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二O一一年十月十一日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职工大学,始建于1955年,2003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为一般高校治理序列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分设黎明校区和沈飞校区两个办学实体,别离隶属于中航工业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和沈飞公司)。
50连年来,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存了丰硕的办学体会,专门是学院作为全省首批高职专业试点学校,早在1993年就依照航空企业的需要,开设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发动机方向)、数控加工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保护、航空电子技术、飞机装配等专业,前后为航空工业企业和社会培育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共60000余人,为航空工业的进展和国防建设现代化做出了奉献。
为深切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材进展计划纲要(2020-2020年)》,依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效劳产业进展能力的通知》,特制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办学基础1.1.1拥有实力雄厚的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56453平方米,建筑面积78826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共计1787台(套),图书馆藏书万册;目前在校生3614人,教职工381人。
现开设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方向)、数控设备应用与保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运行与保护、金属材料与热处置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航空机务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九个专业。
2020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六个专业。
学院2002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全国现代制造技术应用软件课程远程培训点和职业培训教材实验基地,2003年被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辽宁省国家级高技术人材(机电项目)培训基地,2003年被省教育厅、劳动厅、经贸委、人事厅等联合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取得辽宁省创业技术培训功效展银牌奖,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沈阳市高技术人材培育基地,2020年度被评为沈阳市职业技术鉴定先进单位。
2015-11-25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 说专业PPT 【正式版】
七、不足及改进思路
不足
• 师资结构需要完善和调整,教师工程与执教 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 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改革需要 进一步深化。 • 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问题 • 进一步加快教学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改进思路
在学院“服务航空,服务军工,服务区域经济”的大思路下,本专业将继 续深化校企、军地合作,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培养行业满意、社会认同 的高素质机务维修人才,实现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民航业、部队、中航工业 航空公司、空军部队各基地、中航工业企业等
专业定位
• 初始就业岗位群 飞机维护、维修人员 飞机维修检验员 • 发展就业岗位群 飞机维护工程师 飞机维修工程师
• 培养面向现代航空维护维修生产一线,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掌握必备的飞行原理、飞机结构系统、飞机维修基础 理论、航空器维护保养技术专门知识,具备飞机维护和维 修等基本工作能力,具有“严谨、审慎、精细、诚实”的 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团体二等奖、三等奖
第42、43届世界技能 大赛“飞机维修项目 全国选拔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飞机发动机拆装 调试与维修项目”
一等奖 二等奖 科技创新三等奖
发明制作类二等奖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第九届全国高职高 专“发明杯”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
社会荣誉
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国航
工程技术分公司 • 《校企战略合 作备忘录》 • 事宜:系统性、 系列化深度合 作
中航工业 • 《战略合作协 议》 • 事宜:校企战 略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标准校企/军
地协同共育高素 质机务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二、项目目标1.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创新实验的场所和设备。
2.建立优秀师资团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环境。
3.开展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项目内容1.硬件平台建设:(1)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提供学生实践教学和科研实验的场所和条件。
(2)实验室建设:建立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等,提供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实验的平台。
(3)软件系统支持:建立实验报告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师资团队建设:(1)招聘优秀教师:招聘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支持。
(2)教师培训: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科研支持:提供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3.学科交流与合作:(1)学术交流会议: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
(2)学术期刊发表: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合作研究项目:与其他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科研水平。
四、项目计划1.第一年:(1)硬件平台建设:购买实验设备,建设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2)师资团队建设:招聘优秀教师,组织教师培训。
(3)学科交流与合作: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学者。
2.第二年:(1)硬件平台建设:完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建设。
(2)师资团队建设:提供科研支持,开展科研项目。
(3)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第三年:(1)硬件平台建设: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设施和条件。
(2)师资团队建设:继续提供科研支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3)学科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其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目录一、项目简介 (1)二、建设基础 (1)(一)建设依据 (1)(二)建设条件 (4)三、建设目标 (7)(一)建设思路 (7)(二)建设总体目标 (7)(三)建设具体目标 (8)四、建设内容 (10)(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10)(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5)(三)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17)(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21)(五)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23)(六)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28)(七)专业群建设 (30)五、绩效考核建设进度表 (32)六、资金投入预算和项目建设进度 (58)(一)经费预算 (58)(二)项目建设进度 (61)七、项目预期效果 (61)八、主要保障措施 (6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项目简介本项目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辐射带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通信技术等专业群的建设。
建设内容包括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改革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项目。
本项目的建成,将使学院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高素质高级技能型机电类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为重庆市打造西部制造业高地提供人才保障。
二、建设基础(一)建设依据“十一五”以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的指导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我国装备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开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的服务地方经济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机电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1.建设背景(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近10年,中国将发展成为世界现代制造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优势学科方向。
机电专业群典型案例
机电专业群典型案例——建立行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机电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为了培养和塑造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学生,我校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出了适合我校机电专业群的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玉林市机电行业、企业、区域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行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任务明确、组织形式合理、与理论结合紧密的工作(训练)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训导。
相对于传统教学,该模式的教学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学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学科知识,而是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
产教融合可以将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方面的直接经验,如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等,融入中职教育,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可见,产教融合有利于强化中职校行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过程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机电专业群逐步形成了“内外交替、交互实践”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培养高素质机械、电气维修与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与玉林市机械、电气、机械加工类企业深度合作,针对机电专业突出职业岗位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以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全岗位实践为平台,通过校内实操实训室、校内电子社团、党群服务中心对外服务性基地提供的服务与管理岗位虚拟仿真训练与校外合作企业提供的岗位训练的交替进行(交互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一)充分利用好为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平台,每周二、周四两天常态化开展义务为民“家电维修服务活动”;利用周六时间,轮流深入周边49个社区(镇忠社区、江滨社区、玉铁社区、竹美社区、泉塘社区等),开展义务为民“家电维修服务活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服务活动促教学提升。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学习计划大意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学习计划大意一、学习目标1. 掌握飞机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飞机机电设备的分类及其性能和用途。
2. 熟悉飞机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和修复技巧。
3. 掌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航空器材管理的相关要求。
4. 提高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飞机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飞机机电设备的分类及其性能和用途3. 飞机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4.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相关法规和标准5. 航空器材管理的相关要求6.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三、学习方法1. 多渠道获取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和期刊,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2. 实践操作:实地参观飞机机电设备的生产厂家,参与飞机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过程,实际操作维修设备。
3. 实践操作:参与飞机机电设备的实际维修工作,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方交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和培训班,与行业内专家和同行交流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四、学习计划1.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
2. 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定期复习和总结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和讲座,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 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加强与行业内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五、学习评估1. 定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 参加相关的考试和评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3. 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及时总结和改进学习方法。
4. 多方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学习计划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总结通过以上学习计划,可以全面提高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维修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培养方案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培养方案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是飞机维修中的重要环节,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飞机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飞机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能够胜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对飞机机电设备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包括飞机机电设备的分类、基本原理、工作过程等内容。
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电子技术、电气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课程,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飞机机电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排除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飞机机电设备的拆装、维修、调试等操作技能,熟悉各类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要进行模拟实训和实际维修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实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参加相关的实习实训。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实践操作设置实验室和实践操作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学生需要参与到实际的拆装、维修、调试等操作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飞机维修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工作环境,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四、评价方式1.考试评价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践操作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训评价通过实习单位的评价和学生的实习报告,评价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和能力。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机电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专业之一,在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促进机电专业学生的学习交流、实践创新和职业发展,建设一个以机电专业为核心的群体组织,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建设一个活跃、积极、互助、共进的机电专业群,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供交流、实践和就业等方面的支持。
2.任务:(1)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对机电专业的认识和兴趣;(2)组织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搭建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1.主席团:由群主和副群主组成,主要负责群体整体管理和决策。
2.部门设置:(1)学术部:负责组织学术讲座、学科竞赛等学术交流活动;(2)实践部:负责组织实践创新活动、实习和科研项目;(3)拓展部:负责拓展群体资源和组织与其他学术组织的交流合作;(4)就业部:负责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1.学术交流活动:(1)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介绍机电专业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2)组织专题研讨会,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3)参观科研机构和企业,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应用实践。
2.实践创新活动:(1)组织机器人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2)开展技能培训班,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3)组织工程实习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3.就业创业支持:(1)举办就业招聘会、创业讲座等活动,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2)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推荐;(3)组织职业规划培训,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五、组织管理与资源保障1.组织管理:(1)成立机电专业群组织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活动计划;(2)建立定期例会和工作汇报制度,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总结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总结报告一、项目建设概况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办于1990年,自2000年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改为高职教育,是伴随着辽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而建立的紧缺型高职专业之一,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突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拥有雄厚的实训条件,有电工电子、机电控制等七个实训室,一个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型小模式实训基地”。
2013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校中五个重点建设的专业,按照教育厅对我院示范校《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批复的内容和要求,自2014年4月开始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的建设。
(一)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机电一体化骨干专业项目能够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要求顺利实施,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骨干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机电行业专家和机电工程系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全面负责项目的落实、协调和检查,机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实行二级管理,任务到位,责任明确。
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任务书要求,分季度、年度逐步推进,年终进行总结,并把骨干专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行一把手负责人,与系部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绩效考核挂钩,集全系之力抓专业建设,确保了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项目建设目标完成总体情况通过示范校建设,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要求,全部完成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的155项建设任务。
完成率达100%。
(三)建设总体成效机电一体化专业经过三年的建设,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群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专业教学标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年终就业率在88.6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二、项目建设过程与成效通过三年的建设期,机电一体化专业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成了具有先进职教理念、专业定位准确、教学资源一流、教学团队卓越、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依靠地方产业,围绕省里和沈抚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项目负责人:刘晓魁(教授)项目组成员:王少华(副教授)、黄建科(讲师)、龙瑜(教授)、谢庆华(教授)、陈越(副教授)、刘国庆(高级政工师)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猛,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几乎涉及了各行各业,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
目前,与机电技术紧密相关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保持了持续增长。
“十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据海关统计五年来平均增长了33%以上。
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后还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出口力度。
到2010年,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再增加4个百分点,占外贸总额的60%,其中高新科技产品要占机电产品的55%,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占到整个世界机电产品的10%。
在整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下对机电人才的需求旺盛。
湖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湖南未来五年努力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着力扶持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六大优势产业集群。
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4100亿元,年均增长22%;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年均增长21%;销售收入38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长株潭产业群分析:2006年长株潭三市的三产结构比例为9.2 :45.8 :45,二、三产业比较发达。
长沙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株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制品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湘潭形成了以黑色冶金、机电及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工业、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体的产业体系,2006年三市经济规模工业增加值达746.5亿元,占全省的37.3%。
三市集中了全省大部分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6 年三市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达902亿元,同比增长26.1%,占全省47.6%。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介绍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介绍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关乎飞行安全和燃油效率。
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负责飞机电气、电子、仪表、导航、通信、自动化等各个方面的维修工作。
具体包括:设备检修、零部件更换、故障诊断、维修记录填写、系统校验等。
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需要熟练掌握机电设备原理和结构,理解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并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由于涉及到飞行安全问题,专业要求严格,对技能、品质和安全要求极高。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航空公司、维修企业、航空机构、航空制造企业等。
在航空公司中,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可以从事飞机维修、故障排除、检验检查等工作。
在维修企业中,可从事飞机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在航空机构和航空制造企业中,则可以从事研发、生产、质检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发展机会的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具备责任心和团队意识,为飞行安全和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2024年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飞机机电设备的维修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市场概况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是指对飞机上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修理的市场。
飞机的机电设备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它们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和舒适度。
市场需求分析1. 飞机机动设备维修需求飞机机动设备是指飞机上的主要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等。
这些设备是飞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必须保证其完好无损。
因此,飞机机动设备的维修需求一直稳定存在。
2. 飞机电气设备维修需求飞机电气设备是指飞机上的电力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维修需求也非常大,因为飞机的电气设备经常会出现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3. 市场竞争态势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维修服务提供商。
这些提供商在技术、服务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航空公司在选择维修服务提供商时会考虑这些因素。
因此,提供优质维修服务并保持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4.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飞机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越来越复杂,维修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
其次,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加,机电设备的维修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
最后,新型飞机的机电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升级,这为维修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结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这是由于航空业的发展和飞机机电设备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市场竞争激烈,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维修服务提供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未来,随着航空业的继续发展,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市场也将持续增长,并出现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简介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简介
一、概述: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是干嘛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
面向民用航空器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民用航空器航线维护、定期检修、部件维修、航材管理、维修计划等技术领域。
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飞机维护技术、机械设计、航空工程材料、航空维修技术英语、航空安全管理。
2.专业核心课程:飞机构造基础、飞机系统与维护、航空发动机原理与结构、发动机系统与维护、航空部件维修技术、飞机结构与损伤、航空维修工程管理、飞机故障诊断技术。
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民用航空器机体、航空发动机、航空维修工程与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对航空器及其部件进行勤务、检查、拆装、测试、修理等能力,以及编写技术文件、制订生产计划和控制生产进度、检查和验收维修工作等工程管理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民用航空器航线维护、定检维修、部件维修、航材管理、维修计划、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四、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发展前景:
面向民用航空器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民用航空器航线维护、定期检修、部件维修、航材管理、维修计划、质量管理等技术领域。
(完)。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自动化生产的核心。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项目旨在培养具备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知识的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培养具备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知识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实验、实习、实训等机会;3.强化专业核心科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与企业合作,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1.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设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以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
2.课程设置设计科目设置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核心课程。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领导与管理、工程实践等综合能力。
3.实践教学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教学机会。
包括实验室建设、实习岗位开设、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4.项目实施加强本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工作。
同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项目推进方案1.资金投入提供专业群建设的必要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设备购置、教师培训等方面,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
2.课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材,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践教学建立实训基地,并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4.团队合作加强校内多学科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共同培养学生。
五、项目效益1.培养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满足市场需求;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与企业合作,增加就业机会;4.提高专业的声誉和影响力。
基于卓越院校建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航空电子设备维修
95教育现代化·2016年10月第30期院校建设与专业发展研究DOI:10.16541/ki.2095-8420.2016.30.045基于卓越院校建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为例 宋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摘 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专业群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如何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卓越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其它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卓越建设;专业群;课程体系一 概念界定和问题引出[1]专业是职业教育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和教育规律确定培养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学业门类,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具有职业导向性和针对性。
专业群是指由3-5个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专业组成,并与行业中的职业群相对应。
专业群内各个专业之间既有共同的行业背景、共同的教学内容、共同的实训条件、共同的师资队伍、共同的社会联系和核心(特色)专业等共性,各个专业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即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共同体。
专业群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内相关专业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相结合的产物,构建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相适应“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卓越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 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和框架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采取与之相对应的策略。
(一) 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专业群的构建应以服务产业为宗旨,通过对相应产业链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围绕产业建专业,构建与该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形成链条式专业群[2]。
因此,专业群的构建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分析,理清产业结构的发展态势,形成结构清晰的产业链。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介绍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介绍[导读]:本文讲述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基本信息及专业介绍,如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还包括开设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院校名单。
█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基本信息学历层次:专科专业名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代码:520507所属门类:交通运输所属学科:民航运输类同一个专业不同大学其学习方向、开设课程等不尽相同,以下提供开设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部分院校的专业介绍,仅供参考。
具体信息以学校网站公布为准。
█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介绍课程设置:普通物理,电工学,电工学实验,工程制图,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金工实习,空气动力学、现代航空仪表系统,飞机导航和通信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维修管理,人为因素,CBT课程,维修实习、波音737模拟机实习,岗位实践基地实习等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航空电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飞机维修理论和维修技术,熟悉飞机维修工作规程等专业技术,具有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及岗位基本技能,使之成为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 吉林化工学院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理论、维修技能和较高职业素质,可在航空电子维修行业中从事航空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检测与维修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航空概论、飞机结构与系统、航空发动机构造、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航空维修管理、航空维修人为因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现代航空仪表系统、飞机电气系统、飞机导航和通信系统、电工基础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维修基本技能实训、飞机结构实训、飞机机载设备检测与维修实训、机务综合实训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空军航空修理企业、民用航空修理企业、飞机或发动机制造企业、航空公司和机场的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民用电子设备维修等部门,从事军用、民用飞机机载设备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检测、调试、维修、改装等方面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项目一: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项目名称: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张建荣陈忠军项目主要成员:杨仕民朱建清黄华国林列书宫宝成王洪涛黄方遒赵辉田巨宋静波邓君香项目建设期:2007~2009年一、项目现状(一)飞机维修工程行业背景分析民航行业的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而我国民航业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实现民航强国的目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飞机维修工程属于民航技术应用性比较强的领域,所需人才绝大多数正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航空运输的生产安全。
截至2006年底,全国民航系统的飞机维修人员有4万多人,其中: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0.8万人,东方航空集团公司0.6万人,南方航空集团公司0.75万人,海南航空集团公司0.2万人,其他航空公司合计0.65万人,全国民航维修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飞机维修人员1万余人,其中持有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的人员约2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2005年末,我国运输机总量已达到800多架。
按照中国民航总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民航发[2006]167号),到2010年我国运输机再增加680架左右,平均每年增加130多架。
国内飞机保有量将在2020年再翻一番,预计达到3000架左右。
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约2200架各类民用运输机。
按照国际惯例,从事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机比为(20~30):1,估计新增的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将达到4.4万人以上。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属于民航飞机维修工程领域的主要专业,其人员占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70%以上,预计平均每年新增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在3000人以上,考虑自然减员、机场和通用航空公司所需专业技术人员等因素,飞机维修工程技术人员需求量会更大。
(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现有基础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是培养从事民用航空飞机机体、飞机动力装置和飞机电气系统维护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专业,是民用航空飞机维修工程的重要专业之一。
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多年来,在专业建设、专业水平、办学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专业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2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高职高专院校精品专业建设项目,2005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色:1.“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5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名,研究生学历教师22名,校内专职实习指导教师22名,专业顾问委员会委员17名(均聘请为客座副教授),校外兼职的专家和实习指导教师达77名。
近年来,本专业已选送40多人次专业教师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民用飞机制造公司、发动机制造公司和航空院校进行培训和学习,13人考取了美国FAA维修基础执照,15人考取了中国CAAC维修基础执照,8人考取了CAAC维修机型执照,2人考取了美国FAA签派执照,25人来自国内民航企业或航空企事业单位。
聘请了77名熟练掌握民航最新技术的一线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利用新白云机场实训基地毗邻南方航空公司机务工程部、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白云机场地勤公司的有利条件,从上述企业聘请了10名工程技术人员到我院机务实训基地兼职讲授或指导实践技能课程。
2.有满足教学要求、设备良好的实验室和专业教室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非常重视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建有发动机专业教室、航空电气电源专业教室、机械基础专业教室、航空电子专业教室、电机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机械零件陈列室、飞机结构专业教室、飞机结构腐蚀与防护陈列室、飞行操纵模拟实验台等。
实验室的设备、设施都是经过近来的改建扩建或重新购置的较现代化的设备,符合民航生产单位的实际。
专业教室和陈列室的零附件都是从飞机上拆卸的实物,有飞机系统模拟装置、发动机剖解实物、发动机部件分解实物、发动机附件、美国波音公司的B747/767飞机电源系统、飞机操纵系统、飞机液压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示教板等。
3.大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院主校区现拥有占地36亩的飞机维修校内实训基地,新白云国际机场实训基地占地200多亩,一期工程建有一栋面积5000平方米的机务实训教学楼和2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停机坪,共拥有15架具有型号合格证的飞机和70多台各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有2万多台(件)飞机的零、部件和一大批专用实训设备设施。
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规模最大、实训条件最好的实训基地。
4.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遍布全国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南方航空公司(含各分、子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签有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2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各航空公司维修厂的飞机、设备、设施先进,技术力量雄厚。
每个基地每期可以接收20至30名学生顶岗实习(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校外实训基地的工作、生活等条件较优越,生产单位积极性较高,管理严格,兼职校外实训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完全能够满足所有学生校外专业实训教学需要。
经过多年的实践,实习效果良好,生产单位、学院和实习学生均感到满意,是本专业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地方之一。
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提高专业综合水平的基础上,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按照教育部、民航总局、广东省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三年全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自始至终确保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不偏离人才培养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或模拟生产性实训的比例基本达到校内实训总数的50%。
6.为民航企业开展各种形式教育培训服务,增强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2003年开始,学院与南方航空公司签署了协议,联合成立了中国南方航空机务在职人员培训基地,在航空器维修人员技术培训、生产技术工人培训及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项目上开展全面合作。
2006年,为南方航空公司及其所属的分(子)公司和其他航空公司实施飞机维修专业技能、基础执照、机型执照、新员工上岗等培训达到8万人日。
2006年开始与深圳航空公司合作,从地方院校招收应届专科毕业生到学院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基础培训10个月,到深圳航空公司实习2个月,然后分配到深圳航空公司及其各分公司从事飞机维修工作,至今为止已经招收了3期共183人。
“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的培训、考试每年超过1000人次,培训、考试严格按照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培训大纲”进行。
学院的执照培训在全国民航系统有良好的声誉,教学严格、考试规范、通过率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国际合作取得良好成绩本专业非常重视与国外(境外)相关院校的合作。
2002年开始,与加拿大卡纳多文理学院合作采用“2+1”模式开办了飞机与发动机维修专业,双方共同开发课程计划,在我国招生,学生在国内学习2年,采用加拿大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第三年在加拿大学习1年,毕业时获两个学校的大专毕业文凭,学生已有3届出国、2届毕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回国的学生全部在南方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国内外民航知名企业工作。
2003年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青衣分校合作,采用“倒2+1模式”开办了飞机维修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师资格、专业教材、考官资格等均通过香港民航处的评估和认证,在香港招生,学生在香港学习2年,再来我院学习1年,已有2届学生来我院学习,1届学生毕业,现在校学生120名。
这种合作方式在香港引起较大轰动,深受香港民航界的欢迎,学生毕业后全部在香港民航企业就业。
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了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原版教材、教学软件、外籍教师,教师到国外进修培训,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实验室、实训基地档次的提升,从而逐步形成了国际化开放式教育体系。
8.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社会评价高自1999年有高职毕业生以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已向全国民航企业输送毕业生3000余名,毕业生由于专业基础扎实、英语水平好、计算机应用熟练、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充分体现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职教育人才特色,深受民航生产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更是供不应求。
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民航生产单位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基本上在民航就业,起薪高,就业第一年月薪均在4000元以上,在国内行业院校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每年都有几十名毕业生到新加坡、香港等地就业,逐步成为国际化飞机维修人才培养基地。
(三)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内容与民用航空飞机维修技术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我国现代大型民用飞机基本从国外引进,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变化快,要求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
中国民航总局根据我国民航的现状并参考国际飞机维修标准,对飞机维修人员的知识提出了符合生产实际的要求,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还不能完全适应民航发展的要求;实训项目与民航生产单位的项目也有一定的差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问题和矛盾在管理机制、时间调配、质量控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仍然跟不上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特色是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岗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对师资队伍结构的要求有其特殊性。
虽然,我院重视“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了一批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并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的引进还没有完全跟上,加上现有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到企业实习、培训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还显不够,高职教育的专家型、大师级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还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3.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由于民航特有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价格昂贵,完全靠购买是不可能实现的,多年来我们积极争取民航总局、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和各民航企业对学院办学的支持和帮助,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逐年从有关航空公司调拨了一批飞机、发动机及附件,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数量和种类上,特别是新型设备、新的实训项目还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要求,需要加大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