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石钟山记》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5.1《石钟山记》 (4) 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3、探究作者的态度精神;4、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1、探究作者的态度精神;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走进作者,知人论世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一贬再贬的人生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
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二年(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岛僧州。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美食:东坡肉。
背景简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简介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
石钟山,实际上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
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石钟山记》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 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 乘小舟,至绝壁下。 使:派 其:其中的 固:仍旧,还是
译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 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 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 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朗读第一段
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 山是怎样命名的? 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
研习、思考
得 由 郦 道 元 名 来 作 者 态 度 作 依 者 据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人 常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疑 之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焉”的意义和用法: 一、代词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 例句: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代词,相当于“之”。 • 例句: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 例句: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例句: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 惜焉。
• 像你这样不走时运的人,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 人都会同情爱惜你
舟人:船夫 大恐:十分惊恐 徐:慢慢地 察:细看 之:代发声之处 则:原来是
罅:裂缝
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为:形成
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 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 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因而形成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 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 tānɡtà 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两山:上钟山和下钟山 港口:支流入口处 当:挡在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作:起,翻译为演奏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5.1《石钟山记》 (7) 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他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
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
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写作背景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
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
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三、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石钟山记》共63页PPT
END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石钟山记》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5.1《石钟山记》 (3) 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2. 梳理文章内容,探究苏轼质疑、求疑、解疑的过程。
3、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
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
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
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3.题目解说“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
《石钟山记》中职语文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 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 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 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 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 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始:才
聆:仔细听
访:寻访 函胡:通“含糊”
得:找到 徐:慢
扣:敲打
得……潭上:介后句
而:连词表承接
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 踪迹,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一敲,听听它们 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 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 (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使人遗赵王书 (送给。动词)
特殊句式
• 宾语前置。
《念奴娇·赤壁怀古》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來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石 钟 山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 界文化景观。她像一座玲珑剔透的天然美景耸立在鄱 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一天,苏东坡看到苏小妹从闺房出来,无意发 现苏小妹是个门楼头,即前额突出;窝窝眼, 即眼眶深陷。便拿妹妹凸额凹眼的长相来开玩 笑,即时吟诗一首: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6课石钟山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4级高职幼师2班语文教案课题石钟山记课型新授课时序数备课人蔚志升审核人崔超授课人蔚志升授课日期2014年11月9日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学习作者质疑和探究的精神,理解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2、了解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中心的写法;3、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复习有关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中职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的话题是赏析自然的杰作。
石钟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吸引了历代名人的目光。
课文就是苏轼在考察了石钟山以后所作的一篇游记。
它不重在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
作者对前人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又利用送子赴任的机会实地探访,并不避风险,亲身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表现了不迷信古人,不人云亦云的品格。
课文记叙、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环环相扣,情景交融,叙事说理浑然一体。
在教学中除进行德育渗透外,应重点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鉴赏水平。
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本文亦是写作游记的范例,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中心是学生的弱项,教学中也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学习体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2、诵读课文,掌握课文中容易读错或者写错的生字,了解天干地支等知识;3、翻译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几个特殊句式。
4、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概括并理解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己总结的“读---译---思---练”四步学习法,结合学校推行的“二三五”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有效导入、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成果展示、梳理和归纳、巩固作业和课后预习学案等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作者质疑和探究的精神,不轻信,不盲从,理解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6课《石钟山记》word教案
请学生完成2009年山东省对口高职语文试题有关试题。详见课件“课内练习之高考链接”。
三、学习成果展示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游褒禅山记》和本文,说说这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五、梳理与归纳
六、下节预告。下发预习学案。
学生读课文
教师评价并作指导
学生翻译,教师评价并作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合作完成练习
《石钟山记》
第2课时
一、有效导入
“江山名人两相映”。小小的一座石钟山却有着不小的名气,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苏轼的这篇《石钟山记》。而苏轼呢,“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他从石钟山悟到什么理呢?而我们又可以从苏轼的描写和议论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钟山记》。
课文记叙、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环环相扣,情景交融,叙事说理浑然一体。
在教学中除进行德育渗透外,应重点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鉴赏水平。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本文亦是写作游记的范例,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中心是学生的弱项,教学中也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学习体会。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Leabharlann 技能1、掌握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予以明确并讲解
教师梳理、归纳课文结构,总结写作特点。
板书设计
石钟山记
苏轼
蠡桴硿鶻磔鹳“江山名人两相映”“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
噌吰鎼窾坎镗鞳无射读---译---思---练
疑---探---叹
亲身探访的艰难
三“笑”
作业布置
详见《语文复习攻略》第88页,阅读理解第2题。
教学反思
3、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复习有关文言知识。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5.1.《石钟山记》 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3、探究作者的态度精神;4、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1、探究作者的态度精神;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走进作者,知人论世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一贬再贬的人生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
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二年(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岛僧州。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美食:东坡肉。
背景简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简介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
石钟山,实际上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
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石钟山记》共63页PPT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石钟山记》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中职三校生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石钟山记课文知识点总结练习(附答案).doc
石钟山记一、积累1.下列加黑字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
戴(11)钟豐(qing)抱止响腾(fii)栖骨鸟(hu)礎磔(zhe)石八鱗(xuexia) yi (臆)断有大石当中流(dang) chenghong (噌眩)如钟鼓不绝kuankan (窥坎)tangta (键餅)dai (殆)与余同至墓夜月明(mu)汝退之乎(zhi)周景王之无射也(yi)攘(i^ng)除综绕(Hio)围绕(r&o)唱噬(r爸)稔(r谷n)知色厉内葆(r谷n)妊(r会n)娠(sh白n)鹿茸(r<5ng)冗(rdng)长耳濡(rd) FI染妇孺(r6)皆知蚊蚋(rtii)方衲(rui)圆凿偌(rud)大2.解释加黑词的含义。
①今丛钟磬置水中,星大风浪不能鸣也(把,放置;即使)②自以为得之矣(这个,指石钟山命名原因)③而此独丛钟名(用;命名)④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表示“口”的次序)⑤又有葢老人咳1笑于谷中者(像;边......边)⑥空中而多资(中间是空的)⑦与风水相吞吐(指风和水)⑧自以为得其实(真相,真正原因)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始边(寻访)其遗踪/然是说也,余尤(更加)疑之B.余自齐安適:(坐船)行适(适,至IJ)临汝C.至墓(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汝逛(记得)之乎D.郦元之所见闻,殖(几乎)与余同/余固(本来)笑而不信也4.请找出句中加线词用法不相同的句子。
(C )A.余自齐安盘行适临汝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直泊绝壁之下C.抱止响腾,余韵徐歇D.事不且见互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5.区别、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鼓•• A鼓动,动词;B击鼓,动词;C弹奏,动词;D敲钟,动词。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A)噌肱如钟鼓不绝(D)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②是:A这,代词;B正确,形容词;C这样,代词;D是,判断动词。
是说也,人常疑之(A)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C)巨是凡人,偏在远郡(D)实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③得:A得意,形容词;B得到,动词;C能够,能愿动词;D心得,各词;E交好,形容词。
《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第六单元 文言文选读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体会文章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将情、景、理相融合的写法。
2.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并学习作者疑必有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因事明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有疑必察,重视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寄情山水的诗歌与散文并不少见,但被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不仅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长,而且以说理透辟取胜,行文缓急有致,抑扬顿挫,诙谐风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坡居士这篇别具一格的游记。
(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三)解释题目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
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
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
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
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
如唐代李勃,宋代苏轼、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
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
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一)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石钟山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钟山及其人物,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理解作品的生态环保主题,提高环保意识。
3.掌握表达技巧,能够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理解作品中的生态环保主题。
3.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能够流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2.难点:1.理解作品中的生态环保意义和主题。
2.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和讲解。
2.小组讨论和展示。
3.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
4.现场讲解和模拟练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
2.预习: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学习词汇,掌握相关知识和语言技巧。
3.教学主体:1.教师讲解课文的基本情况和内容。
2.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作品的生态环保主题,提高环保意识。
3.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梳理思路,联系作者和作品,深化理解。
4.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现场讲解和模拟练习,教师以石钟山为背景,模拟相关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造力。
4.课后扩展:学生通过课堂、课外阅读和文化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生态环保、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关注。
五、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1.学生理解作品的生态环保主题,提高环保意识,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2.学生对文化遗产和石钟山有更深入的认识,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2.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演练:评价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的程度。
2.小组讨论及展示:评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个人练习:评价学生对知识和语言的掌握以及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料1.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2.教材《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石钟山记》。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文献和视频材料。
4.与课文相关的小组讨论及展示材料。
五、教学资源1.教室、电子白板、PPT、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5.1《石钟山记》 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3、探究作者的态度精神;4、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1、探究作者的态度精神;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走进作者,知人论世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一贬再贬的人生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
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二年(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岛僧州。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美食:东坡肉。
背景简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简介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
石钟山,实际上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
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
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基础模块下册 22《石钟山记》 教案
石钟山记【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再次熟悉课文翻译。
2.结合考纲,掌握重点字词句。
3.了解各段大意,掌握主旨。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言重点实词,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作者勇于质疑,注重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由唐宋八大家导入。
二、复习课文1.整理文学常识。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学生回答。
文体;作者;出处;写作特点;主旨。
给定时间,让学生当堂识记。
2.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
学生分组翻译,合作完成重点字词句的整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文言特殊句式。
3.分析课文内容,掌握主旨,学习作者的精神。
老师布置思考题:全篇共有3段文字,如何概括每段文字的大意?老师提示:结合“阅读提示”中的相关语句:作者不囿于旧说,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指出了前人不能作出正确解释的原因,从而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结论。
第1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旧说表示怀疑。
第2段: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第3段:概括前人不能作出正确解释的原因,得出结论。
4.比较《石钟山记》和《褒禅山》。
相同点:都是游记,都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都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
不同点:(1)叙议结构顺序不同;(2)论述事理不同;(3)记游描述侧重点不同。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复习,不仅疏通了该段的重要字词句,而且了解了文章各段的大意,应该说,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石相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发声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
而他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考察的过程中,他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臆断其有无”的结论,我们要学习他那种勇于质疑、善于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的精神。
【作业布置】1.复习本堂课内容。
2.完成本课练习。
22《石钟山记》课件28张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四、特殊句式
12
1.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
所以不传也。 判断句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
3.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前句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定后句,判断句
5.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介后句
6.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介后句
7.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被、判、省略、宾、定、介
15
五、重要词语
16
是说也,人常疑之。 是:这。 译文:这个说法,人们一直怀疑它。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即使 译文:现在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 风浪衣不会使它发声。
17
是说也,人常疑之。 是: 译文: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 译文:
18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 汝。
适:往,到。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
安坐船出发去临汝
成妻具资诣问。 诣:到……去。
19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 汝。 适: 译文:
成妻具资诣问。 诣:
20
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适: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 妻(qì):以女嫁人。 年方十六,尚未字人。 字:女子许嫁。 待字闺中。
5
一、通假字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 3.汝识之乎?
6
二、古今异义词
1.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
得其实。
其实:它(石钟山) 得名的真相
2.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空中:中间空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语后置
中心语+定语+者
• 太子及 以送之。 • •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
中心语+之+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 的标志 。 •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
石钟山记
苏轼
石钟山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 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 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
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
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
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
记》而相得益彰。
侧 景
夜 景
正 景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 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 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 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 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 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 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 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渤,宋代苏轼、 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 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 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 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 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 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 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译文: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 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 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 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 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
这里又是什么声音呢?(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 发现声源)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chēnɡhónɡ
如乐( yuè )作焉
镗鞳( tānɡ tà )
疏 通 文 意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如洪钟。
焉:兼词,于此 临:靠近。 搏:击、拍 译《水经注》上记载:“在鄱pó阳湖的出口处 那里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 下面靠近深水潭,微风振动波浪,使水和石头 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 鼓:振动 洪:大
舟:乘船。名为状 得:能够 适:到……去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 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 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 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汉 •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彭蠡(lǐ)
郦( lì ) 桴( fú )止响腾 噌吰(chēnɡ hónɡ)
铿( kēnɡ ) 莫( mù ) 栖鹘( qī hú) 磔磔( zhézhé ) 罅(xià ) 识( zhì ) 无射(wúyì )
窾坎(kuǎn kǎn ) 穴( xué )罅( xià )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地”。 • 例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是:这 以:把 置:放 虽:即使 鸣:使……发出声音
译文: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 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 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1、这是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 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概括一下? 明确:阴森、雄奇、阴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恐怖。 2、这样看来,苏轼这次考察应该说是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所 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思考:
明确:①议论文中加入这样一段描写,而且是一段阴森森,让人毛 骨悚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乏味,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 其境。
舟人:船夫 大恐:十分惊恐 徐:慢慢地 察:细看 之:代发声之处 则:原来是
罅:裂缝
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为:形成
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 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 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因而形成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 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 tānɡtà 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两山:上钟山和下钟山 港口:支流入口处 当:挡在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作:起,翻译为演奏
而:连词表修饰 莫:通“暮”,晚上
焉:形容词尾,同“然” 独:单独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 山上栖鹘qī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 zhé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 此鹳鹤也。 侧:名词作状语 且:一边… …一边… …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译文: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 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 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 受惊飞起来,磔磔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 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
②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 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 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 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 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 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
李
渤
余 尤 疑 之
夜游石钟山,作者怎样描写月夜绝壁 下的情景?苏轼实地考察,有没有遇 难而退?结果如何?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 所谓石钟者。 自:从 因:因而,于是。
三、语气词“焉”的意义和用法:
• • • • • • •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例句: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句中语气词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 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 乘小舟,至绝壁下。 使:派 其:其中的 固:仍旧,还是
译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 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 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 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 鼓不绝。 方:正要
心动:心惊 绝:停止 译文: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 (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噌吰噌吰地 响着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
作者听到的是什么的声音?(石穴罅的“噌吰”之声)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 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其实:(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 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译文: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 (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 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 (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
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 断其有无”,这也是苏轼与儿子给我们的共同启示: 即要有质疑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考察和体验。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 践的思想。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李渤真的可笑 吗?(学生讨论)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所以:……的原因
译文:(至于那些)渔人(和)船工,即使知道 (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述、记载。这(就是) 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 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乃,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料不到的
苏轼诗词名句
1、水光艳潋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湖上初雨》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來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 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 目,耳: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
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
殆:大概 译文: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 观推测而断定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郦道元看 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 能知! 士大夫:读书做官的人 终:终究 泊:停船 莫:没有谁 译文:(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 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 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焉”的意义和用法: 一、代词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 例句: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代词,相当于“之”。 • 例句: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 例句: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例句: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 惜焉。
• 像你这样不走时运的人,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 人都会同情爱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