陵面积广阔,河流资源丰富,国土面积较小,国家容易管理,社会稳定。

而若是国家地形狭长或是国土较分散的国家,中心与国界的距离相差过大,地区之间交流不便,再加上有的国家地形不平坦,地形闭塞,信息的传达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国内交往与国家管理也相应带来诸多不利,而半岛地区或是资源丰富的海湾地带的国家往往容易发生利益纷争,往往容易陷入战争,国内政治不稳定,多灾多难。

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摘要: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和人文环境因素对国家和地区政治战略关系影响重大。

关键词:地理环境;政治;国家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地理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一、地形因素与政治的关系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而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这样的地方由于物产丰富也常成为人口密集、商业活动频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山地地区由于地势高低不平、交通不便、日照较少,因而对发展种植业不太有利,但对于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是非常优越的条件。

这样由于地形的差异而造成了平原与了山区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从而也使不同的两个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人民的生活习俗与社会文化产生差异,并影响到两地的政治生活并使之产生差异。

许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边界都是以一些河流、山脉、沼泽、湖泊、森林、沙漠等为界。

因为这些地物的标志性明显,便于实际操作,再是这些地物对于两地来说是一种天然的障碍,使这些地物的两侧形成相对较为独立的文化单元,而这些又使之成为不同文化的分界线,这为实际边界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有利的地形条件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无疑是非常有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为什么没有被横扫欧洲的德国部队入侵,并不是德国人不想这么做,而是其四面皆高山、易守难攻的地形让德国人望而却步了。

抗日战争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全都被日本人占领,但为什么我们没有亡国并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我国利用有利的地形守住了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气候因素与政治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莫斯科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德国人败得体无完肤,这也成为德国人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为什么在莫斯科战役中失利,其实是德国领导层对于前苏联的气候特点了解不够,从而导致对战争的准备不足。

从初二国土地理教案角度了解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

从初二国土地理教案角度了解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

从初二国土地理教案角度了解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

一、政治地理环境的概述政治地理环境是指国家政治、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的一种地理环境。

在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党派,是中国的统治者,负责制定政府政策和重大决策。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经过了漫长的革命斗争和推翻国民党的胜利,于1949年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式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中,中国共产党贯穿了中国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它包括了广阔的土地、山脉、平原和河流等自然资源。

总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大。

在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但是由于大自然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自然环境问题,例如天气灾害、环境污染等。

政治地理环境也需要考虑到地理和气候等因素。

中国的地理和气候具有多样性和大幅度的变化。

北部地区的气候冷酷,南部的气候炎热,这使得不同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动力。

例如,由于南部气候炎热,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比北方更快。

除此之外,中国的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也影响着中国政治地理环境的发展和运作。

中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和创新能力。

这一多元性使得不同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的法律和制度,而且由政治体系中最低一级政府的 judiciary 和 legislature 两个分支也加大了这种趋势。

三、政治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

例如,南部的气候炎热及其人口的密集度使得南部成为中国经济中的发达区域。

此外,由于西部的地形和交通的不便利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同时,政治地理环境也能够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地理与政治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也一直吸引着人们加以关注和思考。

”这句话已经简单道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一个地区特殊的人文景观,建筑方面:适应湿热环境的傣族干栏式建筑、黄土高原的窑洞、横断山脉地区的碉楼、尖顶的哥特式建筑等;饮食方面:南稻北麦、湖南四川喜辣、山西喜醋等。

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塑造了不同人文地理景观,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文化和政治历史进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深刻影响人类的政治、历史进程。

比如地球气候的温暖期与寒冷期,每当温暖期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种植业为主的汉族王朝较强大,北方游牧民族很难南下骚扰(他们这时候的日子也相对好过),秦汉、隋唐就在这个时候;当寒冷期时,低温干燥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往往还伴随蝗灾,以种植业为主的汉族王朝积贫积弱,内部矛盾丛生,灾民揭竿而起,北方游牧民族频频南下骚扰(他们这时候的日子也不好过),三国、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就在这个时候。

有句话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古代的分合与气候的冷暖变化是比较一致的。

当然,我们现在的文明高度发达,不再简单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进程,地理、政治、历史的天平在不断变化。

剖析政治与地理之关系

剖析政治与地理之关系

论政治与地理之关系姓名:***学号:********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时间:2013年6月5日政治与地理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密切关系。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利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而地理,则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学科。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定时代的政治体制与政治特征与当时本地区的经济是密切相连的,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则是集中反映经济状况。

地理有自然与社会人文之分,自然地理是大体不可改变的环境,而社会人文地理则是人们通过自己行为改造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地理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可见一定的地理环境也可以完全反映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

因此,可见,政治与地理之关系密切相连。

政治体制影响地理环境。

当今世界的政治体制一共有二种,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从原始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官僚社会,再到如今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地理环境状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战争,可以使一个地方的环境发生变化,而发展建设也一样,对地理环境的改造能力有所把握。

在原始奴隶社会中,科学技术落后,根本也就无从说对地理环境有所改变。

人们的生活与学习都是用手工劳动,所以对地理环境也只有适应。

当时的政治体制完全没有,人们都说自给自足,完全没有人所约束与管制。

到了封建社会,开始有了机器作业,人们发明了铜器,铁器等,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地理环境能有所改善了。

科学技术方面有所发展,其社会政治体制方面也有所形成。

封建社会里,建立了基本比较规范的政治规章体制,地主阶级和掌权者用他们制定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习惯,因此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也有所管制。

封建社会的消亡,使资本主义应运而生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地理与政治:地理因素与政治关系

地理与政治:地理因素与政治关系

地理与政治:地理因素与政治关系地理因素与政治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地理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发展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理因素与政治关系的各个方面,并分析其相互作用和互动。

一、地理条件对政治格局的塑造地理条件是指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环境等方面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举例来说,山区地形的不平坦和缺乏河流的情况,使得山地地区通常难以发展农业,人们更多地依赖于牧业和游牧生活。

这种地理条件往往催生了相对分散的政治组织形式,例如部落制度或者联邦制度。

相反,平原地区的广阔土地和河流的便利,使之适合大规模农业的发展,政治上则更容易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此外,气候条件也对政治格局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热带地区由于高温多湿的气候,更容易滋生疾病,加之农业生产受季节和气候波动的限制较大,政治上常常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城市国家。

相比之下,温带地区气候适宜,粮食与资源相对丰富,一般更容易形成农业社会或者农业国家。

二、地理环境对政治决策的制约地理环境包括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海洋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政治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资源的丰富或匮乏往往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交通条件的便利程度则决定了国家内部的联系和对外扩张的能力。

海洋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海洋权益和海上贸易的发展。

举例来说,石油资源的丰富往往会让拥有这种资源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同时,油田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状况也会影响政治决策,如何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

而在交通条件方面,例如交通设施不发达的内陆国家可能需要通过与邻国合作或寻找其他出路来解决物资运输和贸易渠道的问题。

三、政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与利用政治因素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和利用也具有重要作用。

政治决策的推动和政府的行动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地理条件和环境,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地位。

第八章__政治地理学

第八章__政治地理学

9•11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新特点:
(一)恐怖主义国际化,上升成为重要的非 传统安全威胁,对国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二)美国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倾向有新的 表现 (三)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大国关系新一轮调 整的重要契机 (四)多极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一超多强)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必然决定世
3.有机边界论
国家疆域与生存空间一样,应不断地改变,边界是青壮年国 家成长的障碍,为此必须以战争的方式消除这种障碍。
4.成长尖端论
成长尖端是指在国家扩张领土的前阶段,在距本国较远的地 方建立的根据地,也是在比较小的地域获得势力的支撑点.
(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主要学说
1、马汉的“海权论” 2、麦金德的“陆心说” 3、斯皮克曼的“陆缘说”

图 可选择的区域战略:在选民结构和分布一定的前提 下,选取划分会影响选举结果
4.历史原则
一是行政区的名称 二是政区范围的调整
5.自然原则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行政区划的沿革 郡(省、道)——州(府)——县的三级 体制 (1)分省时期1949—1952年 (2)合省时期1953—1957年 (3)平稳时期1958—1987年 (4)调整时期1988——
(三)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 演化的根本动因 2.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 作的性质
五、地缘政治学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主要学说 (一)地缘政治学的主要观点
地缘政治学是建立在地理环境决定论基础之上的。它认为一 个国家的政治事件、对外政策、国际政治事件、国际关系等 都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拉采尔(Friedrich•Ratzel,1844—1904年)的理论基础 哲论(1864—1922年)的理论创新

政治学与地理学研究

政治学与地理学研究

政治学与地理学研究政治学与地理学是两个独立学科,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和政府运作,而地理学则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

这两个学科的结合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背景和发展趋势。

一、政治地理学: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政治地理学是政治学与地理学交叉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地理条件可以决定某个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进而影响政治力量的分布和地缘政治格局。

地理环境也可以影响政治制度的形成和运作。

一些地理上的特殊条件如岛国、边境地区等,会对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地理上的孤岛状态可能导致岛国的孤立性和外部威胁的加大,进而塑造出特殊的政治体系。

二、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与地理条件的相互作用地缘政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与地理条件相互作用的学科。

地理条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理位置可以决定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外交政策的选择。

地缘政治学家常常通过分析地缘政治格局来揭示国际政治的演变规律。

地缘政治学也探讨了国家之间的地缘竞争和冲突。

争夺领土、海洋资源以及战略要地是国家之间常见的地缘竞争形式。

地理条件的利弊和地缘政治的争端经常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三、地方政治学:政治格局与地域特征的关联地方政治学是政治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项研究,它主要考察地区内部政治格局与地域特征之间的关联。

地理条件和地域特征对地方政治的组织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方政治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政治体制、政党竞争、选民行为等,揭示了不同地域特征对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机制。

例如,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的不同,其政治特征和政治行为可能会有明显差异。

总结政治学与地理学的研究相互促进,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和国际关系的视角。

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和地方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使我们对政治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多元化。

政治体制对地理环境的决策与规划

政治体制对地理环境的决策与规划

政治体制对地理环境的决策与规划在任何国家或地区,政治体制对地理环境的决策与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决定保护生态系统,还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政治体制的立场和优先事项都会对其决策与规划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政治体制对地理环境决策与规划的影响。

首先,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通常会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和环境保护。

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可以更容易地协调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以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决策。

例如,中国政府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中央政府通过该战略,致力于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增长。

这种集权体制下的决策与规划,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和资源分配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然而,相对于中央集权制度,分权制度下地理环境决策与规划更容易受到地方利益的影响。

在分权体制下,各地区政府对地理环境的决策与规划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裁量权。

这意味着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优先事项和战略目标。

有些地方政府可能更倾向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而对环境保护抱有较低的重视;而另一些地方则可能更重视环保,并采取相应的决策与规划。

这种分权体制下的差异化管理,反映了地方特色和地方政府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与关注度。

政治体制对地理环境决策与规划的影响还可体现在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方面。

民主制度鼓励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将决策权下放给民众,使决策更加民主化。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更多地关注公众意见和建议,并保证决策过程的公正和公平。

例如,在德国的能源转型中,政府通过公众咨询和广泛的参与机制,将决策权交给了公众,以确保他们在能源规划和环境问题上有话语权。

这种透明和民主的决策与规划过程有助于促进人民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减少冲突与抵抗。

此外,政治体制还对地理环境决策与规划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

在少数专制国家或体制下,政府通常更注重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关注较少。

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压力和工业化进程,可能会对环境进行过度开发和破坏。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还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和政治流程。

一、影响经济发展(1)地理环境决定了交通状况、能源供应、通讯和生活圈等。

例如:海洋社会的特殊地理环境使运输多以海路为主,因此影响了其经济形态。

(2)地理环境对于地域经济构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如自然资源和特殊工业资源的分布。

例如:钻石资源所在的地域,往往会产生钻石工业,并且改变当地的经济构成。

(3)地理环境的改变也影响着经济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大量改造,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理环境。

二、影响文化发展(1)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例如:几内亚的聚居地以山地、森林和山丘为特征,而日文文化是以汉字社会作为根基,这些民族文化分别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2)地理环境也常常是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少宗教的发源地的神话故事及历史文化也源自地理环境。

例如:印度教文化与印度地域紧密相连,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因此印度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印度教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造成了文化融合。

通过迁徙,不同文化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发挥不同的影响,结合了原有文化,形成了新的文化。

三、影响政治进程(1)地理环境是政治划分的依据,一般用地理环境的界线划分政治管辖范围。

例如:我国的乡镇、县、市和省的地理界线就是根据地理环境划分的。

(2)地理环境也是政治活动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政治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能影响政治活动的话题、渠道或者可行性等等。

(3)地理环境也会影响全球政治活动,地缘政治等跨越国界的政治现象,也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上就是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可以看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地理环境都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

地理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政治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和政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考地理科目中,地理政治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了解地理政治知识是考生备考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们将对地理政治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地理政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国土范围国土范围是一个国家的领土范围,它表现在地图上为一个有固定边界的面积。

国土范围是国家的主权范围,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基本空间。

国家的国土范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等。

2. 国界线国界线是国家之间的界限线,它根据国际法和相应的条约界定。

国界线的划定直接影响到各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活动。

在地图上,国界线一般为一条虚线,用以表示国家之间的边界。

3. 领海领海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延伸到海洋上的一部分,通常为12海里。

领海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的延伸,国家在其领海内享有一定的主权权利。

领海的划定和认定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4. 领土争端领土争端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领土界限存在争议,造成争端的情况。

领土争端可能是由历史原因、民族因素、资源争夺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解决领土争端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各国需要通过合法途径来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5.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和政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政治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行政区划、政治地域环境等。

政治地理的研究对于政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6.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是研究地缘关系和政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地缘政治考察的内容包括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地缘政治格局等。

地缘政治的研究对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的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地理政治高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希望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多加关注地理政治方面的知识,从而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地理形态与政治环境

中国古代地理形态与政治环境

中国古代地理形态与政治环境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十分复杂独特,巨大的山脉、高原、平原以及大片水域相互交错,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与资源环境,也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广大的平原区之一,这也让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政权都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

如封建王朝的大宗师周天子政权以及封建王朝的著名朝代汉朝、唐朝、宋朝等都扎根于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地区。

尤其是长江流域区域的地理形态,对中国古代政治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因为这里形成了我国南北大气圈的分界线,使得气候分明,使得这里成为了古代政治、文化中心的所在。

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的长江流域区域,亦成了我国最适宜农业活动的地区之一,更让它成为了对全国人民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地方。

此外,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环境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

造成了我国的防御性质相当的明显,甚至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历史战争。

比如,长江流域南方和西南地区的雄伟山脉和屏障地带,成为了一些中国古代军事强国的天然障碍。

古时候,雄伟的岭南山脉周边很长时间都被居住在山区的民族控制。

直到武器设备、交通工具的进步,才取得统治区域扩大的效果。

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四大荒漠,就是新疆巨量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甘肃嘉峪关附近的戈壁沙漠、内蒙古的科尔沁沙漠和辽宁大连近郊的庆元沙漠。

这些荒漠地带,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战略资源的掌控,往往响起和周边各民族进行战争。

此外,中国也有着十分丰富的海岸线。

秦汉时期征服岛屿的佛教传来,开始在我国兴起,使我国必须要进行海岸线加强、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才能成功。

秦汉时期的封建帝国在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设有商贸站和武装港口,开始实施宏伟而长期的海外扩张计划。

总结而言,中国古代地理形态和环境的特殊性,既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也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环境带来了很多挑战。

不过,正是古代中国人的睿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它们的古代政治、文化、商业和社会机构能够长期稳定和发展下去。

地缘政治地理背景分析

地缘政治地理背景分析

地缘政治地理背景分析所谓地缘政治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把具体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放到全球背景中,从地理的角度加以考察国家问的政治关系。

因此,国家间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在军事上表现为安全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关系,在经济上表现为财富关系。

安全、权力和财富是各国在全球格局中谋求的主要目标。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

海洋在地理上有重要意义:①交通价值。

目前,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海洋运输不仅运量大,而且价格便宜。

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世界上的许多大城市、工业和人口都趋向于沿海地带。

②资源价值。

海洋中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大宝库。

③国防价值。

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国防线。

由于海洋也是军舰活动的场所,所以凡是具有海岸线的国家,都要发展自己的海军,以保卫自己的海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世界性的开发海洋热潮。

海洋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之一。

为适应国际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新形势,国际社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使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例如,长期争执不休的领海宽度问题得到了解决;国际海底及其资源被确立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为建立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一步。

但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兼顾各个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例如,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可能存在着重叠,还有一些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分配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相邻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国际冲突的新的因素。

地理环境对社会制度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社会制度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社会制度发展的影响介绍:地理环境是指土地、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与社会制度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探讨地理环境对社会制度发展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的影响1.1. 地理条件对政治中心的选择地理条件直接影响政治中心的选择。

例如,通信便利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宜人的环境往往吸引人们聚居,这将影响政治中心的选址。

例如,中国古代的首都大多选择在平原地带,例如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因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口密集。

而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例如山区或沙漠地带,往往难以成为政治中心。

1.2. 地理条件对国家统一的影响地理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统一程度。

地理上的隔离往往导致政治上的分裂。

例如,欧洲的山脉和河流,如阿尔卑斯山和莱茵河,形成了各个国家的自然边界,导致欧洲历史上的诸多国家纷争不断。

而相反,地理条件较为统一的地区,例如英国等岛国,往往更容易形成统一的政治制度。

二、地理环境对经济制度的影响2.1. 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地理条件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

例如,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例如沙漠或高山,往往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而相反,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例如河口平原或温暖湿润的地区,更有利于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发展,例如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

2.2. 地理条件对贸易和交通的影响地理条件对贸易和交通具有重要影响。

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往往成为贸易中心。

例如,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河流交通便利,有助于贸易和人员流动。

同时,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之间,往往会发展出较为紧密的贸易关系,这将对社会制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地理环境对文化制度的影响3.1. 地理条件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地理条件也对文化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语言和宗教信仰,从而形成了多样性的文化。

例如,地处沿海地区的人们往往习惯以海鲜为主食,而山区的人们则更倾向于以农产品为主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领土、自然资源与政治
一、领土与政治活动
领土即是国家族权所及之地,又是国民居住生活之地。包 括 狭义:领陆
广义:领陆、领海、领空
1、领土位置、大小、形状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位置:分析新加坡、波兰、中亚国家等
领土大小:提供面积人口资源等。
俄罗斯1707万km2;梵蒂冈(袖珍国)0.44km2
5、国家实力
是国家各方面的实力的有机总和,即国家的总体力量。
物质要素(硬实力):资源、领土、人口、经济、军事等 包括 精神因素(软实力):政府质量、政治体制、凝聚力、科学技术等
排 名 国 名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社会发展 政府调控 外交力 年增长率 综合国力
1 美国 3194 2218 2197 295 529 159 97
2.5% 1851
10 澳大利亚 538 129 114 177 398 138 77
2.4% 1571
实力现状:
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当于美国的48%,其中政治力相当于美 国的92%,外交力相当于美国的89%,资源力相当于美国 的88%,军事实力相当于美国的36%,经济实力相当于美 国的25%,科技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0%,教育实力相当于 美国的12%。
2、政治活动
概念:实行政治的过程。小的方面:个人的(选举、政治交流、 缴税等)。大的方面:国家及国家集团(政治管理、国家 间及国家集团间的对立冲突与合作)
3、政治系统
(1)、概念:指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由合法机构以及它们实际 和法定形式的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组成的一个时空系统,其地域 范围小至一个地区,达到一个国 家、一个洲,乃至整个世界。
领土形状:致密型(乌拉圭、柬埔寨、比利时、波兰等);零碎型(菲律宾
、印尼、马来、日本等);长条型(越南、智利、挪威等);延伸型(泰国、 缅甸、南非等);嵌入型(梵蒂冈和意大利);飞地(西班牙在法国的利维亚 ) 影响:领土形状紧凑,利于国家主权的行使,相反则会给国家管理带来一定困 难,易形成地方主义等。
2.6% 8530
2 日本 2122 1390 778 37
390 151 79
1.1% 4947
3 法国 1560 1263 786 14
397 166 94
2.6% 4280
4 英国 1575 1076 805 19
378 153 90
2.3% 4096
5 德国 1736 1077 600 11
398 168 91
2.0% 4081
6 俄罗斯 578 623 829 312 318 144 97
4.9% 2901
7 中国 1301 349 488 274 233 119 99
7.7% 2863
8 加拿大 819
3.0% 2175
9 意大利 725 269 209 30 384 150 84
二 、 国家及其空间政治行为
1、国家
概念:指占有一定的领土,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 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并拥有一定的 国民而组成的社会实体,是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基本要素:(1)、政府;(2)、领土; ( 3)、国民; (4)、主权 此外,思想意识、文化传统、共同感情、心理状态 等所形成的凝聚力。
2、主权
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 己国家的最高权 。 表现:(1)、对内最高权;(2)、 对外独立权;(3)、自卫权
制约因素:
(1)、民族与国家的不重合(俄车臣、前南斯拉夫);(2)、政府能力和 责任感的强弱;(3)、资源多寡和外交质量(阿联酋);(4)、国际干预的加强 和国际法的硬化(柬埔寨、索马里、阿富汗等);(5)、国际组织的多种作用( WTO、WHO、NATO北约、欧共体);(6)、非政府力量的壮大( NATO北约 、欧共体);(7)、经济的“无国界行为”和各国的相互依赖;(8)、全球性 危机的加深;(9)、人 类空间探索的增加和各国海洋国土意识的增强给国际法 造成的难题(太空、海洋、南极)
6、国际组织
概念:广义上:指跨越国界的一种多国机构,是国家空间政治行为的一种表现 。(两个国家以上的国家、政府、人民、民间团体等)。狭义上指由若干政府 通过协议所设立的国家间机构。
阿拉伯国家联盟 League of Arab States 总部在埃及开罗
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组织”,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 OAU)总 部埃塞俄比亚亚地斯亚贝巴
(2)、不同的地域政治系统会表现出不同的系统功能。 如,欧盟(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美日联盟 (军事)、OPEC(经济)等
(3)、地域政治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内部结构层次性和 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 如下图所示:
动政 治 活
量政 治 力
系地
统 域 为政




境地 理 环
素政 治 要
国家、集团、政党、阶级、群众…… 政策、纲领、制度、决策…… 领土、国民、政权
国际红十字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 总部瑞士日内 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等等
第七章、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领土、自然资源与政治 文化与政治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第一节 政治活动概述
一、政治、政治活动、政治系统
1、政治
概念:孙文说:”政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政治就是管 理众人之事。” 马克思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围 绕着一定的国家政权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展开的种种活 动。” 个人观点:
3、首都
表现:国家最高权力中心,政治活动中心。
选择条件:有利的自然条件,行政管理,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水陆交通便利,历 史文化民族。(殷、长安、北京等)
4、边疆与边界
概念:边疆是指两个政治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有时也指一国国界线之内远离 首都或核心区的部分。 边界是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限,是国家之间相 互作用、不断调整的结果。(黑匣子岛、钓鱼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