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二语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这节课我用讨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法的意义。

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乘法各部分间有一定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乘法之间的关系。

在写乘法关系的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复习的同时可以指出被乘数和乘数又能称为因数这个新的内容。

因为根据每道乘法算式都能写出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所以接下去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举例后发现,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

如:3×0=0只能写成0÷3=0,不能写成0÷0=3。

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除数不能为0”。

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在大量的举例后对乘、除法的意义有了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以文字、图形、字母多种形式解释了乘、除法的意义。

有的小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用文字形式进行了概括。

有的小组用图形“○、□、△”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那么△÷○=□或△÷□=○,但这里除数不能为0。

有的小组则用字母“a、b、c”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a×b=c,那么c÷a=b或c ÷b=a,除数也不能为0。

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理解了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乘、除法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四年级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四年级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篇1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

师生相互交流兴趣爱好。

(1)生谈爱好。

(2)师:老师的爱好是插花,昨天下午老师老师就在花瓶里插了几瓶花,来看看吧!(3)投影展示课本插图。

二、新知学习(一)理解乘法的意义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出示(1)。

3、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快速列式计算。

4、学生汇报算式: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5、哪个算式简单?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6、学生汇报后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7、师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并板书在下边。

(二)理解除法的意义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2(2)(3)。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思考:与第(1)题比,(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第(2)(3)题,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4、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5、过解决问题与对比思考,大家都清楚了三个题的联系与区别,请观察板书,想想什么样的运算叫做除法?6、根据回答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 元《四则运算》的第2课。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 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 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 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 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 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 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二、说学情
板块五、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 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 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 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 多样的。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六、说教学过程
(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引导语:乘法与除法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乘法与除法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法与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有理数的乘除法按计划用了7个课时1、第一课时教授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第二课时在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注意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3、第三四课时;继续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教授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4、第五课时作业讲评5、第六七课时教授有理数的除法计算。

学生对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得比较快,但是在进行多个有理数运算,特别是涉及到小数,分数计算时则计算速度明显放慢,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时也不容易观察出题目的特点,作业错误率高,因此讲评作业也花去不少时间。

随着知识的增多与深入,再加上没有良好的复习习惯与强烈的求知欲望,C组生总是在没有完全消化好前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又得往前赶。

这使得知识很难巩固。

乘法与除法教学反思范文2首先,课前的复习环节,让学生齐读背诵加减法、乘除法的各部分关系式。

一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为今天新知学习营造情境,也会给学生在概念理解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然后,出示已准备好的小黑板,其上是学生易错混淆题,是加减法关系的运用。

其次,新课的教学探究。

以书本的长方形格子数的计算来引入乘法。

相同加数的累加,可以简便成乘法,借此理解乘法的概念意义。

为加深理解,我设计了一些非相同加数相加,能否改成乘法意义上的简便算式?学生对此理解较容易。

对于对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即乘法,成为单纯的算式后,就此探讨乘法各部分关系。

基础的是:因数因数积。

对照着3 X 4=12理解,依次写出另外两个除法算式。

这样,就可以反过理解“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小学数学_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感悟运算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抽象文字表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找学生回答加法、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出示主题图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生: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用加法:3+3+3+3=12用乘法:3×4=124.师:大家都是怎么想的?生1:每个花瓶中有3枝花,四个花瓶一共就是4个3相加。

生2:4个3,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就是3×4。

5.师:看来4个3相加也可以表示为3×4。

你认为哪种表示方式更简便呢?为什么?预设:乘法,因为加数个数多时可以用一个数表示个数。

6.你还能提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数学问题)7.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预设:生: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8.师: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并板书:因数×因数=积9.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今天你能结合情景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10、出示第二幅情境图:(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11.师:为什么方法计算呢?生:因为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求另一个因数。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docx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docx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本堂课我用讨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法的意义。

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乘法各部分间有一定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乘法之间的关系。

在写乘法关系的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复习的同时可以指出被乘数和乘数又能称为因数这个新的内容。

因为根据每道乘法算式都能写出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所以接下去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举例后发现,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

如:3X0=0只能写成0 + 3=0,不能写成0 + 0 = 3。

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除数不能为0”。

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在大量的举例后对乘、除法的意义有了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以文字、图形、字母多种形式解释了乘、除法的意义。

有的小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用文字形式进行了概括。

有的小组用图形“。

、口、△”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口乂。

=八,那么△ +(□=□ 或△ + □=0,但这里除数不能为0。

有的小组则用字母"a、b、c”的形式表示, 他们认为如果aXb=c,那么c+a=b或c+b=a,除数也不能为0。

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理解了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乘、除法的意义。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甲摸到白球得1分,乙摸到黑球得1分,在()箱中摸是公平的。

A. B. 48] C. D. "8%®5o[/ [•oii z mSix3 3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下;,第二根剪下;米,剪下的绳子相比()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两根同样长D,无法判断3.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花钱,如果一位吸烟者每天要吸一包18元的香烟,那么他每年花在吸烟上的钱大约要()元。

A.2000B. 4000C. 6000D. 10000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 3: 4,它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5.某商品原售价80元,升价10%后,又降价10%,现售价()。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上完这节课,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教学环节预设及生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1、本节课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理念。

2、在课堂上,我能把学习的主动权放心的交给学生,而我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合作者。

3、本节课重视了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充分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的归纳提供了必要的素材,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比较、归纳、概括出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不足之处:
这节课,由于课前准备不是很充分,我只是纯粹的备教材,忽视了对课堂环节的预设和生成,过分的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讲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只是单凭教师的讲解,抽象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而没有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板书出来,以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认知,这样导致了学生对于乘除法间关系的认识理解不透彻,不深刻。

总之,我认为我的课上的还不是很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今后,我一定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效,真正实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尼四小潘秀玲
二〇一五年三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 (2)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 (2)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版 (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乘除法的概念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通过引入乘除法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定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乘除法的概念:乘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理解其概念是学习乘除法的前提。

2. 掌握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乘法运算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3. 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将乘除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乘法口诀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乘除法的定义、乘法口诀,以及乘除法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3. 实例演示:通过教学视频,演示乘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乘除法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5. 总结讲解:对乘除法的概念、乘法口诀以及乘除法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内容:乘除法的定义、乘法口诀、乘除法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乘除法的实际应用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乘除法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乘除法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乘除法的概念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内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运算中的作用。

3.掌握有余数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口算:150+90 43-00×135 0+5052-25 0÷12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8+570÷3×2112-47×2【新课讲授】知识点1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各式,并计算出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123+0= 456+0=567-0= 336-336=234+0= 125×0=0÷27= 76×0=(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举例。

(2)全班交流。

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

例如:7+0=7,7-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7-7=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7=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0÷7=0小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知识点2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7÷0=(2)引发思考:提问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回答:被除数=除数×商提问:什么数同0相乘等于7?小组讨论交流:没有。

小结: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会等于7,因此0是不能作除数的。

教师进一步举例说明:68÷0= 0÷0=知识点3 有余数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出示:39÷2=19 (1)184÷12=15 (4)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第一篇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我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部分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哎呀,这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乘法的意义接受得还算不错。

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摆小棒、分糖果,他们能明白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看着他们那恍然大悟的小表情,我心里可美啦!不过呢,除法的意义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小迷糊。

特别是在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时,有的孩子总是搞不清楚到底要怎么分才是平均分。

这让我意识到,以后在教学的时候,得再多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去感受,去操作。

另外呀,课堂上的互动也很重要。

有些孩子不太敢举手发言,可能是怕答错。

我得想办法营造一个更轻松、更包容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堂课有收获,也有不足。

我会继续努力,让孩子们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好数学!第二篇嗨,朋友们!今天来和你们唠唠我教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关系的那些事儿,以及我的反思。

一开始教乘法的时候,我觉得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我用了好多有趣的例子,像一群小兔子排队,一排几个,一共几排,这样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乘法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看到他们频频点头,我心里那叫一个乐呵!但是到除法的时候,就有点小状况啦。

有些孩子对于“平均分”总是似懂非懂的。

我就在想,是不是我讲得不够生动,没有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平均分的过程呢?看来以后得准备更多直观的教具,让他们亲手分一分,可能效果会更好。

说到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这可真是个重点和难点。

我发现直接告诉他们公式,他们很快就会忘记。

下次我得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推导,比如通过一组乘法算式,让他们自己去写出对应的除法算式,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发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还有啊,课堂上的练习也得多样化一些。

不能总是我出题他们做,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出题,这样能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哎呀,教数学可真是一门大学问,我得不断琢磨,不断改进,让我的小宝贝们都能爱上数学!。

2023年乘除法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反思乘除法的教学心得体会

2023年乘除法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反思乘除法的教学心得体会

2023年乘除法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反思乘除法的教学心得体会乘除法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反思篇一乘除法作为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不断总结和思考,我得出以下教学心得体会。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乘除法时,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我会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乘除法的应用场景,并引导他们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如,在谈论到买水果时,我会让学生思考如果一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们购买5个苹果需要花费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概念和乘法的意义。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授乘除法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实验、小组合作等。

通过游戏,我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除法。

通过实验,我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乘除法的过程,加深他们对乘除法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我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乘除法。

第三,运用差异化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会提供更多的挑战,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乘除法的规律和应用。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会对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进行拆解和讲解,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

通过差异化教学,我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最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乘除法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乘除法教学。

乘除法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反思篇二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2.白手绢块数的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4.白手绢块数的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2.比较.(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一)应用题(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三)选择正确答案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修了多少千米?240240150240 240150(四)思考题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十位上的数加上1.《小数除法练习》竞赛课教学设计2.新旧托福考试分数对比3.小升初数学分数加减乘除法应用题精选4.一位数除法练习数学试题精选5.photoshop调色对比教程6.java和php对比7.小数除法数学试题8.英语阅读排除法介绍9.六年级英语阅读练习乘除法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反思篇三乘除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符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乘除法。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通用5篇)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通用5篇)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通用5篇)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通用5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与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一课设计的环节基本相同,都是先通过情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充分让学生思考,并观察,分析,比较由乘法算式转换成乘除法算式所发生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求逻辑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反思本节课教学,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本,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最后总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统领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中,教师只是纯粹地备教材,忽视了对课堂环节的预设和生成,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讲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只是单凭教师的'讲解,抽象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篇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讲授时,我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再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

如:在讲解乘法的意义时以一道学过的乘法应用题引出,“一个花瓶里插3朵花,4个花瓶里一共插了多少朵花?让学生充分思考,再观察、分析、比较由乘法算式转换成除法算式所发生的变化,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除法的意义,从而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我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辅导手段来调动积极性。

最新《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最新《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与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一课设计的环节基本相同,都是先通过情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充分让学生思考,并观察,分析,比较由乘法算式转换成乘除法算式所发生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求逻辑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反思本节课教学,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本,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最后总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统领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中,教师只是纯粹地备教材,忽视了对课堂环节的预设和生成,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讲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只是单凭教师的讲解,抽象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这个概念,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由平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引入除法这个概念,就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

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从平均分的含义把学生引入到除法的含义上来。

优点。

1、情景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两个问题的情景都是和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比如第一个问题我把班内草莓组20个学生分4个小组进行背诵乘法口诀比赛,通过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利用除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动手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学生通过摆一摆或者画一画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直接引出解决问题还可以用除法算式,再向学生介绍除号时让学生知道除号就是平均分,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教学内容教科书P5~6例2,完成P6“做一做”,P7“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乘、除法意义的过程,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的主题图)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情预设】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再让学生自主提问,自然导入新课,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究乘、除法的意义1.乘法的意义。

(1)师: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1)。

]①学生独立解题。

②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解题过程。

【学情预设】预设1:每个花瓶中有3枝花,求4个花瓶一共插的花的数量就是4个3相加,所以是3+3+3+3=12。

预设2:4个3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就是3×4,所以是3×4=12。

教师板书:3+3+3+3=12 3×4=12◎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过程”,提升认识。

(2)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板书: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3)师: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二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新学期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新学期第一节课,如何让孩子学出状态,学的精神,是我在讲课前思考的,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效果还是不错。

1、先用课件出示4组题目让学生口算,看谁用的时间最少。

如:第一组37+126=、163-37=、163-126=,因为是比赛性的题目,一下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

关于发现规律的同学四组题很快做完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说自己为什么做的快的原因了。

这时老师适时的让全班同学都停止,开始探讨问题。

2、探讨方法,得出规律。

(1)让做的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做的,他们很快说出了每道题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第一道题的得数分别是二、三题的被减数,其余两个数也分别出现在第一道题目当中,也就是通过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规律。

(2)这时让没有完成的用刚才同学们讲的方法完成剩余的题目,他们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3、预习新课,理解关系。

在学生探讨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新课,集体交流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的学会知识,理解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