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农村信息化市场化运作
村级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
村级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村级农业信
息化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村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我们村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农业生产
全程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这一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动态掌握气象信息、及时发布农业政策等。
这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二、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我们村引进了一些智能化农业生产设备,如智能灌溉系统、智能施肥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自动调节灌溉和施肥的量,减少了人工管理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
我们村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村里的农产品推向了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通过这一平台,我们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了拓展,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农民培训与服务。
我们村开展了农民信息化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了
农民的信息化素养。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农民服务热线,及时解答农民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的来说,村级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为村里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晓华 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进程
龙源期刊网
陈晓华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进程
作者:陈晓华
来源:《创新科技》2014年第09期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全局。
4月11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农业市场化与信息化培训
班作主题报告。
他强调,农业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
陈晓华指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全局,是中国强农惠农政策的重大创新。
要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努力确保大豆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以国家级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纽带、田头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
要深入研究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的政策措施,研究菜篮子产品目录调控制度,推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陈晓华要求,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助推作用,让农业发展搭上信息化快车。
2014年,农业部将在部分省份启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总结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组
装与试验示范的经验做法,力争在农业生产信息化和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有所突破。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
科技信息2008年第24期SCIENCE&TECHNO LO GY INFORMATION近年来,从中央到县级政府的不少部门都建起了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服务网络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这对于为“三农”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农村信息化大部分项目仍然依靠政府拨款,呈现出明显的政府“包办”色彩;同时,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情况比较突出。
考虑到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和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通过这种模式建设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其自身运行机制非常薄弱,要使农村信息化自己“活”下来,就要汇集广大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农村对信息化的内在需求,变“输血”为“造血”。
为了使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持续进行,真正造福广大农村居民,需要我们找出一个长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信息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准则公共经济理论认为,纯粹公共品或劳务与纯粹私人品或劳务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更为常见的物品或劳务是居于这两个极点之间,既非纯粹公共品或劳务,又非纯粹私人品或劳务,既具有纯粹公共品或劳务的特性,又具有纯粹私人品或劳务特性的“混合品”,或称其为“半公共品”或“半私人品”。
它往往不能同时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要求,这类混和产品往往具有较大的外溢性。
它所提供的效用一部分由其所有者享用,或者说其效益是可以定价的,从而可在技术上实现价格排他,使其具有私人品的特性。
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基本上具备了混和公共品中效用外溢的准公共品的特性。
对于这类混和公共品的提供,公共经济学认为应根据其外部效应的大小来确定提供方式。
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应视为纯公共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而对社会、个人都有益的公共品,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和扩大其积极效应,应采取混和提供方式。
在充分市场化的基础上,依据政府财力予以适当的支持。
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和产品不应由政府财政全部包揽下来。
全包实际是越位提供,而采取政府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则更有利于这类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农业农村信息化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
一、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首先,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平台,实现农产品的溯源、品质追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农业生产的决策支持,减少生产风险。
二、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可以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全面覆盖的农村通信网络,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推动农民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
三、推动农村金融信息化农村金融信息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获得性,提高农民的金融服务满意度。
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民提供更便利的金融信贷服务。
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可以通过建设农村物流体系、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
同时,应该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电商技能和管理水平。
五、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IT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六、加强农村医疗信息化农村医疗信息化是保障农民健康的关键。
可以通过建立远程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等手段,提高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七、优化农村治理信息化农村治理信息化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各类服务信息。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农业市场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
农业市场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则是提高农产品市场运作效率、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农业市场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建设的内容和挑战。
一、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1. 提高农产品市场的运作效率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通过整合和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可以使农产品市场的运作更加高效。
例如,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农产品的价格、质量、供应量等详细信息,帮助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流通方式,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竞争力。
2. 促进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销售,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3.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持。
通过信息化建设,农产品市场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科技进展,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1. 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系统是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实现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该系统应包括农产品价格信息、市场需求信息、质量检测信息等,以便及时发布和更新信息。
2. 构建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产品追溯体系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溯源,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追溯体系应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信息、农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等,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品质。
3.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销售,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在线支付、配送等,提高农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
以市场化运作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常
以市场化运作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常作者:英敏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7年第23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
所谓信息进村入户,就是用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让农业农村经济搭上信息化快车,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增强农村信息消费能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2014 年以来,鹤壁市从促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强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创新工作机制,高标准规划,高起点示范,全市所有农村行政村实现了信息服务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业信息化水平。
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鹤壁市委、市政府把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工程”重点推进,市委书记范修芳、市长唐远游参加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启动仪式,并多次调研信息进村入户工作。
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农业、畜牧、工信、财政、商务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农业局成立了工作推进组,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整体规划,抓好顶层设计在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农村信息化基础条件、信息服务机构情况、生产生活经营需求情况基础上,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鹤壁市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等,在全国首家制定了中心站、标准站、专业站、简易站分类建设标准和益农社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规范要求,为村级益农社建设和作用发挥提供了依据和指引。
创新思路,探索工作模式探索建设模式。
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严格程序,规范选点;统一标准,分类建设”的益农社建设模式。
在建设资金来源上,坚持企业投资和政府扶持相结合,以企业投资为主,市、县两级配套,用于扶持益农社建设;在区域布局上,严格按照农民申请、政府审核、企业选定、签订合同的程序进行,确保布局科学合理,确保所选站点具备“六有”标准(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在益农社建设上,针对不同类型,制定了4 类层次级别、硬件配置、辐射范围、服务内容的建设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
基础设施的建设) 和信息服务收费相结合 的方式 , 使用者付 费将成为农村信息化筹集建设与运营资金的重要手段。
2 因地 制宜 、 区别对 待
济学认为 应 根据其 外部 效应 的 大小来 确定 提 供方 式 。 当外 部 效 应很 大 时 , 应视 为 纯公 共 品 , 取 公 共 提供 方 式 ; 采 而对 社会、 个人 都有益 的公 共 品 , 了减 轻 国家 财政 的 负担 和扩 为 大 其积极 效应 , 采取 混 和提供 方式 。 充分 市场 化 的基础 应 在 上 , 政府 财力 予 以适 当的支 持 。 依据 具有 外部 效应 的混 和产 品不应 由政 府 财政 全部 包揽 下 来。 全包 实 际是越 位提供 , 而采 取政府 提供 与 市场提 供相 结 合 的方式 , 更有利 于这 类公 共产 品 的有效 提供 。 则
信息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 , 讲求实效。 要根据各地经济
社 会 发展 水 平 , 实 际需 求 出发 , 取 适 宜 的方 式 和手 段 , 从 采
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要防止为信息化而信
息化 , 搞“ 杜绝 花架 子 工程 ” 。在技 术 选择 上 , 多 地采 用 要更 能 够适合 农业 和农 村需 求 特点 的 “ 成本 、 覆 盖 、 低 广 低功 耗 、
1 现状 . 1
公共 经 济理 论认 为 , 纯粹 公共 品或 劳务 与 纯粹
私 人 品或劳 务并不 是普 遍存 在 的 。 在现实 经济 生活 中, 更为
常见 的物 品或 劳务 是居 于这 两个极 点 之 间 ,既非 纯粹 公共 品或劳务 , 又非 纯粹私 人 品或劳 务 ; 具有 纯粹 公共 品 或劳 既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农村市场进行监测、分析、发布和服务,提供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为农民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农村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和分析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网络,收集、整理、分析市场供需信息和价格信息,及时发布市场行情,为农民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研究,了解农产品的市场变动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提前预判市场行情,指导生产经营决策。
二是要加强市场信息发布能力。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集中发布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和价格信息,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方便农民了解市场情况和决策。
要加强对信息发布的规范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保护农民利益。
三是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供市场准入和市场营销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要加强市场信息与生产技术的对接,促进农产品产地和市场的紧密衔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要加强市场信息共享和合作能力。
通过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市场信息的覆盖范围和传播速度,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同利用。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市场信息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农民需求。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农业部门和市场主体共同努力,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完善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发展机遇。
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
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近年来,农村工作始终是我国发展的重点,而农业农村信息化则成为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展开讨论,并探讨这一主题在农村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一、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建设通信网络、改善农村电力供应、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工作。
只有建立稳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为农村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加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农业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民获取有效信息,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三、推动农业智慧化发展农业智慧化是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的智慧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智慧化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四、促进农产品电商化农产品电商化是推进农村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省去中间环节,提高收益。
同时,电商平台也提供了更多的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
五、加强农业数据共享与交流农业数据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资源。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与交流机制。
同时,农民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数据的共享,推动农业数据资源的优化利用。
六、践行“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推进农村工作的重要理念。
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新模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七、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同时,应加强金融信息的管理和保护,防范金融风险。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随着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变得非常重要。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有效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相结合,实现农业农村信息的全面化、精细化、智能化。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网络覆盖,提高农村信息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化决策。
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安全体系,保障农村信息的安全可靠。
政策支持是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化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农村市场信息工作。
政府还可以制定政策,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与农村金融、农村电商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市场拓展的机会。
政府应加强监管,建立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偏差,保障市场信息工作的正常运行。
人才培养是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要加强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在高校和职业学校加大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专业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积极引进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和奖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市场信息工作。
要建立健全培养机制,加强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提高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并利用市场信息平台,促进农业农村生产要素、产品和市场信息的全面集成和高效流通,为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市场信息建设。
市场信息建设是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基础。
通过建设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农产品商品化平台等,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为便利的环境和更为完善的服务。
要通过完善现有市场信息平台、加强数据监管和技术运用等措施,提升市场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信息服务能力,促进市场信息平台的良性发展。
二、加强农民市场信息培训。
农民是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重要参与者。
要通过开展农民市场信息培训、建立农民信息服务站点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市场信息的认识和使用水平,增强他们的市场信息素质。
同时,还要加强与农民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意见,与他们合作共同推进市场信息服务工作。
三、加强市场信息监管。
市场信息监管是市场信息工作的关键环节。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对市场信息平台和信息服务机构进行有效监管,保障市场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和公正透明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市场信息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市场信息国际化合作。
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信息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引进先进的市场信息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与国际接轨。
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市场信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市场信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我国农业出口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总之,要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市场信息建设、加强农民市场信息培训、加强市场信息监管和加强市场信息国际化合作。
农业部定调农村信息化运营商盈利机遇显现
农业部定调农村信息化运营商盈利机遇显现近日,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相关人士受农业部邀请,参加了由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主持的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陈晓华指出:“农业部门应加大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力度,着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着力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水平。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委员王安耕、方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以及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财政部农业司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农业部的“十二五”规划做准备,其中,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将再次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移动由于承担了较多“村通工程”,其工作在座谈会上受到农业部相关领导肯定。
消除数字鸿沟方瑜委员此前曾担任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他对记者表示,来自不同部门的多位专家参加座谈会表示了信息化与农村各项工作的大融合。
“各位专家就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发展目标、思路、政策措施等展开热烈讨论,并分析了农村信息化的切实需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2004到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五个“1号文件”中,都提出并部署了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服务工作的任务。
陈晓华在座谈会上指出,农业部门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方瑜对记者表示,目前运营商的农村信息化工作多在村通工程和消除数字鸿沟方面。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2009年度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推进“信息下乡”活动的意见》中,对今年的村通工程提出明确目标,即“除四川实现99%乡镇上网外,其他省份实现100%乡镇上网”;对信息下乡工作也提出目标,即年内在全国1万个乡镇完成信息下乡工作,实现“四个一”,其中要求一乡建一个信息站,江西电信、吉林联通等六家运营商确定为首批开展信息下乡的企业。
在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后,运营商的农村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已进入“信息下乡”阶段。
推进农村数字化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村数字化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信息化的需求增长,农村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必须推进农村数字化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1. 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能够带来更高效的农业生产管理,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价值。
2. 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不平衡问题:信息化能够实现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效率。
3.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信息化有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农村数字化发展的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信接入困难,网络覆盖不全面,限制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2. 农民数字素养不高:农民对于数字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限制了信息化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
3.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大: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促进农村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方法1. 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修建通信基站,提供全面的网络覆盖,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2. 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培训:组织培训班、开展农民数字技术大赛等活动,提高农民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建设数字农村示范村:将一些农村选择为示范村,推广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引领周边农村的数字化发展。
4. 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农村数字项目:通过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农村数字项目,引导资本进入农村数字经济领域,推动农村数字化发展。
五、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创新与应用需求的矛盾: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解决技术创新与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
2. 农民信息意识的培养:开展农村信息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信息化意识,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重点
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重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也变得越发重要。
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销对接,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
本文将从市场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分析、信息传递应用等方面探讨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重点。
一、市场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农民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
为了全面了解市场的供需情况,农业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定期发布市场行情、开展市场调研、加强对农产品产销情况的监测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等途径,实现信息的精准采集和实时更新。
二、信息加工分析信息收集后,农业部门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民生产经营和农产品流通。
在信息加工分析方面,可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市场需求、行情变化、竞争对手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通过信息加工分析,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三、信息传递应用信息传递应用是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的落地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农业部门应积极开展信息宣传、培训等工作,推动信息在农业生产流通中的应用。
通过各类会议、培训班、网络平台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教育培训,提高他们信息获取的能力。
同时,农业部门还可以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开发相关APP应用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交流渠道。
四、政策支持与监管在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中,政策支持与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
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加强对市场信息的监测和评估,对市场信息失实、不准确等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政府部门还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推动全社会资源的共享和集中优势,形成合力。
五、未来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工作的实践
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工作的实践第一章: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如下:1. 科技创新助力农业信息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如何融合这些技术,创新出更适合农业生产的智能农业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自动掌握作物生长状况,监测土壤湿度,预测气候变化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2. 农产品电商化随着农产品电商平台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购买新鲜的农产品,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
同时,农民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3. 数据共享和协同创新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处理大量复杂数据,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创新已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建立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和共享,可以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协同创新,提高整个农业系统的效益和质量。
4.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例如,在温室种植中可以加装智能化感应器,检测空气质量、光照、温度、湿度等,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农业生产。
5.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代农业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处理这些数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红枣种植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精准预测红枣生长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章: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实践1.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协同创新,提高作物品质和生产效率,我国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正在建设农业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农业行业内部的各个生产环节可以更好地协同和合作,实现针对性的农业生产。
2. 智慧农业应用推广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方向,我国各地正在积极推广智慧农业应用。
例如,在果蔬、水产和畜牧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模拟生产计算、高效管理和远程操控,促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农村信息化转型:数字化乡村助推农产品市场化
数字化乡村建设的意义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产品销售:通过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售 量。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
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实践案例
浙江省德清县: 通过数字化技 术,实现农业 生产智能化、 农产品销售网
络化
河南省兰考县: 利用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 推动农业现代 化、农民增收
河北省平山县: 通过建设智慧 农业平台,实 现农业生产精 细化、农产品
农村信息化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云计 算、人工智能等技 术,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村电商发展:推 动农村电商发展, 实现农产品在线销 售,提高农产品市 场占有率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加强农村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农村信息 化水平
农村信息化人才培 养:加强农村信息 化人才培养,提高 农民信息化技能和 素质
机制等。
农产品市场化的 目的是提高农产 品的竞争力,促 进农民增收,推 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产品市场化的 推动作用包括提 高农产品的质量 和品牌价值,扩 大农产品的销售 渠道,提高农产 品的市场占有率
等。
农产品市场化的意义
提高农产品价 格:通过市场 化,农产品价 格可以更加合 理,提高农民
收入。
促进农产品流 通:市场化可 以促进农产品 的流通,提高 农产品的销量。
感谢观看
汇报人:
20世纪80年代:农村信息化开始萌芽,主要依靠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农业信息化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结构预测
农业信息化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结构预测引言农业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规划等过程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造和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信息化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对农业信息化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当前市场动态预测其市场结构。
农业信息化行业概述农业信息化行业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云计算、农业智能设备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品质和农业管理水平,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农业信息化行业的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认可。
预计未来几年,农业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市场结构预测根据目前市场动态,预计农业信息化行业的市场结构将呈现以下特点:1. 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农业物联网将扮演重要角色。
预计在市场结构中占据较大份额,并且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2. 农业大数据:随着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大数据在市场中的地位将逐渐上升。
预计在市场结构中占据一定份额,并且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3. 农业云计算:农业云计算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预计在市场结构中占据一定份额,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4. 农业智能设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农业智能设备将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预计在市场结构中占据一定份额,并且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结论农业信息化行业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行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信息化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因此,相关企业应抓住机遇,持续创新,为农业信息化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024年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1.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农业信息化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趋势和潜力。
2. 农业信息化市场概述农业信息化市场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的市场。
农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等。
3. 2024年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信息化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将突破X万亿美元。
3.1 国内2024年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在国内,农业信息化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达到X亿元,并且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3.2 农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信息化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需求: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业生产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国家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政策支持,加速了农业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信息化市场的发展,例如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农业信息化为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4. 农业信息化市场的发展趋势4.1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是当前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农业物联网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4.2 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
通过对农业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2024年农村信息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农村信息化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村信息化市场正逐渐崭露头角。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提升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农村信息化市场的现状目前,农村信息化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潜力巨大。
近年来,政府对农村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资金的投入为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地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进一步证明了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可行性和前景。
农村信息化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农业设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村互联网应用等。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并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
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前景1. 农业生产智能化是发展趋势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前景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将越来越依赖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智能农业设备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
2. 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繁荣,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正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省去了中间环节,实现了农产品的直销。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促进农民的增收。
3. 农村互联网应用呈现多样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互联网应用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农村互联网应用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教育等。
这些应用的出现将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挑战与对策虽然农村信息化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地域广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化建设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农民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相对较低,存在培训和教育的问题。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对于提高农产品市场交易效率、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加强和改进。
为了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层面共同努力。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提高信息化水平政府在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强化市场信息化的立法保障,明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信息交易行为,提高信息化水平。
政府还应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覆盖面和质量,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二、加强市场主体的激励和引导,提高信息应用水平三、加强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是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重要支撑,提高信息化水平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农村市场信息技术的支持,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政府还可以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优化信息交易平台,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信息交易平台是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重要载体,优化信息交易平台对于提高信息服务效率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信息交易平台的建设和优化力度,提高信息服务效率。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信息交易平台的资金支持,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投入信息交易平台建设,提高信息交易平台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世界/2007年/6月/25日/第B07版应用调查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到IT企业介入探索市场化运作,迅速升温的农村信息化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市场化运作为何被寄予重托?它又将遭遇哪些暗礁?把脉农村信息化市场化运作何源 陈淑娟编者按:连续三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都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在此宏观背景下,农村信息化同样备受瞩目。
本报也连续三年持续密切关注迅速发展的农村信息化。
经过多年的引导与培育,当前,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搭车农村信息化,各地涌现出很多各具特色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农村信息化正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基于对政府、IT企业、农民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全面调查采访,本报记者深入剖析了农村信息化市场化运作的典型模式。
【上篇】企业搭车农村信息化在广东省采访时,当地信息办的一位专家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海岛上住着几千户居民,他们世世代代都光着脚。
有一家鞋厂率先上岛,游说居民们穿鞋。
很快,这家鞋厂就撤下来了,老板摇着头说: “岛上没有穿鞋的习惯。
”另一家鞋厂又来到岛上,这次,老板免费给居民们发鞋。
一年以后,习惯穿鞋的居民再也不愿光脚了,他们纷纷找老板买鞋,这家鞋厂很快在岛上占有绝对市场。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培养农民穿鞋的意识,就要有后来那家鞋厂老板的魄力。
”这位专家说。
农村信息化和其他领域不一样,天生“贫血”,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资金缺乏,要想在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信息化的硕果谈何容易?因此,农村信息化从一诞生起就依靠政府“输血”长大。
然而,这一现象在2006年开始改变。
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深入,政府探索农村市场化的力度开始加大,模式不断翻新,有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觉醒,搭车农村信息化。
这些市场化运作模式具体是什么,背后又埋藏着哪些隐患?为此,本报记者深入广东、湖北等地,探求农村信息化如何从“输血”走向“造血”。
“两三年前,只有我们少数几家公司做农村信息化的时候,感觉非常孤独。
”英特尔中国大区新兴业务发展部经理周力说。
2005年7月,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英特尔中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始了政企互动共建信息化体验中心的探索。
这也是英特尔全球“世界齐步走”计划(the World Ahead Program)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它被命名为英特尔“世界齐步走,信息高速村村通计划”。
广东移动也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签署了全省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框架协议,其中一个具体项目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
2006年上半年,广东移动推出了“农信通”平台,为全省农民提供了2亿条免费短信息服务。
2007年,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进入农村信息化,从政府一方唱独角戏,到政府搭台、IT 企业唱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农村信息化似乎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蛋糕。
掘金农村市场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袁国清介绍: “2003年,广东省正式启动山区信息化工程,从一开始,广东省信产厅就在探索政企互动模式,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于。
”到2005年,参加的企业有广东移动、英特尔中国公司和TCL。
2005年10月,由三家共同出资的全省首个乡镇信息化体验中心在惠州市惠东县落成启用。
后来,中国电信、爱立信也加入进来,爱立信捐助1000万元用于支持梅州山区信息化建设。
据了解,目前,企业参与市场化动作的模式有两种: 一是企业直接出资,用于建立信息化培训中心和体验中心,如广东省的模式; 二是以捐赠或者以成本价出售的形式提供相关产品,如正在全国如火如荼推广着的信息化大篷车。
4月23日,微软向河南省政府捐赠了两辆信息化大篷车,每辆车上装有16台电脑,并配有一个培训教师,大篷车走到哪里,针对农民的培训就进行到哪里。
同一天,微软捐赠的“河南省漯河市信息化培训基地”也正式揭幕,容纳了50台配有网络连接的电脑。
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IT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的目的不尽相同。
微软、英特尔等跨国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不仅实力雄厚,而且目光比较长远,更加看重承担起社会责任,并重视政府关系维护和品牌形象塑造。
英特尔也因为对农村信息化、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贡献,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奖”。
当然,本土企业的实力不如跨国企业雄厚,它们在投资项目、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希望能获得支撑其长远发展的利润。
襄樊神农信息科技公司是具体负责湖北省襄樊市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的公司,在建立信息服务站的时候,出于成本考虑,公司用DIY的电脑代替了品牌电脑,还向农户提供售价200元左右的“神农通”手机。
如果试点顺利的话,农用手机等硬件设备也将成为收入的来源之一。
襄樊神农信息科技公司的控股方——湖北神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还打算在北京注册一个无属地的公司,这样,公司将来能够开拓的市场就更广阔了。
参与了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山东试点的海尔集团计算机本部一位负责人表示: “对广大的农村用户来说,海尔家电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如果能让农村消费者首先接触、了解海尔电脑,就能让海尔电脑的品牌在农村消费者心目中占据先发优势,这会给海尔电脑进军农村市场打下很好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海尔的渠道布局中,3000多家海尔专卖店中的2000多家都分布在县一级以及较大的乡镇,海尔品牌在农村具有一定基础。
短期获利是个坎英特尔、微软、海尔、移动等知名国内外企业都已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投入到农村信息化工作当中。
并且,目前的状况是,IT企业更多的还是处于市场投入期离真正受益还有一段距离。
超卓电子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德庆县的TCL专卖店。
2006年6月,TCL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合作,把信息服务站开进了专卖店。
专卖店主管吴杰斌介绍,在信息服务站建立之前,TCL没进过农村市场,属于从零做起; 仅仅一年工夫,TCL就在德庆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
然而,市场份额的增长并不能代表PC厂商的利润也实现增长,超卓电子一个月TCL电脑的出货量是30台左右,但是,从2005年到2006年,TCL向山区信息化捐赠了近500台电脑。
“参与这个项目需要厂商有很大的勇气,要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眼光。
在这个项目里,TCL除了获得品牌形象外,就几乎没有其他利益了。
”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行业经理李华说。
海尔今年向农村信息化投入了2000台电脑,除了提供给信息化大篷车的几百台电脑,政府给了一个成本价外,其余电脑都是以捐赠形式提供。
但是,据说这个成本价比海尔电脑单纯的材料成本还低200~300元。
此外,海尔还认购了几辆大篷车,并给予培训费用上的支持,据估算,这一年投入就在500万元左右。
“目前这个投入还在海尔的承受范围内,但说实话,我们也并不清楚未来会怎样。
”海尔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说。
襄樊神农信息科技公司的控股方是一家民营企业,承受的经济压力相比也更大一些。
眼下唯一能看到的收入,就是从农户定制襄樊移动“农信通”短信服务中获得的分成收入。
据说,今年“农信通”定制用户有望达到5万个,以每月2元包月费计算,公司一年可以收入84万元。
相比首批350万元的投入,这笔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那么,公司会不会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呢?公司负责人婉转地表示,“就算我们不做了,也会有其他看好农村信息化市场的企业接班”。
虽然农村信息化并不是个立竿见影的买卖,但是很多厂商还是抱着为长远目标考虑、为农民服务的心态参与其中。
对农村信息化来说,厂商的纷纷加入无疑是件好事,但并不是企业介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企业与资金涌入之后,政府该如何引导资金的有效投入?如何在服务“三农”的大前提下,协调不同企业为同一个目标整合资源、更好地合作?在探索农村信息化长效发展机制上,各方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下篇】农村信息化热潮,是虚?是实?在近一个月的实地采访过程中,本报记者也目睹和归纳了如下隐忧。
信息服务站为何“退烧”?“其实,轰轰烈烈建立起来的信息服务站最少在目前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一位在农村深耕多年的政府官员这样对记者说。
从去年开始,上到政府下到企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信息服务站也作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载体而被各地普遍采用: 从县到镇、再到村,电脑浩浩荡荡地铺到村委会。
信息服务站作为“火种”将信息化延伸到了农村,然而,它是不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制胜法宝呢?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记者发现,各地的信息服务站普遍比较冷清,电脑空置率较高。
有的信息服务站配备了近十台电脑,但是每天来上网的人不过十来人。
很多站长也表示,摆放的电脑很少有被人全部占满的情况。
记者还发现,从县到镇、再到村,电脑空置程度也不一样。
县信息服务站人员相对较多,再加上县服务站多半承担着人员培训的职能,因此利用率较高。
而越往基层,信息服务站越冷清。
在村一级,越穷的村子电脑空置率越高,有的电脑被锁在村委会,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电脑刚刚进村的时候,都是被好奇的农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为什么新鲜过后,信息服务站的热度就“退烧”了呢?首先,为什么农民对信息服务站的态度由“热”转“冷”?“这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激活农民应用信息化的意识; 二是有没有为农民提供真正有效的信息。
”广东省新兴县信息中心主任伍绍雄一针见血地指出。
伍绍雄将农村信息化分为蔓延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他认为,尽管农村信息化近两年来蓬勃发展,但是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还比较薄弱,仍处于蔓延期。
“对农民要有一点耐心,对我们自己的工作也要有一点耐心。
”伍绍雄说。
那么,信息服务站有没有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启蒙农民需求意识呢?本报记者在连续三年的深度采访中发现,信息服务站发挥的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它开启了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市场信息、种植信息,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村务管理。
然而,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向前推进,信息服务站不能仅仅停留在“启蒙”阶段,还必须发挥更大的价值。
“现阶段农民对信息化的应用还处于模仿阶段,没有进入理性阶段,需求不明确。
我们应该更深层次地挖掘农村消费需求,找准应用结合点,从而激发出农民应用电脑的渴望。
”TCL的李华这样说。
由此可见,农民对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没有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是信息服务站遭遇尴尬的首要原因。
那么,服务站用不用一下子摆这么多台电脑?用不用搞“一刀切”的形式,每个地区平均分配呢?在采访中,许多企业表示,农村信息化的形式过于单一,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政企互动的发展空间,局限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随着通信运营商、硬件厂商的加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也趋于全方位,信息服务站应该尝试突破老一套的电脑查询,进而开拓多种服务功能。
当然,记者也发现,今年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在趋于多元化,譬如“信息化大篷车”这种流动培训教室的新形式。
“信息服务站要对症下药,不能搞平均主义,应该从应用最为迫切的地方做起。
”一位信息化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
“并不是所有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襄樊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喻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