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导人生走向完满
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是一场追求意义的旅程。
尽管人们对于“意义”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倾向于寻找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目标或价值观。
哲学,作为人类思维的探索与思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性和客观的方式来思考和理解人生的本质、目的和意义。
它不仅关注科学和道德等方面,更深入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
首先,哲学帮助我们探索人生的本质。
从古希腊哲人开始,哲学家们一直在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
他们提出了种种理论,例如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康德的“人的尊严”,尼采的“超人”,都是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这些理论引导人们思考他们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从而充实和赋予他们人生的价值。
其次,哲学通过提出意义存在的可能性,帮助人们寻找个人人生的意义。
存在主义哲学家如卢梭和尼采提出了“选择”和“自由”的观念,宣称每个个体都有自由意志去决定他们人生的道路。
这种哲学观念鼓舞人们发现和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意义,而不是被外部因素或权威主义所限制。
此外,哲学挑战人们的思维模式,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世界。
这种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得人们对于任何事物都能持有怀疑的态度,不轻易揣测事物的真相。
例如,符号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塞尔和维特根斯坦通过研究符号和语言的概念,使人们对于思维和沟通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也有助于培养出更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从而增进人类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此外,哲学也关注人们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他的作品,他强调了墨菲斯的理念,即幸福不仅仅来自于物质财富,而是来自于个人的品德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他主张对于高尚的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不断努力,才是人们真正有意义且幸福的生活方式。
这种思想启迪人们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仅体现在个人的成功和成就上,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和外在行为。
古希腊哲学思考人类存在之意义
古希腊哲学思考人类存在之意义人类作为思考动物,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一直是思辨的对象。
而在古希腊哲学中,关于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思考成为了哲学家们重要的议题。
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探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哲学的重要性。
古希腊哲学源远流长,产生了许多学派和思想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
这些哲学家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并为后世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提出了他的哲学理论,其中包括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他认为人类存在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通过提高自身的灵魂来实现对真理的追求。
柏拉图强调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本,他认为通过哲学的学习和思考,人类可以逐渐接近真理,实现自己的存在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思考。
他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幸福联系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目标在于追求幸福,而幸福又是在实现我们最高的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中获得的。
他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感受到一时的快乐,而是通过追求德行和美德,实现自己的潜能和理想,达到人生的完满。
苏格拉底则提出了著名的“人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自我认识和不断追问的过程中,达到智慧的境地。
苏格拉底坚信,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不断的追问,人能逐渐摆脱对于错误和迷惑的认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存在的意义。
通过对古希腊哲学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探究,我们发现人类存在的意义并非固化不变,而是与个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和意义可能会因其思考方式、个人经验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此外,古希腊哲学的思考也提醒我们哲学的重要性。
哲学作为人类思考的一种方式,不仅帮助我们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也能够引导我们理解自身的处境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哲学的思辨,我们可以探索人类的潜能和可能性,发现生活的真谛和价值。
综上所述,古希腊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究。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强调了智慧、幸福和自我认识在人类存在的意义中的重要性。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
宗教所宣扬的神圣的理想人生 ,人具有的 神性又为这种追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和基 础。宗教所主张的理想人生有两重意义 ,一 方面这种理想人生就现世的标准来看是完
满的 ;另一方面就来世的角度来看 ,它又是 为来世的神圣幸福在今世所做的最完善最 充分的准备。 宗教的这种理想人生最充分 地体现在宗教所宣扬的理想人格上。 犹太 教和基督教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义人。 何 谓义人? 《圣经》中说 ,人是因信称义的。义 人乃是虔诚信仰上帝的人 ,义人不仅信仰 上帝 ,而且还按照上帝之道行事 ,只有信而 没有行的人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圣经》中 的约伯和亚伯拉罕是义人的典范。 他们笃 信上帝 ,经受种种天灾人祸的考验依然坚 信不疑 ,任何时候都不抱怨。《圣经》新约中 的理想人格乃是耶稣所体现的理想人格。 耶稣博爱世人 ,为传播福音四处奔波 ,最后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 以自己的血赎世人的
3.人生的价值与人生的理想 宗教的目的在于为信仰者提供关于人
类命运和个人人生的说明 , 从而使人信仰 宗教 ,自觉自愿地按照宗教教义和教规的 要求来生活 ,所以 ,对现实人生的说明和对 理想人生的设计必然是宗教人生哲学的重 要内容。
宗教对于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基本上 持否定的态度 ,轻视此生 ,重视来世。 基督 教认为 ,人生而有罪 ,人的罪恶导致了人生 的苦难 ,所以人生是带罪的、痛苦的。 《圣 经》中记述 ,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 ,上 帝说: “你必终身劳苦 ,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容 , 并无定 论。考察以往的人生哲学思想 ,我们可以发 现 ,以往思想家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大致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从何而来? 包括 人的起 源、人在宇宙 中的地位等 问题 ; 第 二 ,人是什么? 包括人的本性、人的本质等 问题 ;第三 ,理想人生是什么? 包括人生价 值和人生理想等问题 ; 第四 ,如何造就理想 的人生? 包括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实现的 途径等问题。 本文拟从上述方面来考察宗 教的人生哲学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人生指导的意义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人生指导的意义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对今天的人生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尽管距今已有数千年,但老子的思想依然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对当代人生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一、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返璞归真,主张遵循自然之道。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追逐物质和功利,追求高薪、名誉和地位,但却忽略了内在的平衡和个人的真实需求。
老子的思想引导我们回归自然,摒弃虚浮的欲望,寻求内心的安宁与生活的平衡。
当代人应当通过减少物质欲望,减少对外在影响的依赖,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和内在的满足。
只有当我们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在的真实和平衡,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安宁。
二、无为而治:积极无为的处世哲学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原则,主张通过顺势而为,不强求主观的干预。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过于焦虑和努力,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势而为,不要过度干涉自然和外界的事物,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和情境下,顺势而为,以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
当代人应当学会放下过度的控制欲望,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
只有当我们不再过度努力和控制一切,而是顺时应变,善于选择和把握机会时,我们才能达到更好的成就和更轻松的心态。
三、柔弱胜刚强:温和和平的处世智慧老子的哲学思想赞扬柔弱胜过刚强,主张以温和、合作和平的方式处理事务。
在当代社会,竞争与冲突日益加剧,人们常常以强者的姿态对待问题和他人。
然而,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通过柔弱和相互理解,我们能更好地处理矛盾、减少摩擦、促进和谐。
当代人应当以柔弱和平为导向,通过理解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只有当我们以和平和善意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需求时,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老子的哲学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忽视了他人和社会。
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哲学是对人类思维和存在的一种探究和思考,它是为人类提供思想指导的一种学说。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或学术,更是对人类智慧和思辨的一种追求和实践。
实际上,哲学在人生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便是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1.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关心自我哲学思想中,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自我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而是人类思维和行动的核心。
哲学中,体现了对自我存在的深刻探究,通过学习哲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自身性格特点、人际关系与自我表达方式等等,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关心自己。
2.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寻求真理哲学学说中,“真理”是一种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基本概念。
每个人都有对真理的渴求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还包括提高人类自身思考、认识和发展的能力。
哲学可以引导我们通过理性思考和个人实践,达到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3.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面对生活哲学思想中,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相是生始于自我,也结束于自我。
通过哲学的指导,我们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包括道德、自由、社会等方面,以及悲喜、得失、离合等情感,从而建立起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成为一名真正的哲学家。
4.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选择人生的方向哲学思想中,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和确定方向和目标,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和反思人生问题,提供思想支持和指导,以充满意义、激情和光彩的方式度过人生旅程。
总之,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学说,为人们指引人生道路。
通过哲学,我们能够深入地探讨人类思想和存在,了解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追求,以及为自己的生命提供指导和帮助。
尤其对于现代人们在复杂的生活背景下,哲学的意义与应用价值愈加重要,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面对生活、人际关系、工作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
苏格拉底的名言
格拉底的名言1、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2、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
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3、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
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
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5、深入你的心,认识你自己!6、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7、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追求更加完满的自我。
8、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9、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10、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11、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12、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13、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个贤妻,他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取了个悍妇,他会成为哲学家。
14、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
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15、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16、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17、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18、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19、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0、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2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22、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23、男人活着全靠建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24、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25、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26、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27、女人的纯正饰物是美德,不是服装。
28、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季羡林:不完满的才是人生_人生感悟
季羡林:不完满的才是人生_人生感悟
维纳斯因为断臂留给世人无数遐想,于是残缺成了一种美。
世事古难全,追求完美有时是因为学不会舍弃。
“半”字不是得过且过,而是恰到好处的淡然。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
时,不吃到无法下咽绝不罢休,此时一想美味则憎恶盈胸,更有欲呕欲吐之感,全无美好回味之趣。
看人亦如此,不看碌碌无为时,不看飞黄腾达时,只看他在路上的跋涉,就是一生中最美的片段。
所以,但凡成功人士都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注意距离,这就是一种哲学思维,就是“半”字魅力。
01
“半”是一种安逸平和的理想生活
人们常常羡慕书中那些别样的人,如半官半隐的王维,或古代那些半耕半读之人,我们钦羡他们的安逸平和,而我们的烦恼来源于在世事奔忙劳碌中,心被填得满满,连梦里都不得清闲。
究其根本,是我们不能把心腾出一半来,去容纳一些喜欢的东西。
当你要求自己尽善尽美的时候,反而束缚了前进的步伐。
如若跟着感觉融入欣喜中,你会发现,脚步更从容,生活更轻松。
“半”是一种宠辱不惊的从容姿态
面对生命中一切荣辱与得失,陶渊明有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在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诱惑面前,特别是在激烈竞争,崇尚快餐文化的今天,只有“求半”的境界,才能坦然面对人生,淡泊看待荣辱。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去面对、去拥抱,。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说的是三种自然现象,但寓意是为人处世的哲理。
意即只有中和恭谦,虚怀若谷者,才能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不断迈向心灵的自由王国。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可谓将“半字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季羡林曾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杨绛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
”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是“万事但求半称心”。
“半”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处世哲学。
在李密庵,他的另一《半字歌》云: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桑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占半。
这既是对自己平生的总结,又是劝世的形象经验。
长沙岳麓山的半山亭,是遥望江天的绝佳景点。
据说,这里原为半云庵故址,古庵已湮没不可考,相传鼎盛时,庵里的烧火僧唱出悟佛的半云歌:“山半山庵号半云,半庙半地半崎依。
半山芳草半山石,半壁青天半壁阴。
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如修心。
古代文人的人生哲学诗词中的智慧与人生感悟
古代文人的人生哲学诗词中的智慧与人生感悟古代文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他们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体悟,其中蕴含了智慧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这些诗词不仅是文人个体的精神追求,更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代文人的人生哲学诗词中所蕴含的智慧与人生感悟。
一、精神追求与自我修养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净化和个体的成长,其中心灵的富足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他们通过修身养性、自我反省等方式探求内在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精神追求在他们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苏东坡的《赤壁赋》中写到:“非攻城非守城,缓急之间以为固;是故不明,以日月之行,以时变之傥然;敢问古之善临事者,皆若是哉?”这段描述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内心的稳定和独立,他们以镇定的心态应对各种困境,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智慧与人生感悟。
二、境界的追求与人生的热爱古代文人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于世间的种种美好感到热爱,并通过自身的修行和文学创作追求境界的提升。
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意境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中展示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通过刻画自然景色中的哀愁和无奈,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人生感悟。
三、对人生的反思与深刻思考古代文人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和挫折时,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反思与深刻思考。
他们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从而对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段诗以人们对自然界的变化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思考,透过自然景象传递哲学的智慧与人生感悟。
四、生命的脆弱与珍惜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他们常常表达对生命的脆弱与珍惜。
他们用短暂的人生来感悟人生的意义,并以此激励自己和他人去珍惜时间。
哲学名言与人生哲理
哲学名言与人生哲理1. 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
2. 幸福不在得的多,而在计较的少。
3.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4.前往伟大的颠峰之路,必定崎岖。
5.快乐在满足中求,烦恼多从欲中来。
6.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8. 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黑格尔9.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黑格尔10.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黑格尔11. 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
”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
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
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黑格尔12.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13. 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
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黑格尔14.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黑格尔15. 存在就是合理 Only in the state does man have a rational e某istence. ——黑格尔16.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黑格尔17. 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黑格尔18. 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黑格尔19. 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人生哲学的句子经典语录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人生哲学句子语录:1.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智慧语典》2.一个人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
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智慧语典》3.构成爱的,不是那一字一句的山盟海誓,而是淡淡陪伴中的深深的默契。
——《智慧语典》4.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该如何进行;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该如何相处;事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了。
——《智慧语典》5.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
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智慧语典》6.人生中,总有起伏,既然你不会因为水蒸气上升而雀跃,你又为何要为下雨而忧伤呢?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信给久违了的朋友,表达浓郁的情谊,或者想让他知道你很佩服他,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
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将来"、"总有一天"已经不存在她的字典里了。
——李碧华7.当你不够强大时,你伤害不了别人,你只能毁灭自己。
——岳晓东8.既然连对鲜花都变得漠然了,那这世界还有什么美好可言呢?——岳晓东9.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人健康、子女成才、爱情甜蜜、婚姻圆满。
——李碧华10.人生无完满,缺憾亦是美,优雅的人生,是阅尽世事的坦然,是沧桑岁月的恬淡,是生命感悟的极致。
—汪国真11.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有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够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了自然规律和社会常规的。
《活法》-稻盛和夫
《活法》-稻盛和夫之欧侯瑞魂创作“身居乱世之中,重新审视“活法”.“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服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我们的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获得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获得的场所.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锻炼灵魂.”“简单的原则是不成摆荡的指针”.“灵魂取决于“人生态度”,它有可能磨练,也有可能发生污点.由于人生的渡过方式分歧,我们的精神既可能变得高尚也可能变得卑劣.”才华越是分歧凡响,就越是要需要指针来正确指引方向.该指针就是理念、思想或是世界观.我想可以用“性格+哲学”这个方式暗示人格.由人类与生俱来的性格和后天在人生的路途中学习掌握的哲学这两方面形成人格.总之,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哲学,就形成了人们的精神品格.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呢?谜底就是“做人准则是否正确”.这是类似父母给子女言传身教的那些简单而朴素的教导,是人类自古培养起来的伦理、品德.从努力工作中体味人生真谛听说在拉丁语中有句谚语,“完成工作勿如完成工作的人”,人格的形成也是通过工作的完成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哲学发生于辛勤的汗水中,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获得磨炼.生命只有一次,万万不成浪费,要“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或者——继续这种看似朴质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将旧貌换新颜,酿成非凡的人.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就会实现180度年夜转弯如何才华使人生过的美好,收获更幸福的果实,我用下面的方程式进行回答: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人生活工作的结果是由这三个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积,绝不是“加法”.所谓能力,换句话说,是指才华、智力,更多是指先天方面的资质.所谓热情,是指从事本职工作的激情或努力的态度,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控制后天方面的因素.思维方式是精神应有的状态或看待人生的态度,也包括前文提到的哲学、理念或者思想等.那么积极方向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没需要艰难地思考,简单地认为“凡事往好的方面着想”就可以啦.总是积极向前的、建设性的;有一颗感恩的心,具备和年夜家一起行动的协调性;乐观的接受;布满善意、有理想、态度温和;不惜努力;知足、不自私、没有强年夜欲望等等,这些都是积极性的思维方式.实现胸中年夜志的“宇宙法则”对世间万物都怀抱“凡事往好的方面着想”的利他之心,有爱心、不懈努力、顺应宇宙潮水就能渡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与此相对,憎恨、敌视他人,只顾利己之人,其人生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智慧宝库”释放无限睿智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宇宙中的某个处所有一个应该称作“智慧宝库”(真理宝藏)的处所.在无意间,我们将宝藏中贮存的“智慧”作为自己的新思路、灵感、或者缔造力,反复加以挖掘和吸收.如果想获得收获,就要为此付出艰巨的努力,只有这样神灵才会给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授予你一束“智慧宝库”的光明.自律的“王道”人生观要课以自己比他人更为艰苦的人生,其实不竭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必不成缺的.努力、诚笃、认真、正直......严格遵守这些看似简单、容易的品德观和伦理观,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或人生态度的不成摆荡的根基.实现追求的人生法则人生是思维所结的果实,这种想法已经构成许多胜利哲学的支柱.根据我自身的人生经验,我也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内心不渴望的工具,它就不成能靠近自己”.亦即你能够实现的,只能是你自己内心实现渴望的工具,如果内心没有渴望,即使能够实现的也实现不了.在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时,首先应该想想自己要这样做或那样做,并愿意付出比其他任何人都强烈、甚至粉身碎骨的热情,这是最为重要的.思考至关重要若没有强烈的愿望,就“看不到”法子,胜利也就不会向我们靠近.首先需要有强烈的愿望,这很重要.只有这样,愿望才华成为新的起点,最终一定能够胜利.无论是谁,人生就如你内心描绘的一张蓝图,而愿望就是一粒种子,是在人生这个庭院里生根、发枝、开花、结果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你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力和缔造力吗?棋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推敲,思考上万种棋步,一次又一次地在年夜脑中模拟演习到达目的的过程,不达目的棋步就从棋谱里消去.如此锲而不舍,反复思考,胜利的路途就好象曾走过似的“逐步清晰”了.那些只呈现在梦想里的的工具逐步接近现实,不久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似乎已成现实.实现的形态,完成的形态都能在头脑中或在眼前清晰地显现.考虑周全的话,就一定能实现.设立一个更高的合格线,更进一步采用行动直至现实和愿望完全吻合为止.只有这样,才华取得令人满意的超卓功效.胜利的两年夜因素:缜密计划和前期准备一旦到从计划转入落实阶段,则再次基于乐观论,坚定不移地开始行动.也就说,“乐观地设想、灰心地计划、愉快地执行”.这在成绩某些事情、变愿望为现实上是非常需要的.年夜病初愈后体悟到的人生真谛“我们内心有个吸引灾难的磁石.生病是因为有一颗吸引生病的羸弱的心”这是谷口雅春先生的《生命的真相》中的话.谷口先生使用了“心相”这个词.论述了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生病也不例外.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现实中来的.原来心相就是现实,少年的我对谷口先生的话深有感触,也对自己行为进行了反省,并发誓以后尽可能朝好的方面着想.心态决定数运人生有盛衰荣辱,即使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用自己的双手开拓的人,其人生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也是由自己的心相呼唤而至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播下的种子.简直,所谓命运,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俨然存在.可是,它不是人类力量无法抗拒的“宿命”,而是因我们的内心而改变.人生是由自己缔造的,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内心.在日本思想里,这就是“立命”.思维方式的画笔在人生的花园里描绘出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彩图.因此,人生色彩如何,取决于你的心相.锲而不舍肯定胜利哪怕是无能为力的事,那也只是现在的自己无能无力,将来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将来进行时”考虑是很重要的.应该相信自己还有潜能,等候机会唤醒,迸发出来.努力是从平凡升华为非凡的需要阶梯无论眼界多高,也必需加踏实地.无论梦想和愿望是何等高远,现实中的每一天都要竭尽全力踏实地重复简单的工作.为了继续昨日的工作,不能不挥洒汗水,一毫米、一厘米地前进,把横在眼前的问题一个个解决失落,时间就这样在看似微缺乏道中渡过了.所以奉劝各位,与其突然为明日烦恼、孜孜不倦地计划未来,不如首先倾注全力充分每一个今天.这才是实现梦想的最佳有效途径.每天的创意促进年夜飞跃不选择轻松的近路,而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拼命、认真、踏实地积累.变梦想为现实,成绩心中理想的,正是这些非凡的凡人.我所说的坚持很重要,其实不以为这坚持是“相同的重复”.坚持和重复是两码事.不是漫不经心地重复昨日,而是昨天比今天,后天比明天,必需前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与改善.这样的“创意精神”能够加快靠近胜利的速度.在昨日努力的基础上再稍加改良,近日要比昨日有进步,即使只有一小步.这种从不懈怠、坚持究竟的态度,将终会与他人拉开巨年夜的差距.决不走同一条路,是走向胜利的秘诀.听见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了吗?工作现场有神灵.例如,有时无论怎样想法子、反复试验不竭摸索,工作都没有顺利进展,处处碰壁,无计可施.其实当你认为已经无能为力时,事情才刚刚开始,此时,应该先恢复冷静,然后面对现实再次重新审视周围.牢记“有意注意”的人生有句话,叫做“有意注意”.就是指有意识地加以注意.有目的地、认真地、把意识和神经集中在对象上.有意注意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对细小的事情,都“有意图地”凝聚自己的意识.所谓有意注意,就比如类似使用锥子的行为.锥子是一种通过力量凝聚在最前真个一点上,高效到达目的的工具.这个功能的核心就是“集中力”.无论是谁,只要像锥子一样,集中全部力量在一个目标上,就一定能胜利.激情与梦想,实现精彩人生无论何等遥远的梦想,只要内心强烈地祈求,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为此,直到祈祷、祈祷、再祈祷.渗透到潜意识中去——讲述梦想自己就是行动的一部份,实际上,我们就是通过这些,把虚幻的梦想基本上酿成了现实.无论我们年纪多年夜,都希望自己是拥有梦想、前途一片光明之人.没有梦想的人就不成能有缔造性,无法获得胜利,也不成能生长为有用的人.为什么呢?因为通过描绘梦想、锐意立异、不竭努力,人格才华够获得不竭的磨炼.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强调一点——梦想和愿望就是人生的跳板.简单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则真理是一根线织成的布.所以,所有的事情越纯真就越接近它原本的状态,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于是,用纯真的法子去看待复杂的事情,这种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处事哲学拨开人生迷雾引导人们采用正确的生活态度的简单的原理原则,可以换一个说法,就是哲学.可是,这不是晦涩难懂的桌上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发生的“生动的哲学”.如果问为什么必需确立这样的哲学,那是因为当人在各种各样的境遇中感到迷失、苦恼、痛苦、为难的时候,这样的原理原则可以作为选择哪条路途、采用何种行动的判断标准.人们在不竭前进的过程中,随时随地会呈现必需做出抉择和判断的场所.从工作抵家庭,从就业到结婚,我们不能不做出各种选择和决断.也可以说,人生就是这些判断的集合、抉择的连续.面对诱惑,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哲学坚定并遵循基于原理原则的哲学,它将引导事业走向胜利,为人生带来了丰硕果实.固然,这绝对不是一条布满乐趣的享受之路.以哲学为基准的人生,要约束自己、束缚自己,甚至很多场所陪伴着痛苦.有时还可能是处处“吃亏”的苦难之路.明知吃亏也要遵守的哲学,明知有苦也要接受的觉悟,我们是否故意有这些?这才是是否能够渡过真正充分完满的人生,是否能够收获果实的分水岭.贯彻落实才有意义原理原则既是正确与坚强的源泉,同时它也很懦弱,如不时时告诫自己,它就会轻易被人遗忘.正因为如此,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反躬自省,对自己的行为要自省自戒,并把它们加入到人生的原理原则里去.磨砺心智所需要的“六个精进”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戒骄戒躁3、每天自我反省4、感谢生命5、行善积德6、摒弃失落感性所带来的烦恼自省与人格磨砺中国古代提倡远离“虚伪”、“自私”、“放纵”和“奢侈”的人生态度.课以自己高洁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人上人的义务,亦即高尚的义务.说到努力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也许有人会笑——好像小学品德课本中讲的一样.可是不正是因为我们年夜人没有遵守小学所受的教育才招致现在社会价值观摆荡,人心荒废吗?领导的“德”要高于“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慧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这三个资质,换言之就是“人格、勇气、能力”.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稻盛和夫《活法》关于创业:乐观的创业构想、灰心的计划考虑各种风险、愉快的执行阶段.在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需要讲究人生价值——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能在心安理得中以充分生活的幸福感走向新的旅程.什么是人生?人生是在感受中不竭完善自我的过程.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性格与哲学的结合.哲学就是探讨为人做事的最高准则.什么是人生成绩?人生成绩=(思维方式*激情*能力)的劳动过程.是乘积不是求和,任何一项为零,整体就不存在了,而且思维方式可能为负,看问题思考的方法错了,带来的是负面效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读后感
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读后感1,把教育还原于人的生活过程,通过教育去实现人的完满生活,好生活。
2,知识就是力量一培根3,现代教育从根本上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却由此淡化甚至淹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功能。
4,生活中的人不可能被简单规定,更不可能被标准化,机械化。
5,我们的教育关心的是未来成人的生活而不是当下真实的儿童生活。
6,教育要培养的人乃是生活中的人,生活着的人,要生活的人。
7,人在生活中,意味着人在行动中,人在创造中,人在展示中。
人在生活中实践他的自我,创造他的自我,展示他的自我。
8,如果教育没有真正关注并引导人的生成,那么此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9,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10,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
———怀特海。
11,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应该不断充盈儿童当下生活的内涵。
12,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一———一杜威13,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旨在要“唤醒沉睡的人”,鼓舞人的“生气勃勃的精神”-第斯多惠14,教育的智慧就在于打开儿童的心智之门,生活之门,让他们即时地,积极地获取智慧的思想与生气勃勃的精神,有效地充盈他们现实的生活。
15教育绝不仅是让人认识世界,而是让人在世界中生活,让人体验“世界”,让人“有”“世界”,让人真实地“生活”“在世界中”。
16,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的核心是生活意义问题。
16,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的核心是生活意义问题。
17,教育应该用合适的知识去积极关照人生,用恰当的知识去打开人生通向世界的窗口,启发人生的智慧与真理,从而积极有效地导引生活与人生的展开。
18,教育引导个体去接受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世界,理解历史传统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理解人生,理解自我的生活过程。
19,语言的教育应加强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加强对语言的理解与领会。
语言的教育永远不能技术化,惟有长期的涵蕴,熏陶方能实现真正的教育。
季羡林的人生哲学
第一章不完满才是人生1.不完满才是人生
2.福祸相依,不能强求3.人生在世有使命
4.人生的成功在于把握机遇5.尽人事,昕天—命
6.价值就表现在变态上7.面对人生要认真
第二章至真至善以修身1.慈善,修身之始
2.公德,人性之本
3.君子之道在于礼
4.诚信养心为修身
5.人贵有自知
6.不知足是正当的
7.故步自封不进则退
第三章无愧于心是为德1.真实做自己
2.明事理,求诸躬
3.吾日三省吾身
4.成人之美,勿使人之恶5.有为有不为
6.盛满易为灾,谦虚恒受福
第四章处世之道平常心
1.道是平常心
2.胸怀容人量,宽容一切3.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4.滴水之恩记在心里
5.适应不等于迁就
6.祸从口出,少言慎言
7.不必三思即可行
第五章与人为善,能忍自安
第六章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第七章心中有情,人生有爱
第八章生活养生本无术
第九章良师益师铸就辉煌
第十章身处困境岿然不动
第十一章功名利禄过眼忘。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及其超越情怀与启示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及其超越情怀与启示冯友兰建立在道家思想基础上的逻辑化的人生境界说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层层递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不同位阶的立体人生图景。
本文试图梳理这一人生图景,以期展现其超越情怀,并对现代文明所遇到的困境有所裨益。
标签:冯友兰人生境界超越启示一、冯氏人生境界说简要梳理在谈冯氏人生境界四重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觉解”一词,在冯氏看来,“觉解”决定着人生的意义,人生有意义之后才能谈人生境界的问题。
这意味着“觉解”在其人生论中占据着要位,是其人生境界说的奠基之石。
那么,何为“觉解”呢?冯氏认为:所谓“觉”即人之自觉,“他于作某事时,自觉其是作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所谓“解”就是人之了解,“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
①意思简单明了,所谓“觉解”即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觉察、自我了解。
他还说:“人生亦是一类底事,我们对于这一类底事,亦可以有了解,可以了解它是怎样一回事。
我们对于它有了解,它即对于我们有意义。
我们对于它底了解愈深愈多,它对我们底意义,亦即愈丰富”。
②也即是说,人有了“觉解”,事物才对于我们有意义,人的“觉解”越深越多,事物对我们的意义也即越丰富。
简而言之,“觉解”在意义之前,意义在“觉解”之后。
1.自然境界之“顺才顺习”自然境界在冯氏人生四重境界说中处于较低的位阶,这也是一种“觉解”较浅的人生境界。
冯氏说:“在任何种社会中底人,任何年龄的人,任何程度底智力底人,……其境界都可是自然境界。
例如美国的社会,是高度工业化底社会,然其中底人,但随从法律习惯,照例生活者,亦不在少数。
他们照例纳税,照例上工厂,照例领工资,亦可以说‘不识天工,安知帝力’。
他们并不是小孩子,亦不尽是智力低底人。
他们生活在最近代化底环境中,而其境界还是自然境界”。
③冯氏认为,自然境界存在于任何社会中,且与人年龄的大小、智力的高低无甚关系。
但就社会而言,主要是指处于原始社会中的人的境界;就个体而言,主要是指处于儿童时期的人的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一.哲学是什么?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
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
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
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
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
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
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
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
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
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
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
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1、哲学思维,可以使我们保持科学的思维方法,清醒的头脑,理性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
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堂上我们对老师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3、哲学思维使我们认识到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
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
4、哲学思维对人生的意义,我认为哲学思维可以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
使我们面对困难时不气馁,勇敢的鼓足勇气挑战挫折;面对荣耀时不得意忘形,做到正确的把握适度,把握人生。
以往我不够自信和勇敢,遇到问题总想着逃避,不敢面对,现在,我不再那样了,我学会了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它。
5、哲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人生的方向,洗涤人的心灵,让人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知道自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让人在贡献与索取中作出最科学,最明智的选择;哲学思维可以修养人的品性,它犹如一味良药,可以使骄狂的人变的冷静,沉着。
可以使怯弱的人变得勇敢无畏。
哲学思维可以使一个人不再感到迷茫,不再沉陷于自卑,而是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找到丧失的自信和勇气。
高老庄读后感
高老庄读后感《老庄》是一部由佚名作者创作的古代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高庄两家的思想。
《高庄》主要表达了中国哲学中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宝库中的瑰宝。
《老庄》以其深邃的思辨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深沉的思维状态。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深深地被老、庄提出的许多问题所触动。
首先,我被《老庄》中强调的相对而不绝对的思维方式所启发。
“万物之情,皆自比位而有”,这句话道出了道家哲学关于相对性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相对性是一种常见的观点。
老子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于动,草木则摇摇。
”这里,老子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某些现象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该去摸索背后的原因。
我们应该放弃对事物固定的判断,以更开放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以此善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老庄》中提到的这种相对的思维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学会了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其次,我被《老庄》中关于生命的独特见解所启迪。
“天地之间,莫非玄牝之门”,这句话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命观念。
相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命经验,道家哲学对生命的定义更加宽泛。
道家指出,生命是存在的本体,不仅存在于人类,也存在于大自然的各个方面。
它没有界限,没有定式,而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存在。
生命的本质就是变化,而人生应该是逐渐完满自己的过程。
通过这种生命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中的事物,尊重它们的存在。
此外,《老庄》中关于人性和修炼的思考也给我带来了新的体验。
道家主张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我产生了很深的共鸣。
道家哲学认为,在人类的本质中,人类有一种对权力、利益的追求和慾望。
但只有在我们的慾望能够自由般畅通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取得发展。
这也提醒我们,应该遵循自己的真正的内心,追求真理和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被外界的利益所引导。
另外,我在《高庄》中也注意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对内在和外在的分析,道家提出了一种达到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引导人生走向完满
内容摘要:
人生就像脚下的路,既有蜿蜒曲折上的山路坎坷,也有一马平川的自由;人生就像一首钢琴曲,既有那得意尽欢时的高调,也有黯然失意时的低音。
人生注定会遭遇坎坷与艰辛。
而哲学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更光辉更灿烂的生命,在于更深刻更完美的表达自己,在于把希望、自由、幸福都带到人生里来,在于给予生命做人的勇气、信念和智慧。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人生存在于世界的事实。
而价值与意义的实现要通过对知识的汲取,道德的塑造,价值的确立,美德信仰的追求。
通过这些让自己不完美的的人生因为价值与意义的实现而走向完善,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通过学习,思考使自己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走向完善。
关键字:人生哲学生命完满
尼古拉-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羊人》画面上讲述的是三位青年和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游历中发现一块刻有古希腊文字的墓碑。
身披蓝袍的青年蹲在地上企图看清墓碑上的文字,他后面的青年在沉思,另一位青年试图向少女阐述其中
蕴含的哲理:即使在最幸福的理想国,人生也是短暂的,死亡不可避免。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在这被世俗裹挟着的一生中怎样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我们的人生走向完满?
一、快乐的汲取知识
哲学在希腊语中被译为“爱智慧”,因为睿智的哲学家总如先知般,能够最先听到“历史的马蹄声”,不仅能用他们的智慧为人类的未来预测和指引。
其实他们的智慧不在于储备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懂得利用已有的知识在不断的感悟和反思中,去探索出更为幽深的智慧。
而在他们达到通彻后,他们又会告诉人们如何汲取知识中的智慧,并在其中获取有关人生的养料与快乐。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够为人们插上一双翅膀,以使我们一种更为开阔的眼界来看待万物和自身,这也就是知识为什么能够使人们走向完善的原因。
尼采曾今说过“哪里有知识之树,那里就有天堂。
”虽然哲学家的知识不是我们生活的准则,但是哲学可以引导我们怎样快乐的走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
让知识变成我们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又进一步变成一种逐级增强的力量。
哲学还正确引导我们获取知识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名为了利,还是仅仅只为了生存,诚然生存是第一位的,但一如“吃饭是为了活下去,但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
所以那种只把人生的目的看作是生存的人,早
已丧失其“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为本真的人生使命了。
所以我们应该以哲学为导向,学会快乐的汲取知识,最终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二、塑造自己的道德法则
道德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说一说就可以的了的。
它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时时的警醒。
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一章有这样一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于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
道德不是从来就在我们心中,而是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加,经历的增长而在我们心中塑造起来的。
在人生中我们应该积极地汲取知识,并把知识与我们的灵魂结合起来幻化为内心的道德法则。
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一路左右并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思维模式与准则。
儒家的“仁者爱仁”“内圣外王”,主张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讲究忠、孝、礼、义。
最终达到与生活的和谐,是积极的。
道家的超脱俗物之累,达到意志自由,无物无欲,复归于婴儿的混沌状态。
佛家的博爱,行善,勿恶。
在三家互融互补下建立自己的道德法则,使人不仅能够应对各种人生的处境。
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美感是要让心灵能够超越,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现实中功名利禄,还让人们在现实与理想当中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
心。
三、确立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价值的取向:一是定位,二是方向。
每个人都必须作选择,那是对自己的人生的期望,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定位。
真正的伟人不是要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
人生经由不断地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
风格是一个人的言谈和行为原则,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还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在梭罗看来人生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方式是不同的概念,在我看来实现人生价值的定位就是实现人生的目的,而方向恰是那方式。
大多数的人都在拼命追求着各种生活方式,但却失去了真正的生活目的。
所以他才来到森林,为的就是探索自然,探索自然也就是为了探索他自己,发现自我的价值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而不是栖身城市,做一个文明的寄居者。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情,歌德说人生的秘诀是生活。
在我看来这两句话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完成自己的愿望才不虚此生。
就像梭罗那样。
人生当中我们不能因为心血来潮的奇思妙想和放任自流的本能左右我们的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意义的取得必须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取得快乐、美好、幸福和希望。
这也是我为什么重视知识与道德的原因,知识可以化为我们的才能,而道德影响我们的价值取向。
四、追求美的信仰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
在《哲学与人生》中指出它的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
人生信仰:人所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政治信仰:对某种政治的理想,并且希望通过一群人的组织,得到政权实现这个理想。
宗教信仰:最纯粹,牵涉到的是所谓的“超越力量”,是宗教信仰的内涵所在。
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仰要求我们反省思考自己的过错,认真忏悔,也就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时时警醒自己是否偏离生命的轨迹,在不断反省与思考中使我们走向完满。
我们的信仰杂而不同,黎巴嫩的卡里-纪伯伦把美当作一种信仰,在这里我想是一种人生信仰,美是贤者的宗教,因为美是万物的象征,体现在理智的成果上。
他更是指出“只有在美中才有真理,那真理是颠扑不破,毫无疑问,只有美中才有光明,那光明驱散黑暗,使你们免受蒙骗。
”而我国的美学大师宗白华也指出我们应该把美当作人生的一种信仰来追求,使人生变得优美、丰富、有条理、有意义。
总之,就是把我们的一生生活,当作一个艺术品似的创造。
这样在
我们清楚地活在这个世界的同时,还具有一颗优美自由的心。
五、总结: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读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人的本质在于心灵。
人生注定会有缺憾,但这正如希腊女神维纳斯的雕像一样,在缺失中自然地表现出的完满。
我们学习知识,塑造道德,确立价值,信仰追求都是在不完美的人生当中给自己一个完满的人生。
即那,心中深藏的世界!在内心世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追求行动上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德国,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我们缺什么》
2、《世界哲学大师名篇之深度阅读》
3、《跟随大师,感悟人生》
4、美国,梭罗《瓦尔登湖》
5、《儒释道与基督教》
6、《哲学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