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与农民

合集下载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农民群众关系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农民群众关系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农民群众关系的宝贵经验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长盛不衰有许多因素,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处理与农民群众的关系。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促进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理论中国化;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对农民进行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至今,一直保持着“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i]的良好作风。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农民群众中来,到农民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ii]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处理与农民群众关系的宝贵经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满足农民群众千百年来对土地的渴求,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并对农民进行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主张工农联盟。

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书中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iii]但是,要发挥农民这一重要因素的作用,把农民力量转化为革命性力量,需要将农民引导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形成工农联盟的强大阶级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指导,“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逐步地建立了完全新式的群众组织,”[iv]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同志深入农村,了解农民,于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指出了农民是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强调“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_历程与启示

建党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_历程与启示

综上所述,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曲线上升。中国共产党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初步的民主改革、严肃的革命纪律、政治理论宣传,逐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其中,土地改革是党赢得政治权威的关键因素。农民的真诚拥护和支持成为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关键因素。
为了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错误,八七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但这次会议后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片面重视城市,强迫农民暴动,党一度脱离了农民群众。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在根据地,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各级工农民主政权,农民不仅在政治上翻了身,而且获得了土地,农民群众积极支援革命战争,真心实意跟着共产党走。党要求部队必须执行严肃的纪律,这进一步赢得了农民对党和军队的好感。中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在当时给省委的报告中写道:民众在打土豪后相信毛司令,在分田地后相信党相信苏维埃。广大农民把儿女送到红军中,其中许多人为革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然而,这一时期,在对待地主和富农的政策上,又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不利于根据地的巩固。总之,土地革命时期,党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根据地的贫苦农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留下了革命的火种。 #p#分页标题#e#
进入合作化初期阶段后,我们党尊重农民的愿望,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对暂时不愿入社的人耐心等待,说服教育。然而,1955年夏季,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一些农村出现了违背农民民主自愿原则,强迫入社的现象,引起一些农民的不满。周晓虹在其著作中谈到,在周庄成立高级社的1957年3月,5个片、13个高级社曾先后发生了26次闹社事件,参与者达1709人次。
随着大革命的深入,党开始把目光转向农民。1923年召开的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拥护工农利益和把领导工农参加革命作为中心工作。大会指出:国民革命不得农民参与,也很难成功。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农联盟问题。1925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要在政纲中加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有力支持了北伐,农民组织了交通队、运输队、破坏队等,与国民革命军共同作战。然而,为了同右派妥协,中共中央1926年召开的特别会议作出了错误决定,工农运动受到了压制,党的五大在土地问题上进一步采取妥协迁就的态度,以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此后,北伐讨奉的主张在党内占了上风。正如周恩来后来所指出的,所谓北上的中心思想,是想避开湖南、湖北的农民运动。总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逐步扩大,农民对党有了初步的了解,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到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970万农民,是所领导工人人数的三倍多,农民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但是,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自愿地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论新时期党对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的认识与维护

论新时期党对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的认识与维护
题 本 身 , 来 越成 为 影 响我 国社 会 全 面 发 展 的瓶 颈 。 三农 ” 越 “ 问题
期 里 , 们 党 必 须一 如既 往 地 以 中 国特 色 礼 会 主 义 理 论 为 指 针 . 我
切 实 维 护 广 大农 民的 经 济利 益与 政 治权 益 。
2 正 确处 理工农 关 系 , 维护农 民的经 济利 益
改 革 开放 后 . 国社 会 政 治 、 我 经济 状 况 发 生 了很 大 变 化 , 党
所 面 临 的农 民 问题 已从 高 度集 中的 计 划 经 济体 制 向社 会 主 义市
场经 济体 制转 轨 . 及从 农 业 、 以 乡村 、 闭 半 封 闭 的传 统 社 会 向 封 工业 、 镇 、 启 的 现 代 社 会 转 型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的农 民 问 题 , 城 开 与 民 主 革 命 时期 、 固 初期 和改 革 开 放 以前 有 了很 大 不 同 。到 2 建 0 世纪 9 O年 代末 , 这一 问题 更 是 被归 纳 为 “ 三农 ” 问题 提 了 出来 。 “ 农 ” 题 是 改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体 制 转 轨 和 社会 转 型 中逐 三 问 渐 积 累起 来的 。 它 主要 表 现 为 , 民 负担 逐 渐 加 重 、 入增 长缓 农 收 慢 , 乡差 距 不断 扩 大 。更 重 要 的 是 , 严 重 性 已 突破 “ 农 ” 城 其 三 问
共 产 党要 始 终 代表 最广 大人 民 的根 本 利益 , 必 须 贯 彻 和 落 实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理 论 , 实 维护 农 民 的经 济 利 益 . 障 就 切 保
农 民的政 治权 益 。 、
【 关键词】 新时期 ; 农民问题 : 经济利益 : 治权益 政

农民利益:铭刻在中共九十年党史上的永恒话题

农民利益:铭刻在中共九十年党史上的永恒话题

共同 谱写了中国历史 的新篇章 !

同盟军的思想 . 民运动“ Βιβλιοθήκη 已表示他们 党反 动统治的瓦解
二 、 会 主义 过 渡 时期 : 民利 社 农
益 的 巩 固 维 护 史

新 民主主 义革命 时期 : 民利 是 中国革命运动 中的重要成分 .并 且 农
益的斗争实现史
他们 因利害关 系 .天然是 工人 阶级之
的革命 战争年代 .还是 在和平稳定 的 国一 城市及 乡村一 土地税 则” “ :规定 在美帝 国主义 的支持 下一 意孤行 . 全
限制 田租率 的法律 ” 办法 在 12 然不 顾各族人 民对 和平的强 烈愿 望 . 等 93 《 中国共 产党党 纲草案 》 , 保护农 次上升为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 4 中 对 97
丛 G 0
政 工论坛
农 民i 益 : f , l j
铭刻在 中共九十年党史上的永恒话题
李建洪
自古 以来 .我 国就是一个传统 的 军 阀官僚的财产 .将他们 的田地分给 的方针 . 志着 中国共产 党 的工 作重 标
农业 大国 .农 民 占我 国人 口的绝 大多 贫苦农 民” 的主张。随后 . 中国共产党 心开 始从城市 向农村转 移 . 中国革命 数 .这一 基本 国情 直到今 天也依 然没 第二次全 国代表大会通过 的 《 大会 宣 也开始进入 土地革命时期 有根本性 的改变 不管是在硝烟弥漫 言》 提 出了“ , 废除丁漕等重税 , 规定全 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 时期 .有关农 民 农 民利益 问题 又是农 民问题的 核心 抗 日战争胜 利后 . 民党 反动 派 国
的问题都 是我 国社会 的基 本 问题 . 而 年 6月 第 三 次全 国代 表 大会 通 过 的 悍然 发动 内战 . 导致 国内阶级 矛盾 再 中国共产党 自诞 生以来 .就以关 注农 民利益 又 提 出 了五个 方 面 的特 别要 年 7月至 9月 . 国共 产党在 河北 省 中

大革命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意义探析

大革命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意义探析
青年 与社会
2 0 1 4 年1 月上
第1 期总. g5 4 7 期
大革命 时期党对农 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意义探析

【 摘

武汉 4 3 0 0 7 9)
( 华 中师范大学 ,湖北
要】 大革命 时期是 党思想政 治教 育史的开端 ,党在此 阶段 开创 了许 多思想政 治教 育方法 , 备 受尊崇 ,文章 着重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述 这 些 方 法 以 及 对 3代 ' - 的借 鉴 意 义 。
【 关键词 】 大革命 时期 ;农 民;思想政治教 育方法 ;意义
大革命 时期党对农 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 法 ( 一 )一切从实 际出发 的方法 。一 切从实 际出发 ,就是 要从发展变化着 的实际 出发 ,从特定 的历史条件 出发 ,把客 观存在 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 问题 的根本 出发点 。大革命时 期党对农 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很好 的运用 了这一点 。如 当 时的农 民最关心 的是土地 问题 ,党根据这一实 际情况 ,领导 农 民组织农会 , 开展诉苦运动 , 打倒 土豪绅士 。1 9 2 5年 1 0月 , 在北京 召开的中共 中央扩大执委会上提 出了 “ 耕地农有 ”的 口号 。1 9 2 7年 5月在 武 昌召开 的 中共 五大 ,通过 《 土地 问 题决议 案 》 ,制定了部分土地政策 。 ( 二 )群众路 线的方法 。历史 唯物主义认 为人 民群众是 社会 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是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 切 为了群众 ,一切依 靠群众 ,从群众 中来 ,到群众 中去 。 如党 内早期从事农 民运动的先驱一 澎湃和毛泽东 ,他们 经常 到农 民家去 ,与农 民同吃 同住 ,帮助农 民干活 ,与农 民交谈 , 把农 民反映的 问题汇报到党 中央 ,然后指定具体的措施解决 农 民的问题。这无 疑很 好 的体现 了群众路线 的方法 。《 中 国 共产党 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文件一农 民运动决议案 》中指 出 做农运 的人 ,必须注 意先使他 自己的言语行 动 、生活 服饰农 民化 ,而后始能接近农 民,使农 民接受宣传 。二 、要 深知农 民疾苦 ,才能说出农 民的要求 ” 。 ( 三 )具体 问题 具体分析 的方 法。矛盾无处 不在 ,无时 不有 ,每对矛盾又有它独有 的特点和规律 ,因此这就要求我 们具体 问题具体分 析 ,对待不 同的问题采取不 同的方法 ,切 忌一刀切。大革命 时期 ,党深切 的体会到这一原理 ,把农 民 划分为不同的阶层 ,并针对 不同阶层农 民的采取不 同的策 略 和方法。如 《 中国共产 党第 四次全国代表 大会决议案一对 于 农民运动的议 决案 》中指出 “ 佃农及 自耕兼佃农 之间应 当宣 传反对苛税 ,农民和佃 农之间都可以宣传 组织乡团 ,于基督 教 、天主教传教势力所及之地 ,应当特别鼓动农 民反对 教堂 霸 占田庄” 。 二、大革命 时期 党对农 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农民为什么参加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农民为什么参加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农民为什么参加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农民的参与是中共革命成功的重要保证。

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参加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农民,并且大部分农民都是雇农,没有自己的土地,需要给少数的富农打工。

农民的地位十分低下,是最苦的一个阶级,生活过得十分不好。

所以,他们对国民党的统治是充满抱怨和不满的,这为之后共产党发动革命时成功获得农民的支持打下了基础。

而且,建国之前,由于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地主通过放高利贷、收缴苛捐杂税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农民深受地主的压迫。

这个时候他们正好遇到共产党反地主、反资产阶级,所以他们支持并且跟随共产党。

再者,社会分配不公,农民付出得太多而得到的太少,而且最主要的是土地分配不均,所以农民有革命的要求。

农民各阶层是否具有革命性与其拥有的财产数量有直接的关系,越贫穷者越有革命要求。

其次,农民是非常缺少土地的,但是他们又十分需要土地,而土地革命是打倒地主、从地主手里夺回土地的革命,所以他们都愿意并积极参与。

在土地革命期间,国民党、共产党两党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国民党为了隔绝农民群众与共产党和红军的联系,除利用武力威胁、宗族控制、物质利诱外,还竭力强化反动宣传,诬蔑共产党、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骂共产党、红军是“赤匪”,使得广大农民群众因担心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敢接近共产党、红军。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毛泽东通过严明部队纪律,保护农民群众原有财产,用农民群众的东西时折价补偿。

通过这种行动,共产党击破了反动派的宣传,使农民群众对共产党更加亲近、更加追随。

此外,农民群众的物质要求一般说来不外乎有自己可耕的土地,有能满足温饱的衣食。

在进行土地革命时,共产党通过打倒土豪,分浮财、分田地,把土豪的粮食、牲畜、家禽等财物分给老百姓。

满足了老百姓物质方面的基本需要。

这让老百姓很感动,让他们觉得共产党是为他们着想的,所以他们对共产党也就更加支持。

共产党是如何动员农民革命的

共产党是如何动员农民革命的

(1)刘少奇:《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结论》(1947年9月),《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4—395页。
(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2、99、170、240—242页。
(3)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24—125页。
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动员农民革命的呢?
(一)土地集中、家庭贫困与农民革命
土地分配不均、家庭贫困与农民革命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是中国大陆学界最为传统的解释,也是传统革命史观的基本体现。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和中共革命领导人就对此作过阐述。中共革命领导人刘少奇,从土地改革的角度作出解释。1947年9月,他在中共中央全国土地会议上报告指出:实行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只有发动群众,彻底进行土地改革,才能战胜蒋介石。我们解放区有一万万五千万人口,蒋介石管区有三万万多人口,比我们多,但蒋介石那里农民没有翻身,在反对他,在他的脚下安了“磙子”。我们这里农民翻了身,我们脚跟站得更稳了。这样,就将使我们与蒋介石的力量对比上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有一万万五千万人,群众自动参战,人力、财力、物力是无穷的。中央苏区过去只有二百多万人口,几个县的土地改革搞彻底了,支持了多年战争,抵住了蒋介石,直到现在还在那里搞。土地改革搞彻底,群众发动好,力量是无穷的。(1)
到1970年代以后,不少外国学者也倾向于社会经济改革的解释,不过其分析视角与中共传统解释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否认土地分配等社会经济结构与农民革命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但又认为中共社会经济改革对动员农民革命起了重要作用。这种看法在西方学者看来,属于“社会交换理论”,内含道德经济论和理性经济论两个方面,总之就是通过给农民最急迫的实在利益换取他们的广泛支持。中共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只在于抗日爱国,而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改良,例如累进税给贫雇农和中农很多好处,这是中共得人心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2021年第6期安徽行政学院学报No.6,2021●庆祝建党100周年专栏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与启示杨琴,高君(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1300)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进程表明,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的指导,从农民的实际出发,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处理好解决农民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对于今后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农民问题;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638(2021)06-0001-06收稿日期:2021-09-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全面发展研究”(17BKS005)作者简介:杨琴(1996—),女,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与实践;高君(1967—),男,辽宁铁岭人,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与实践,农民发展理论与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农民问题贯穿其发展过程的始终。

农民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

”[1]因此,在建党一百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系统考察和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不仅有利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而且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为指导一个政党只有拥有科学的指导思想,遵循先进的理论,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

党与农民

党与农民

党与农民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而我首先想到我们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得到的实惠与进步。

农民历来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在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又面对如此严重的城乡差别和社会不公,发展环境不断恶化。

当前生存和发展环境最令人堪忧的,一是失地农民,二是进城农民工,需要我们党给予特别关注。

一些无助的农民、无奈的农民、无辜的农民、无望的农民,为了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地走上上访求助、打官司讨公道的道路。

如果我们关注不够,处理失当,就会发生群体性的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党的形象。

特别是农民工。

2004年底,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他们进城务工困难重重,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生老病死缺乏保障;工资水平低,经常被拖欠,迫切要求建立利益诉求的渠道,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享有公平的服务和社会权益。

面对新时期党和农民关系发生的变化,要解决影响党和农民关系中的问题,和农民建立起新型的牢固而又密切的关系,必须理清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维护、发展农民利益这个核心,完善党的重农政策,增强党服务农民的功能,畅通党和农民的联系渠道,赢得农民的心,凝聚农民的力。

(一)牢固树立新重农思想的观念无论站在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还是站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来认识现阶段农民问题,都不难发现解决农民问题乃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三农、重点在三农的角度看,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解决三农问题实质就是解决农民问题。

我们党重农本质上说就是重视农民,就是要把农民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决策和行动。

重视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

以秋收起义为起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民之间的历史情感

以秋收起义为起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民之间的历史情感

以秋收起义为起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民之间的历史情感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的一次重要革命斗争,它发生于1927年,是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这次起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广大农民群众联合起来,向封建地主阶级发起了反抗,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第一炮。

秋收起义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民之间建立起历史情感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利用这次起义取得的胜利,成功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时也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

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中国农民也开始逐渐变得更加团结。

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皖南农民在南昌城南秋收起义纪念碑上合影,这张照片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画面。

在这张照片中,中国共产党军人的坚定和农民的朴实、勇敢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人们心中。

在抗日战争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民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

他们宣扬的共产主义理念和革命信仰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基本信仰,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和支持也越发坚定。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等手段,彻底解决了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

这不仅为中国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民之间的情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农民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也一直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农民谋取更多福利和权益。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社会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但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的支持和关注从未改变。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这不仅为中国农民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是中共中央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民之间建立历史情感的重要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从未离开过中国农民的支持和帮助,农民群众的决心和勇气也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的一个重要支柱。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
治 参 与含 义 的 界 定 农 农
11 关 于“ 治参 与 ” 人 已经做 过 的 大量研 究 . 政 前
地 分析 政 治 参 与 的 内涵 和 外 延 , 者 倾 向 于程 同顺 对 “ 笔 政 治 参与 ” 义 的概 括 , 政 治参 与 的 主体 是 普 通 公 民 ( 民 含 即 人 群 众 )客 体 是 党 和 政 府及 基层 自治 组 织 , 与 的外 延 既 包 , 参
o i c l r c p t f ame i p l i a a ii ai n o r r n tmo r w. e e p n i n o r r So d ry p r cp t n i l ia f i a t pt o f s o ro T x a s f a me r e l a i ia i n p i c a a r C h o f t o o tl s n e S e sa c n i o o u l n f a s ro sd mo r c n b i n e o n r i e. b e n a o d t n frt eb i ig o r s - o t e c a yi u li g a n w c u t sd i h d g d y Ke r sP l ia a t i a in F r rp lt a ; a ii ai n o r r y wo d : oi c p r c p t ; a me i c P r c p t f a me tl i o o il t o f s
王 金 磊
( 中师 范 大 学 政 治 学 研 究 院 。 北 武 汉 华 湖 407 ) 3 0 9

要 : 民 的政 治参 与 状 况 在 一 定 意 义上 最 能 揭 示 出 2 农 0世 纪 初 期 至 2 1世 纪初 期 中国 农 村 社 会 民 主 发 展 的轨 迹和 中 国 民

党为农民做的好事作文800字

党为农民做的好事作文800字

党为农民做的好事作文800字自强奋进永感党恩在全面打赢决战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曾经生活贫穷、处境艰难,却依然用坚韧、勤奋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打赢“翻身仗”,走出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脱贫之路。

重庆市秀山县官庄街道白杨社区贫困户田明法便是其中的一位。

2013年田明法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田明法在工地务工时不慎摔伤导致近一年时间卧病在床。

那时候的他生活里被绝望笼罩,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全靠他一人干活,顶梁柱的倒下致使家里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针对这种情况,当地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落实低保兜底政策,同时极力加强“智志双扶”,采用心理疏导、精神扶贫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

政策兜底自强奋进伤愈后的田明法虽落下残疾,但身体上的不便并没有打消他要脱贫的志气。

“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肯干,哪有一辈子的贫困。

”说干就干,2016年田明法依托产业发展帮扶政策,养殖土鸡400余只增收1.7万余元,同年底主动申请摘掉贫困户帽子。

尝到养殖的“甜头”后,田明法愈发得有了干劲。

2018年,申请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用于购买牛、猪幼崽等。

2019年因市场行情较好,卖了几头牛和猪,赚了两三万。

今年的田明法“大展拳脚”,搭牛棚、建猪舍、围鸡栏,还新购买了3头牛、5头猪和100只鸡苗,严然成为了一个养殖专业户。

勤劳发展成为榜样从昔日的贫困户到今日的脱贫榜样,踏实肯干的田明法在多方的帮扶下,干劲越来越足。

值夜班、放牛、割草、喂料,每天简单且重复的“生活曲”,却使内心越发充实。

一名普通憨厚的中年农民,依靠勤劳的双手,成为脱贫路上的主角。

如今的白杨,在县司法局的精准帮扶下,涌现出越来越多像田明法这祥通过勤劳致富的农民,成功竖起了一面脱贫致富的带头旗。

乐观向上永感党恩“都是党的扶盆政策好,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翻了身。

”面对困难,田明法在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的激励下,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如今家里大儿子读中职、二儿子初三、小)儿子小学,虽说忙碌是一日接着一日、一月接着一月,但却支撑起了家庭。

对于现阶段党和农民关系的思考

对于现阶段党和农民关系的思考

对于现阶段党和农民关系的思考2019-09-30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是世界上最⼤的执政党与中国最⼤的社会群体的关系。

从我国⼈⼝的城乡结构看,全国13亿⼈⼝,60%以上在农村。

从我们党的组成成员结构看,全国*万名党员中,半数以上在农村。

党情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度重视和认真处理与⼴⼤农民的关系。

党和农民的关系,既包括政治上的同盟和合作关系,也包括经济上的互利互惠和共赢关系,还包括社会、⽂化等⽅⾯的和谐关系。

回顾历史,我们在处理党和农民关系的问题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深刻的教训。

审视现实,党和农民的关系发⽣了深刻的变化,既有令⼈⿎舞的积极因素,也有令⼈忧虑的消极因素。

只有⽤新的思路、新的⽅式处理好现阶段复杂的党和农民的关系,才能使农民认同党在新时期的纲领、路线、⽅针和政策,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继续跟着党⾛,成为党的牢固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才能保证党对农民的领导,更好地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实现和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农民与党同⼼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共同奋⽃。

⼀、党和农民关系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成⽴*年来,始终⾼度重视农民问题。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和农民关系的基础、内涵及联系纽带不断发⽣变化,但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

⾰命战争年代,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理想,以夺取国家政权为阶段⽬标的⾰命党。

党和农民有⼀个共同的奋⽃⽬标,就是推翻剥削和压迫⼈民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

党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命的基本问题,把农民当作⽆产阶级最⼴⼤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年,发表《国民⾰命与农民运动》,明确指出农民的⼒量是中国⾰命的主要⼒量,提出了依靠农民,建⽴以农民为主体的⼈民军队开展武装⽃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这个时期,党为了把农民从⽔深⽕热之中解救出来,不惜抛头颅撒热⾎。

农民更是真⼼实意地⽤⽣命和鲜⾎⽀持党领导的武装⽃争。

党引导农民⾛向翻⾝解放,党与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建⽴了⾎⾁相连的关系,为新中国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对待农民问题中的措施与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对待农民问题中的措施与成就
价格放开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乡镇企业与城镇工业争夺资源; 农民进入非农产业领域的摩擦加剧等。
1988年开始的三年整顿,农民收入出现改革以 来的首次徘徊,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农村贫困 人口数量也有所上升。
14
整理ppt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
第三阶段(1992-1998):全面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
看待农民,看不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 民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结果使中国革
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7
整理ppt
如何对待农民问题
人民公社初期,许多地方吹过“共产 风”,搞过“一平二调”,以共产主义
名义剥夺农民,但实践还证明人民公社 并不适合农村实际,导致粮食供应长期
短缺。
8
整理ppt
如何对待农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顺应农民意愿推
否答应、赞成和拥护。
4
整理ppt
如何对待农民问题
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待农民问题的方 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农民是封
建生产方式的残余,不是社会主义者。
然而,在一个小农占绝对优势的落后 国家,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同
农民妥协才能拯救社会主义。
5
整理ppt
如何对待农民问题
前苏联在许多时候并不是正面看待农民,
主义”最终夺取了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 在当代,我国在快速工业化时期既没有发生老
牌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阶级压迫和斗争,也没 有出现一些发展中国家剧烈的社会分化和动荡。
3
整理ppt
为什么重视农民问题
因为我们党有着科学的对待农民的态度, 肯定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
作用。
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实质都在于占人口绝 大多数(9亿)的农民对执政党的政策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与农民
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而我首先想到我们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得到的实惠与进步。

农民历来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在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又面对如此严重的城乡差别和社会不公,发展环境不断恶化。

当前生存和发展环境最令人堪忧的,一是失地农民,二是进城农民工,需要我们党给予特别关注。

一些无助的农民、无奈的农民、无辜的农民、无望的农民,为了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地走上上访求助、打官司讨公道的道路。

如果我们关注不够,处理失当,就会发生群体性的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党的形象。

特别是农民工。

2004年底,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
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他们进城务工困难重重,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生老病死缺乏保障;工资水平低,经常被拖欠,迫切要求建立利益诉求的渠道,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享有公平的服务和社会权益。

面对新时期党和农民关系发生的变化,要解决影响党和农民关系中的问题,和农民建立起新型的牢固而又密切的关系,必须理清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维护、发展农民利益这个核心,完善党的重农政策,增强党服务农民的功能,畅通党和农民的联系渠道,赢得农民的心,凝聚农民的力。

(一)牢固树立新重农思想的观念
无论站在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还是站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来认识现
阶段农民问题,都不难发现解决农民问题乃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三农、重点在三农的角度看,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解决三
农问题实质就是解决农民问题。

我们党重农本质上说就是重视农民,就是要把农民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决策和行动。

重视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

这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解决农民问题,发挥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前提。

革命时期我们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改革年代我们实行家庭承包,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都是为了实现农民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要密切和农民的关系,更要重视农民利益。

具体地说,就是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和可持续发
展道路,长富于民、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就是尊重农民的主人地位,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经济、社会制度,赋予农民平等的人权、经营自主权、财富分配权和公共产品、公共福利的共享权,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做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就是加强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和民主法制教育、文明道德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思想修
养,实现农民“有其教”;进而既富农民“口袋”,也富农民“脑袋”,使农民成为知识化的现代公民。

(二)完善惠农补农的政策
重农政策是我们党重视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

历史经验证明:党什么时候重视农民利益,党群关系就密切;什么时候忽视农民利益,党群关系就产生距离。

新一届中央领导决定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政策,废除了历史延续下来的按人头、按田亩摊派“皇粮国税”的封建税制,废除了体现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区别税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农业税废除了,并不等于惠农政策就完善了。

农民不交农业税,不等于“零赋税”,而应和每个公民一样,按统一的平等税制纳税。

所以,我们党还要依照按收入纳税、平等纳税、依法纳税的原则构建新的科学的城乡统一税制,切实防止分配差距拉大和社会不公。

党重视与农民的关系,考虑农民主体的利益,实行向农民倾斜的政
策,与此同时,还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

党的政策必须健全配套,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效地整合起来。

比如农业税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牵动着多个制度和体制,相关的配套改革,如财政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必须整体推进,才能实现各种群体利益的平衡,确保农民的利益落到实处。

这样,让农民既感到党对农民的关心,又感到党在坚持社会公平,进而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增强服务农民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民,面临着许多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缺乏市场化经营需要的投资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各方面的竞争力,党代表农民利益有责任加强对农民的服务,为农民排忧解难。

我们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增强服务农民的观念,而且要在行动上增强服务农民的本领。

中国农民最重实际,要使农民真正受益,党必须具备服务农民的功
能,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首先,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中农民遇到的难题,如兴建农村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实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融资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等。

其次,努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比如农村义务教育、医疗救助、养老保险、再比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和长远生计问题,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技术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和权益保护问题。

此外,努力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如改善五保户、残疾人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特困户。

(四)畅通党和农民的联系渠道
我们一直为革命战争时期党和农民之间的鱼水关系而欣慰和自豪,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与农民对话和沟通却一直在探索。

实现村民自治,选举成立了村民委员会,使农民在村里有条件与党组
织进行对话沟通。

但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难以理顺,两委矛盾突出,始终找不到好的解决方式。

乡镇人大制度是农民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载体,也是党通过人民代表与农民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反映农民呼声,与农民进行沟通的作用,但在农民群众中的反响并不大,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成立农民协会等组织,更是困难重重。

有人认为党就是领导农民的,不需要农民组织;有人认为成立农民组织,增加了机构,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令人遗憾和担忧的问题。

中国各个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的组织,惟独农民没有全国性的组织体系。

这是不可思议的。

党组织和农民组织毕竟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那么多群众组织都在吃国家财政,并没有撤消它,为什么单单怕农民组织吃国家财政呢?
从目前情况看,农民群体处于剧烈的分化、融合和重组之中,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社
会弱势群体。

如果有效地组织起来,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相反,农民遇到问题既没有与党和政府对话的管道,无力保护自己的利益,还可能逐渐边缘化,成为一个巨大的压力集团,最终成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隐患。

因此,党和农民之间必须建立紧密的联系渠道,切实保证“心灵通、言路通”。

当务之急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既让农民有利益表达的渠道,有与党对话沟通的桥梁,又给农民知情权和发言权;不仅给农民民主管理政务、财务、社会事务的权力,还要给农民监督的权力;不仅使农民有机会参与村务、镇务管理,而且有机会参与县务、省务乃至国家事务。

最好的办法:一是根据新时期的条件和农民的要求
把农民纳入相关的组织中去,同时与农民团体建立正常化的沟通联系制度。

通过探索“支部加协会”等做法,一方面把农民意愿集中起来,使党的决策更加符合农民的利益,一方面把农民组织中的精英吸收到党内来,特别是把群众公认的领袖人物推荐到党的领导层来。

这既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又体
现党的先进性。

二是重构乡村治理结构,理顺党对农村的领导体制。

党组织应当通过推荐候选人参加乡镇村行政负责人竞选,经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实现党对农民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和农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神圣的组织,自1921年建党至今,我们党在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衷心地热爱党,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