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架构建设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子政务架构建设意义

摘要:随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并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相当长时间的投资规模都将呈增长态势。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以深化架构和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对电子政务架构的现状,以及架构顶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政务架构信息化规模顶层设计应用发展

根据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在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的时候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切实做好地区性或者部门性的电子政务框架,要全面的指导中央各个部委之间的纵向的整合,并不断的完善地方政府系统的横向整合。最终的目的是提升政府对外提高公共服务以及管理的能力,并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电子政务的必要途径。下面我们对此展开一个讨论。

1 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现状

各级政府面对电子政务框架的制定,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为蓝本,与本部门或本地电子政务内外部资源与环境密切结合,最终形成更具可操作性的个性化电子政务框架,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情况基本如下:

1.1 电子政务总体架构已经完成。在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上,建成了“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总体架构,即:政务内网及政务外

网;政府门户网站;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12个重点业务系统。

1.2 基础设施应用不足。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硬件设施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大部分的政府部门都配置了性能比较高的电脑;网络连接上都上了宽带;购买了大量正版软件。但相对来说,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比较低下,很多应用仅仅限于低水平的办公自动化。更有甚者将高配置的电脑用作其他非公务事情,比如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等等。

1.3 电子政务地区发展有待更加平衡。从横向上看,无论电子政务发展,还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总体上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从纵向上看,中央、省市行政层级比较高的政府及其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比较快,门户网站建设比较完善,而行政层级比较低的政府或部门发展相对落后。

1.4 电子政务应用发展需要规划。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目前进入应用与发展期。但由于之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没有法律保障监管以及高层不重视、人员素质跟不上等原因,造成目前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存在定位上的误区,网络建设各自为政,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得到深化,存在体制性的障碍。

2 国内电子政务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

电子政务的设计原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电子政务框架制定遵循以下总体思路:以提高电子政务效率、效能、效益为着眼点,依托政府总体发展战略,面向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法人单位、社

会公众,从业务架构出发,驱动服务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建设,同时,以管理架构作为保障。下面我们就设计原则的系统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分析。

2.1 架构的系统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就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

计,不仅应该包括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绩效管理等诸多技术层面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及具体业务类型之间的关系。因此,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个有机整体,必须成体系,各个部分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2.2 架构的合理性,设计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电子政务建设,框架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因此,框架结构与内容的合理性非常重要,而且随着政府信息化的进展,框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升级,以最大程度的符合电子政务发展大方向。

2.3 架构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有可操作性,作为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依据。这需要详细设计这个层面包括技术规范以及操作指南,一个完整的框架应该是有各个层面而且最后要做到每个层面都要有相应的模型、规范和标准。

3 结束语

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具体构建过程当中必须采用的科学合理

的思路与方法,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总体结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了解前沿的系统架构方法和新技术,系统缜密地做出电子政

务的体系结构和逻辑层面以及各层的技术模型、标准和规范。

同时,重视培养人才,保证总体架构要得以实施应用和正常维护。参考文献:

[1]刘庆元,葛永辉.基于gis的一站式电子政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2期.

[2]汤志伟,赵生辉.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过渡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2期.

[3]刘欲晓.立足为民服务,有效推进我国电子政务[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沈荣华,杨国栋.论“一站式”服务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10期.

[5]寿文卉,范文慧.电子政务网站智能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8期.

[6]郑树山.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加速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郑树山同志在2006年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研

讨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10).

[7]江苏省电子政务运行管理系统[j].电子政务,2008(z1).

[8]刘晓英.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0(08).

[9]毛才高,倪春洋,黎连业编著.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实施[m].科学出版社,2007-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