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物理会考复习(一)运动的描述1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课件专题一运动的描述(共20张PPT)
)
课堂练习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高二物理会考复习课件专题一运动的描述(共20张PPT)
4.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
A、太空中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B.正在闯线的百米赛跑运动员
(A )
C.匀速行驶着的汽车的车轮;
D.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
知识内容 第二节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在全段过
程中
(A )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二物理 会考复 习课件 专题一 运动的 描述( 共20张P 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二物理 会考复 习课件 专题一 运动的 描述( 共20张P PT)
知识内容
2.位移和路程的比较
位移和路程是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用从物体
运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路程是标量,
用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来表示.
课堂练习
9.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二物理 会考复 习课件 专题一 运动的 描述( 共20张P PT)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高 二物理 会考复 习课件 专题一 运动的 描述( 共20张P PT)
知识内容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高二物理会考复习课件专题一运动的描述(共20张PPT)
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知识点(实用)
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知识点(实用)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知识点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是什么注意看清题目,比如选择的是错误的、可能的、不正确的、或者一定的,这些关键字眼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以免丢了冤枉分。
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要仔细看,选择你认为是100%的答案,不敢肯定的答案宁可不选也不要选错。
排除法:当你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时,你可以排除掉一些100%错误的问题,再进行选择,这样至少成功率在50%以上。
特殊值法:将某个数值代进去,如果成立的话,则答案正确,这种方法不但节省了繁杂的计算过程,而且争取到了更多的考试时间。
观察法:当你确定不知道怎么选的时候,可以研究一下答案的长短或者相似度等,以奇制胜,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决定了不要轻易修改,这种方法仅适合中等程度的朋友。
选择题花费的时间尽量不要太久,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先选择一个答案,速战速决,等回头有时间了再好好地判断与研究。
高考物理的高效复习方法1、关注考试说明,回归课本基础每年高考试卷的内容绝大部分都在考试说明上,一些小的知识点比较容易淡忘,同学们要依据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对照课本再认真地梳理一遍。
2、关注历年高频考点,重视近三年未考实验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前十天时间有限,不在乎复习量,但是要精,要能通过复习一题来通一类,提炼出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老师抛砖引玉,列出几个必考题型,并总结这些高考点解题思路,前考10多天,同学们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整理出高频考点的解题思路。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_高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_高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
可以通过位置、时间和速度来描述。
2. 运动的描述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运动图、位移图和速度图等方法。
3.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所运动的距离相等。
第二章力学的基本概念1. 力的性质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它有大小和方向,并且可以相互叠加。
2. 力的分类力可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在接触力中又可以分为摩擦力、弹力和支持力等。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性,动量守恒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物体的动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第三章动能和动能定理1.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说明了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与受到的外力、运动的距离及质量的关系。
2. 势能转化和守恒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化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第五章动力学1. 动力学公式动力学公式是描述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关系的方程,其中 F=ma 是最基本的动力学公式。
2. 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中牛顿定律成立,非惯性参考系中牛顿定律不成立。
第六章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路径上运动,具有向心加速度。
2. 转动运动的条件转动运动的条件包括惯性力和向心力等。
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一种宇宙力,它是由于物体之间的引力而产生的,其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距离有关。
第七章动力学和静力学1. 动力学和静力学的区别动力学描述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而静力学描述物体在静止时受力的平衡状态。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以下是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供参考:一、运动的描述1.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宏观物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而同一物体内的分子热运动是无规则的,所以物体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无任何联系。
2. 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用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2)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平均速度表示:①平均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③对变速直线运动,若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则平均速度一定为零,即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零。
(3)加速度是表示质点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 \frac{\Delta v}{\Delta t}$。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 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等效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描述运动的另一种方法,实际运动往往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分解合成,如求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可以先求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再将位移与时间相比得到平均速度。
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相加,反向相减;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合成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合力可能比分力大,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与分力大小相等。
4.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在几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几个力一定等值反向或平衡力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分力)等值反向。
即合力为零。
5. 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一种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 二力平衡的种类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保持相对静止)两种状态。
7.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梳理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也是高中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在高二物理学习中,会考成为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场考试。
为了更好地备考和复习,下面将对高二物理会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要素2. 牛顿定律和运动的基本定律3. 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4. 各种运动轨迹的描述和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 热传导和热对流3. 热辐射和黑体辐射4. 热能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5.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过程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微粒性质2. 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干涉现象3. 光的折射和光的透镜成像4. 光的衍射和光的波长测量5. 光的色散和光的光谱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 静电场和静电力的性质3. 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4. 电流和欧姆定律5. 电路中的串、并联和戴维南定理以上是高二物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梳理,下面将进一步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
力学部分主要包括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要素,牛顿定律和运动的基本定律,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以及各种运动轨迹的描述和运动学问题的求解。
学生需要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理解牛顿定律和运动的基本定律,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动力学问题。
热学部分主要涵盖温度和热量的概念,热传导和热对流,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热能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过程。
学生应了解温度和热量的基本概念,掌握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原理,熟悉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特性,理解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掌握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过程的计算。
光学部分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和光的微粒性质,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干涉现象,光的折射和光的透镜成像,光的衍射和光的波长测量,以及光的色散和光的光谱。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微粒性质,熟悉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的原理,掌握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光的衍射和波长测量的方法,以及领会光的色散和光的光谱的特性。
山西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山西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一、力学部分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间的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加速度)、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物体的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重力的计算。
4.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关系。
5. 简谐振动:周期、频率、角频率、振幅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6. 动能和功:动能的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测量温度的方法、热量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2. 热传导:热传导的定义、热传导的条件、热传导的计算。
3. 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线膨胀和体膨胀的计算。
4.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热量和功的关系、内能的变化计算。
5. 热机效率:热机的定义、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
6.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的方向、热机效率的上限、熵的增加原理。
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反射和折射的计算。
2.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长、频率、波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3. 光的粒子性:光的能量量子、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
4.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镜和透镜的焦距计算。
四、电学部分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
2.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定义、电阻的定义、欧姆定律。
3. 电功和电功率: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
5.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电磁感应的应用。
五、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
2. 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的定义和计算。
3. 核反应:核反应的条件、核反应方程式的平衡。
六、相对论部分1. 狭义相对论:时间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量的增加。
以上是山西高二物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理解,掌握这些知识。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与认识运动是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
研究运动需要用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节将介绍几个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1. 位移和路径长度* 位移是指物体从参考点到达目标点所经过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
* 路径长度是物体实际所经过的距离总和,不考虑起始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2. 速度与速度的计算* 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 平均速度(v)= 位移(s)/ 时间(t)* 瞬时速度是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对位移进行微分得到。
3. 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 平均加速度(a)= 速度变化量(Δv)/ 时间(t)* 瞬时加速度是物体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对速度进行微分得到。
第二节:直线运动的描述与分析本节将介绍直线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定律。
1. 位移-时间图* 位移-时间图可以用来描述物体随时间变化的位移情况。
* 斜率表示速度,正斜率表示正向运动,负斜率表示负向运动。
2. 速度-时间图* 速度-时间图可以用来描述物体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情况。
* 斜率表示加速度,正斜率表示正加速度,负斜率表示负加速度。
* 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曲线表示变速运动。
3. 运动的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不变,除非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第三节:曲线运动的描述本节将介绍曲线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常见的曲线运动类型。
1. 圆周运动*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圆周上的位移大小等于弧长。
* 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切线方向相同。
* 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大小为v²/r,其中v为速度,r为半径。
2. 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指的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同时具有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的运动。
黑龙江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
黑龙江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黑龙江高二物理学科会考是对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点的考核,下面将逐一介绍黑龙江高二物理会考的知识点。
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速度变化率-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加速度的平均值和瞬时值-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2.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非惯性系、力的平衡与物体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动能的转化和守恒-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4. 势能和机械能守恒- 势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5. 力的分解与合成- 平衡力和使物体产生平衡的条件- 平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平面力系的平衡二、热学1. 热量和温度- 热量的传递: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温度的定义和测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热量的传递和功的原理- 热传导:导热率和导热性质- 热辐射:黑体辐射和热辐射规律- 热对流:传热速率和对流换热- 内能和功的转化3. 热量和能量守恒- 热过程:定压过程、定容过程和绝热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电磁学1. 电荷和电场- 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 电场的计算和电势差2. 电流和电阻-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 电阻的定义和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等效电阻和电压分配定律- 电功率和电功率定律4.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和磁感应强度- 磁场的计算和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5.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 电磁波的特性和波长-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四、光学1. 光的本质和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速和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干涉和衍射2.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 凸透镜和凹透镜- 成像规律和焦距公式-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3. 光的色散和光的波动性- 光的色散和光的色彩- 光的波动特性和光的幅度总结:以上就是黑龙江高二物理学科会考的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内容。
云南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文科必修1、必修2、选修1-1知识提纲+三年真题+答案)
① F1 、F2 同向:合力 F = F1 + F2 方向与 F1 、F2 的方向一
F
致
F2
② F1 、 F2 反向:合力 F = F1 − F2 ,方向与 F1 、 F2 这两 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O
F1
图 1-5-1
b. F1、 F2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 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 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 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O• A• •B C•
D•
•E
3.07
12.38
27.87
(1)υB
=
AB + BC 2T
,υC
=
BC + CD 2T
49.62.
(2) a
= υC −υB T
=
CD − BC T2
77.40
图 2-5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o+at(减速:vt=vo-at)
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3、弹力(A)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
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
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高中物理会考是对我们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一次重要检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会考,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下高中会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1、运动的描述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速度公式 v = v₀+ at,位移公式 x = v₀t + 1/2at²,速度位移公式 v² v₀²= 2ax。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相互作用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和方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4、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F = ma。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机械能1、功和功率功:力与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W =Flcosα。
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P = W/t 或 P = Fv。
2、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Ek = 1/2mv²。
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 合=ΔEk。
3、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Ep = mgh。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高二物理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它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量;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
第二章: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即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形状发生变化。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的作用及其效果的过程,通过分析受力情况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平衡条件。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法则,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第二定律说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表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四章:功和机械能功是描述力对物体进行作用的量,其大小等于力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乘以位移;机械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的,势能则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第五章: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它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冲量是力对物体进行作用的效果,等于力的大小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第六章: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在固定半径的圆轨道上运动,它包括线速度、角速度和向心力等概念。
线速度是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沿圆周轨道的运动速度;角速度则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绕圆心转过的角度;向心力是使物体保持圆周运动的力,它的方向指向圆心。
第七章: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引起的相互吸引力,它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八章:静电场静电场是由于电荷引起的电场,它遵循库仑定律。
根据库仑定律,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_高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_高二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
2. 平动和转动:平动和转动的区别和联系,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3. 运动的描述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4.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代表性例题有自由落体问题。
5.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的描述和计算。
二、牛顿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在惯性系中,物体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非惯性系中物体所受的惯性力和外力的区别,惯性力的计算方法。
5. 弹力和摩擦力:弹簧的胡克定律,弹性势能和势能定理,摩擦力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三、功、能量和动量的守恒1. 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功的定义和计算,功的正负性和功率的含义。
2.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定义和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势能定理。
3.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的概念和应用,无阻力下的自由落体问题和相撞问题。
4. 动量定理:动量和动量增量的定义和计算,动量定理,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
5. 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和应用,质心运动,火箭推进原理。
四、电1. 电场:电荷和电场,电荷的守恒定律,电场的定义和计算,静电场的性质。
2. 电势和电势差:电势的定义和计算,电势差的含义和计算,电势差的判定。
3. 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和计算,电容器的种类和应用。
4. 安培定律:磁场和电流,安培定律,电磁感应现象。
5. 电磁场:电磁波的概念和应用,光和电磁波的性质。
五、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和衍射现象,衍射和干涉的应用。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光的全反射和多次反射。
3. 透镜:透镜的种类、光学中心和公式,成像公式和应用,焦距的计算方法。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x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2重要推论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02=-②平均速度:22t v v v v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3.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第三章相互作用要点解读一、力的性质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二、三种常见的力1.重力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2三要素①大小:G=mg;②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③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2.弹力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2三要素①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②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③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3.摩擦力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三要素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②大小: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μF 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F N为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B.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F f≤F m;③作用点:在接触面或接触物上;三、力的运算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合力为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实验探究: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相同;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2减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措施:①保证两次作用下橡皮条的形变情况相同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到达同一点;②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办法记下力的方向,所以两点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细绳应长一些;③将力的方向记在白纸上,所以细绳应与纸面平行;④实验采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和计算合力,应选定合适的标度;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3.力的正交分解:它不需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是方便简单,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越少越好;学法指导一、弹力的求解1.判断弹力的有无形变不明显时我们一般采用假设法、消除法或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弹力的有无;2.计算弹力的大小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我们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对非弹簧物体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动力学规律如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二、静摩擦力的求解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静摩擦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对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的情形,我们可以依据不同情况,利用下面两种办法进行判断;1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有则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无则没有相对运动趋势;2效果法;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看物体的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判定;2.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是看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三、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把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2按一定的顺序对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首先分析重力;接着分析弹力;然后分析摩擦力;再根据题意分析对象受到的其它力;3最后画出对象的受力示意图;高中阶段,一般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规律,我们可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画受力示意图时,可把所有外力的作用点画在同一点上共点力;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1防止多分析不存在的力;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得出施力物体;2防止漏掉某些力;要养成按照“场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习惯;3只画物体受到的力,不要画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4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时,应抓住它们必须接触的特点进行分析;绕对象一周,找出接触点面,再根据它们的产生条件,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力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随合力同时变化;2.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关键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以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当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即为小车的合力;3保持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增减砝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改变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力之间的关系;4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通过描点连线画出a —F 和a —m1图线,最后通过图线作出结论;3.超重和失重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变化;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相比,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相同;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第五章曲线运动要点解读一、曲线运动及其研究1.曲线运动1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为零;2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质点做曲线运动;3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vx yB 线和速度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如图所示;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一是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效性和等时性;二是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3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相关矢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进行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二、平抛运动规律222x v g y =1.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2.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1加速度①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 ;②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2速度①分速度: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为0v v x =;竖直方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速度为gt v y =;②合速度:合速度22022)(gt v v v y x +=+=ν;0tan v gt =θ,θ为合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位移①分位移:水平方向的位移t v x 0=,竖直方向的位移221gt y =;②合位移:物体的合位移=+=22y x s 2220422204141t g v t t g t v +=+,02221tan v gt t v gt==α2tan θ=,α为物体的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1实验器材:斜槽、白纸、图钉、木板、有孔的卡片、铅笔、小球、刻度尺和重锤线;2主要步骤:安装调整斜槽;调整木板;确定坐标原点;描绘运动轨迹;计算初速度;3注意事项①实验中必须保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②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即应在斜槽上固定一个挡板;③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应在实验前作出;④要在斜槽上适当的高度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道由木板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可以减少测量误差;⑤要在轨迹上选取距坐标原点远些的点来计算球的初速度,这样可使结果更精确些;三、圆周运动的描述1.运动学描述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①线速度v :tlv ∆∆=,国际单位为m/s;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②角速度ω:t∆∆=θω,国际单位为r a d/s; ③转速n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单位为r/s 或r/min;④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国际单位为s; ⑤向心加速度)(n a : 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国际单位为m/s 2;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角速度、转速、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2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①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②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r v π2=③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πω2= ④转速与周期的关系:1n T = ⑤向心加速度与其它量的关系:22224Tr r r v a n πω===224n r π= 2.动力学描述1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可以是某一性质力充当,也可以是某些性质力的合力充当,还可以是某一性质力的分力充当;2向心力的表达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向心力表达式为22n n v F ma m m r rω===;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向心力与半径成反比;在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向心力与半径成正比;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要点解读一、天体的运动规律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提示了天体的运动规律,回答了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不同行星的运动轨迹都是椭圆,太阳在不同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表明:由于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所以行星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越近速率就越大,离太阳越远速率就越小;所以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最大,在远日点的速率最小;3.开普勒第三定律告诉我们: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比值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仅与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有关;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同样适用于其他星体围绕中心天体的运动如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比值仅与该中心天体质量有关;二、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的关系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星体所受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是星体作椭圆轨道运动或圆周运动的原因;若将星体的椭圆轨道运动简化为圆周运动,则可得如下规律:1.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Mm G ma r=得2r GM a =2.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v G m r r=得v =3.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G m r r ω=得ω=4.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r T m r Mm G 222⎪⎭⎫ ⎝⎛=π得GM r T 32π= 若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上述公式中的轨道半径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R ;学法指导一、求解星体绕中心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时,万有引力看成与重力相等;二、几种问题类型1.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由2()Mm G mg R h =+得2()GM g R h =+ 式中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h 为物体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2.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1由r T m r GMm 22)2(π=得2324GT r M π= 2由mg RMm G =2得2gR M G = 式2说明了物体在中心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时,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该式给出了中心天体质量、半径及其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代换式;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第一宇宙速度是星体在中心天体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1由2RMm G =R v m 21得1v =2由mg =R v m 21得1v = 4.中心天体密度的计算1由mg R Mm G=2和ρπρ334R V M ==得RGg πρ43= 2由R T m R Mm G 22)2(π= 和ρπρ334R V M ==得23GT πρ=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要点解读一、热量、功与功率1.热量: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热量的多少量度了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内能转移的多少;2.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1功的公式:αcos Fl W =α是力和位移的夹角,即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热量与功均是标量,国际单位均是J;2力做功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做功既可以说成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也可以说成是物体的位移与物体在位移方向上力的乘积;3功的正负:根据αcos Fl W =可以推出:当0° ≤ α < 90° 时,力做正功,为动力功;当90°< α ≤ 180° 时,力做负功,为阻力功;当 α=90°时,力不做功;4求总功的两种基本法:其一是先求合力再求功;其二是先求各力的功再求各力功的代数和;3.功率: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1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公式分别为:和cos P Fv α=,式中是F 与v 之间的夹角;功率是标量,国际单位为W;2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长时间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机械在额定功率下工作,F 与v 是互相制约的;实际功率是动力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实际功率应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发动机功率不能长时间大于额定功率工作;实际功率P 实=Fv ,式中力F 和速度v 都是同一时刻的瞬时值;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表达式为221mv E K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其表达式为E P mgh =,其中h 是物体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正值表明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上方,负值表明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下方;3.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 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212P E kl =,其中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l 为弹簧的形变量;三、能量观点 1.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公式表述:2122122121mv mv W E E W K K -=-=或 2.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公式表述:2222111122mv mgh mv mgh +=+或写成E K2+E P2= E K1+E P1 3变式表述:①物体系内动能的增加减小等于势能的减小增加;②物体系内某些物体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机械能的减小;3.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2变式表述:①物体系统内,某些形式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形式能的减小;②物体系统内,某些物体的能量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的能量的减小;第一章电场电流要点解读一、电荷1.认识电荷1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元电荷: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电荷量e叫做元电荷;3点电荷:与质点一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只有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才可以视为点电荷;4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电荷的转移1起电方式:主要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三种;2起电本质:电子发生了转移;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整个原子显电中性;起电过程的实质都是使电子发生了转移,从而破坏了原子的电中性,得到电子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带上正电荷;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4.电荷的分布:带电体突出的位置电荷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较稀疏,所以带电体尖锐的部分电场强,容易产生尖端放电;避雷针就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5.电荷的储存1电容器:两个彼止绝缘且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在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一层绝缘物质——电介质,就形成了一个最简单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电容器两极板相对且靠得很近,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使得两极板上留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就储存了电荷;2电容: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电压下,储存电荷多的电容器电容大;电容的大小由电容器的形状、结构、材料决定;不加电压时,电容器虽不储存电荷,但储存电荷的本领还是具备的——仍有电容;6.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其表达式:221r Q Q k F ; 2适用条件:Q 1、Q 2为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根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可以求出任意两个带电体之间的库仑力;二、电场1.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间是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物,一种是场;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它可以通过一些性质而表现其客观存在,如在电场中放入电荷,电场就对电荷有力的作用;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其定义式:q FE =;2物理意义: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 及其受到的静电力F 无关;它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3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场力qE F =;3.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的曲线,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方向 ;不同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是不同的;静电场的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发出,终止于无穷远或负电荷;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间距相同、相互平行的直线;三、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形成电流的条件:要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电解质溶液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导体两端要有电压,即导体内部存在电场;2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Q 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其表达式:tQ I =;。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运动的描述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测试点1:时间和间隔之间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
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
第四节末、第四节时和第五节初都是时间;在4S,4S,2s到4S内。
是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测试点2:距离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
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
程≥位移的大小。
测试点3: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速度速率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理量,是标量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决定因素平均速度
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
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联系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二千零二十一
高考
指南:热门专业院校收费标准、招生办联系电话、高考排序、高考录取安排
12
高一
3下一页尾页。
高二物理会基本公式gxj
高二物理会考基本公式2013-12一、运动的描述平均速度:t xv =加速度:t v t v v a t ∆∆=-=0(速度变化率)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t v x ⋅=;2.匀变速直线运动:2021at t v x +=, at v t x v +==0/ , ax v v t2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像:“面积”= 位移3.平均速度:t v v t x v t+==0/(匀变速直线运动)=2/t v (匀变速直线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特点:0=v ,只受重力,a=g 且方向竖直向下)(1)速度公式:gtv t =(2)位移公式:221gts =(3)速度位移公式:gh v t22= 5.实验:212T s s T s a n n --=∆=,T s s v n n n21++= 三、相互作用1.重力:mg G =(2r GMg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2. 弹力: x k F ⋅=3.滑动摩擦力 NF F ⋅=μ;静摩擦力F 静 :0~Fmax ,用力的平衡观点来分析 4.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四、牛顿第二定律:maF =合 牛顿第三定律:1221→→-=F F 物体的平衡条件:F 合=0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有惯性,质量大,惯性大) 五、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与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2.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0 ,v v t v x x == ,ax=0竖直方向:221gt y =, gh gt v y 2== ,ay=0 经时间t 的速度:22022)(gt v v v v y x t +=+= 、位移22y x s +=平抛运动时间:g ht 2=(取决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3.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T r t s v ⋅==π2 (2)角速度:T t πφω2== (3)r v ⋅=ω(4)向心加速度:v r r v a ⋅===ωω22 (5) 周期:ωπ2=T (6)向心力:rT m r m r v m a m F 22224πω===⋅=六、万有引力与航天(1)万有引力定律:221r m m GF = G=6.67×10-11N ·m2/kg2(2)应用:把天体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物理高二上知识点
物理高二上知识点本文将介绍物理高二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1.运动的描述1.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移动相等的距离,速度恒定不变。
变速运动则是指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相等,速度发生变化。
1.2 运动的描述方法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置变化,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力与运动2.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进行测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即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功与能3.1 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所做的功效,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后的能力变化的物理量。
同时,功也等于力在力方向上的分量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3.2 功的计算当力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当力与物体的位移方向垂直或相反时,功为负。
功的单位是焦耳(J)。
3.3 功与能的转化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
能的转化可以通过力对物体做功来实现,例如物体从高处下落会转化为动能。
4.机械振动与波动4.1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包括简谐振动和复杂振动。
简谐振动是一种特殊的振动形式,其运动规律满足正弦函数关系。
4.2 波动的描述波动是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包括机械波、电磁波等。
高二物理基本知识点口诀大全
高二物理基本知识点口诀大全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物理基本知识点口诀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巧妙利用物理口诀,便于学生对高二物理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物理知识点口诀(一)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巧妙利用物理口诀,便于学生对高二物理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物理知识点口诀(一)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 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高二物理合格考基本知识点
高二物理合格考基本知识点高二物理合格考是指在高二学年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检测,旨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面将列举出高二物理合格考的基本知识点。
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运动的参照系-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相关运动与相对运动的概念2. 牛顿三定律- 物体的惯性与质量- 三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三定律的实例分析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合力的概念- 力的分解及分力的性质-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4. 运动的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 自由落体运动- 开普勒定律的认识与应用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测量与温标- 热平衡与热量的传播- 热学量的计量与转化2. 物质的热性质- 比热容与相变潜热- 热膨胀与热应力- 热辐射与黑体辐射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内能的概念与计算- 热机的工作原理与效率-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4.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摩尔定律 - 绝热过程与绝热指数- 理想气体的功与热三、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与速度- 反射定律与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定律与菲涅尔公式2. 光的干涉与衍射- 单缝与双缝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 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3. 光的光电效应与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 光电效应的实验与应用- 波粒二象性的认识与应用4. 光的偏振与光的色散- 偏振光的产生与偏振器- 光的色散与折射率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与元电荷- 电场强度与电场线- 电场的叠加与电势差2. 电容与电容器- 电容与电容量- 平行板电容器与球形电容器- 电容的串、并联与能量3. 电流与电阻- 电流强度与电流表- 电阻与电阻率- 导体电阻与电功率4. 电路分析-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串、并联电阻的计算- 电源与电动势的认识与应用五、磁学1.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磁场的产生与特性-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与计算- 磁场的叠加与磁力线2. 安培力与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 安培力的发现与定义- 安培力的大小与方向计算- 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轨迹分析3. 电磁感应与法拉第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与法拉第定律- 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 感应现象的应用与发电机4. 磁介质与电磁波- 磁介质的特性与分类- 磁介质在磁场中的应用-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以上是高二物理合格考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提高物理水平,为高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会考复习(一)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2013年春)6.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 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 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 s 末的速度大小为
A .5 m/s
B .10 m/s
C .20 m/s
D .30 m/s
(2013年春)8.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则质点( )
A .在0 ~ 1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0 ~ 10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10 ~ 4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10 ~ 40 s 内保持静止
(2013年春)16.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经过时间t ( )
A .物体的速度等于at
B .物体的速度等于221at
C .物体的位移等于at
D .物体的位移等于22
1at (2012年春)5.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为零,它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 .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2012年春)16.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 2.该物体( )
A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15 m
B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20 m
C .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20 m/s
D .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40 m/s
(2012年夏)4.图3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由图像可知 ( )
A .甲物体处于静止
B .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011年春)4.在图1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2011年春)6.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g 取10 m/s 2,则第2 s 末物体速度的大小为( )
A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40 m/s
(2011年夏)6.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 2,在下落过程中,前0.4s 下落的高度为( )
A. 4.0m B .2.0m C .1.6m D .0.8m
(2011年夏)1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为0时,加速度一定为0
B .物体速度为0时,加速度可能不为0
C .物体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2010年春)6.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 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 2. 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1.0s 末速度的大小为( )
A .5.0 m/s
B .10 m/s
C .15 m/s
D .20 m/s
(2010年春)9.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停在机场的飞机
B .候机大楼
C .乘客乘坐的飞机
D .飞机跑道
(2010年夏) 18.小物块自楼顶处从静止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小物块( )
A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15 m
B .在前2s 内下落的距离为20 m
C .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20 m/s
D .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40 m/s
(2009年春)3.图1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图2
-1s
A
C
B
D
(2009年春)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 2,则2 s 末物体的速度为( )
A .20 m/s
B .30 m/s
C .50 m/s
D .70 m/s
(2009年夏)3.图2所示的四个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2009年夏)5.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 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 2. 在石块下落的过程中( )
A .第1 s 内下落的高度为1 m
B .第1 s 内下落的高度为5 m
C .第1 s 内下落的高度为10 m
D .第1 s 内下落的高度为15 m
(2009年夏)7.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 s 末的速度为4m/s ,它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2 m/s 2
B .3 m/s 2
C .4 m/s 2
D .5 m/s 2
(2008年春) 6.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经过2.0 s 落至地面. 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 2,则楼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10 m
B .20 m
C .30 m
D .40 m
(2008年夏)3.图1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2007年夏)5.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 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 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 )
A . 5m/s
B . 10m/s
C . 20m/s
D . 30m/s
(2005年夏)18.图9所示的是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图线甲与时间轴平行,图线乙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象可知( )
A .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 .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2012年夏)2.小钢球自某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小钢球第1 s 末的速度为_____m/s ;在第1 s 内下落的距离为_________m.
(2012年夏)4.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规律,他从所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清晰的纸
带,如图14所示。
图中A 、B 、C 、D 、E 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
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由图中的数
据可知,小车做________ 直线运动( 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m/s 2. (2008年夏) 2.小钢球自楼顶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2s 落到地面. 若不计空气阻力,g =10m/s 2,
则楼顶距地面的高度为 m ;小钢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m/s.
(2007年春)3.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第1s 内下落的距离为 m ;第1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 (g 取10 m/s 2)
(2005年夏)2.如图10所示,一个小石块从O处自由下落,经2s 到达地面.O处距地面的高度
为 m ,小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取g =10m/s 2) 图1
B
D A C A C 图2 B D A C 图1
B D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