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一下课文12《古诗两首》2018版

合集下载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预习提纲和限时作业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预习提纲和限时作业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预习提纲和限时作业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踪迹浮萍泉流柔荷露2.识字方法:(1)常规识字:加一加:踪迹浮萍泉柔荷露换一换:露-霜-雾偏旁归类:浮萍3.易读错字:踪柔4.多音字:露藏5.应会写字:首采无树爱尖角(1)写正确:易写错字:首 (上面不是草字头)(2)写美观:①指导书写的字:首采爱②指导要点:首:点撇对称,首横长且直,“自”宽窄适中。

采:上宽下窄,首撇短小,第二笔居中,撇捺舒展。

爱:首撇平短,图宝盖扁而宽,拖上盖下,友撇捺舒展。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踪迹浮萍泉眼树荫蜻蜓(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理解运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踪迹浮萍泉流柔荷露”等9个生字,会写“首采无树爱尖角”等几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一、教师(一)设计预习提纲。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预习提纲学校:班级:姓名:导语:夏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树木枝叶繁茂,花儿艳丽夺目,池塘里荷叶碧绿,荷花粉红;夏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蝉儿鸣叫,青蛙唱歌,蜻蜓飞舞;夏天是个快乐、有趣的季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夏天吧!一、字词初探圈生字、画生词、朗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尝试背诵两首古诗。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一)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2.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3、趣味识字:4.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下面的字:①踪②迹③浮④萍⑤泉⑥流⑦柔⑧荷⑨露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猜字谜:其它办法:5、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哪个最易写错?请把它圈出来。

(二)词语运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踪迹浮萍泉眼树荫蜻蜓,可以搜集图片或照片,将搜集到的材料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2.古诗两首 (共17张PPT).ppt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2.古诗两首 (共17张PPT).pptx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 出不理解的词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⑴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 想象画面。
⑵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真、调 皮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⑴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 发现吗?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 一道浮萍 已经暴露了他的“偷 采”之事。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5时33分49秒下午5时33分17:33:4920.7.31
谢谢观看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情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精读感悟
夏天的景色,因为荷花在夏天开放。 夏天的景色,因为夏天的蜻蜓最多见。
精读感悟
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景物, 你还从诗中看出有什么景物呢?
有泉水。 还有树
精读感悟
理解:泉眼、晴柔。
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 是晴天的美好。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古诗 二首》中的第一首,大家说说古诗 的题目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

• 字义:①作量词,用于诗歌、乐曲等。

②头。③第一,最高的。
• 组词:首先 首领 首都 一首诗
• 造句:我会朗诵《唐诗三百首》。
• 首屈一指 • 首当其冲 • 首善之区 • 群龙无首
成语
• 采(cǎi)
字词全解
• 字义:摘。
• 组词:采用 开采 采取/采(cài)地
• 造句:我们采了许多野菊花。

②喜好。
• 组词:可爱 热爱 爱心
• 造句:我爱我的祖国——中国。
爱心
• 尖(jiān)
字词全解
• 字义:末端极细小。
• 组词:笔尖 尖刀 尖兵
• 造句:我不小心把笔尖折断了。
笔尖
字词全解
• 角(ji像角的东西。
• 组词:角度 角落 牛角/角(jué)色
• 造句:牛的两只角弯弯的。
三角形
词语运用
• 近义词: • 采——摘 回——归
• 反义词: • 藏——露 细——粗
课文主题
• 中心思想: • 《池上》描述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撑艇返
回的有趣情景,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及诗人对家乡孩子的喜爱之情。
• 《小池》通过对涓涓的细流、浓密的树荫、 尖尖的小荷、停落的蜻蜓的描绘,形象地 勾画出一幅初夏小荷花池的风景画。
采蜜
• 无(wú)
字词全解
• 字义:没有的意思。
• 组词:无比 无声 无线电/南无(mó)
• 造句:大海一望无边。
无花果
字词全解
• 树(shù)
• 字义:①木本植物的统称。

②种植,栽培。
• 组词:树木 小树 树叶 树苗
• 造句:这棵桃树上结满了桃子。
树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部编教材一下课文12《古诗两首》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部编教材一下课文12《古诗两首》课件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娃?他心情怎样? 他为什么偷偷采白莲蓬?
想想说说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 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 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 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说一说。
课文梳理
池 上
偷采而归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一 道 开。
浮萍:常见的水面浮生 植物,很多,连成一片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 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开:分开。
他不知道掩藏踪迹,小船把 水面的浮萍荡开,留下一道清晰 的水路痕迹。
尖尖角:初出水面还没有舒 展的荷叶尖端。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
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水流急速。 山间泉眼正流出水。
新生的嫩木很柔软。 双手捧心, 诉说爱情。
一个带着花纹的角。
认生字
quán
liú
ài
róu


流 爱

jiǎo




露=雨+路
荷=艹+何
诗意:泉水从泉眼中细细地流淌出来,好像泉
课文回顾
小娃撑小艇
他要去哪里呢?
要做什么事呢?
课文回顾
偷采白莲回
(莲蓬)
课文回顾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这两句诗里写到了哪些动作? 哪个字最能体现孩子的天真?
课文回顾
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采了白莲蓬往 回赶。他不懂得藏匿踪迹,冲开浮萍回来 了,只见深厚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chí shàng 池上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t 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ī,fú píng yī dào kāi。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xiǎo小chí池sòng宋•yáng杨wàn万lǐ里quán泉yǎn眼wú无shēng声xī惜xì细liú流,shù树yīn阴zhào照shuǐ水ài爱qíng晴róu柔。

xiǎo小hé荷cái才lù露jiān尖jiān尖jiǎo角,zǎo早yǒu有qīng蜻tíng蜓lì立shàng上tóu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课文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课文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2)指导背诵。
A:根据诗意背诵古诗。
B:看图讲解古诗意思,背诵古诗。
C:古诗留白背诵。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白莲回。
不解藏()(),
教学设计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12古诗两首(池上)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同时通过扩词、换语境等方法巩固识字,在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堂上,产生学习汉字的乐趣。落实乐学善学核心素养。
2、通过观察、临摹等方法会写“首、采”2个生字,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把汉字写正确、端正、整洁。养成做事严谨的态度,潜心练字的习惯。
4、反馈:有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的?
(四)师生共学
1、课件展示:古诗《小池》
2、理解诗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出示插图,说题意。
3、你了解古诗的作者吗?
4、明诗意:
整体感知,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5、学习古诗一二句。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
惜:熟字换偏旁,珍惜。
阴——晴,反义词。
柔,上下结构,温柔,轻柔。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在展台上展示学生的字。师生评价。修改后再展示评价。
3、其他字方法同上。
预设: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学生说一说识字方法,组词。
学生汇报,掌握目标
同桌互相读文,正音
反馈易错的字音。
开火车读易错字音。
小池,小水塘,小池塘。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ppt课件(公开课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ppt课件(公开课教学课件)

• 字义:①作量词,用于诗歌、乐曲等。

②头。③第一,最高的。
• 组词:首先 首领 首都 一首诗
• 造句:我会朗诵《唐诗三百首》。
• 首屈一指 • 首当其冲 • 首善之区 • 群龙无首
成语
• 采(cǎi)
字词全解
• 字义:摘。
• 组词:采用 开采 采取/采(cài)地
• 造句:我们采了许多野菊花。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反馈检查。 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 的?
2. 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 (1) .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2)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 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 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 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 学写生字
语言积累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山亭夏日 • 唐 ·高骈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识字三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 2 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 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 生做事 要细心。 3.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 习汉字 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片。 主要板书:识字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两首—池上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两首—池上
chí shàng

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 小娃:小孩。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 娃 撑 小 艇,偷 采 白 莲 回。
撑:用篙抵住 艇:船。 河底使船行进。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不解:不知道 ; 不懂得。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夏天,多美啊!一个小孩撑着 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小朋
友们,快来读读这首诗,感受池塘
里的美丽吧!
12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池上
[唐]白居易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课文解读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会认、会写生字。 2.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重点)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难点)
走近作者
表现了童心的可爱。
几首 书写指导:下面的“自”有 一短撇。
造句:妈妈有一套漂亮的 首饰。
cǎi

组词:采摘
音序:C 部首:爫 结构:上下
采花 书写指导:“木”的竖与 中间一点是两笔。
造句:学校组织学生到果 园里采摘。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池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梳理文意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池上》表达了诗人对诗中天真可爱、活泼淘气
的小主人公的喜爱之情。
串珠问题: 《池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池上》描绘了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采白莲, 不会掩藏踪迹,小船荡开浮萍,留下一道清晰的水
痕的画面。
课文结构
池 上
小娃 偷采 不解 一道开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统编)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统编)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领悟意境
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领悟意境
理解一、二句古诗 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
泉水的出口。 泉水是怎么流的呢? 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 “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
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活动拓展
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 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 大自然的美。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课下我们可 以再诵读一下杨万里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活动拓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中的“偷采”与一般的“偷”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不一样。一般的“偷” 是可耻的,让人反感和厌恶, 而小娃的“偷采”是光明正 大的。他毫不掩饰、天真调 皮的举动使我们感受到他的 纯真和可爱。
理解诗意
小组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踪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字词学习
shǒu zōng jì fú píng 首踪迹浮萍
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 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 萍是草字头。
字词学习
多音字学习
cáng

zàng
珍藏 西藏
运用
❶用作动词,表示“隐避”“收 存”时,读cánɡ,如,埋藏、储藏;
❷用作名词,表示“储放东西的 地方”“西藏自治区的简称”等时, 读zànɡ,如,宝藏、藏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两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两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优秀教案课文12 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夏天池塘里的景致,第一首是叙事诗,第二首是写景诗。

《池上》一诗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通过描写一潭清澈的池水中,蜻蜓落在荷叶上休息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夏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学生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将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重视学法指导,加强课堂互动,尊重个体感受,恰当运用激励的教学方式教学。

【教学目标】1.认识“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

2.理解古诗《池上》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的活泼、可爱,体会作者对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的赞美。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二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出示两首古诗) 生: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夏天池塘里的情景。

师:对,是这样的原因。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诗人描绘的画卷中,去寻找那时候夏天里的有趣事情和美丽景色吧。

二、读诗。

1.师: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作者吗?(出示: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两首_人教(部编版)(201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两首_人教(部编版)(201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古诗两首_人教(部编版)(2018)池上活动目的:1、学习用生动笼统的言语描画图片内容。

2、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活动预备:古诗图片活动进程:1.活动导入:—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

〔莲蓬〕2.了解古诗«池上»—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冤家、小船、浮萍、水草……〕—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教员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然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踪迹,河面上。

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教员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3、欣赏古诗引见古诗«池上»,指点幼儿了解重点词句,协助幼儿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踪迹。

⑷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4、学习古诗。

团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5、启示幼儿边念边用举措表达诗句含义。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活动反思:由于在往常的活动中,我们比拟多地和孩子们一同停止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官方活动,所以孩子们关于这样方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味的。

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了解,我应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复杂,易懂,比拟可以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愿望。

同时我应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协助孩子们停止稳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遭到中国古典文明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如今的每一个教员应该做的事情!小池教学目的:1、看法4个生字。

2、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先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形,培育先生想象力,停止审美教育,激起先生热爱大自然的情味。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

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教学反思:
撰写)
(以上教案由周培华老师
苏教版第 09 册作文教案 习作 1
一.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 忆《师恩难忘》一文的 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 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 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课文12.古诗两首
结构图示
国学诵读
•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 译文:赞美别人做的好事,就算是做了 一件好事。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一定会 更加努力行善。

感悟:隐恶扬善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
推崇的道德修养。见到善良的举动、好的
行为要多多宣传,这样别人就会生效法之
心。
字词全解
• 首(shǒu)
• 造句:牛的两只角弯弯的。
三角形
词语运用
• 近义词: • 采——摘 回——归
• 反义词: • 藏——露 细——粗
课文主题
• 中心思想: • 《池上》描述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撑艇返
回的有趣情景,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及诗人对家乡孩子的喜爱之情。
• 《小池》通过对涓涓的细流、浓密的树荫、 尖尖的小荷、停落的蜻蜓的描绘,形象地 勾画出一幅初夏小荷花池的风景画。
采蜜
• 无(wú)
字词全解
• 字义:没有的意思。
• 组词:无比 无声 无线电/南无(mó)
• 造句:大海一望无边。
无花果
字词全解
• 树(shù)
• 字义:①木本植物的统称。

②种植,栽培。
• 组词:树木 小树 树叶 树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泉眼 惜细流 树阴 爱晴柔 小池 小荷 尖尖角 蜻蜓 立上头
联想 景色清新 令人留恋 所见
课文详解
二、课文讲解
3、《池上》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 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 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课文详解
二、课文讲解
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 中哪个字? “偷”,是孩子“偷偷”做的一些 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 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 无忧、自由。
12 古诗两首
预习检查
1 指名朗读两首古诗。 2 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资料宝袋
白居易 汉族,字乐 天,晚年又号香山居 士,河南新郑人,我 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中国文学史 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 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 水人,绍兴二十四年 (1154)进士,历任 太常博士、宝谟阁直 学士等职,最后忧愤 成疾而终。有《诚斋 集》。
课文详解
二、课文讲解
4、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 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 采”之事。
5、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 泉水的出口。 6、泉水是怎么流的呢? 无声、惜细流。 7、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 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 得多流一点儿。
图解结构
前两句—小娃偷采莲 池上 后两句—景美童心纯 乡村孩子 质朴、纯真
字词乐园
首 浮 爱
踪 萍 尖
迹 无 角

字词乐园


课文详解
一、导入
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 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 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 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诗句
xiǎo chí


sînɡ yánɡ wàn lǐ
[宋] 杨 万 里
quán yǎn wú shēnɡ xī xì liú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ɡ rïu
泉 眼 无 声 惜 细流,树 荫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zǎo yǒu qīnɡ tínɡ lì shànɡ tïu
开:分开。
他不知道掩藏踪迹,小船把 水面的浮萍荡开,留下一道清晰 的水路痕迹。
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 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 来。(回来的时候,)他却不懂 掩盖自己的踪迹,小船把水面
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
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认汉字
shǒu
zōnɡ


pínɡ


足迹。左 边足表意, 右边宗表 音。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zǎo yǒu qīnɡ tínɡ lì shànɡ tïu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尖尖角:初出水面还没有舒 展的荷叶尖端。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 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水流急速。
山间泉眼正流出水。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娃?他心情怎样? 他为什么偷偷采白莲蓬?
想想说说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 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 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 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说一说。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 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知诗意
小 池
[宋]杨万里
细流:细小 的流水。 照水 :倒映 在水面。



走路留下 的脚印。
漂浮在 水面。
萍是浮生在 水中的草本 植物。
课文回顾
小娃撑小艇
他要去哪里呢?
要做什么事呢?
课文回顾
偷采白莲回
(莲蓬)
课文回顾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这两句诗里写到了哪些动作?
哪个字最能体现孩子的天真?
课文回顾
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采了白莲蓬往 回赶。他不懂得藏匿踪迹,冲开浮萍回来 了,只见深厚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听课文,画出课 文中的生字词。认准 字音,想想诗词意思。
知题意
池上
池:荷花池
池上:荷花池塘里
知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下邽(ɡuī)(今 陕西渭南)人。唐朝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 之称。他的诗质朴自然,通 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 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 写诗最多的诗人。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新生的嫩木很柔软。 双手捧心, 诉说爱情。 一个带着花纹的角。
认生字
quán
liú
ài
rïu


流 爱


jiǎo



露 =雨 +路
荷 =艹 +何
诗意:泉水从泉眼中细细地流淌出来,好像泉
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
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 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上露出尖尖小角, 早就有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一 道 开。
解:懂得,知道。 藏:隐藏。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一 道 开。
浮萍:常见的水面浮生 植物,很多,连成一片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 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流出泉水的小 洞或裂缝。
爱惜。
晴天柔和的 风光。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站立。
xiǎo chí


quán yǎn wú shēnɡ xī xì liú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ɡ rïu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树 荫 照 水 爱 晴 柔。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爱惜细细的水流,树荫 映照在水面是因为绿树喜欢晴日里柔和的风光。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 立。——袁枚 《所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 时田园杂兴》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知作者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
水人,南宋杰出诗人,与范成
大、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 大诗人”。写了不少反映农民 生活的诗篇。
课文梳理
池 上
偷采而归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暴露行迹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天真无邪 淳朴可爱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池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池上》描绘的是小娃
偷采白莲的情景,表达了作
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对农
村生活的向往。
古诗中还有许多写小儿的诗,都描绘了他 们的天真烂漫。
懂诗句
chí shànɡ
池 上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 娃 撑 小 艇,偷 采白 莲回。
小娃:小孩。 撑:用篙抵住河 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读诗句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读诗句 chí shànɡ



tánɡ bái jū
[唐]白 居 易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 娃

小 艇,偷采 白 莲 回。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一 道 开。
初夏时节,荷花盛开。古代有许多描写荷 花的诗句。 美丽的荷花,香甜的莲子,深深吸引了小朋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 王昌龄《采莲曲》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晋·乐府《青阳渡》
古诗两首
首的字形像眼 睛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