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热源联网供热

合集下载

不同的热源供热温度在多热源联网系统中的应用与探讨

不同的热源供热温度在多热源联网系统中的应用与探讨

源, 自备热 源 阿东 退 出 , 同时 又建 设 了多 条供 热干线, 为热 源联 网运 行提 供 了保 障 。2 0 1 0 —
2 0 1 l 采 暖期我 公 司热源有 电厂 一期 、电厂二

源联 网供 热 。 1 9 9 7年 为保 证青 山 区供 热 , 我公 司筹 建 了 自备热 源 厂青 山热源 厂 ,并 建设 了
区域 供 热
2 0 1 3 . 1期
不 同的热源供热温度在多热源联 网 系统 中的应用 与探讨
包头 市热 力总公 司 赵 晓靖
【 摘 要 】 2 0 1 0 — 2 0 1 1采暖 期 , 我公 司供 热 面积 迅 速增 加 。在 热 源 能力 紧 张 , 热网
状 况没有根 本 改 变的情 况下 , 怎样 既 能保证 旧有 用户供 热效 果 , 又 能保证 新 增 用户的
二 期 至少 先路 干线 , 实 现 了 5热 源联 网供 热 。
到2 0 0 5年夏 季 。 1 7 0余 座 热力 站 间供 改造 全 部 实 施完 毕 ,并 在每 一 座热 力站 一 次侧 加 装 压 差控 制 阀进行 调节 。2 0 0 7年建设 了希 望 铝
业 干线 , 实 现 了 6热 源联 网供 热 ; 2 0 0 8年 建设
定运行 方案 运行 。
为我 公 司供热 。其 中青 山厂 为 自备 锅 炉房 热
源 ,其 他 均为 热 电联 产 ,联 网供热 热 源 为 6 座 ,二 电厂不 在我 公 司联 网供 热范 围内 。此 时, 联 网供 热面积 达到 1 8 1 2万 平方 米 。 长期 以来 ,公 司的整 体运 行根 据 各 阶段
了 电厂三 出线 , 由于地 势 高差 大 且管 线长 , 因 此 设计 了二 级换 热站 一华 业 特钢 首 站 ,同 时 希望 铝业退 出。2 0 0 9年 建设 了 四了 自备 热源 厂 阿东

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摘要:近几年,多热源环网联合供热系统经实际运行,已取得明显效果,并充分显现出诸多优点。

本文对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技术要求与设计运行要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多热源联合供热必要性多热源联合供热是在一个供热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热源共用一个管网的供热形式。

这种供热形式在集中供热发展较早的北欧已被普遍采用,而我国因集中供热事业起步较晚,只最近几年才在部分城市中应用。

推行多热源联合供热十分必要,主要有:(一)降低能耗,是节能必要之路供热能耗在当今世界能源消耗中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冬季较寒冷地区。

因此,合理利用各种能源和节约能源是降低供热成本的重要环节。

必须从使用地能源的品位、提高燃料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降低运行能耗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而多热源联合供热形式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途径。

例如一个多热源系统:(1)当各热源使用不同燃料时,可在低负荷时不启运燃料价格高的热源,以降低运行成本;(2)当各热源热效率不同时,首先投运热效率高的热源使之满负荷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

当不能满足负荷需要时,再依次投运其它低效率热源;(3)当在一个供热区域内同时存在几个独立单热源供热系统时,可把它们连成一个多热源系统。

在负荷低时只启运其中一个或两个热源,使之达到满负荷运转,以实现整体节能目的。

否则会造成在供热低负荷时,各热源都在低效率下工作,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二)提高供热系统可调性和可靠性,改善供热效果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因系统规模大,常设计为环形网,并在环网干线上配置调节阀门,这样无论热源还是管网,可增加互补性,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可不必停运维修,只通过正确适时协调、调节调度,就可达到供热需要,这种通过提高供热系统可调性和可靠性,进而改善供热效果是多热源联网的独特优势。

(三)促进高新技术应用,提高管理运行水平燃煤集中供热系统中为提高系统能效,其发展趋势仍是扩大供热规模,提高锅炉热容量,实现大型集中供热。

供热基础知识

供热基础知识

供热基础知识1、术语1.1输送干线1.2输配干线1.3动态水力分析1.4多热源供热系统:具有多个热源的供热系统(1)、多热源分别运行(2)、多热源解列运行(3)、多热源联网运行2、强制性条文2.1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Kpa~50Kpa的富裕压力。

2.2热水热力网回水压力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2)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2.3热水热力网循环泵停止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力:(1)不应使热力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

(2)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应充满水。

(3)不应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允许压力。

2.4开式热水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时,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静水压力再加上50Kpa。

2.5热力网循环泵与中级泵吸入侧的压力不应低于吸入口可能达到的最高水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加50Kpa,且不得低于50Kpa。

3、管道布置与敷设3.1城镇供热管网的布置应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其他管线及构筑物、园林绿地、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比较确定。

3.2城镇供热管网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镇道路上的供热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2)穿过厂区的供热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3)通过非建筑区的供热管道应沿公路敷设(4)供热管网选线时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高地下水位区等不利地段。

3.3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的供热管道,可穿越建筑物的地下室或用开槽施工法自建筑物下专门敷设的通行管沟内穿过。

用暗挖法施工穿过建筑物时,可不受管径限制。

3.4热力网管道可与自来水管道、电压10KV一下的电力电缆、通信线路、压缩空气管道、压力排水管道和重油管道一起敷设在综合管道内。

在综合管沟内,热力网管道应高于自来水管道和重油管道,并且自来水管道应做绝热层和防水层。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摘要】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供热模式,将不同的热源有效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概念和发展意义,接着对其原理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潜在价值。

文章也分析了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文章展望了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其对能源结构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原理解析,应用领域,优势,挑战,示范项目案例,发展趋势,推广,能源结构,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概念介绍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是指利用多种不同热源进行联合供热的技术。

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只采用单一热源,如锅炉或地热等,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则通过将多种热源组合利用,实现能源互补、优势互补,提高供热系统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和废热资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调度,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影响。

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出现,为城市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在当前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的背景下,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将对城市供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发展意义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的发展意义在于有效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单一能源供热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能够整合各种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实现能源之间的互补和转化,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浅述大型热源联网运行

浅述大型热源联网运行

1 制 约我 国城 市大 型热 源 间联 网运 行的 主要 因素
制约我国城市大型热源 间联 网运行 的主要 因素 是 : 以何种 对 方式实现联 网运行以及联 网后如何运行操作 , 没有 系统 和深入 的 论述 , 实践 中缺乏理论方面 的指 导 ; 设计 、 运行和调节等方 面的复 杂性阻碍了它的推广应 用 ; 对联 网运行 的经 济性、 可靠性 还没 有 较为肯定 的结论 。而联 网运行的供热管 网的流量合 理分配 问题 、
浅 述 大 型 热 源 联 网 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
孙 春 艳
摘 要: 阐述 了制约我 国城 市大型热源 间联 网运行 的主要 因素 , 介绍 了大型热源联 网运行 的三种模 式 , 并对其在 集中供 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 了论述 , 从而极大地 提高 了供 热的安全 性, 达到 了较好 的供热效果。 关键词 : 热源联 网, 中供 热, 行模 式 集 运 中图分类号 - U8 2 1 T 3 . 文献标识码 : A
引言
集 中供热是指 由集 中热源所 产生 的蒸汽 、 热水 , 通过 管 网供
环状管 网, 而支 干线 可以是环状形式也 可以是枝状形 式的一种供
热形式 。
给一个 城市 或部分 区域生产 、 采暖和生 活所需 的热量 的方式 。目 3 大 型热 源联 网运行在 集 中供热 中的 实际应 用 在我 国应用 大型热源联 网运行 的城市有北京 、 阳、 丹江 、 沈 牡 前 , 中供热主要采用单热源枝状管 网的布置形式 。但 随着集 中 集 供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 中供热 的规模将不 断扩大 。目前在 唐 山、 集 哈尔滨 、 佳木斯等 , 它们是在进行供热系统可行性研究 和设 采用 了热电厂 与锅 炉房联 网供 热 的方 案 , 热源之 间的 主干 国内的许 多城市 中 , 个城 区往往 同时存 在多个 供热 系统 , 一 甚至 计 中 , 制 同时存 在多个热电联 产的集中供热系统 , 这些系统 大多 是单独承 线互相联通或呈 环状 布置 。北京市 在丹麦咨询公 司的帮助下 , 0 0年后全市联网运行的方案 , 四个大型热 电厂、 将 一个燃 担一个 区域 的集 中供热 , 单独 运行 , 互不连 接。有 的城市 虽然也 定 了 20 一个燃油尖峰供热厂六个热源 , 总供热能力 340 MW 0 把管网联在一起 , 但在供热时又都 用 阀门断开 , 分别运行 。这样 , 煤 供热厂、 设定 了 系统 的定 压点和 补水设施 , 电厂 使各个 热源失去了互 补性 , 同时 在供热 初期 和末期 , 热源 的供热 组成一个 系统联合 供热 , 并采用计算 机监控 系统 实现优化 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 不但 造成 了能源 和设备 的浪 费 , 而且多个 循环水泵与 中继泵均为变速泵 , 热源 同时在低 效率 下 运行 , 加 重 了城市 的污染 。针 对 上述情 运行。牡丹江市热力公 司在新华 供热 区采用 了枝状 管 网的双热 也 况, 集中供热逐 步采用 大型热源联 网运行 的供热方 案。 源同时运行的供热方式 , 过几 年的运行 实践 , 经 已总结 出了一套 使系统运行平稳 、 正常 , 而且解决 了热用户逐年扩 目前 , 城市 大 型热 源联 网运 行模 式正 受 到越 来越 广泛 的重 运行调节方法 , 视, 它不仅可以极 大地提 高供热 的安 全性 , 同时还能显 著降低 能 大的问题 。在铁南供热 区 的环状管 网系统 投运初 期是单 热源运

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探究

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探究

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探究杜鹏丞【摘要】介绍了集中供暖系统中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了其工作重点,指出在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时,应当确保各项工作均能够做到位,才可以保障供暖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8(044)009【总页数】2页(P101-102)【关键词】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作者】杜鹏丞【作者单位】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50 引言随着人们节能意识越来越强,我国也相继制定了很多节能政策,尤其是在“三步节能”工作广泛的开展之后,节能问题更是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

在集中供暖过程中,要消耗非常多的资源与能源,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镇集中供暖的规模不断扩大,集中供暖所消耗的能源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所以,怎样确保集中供暖过程中能源消耗可以进一步减少,是供暖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供暖系统开始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暖模式。

在20世纪的70年代初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便开始利用多热源联网运行的模式。

在多热源联网运行供暖模式之中,供暖系统的基本负荷是由垃圾焚烧企业以及热电企业一起来承担的,若是处于供暖峰值阶段,则由锅炉承担相应的供暖负荷,确保锅炉房、垃圾焚烧企业以及热点企业可以相互协同,从而一起承担整个供暖负荷。

国内很多城市在进行供暖系统规划过程中,同样也指出了若是城市之中包含有不同的供暖手段,则要尽可能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的供暖模式,同时还应当进一步的健全供暖工艺。

国内目前不少的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多热源联网运行供暖模式,例如,北京、沈阳等地,均完成了城市集中供暖系统的改造工作。

1 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的优势1.1 供暖系统更为稳定在多热源联网运行过程中,各个热源组合而成了一个连结体,供暖系统具体运行时,各个热源相互作为内用的热源。

要是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之中其中某一热源或者是主干线发生了故障问题,此时同样可以确保供暖系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一样能够确保供暖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将系统故障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小。

热力网与供热详解课件

热力网与供热详解课件
教训吸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施工难度大、资金短缺等,需要吸取教训,加 强协调和管理。
THANKS。
规划
制定规划方案,包括管网的走向、连接方式、材料选择等,确保供热的可靠性和 效率。
热力网的设备与器材选用
设备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泵、阀门等设备,以满足供热需求和节能要求。
器材
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防腐材料等器材,以确保管道的安全和长期使用。
03
热力网的运行与管理
热力网的运行流程与监控
1 2 3
热力网运行流程
06
案例分析:某市热力网改造项 目
项目背景与目标
城市发展与老旧管网改造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老旧的供热管网逐渐暴露出效率低、能源浪 费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
政策推动与环保需求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对老旧供热管网进行改造,以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
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改造某市老旧的供热管网,提高供热效率,满足市民冬 季供暖需求,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技术升级
引入先进的供热技术,提高供热效 率。
能源回收
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
03
02
系统优化
优化供热系统的布局和结构,提高 系统的运行效率。
智能化管理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供热的 智能化水平。
04
05
热力网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热力网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01
高效节能技术
02
分布式能源技术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热力网正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 发展。例如,采用先进的热网控制系 统,提高热网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 消耗。
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分析

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分析

第42卷第31期•134 •20 1 6 年 1 1 月山西建筑S H A N XI ARCHITECTUREV o l.42 No.31Nov.2016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31-0134-02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分析刘翠霞(太原市热力公司,山西太原030024)摘要:通过对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稳定、节能、经济等特征分析,阐述了多热源联网系统研究及运行的重点,提出了多热源联网 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难点以及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集中供暖,多热源,供热系统,节能中图分类号:TU833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现阶段,我国逐步开展了“三步节能”活动,而对于供热行业 来说,集中供暖所消耗的能源量最多,并且表现出了逐年增加的 发展态势。

因此,如何在热源方面来减少集中供热对于能源的消 耗量,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多热源联网系统 开始不断的被推广。

在一些供热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早在 20世纪70年代左右就开始推广多热源联网的集中供热运行模 式。

其中垃圾焚烧企业及热电企业共同来承担供热所需的基本 负荷,而由锅炉来承担供热峰值时的负荷,从而使热电企业、垃圾 焚烧企业以及锅炉房联合、协同的完成整个供热过程。

我国城市 在集中供热的技术规划里也强调,如果城市中有多种供热手段,应逐步地实施多热源供热模式,并不断的完善多热源联网工艺。

并且,我国北京、沈阳等多个城市基本上完成了多热源联网集中 供热系统的改造。

1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的特征1.1 系统稳定经过不同的多个热源连结而成的多热源供热联网体系,在系 统的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热源是存在互为备用的联系。

如果单个 热源亦或供热主干线出现一定的故障,也不会对整个供热系统带 来较大的影响,同样可以保障系统的正常功能,并能够尽量的减 少因系统故障对用户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时,采用多热源联网运 行,其环状管网所拥有的摩阻系数相对小,不同热力站自用压头 要相对大,使供热系统的整体压力更具有稳定性。

天津市多热源供热管网调峰方式探讨

天津市多热源供热管网调峰方式探讨

天津市多热源供热管网调峰方式探讨任腾飞;余心明;陈晓军;李爽【摘要】分析天津市多热源供热管网调峰的形式(一级管网调峰、二级管网调峰),对设置调峰热源增大一级管网供回水温差进行经济性分析.当敷设供热管网困难时,对敷设供热管网与设置调峰热源两种方案进行对比.【期刊名称】《煤气与热力》【年(卷),期】2014(034)005【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多热源;调峰热源;一级管网调峰;二级管网调峰【作者】任腾飞;余心明;陈晓军;李爽【作者单位】天津市城安热电有限公司,天津300204;天津市城安热电有限公司,天津300204;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河北迁安064400;天津市城安热电有限公司,天津3002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51 多热源联网的必要性目前天津市各供热公司供暖规模不断扩大,天津市能源集团“全市一网”布局也在不断深入。

CJJ 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供热建筑面积大于1000×104m2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且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

可见,天津市多热源联网供热势在必行。

增加热源之后,热源并网运行,比之前的管网运行方式要复杂得多。

如何实现多热源管网运行的最优化,势必成为各供热公司关注的重点。

2 多热源联网调峰形式根据设计“全市一网”的基本思路,天津热网将由4~5个大型主热源厂配以若干小型调峰热源,以联合供热的方式实现。

主热源厂由于规模庞大,大多坐落于市区周边,对全市形成环抱之势,全市热用户密集区是整个环网水力工况最薄弱的地方。

因此,如何有效、灵活地设置调峰热源,成为解决整网水力失调、实现优质供热的关键。

一般而言,设置调峰热源往往存在单一思维定式:大型热源为主,小型热源为辅,而且多为一级管网调峰。

简单的思维定式往往桎梏思维的发散,影响管网安全稳定运行。

2.1 一级管网调峰① 大型热源厂为主热源,小型热源负责调峰这种方式是目前国内常见的调峰形式,考虑调峰热源的相对位置及容量大小,又可细分为裂解调峰(调峰热源与主热源分别运行)和并联调峰(见图1)。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摘要:多热源联合供热在节约能源、提高系统的供热质量和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等多个方面都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供热企业的关注。

本文从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概述了多热源联合供热的必要性,分析了热源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总结了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的主要优点。

关键词:多热源;系统;供热;技术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conomy, reliability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joint heating heat source, analyzed the heat source of the technic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sums up the heat source ring network more than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heating system.Keywords: heat source; System; technology引言多热源联合供热就是在一个供热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热源共用一个管网,而且联合运行时又不相互隔断的供热形式。

这种供热形式在集中供热发展比较早的北欧已被普遍采用,而在我国由于集中供热事业起步较晚,只在近几年才在部分城市中得到应用。

其中一些城市已有了较成熟的运行经验,而大部分城市还处在试运行阶段。

但总的看来,多热源联合供热已在不少城市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它在节约能源、提高系统的供热质量和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等多个方面都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供热企业的关注。

1多热源联合供热的必要性这些年,由于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以及能源供应的紧张,人们在探讨各种能源利用的同时,在供热界展开了何种供热方式最好的争论。

我认为:在我国,只要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改变,那么就全国范围而言,集中供热显然应该是供热的主要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分析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分析

负6 1 j 7 Gc a l /
h基 本 负 荷 , 双 榆 树 供 热 为 渊 峰 热 源 、 担 负 3 0 0 Gc a l / h的调 峰 负 荷 。 自从 多热 源 联 网 运 行 以
米 ,左 家 庄、 方 庄、 双愉 树 三 个 凋峰 供 热 , 不
阿 伞 供 暖 季 运 行 , 只 是 室 外 温 度 低 于 4 ℃ 时 { 动 全 年 运 行 一 个 多 门 时 。 I 述 主 热 源 足
使 热 电厂 的运 行 流 由 3 3 5 0 t / h ,增 J J I 1 到3 5 4 0 t / h 、 调峰 供热 的循环流量从 9 1 0 t / h降 为 7 2 0 t / h ,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必要性 和技术 问题分析
李 宝柱 大 港 油 田 矿 区 服 务 事 业 部
本文 = 讨 沦 丫 供 热 系 统 实 现 多热 源 联 运 行 的 必 要 性 。 并 就 其 运 行 调 节 的 基 本 原 则 、 多 点 补 水 定 以 及 l : 调 节 的特 殊 性 进 行 J 论述 。 国 外 特 别 足 北 欧 ,供 热 系 统 多 热 源 联 运 行 已 有 比 较 成 熟 的 经 验 。我 固 , 自 2 0世纪 七 十 年 代术八 十年 代初以 来 、 沈 阳 、札 卅 江 、北 京 、赤 峰 、
火 的 装 饥 容 肇 ,这 是 集 } 1 供 热 投 资 人 的 条 呕 要 原 凶 。 如 果 把 热 源 供 热 系 统 改 造 为 多热 源 联 网
系统 ,
主热 源担 负基 本热 负衙 ,, 犬峰热 源 承担
犬峰 热 负 荷 , 这 佯 但 ¨ , 『 以减 少J 庀火 i 殳备 进 I 面减

多热源联供方案

多热源联供方案
摘 要: 对如何 建立 间接 供 热方式下, 市多热 源联 网 城 运行, 节运行所采用的运行 调 节策略进 行探 调
先 进 的 热 网联 合 运 行 调 节技 术 。 计 和 应用 多热 源 联 设
网调 控 系 统 , 指 挥 生 产 、 时 调度 及 时 发现 和处 理 对 实 问题 , 保证 安 全 供热 、 化供 热质 量 、 为 优 温室 气体 减 排
s ur e n e wo ki g o h pe a i n o e ulto o c s a d n t r n ft e o r to fr g a i n
1 网运行 的条 件 联
() 源 的运 行 参 数 一致 , 网后 热 网具 有统 一 1热 联
的调温 曲线 ;
供 热 的可 靠 性 , 少污 染 气 体 放 。多热 源 联 网是 在 综 减 合 运 用热 能 调 配 技 术 、 泵 调 速 技 术 、 力 和水 力 控 水 热

2朝阳燕山湖发电有 限公司 北京 1 2 0 ) 2 0 0
制 技 术 、 算 机 网络 技 术 等 的基 础 上 发 展起 来 的一项 计
网补水 , 以维 持 系统 定压 ;
He tl a e ulto a o dr g a i n
( ) 具 有统 一 的运 行 调节 系 统 , 4应 统一 调 节各 热
源 循 环水 量 和 供 热 量 , 现联 网运 行 下 的水 力平 衡 及 实 供 热 负荷 与需 热 负荷 的热 平 衡; ()全 网建 立 可 靠 的 自控 化调 控 系 统 , 5 实现 热 负 荷 的统 一分 配 和 调度。
srtg e s d a ed s u s d n n t i b ss t e t a e i s u e r ic s e ;a d o h s a i, h p o o e p rt no s t f r p s d o e ai f e l p eh a o r e n o a o mu t l e t u c sa d i s

热网系统基础知识

热网系统基础知识

热网系统基础知识"集中供热条件下用于输送和分配载热介质(蒸汽或热水)的管道系统”△介质选择1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的供热管网应采用水为介质。

2 .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热负荷,且必须以蒸汽供热的,采用蒸汽为介质。

3 .以水为供热介质,且能满足生产工艺需求,经济技术合理的,应采用水为介质。

4 .当采暖、通风、空调为主要热负荷,且生产工艺必须采用蒸汽为供热介质,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介质。

压力工;兄热水热力管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气化压力,并留有一定的富裕压力(30KPa~50KPa);回水管道回水压力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任何一点压力不低于50KPa o蒸汽热力网宜按照设计凝结水量绘制凝结水管网水压图。

系统组成主要由热网加热器、板换、各类水泵、压力管道及各类阀门等组成,从功能划分,分为热源、热力泵站、中继泵站及管线。

△材料选择城镇供热管网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电弧焊或高频焊焊接钢管。

具体选型见下表: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

△设计要点专业术语1输送干线:热源至主要负荷区,长度超过2km 且无分支管的干线。

2 .输配干线:有分支管接出的干线。

3 .多热源供热系统:具有多个热源的供热系统。

4 .多热源分别运行:在采暖或供冷期,用阀门将供热系统分隔成多个单热源供热系统,分别供热的运行方式。

5 .多热源解列运行:在采暖或供冷期,基本热源首先运行,待满负荷后,分隔出部分管网划归尖峰热源供热,并随气温变化,逐步扩大或缩小划出的管网范围,使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接近满负荷的运行状态。

6 .多热源联网运行:在采暖或供冷期,基本热源首先运行,待满负荷后,尖峰热源投入与基本热源共同为管网供热的运行方式。

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保持满负荷,尖峰热源承担随气温变化而增减的负荷。

7 .最低供热保证率保证事故工况下用户采暖设备不冻坏的最低供热量和设计供热量的比率。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
— 一
母 1 牡 丹 江 币 镘 南 区 热 网 熏 图
热 电厂 ; 、 n— — 韧 始 、 有 调 峰 锅 炉 房 现
2 2铁 南 区 热 网 现有 二 热 源 情 况 ,
由于 上 述 的木 材调 峰锅 炉 房不 能征 用 , 而 热 负荷 不 断 地增 长 ,于 是 1 9 9 3年 就 着 手 选 址 , 行 可 研 。 l9 进 9 4年 图 l中 的 T 西城 调 峰 锅 炉 建 成 , 在 铁 南 区西 北 部 。 以 和 热 电厂 它 可 主 热 源 D 对 置 向 铁 南 区联 网 供 热 。 2 0 到 0 1年 初 ,热 电 厂供 热 能 力 为 2 0 0 MW ,西 城 调 峰 锅
用 。在 此 采 暖 季 l 2月 和 1月 份 进 行 了热 电 厂
牡 丹 江 热 电 总 公 司 从 19 9 1年 铁 南 区 热 网 投 产 以来 实 验 井 实 施 了 两 热 源 联 合 向 同 一 热 网供 热 。 两 热 源联 网 供 热 从 我 们 有 限 的实 践 活动 来 看 我 们 认 识 和 供 热 同 行 相 同 ,认 为 该 模 式 可 以 优 化 生产 运 行 ,提 高 供 热 系 统 的
维普资讯
域供 熟
20 0 2 2期
谈 城 市 区 域 供 热 系 统 多 热 源 联 网 供 热
牡 丹 江 热 电总 公 司 赵 鑫 赵 安 平
摘 要 :本 文 从 牡 丹 江 市 铁 南 区 热 网 两 种 形 式 的 双 熟 源 联 网供 熟 的 试 运 行 和 生 产 运 行 实践 开 始 。 述 其 联 网供 热 的 基 本 原 理 , 而 得 出 多熟 源联 网供 熟 的 可行 性 叙 从

集中供热节能工作的发展和认识

集中供热节能工作的发展和认识

供 热行 业是能 耗大户 , 能耗支 出 占据其大 部分 成本 。因此 , 能在供 热行 节 业尤 为重要 。 供热 行业经 历 了规模 由小 到大 、 平 由低到 高的发 展, 水 节能 工作 也 随着开展 、深入 , 其认 识也 不断 的进 步和提 高 。 集 中供 热系 统 由热 源 、热力 站和 热 用户 三 大 部分 组成 。它 们是 相互 联 系 、相 互制约 的整体 。要 紧抓每 一个环 节, 采取 有效 的措施 , 能 获得率 , 还减 少人 力消 耗 。另外 , 热力 站供热 规模 应控制 在 定 的 范围 内。现存 热 力站供 热规 模 一般都 超过 十万 平方米 , 的达 到甚至 有 超过 二十万 平 方米 。系 统越大 就越 复杂 , 复杂 就越难 于 管理 。所 以热力站 越 规 模 的 小型 化 是 实 现 热 力 站 系统 智 能 化 、 成套 化 、系 列 化 、标 准 化 的 基 础 。根据 我 国的实 际情况 , 后热 力站规 模应 控制在 五万平 方米 左右, 今 大站 也 不应越 过十 万平 方米 , 站可 实行 无人 值 守。可 见换热 站 的系统 智能化 、成 小 套 化 、系列化 、标准化 是 势在必 行 的, 实现这 三化 不仅 可 以使热 力站系 统设 备优 化配 置 而且 可 降低 制造 成本 进而 可 减少 热 力站 系统 的建 设投 资 。 3 让 “ ” 成 为热 用 户 购 买 的 商晶 热 现 在我 国仍沿 用计 划经 济时 的模 式, 民冬季 采 暖是 一种福 利 。在 收费 居 上仍 实行按采 暖面 积收 费 。 种方 法 的弊病有 二 : 这 一是用 户本 身没有 热是一 种 商品 的概念 。二 是并不 能从 节约 热 量中获 得经 济利 益, 以没有什 么积极 可 所 言 。这 就造成 了 “ 九 ”天 有的居 民开窗户 。 的居 民冷得 要命 , 促使热用 三 有 从 户 私 自放水, 形成管 网 失水 严 重, 网水平 失调 的现象 。 管 随着市 场经 济的不 断发展 , 暖分户 改造不 断的进 行, 供 分户改造 是 实施 分 户 计量 收费, 实现 热能 商品化 的前 期基础 工作, 是解 决 困扰 供暖 企业收 费和提 高供 暖行 业管 理水平 的根本 出路 。“ ”将 成为热 用户 的商 品, 热 从而用 流量计 代替 热量计 实现住宅 采暖按 户计量, 能够更合 理地将全 部供暖成 本分摊 到各 热 用 户逐渐 形成 每家 都装有 热量计 , 消耗 热量 的多少 收费 。 按 这样 热用户 就会认 识到 私 自放水 的危 害, 从而 降低管 网的失水率 , 改善 管网 的水 力平衡, 确保热用 户 的供暖 温度 , 由此 可见 打破 常规 的供 暖 形式形 成新 的供暖 形式是 必要 的。 这 不仅 满足 居 民对 采 暖质量 要求 的不 断提 高。 也对 采暖 收费 起到 了促进 作用 。 如今, 暖行业 以空前 的速度 发展, 随着国 民经济 的发展, 供 能源供 求矛盾 日趋 突出, 热行业 的节能 工作成 为工作的重 点, 供 强化 节能基础 管理, 向管理要 效益 , 向管 理要提 高 , 能更 加促进 供热 行业 的进步 。 才

供热一网二网工作原理是

供热一网二网工作原理是

供热一网二网工作原理是
供热一网二网是一种常见的供热系统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1. 一网:供热源将热能输送至一根主干管道(一网),主干管道中的热水经过加热后,继续向各个用户区域输送热能。

2. 二网:一网与用户之间通过换热站相连接,换热站用于调节热水的温度和流量。

在换热站中,二次供热水通过热交换器与一网中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调节供热水的温度。

3. 用户:用户区域内的暖气设备通过吸热器和管道与二网相连。

二次供热水通过用户区域的管道和暖气设备,将热能传递给用户区域内的房间,实现取暖和供热需求。

整个供热系统中,一网负责供应热源和将热能输送至用户区域,二网则负责调节热水的温度和流量。

用户区域的暖气设备通过二次供热水来实现供热和取暖。

这样的供热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热能的输送和分配,提高供热效率与舒适度。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

浅谈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我国进行供暖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如今多热源联网进行合理供热的系统应用逐渐普及,这种供暖实际运行效果非常好,已经取得了有效地成就,这种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标签:供热技术;多热源应用;设计理念;运行措施;基本应用1、为什么要注重多热源供热技术多热源联合供热这种技术最早出现在一些欧洲地区,在一些西方国家得到了有效地应用,我国在供暖措施这个领域发展的过程非常晚,很多时候都是借鉴一些西方的先进进步,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转换。

这种技术应用时需要保证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进行应用,此外将多个热源进行统一应用,以一个管网运行的基本供热形式。

我国在近几年才开始逐渐推广这项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将介绍它的主要优势:1.1能源消耗较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能耗这项工作,目前世界范围内整体的能源消耗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我国一些冬季寒冷的情况这种能耗值很高。

对于国家而言,如何开展有效地措施进行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合理节约至关重要,与整个供热工作的成本联系十分紧密。

目前能源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从品味出发,提升整体燃料的实际利用效率,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适当的应用,这样才希望能够达到理想的水平。

应用多热源联合这种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

(1)不同的热源进行供应时都会采取不同种类的燃料,整体的负荷程度较低,应用的燃料本身价格较低,这样才能够降低整体的经济成本。

(2)每种热源应用的实际效率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首先采用热效率高的能源进行应用,这样能够满足基本的负荷运行情况,发挥最大的利用作用。

当它自身无法满足基本的负荷时,在填入其他的能源进行补充。

(3)经常会出现几个独立的供热区域在同一范围内运行的情况,此时采用特殊的系统将他们进行有效联系。

当整体负荷程度较低时可以只采用一两个热源,慢慢的将其转化为满负荷运转,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节能效果。

太原双热源联网运行浅析

太原双热源联网运行浅析

DOI : 10.16660/j .cnki .1674-098X .2016.22.047工程技术---------------------------------2016 NO.22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太原双热源联网运行浅析张博1那威1赵玺灵2(1.北京建筑大学;2.清华大学北京100023)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集中供热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大型热网中普遍存在多个不同形式的热源,多热源联网运行已 经逐渐成为很多大中型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的模式。

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与单一热源独网运行系统相比可以提高供热稳定性并通 过热源的优化调度,如按热源效率顺序投入或调解热量输出,大幅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其次多热源管网与单一热源管网相比其 特殊点在于水利交汇点的存在,其位置的不同使得各个热源承担的负荷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该文以太原热网作为研究对 象,通过绘制水压图来寻求水利平衡点,为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供热系统双热源联网太原中图分类号:TU 9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 (2016)08(a )—0047—03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是一个水力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不 是简单将各个热源联通阀门打开就是所谓的联网。

这需要 对各个热源自有属性变化及工况的改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 析,首先是要表述出独网运行到联网运行前后的不同状态, 然后通过前后状态的对比找出存在的水力工况问题,并提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联网运行最佳水力状态并以此 方法为基础用来优化多热源联网水力工况。

该文以太原一电、二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独网运行和 联网运行的压力、流量变化等一系列参数的对比,模拟两个 热源联网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电、二电独网运行水力计算从图1可以看出太原一电厂独网运行水力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

太原一电回水定压点位于循环泵入口,定压值为30 m 。

供热企业基于“多热源联网调峰供热”调度体系的建设

供热企业基于“多热源联网调峰供热”调度体系的建设

理,便 于 工 作 人 员 了 解 不 同 情 况 下 的 各 种 基
块是生产运行 人 员 的 “ 眼 睛 ” , 实 现 不 同 供 热
础数据,并通过实时 更 新 功 能,保 障 数 据 的 实
企业热源、热 网 及 热 用 户 数 据 的 全 要 素 实 时
时更新 状 态。 为 方 便 调 度 人 员 使 用, 系 统 集
万平方米、4. 8 万 户 热 用 户 的 用 热 量,充 分 发
挥了 联 网 调 峰 供 热 系 统 的 应 急 保 障 作 用。
2017 年 11 月,杨电受 #7、#8 机组 设 备 故 障 轮
流停机抢修、电负荷 受 限 等 因 素 影 响,热 量 严
容包括热 耗、 电 耗、 水 耗、 煤 耗 和 气 耗 等。 集
际案例,详细阐述了调度体系的架构 以 及 调 度 平 台 的 系 统 搭 建,建 立 集 团 供 热 调 度 中
心,实现了对供热资源的全面统筹管理以及分层级的能耗考核;设立了系统数据库,实
现了不同系统间数据的调用,实现数 据 的 统 一 管 理 和 准 确 可 靠,提 高 供 热 管 理 的 数 字
对历史事件进行追 溯。 能 耗 分 析 模 块 通 过 实
时在线能 耗 和 成 本 分 析, 实 现 不 同 条 件 下 各
层级热耗、水耗和电 耗 等 数 据 的 在 线 分 析,为
供热管网 精 细 化 调 节 提 供 依 据, 提 高 集 团 能
源管理水平。
2. 2. 2 供热调度指挥系统
调度指挥系统是 供 热 联 网 运 行 调 度 的 指
企业指导 采 暖 季 运 行, 切 实 提 高 供 热 系 统 的
2. 4 落实责任,分层级能耗考核

多热源联合供热的运行模式分析

多热源联合供热的运行模式分析

多热源联合供热的运行模式分析作者:李彪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7期摘要: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过去传统的单一供热模式已经逐渐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供热需求。

而且在过去单一的供热模式很容易会造成供热的半径显得太大。

热源厂当中供水的压力参数显得太高,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为了能够使得上述运行安全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保证供热系统能够在用心的过程当中平稳的进行相应的供热工作,人们逐渐的发明出了多热源联合供热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多热源;联合供热;运行;方式引言:就目前来说,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传统的供热模式已经逐渐跟不上人们越来越高的供热需求,因此人们对于集中供热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供热公司不断的扩大集中供热的规模。

在过去单一热源供热方式有着诸多的弊端。

为了使得这些弊端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保证能够使得供热系统安全稳定的在供热的过程当中运行,现在供热公司大都采用了多热源联合运行的方式进行集中供热,从而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供热需求。

1联网运行方式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与一次网进行直接连接。

当调峰热源由于工作上的需求被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正常的操作启动之后,相应的调节方式应该和调峰热源的实际供热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使用正确的调节方式去对调峰热源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调峰热源供应热量的大致范围。

当供热公司所使用的调峰热源质量比较好,供热能力比较大的话,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调峰热源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适当的将循环汞的频率加的比之前高一些,从而使得调峰热源内部的压力平衡点,可以推向距离调峰热源比较远的地方;但由于某些原因调峰热源的供热能力不是那么强大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将调峰热源中循环汞的频率适当的进行下调,从而能够使得压力平衡点像距离调峰热源比较近的地方去移动。

这种运行方式具有其特有的优点,他可以对需要供热的区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的去进行相关的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多热源联网供热建环102 03110218 乔世嘉摘要:叙述了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特点、构成以及各种工况下多热源的运行调节等,提出了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指出了多热源联网技术在多方面的优势和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多热源联网,环状管网,优越性,运行调节0.引言目前,集中供热主要采用单热源枝状管网的布置形式。

这种系统形式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 管网供热的可扩展能力差。

对于一个供热系统,随着其热用户负荷逐年的扩大,枝状管网无法满足后期负荷的不断增加;(2) 系统安全可靠性差。

系统采用单热源运行,当热源发生故障时,整个管网都处于瘫痪状态;当管网主干线某管段发生故障时,其后部用户均不能正常运行;(3) 经济性较差。

在供热初期和末期,热源的供热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浪费了许多能量,经济性较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供热事业的不断发展,供热管网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多热源联网运行自然也就成为集中供热系统发展的方向。

多热源联网技术是供热先进国家为节约能源、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合理调配热源运行综合运用水泵调速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热水管网运行技术。

1.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到目前为止,大型热源联网运行模式主要有联络管式供热管网、串联热源供热管网、多热源环状管网3 种形式。

1.1联络管式供热管网联络管式供热管网是在单一热源供热管网的基础上,在管网间邻近处设置联络管而构成的,这是最早提出的一种联络形式。

由于联络管一般处于各管网接近末端的地方,是管径最小、管道阻力数最大的地方,因此,当某一热源发生故障时,流过联络管的救急流量实际上是非常小的,水力工况也非常差,引起各节点的资用压头严重失调,末端用户的供热流量甚至难以满足管道防冻的要求,这也是这种方案未能推广的原因。

1.2串联热源供热管网对于串联热源供热管网,它是通过热网中的热源相互间加热回水而串联起来的,一旦某一热源或某一管段发生故障,整个管网的供热能力就处于瘫痪状态,所以其安全可靠性极差。

1.3多热源环状管网对于多热源环状管网,热网的主干部分为一环状管道,管径沿程不发生变化,为一特定值。

各热源的热量都传递到该环网,用户通过供、回水环网压差获得流量(热量) 。

多热源环状管网不仅可以实现供热系统经济运行,又可使各热源有效地互为备用,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

2.多热源环状管网的优越性多热源环状管网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供热方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供热模式,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提高了整个供热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采用多热源环状管网,当热网中某一热源发生事故或停止对外供热时,其他热源能将一部分热量分配给故障热源所在的热用户,从而各热源间可以相互补充,避免了因热源事故而造成对用户停止供热的影响;而当某一管段发生故障时,可将该管段两端的分段阀关闭,除分段阀之间的用户无法供热外,其他的用户仍可从管网的另一侧供热,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供热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2 充分发挥节能优势,提高供热经济性相对于单热源的枝状管网来说,多热源环状管网不但可以减少庞大设备和管网的初投资,而且实现联网运行后,可以使低热价的热源(如热电厂) 在整个采暖期尽量做到满负荷运行,从而压缩高热价热源的供热量,则热力公司就可大幅度地减少热量购入费用,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有利于各热源的竞价上网,优胜劣汰,促进供热系统优化,降低运行成本,从而提高供热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3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由系统水力稳定性的定义可知,提高系统水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相对地减少网路干管的压降,或相对地增大用户系统的压降。

对于多热源环状管网,由于环形管网的允许比摩阻较小,相对地减少了网路干管的压降,而且各换热站的资用压头大,增强了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同时多热源环状管网并网运行具有自动优化水力工况的特殊功能,可改善系统中最不利环路的供热效果,使各换热站的供热效果趋于一致,因此环状管网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4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国外发达的集中供热系统已实现自动化,随着我国集中供热事业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如何克服粗放经营,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唯一的出路就是从设计、施工安装到运行管理加大供热系统的技术含量。

当前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型集中供热系统应尽快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只有在此基础上实行计算机自动监控、变频调速、信息管理、优化调度、计量收费等高新技术,我国的供热事业才能在经济、可靠和有效的目标中健康发展。

3.协调运行的基本原则对于多热源联网的供热系统,往往都是比较大型的,其供热面积常常在几百万平方米以上。

一般系统构成也比较复杂。

除多个热源外,常有多种类型热负荷的需求;在连接方式上,可能既有间接连接,也有直接连接,还有不同功能的增压泵、混水泵。

在这种情况下,为供热系统的合理运行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各热源是同时启动,还是递序启动?是联网运行还是摘网运行?同样,各泵站中水泵何时启动、何时关停?是起增压作用还是混水作用?在热源、水泵的不同工作状态下,系统的运行工况能不能满足用热的需求?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管理层的协调运行来解决。

根据这些年国内外运行实践,我认为在制定系统协调运行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3.1热量平衡制定各热源协调运行方案,主要目的是确定哪个热源是主热源?哪些热源是调峰热源?各热源承担的供热量是多少?以及各热源的启动时间和运行时间。

确定多热源协调运行方案的基本依据是热量平衡,这里所说的热量平衡,应该包括三个涵义:1)在供热期间,各热源总供热量应等于热用户总需热量;2)在各个不同外温区段,各热源的小时供热量之和应等于同一时段内热用户的小时需热量之和;3)在同一时段,每个热源的小时供热量应等于该热源所承担的用户的小时需热量。

在进行热量平衡的过程中,应详细绘制当地的供热负荷延续图。

根据各热源的产热设备(热电厂的供热站或锅炉房的锅炉)的供热能力,结合供热负荷延续图给出的不同外温下的需热量,制定协调运行方案。

总的原则是主热源承担基本热负荷,并在整个运行期间,力争全时满负荷运行。

无论是主热源,还是调峰热源,各个产热设备,凡是成本低、能耗少、效率高的应优先投运,并尽可能地延长其运行时间,以提高其经济性。

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协调运行,通常借助优化理论编制的软件完成优化计算。

我们采用遗传算法,编制了多热源联网优化运行软件,取得了很好效果。

这种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最优化理论,它属于并行算法,即在同一时刻,可从多个方向进行搜索,不但寻优速度快,而且避免了繁杂的数学建模。

将这种优化算法,移植于多热源联网的运行方案制定上,一定有广阔前景。

多热源的产热设备其供热量常常与热用户的需热量不相匹配,特别是在初寒期,即在供暖初期和末期,经常出现供热量多于需热量的情形,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多采用储热罐,将多余热量储存起来,在用热需求增加时,添补热源的供热量。

这种储热罐,在储热时相当于一个热用户;在对外供热时,又相当于一个热源。

因此,储热罐的运行方式,应该在多热源协调运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一并考虑。

北京热力集团,基于上述原因,正在多热源的供热系统上增设一个6000立方米的储热罐,届时,节能的方式又将增加一种新的手段。

3.2流量平衡多热源在协调运行方案的指导下运行,供热系统的总供热量与总需热量和小时总供热量与小时总需热量的平衡比较容易实现,但各热用户的小时供热量与小时需热量的平衡却比较难实现,这里存在一个总供热量与总需热量平衡时,各热用户还要完成一个供热量再分配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各热用户的供水温度是相等的(忽略管网温降),这时决定供热量是否满足需热量,主要取决供水量。

因此,要想全面实现热量平衡,还必须进行流量平衡。

这里所说流量平衡,应该包括两层涵义1)供热系统各区段总实际循环流量应该等于该区段的理想流量;2)各热用户的实际循环流量应该等于该热用户的理想流量。

我们所说的理想流量,在设计工况下即为设计流量;在非设计工况下,则是最佳循环流量。

对于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实现各区段的实际循环流量与理想循环流量的平衡,其目的是有效划分各热源的供热区段或供热范围。

核心技术手段是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汇交点。

水力汇交点,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点流体处于静止状态(通常为某一干管);一种情况是该点成为两股流体相向流动的汇交点(一般在干管三通处)。

对于均匀流动的单环供热系统,一般几个热源联网就有几个汇交点(对于多环网,每个环网至少有一个汇交点)。

汇交点类似于关断阀门,相当于把一个多热源的联网系统解列为多个单热源供热系统,每个热源承担一定范围的供热面积。

因此,在多热源联网时,总供热量与总需热量平衡的条件下,只要水力汇交点能按设计意图选取,那么各热源所承担的区段供热量一定会与该区段的需热量相平衡。

热用户实际循环流量与理想流量的平衡,要通过流量调节来实现:在设计工况,通过初调节实现;在非设计工况,则要通过中央和局部的变流量调节来完成。

3.3压力平衡在现实的供热系统中,不可能在各环路、各支线都安装流量计,因此,用流量计的测试数据判断是否达到流量平衡是困难的。

但是,流量和压力二个参数,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而且其变化值的反映速度非常快,等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即流量、压力的变化,可以在1秒钟内传递到1公里远的距离。

因此,采用压力平衡,间接判断流量是否平衡,不但直观、有效而且快速,是非常理想的。

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实现压力平衡要完成的主要内容为:1)使设定汇交点处的区段供水压力最低,回水压力最高;热用户(含热力站)的实际资用压头等于其理想资用压头;2)各热源承担的分区供热系统,其各个恒压点压力必须在设定的数值下运行。

上述的第一条,是企图说明采用压力平衡,寻找系统汇交点的方法;第二条是借用满足用户资用压头平衡来实现热用户流量的平衡;第三条则是保证全网压力稳定进而实现各热源间流量均匀分配的重要措施。

4.多点补水与多点定压对于单热源供热系统,一般只有一个补水点,一个定压点;对于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情况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是有几个热源运行,就有几个补水点补水,几个定压点定压;当主热源单独运行时,常因其自身的补水量不足,需要其他热源同时补水定压。

因此,多热源联网运行,一个重要特点是多点补水和多点定压。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当主热源补水量充足时,只主热源单点补水、单点定压的情形。

对于多热源的单点补水、单点定压,其操作方法和单热源的单点补水单点定压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这里主要讨论多点补水和多点定压的情况。

在以往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往往各热源的分系统循环流量出现过大的不平衡现象(有的热源循环流量过大,有的热源循环流量过小)以及系统倒空、串气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