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则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规则。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则。
第二章:名词活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名词活用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名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举例说明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名词活用的规则。
第三章:动词活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动词活用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动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等。
举例说明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词活用的规则。
第四章:形容词活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形容词活用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形容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则。
第五章:数词活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词活用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数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数词用作动词、数词作名词等。
举例说明数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词活用的规则。
第六章:代词活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代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代词活用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代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代词用作动词、代词作状语等。
文言词类活用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类(名、动、形、数)活用”结构类型及语法规律;2.运用词类活用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准确翻译文言文;3.通过课堂知识讲解、课后练习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点的特征,掌握规律;4.了解古今汉语的演变,掌握语言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文言基础知识及古文今译的方法。
二、课型复习课三、课时2课时四、教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何谓词类活用?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例:左右欲刃相如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
2.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二)考点分析: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在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中虽不单独作为考点进行考查,却时常放在文言翻译中作隐性考查,且在文言翻译题中常常作为关键点(即采分点)来看待。
(三)活用类型1.类型例句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军”应翻译为“驻扎”。
名词+名词(代词)。
两个名词(或后一个为代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应翻译为“登记”。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名”应翻译为“命名”。
副词作状语+名词。
状语带名词,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应翻译为“称王”。
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罾”应翻译为“用网捕”。
能愿动词+名词。
能愿动词带名词,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应翻译为“游水”。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总结理解:对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句子实例。
2. 参考资料和教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十、作业布置:1. 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十一、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类和常见实例。
2. 难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实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新课内容:讲解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4. 规律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言文中的场景,运用词类活用进行对话,增强学生对词类活用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词类活用的准确性。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收集和整理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角色扮演材料:准备相关的文言文场景和对话,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5篇范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5篇范文第一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学案1.名词作动词2.名词意动用法3.名词使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一、名次作动词规律一:1、籍吏民,封府库.2、大楚兴,陈胜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规律二:1、范增数目项王.2、汉水又东.规律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二、名词使动用法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三、名词意动用法①稍稍宾客其父..②鱼肉缙绅..③孟尝君客我.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四、名词作状语规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关于状语】/ 4 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将军身披坚执锐..③小学而大遗。
..八、形容词作动词规律:①彼好游者不能穷也.②火尚足以明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九、形容词使动用法规律: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③既来之,则安之。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⑤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
.十、形容词意动用法规律: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渔人甚异之.④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十一、数词作动词规律: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六王毕,四海一.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实战演练】找出下列活用了的词,并加以解释 1.左右欲刃相如/ 4第二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2012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劝学》1、輮使之然也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熨使物弯曲这道工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讲稿
• A、坚:坚韧的盔甲; 锐:锐利的武器。
• B、少:很少的人;众: 很多的人。
• C、美:美好的事物,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 心、乐事;难:难得的 贤主嘉宾。
• D、长:长处;短:短 处。
• E、旧:旧交情。
•总结:这一讲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
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E\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以兄礼,
E、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表 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 物]的态度、方式。
F、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F\表动作使用的工具。用箕畚,
G、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方式。
H、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 战》)
G\ 表处所。在朝廷上,表示动作 行为的地点。
“已” 。
D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C 花:开花。在谓语位置。
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 D 事:做,从事。
所敢知。
E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
E 非能水也。
“能”。
F 范增数目项王。
F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G 置人所罾罾鱼腹中。 G 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
H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 “用网捕捉”。前有结构
名作动,下雨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名作动,游泳
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名作动,称王
规律:名词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名词 活用为动词。
-
12
12、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目:使眼色
1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
文之事》)
王:称王
14、江水又东(《水经注》)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学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学教案第一篇: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学教案词类的活用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
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及助词等类。
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
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
例如《狼》:“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句中的“洞”本是个名词,表示“洞穴”,这里却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为动词,作谓语,表示“打洞”。
再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句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也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名词,作宾语,分别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这种情况就是词类的活用。
现代汉语里也有这种活用现象,如“铁了心”、“密切关系”、“巩固国防”等,但却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总的说来,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所以也附在这里加以介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例如:①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③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
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例子。
3. 词类活用的规则及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学会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
四、教学难点:1. 词类活用的分类及辨别。
2. 词类活用规则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规则。
2. 示例法:通过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回顾词类活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和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示例:给出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 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讲解词类活用规则: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规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类的活用现象。
3. 分析实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规则进行解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活动:1.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词类活用规则进行分析和解答,巩固知识点。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练习题,互相帮助和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3.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答案的推理过程。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第一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高考专题复习之词类活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方法: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
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总结。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 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
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狼》)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
例如:。
恐修名之不立。
(《离骚》)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阿房宫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
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说赵太后》)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
例如: 人皆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教案1.名词作动词2.名词意动用法3.名词使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10.形容词使动用法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 数词活用一、名次作动词规律一:1、籍吏民,封府库.2、大楚兴,陈胜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规律二:1、范增数量.项王2、汉水又东.规律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二、名词使动用法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②先生之恩,存亡而肉.骨。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三、名词意动用法①稍稍来宾其父..②鱼肉缙绅..③孟尝君客我.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后代哀之而不鉴.之规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对于状语】A.1、西举巴蜀。
.2、东割膏腴之地。
.3、北收要害之郡。
.B.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C.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D.1、内立法度。
(《过秦论》).2、良庖岁更刀。
(《庖丁解牛》).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E.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F.1、日削月割。
(《六国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五、动词作名词规律: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2、燕赵之珍藏,韩魏之经营..3、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规律:1、项伯杀人,臣活.之2、庄公寤生,惊姜氏。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七、形容词作名词规律:拥有某种性质或特点的人或事物。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将军身披坚执锐..③小学而大遗。
..八、形容词作动词规律:①彼好游者不可以穷.也②火尚足以明.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用于表示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 或变化。例如,“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 年》)中的“惊”,表示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 吓。
总结词
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由谓语动词和宾语两部分组成,谓语 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产生的行为或变化。
详细描述
在使动用法中,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 谓语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产生的行为或变化。例如,“焉 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的“亡”, 表示让郑国灭亡的原因。
总结词
动词作状语时,通常置于谓词之前,强调动作行为的特定 状态或方式。
详细描述
动词作状语时,通常置于谓词之前,用以强调动作行为的 特定状态或方式。例如,“项王嗔目而叱之”(《史记· 项羽本纪》)中的“嗔目”,表示项羽瞪大眼睛呵斥对方 。
总结词
动词作状语时,可以根据语境判断其具体含义,有助于理 解文言文的含义。
示孔子主观认为鲁国变小了,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05 特殊词类活用现象
一词多类多用现象
总结词
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词类和用法。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类多用现象较为常见,如“使”字,既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派遣”,也可以作为 名词表示“使者”。这种用法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
特点
具有临时性、约定俗成性和规律 性,体现了古人的语言习惯和表 达方式。
词类活用的分类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表示得到)。
如“故为之文以志”(志,动词 活用为名词,表示记念)。
名词作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像对待 兄长一样)。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文言词类活用教案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例:狼不敢前(前:上前)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名词+“者”例:红装而蹇者——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蹇”粘附在“者”的前面,作“骑驴”的意思讲。
名词+“之”例:名之者谁——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
“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陈胜王(王:称王)②因屏人曰(命人退避)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①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②能愿动词后的名词③代词前的名词④名词后的名词⑤副词后的名词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⑥“所”+名词(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跟动词或动宾词组)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3、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4、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解析。
3.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典型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识别和运用。
2.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类活用知识。
二、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1. 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
2. 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等。
三、常见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解析(20分钟)1. 展示典型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2. 分析实例中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
四、文言文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15分钟)1. 讲解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具体例句,说明词类活用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文言文词类活用。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增加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学案1.名词作动词2.名词意动用法3.名词使动用法4. 名词作状语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一、名次作动词规律一:1、籍吏民,封府库2、大楚兴,陈胜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规律二:1、范增数目项王2、汉水又东规律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二、名词使动用法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三、名词意动用法①稍稍宾客其父②鱼肉缙绅③孟尝君客我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四、名词作状语规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关于状语】A.1、西举巴蜀。
2、东割膏腴之地。
3、北收要害之郡。
B.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C.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D.1、内立法度。
<《过秦论》)2、良庖岁更刀。
<《庖丁解牛》)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E.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F.1、日削月割。
<《六国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五、动词作名词规律: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3、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六、动词使动用法规律:1、项伯杀人,臣活之2、庄公寤生,惊姜氏。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七、形容词作名词规律: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将军身披坚执锐③小学而大遗。
八、形容词作动词规律:①彼好游者不能穷也②火尚足以明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教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类活用(教案)一、词类活用概念:文言文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又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二、词类活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2、动词、形容词用如名词3、形容词用作动词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5、动词的为动用法6、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一)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本来是名词,刀口、刀锋,借指刀,这里因带宾语相如,活用为动词,用刀杀。
如何辨别用于动词的名词?1. 名词前有副词修饰二月草已芽(《采草药》)已,为时间副词,已经;芽,发芽2. 名词后带有宾语或介宾短语乃使其从者衣褐。
(《廉颇蔺相如列传》)褐,粗布衣,做衣的宾语。
衣,穿晋师军于庐柳。
军,驻扎3. 名词后面跟代词驴不胜怒,蹄之蹄,用蹄子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封……为王4.名词前有能愿动词左右欲刃相如刃,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游水5.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必有一个用如动词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加以解释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⑥范增数目项王。
目:示眼色⑦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⑧质于秦。
质:做人质(二) 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一个名词,如果置于动词前,与动词的关系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个名词用作状语。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词类活用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
三、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3.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5. 数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疑问和困惑,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辅导。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整理课堂上学到的词类活用知识,做好笔记。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阅读文言文,注意观察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续)七、教学内容:1. 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例子及用法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3. 数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助词的活用现象5. 特殊词类的活用例子及用法八、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巩固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以及助词的特殊活用现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案第一篇: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案一、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
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
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来的字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下面以近期做过的试题为例来说明。
例1: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八月月考《曾巩传》)译文: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
例2: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
(09六安一中第三次月考《张佶传》)译文:(张佶)又(在)靠近渭水(的地方)设置了采木场,戎人没有争抢这个地方,迁移帐篷离开了。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障达到“字字落实”基本要求的方法。
“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语汇,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意译为辅”,是说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
如:例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译文: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
这里“利足”译为“脚走得快”就是意译。
例4: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室比空,非吾一人而已。
(09全国二卷)译文: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穷,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
这里“耋齿”译为“老人”,“比室”译为“家家户户”都是意译。
秋毫不敢有所近: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秋毫:比喻细小东西。
客观地说,意译比直译有难度,需要根据词语的本意及上下文来揣摩,如同打游击战,要与敌巧为周旋,才能将其消灭。
2、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每1分一个得分点。
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中的得分点有:(1)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2)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3)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4)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特别是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复习计划总结计划词类活用教案人教版教案
词类活用专题讲座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词类活用,能区别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
、能对几种较常用的词类活用现象加以识别。
、能够结合词类活用的特点进行准确的翻译。
教学方法:结合成语启发式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歌曲?牵手?的歌词:“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初读这首歌词,觉得其句法简直是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细细品味,又觉得生动贴切,温馨感人。
“悲伤〞“幸福〞“快乐〞“追逐〞等词的成功活用,将生死相依、苦乐与共的气氛营造出来,令人悠然神往、感慨至深。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鲁迅?药?:“老栓,就是运气了你!〞毛泽东在写于年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当时中国孱弱的现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的主张。
活用得好,可使妙笔生花,取得“化平实为生动〞的效果。
二、弄清词类活用概念,让学生举出自己熟知的词类活用〔结合练习一〕词类的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
三、词类活用分类:①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如一般性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的活用②名词活用为状语①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活用②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用如名词形容词的活用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如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①数词用如名词数词的活用②数词用如动词③数词用如副词〔一〕名词的活用:1、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副词+名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
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如: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数",副词,义为"屡次";"目",名词,义为".眼睛";名词用在副词之后活用作动词,"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眼睛示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学案
1.名词作动词
2.名词意动用法
3.名词使动用法
4. 名词作状语
5.动词作名词
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为动用法
8.形容词作名词
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
一、名次作动词
规律一:
1、籍吏民,封府库
2、大楚兴,陈胜王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规律二:
1、范增数目项王
2、汉水又东
规律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
二、名词使动用法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三、名词意动用法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鱼肉缙绅
③孟尝君客我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四、名词作状语
规律: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关于状语】
A.
1、西举巴蜀。
2、东割膏腴之地。
3、北收要害之郡。
B.
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
C.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D.
1、内立法度。
(《过秦论》)
2、良庖岁更刀。
(《庖丁解牛》)
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E.
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F.
1、日削月割。
(《六国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五、动词作名词
规律: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3、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六、动词使动用法
规律: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庄公寤生,惊姜氏。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七、形容词作名词
规律:
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
③小学而大遗。
八、形容词作动词
规律:
①彼好游者不能穷也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九、形容词使动用法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