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中多热源联网有关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城市集中供热源联网运行技术论文

城市集中供热源联网运行技术论文

城市集中供热源联网运行技术探讨摘要:探讨了多热源供热系统联网运行的目的、热源循环泵的选型、热源运行方式、技术条件,并对热电厂与燃气锅炉房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厂低温循环水供热;锅炉房;热源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城市供热负荷需求的日益增长, 集中供热的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供热燃料以煤为主, 以热电厂作为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是目前大中城市较为常见的供热形式。

据统计,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供热面积约占全国总供热面积的 62%。

另外, 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燃气锅炉房供热由于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较高的热效率在我国许多城市, 尤其是在一些限制使用燃煤锅炉的地区已经得到逐步推广。

由于燃气气源的紧张和较高的价格,很有必要研究热电厂作为基本热源, 燃气锅炉房作为峰荷热源的联合供热系统。

1.联网运行目的与设计要求1.1节能供热系统的热源包括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小锅炉房等, 各热源的热效率不同, 单位产热煤耗不等,热电厂单位产热煤耗为 39~ 40 kg /g j、小锅炉房为55~ 62 kg /gj, 显然热电厂能耗较低。

在供热系统中, 热电厂的热化系数为 0. 6~ 0. 7, 由热电厂带基本负荷, 锅炉房带调峰负荷。

如果解列运行, 在供暖的始末期负荷只达到 40% ~ 50% , 热电厂能耗低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而能耗高的热源又不得不启动, 造成能源浪费。

如果实现联网运行, 尽量让热电厂满负荷运行, 减少高能耗热源的供热量, 就能实现节能。

1.2降低供热成本一般燃煤热电厂供热成本约 25 元/gj、燃煤锅炉房约 60元/gj、燃气锅炉房约 96元 /gj, 不同热源供热成本相差近4倍。

若能实现联网运行, 让热电厂尽量带基本负荷, 压缩高热价热源供热量, 则供热成本就可大幅降低。

1.3提高供热的安全性对于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 当其中某一热源发生事故时, 其他热源可作适量补充, 从而提高供热的安全可靠性。

多热源联网运行调节技术新的探讨

多热源联网运行调节技术新的探讨
o io ig y tm o u in m n trn s se s l to .
K e r s Mut suc et up ss m,Ji p r i a-upynto s y wo d l -or h a sp  ̄ yt i e e o t e o o h tsp l e r ,Mo ir gss m,V r l n o a nf e t w k nt i yt on e aa e i b
4 控 制 系统 满 足 全 网 系 统 压 力 平 衡 , . 实 时 调 节 各 热 源 厂循 环 水 泵 流 量 , 现联 实
网运 行 的热 负荷 调 度 。
5 全 网建 立 可 靠 的 智 能 化 计 算 机 监 . 控 系统 ,实 现 统 一 分 配 和 调 度 热 负 荷 , 实
热 源 的定 压 系统 为 备 用 系统 , 以向 热 网 可 补 充 一 定 数量 的水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投 入 与 基 本 热 源 共 同供 热 的 运 行 方式 。基 本 热 源 在 运 行 期 间保 持 满 负荷 , 峰 热 源 调
承 担 随 气 温 变 化 而增 减 的 负荷 。各热 源 联 合 供 热 时 根 据 各 自供 热 能 力 的 大小 自动
系统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多热源联 网 联 网运行
T etc n q ea p o c f h l- o reh a - u p ys se | d u t n h h iu p r a h o emut s uc e ts p l y tm n a j sme t e t i

技术交流 T h lyx ag e no c n c og E h e
多热源联 网运行调节技术新的探讨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分析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分析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分析李宝柱 大港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本文讨论了供热系统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

并就其运行调节的基本原则、多点补水定压以及工况调节的特殊性进行了论述。

国外,特别是北欧,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我国,自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沈阳、牡丹江、北京、赤峰、包头、山东浮山等市县,也陆续开始进行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尝试,取得了不少可贵的经验;在供热界,对一些共同关注的有关技术问题,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今天,在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供热事业突飞猛进、能源供应面临紧缺的形势下,对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进行深化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1.多热源联网的必要性由于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以及能源供应的紧张,人们在探讨各种能源利用的同时,在供热界展开了何种供热方式最好的争论。

在我国,只要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改变,集中供热显然应该是供热的主要方式。

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和提高集中供热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上,因为“龙头老大”的地位是“争来的”不是“封下的”。

提高集中供热的竞争优势,可以有很多措施,多热源联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1.1 充分发挥节能优势、提高供热的经济性。

供热负荷通常分为基本负荷和尖峰负荷。

我国三北地区,供热天数大致在3个月至6个月左右,其中大部分时间运行在基本负荷下,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运行在尖峰负荷下。

虽然尖峰负荷全年的运行时间少,但它的小时热负荷值却很大,一般要占到设计热负荷(即最大热负荷)的20~50%左右。

对于单热源的供热系统,为了保证尖峰热负荷的需要,通常供热设备要设置相当大的装机容量,这是集中供热投资大的一条重要原因。

如果把单热源供热系统改造为多热源联网系统,由主热源担负基本热负荷,尖峰热源承担尖峰热负荷,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庞大设备进而减少初投资,而且可以使更多的设备在满负荷下亦即高效率下运行,其节能效果、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集中供热并网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集中供热并网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集中供热并网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作者:崔杰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18期摘要:热电联产并网工程是我国推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热电联产同区域供热在并网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集中供热区域并网改造工程中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为热电联产并网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c)-0035-02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不断延伸,我国加快推进了热电联产和原有区域集中供热的并网对接工程。

在中国能源战略论坛相关报告表明以热电联产、热交换站以及相配套的尖峰锅炉房等集中供热系统在许多城市成为主要供热力量,占整体供热的比例达到50%,全国工业生产用热的70%以上由热电联产提供,逐步改变了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布散、规模小、污染高的落后格局。

北京、沈阳等地已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

我国热电联产并网发展的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的发展思想。

要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这是今后“十三五”集中供热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燃煤机组节能减排改造工作已刻不容缓,加快推进实现燃煤总量下降,进一步提高集中供热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循环经济长效发展的目的。

1 我国城市热电联产并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1)总体规划缺乏前瞻性。

城市热电联产并网集中供热是一项依赖政策主导的产业项目,需按照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实现建设方式的多样化,解决对城市供热事业发展的制约。

在我国目前已实现城市热电联产并网集中供热的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因投资主体不统一而导致的管理职权分开,城市热电供热主体是由热电厂、供热管网和小区换热站三者来组成,但由于目前产权配置的分散,建设阶段以大为主,通过大管网布局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用户末端过多过远,而导致用热量不均衡,系统整体的水力工况始终处于一个高负荷状态,最终不得不对设备进行二次投入,项目的投入产出不仅没有达到平衡,进而影响预期的经济效益。

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探讨

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探讨
经验交流 Experience Exchange
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
运行系统探讨
孙淼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万方工程技术设计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1)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
该系统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运行重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集中供暖 多热源 供热系统 节能
1.4 系统的可扩展性
础热源已经应用,还无法满足供热系统的负荷需

由于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起很多城市的供 求,就应该逐渐启用调峰热源,在该阶段内,基本

热系统无法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很多具备热源但 热源完全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调峰热源则要承受
是无法进行改扩建的现象。导致必须在以前的供热 的外界温度变化所增加的热负荷。在该阶段内,调

统更加具有稳定性。
的多方面问题都会让我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误区,
1.2 系统经济
使我们感觉到多热源联网真正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应用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可以避免使用过多 2.2 基础热源和调峰热源间的调度
的备用设备,也可以降低供热管网的数量,减少过
在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当中,热
多的工程建设成本。对每个热源进行优化配置可以 电厂不但是重要的热源,而且还必须承担调峰热源
中图分类号:TV 8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26/ki.11-2706/tq.2019.05.054.03
Discussion on Networked Operation System of
Central Heating Multi-heat Source
SUN Miao
(Daqing Oilfield Logistic AdministrationWanfang Engineer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基于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调节的探究

基于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调节的探究

基于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调节的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舒适宜居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在冬季取暖中,供暖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供暖系统往往采用单一热源进行供热,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经济性差等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节能优势、提高供热的经济性以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调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调节引言供热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取暖和产业生产的需求。

为了提高供热效率和经济性,以及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多热源联网应运而生。

多热源联网是将多个热源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热能的共享和调节,以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热服务。

1多热源联网的必要性1.1 充分发挥节能优势、提高供热的经济性多热源联网在供热系统中的必要性之一是充分发挥节能优势,以提高供热的经济性。

传统的单一热源供暖系统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因为不同地区和季节对能源需求有所不同。

而多热源联网运行可以通过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能量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能源,并减少无效耗能。

例如,在冬季寒冷时期,可以引入高效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工业余热和地源热泵等作为补充热源,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降低使用传统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多热源联网还可以通过集中供暖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性。

相比于分散式供暖系统,集中式供暖具有更好的规模经济效益。

通过将多个小型或中型供暖设施联网运行,可以减少设备重复建设和维护成本,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运行,降低整体供热成本。

此外,多热源联网还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和调度不同能源之间的供暖比例,进一步优化系统运行效率,提高经济性。

1.2 系统的可扩展性多热源联网的另一个必要性是系统的可扩展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型清洁能源以及其他高效供热技术不断涌现。

而传统单一热源供暖系统往往无法适应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推广。

关于多热源环网供热技术的探讨

关于多热源环网供热技术的探讨
到了显著的效果 , 逐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多热源 环 网供热 系统 的组 成

对于调 峰 热源来说 , 按照相 应的规 定其 锅炉必 须进行 定期 的排污 处理 。 如 果 只是 在主 热源处 设立补 水系 统时 , 如果 锅炉 排污 过程 中操作 不 当, 则 可能 会
加, 因此 只需要 通过 计算 来对 一些 非变 不可 的管 网进行替 换 即可 。 ( 三) 热 源 循 环 水 泵
多热源同时运行时的调节方法: 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决定调峰热源投入的热量 和开 启 不 同容 量 的循环 水 泵总 的生 产调 度部 门,根据 当 时的 室外 平均 气 温 ,
(二 ) 热 网
在供 热 中期调 峰热 源启 运后 , 全系 统所 需要 的总 热量 由几 个热 源共 同承 担. 此 时仍应尽 量 发挥基 本热 源的作 用 , 把 它能提 供 的热量 全部 投入 系统 中 , 然后 ,缺少 的部 分 由调峰 热 源承担 。 下 面以 只启运 一 个调 峰 热源为 例 , 说 明
者是一 个大型 的锅炉房 来作为基 本热源地 情况 。 调峰 热源和 主热源之 间一般设 置一个 旁通 管来调 节热 网 的循环水 量 , 供 水 的温度 以及供 回水 的水压 差 。 同 时 在调峰 热源的循 环水泵 出还需设 置一个 旁通管 , 在调峰 热源不启 运的 时候打开 此旁通 管 的阀 门 , 使调 峰热 源此 时成为 主 热源 的一个 热用 户 。
在对 热源 的供 热系统 中 , 管 网 的形 式 既可 以是 枝状 管网 、 也可 以是环 状管 网, 应 当根据 工程的 实际特点 来进行选 择 。 但不论是 哪种形 式的管 网 , 其 首端和 末端均 是管 网 中管径 最大 的地 方 。 在 进行 管 网的支 干线 以及 支线 管径 的选 择 时, 要通过 严谨 的水力 计算来 确定 , 当 由于 当前很 多城市 的供 热需 求在逐 年增

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热网常见故障问题和原因分析.doc

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热网常见故障问题和原因分析.doc

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热网常见故障问题和原因分析由于汽化产生强大的汽水冲击,造成热源和热网的管道、配件等严重破坏,大量失水。

当供热系统没有备用热源时,造成了全系统的停止供热。

往往抢修时间都超过一天以上,又进一步造成了热用户采暖系统的大面积冻害。

经认真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突然停电后,采取了〝误操做〞如果没有备用电源,就会导致总循环水泵停运,虽然也采取了停炉的各种必要措施,但热水锅炉仍会升温、升压。

此时,运行人员因担心锅炉超压,而采取了〝误操做〞: 即打开排气阀降压,使锅炉压力下降,往往立刻下降到当时炉温所对应的〝饱合压力〞以下,马上造成锅炉汽化。

(2)安全阀定压〝偏低〞如果供热设备的安全阀是按系统实际的工作压力设定的泄压值时,往往低于供热设备能呈受的额定压力。

当供热系统因停电而使压力升高到设定值时,安全阀就会自动开启。

但此时的压力低于当前水温下的饱压力,就造成了供热设备汽化。

(3)自动控制系统失灵当供热设备(热水锅炉或热网汽水加热器)入口阀门是电动阀门,而且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时,常会出现自动控制系统失灵的现象,造成入口阀门突然关闭,使供热设备汽化,产生严重的汽水冲击。

这种事故曾在多地发生过。

2. 热源的主要设备发生故障,造成全系统停运。

这种事故多数发生在没有备用的设备,而且设备检修或维护保养不当,或违反安全操做规程造成的。

曾发生过的事故有:(1)〝主运锅炉〞发生故障(如:爆燃,爆管等),无备用锅炉或备用锅炉不能及时启运。

(2) 〝主运锅炉〞的附属设备(鼓、引风机等)发生故障。

(3)上煤廊因粉尘浓度大等原因发生火灾。

(4)〝主运除渣运输设备〞发生故障无法运行。

3. 锅炉燃料短缺或燃料质量低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资金短缺,计划不周或突然遇到严寒天气等原因造成的。

致使热源锅炉无法运行或供热量不足,全系统停运或低温运行。

4. 热源补水量不足当供热系统因某处事故造成大量先水时,因热源和热网的补水系统能力不足,无法维持系统所需要的压强值,而造成了全系统停运。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分析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分析

负6 1 j 7 Gc a l /
h基 本 负 荷 , 双 榆 树 供 热 为 渊 峰 热 源 、 担 负 3 0 0 Gc a l / h的调 峰 负 荷 。 自从 多热 源 联 网 运 行 以
米 ,左 家 庄、 方 庄、 双愉 树 三 个 凋峰 供 热 , 不
阿 伞 供 暖 季 运 行 , 只 是 室 外 温 度 低 于 4 ℃ 时 { 动 全 年 运 行 一 个 多 门 时 。 I 述 主 热 源 足
使 热 电厂 的运 行 流 由 3 3 5 0 t / h ,增 J J I 1 到3 5 4 0 t / h 、 调峰 供热 的循环流量从 9 1 0 t / h降 为 7 2 0 t / h ,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 和技术 问题分析
李 宝柱 大 港 油 田 矿 区 服 务 事 业 部
本文 = 讨 沦 丫 供 热 系 统 实 现 多热 源 联 运 行 的 必 要 性 。 并 就 其 运 行 调 节 的 基 本 原 则 、 多 点 补 水 定 以 及 l : 调 节 的特 殊 性 进 行 J 论述 。 国 外 特 别 足 北 欧 ,供 热 系 统 多 热 源 联 运 行 已 有 比 较 成 熟 的 经 验 。我 固 , 自 2 0世纪 七 十 年 代术八 十年 代初以 来 、 沈 阳 、札 卅 江 、北 京 、赤 峰 、
火 的 装 饥 容 肇 ,这 是 集 } 1 供 热 投 资 人 的 条 呕 要 原 凶 。 如 果 把 热 源 供 热 系 统 改 造 为 多热 源 联 网
系统 ,
主热 源担 负基 本热 负衙 ,, 犬峰热 源 承担
犬峰 热 负 荷 , 这 佯 但 ¨ , 『 以减 少J 庀火 i 殳备 进 I 面减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是指通过多种不同的能源热源,如锅炉、太阳能、地热、余热等,共同供热,以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这种供热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促进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提高供热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展开一系列的讨论,从技术原理、运行特点、经济性和环保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介绍这一颇有发展前景的供热技术。

一、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技术原理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将多种能源热源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调度和互补作用,实现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

常见的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包括锅炉与太阳能热水系统、锅炉余热与热泵系统、生物质能源与锅炉系统等。

这些热源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和组合,以满足不同季节和供热负荷的变化。

通过合理配置和调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能源的优势,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综合效益。

1. 灵活性高: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可以依据供热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灵活性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 能源互补:不同能源热源之间可以进行互补,有效利用各种能源,减少对单一热源的依赖,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资源综合利用: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可再生能源和余热资源,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可持续发展:采用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构建低碳、清洁的能源供热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1. 投资回收期短: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供热成本,从而缩短系统的投资回收期。

2. 运行成本低: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可以实现热源间的互补和优化调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多种能源热源结合供热,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方法探讨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方法探讨

随着 城 市建 设 的高速 发 展 ,供 热 系 统 向 着大 型化 、 热源 方 向发展 。 多城 市热 网规 多 很
模 已经超 过 千万 甚 至 达 到 一亿 多平 方 米 , 形
成 了多 个热 源 联 网 的格局 。与 单热 源 运 行 调 度不 同 ,多热 源联 网运行 的水 力 和热 力 过程 相 当复 杂 , 行调 度 的难 度成 倍增 加 。 于 多 运 对 热 源 的热 网 , 行 合理 的调度 , 进 确定 优 化 的 运 行方 式 ( 即确定 是 采 用联 网运 行还 是 解 裂运 行 的方 式 ) 为重 要 。 尤 多热 源联 网运 行调 度应
多 热 源联 网运 行 时一 次热 网的 调 节 方 法
热 力站 调节 方法 二、 多热 源联 网运 行水 力过 程模 拟分 析
代 的方法 计 算环 的流 量 。为 了减 少计 算量 , 热
网 中的一些 大分支 可 以等价 成 一个 用 户 ( 热 力 站 ) 这样 可 以大大 减 小热 网的计 算 量 和维 , 护 量 , 便 于实 现并 行计算 。 也
个 热源 的流 量 分配 比例 ,计 算各 个 热 源 的资 用 压头 和热 网 中各 个 节 点 的压力 分 布 、各 个 管 段 的流量 分布 、 各个 热力 站 剩余压 头 。 遇 到环 网时 ,需 要进 一 步优 化 流 量在 环 中的分 布 : 一是 预期 ( 为控 制 ) 的 流量 , 人 环 可
用 。由于各 拿热 源 之 间的相 互作 用 , 网后 的 联
水 力工 况与 各 个热 源 解裂 运 行 的水 力 工况 会
有 很 大的变 化 。通 过 对 多热 源联 网运 行进 行
水 力工 况模 拟 分析 ,计算 出水力 汇交 点 的位

集中供热系统中多热源联网有关问题的探讨

集中供热系统中多热源联网有关问题的探讨

朱威 成 ( 松北区 供热管理办 公室 )
摘要 : 随着 城 市 建设 的 高 速 发 展 , 热 系 统 向着 大 型 化 、 热 源 方 向 发 热 能 的 成 本 是 不 同 的 。而 且 热 源 制 备 热 能 和 输 送 热 能 的成 本 随 着 所 供 多
展 。对 于 多 热 源 的 热 网 , 行 合 理 的调 度 , 定 优 化 的 运 行 方 式 尤 为 重 要 。 进 确 关 键 词 : 中供 热 多 热 源 联 网 问题 探 讨 集
承 担 的 热 负荷 而 变 化。 主 热 源 一 般 是 热 电联 产 的热 电厂 ,其 经济 性 好 、 靠 性 高 。 调 峰 热 源 的 运 行 时 间较 少 , 负荷 增 加 超 过 某 一 范 围 可 热 O 引言 时 调 峰 热 源 投 入 , 负 荷 低 于 某一 范 围 时调 峰 热 源 退 出 。 煤 调 峰 锅 热 燃 随 着 城 市 建 设 的 高速 发 展 , 热 系统 向着 大 型 化 、 供 多热 源 方 向发 炉 房 的 供 热 量调 节 及 时性 不 好 , 的投 入 和 退 出 不 很 灵 活 , 在 一 个 它 存 展 。 很 多城 市热 网规模 已经 超过 千万 平 方米 , 形成 了多 个 热 源联 网的 热 负 荷 过 渡 区 。 格 局 。 与单 热 源运 行调 度 不 同 , 热源 联 网运 行 的水 力 和 热 力过 程 相 多 6 多 热 源 联 网 运行 时各 个 热 源 调 度 方 法 当复 杂 , 运行 调 度 的难 度成 倍 增 加 。 于 多热 源 的 热 网 , 行 合理 的调 对 进 国 外 的 通 常做 法 是 , 热 源 满 负荷 运 行 , 峰 热 源 依 次 投 运 , 主 调 调 度, 确定 优 化 的运 行 方 式 ( 即确 定 是 采 用联 网 运行 还 是 解 裂 运 行 的 方 峰 热 源 与 主 热 源保 持 相 同供 热 温 度 ,按 照最 不 利 环 路 压 差调 度 调 峰 式) 尤为 重要 。 热 源 的循 环 泵 转速 。 国 的 热 源 与热 网 由两 家 分 管 , 热 量 与 需 热量 我 供 1 多热 源 联 网 运 行水 力过 程 模 拟 分 析 之 间 由 于 各 个单 位 的本 位 利 益 , 在 着 不 协 调 因 素 。另 外 , 国 的热 存 我 多 热 源 联 网 运行 时 , 源 分布 在 热 网 的不 同 位 置 , 在 水 力 汇 交 源供 热负荷调节能 力较差经常存在供 热量 不足 的问题 ,此时维持整 热 存 点 。 当各 个 热 源 的 运行 工 况 发 生 变 化 时 , 力 汇 交 点 将移 动 , 网 的 个 二 次 热 网 的供 回水 平 均 温 度 一 致 ,达 到均 匀 供 热 是 第 一位 的。 因 水 热 压 力分 布 和 流 量 分布 也将 随之 变 化 ,而 且 单 热 源枝 状 网运 行 时 的 水 此 , 国供 热 系 统 多 热 源联 网运 行 的 方法 应 该 有 别 于 国外 。 我 我们 的调 力 工况 变化 的一 致性 和 等 比 例 原 则 在 多 热 源 联 网运 行 时 不 再 适 用 。 度方法是 , 按照各个热源的热 负荷 分配 比例调度各个热源 的供热量 , 由于 各 个 热 源 之 间 的相 互 作 用 ,联 网 后 的水 力工 况 与 各 个 热 源 解 裂 同 时按 照最 不利 环 路 的 运 行 工 况 ( 一 个 综 合 判据 , 不 是简 单 的压 是 而 运 行 的水 力 工 况 会 有很 大 的变 化 。 通 过 对 多热 源 联 网运 行 进 行 水 力 差 ) 整 整 个供 需 关 系 , 调 当最 不 利 环 路供 热 量 不 足 时 , 照 不 足 比例 按 工 况模 拟 分 析 , 算 出 水 力 汇 交 点 的位 置 、 网 的压 力和 流 量 分 布 、 同 比 例增 大 总供 热 量 , 之减 小 ; 计 热 反 由于 通 过 改变 循 环 泵 的 转速 比通 过 各个 热 源 循 环 水 泵 的运 行 工 况 和 耗 电量 、 个 补 水 点 处 的压 力 分布 。 调 整 热 源锅 炉 燃 烧 能 力 来 改 变供 水 温度 要 容 易得 多 ,因 此我 们 尽 可 各 2 多热 源 联 网 运行 的 补水 定 压 能 使 各个 热 源 供 水 温 度 保 持 一 致 的 方 法是 通 过 控 制 各 个 热 源 的循 环 个 热 网 中 只能 有 一 个 定 压 点 , 热 源 联 网 运 行 的热 网 , 于 考 泵转速 , 热温度 高时加 大循环泵转速 , 多 由 供 供热温度低时减 小循环泵转 虑 到 有 可 能 要解 裂运 行 , 个热 源 处都 会 设 置 自 己的 补水 定 压 点 。 每 在 速 。 由于 向各 个 热 源 发送 供 热 量 和 供 热 温 度 的调 度 指令 的 实时 性 , 最 多热 源 联 网 运行 时 , 般 主 热 源 的 回水 压 力 最 低 , 其 他 辅 热 源 的 回 好 采 用计 算机 监 控 技 术 实 现 。 一 而 水 压 力 比它 们 单 独运 行 时 要 高 。 此 , 水定 压 点 一 般 应 该 设 置 在 主 因 补 7 多 热 源联 网运 行 时一 次 热 网 的 调节 方法 热 源 的 回 水 管道 上 , 主 热 源定 压 点 压 力 恒 定 后 , 他 辅 热 源 的 原 有 当 其 次 网 的调 节 实 质 是 各 个 热 力站 一 次 流 量 的调 节 ,按 照 国外 的 单 独 运 行 时 的补 水 定 压 点 只 能 作 为 补 水 点 。 做 法 , 个 热 力 站按 照室 外 温 度 实 现 气 候 补偿 即可 。 国 的热 源与 热 各 我 3 热 负 荷 变 化 的 动态 计 算 方 法 网供 需 匹 配情 况 与 国外 不 同 , 们 经 常 出 现供 热量 不足 , 各 个热 力 我 若 影 响 热 负 荷 变 化 的主 要 因 素 是 室 外 温 度 和 供 热 面 积 的 变 化 , 其 站按 照 室 外温 度 进 行 气 候 补 偿就 必然 存在 争 抢 供 热 量 的 问题 ,造 成 次夜 间休 息 时 降 低 室 内温 度 和 白天 太 阳 辐 射 、 着 人 们 生 活 起 居 时 不 利环 路 不热 ,而 我 国 的供 热 原 则是 尽 可 能 让 所 有 用 户 享 受 同等 的 随 间部 分 生 活 热 水 负荷 规 律 性 的 周 期 变 化 都 将 引起 热 负荷 的 变化 。 供 供 热待 遇 , 因此 一 次 网调 节 的主 要 目的 是 平衡 调 节 。 虑 到 各个 热 力 考 热 的最 终 目的 是 为 了随 着 热 负荷 的 变 化 及 时 供 应 相 应 的 热 能 , 此 站换 热器 选 型 面 积 和 运 行 工 况 的 差 异性 ,考 虑 到 二 次 网循 环 水 量 的 因 热 负荷 变 化 的 动 态 实 时 计 算 很 有 必 要 。 中室 外 温 度 变 化是 引 起 热 差 异 性 ,不能 简 单 的将 按 照供 热 负荷 计 算 的一 次 流 量作 为一 次 网 的 其 负 荷 变 化 的 最 主 要 因 素 , 由于 室 外 温 度 的 变 化 频 率 和 变 化 幅 度 较 平衡 依 据 。 大 ,供 热 系 统 实 时 地 跟 踪 室 外 温 度 的 变 化 进 行 调 节 的难 度 很 大 , 甚 对于 小型 单 热 源 枝 状 网 , 衡 调 节 完 成 后 不 必频 繁 调 节 , 般 可 平 一 至不可能。 以 手工 实现 。 而 对 于 大 型 或 特 大 型热 网应 该 采 用计 算机 全 网 自动 平 在 动态 计 算 热 负 荷 时 室 外 温度 是 关键 , 因此 , 外 温 度 的 测 量 要 衡 调 节 技 术 。 计 算 机 全 网 自动平 衡 调 节 技 术 要 求 各 个 热 力站 的运 行 室 准 确 。 方面 我 们 要 选精 度 等 级 高 , 一 可靠 性 强 , 定性 好 的产 品 。 一 工 况 实 时采 集 到 监 控 中 心 ,监 控 中 心能 够 实 时调 节 各 个 热 力站 的 电 稳 另 方面 我们 要规 范 室 外 温 度 的 安 装 , 强 室 外 温 度 的校 准 工 作 。 加 动调 节 阀 门 , 这样 做 一般 投 资 较 大 实 施 较 难 , 虑 到 在 多 热 源热 网 中 考 控制滞后 时间的参数是实际室外温度 与用于参控 的当量室外温 存 在 一 些 大型 分支 ,每 个 分 支 中 的热 力站 的运 行 工 况 存 在 一 致等 比 度 的偏 差对 时 间 的积 分 值 , 当该 积 分值 超 过 我 们 的规 定 后 “ 分 常 失调 的规 律 , 以将 各大 型 分 支 作 为 一 个 热 力 站进 行 总体 平 衡 。 支 积 可 分 数 ” 将 改 变 当 量 室 外温 度 值 。 制平 滑 程 度 的参 数 是 每 次 改 变 当 量 内 各 个热 力站 的平 衡 调 节 , 以手 工 完 成 , 好 后 一 般 就 不 需再 调 节 就 控 可 调 室 外 温度 的幅 度 ,该 幅 度值 为 实 际 室外 温 度 与 当量 室 外 温度 偏 差 除 了 。 主 干 管 上还 会 存在 大量 的小 规 模 热 力 站 , 些 站 的 运行 工况 变 在 这 以“ 滑 系 数 ” 该 系数 是 我 们 事 先 设 定 好 的 。 平 , 化 对 整个 大 网工 况 的影 响 不 大 , 以采 用 本 地 自动 控 制 的 方法 , 这 可 让 热 源供 热 与房 间 需热 之 间存 在 几 级热 网系 统 , 由于 热 网 的蓄 热 作 些 热 力 站按 照 室外 温 度 的变 化 实 现 气候 补 偿 , 时 自动 限制 流 量 。 同 经 需 便 用 , 得供 热量 变化和 需 热 量 变化 之 间 的 矛盾 有 可 能得 以缓 解 。合 理 过 简 化 的热 网 , 要 实 时监 控 的规 模 会 大 幅 度减 小 , 于 实 现计 算 机 使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方法探讨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方法探讨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方法探讨李璟旭天津市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供热系统向着大型化、多热源方向发展。

对于多热源的热网,进行合理的调度,确定优化的运行方式(即确定是釆用联网运行还是解裂运行的方式)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稳定、节能、经济等特征分析,阐述了多热源联网系统研究及运行调度的重点,提出了多热源联网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难点以及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集中供热;多热源;供热系统;运行调度1 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的特征1.1 系统稳定经过不同的多个热源联结而成的多热源供热联网体系,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热源是存在互为备用的联系。

如果单个热源抑或供热主干线出现一定的故障,也不会对整个供热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样可以保障系统的正常功能,并能够尽量减少因系统故障对用户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时,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其环状管网所拥有的摩阻系数相对小,不同热力站自用压头要相对大,使供热系统的整体压力更具有稳定性。

1.2 系统节能采用多热源供热方式,其基础热源来承担相应的基本热负荷。

如果此时热源无法达到热负荷需求,系统就会启动调峰热源,使其承担峰值热负荷。

采用此种工艺技术,可以使低能耗量的热源尽可能地达到满负荷运转,从而减少了高能耗量热源开启的时长,进而减少了系统运行的总能耗数量。

1.3 系统经济采用多热源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系统中备用设备的数量,并能够减少供热管道的敷设数量,从而使得系统建设时的资金投入减少。

而通过对各个热源进行科学的安排,可以让热源与相关设备尽可能地以高负荷运转,从而使系统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也会显著的减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1.4 系统可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之前供热网络不能达到城市发展的现实要求,并出现了拥有热源但供热网络不能扩建的问题。

不过我们又必须在之前的供热区域再扩增供热范围,那么采取多热源联网供热所具有的可扩特征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再认识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再认识

8 0元 / OJ ,可见 多热 源联 网的 节能效 益、经 济效益
是非 常可观 的 。
埘一些共 l 卅l 哭 沌 的 仃 关 技 术 川题 ,也 进 行 I 7 许 多f 】 ‘ 对于单热 源 的供热 系统 ,为 J 保 证 尖 峰 热 负荷 的 需
谥的探 讨 。 这 间 、我 参 卜 j 过沈『 f I I 、赤峰 、L J I 东 要 ,通常 供热 没 备要设 置相 当人 的装 机 容景 .这是 浮 山多热 源联 的运行 ,对 北京 、『 十 丹江 多热 源 系 集 中供热投 资人的一条重 要原 。 统作过 一 些技术 J 的 分析 。仃些研 究成 果反映 在
有 比 较 成熟 的 经验 。我 国 ,n 2 ( ) 世 纪 ,七 代未八十年 代初 以米 ,沈 、牡 坩i l 、北 京、赤峰 、
其 中大部分 时 运 行在 本 负荷 F,只仃 一个J j
右 的 时 问 运 行 尖峰 负 荷 下 。虽 然 尖 峰 负 荷 令 {
它的 小时热 负荷值 却很 大 .一般 要 包 头、 山东 浮 山等市 县 ,也 陆续 开始进 行 多热 源联 运 行 时间少 , 运 行的尝试 取 僻了不 少可 贵的经验 :存供热 界 , 占到 没计热 负简 ( 即最 人热 负衙 )的 2 0 ~ 5 ( ) % 朽。
这 是 不 言 喻 的 。但 我 同 时 以 为 ,现 在 的 当 务 之 急 ,
为主 热 源 、担 负 6 1 5 . 7 Gc c t l / h基 术 负衙 ,双榆 卞 对供 热 厂 为凋峰 热源 ,担 负 3 0 0 ( , c o l / h的 凋峰 负荷 。 F 】
从 多 热 源 联 刚 运 行 以 来 , 左 家 、 方 庸 、双 榆 树三

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探究

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探究

第44卷第9期 山西建筑Vol.44No.92 0 1 8 年3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Mar.2018 •101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09-0101-02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探究杜鹏丞(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摘要:介绍了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了其工作重点,指出在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时,应当确保 各项工作均能够做到位,才可以保障供暖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中图分类号:TU995〇引言随着人们节能意识越来越强,我国也相继制定了很多节能政 策,尤其是在“三步节能”工作广泛的开展之后,节能问题更是受 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

在集中供暖过程中,要消耗非常多的资源 与能源,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镇集中供暖的 规模不断扩大,集中供暖所消耗的能源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所以,怎样确保集中供暖过程中能源消耗可以进一步减少,是供暖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供暖 系统开始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暖模式。

在20世纪的70年代 初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便开始利用多热源联网运行的模 式。

在多热源联网运行供暖模式之中,供暖系统的基本负荷是由 垃圾焚烧企业以及热电企业一起来承担的,若是处于供暖峰值阶S O-S9-O-S9-O-S S O-S9-O-S S O-S9-O-S9-O-S S O-S9-O-S9-O-S S O-S9-O-S S O-S9-O-S9-O-S3.3无须再专门安装伸缩节HDPE双壁中空超静音排水管管材在安装固定管卡后,管道 伸缩量因为固定管卡而被化解为轴向应力。

管道压环除了起到 密封连接功能,还能调节管道的伸缩量,每层建筑物每个排水立 管最少有2个~3个压环,管材轴向伸缩被每个楼层的压环(卡 箍)完全可以吸收,这样的范围内采用HDPE双壁中空超静音排 水管沟槽式压环柔件迕接不S1出安装伸缩节,见图1。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牡丹江热电总公司赵鑫赵安平摘要:本文从牡丹江市铁南区热网两种形式的双热源联网供热的试运行和生产运行实践开始,叙述其联网供热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出多热源联网供热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

建议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最好采用间接供热和环型管网。

提出了多热源联网供热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热网的调节。

关键字:多热源联网供热环网调节1 前言牡丹江热电总公司从1991年铁南区热网投产以来实验并实施了两热源联合向同一热网供热。

两热源联网供热从我们有限的实践活动来看我们认识和供热同行相同,认为该模式可以优化生产运行,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本文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实践出发叙述一下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相关的问题。

2 牡丹江市铁南区热网多热源系统情况2.1 铁南区热网早期多热源联合供热的考虑及试运行铁南区热网工程是国家计委(86)1871号文件批准的国家重点项目。

该项目引进了芬兰的先进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被列为我国“三北”地区供热示范项目。

此项目原设计总供热面积为237万m2。

原设计三个热源联网供热:在图1中的D热电厂主热源,供热能力118MW,另一个热源T0 是利用原木材厂蒸汽锅炉和新建换热站组成调峰锅炉房热源,供热能力为42MW 。

第三个热源供热能力为42MW,由于没有建设,所以图中没有画出来,城市热网供回水温度为120℃/70℃。

该铁南热网工程于1991年10月投入使用。

在此采暖季12月和1月份进行了热电厂热源D和木材调峰换热站T0的联网供热试运行,各种工况的试运行成功完成。

2、2铁南区热网现有二热源情况由于上述的木材调峰锅炉房不能征用,而热负荷不断地增长,于是1993年就着手选址,进行可研。

1994年图1中的T1西城调峰锅炉建成,它在铁南区西北部,可以和热电厂主热源D 对置向铁南区联网供热。

到2001年初,热电厂供热能力为200MW,西城调峰锅炉的供热能力为300MW。

总供热面积为500多万m2。

基于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调节的探究

基于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调节的探究

基于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调节的探究摘要:多热源互联网技术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在完全保证了用户的供热性能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热源供电能够根据其需要而进行的自由调节。

在目前我国虽然已有多座城市对多热源并网供暖的布局做出了规划,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多数系统却仅仅只能通过阀门间隔断裂网来运行和供暖的一种方式,将其与热源区域分开。

一些工程虽然己经采取了并网正常运行的手段和方式,但是在具体考虑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使用管网的输出容量和给电能力,但在随着负载的变化而灵活地匹配不同温度下的热源所需输出能量的容积上,还是缺少明确意义且可以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如何合理地利用电力管网来运输电能、根据各个供电系统的负荷变化情况来灵活匹配电源等问题上仍然有一些欠佳可靠性调节措施存在。

关键词: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调节1多热源联网的必要性1.1充分发挥节能优势、提高供热的经济性供热负荷一般可以划分为基础性负荷和高度尖峰性负荷。

目前,我国三北地区,供热天数大约控制在3个月~6个季度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时间供暖运行在基本高压负荷下,只有1个月左右的高压供暖时间才能运行在高压尖峰负荷下。

虽然尖峰负荷是由于全年运行的时间较少,但它的每一小时热负荷平均值却很高,一般都需要占用相当于设计的热负荷(即最高热负荷)的20~50%左右。

对于单热源的供热系统,为了充分地保证尖峰式供热负荷的要求,通常都会对配电设备安排相当大的配电装机容量,这也就是集中式供热建设投资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把单热源供热系统全部改造成为多热源互连系统,由主热源分别担负基本热负荷,尖峰热源分别承担尖峰热负荷,这样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庞大的设备进而降低初期投资,而且还可以促使更多的设备能够在满负荷下亦即高效率下正常运行,其具有较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降低设备运行费用等效果也都是非常显著的。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实施多热源联网调峰工程,实现联网调峰运行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热系统安全性、经济性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供热系统节能降耗的目的。

集中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优化运行研究

集中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优化运行研究

集中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优化运行研究摘要:多热源联网技术是国外供热先进国家为节约能源、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综合运用先进控制技术和水泵调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热水管网运行技术。

本文对集中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优化运行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有助于先进优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多热源;运行研究引言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比较寒冷,越北端寒冷期越长,国家大力推行的集中供热方式成为北方人过冬的最好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机制已逐渐完善,但很多北方城市供热系统逐渐老化且滞后,供暖效果变差,能源利用效率逐渐降低,老旧的供热方式也不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的要求。

单一热源集中供热方式存在着能耗大、可靠性差等问题,一旦热源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供热区域的供热状况。

相较而言,多热源系统供热规模大、能耗小、可靠性高,在北方大型集中供热项目中应用越来越多。

因此,多热源联网集中供热已成为今后集中供热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1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简述多热源集中供热是一种供热运行形式,城市热负荷由多个热源共同承担,分阶段参与到大系统中。

这种供热技术有助于提高能效,降低供热企业的运营成本。

由于集中供热有多个热源,且每个热源采用的燃料不同、热价不同,在热负荷较低时,可通过暂停热价高的热源来提高能效、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使用多个热源进行集中供热相较于单一热源供热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1]2集中供热系统构成集中供热系统是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热源、管网、换热站和热用户。

在供热过程中,系统需要经过热量制备、转换、输送以及用热等过程。

供热设备一般为热电厂或锅炉房,主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产生热量,消耗的能源包括燃料、水、电和热;热源由锅炉、运送燃料和清除灰渣的机械设备、水处理和输配系统的水泵、鼓风机等部分构成;供热管网包括管道、配套附件构成,管网敷设方法则有架空、管沟和直埋等。

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能量损失主要表现在热传输过程以及泄漏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供热系统中多热源联网有关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0-08-03T09:55:08.64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朱威威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供热系统向着大型化、多热源方向发展。

朱威威(松北区供热管理办公室)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供热系统向着大型化、多热源方向发展。

对于多热源的热网,进行合理的调度,确定优化的运行方式尤为重要。

关键词:集中供热多热源联网问题探讨
0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供热系统向着大型化、多热源方向发展。

很多城市热网规模已经超过千万平方米,形成了多个热源联网的格局。

与单热源运行调度不同,多热源联网运行的水力和热力过程相当复杂,运行调度的难度成倍增加。

对于多热源的热网,进行合理的调度,确定优化的运行方式(即确定是采用联网运行还是解裂运行的方式)尤为重要。

1 多热源联网运行水力过程模拟分析
多热源联网运行时,热源分布在热网的不同位置,存在水力汇交点。

当各个热源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水力汇交点将移动,热网的压力分布和流量分布也将随之变化,而且单热源枝状网运行时的水力工况变化的一致性和等比例原则在多热源联网运行时不再适用。

由于各个热源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网后的水力工况与各个热源解裂运行的水力工况会有很大的变化。

通过对多热源联网运行进行水力工况模拟分析,计算出水力汇交点的位置、热网的压力和流量分布、各个热源循环水泵的运行工况和耗电量、各个补水点处的压力分布。

2 多热源联网运行的补水定压
一个热网中只能有一个定压点,多热源联网运行的热网,由于考虑到有可能要解裂运行,每个热源处都会设置自己的补水定压点。

在多热源联网运行时,一般主热源的回水压力最低,而其他辅热源的回水压力比它们单独运行时要高。

因此,补水定压点一般应该设置在主热源的回水管道上,当主热源定压点压力恒定后,其他辅热源的原有单独运行时的补水定压点只能作为补水点。

3 热负荷变化的动态计算方法
影响热负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室外温度和供热面积的变化,其次夜间休息时降低室内温度和白天太阳辐射、随着人们生活起居时间部分生活热水负荷规律性的周期变化都将引起热负荷的变化。

供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随着热负荷的变化及时供应相应的热能,因此热负荷变化的动态实时计算很有必要。

其中室外温度变化是引起热负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室外温度的变化频率和变化幅度较大,供热系统实时地跟踪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节的难度很大,甚至不可能。

在动态计算热负荷时室外温度是关键,因此,室外温度的测量要准确。

一方面我们要选精度等级高,可靠性强,稳定性好的产品。

另一方面我们要规范室外温度的安装,加强室外温度的校准工作。

控制滞后时间的参数是实际室外温度与用于参控的当量室外温度的偏差对时间的积分值,当该积分值超过我们的规定后“积分常数”就将改变当量室外温度值。

控制平滑程度的参数是每次改变当量室外温度的幅度,该幅度值为实际室外温度与当量室外温度偏差除以“平滑系数”,该系数是我们事先设定好的。

热源供热与房间需热之间存在几级热网系统,由于热网的蓄热作用,使得供热量变化和需热量变化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得以缓解。

合理利用供热管网的蓄热作用,不仅可以使供热量的调节频率降低,还会有效避免尖峰负荷的出现,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小供热系统的装机容量。

4 供热温度曲线和供热流量曲线的确定
热能输配过程中会有散热损失和泵耗,这两者相互矛盾着。

散热损失与供热温度有关,泵耗与供热流量有关,因此供热温度与供热流量之间存在优化问题。

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最佳供热温度和供热流量会不断变化,因此存在最佳供热温度曲线和最佳供热流量曲线。

最高供热温度受管网和热源设备设计参数的限制,最大供热流量受热网循环泵的限制和管网可及性的限制,最小供热流量受热源设备设计参数和散热设备失调的限制。

5 各个热源热负荷分配
热源承担热负荷的能力受到热源本身装机容量的限制,同时受到热网输配是否可及的限制。

另外,不同热源制备热能的成本和输送热能的成本是不同的。

而且热源制备热能和输送热能的成本随着所承担的热负荷而变化。

主热源一般是热电联产的热电厂,其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调峰热源的运行时间较少,热负荷增加超过某一范围时调峰热源投入,热负荷低于某一范围时调峰热源退出。

燃煤调峰锅炉房的供热量调节及时性不好,它的投入和退出不很灵活,存在一个热负荷过渡区。

6 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各个热源调度方法
国外的通常做法是,主热源满负荷运行,调峰热源依次投运,调峰热源与主热源保持相同供热温度,按照最不利环路压差调度调峰热源的循环泵转速。

我国的热源与热网由两家分管,供热量与需热量之间由于各个单位的本位利益,存在着不协调因素。

另外,我国的热源供热负荷调节能力较差经常存在供热量不足的问题,此时维持整个二次热网的供回水平均温度一致,达到均匀供热是第一位的。

因此,我国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方法应该有别于国外。

我们的调度方法是,按照各个热源的热负荷分配比例调度各个热源的供热量,同时按照最不利环路的运行工况(是一个综合判据,而不是简单的压差)调整整个供需关系,当最不利环路供热量不足时,按照不足比例同比例增大总供热量,反之减小;由于通过改变循环泵的转速比通过调整热源锅炉燃烧能力来改变供水温度要容易得多,因此我们尽可能使各个热源供水温度保持一致的方法是通过控制各个热源的循环泵转速,供热温度高时加大循环泵转速,供热温度低时减小循环泵转速。

由于向各个热源发送供热量和供热温度的调度指令的实时性,最好采用计算机监控技术实现。

7 多热源联网运行时一次热网的调节方法
一次网的调节实质是各个热力站一次流量的调节,按照国外的做法,各个热力站按照室外温度实现气候补偿即可。

我国的热源与热网供需匹配情况与国外不同,我们经常出现供热量不足,若各个热力站按照室外温度进行气候补偿就必然存在争抢供热量的问题,造成不利环路不热,而我国的供热原则是尽可能让所有用户享受同等的供热待遇,因此一次网调节的主要目的是平衡调节。

考虑到各个热力站换热器选型面积和运行工况的差异性,考虑到二次网循环水量的差异性,不能简单的将按照供热负荷计算的一次流量作为一次网的平衡依据。

对于小型单热源枝状网,平衡调节完成后不必频繁调节,一般可以手工实现。

而对于大型或特大型热网应该采用计算机全网自动平衡调节技术。

计算机全网自动平衡调节技术要求各个热力站的运行工况实时采集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能够实时调节各个热力站的电动调节阀门,这样做一般投资较大实施较难,考虑到在多热源热网中存在一些大型分支,每个分支中的热力站的运行工况存在一致等比失调的规律,可以将各大型分支作为一个热力站进行总体平衡。

分支内各个热力站的平衡调节,可以手工完成,调好后一般就不需再调节了。

在主干管上还会存在大量的小规模热力站,这些站的运行工况变化对整个大网工况的影响不大,可以采用本地自动控制的方法,让这些热力站按照室外温度的变化实现气候补偿,同时自动限制流量。

经过简化的热网,需要实时监控的规模会大幅度减小,便于实现计算机全网平衡调节技术。

8 热力站调节方法
只进行平衡调节不能完成气候补偿,不能有效利用热网的蓄热作用,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

热力站还应完成如下调节功能:①供热量气候补偿;②二次网循环水量气候补偿;③太阳辐射能量的利用;④夜间降低室内温度的节能利用。

热力站实现供热量气候补偿的方法是采用自动控制技术,不可能靠人工实现。

电动调节阀的安装位置不同,气候补偿功能对热网运行工况的影响也不同。

采用一次网安装电动调节阀进行气候补偿会破坏一次网的平衡调节,但对于不参与全网平衡的主干网上的小规模热力站气候补偿功能可以采用控制一次网电动调节阀实现。

热力站供热量的气候补偿功能一般可以通过调节与换热器旁通的电动调节蝶阀,改变二次网通过换热器的水量实现供热量的调节。

这种调节不改变整个二次网的总体循环水量,也不改变一次网的水力工况,属于无扰调节方法。

二次网最佳循环水量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室外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反之减小。

通过测算,有效利用这一规律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节约50%以上的电能,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率。

按照不同规模的热力站投资回收期也不同,一般热力站规模越大投资回收期越短,按照不同的投资回收期和设备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可以确定热力站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最小规模。

我国的供热站规模一般较大,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一般都是经济的。

9 结论
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利用多种技术,需要熟悉整个供热系统的各个环节。

更需要运行调度人员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大量数据。

本文初浅的探讨,若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