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空间建构——以“舆论姿态与内容指向(1978-1980)”为视角

合集下载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作者:芦洁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0期摘要:《文艺报》作为“十七年”文学斗争的阵地,引领着舆论的方向。

它以权威的角色参与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用实践推动着文学批评领域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领导的主导权。

本文试图从“对读者批评的创建”、“对创作主体的规约”和“重要批判事件的参与”三个方面着手,梳理《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以期对此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文艺报》“十七年” 读者批评创作主体批判事件《文艺报》作为一份机关文艺报刊,在“十七年”(1949-1966)以“政治标准”为主要要义的话语语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以权威的角色参与到十七年文学批评领域中,其中无论是对读者批评的创建、创作主体的规约还是重要批判事件的参与共同促成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一、对读者批评的创建《文艺报》曾召开“旧的连载、章回小说作者座谈会”,丁玲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言道:“要在毛主席的文艺旗帜下为争取小市民层的读者而努力。

”[1]此次座谈会的主题不言而喻。

如何争取读者、建立读者舆论的规范是当时《文艺报》亟待解决的问题。

配合这样的文艺要求,《文艺报》试图组建广泛的文艺网络,把全国各地征聘的通讯员纳入其中,明确规定了读者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

读者批评的日益高涨,同时也满足了文艺领导者希望更大规模开展批判的“策略性需要”。

[2]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文艺报》不仅重视让读者加入讨论,还或多或少的参与引导读者讨论和批评的方向。

其开辟的“新语丝”栏目中发表过多篇“短评”,呼吁重视读者群众的需要。

二、对创作主体的规约随着中共中央委员会1950年发布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文艺报》迅速作出反映,跟随着主流意识形态率先进入自我检讨的状态。

由初期阶段作家们比较普遍的“自我批评”,经过慢慢发展,带来了一片“和谐”的话语。

从《文艺报》主编的转换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对创作者思想的规约作用。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 (三)女性文学创作思潮:铁凝、陈染、王安忆等
❖ 1.共同特征
❖ 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便是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 自觉。——女性写作显露出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 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叙述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
❖ 2.类型
❖ (1)社会复合型
❖ 以张抗抗、铁凝、王安忆等为代表。她们的文本或关注女性 命运、或书写城市的文化氛围与妇女命运的关系,基本上是 站在中性的立场,塑造人物、揭示主题。代表作有:张抗抗 的《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夏》《红罂粟》《隐形伴侣》 《情爱画廊》;铁凝的《砸骨头》《孕妇和牛》《午后悬崖》 《永远有多远》《玫瑰门》;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纪 实与虚构》《香港的情和爱》《岗上的世纪》《长恨歌》等。
❖ 5.文坛三足鼎立: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知识 分子精英文学、大众世俗文学三分天下。这三大板 块在创新独立、坚定固守、回归传统等方面呈现出 了各自的特色,使得当代文坛佳作不断,精彩纷呈。
❖ 6.文学批评的出现新的特征,即理论化和学院化。
(三)90年代文坛变化原因
❖ 1.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在影响人们社会 心理的同时,也深层地影响着写作者固有的文学观 念;在影响了作家身份的同时更影响了文学作品的 生产方式,使文学变成为了社会综合力量参与的创 造活动。
❖ 2.相对自由的“无名”时代的出现,为作家的创 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人们无论是表现自 我欲望的追求与实现,还是展示隐秘的个人感受与 体验,都比以前少了诸多顾忌。
❖ 3.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使文学作品的重心地位有 所偏移。为了生存,许多作家将目光转向了通俗文 学,书写了一批具有媚俗色彩的通俗文本。
❖ 2.长篇小说创作的兴盛。不论是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新 写实,在80年代,各个文学流派均主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 至90年代,随着作家和新时期文学的进一步成熟,长篇成为 众多追求的东西。如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 原》、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等。 而其原因主要有:(1)作家的“文学史”意识;(2)各种 “文学奖”的暗中激励;(3)市场经济的推动,如电影电 视改变的需求。

新媒介文艺批评话语体系构建

新媒介文艺批评话语体系构建

声屏世界2021/7者统筹兼顾方能赢得用户的信任与喜爱。

例如,在哔哩哔哩平台,自媒体内容生产者称之为UP 主,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自己家乡故事以及不同城市的文化历史等。

UP 主“品城记”深受用户喜爱,为大家讲述每个城市的文化与美食。

叙事价值———中国形象互联网的发明与进步将人们推向一个国际化的世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发出很多质疑甚至诋毁的声音,每一个自媒体工作者应该拿起属于自己的武器,向全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柏拉图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全世界。

”故事是一种最有效、最喜闻乐见的叙事的方式,比起说教式的传播方式,故事也最能打动人心。

正是人们之前没有意识到中国形象的重要性,世界上才出现很多对我国不利的言论,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树立中国形象。

结语随着技术的进步,在经历了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之后,人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

网络用户数量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趋势,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窗口,透过窗口看到的内容需要每一个自媒体用户去用心呈现。

网络化自媒体时代将用户推向了一个新的风口浪尖,在看到盈利之后大家蜂拥加入了自媒体行业。

然而在如此巨大的波浪中如何持久生存并且乘风破浪,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不仅为中国的用户更要为其他国家的用户制作优质的内容,是每一个自媒体人毕生所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希望在每一个自媒体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故事将走出中国并且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一个百花齐放、立体多元的中国。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栏目责编:杨刚参考文献:[1]仲钇霏,杜志红.UGC 时代电视媒体的被动与主动[J].视听界,2013,(02):60-61.[2]范哲,朱庆华,赵宇翔.Web2.0环境下UGC 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2):60-63+102.[3]曲盛妍.“小叙事”的“大传播”:网络短视频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4]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以影视批评为例话语体系构建问题分析话语体系的构建缺乏统一标准。

新时期文学思潮与论争

新时期文学思潮与论争

80年代文学思潮与论争文艺领域中的改革.在新时期初期对僵化、极“左”观念进行全面清算和大规模重新辨识的基础上,开始在自身诸方面进行着切实的探索和重建。

中国文学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并积极地在对西方文艺的评介中觅取新的发展路径。

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文学创作,逐步由对历史的反思转入到对改革中各种现实生活变化的关注,在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引导下恢复了自身尊严的新时期文学,开始在关注现实中实现着由“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关注现实的转交。

这一转变,不仅是文学自身的蜕变,也是文学对社会现实功利目的的深刻化。

在一定意义上,从80年代前期开始,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

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一、关于西方现代派的讨论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大讨论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发表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其实.在这篇文章发表的前后,西方现代汉文学的话题,已被人们广泛注意到了,并逐步上升为热点问题。

徐迟在1978年3月就发表了《文学与“现代化”》一文;197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组织了一次关于“外国现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问题的讨论”: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1982年初,《外国文学研究》曾开辟“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专栏,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的着眼点是在我国大规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文学如何适应并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文学。

由于徐文直接把西方现代派与中国新时期文艺的未来发展结合在一起,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叶君健、冯骥才等著名作家也撰文予以支持。

他们认为.流行于西方的现代派文学思潮,决不是一群怪物们兴风作浪的产物,而是当今文坛世界必然会出现的易象,是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现代派文艺不仅来源于现实,而且反映了各种物质关系总和的精神内在。

他们认为,我国文坛应当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主义”、“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重点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重点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考试要点一、单选1.60年代初关于历史剧的讨论史学家吴晗提出“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的观点要求历史剧不可虚构和夸张文学批评家李希凡针对这一观点认为“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2.郭沫若用毛泽东两结合的方法谈毛泽东的一首词《蝶恋花》3.1967年初毛泽东点名批判的文艺黑线人物是—周扬4.第一次文代会举行是在1949年7月5.成立于1946年中华全国文艺作家协会的组织者是张道潘6.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官方主办的文学刊物是《文艺先锋》7.1943年重庆报道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情况的报刊是《新华日报》8.40年代后期左翼文化的中心—香港9.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特征是—实践性10.1962年5月《人民日版》副刊开办了一个杂报专栏—《长短录》11.杨韶萱将《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的剧本是《新天河配》12.被称石油诗人的是—李季13.话剧《茶馆》的导演是焦菊隐14.对杂文振兴有卓越贡献的杂文作家是徐懋庸15.把散文当诗一样写的作家是杨朔16.当代叙事诗的开篇之作是《漳河水》17.周立波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是《暴风骤雨》18.被称为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是孙犁19.《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20.1958年新民歌运动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大讨论是对新诗发展的道路21.毛泽东谈新诗意见时提出的创作方式是“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22.引发持续十年文革的直接导火线是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23.毛泽东对文艺问题的第二次批判是在1964年6月27日24.郭沫若把从现实政治问题出发到历史中寻找事件和人物作为对现实发言的依托作为自己历史剧构思的特点25.郭沫若对曹操的评价—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形象26.郭沫若写《蔡文姬》的目的—为历史人物翻案27.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雄才大略志于富国强兵从谏如流知人善任富于人情味的君主28—《蔡文姬》哪一部分内容具有爱国主义—“文姬归汉”29.《蔡文姬》揭示的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学写作的主题—国家社会责任与个人情感的冲突.30.曹禺在当代的第一部剧作是《明朗的天》1961年的五幕话剧是《胆剑篇》31.在当代创作改编的戏曲中吴晗的《海瑞罢官》影响最大并直接成为重要的政治事件32.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是当代的写实诗《复仇的火焰》以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讲述1950—1951发生在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和叛乱平息的过程有着庞大的艺术结构追求宏伟恢弘的气势在展开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描述上在安排若干复杂交错的人物线索上在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有理由称它为“诗体小说”33.毛泽东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一是名歌二是古典在这基础上发展新诗34.1964—1965话剧取材主要来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有关亚非拉“反帝反修”运动的想象(如《刚果风雷》《赤道战鼓》等)阶级斗争无一例外是所有作品的主题《年轻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千万不要忘记》受到当时评论界极高推崇《千万不要忘记》结构最为严谨35.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可分为两类:一类相对而言格局较小更多从民歌和古典诗歌取得借鉴《回延安》另一类是“鸿篇巨制”《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36.郭小川在当代诗歌的成名作是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一组政治抒情诗除“楼梯诗”“半格律体”之外还有“现代赋体”的形式雪和山谷都采用当代流行的半格律体二、多选1.中国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有《人民文学》《文艺报》《新观察》《译文》《文艺学习》《诗刊》《民族文学》《文学评论》2.“山西作家群”有那些称号?“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3.赵树理40年代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4.1962年《人民文学》时报开办的《长短录》专栏的宗旨是表彰先进匡正实力活跃思想增加知识5.1956年与赵树理同时被誉为中国现代的“语言艺术大师”的有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曹禺6.十年文革被列为批判的电影有《早春二月》《兵临城下》《燎原》《革命家庭》《红狐赤卫队》7.杨朔的名篇有《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8.40年代后期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作家包括朱光潜萧乾沈从文9.《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有吴晗邓阔廖沫沙10.属于政治抒情诗的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十年颂歌》三、论述题1.柳青《创业史》(第一部)艺术成就《创业史》堪称当代以反映农村题材并具有史诗性的鸿篇巨制评论界用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尺度“广度”“深度”来评价这部小说足以证明它的艺术成就小说正反两条主线鲜明并贯穿始终小说对摇摆在两条阵线间的代表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刻画评论界认为是《创业史》最突出成就的标志梁三老汉的形象一是形象的丰满厚实二是揭示了社会现实面貌的深刻和广度小说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叙述语调与人物语言的鲜明距离有助于实现叙述者对故事的介入显示叙述者全知的权威姿态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动机叙述语调还可以对人物事件做出解说和评判从典型性和深度等方面评述《创业史》的艺术成就显然在赵树理当代农村小说之上2.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老舍的名作《茶馆》(1957)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民国初年、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

新时代呼唤新型文艺批评

新时代呼唤新型文艺批评

零点论谭进入新时代,文艺批评事业既愈显重要亦遭逢挑战。

改进与加强文艺批评工作,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

文艺创作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需要文艺家和批评家的共同努力。

在此过程中,文艺批评需力排各种干扰,实施有效工作。

值此融媒体喧嚣竞争环境下,文艺创作的方式、形态不可避免发生聚变,作为文艺事业另一翼的文艺批评,思维方式和论辩态势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在所有人都可以介入文艺批评、人人皆为批评家的今日,由于每位批评者的知识结构、时空站位、观察视角不同,其发出的声音也是多元多样各有不同,有时甚至是偏离主流、剑走偏锋。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创作的应然秩序和终极逻辑,甚至将部分创作引入某种歧途。

正如有论者指出:“媒介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媒介传播所生成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专家和主流媒体的声音相对弱化了,整体的诉求或导向被混淆了。

”在此意义上,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新型文艺批评的出现。

这种新型文艺批评,在我看来,需要具备并增强的维度有四:即理论的力度,批评的锐度,情感的温度,生活的厚度。

理论的力度,是作为文艺批评工作者的重要基础条件。

文艺批评是一项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工作,最需要理论底蕴的支撑和引导。

文艺批评固然需要广泛听取、借鉴、参考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但最需要的是要有批评主体自己的理论体系与专业修为,特别是要将自我的话语体系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理论体系之上。

没有成熟的理论,就没有成熟的创作,此言貌似有些唯心和先验,甚至有被创作者解构的危险。

但事实是,成熟的理论往往产生于实践之后,是海量实践的结晶。

面对互联网环境下文艺批评形式繁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文艺批评要以科学客观公正的理论引领文艺创作,摒弃以印象代替批评的简单肤浅方式,要结合时代发展培育和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艺批评风格。

这种新型文艺批评,必须以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为主体,适度结合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呈现一种与传统文艺批评不同的全新文艺批评风格。

《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空间建构——以“介入与建构(1978-1980)”为中心

《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空间建构——以“介入与建构(1978-1980)”为中心
第3 9卷
第 3期
辽 宁大 学学 报 【 学社 会 科学 版 ) 哲
Junlo i nn n e t( hl oh n oi c n e) ora fLa ig U w  ̄i P i sp y ad Sc lS i cs o y o a e
V0 . 9 No 3 13 . Ma . 0 1 v 2 1
中图分类号 : 3 9 (0 )3 O 3 — 6 10 — 2 12 1 0 一 0 5 0 1
相 对 于舆 论 姿 态 和 内容指 向来 说 ,最 能 够 展
禁令给作品认真落实政策 ”“ ,总结经验 ,加强领
导 , 电影 工作 搞 上 去 ” 当前 应该 重 点考 虑 的事 把 是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注建 构 了文 学批评领 域 的焦 点评论 意 向。
2 1 正 01
战 线一样 , 处在 一个 重 新 开始 的 阶段 , 以大家 提 所 出了解 放思 想 和文 艺 民 主 问题 ,获 得广 泛 的 响应
… …
又如邵燕祥的 《 斗争需要诗歌——读一批诗
因为我 是 想 到哪 谈 到哪 ,一 个 问题 谈 多谈 少 歌新作后的点滴感想》 认为 :在这一场大革命 中, “ 文学艺术义不容辞地应该起它应起 的作用。而诗 不一定 , 所以只是漫谈 , 当我们三十五年前坐在 权 [] 歌怎么办? 这是值得所有诗歌作者 、 诗歌评论工作 四川 的茶馆 里摆 龙 门 阵”5。从 作 者 的话语 之 中 , 者 和诗 歌 编辑 思 考 的 ,也 是需 要通 过 实 践来 解 决
四人帮 ’ 所造成 的危害而斗争。”1 [ 此种评 ] 召开的电影创作座谈会》认为 :澄清创作思想是 底清除‘ “ 非, 提高创作 的思想艺术质量” “ ,推倒 ‘ 四人帮 ’ 的 价和总结是 比较到位的 , 当时刘心武及作品的关 对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文艺报》意义非凡。

自创刊起,它便扮演着文艺风向标的角色,刊发的相关评论文章也都具有着相当的权威性。

可以说,每一次新的文学思潮的潮起潮落都与《文艺报》息息相关。

《文艺报》的复刊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文学事件,复刊后的《文艺报》以“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为宗旨,对新时期文学场域的重建做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

面对众多的文学新思潮,《文艺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

在文学批评方面,《文艺报》也积极的介入、引导。

新时期之初,《文艺报》致力于扭转传统文学批评的僵化局面,打破各种禁忌,注重对文学批评新方法的引进与倡导。

进入90年代,文艺报又努力的坚守文学批评学理性,来抵挡文学批评发展的颓势。

本文通过对复刊后的《文艺报》(1978-2010)所发表的文学批评文章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宏观的把握,分析其中影响力较深、影响范围较广的颇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潮,例如新时期文学场域的重建、伤痕文学、现代派、向内转、先锋文学以及现实主义回归热潮等等,从而探讨复刊后的《文艺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产生的影响。

同时,本文对复刊后的《文艺报》与当代文学批评发展的关系的问题也有所涉及。

《文艺报》与“十七年”作家自我批评空间建构——以作家“成长”轨迹为中心

《文艺报》与“十七年”作家自我批评空间建构——以作家“成长”轨迹为中心
艺 规 范 制 约 , 就 “ 七 年 ” 家 自我 批 评 独 特 形 造 十 作 态 。文学创 作 与批评 的意识 形态 文化 认 同建 构 , 使 “ 十七年 ” 作家 们努力 争取 自身 改造 , 力求 以崭 新姿 态适 应新 的文学发展 实 际。 中 , 家们 自身转 型 、 其 作
Ma . 01 r2 0
21 0 0年 3月
十 十 十 h● 十十- —’ l q ~
; 当代 文学 研 究 { 现
● - ●■1h ●1h 1 1、 ' 1 ■●1 r 1~ 、 ’
《 文艺报 》 十七年 " 家 自我批评空 问建构 与“ 作
思 想 斗 争 中话 语 表 述 与 立 场 原 则 的 “ 轧 ” “ 倾 及 威
慑” 。两部分作家群体公认代言人在第一次文代会
上 的 报告 , 定 后 来 文学 批 评 与思 想 批 判 的 “ 理 奠 心
基调” 。周扬在《 的人民的文艺》 “ 新 中,老解放 区” 调适及走向新生的历程 , 被诸如《 文艺报》 这样 的文 文 学 实践 被 给 予充 分 总 结 ,被 认 定 为体 现 毛泽 东 学媒 介 刊物 全 景式 地 记 录 。借 助 此种 媒 介 文献 记 文 艺方 向 ,也 预设 新 中国未 来 文 艺发 展 基 本 轨迹 录 , 以 以一种 独 特视 角 来 整理 与 归 纳作 家 在 “ 可 十 和方 向 。茅盾 的报 告对 “ 解放 区” 原 国统 区 ) 新 ( 的 七年 ” 学批 评 进程 中 的“ 长 ” 迹 , 文 成 轨 同时 可 以丰 文学 实 践 在较 为谨 慎地 肯 定 成 就 的 同 时 ,进 行 了 深刻 的反 思 与检讨 。依循 此 种姿 态 , 多 作家 如曹 很 富文学批评研究厚度及挖掘可借鉴的研究路径。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九章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九章文学思潮

“第二个十年”文学开始的标志:《文化批判》、《创造月刊》与《新月》月刊这两种对立倾向刊物的出版及宣言的公布特征:1、“五四”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3、在左翼文学兴起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

第一节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一、国民党文艺运动第二个十年是国民党政权建立稳定又危急四伏的时期南京《文艺月刊》,上海《民国日报》与《觉悟》副刊提倡三民主义的新文学。

1930年左联的成立引起恐慌,发动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未形成中心理论及代表创作,在思想文艺领域未形成独立又影响的力量。

二、30年代现代文学基本历史线索无产阶级文学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民主主义(部分倾向左联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自由主义文学(倾向国民党却不党治文学)各自发展演变,构成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第二节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一、革命文学论争(一)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1928年,由革命作家和归国青年共同倡导,接受左倾路线(苏日左倾机械论,苏无产阶级文化派,拉普,文艺组织生活论是理论基础)无产阶级文学能推动政治的持续革命,提出文学的任务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全盘否定五四文学传统。

鲁迅写作的“阿Q时代早已死去”,鲁迅是“封建余孽”、“二重革命人物”(二)鲁迅、茅盾赞成文学革命的倡导反对创造社太阳社的文学工具论,组织生活论认为文艺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揭示与认识生活,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二、左联基本情况:1930年3月2日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郭沫若、郁达夫、冯雪峰、钱杏邨、鲁迅、柔石、茅盾、田汉大会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

“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的倾向”,并表明要“援助并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机关刊物:《萌芽月刊》、《拓荒者》、《前哨》(第2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北斗》左联贡献①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其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1954年《文艺报》被批判事件探析

1954年《文艺报》被批判事件探析

1954年《文艺报》被批判事件探析作者:陈扬来源:《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03期1954年对《文艺报》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10月,袁水拍的《质问〈文艺报〉编者》a将《文艺报》推向了风口浪尖,一场后来被称作“红楼梦研究批判”、本该以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为主要目标的运动,却首先对《文艺报》发出了严厉的质问。

文联、作协多次召开会议,专门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其问题,《关于〈文艺报〉的决议》首开文联、作协一级机构对具体刊物作书面处理决议的先例。

此后《文艺报》被迫全面改组整顿。

1954年至1955年是文艺界的多事之秋:“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适思想批判、胡风案,以及当时并未公开审理的“丁、陈反党集团案”,后来的“肃反”运动等,环环相扣、相互缠绕,批判《文艺报》湮没在这些更为突出的事件中,更像是一场大戏的引子,不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

关于上述事件的研究成果立足于大量史料,虽然在价值判断上各有差异,但基本厘清了事实,为我们呈现了1950年代中后期文艺界乃至整个知识界波涛汹涌的态势。

b但《文艺报》究竟为何受到批判?当时大量批评《文艺报》的文章多是出于“后见之明”的政治表态,事无巨细、失之琐碎。

现有研究认为冯雪峰转载李希凡、蓝翎文章时加的“编者按”是导火索,这固然不错,然而未及发掘深层次的动因。

《文艺报》在1954年以前拥有绝对权威的地位,一篇短短的“编者按”何以将其推入深渊?还有研究认为“周扬和他的同事们企图把冯雪峰和他的同事们从文化机关的有权势的位置上拉下来,而代之以他们自己的人”c。

这种大而化之的论断将复杂的文艺运动归结于派系斗争,与事实相去甚远。

本文认为,毛泽东把矛头对准《文艺报》并非一时兴起,不仅因为它对资产阶级思想容忍投降,体现了“资产阶级贵族老爷的态度”。

针对《文艺报》的批判,事前有着诸多因素,包括其体现出的与第二次文代会精神不相符的面貌、并非空穴来风的“独立王国”倾向、毛泽东对冯雪峰及其主持刊物积蓄已久的不满等;事后也达到了期望的效果,这次批判是《文艺报》的转折点,也是冯雪峰、陈企霞人生的转折点。

《文艺报》与“十七年”作家自我批评空间建构——以作家“成长”轨迹为中心

《文艺报》与“十七年”作家自我批评空间建构——以作家“成长”轨迹为中心

Wenyi Bao and the Self-criticism Space Construction
of 17 Years' Writers
作者: 魏宝涛[1]
作者机构: [1]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出版物刊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7-6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作家自我批评;《文艺报》;“成长”轨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构
摘要:“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角色参与了作家自我批评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以《文艺报》为中心的考察,清晰地展现出“十七年”作家在自我批
评中“成长”的大致脉络。

作家生存方式与身份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文艺报》上折射出的作
家转型、调适与新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了解此“成长”轨迹提供了最好的参照。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主题建构——以“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为视角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主题建构——以“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为视角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主题建构——以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为视角
魏宝涛
【期刊名称】《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7)003
【摘要】《文艺报》在"新时期文学批评"建构进程中的角色不可小视。

以"文艺与政治关系"讨论为视角,能够清晰梳理出《文艺报》与文学批评主题建构的密切关联。

这主要体现在:"历史重释"带来的文本巡礼与新发现,栏目设置彰显刊物编排取向以及媒介价值观驱动下的"别样"叙事。

【总页数】4页(P376-379)
【作者】魏宝涛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沈阳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空间建构——以“舆论姿态与内容指向(1978-1980)”为视角 [J], 魏宝涛
2.《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主题场域”的建构——以“资料整理”作为方法[J], 魏宝涛
3.在“媒介、社会与文化”场景中观照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以《文艺报》为中心
[J], 魏宝涛;王爽
4.《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空间建构——以"介入与建构(1978-1980)"为中心 [J], 魏宝涛
5.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书写——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J], 韩文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真实性问题形象思维问题论争与苏俄文学传播中的《文艺报》(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真实性问题形象思维问题论争与苏俄文学传播中的《文艺报》(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真实性问题形象思维问题论争与苏俄文学传播中的《文艺报》(一)〔摘要〕20世纪50年代国内就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文艺报》积极介入论争。

在真实性问题的论争中,《文艺报》通过译介苏俄文章为国内论争找到关于真实性理论的合法权威根据,进一步使国内认可真实性问题。

在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中,《文艺报》通过构筑知识背景,引导国内的论争朝着五十年代文学规范的路子上发展。

20世纪50年代《文艺报》通过传播苏俄文学、文论对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论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文艺论争;《文艺报》;真实性;形象思维;影响苏俄文学和文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规范有着重要的影响,传播苏俄文学和文论的期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和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文艺报》是传播苏俄文学文论的重要桥梁,对中国此期文学的发展与规范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播苏俄文学文论对国内文艺论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文学真实性和形象思维两个文艺理论问题的论争为切入点,对《文艺报》译介苏俄文学和文论的情况做了一番梳理考察,以探讨五十年代《文艺报》如何通过传播苏俄文学与文论而对国内建立一体化文学规范起到影响和作用的。

一、真实性问题的论争真实性问题是五十年代重要的理论问题。

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秦兆阳、胡风、陈涌、于晴、蔡田、唐挚、冯雪峰等对建国以来文坛充斥平庸的、灰色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不满,他们质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的根据,主张以“真实性”来作为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标准。

为此,他们提出了“写真实”和“干预生活”的创作口号,提出大胆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真实性的论争由此开始。

《文艺报》对这一问题的论争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时《文艺报》上发表的关于真实性问题论争影响比较大的文章有:1956年第23期钟惦棐的《电影的锣鼓》、1957年第4期于晴的《文艺批评的路》、1957年第8、9期蔡田的《现实主义,还是公式主义?》、1957年第10期唐挚的《繁琐公式可以指导创作吗?——与周扬同志商榷几个关于创造英雄人物的论点》。

用新批评方法批评或分析一篇诗歌【文艺批评重镇需要“新批评”】

用新批评方法批评或分析一篇诗歌【文艺批评重镇需要“新批评”】

《用新批评方法批评或分析一篇诗歌【文艺批评重镇需要“新批评”】》摘要:一张《文学报》,诞生在上海,却是中国文学界的权威媒体,但文艺批评假如建立在“不得罪人”的基础上,那岂不成了“文艺表扬”,因此,有人将《文学报•新批评》誉之为对中国文坛的一种“拯救”,似不为过一张《文学报》,诞生在上海,却是中国文学界的权威媒体。

如同其他名社名刊一样,上海的出版社或文学期刊社,即便冠以“上海”二字,它一定是“全国性”的。

这份历史的承袭,让上海的文化人天然具有全局的胸怀。

曾经一度,“市场冲击文学”甚嚣尘上,但“文学人”没有停止过挣扎、抗争和坚守。

一张《文学报》,今天变薄了,明天变厚了;今天变大了,明天变小了――无论是承受“改革的阵痛”,还是“市场的考验”,它坚挺过来了。

并且,它努力“有所作为”,让人刮目相看。

新近诞生的《文学报•新批评》专刊,以“靶标精准”的文艺批评,获得了普遍赞许,《人民日报》刊文予以高度肯定。

《文学报》通过“新批评”,再次令人瞩目。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的那样,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量批评,除了无原则的廉价吹捧,便是“抽象否定、具体肯定”的高头讲章、空泛议论。

这种两头讨好的评论,最核心的问题是不会得罪人。

但文艺批评假如建立在“不得罪人”的基础上,那岂不成了“文艺表扬”?《文学报•新批评》的可贵之处就是“逆势而行,频频开炮”,著名的文学艺术家首当其冲,一律“不能幸免”。

由于批评家的文章“靶标精准”、庖丁解牛、说理透彻,让读者充分领略了“批评”的要义:对作家作品的一味吹捧,无益于中国文学的长足进步;恰恰是犀利无情的解剖,能让作家有所敬畏和警醒,从而看到标杆,努力攀登。

因此,有人将《文学报•新批评》誉之为对中国文坛的一种“拯救”,似不为过。

批评家的存在,是文化生态的重要部分。

批评家的职责,就是用犀利的目光评头论足对症下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2 01 4
V 0 1 . 3 8 Ge n e r a 1 . №1 8 1
( 总第 1 8 1 期)
【 文学与语言学 】
《 文艺报》 与“ 新时期文学批评 ’ ’ 舆论 空间建构
— —
以“ 舆论姿态与 内容指 向( 1 9 7 8 - 1 9 8 0 ) ” 为视 角
当代 文学批评发 展进程 中 , 《 文 艺报》 以其鲜 明媒
介 角色参 与建构 整个 中国 当代 文学 批评 舆论 空 间与 发 展路径 。无论从 媒介 自身演 进线索 , 还 是从建 构当
伊始 , 就积极地为“ 新时期文学批评 ” 建构舆论导 向 , 积
极铺垫文学批评开展的舆论氛围和基调。
沈 阳师范 大 学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 2 1 0 1 4年 第 1期 ( 总第 1 8 1 期)
们要 深刻 地理 解 当前 的社会 主义 革命 和社 会 主义建 设新 时期 的伟 大现实 , 用 更多更好 的作品 出色地反 映 我 国三大革命 运动 的新 成就 , 反 映我 国各条 战线人 民 群众 抓纲治 国 、 努力建设 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 国的革命 精 神 和豪迈气 概 , 反 映伟 大领 袖 和导 师毛 主席 、 敬 爱
1 9 7 8 年1 期) 又如 同期周扬 的文章《 在斗争 中学 习》 则 鲜 明指 出 : “ 表现社会 主义新时期 的生活和斗争 , 这是
我们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光荣 而艰 巨的任务 。”
再有就 是同期 以“ 本刊记 者 ” 的 口吻编发 的《 团结
战斗 , 高歌猛击——记 中国文联第三届 全委会 第三次
和历史 文献 提醒着 我们 在认 真开展 相关 问题 研究 之
前, 有 必要还 原历 史情境 下文 艺界 领导 人 、 文 艺工 作 者及全 国范 围 内对 即将来 临 的“ 新 时期 文学 ” 的渴望
与期待 , 其中较多的是对“ 浩 劫” 的痛恨 与批判 , 对错误 思想 和观念 的揭露 与抨击 。1 9 7 8年 7月 复刊 以来 的
导文学评论刊物的媒介价值观与立场。
【 关键词】 《 文艺报》 ; 新 时期文学批评 ; 舆论建构; 媒 介价值观 ; 文化认 同
[ 中图分 类号] I 2 0 6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5 4 5 0 ( 2 0 1 4 ) O 1 — 0 0 8 2 — 0 5
魏 宝 涛
( 辽宁大学 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 摘 要】 《 文艺报》 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此种关联有助于我们梳理刊物本身与文学批评舆论建构的 密切关系。在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 建构的初始阶段 , 《 文艺报》 以‘ 批 判与斗争” 的舆论姿 态、 “ 回忆与期待” 的内容指向彰显着主
2 0 1 4年第 1 期
第3 8 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d o f 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显与张扬 , 即“ 批判” “ 斗争” “ 回忆 ” “ 期待 ” 。 从《 文艺报》
上 的文献 中 , 我们能够 拣拾 出一 幅大致 舆论建 构线路
队伍 而斗争 。一定要在揭批 ‘ 四人帮 ’ 的伟大斗争 中大 力发展我 国社 会主义 的新 文艺 , 鼓动人 民群众 同心 同 德 、满怀信心 地从事新 的伟 大的长征 。” ( 《 文 艺报》 ,
扩大会议》 一文 , 其中谈 及“ 大家一 致认 为 , 作 家艺术 家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0 6 【 基金 项 目】 2 0 1 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青年基金项 目 ( 1 1 Y J c 7 5 1 0 8 7 ) ; 2 0 1 0年辽 宁省教 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一 般项 目( W2 0 1 0 1 8 2 ) ; 2 0 1 0年度辽宁大学国家级项 目预 申报基金资助( 2 0 1 0 L D G Y1 5 ) 。 【 作者简介】 魏宝涛 , 男( 满族 ) , 辽宁铁岭人 , 辽宁大学副教授 , 文学博 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


“ 批判与斗争” : 文学批评舆论建构的姿态呈现
代 文学批评脉 络来 看 , 《 文 艺报》 都是我们认 识此段 历
史区间文学批评 的绝好视角 。自《 文艺报) ) 1 9 7 8 年 7月 复刊 以来 , 《 文艺报》 就 以文学批评主导媒 介刊物 鲜明 姿态 紧密地 与新 时期文学批评关联在一起 。种种资料
将 此 时期 《 文艺报 》 上 的文 献资 料加 以归 纳整理 和分析 , 可发现 《 文艺报》 在建构新 时期文学批 评舆论 基 调的“ 前期 ” 阶段 , 主要媒介 姿态具体体 现在刊发 大 量“ 批 判” 和“ 斗 争” 性质 的文章 和讲话 、 访谈 等 。此种 “ 批判 与斗争 ” 主题 基调首 先表现 在报》 复刊 以后要做些什么呢? 它怎
样 报答党 中央 、 文艺界和广大读 者的期望 呢?第一 要 斗争 ! ……第二是要斗争 ! ……第三还是要斗争 ! 要为 培养文学艺术 的新生力量 , 发 展壮大无产 阶级 的文艺
《 文艺报 》 , 给我们最深刻 的印象是媒介 主题基 调的外
图 。今 天 , 我们来 重新 审视 这段历 史 时期 内的《 文艺 报》 , 最大的收获是可 以理清“ 社会 主义文化领导权 ” 是 如何 延续其 在 当代 中 国文 学批评 范 畴 内的影 响力 与 约束力 , 以及 由此 而生的对刊物 《 文艺报》 自身成长历
史 和发展路径 的描绘与勾勒 。 种种 资料和声调 已经表 明: 《 文 艺报》 其 实在复 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