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合集下载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微生物的认识仅限于表面,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微生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微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和作用,知道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微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和作用。

2.难点: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习性和作用。

2.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微生物的图片、实验视频等。

2.实验材料:准备微生物实验所需的材料,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微生物相关的资料,如文章、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微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微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微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和作用。

呈现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微生物实验,让学生观察微生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微生物的特点。

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生活中的微生物

生活中的微生物

生活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无处不在,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鉴于微生物不在肉眼识别范围之内,我们
很多人对它们了解不深,现列举几个比较生活化的菌种。

一、大肠杆菌:
大多数是不致病的,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为正
常菌群,少数的大肠杆菌具有毒性可引起疾病. 具体说来,它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
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
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
合成维生素B和K ,以及有杀菌作用的素大肠杆菌素。

正常栖居条件下不
致病。

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
便干重的1/3。

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


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
原菌的存在。

所以说,大肠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

二、酵母菌:
酵母菌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大,不仅可以用它来制作面包、酿酒,还可以用
于医药工业和畜牧业
面包酵母
酿酒酵母
三、乳酸菌
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动
物和人肠道等处的重要的生理性菌群之一。

该类群细菌绝大多数对动物和
人无毒、无害,负担着动物体内重要的生理功能。

牛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而酸牛奶中必须得有它。

生活中的微生物

生活中的微生物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 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 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 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味精是指以粮食为原料经谷氨 酸生产菌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 结晶。
食用菌
香菇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 之称,是高蛋白、 低脂肪的营养保健 食品
食用菌
木耳能帮助消化系统将 无法消化的异物溶解, 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血栓、动脉硬化和冠心 病,还具有防癌作用。 木耳散具有治疗溃烂诸 疮和血崩的药理作用。
2 生物制药: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植物用微生物:固氮根瘤菌、防虫剂、除草剂
土壤改良
生物肥料
人类利用微生物的远大设想
改造火星生态环境-星际移民
人工合成的新型以二氧化碳为食物的有机 体可以为将来的火星登陆计划提供一个新的工 具,应用这类微生物为基础,进行外星宜居环 境的开拓,不仅是一个理想的原材料,也是一 个行之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案。当人类将来有一 天改造火星的大气环境工程中,各种不同用途 的人工合成微生物将扮演重要角色。
食用菌
金针菇
双孢菇
食用菌
奶浆菌
鸡枞
药用菌
灵芝
冬虫夏草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将污染物质 降解的主要是细菌、原生动物。
困扰我们的微生物
亲:这个橙子肿么了?
哎呀!我最爱的拌米饭
困扰我们的微生物
病毒无处不在,我们 要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我们每个指甲里面就 存活1亿个细菌,必须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生活中的微生物
黄安龙
什么是微生物
通常说来:肉眼不易观察,需要借助放大工具观察 的微小的低等生物,人们把它们叫做微生物。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我们人类生存在大千世界中,我们所接触的生物种类分繁复杂、多种多样,有我们小朋友喜欢的各种动物,如小猫、小狗、金鱼等等;也有我们平日能够经常看见的植物,如大树、鲜花、苞米等等;另外还有一类是我们平常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生物,它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微生物。

说它看有见也摸不着是因为我们平时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说它实实在在存在是因为我们今天这个小朋友生病了、明天那个小同学发烧了,都是由这些个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才导致疾病的发生。

那么,什么是微生物呢?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支原体、衣原体等小型的原生生物。

它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人体有益的称为益生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双歧杆菌,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消化道中,对人体的消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小朋友平时喜欢喝的酸奶当中就含有大量的双歧杆菌。

有研究表明,肠道中双歧杆菌含量的多少是健康的晴雨表,人体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随年龄而异,在母乳喂养的初生婴儿的肠道中双歧杆菌最多,几乎达到肠道总细菌量的99%以上,它起着保卫婴儿健康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逐渐减少,而产气荚膜梭状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腐败细菌逐渐增加。

进入老年时,双歧杆菌的比例降到很低,肠道中大量充斥着腐败细菌,而病人和身体衰弱的人,其肠道环境也与老人相仿,但健康长寿的老人,他的肠道环境则与青壮年无异,双歧杆菌多而腐败菌少。

人体是不能合成双歧杆菌的。

那么如何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增加呢?办法有两种:第一种办法是喝含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的酸奶或饮料来补充体内有益菌群,也可直接喝含有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的微生态制剂(菌粉或1:3口服液)来补充体内有益菌。

乳酸菌因不是人体肠道固有的细菌,所以用乳酸菌制造的酸奶应每天喝才好。

而用双歧杆菌制造的酸奶,也不是喝一两次双歧杆菌便可永久在肠道中定居下来,也是要天天喝才有良好效果。

研究表明,双歧杆菌的日摄取量以10亿个以上才可满足整个肠道的需要,通常酸奶中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的含量每100g中为10亿一20亿个,曰摄入100g以上的酸奶便可满足需要由于酸奶中的乳酸菌在贮存过程中容易死亡,而死细菌的保健功能不及活菌,故酸奶是愈新鲜愈好。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微生物》教学设计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微生物》教学设计

本单元安排了“1.发霉和发酵”“2.观察微生物”“3.微生物和我们”“4.传染病的防控”四课,共 8 个主要活动。

旨在引导学生在区分了生物与非生物之后,在领略了生物界动物、植物的多样性后,继续拓宽对生物统一性与多样性学习的边界,了解一类体型弱小(大多数)、结构简单,但也要不断繁殖、不断新陈代谢、不断运动、具有生命活动特征的物种——微生物。

了解微生物家族中病毒及致病菌的基本知识 , 初步认识常见传染病,学习个人防疫防护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以下四维目标,(如下表)。

1.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2.了解病毒及致病菌的基本知识 ,了解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

3.初步认识常见传染病,掌握个人防疫防护技能。

1.发展借助显微镜观察、比较与描述微生物形态的能力。

2.能设计并开展对照实验,探索导致食品发霉条件。

了解一些防霉或者发酵技术,感受这些技术是对微生物存活条件的控制和利用。

3.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微生物对人类亦敌亦友的特点。

4.通过模型建构、类比推理,形象了解传染病的扩散特点,并分析预防的措施。

1.表现出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

2.探索中能有根据地假设并尝试自主开展研究,乐于搜集相关信息,乐于分享交流。

3.正反两面看待微生物的作用。

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人类的好奇与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感受人类对微生物认识的加深趋利避害措施的发展完善,是技术与科学不断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1.科学知识知道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空气中的食物及物品容易发霉。

知道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食物可发霉、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现象。

2.科学探索回顾观察生活中的发霉现象,能针对物品发霉的条件作出假设,据此设计对照实验并以馒头为例进行研究,证实发霉需要温暖潮湿的条件。

阅读有关“野果可发酵变酒”的科学史资料,联系发霉现象,能对发酵的原因作出初步的猜想。

3.科学态度、 STSE乐于探索食物发霉的条件,尊重证据,合作交流。

生活中微生物的例子(两篇)

生活中微生物的例子(两篇)

引言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的例子。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以及人体内外。

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例子,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健康和环境。

正文内容一、细菌1.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有益作用,帮助消化食物和保护免疫系统。

某些菌株也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乳酸菌(Lactobacillus):乳酸菌是一类产乳酸的细菌,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酸奶、酸菜等。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食品口感,还有益于肠道健康。

二、真菌1.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酵母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通过发酵作用,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它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于制作面包、酒类等产品。

2.曲霉(Aspergillus):曲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有些品种可以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如味精等。

某些曲霉也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病毒1.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以引发流感。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流感的传播。

2.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乙肝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的病毒,会导致乙型肝炎。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避免共用针头等方式来预防乙肝的传播。

四、其他微生物1.蓝绿藻(Cyanobacteria):蓝绿藻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存在于水体中,有些种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过量的蓝藻生长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

2.真核单细胞生物(Eukaryotes):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类真核微生物,如原生动物、小型藻类等。

它们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且对水生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 大自然的清洁工

微生物 大自然的清洁工

微生物大自然的清洁工作者:暂无来源:《绿色中国(B版)》 2014年第2期文/ 水蓝天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对有机化合物有强大的分解能力,是大自然的清洁工,被誉为“天然环境卫士”。

于是,以微生物为载体制成的环保用微生物菌剂,被广泛用于治理污染,如用来分解污水和垃圾等。

但是,微生物具有转化快、繁殖快、适应性强、变异快等特点,使用菌剂必须高度注意环境安全,警惕其代谢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是“有效微生物群”技术的发明者,他将自己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撰写成《拯救地球大变革》一书,提出要“净化一切污染”、让地球青春永驻。

近年来,国内许多环保菌剂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

以污染物为食在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了三十多年微生物学的刘志恒研究员告诉记者,许多微生物“以污染物为食”,如碳水化合物类污染物、蛋白质类污染物和脂肪类污染物,都能被各种微生物分解,成为它们生长的能量。

利用微生物解决环境污染有巨大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注开发环保用微生物菌剂。

这种菌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组合或混合培养制成的产品,通过它们的生长代谢将污染物降解,达到净化效果。

由于大多数污染物都需要几种微生物一起发挥作用,所以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较多。

其中有一种基因工程菌,是将多种微生物的降解性基因从细胞中分离出来,组装到一个细胞中,使其集多种微生物的降解功能于一身,可以同时降解多种污染物。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微生物通过代谢将污染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最终产物,或转化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比如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能将恶臭气体硫化氢转化成自身生长所需要的硫元素。

二是有的微生物含有多糖类黏性物质,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

刘志恒强调,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利用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治污方法之一。

三是往环境中投加微生物菌剂后,它们就成为环境中的优势菌,能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生长,如乳酸菌等成为优势菌后,就能抑制环境中大肠杆菌等的生长,从而减少氨气等臭味的产生。

2022年青岛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青岛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青岛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蓝细菌是光合微生物,进行______营养,单细胞蓝细菌以______繁殖为主,丝状体种类则以______繁殖。

蓝细菌没有鞭毛,但能进行______运动。

2、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____复制,蛋白质在______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____完成。

3、自生固氮菌的种类很多,其中属于好氧性的有______和______等,属于兼性厌氧的______等,属于厌氧的有______等。

4、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碳源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多种。

5、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构成。

6、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许多因素会影响加压蒸气灭菌的效果,主要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______,以及⑤ ______等。

8、由霉腐微生物引起的材料劣变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等多种。

9、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免疫T细胞分为许多亚群,能协助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辅助T细胞是______,TS细胞叫______细胞,TM细胞又称______细胞。

二、判断题11、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12、琼脂的熔化温度是80℃以上,凝固温度是45℃以下。

()13、ED途径存在于某些好氧生活的葡萄糖细菌中。

()14、病毒粒不存在个体的生长过程,因此,同种病毒粒间并没有年龄和大小之别。

()15、分生孢子是由分生孢子梗顶端细胞分化形成的,它是一种单细胞,单生或串生或簇生的孢子。

()16、在同种微生物的不同菌株间,一些非分类鉴定特征如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也总是比较接近的。

湖南省永州祁阳市浯溪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湖南省永州祁阳市浯溪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5章《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医药上用于消炎的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来自于( )A.放线菌B.青霉C.结核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2.课堂上学习小组讨论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时,最可能没有细菌或真菌存在的是( )A.新收的粮食堆B.经过严格高温的空白培养皿C.刚洗过的苹果D.剩米饭3.细菌不仅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科学家在一些极端的环境,如温泉、放射性废弃物、甚至是海底火山中也发现了细菌。

这一事实说明( )A.细菌的生存不需要特定的条件B.细菌起源于极端环境C.所有细菌都耐高温D.细菌分布很广泛4.下列是细菌、酵母菌、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甲的鞭毛有助于其在液体中游动B.乙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C.与甲、乙、丁相比,丙细胞中没有细胞壁D.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5.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时,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A.乳酸杆菌B.酵母菌C.洋葱鳞片叶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6.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冰箱B.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冰箱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D.配制培养基——接种——恒温培养——观察7.接收和拆快递时,最好用75%的酒精处理快递,这种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步骤中的( )A.配制培养基B.灭菌C.接种D.恒温培养8.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最小的一类细胞B.病毒只能寄生在植物或者动物细胞内C.病毒利用自身的遗传物质和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D.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没有了生命活动,因此病毒不属于生物9.2023年1月至10月16日,中国台湾累计报告17084例登革热本土确诊病例,其中3例死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湘教版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设计科学探究能对食物变质等生活现象提出一定的猜想。

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简单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科学知识、知道微生物的存在、知道微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

【教学重、难点】对食物变质等生活现象提出一定的猜想,并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简单实验来验证。

知道微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镊子、透明的杯子,馒头、放大镜、一次性塑料手套、保鲜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桌上有两个馒头,观察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观察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教师展示课件: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观察时要全面和仔细;观察时注意讲究卫生。

)(学生分组观察。

)二、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微生物师:通过观察,谁来说说,两个馒头有哪些不同?师:这样的馒头还能不能吃?师: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其他食物发霉变质的现象?师:看来生活当中食物发霉变质的现象非常普遍。

平常遇到这种现象,你们会不会去研究一下变质的原因呢?师:有一位生物学家曾经也遇到过食物发生变化的现象,但是他却深入地进行过观察和研究。

现在老师就讲一个有关他的故事给大家听一听,(出示课件)这位生物学家叫做路易.巴斯德。

是法国人。

1856年夏天有很多酒厂的厂主找到他,要他帮助解决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本来芬芳香醇的酒突然变酸了,他们因此工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巴斯德接到酒厂主的难题后,立即开始了工作。

他每天到一家工厂去调查研究,并在显微镜下对变酸和没变酸的酒反复仔细观察比较。

终于他发现酒变酸是一种灰白色杆状的微小生物作祟的结果。

巴斯特称它为乳酸杆菌。

接着巴斯德又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发现当把酒加温到55℃时,可杀死酒中的乳酒杆菌。

巴斯德的方法挽救了法国的酸酒业。

这个方法后来被称为“巴斯德消毒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酿酒等食品工业中。

直到现在还在应用。

听了刚才的故事,老师有几个问题问大家。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说课稿2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说课稿2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说课稿23一. 教材分析《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还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保护微生物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作用。

2.难点: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微生物的分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总结。

3.探究微生物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4.总结与拓展:对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拓展活动的布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

可以采用流程图、或图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3682324_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23682324_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4空气中有时,我们在一束阳光中能看到自由运动的尘埃,这些尘埃上就附着有微生物。

不过,地区、海拔高度、季节、气候等环境条件不同,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例如,公共场所、医院或城市的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比高山、森林、极地上空的高。

看不见≠不存在。

如果将看到的世界放大1000倍,你会惊奇地发现:微生物真的无处不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中,物体上,人的身体里……甚至极端环境里。

水中海洋中数量最多的生物,不是自由自在游泳的鱼类,也不是随着水流晃动的植物,而是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微生物。

没错儿,水中也是微生物的生存场所之一。

1mL的海水里大概有100万个微生物,其中包括一些微型藻类、真菌、细菌等。

郊游时妈妈是不是常常提醒你,自然界中的水不能直接喝?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了吧。

自来水是经过严格消毒灭菌之后才输送到我们家里的,即使这样,自来水最好也要煮沸后再饮用。

散入空中的真菌孢子All Rights Reserved.5土壤中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通常,1g土壤中有多达几十亿个微生物。

也就是说,挖起少量的花园土壤,你就能拥有数百种或数千种不同的微生物。

它们在土壤中的工作非常复杂,有的分解植物的残枝败叶或土壤中的肥料,有的还与全球变暖、森林锐减、土壤退化等有关。

我们的身体里在我们的身体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它们寄生在我们的皮肤、口腔,特别是肠道里。

据科学家估计,人体表面生活着大约1000种微生物,口腔中生活着700多种。

实际上,人体内数量最多的并不是细胞,共生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重量超过1kg。

肠道中除了细菌,还有微小的真菌和病毒。

别担心,这些微生物一般能相互配合和制约,共同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仅在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它们才会闹出点儿乱子。

有些微生物能适应极端环境,例如113℃的高温、低于0℃的低温,pH为0.5的酸性环境,pH为11的碱性环境,高盐浓度的环境,高压或有辐射环境,等等。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采用筛选抗生素相类似的程序,筛选非抗生素的生理活性物质,发展非常迅速,______、______、______、抗氧化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从微生物中纷纷筛选到,正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微生物药物学。

2、细、菌细胞中间体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

3、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①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______,②它经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______,③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______。

4、最常见的厌氧菌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等。

5、酵母菌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和⑤______。

6、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______。

7、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的例子如______、______;微生物寄生于植物的例子如______;微生物寄生于动物的例子如______。

8、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的氮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在代谢回补顺序中,约有10条途径都是围绕着补充______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______以及______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______ 进行的。

10、主要的免疫分子有八类,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当死海鱼在10~20℃下保存1~2d后,就可在黑暗处看到鱼体表面长有成片发荧光的菌苔或大量菌落,这是因为长有大量海洋光合细菌之故。

()12、只有营养物质的吸收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而代谢产物的分泌则不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

2021年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在蓝细菌类囊体内存在的光合色素是______和______,在蓝细菌类囊体外表面有藻胆蛋白体,其中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光合色素。

2、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____复制,蛋白质在______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____完成。

3、细菌的二次生长现象是指当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时,优先利用______,当其耗尽后,细菌经过一段停滞期,不久在______的诱导下开始合成______,细菌开始利用______。

该碳代谢阻遏机制包括______和______的相互作用。

4、在用曲法对微生物进行固体培养时,根据培养容器和规模的不同,可把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形式。

5、食用菌一般是指可食用的有大型______的高等真菌,分类上主要属于______,其次为______。

6、被誉为微生物学奠基人的是______世纪、______国的______;而细菌学的奠基人则为______国的______。

7、最常见的厌氧菌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等。

8、细菌沥滤又称细菌冶金,主要分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一步是关键,它由化能自养细菌______来完成的。

9、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10、当前已开发的新型疫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二、判断题11、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类。

在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12、用白糖配制培养基能满足微生物对一般微量元素的需要。

生活中的微生物

生活中的微生物

生活中的微生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存在于空气中、土壤中、水中,甚至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

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虽小,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在土壤中起着分解有机物和营养循环的作用。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促进土壤的肥沃。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在人类的生活中,微生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一些微生物能够发酵食品,制作出酸奶、酒、面包等美味食品。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生产出抗生素、酶和激素等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

然而,微生物并非都对人类有益,一些微生物会引发疾病,如细菌性感染、真菌感染等。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卫生,避免受到微生物的侵害。

总的来说,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微生物,充分发挥它们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注意保护自己免受微生物的侵害。

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虽小,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食物加工、医疗保健还是环境清洁等方面,微生物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在食物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酵母菌在面包和啤酒
的发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使得这些食物具有了特有的口感和味道。

此外,发酵还可以帮助食物保质保鲜,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从而减少食品浪费。

其次,微生物在医疗保健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药物的生产过程都离不
开微生物的参与,比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就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来。

此外,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等。

最后,微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清洁环境。

生活中的很多清洁产品都含有益生菌,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分解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一些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也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废物,净化水质。

总的来说,微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应该更加
重视微生物的作用,保护好它们,让它们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清洁做出贡献。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反思5篇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反思5篇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反思5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反思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教学反思1“网络”是当今时代的代名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看到了它对语文教学产生的深刻的影响,然而,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怎样才能有机地整合呢?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雾里看花”,而这一次执教了《海底世界》后,我顿时“豁然开朗”了一些。

一、“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创设良好的情景是学习语文的必要条件。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阅读课文,它以生动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了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篇课文具有一般阅读课文的共性,也有其个性。

海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海底里的生物、矿物,学生更是闻所未闻。

课文中所描写的漆黑的深海星光闪烁,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学生都不清楚。

因此,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就很大。

如果按照传统教学,难免枯燥、抽象,学生肯定不感兴趣。

而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

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制定书面实验计划
四、
课堂小结
知道吗?蘑菇也是真菌呢!
五、
作业布置
同学们课后去调查调查,还有哪些食用菌?都有什么特点?
教学反思
11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班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课题
上课时间
月日星期()
课时
1课时




1、知识与能力:1)能对食物变质等生活现象提出一定的猜想。
2)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简单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3)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假设验证等一系列科学思维精神,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分小组观察变质食物。(变霉的橘子皮、发臭的小鱼等)
补充强调:闻气味的方法(扇)用手套不能尝
2.交流观察结果。
食物变质后都有哪些变化?(颜色、形状、气味、软硬……)
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问题?
3.作出我们的猜想
是啊!为什么食物会变质呢?你们有什么想法
教师简要板书学生的猜想:
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放了一组变质食物,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呢?
一、
情境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些情况。(出示图片:龋齿、水华、发霉的食物、发酵的面团等)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情况?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怎么解释?
这些现象真有意思,同学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猜想和解释,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从最常见的食品变质开始研究吧。
学生完成p41图表
二、
探究新知
㈠、观察变质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
难点
对食物变质等生活现象提出一定的猜想,并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简单实验来验证。知道微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
课前
准备
1.一些变质食物的图片或实物、三只透明的杯子、米饭、适量新鲜食物、放大镜。
2.一次性塑料手套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1.分组讨论后交流
2.分组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
3.先整理自己的想法,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
学习检测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大家对食物变质的原因做出了种种猜想,到底对不对,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
怎样进行验证才比较严谨呢?
2.指导制定计划
1.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做集体交流,明确得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2.集体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