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

合集下载

表内除法教案6篇

表内除法教案6篇

表内除法教案6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认真准备,因此不能不慎重对待。

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老师定位课堂的优点和不足,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案课件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表内除法教案”,相信它会引起您的兴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记得收藏!表内除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学习包含分之后,学生容易混淆“等分”与“包含分”,教师应注重加强两种分情况的对比,找到隐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

瞧,动物王国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分东西呢。

出示课件:苹果,桃子师:哇!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怎样分呢?我们一起瞧一瞧。

课件出示:猴子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分桃子【设计意图:结合春天要开运动会的情景,引出本节课探究的新知,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一)分果冻1.提出问题师:猴子妈妈想怎样分这些桃子呢?课件出示问题: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 )只小猴呢?学生活动:留有片刻学生独立思考2.动手操作师:你能帮助猴妈妈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1)学生活动: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一、表内除法1、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的类型(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4、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5、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二、有余数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a÷b=c……d被除数÷除数=商……余数4、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四、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的顺序(1)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非同级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带小括号运算的算式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

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年级表内除法口算题(每页100题)

二年级表内除法口算题(每页100题)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 时间______
63÷9= 10÷2= 12÷6= 81÷9= 56÷8= 42÷7= 2÷2= 36÷6= 0÷9= 0÷1= 1÷1= 56÷7= 56÷7= 5÷5= 54÷9= 9÷9= 32÷4= 12÷2= 36÷9= 18÷6=
二年级表内除法口算题四(每页100题)
4÷4= 54÷6= 8÷8= 15÷5= 18÷3= 9÷9= 0÷8= 8÷2= 56÷7= 24÷6= 36÷9= 14÷2= 10÷5= 72÷8= 5÷1= 0÷6= 0÷4= 48÷6= 25÷5= 0÷6= 15÷5= 27÷3= 12÷2= 45÷5= 32÷8=
24÷6= 28÷4= 9÷3= 30÷5= 63÷9= 15÷5= 56÷7= 49÷7= 21÷7= 7÷7= 2÷2= 36÷6= 56÷7= 1÷1= 36÷9= 63÷9= 1÷1= 48÷8= 48÷8= 28÷7= 24÷6= 35÷7= 3÷1= 40÷5= 2÷1=
81÷9= 42÷6= 21÷3= 12÷6= 48÷6= 4÷4= 48÷6= 18÷2= 36÷9= 0÷4= 4÷4= 16÷8= 0÷1= 16÷4= 8÷8= 2÷2= 72÷9= 45÷9= 0÷8= 10÷2= 36÷6= 16÷2= 63÷7= 10÷2= 4÷4=
18÷2= 0÷5= 15÷5= 0÷5= 24÷3= 27÷3= 48÷6= 3÷1= 40÷5= 9÷3= 4÷4= 18÷9= 8÷4= 8÷4= 28÷4= 32÷8= 21÷3= 72÷9= 16÷4= 4÷4= 18÷3= 49÷7= 2÷1= 0÷1= 16÷4=
36÷9= 30÷5= 12÷3= 7÷7= 9÷1= 6÷1= 12÷2= 63÷9= 8÷2= 0÷7= 2÷1= 42÷6= 81÷9= 9÷9= 32÷8= 42÷7= 49÷7= 42÷6= 5÷5= 49÷7= 10÷2= 30÷5= 2÷2= 36÷4= 35÷7=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点讲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点讲解

一、表内除法1、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的类型(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商=被除数6÷2=34、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5、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二、有余数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41÷8=5 (1)3、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a÷b=c……d被除数÷除数=商……余数4、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四、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的顺序(1)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非同级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带小括号运算的算式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十、百、徐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

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表内除法是什么意思

表内除法是什么意思

表内除法是什么意思
1、主要意思:表内除法,是指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或说,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具体要点:理解平均分配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表内除法是指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

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表内除法数学教案设计

表内除法数学教案设计

表内除法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表内除法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表内除法的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表内除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尊重知识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
2. 表内除法的运算法则
3. 表内除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表内除法,例如分苹果、分配糖果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除法的意义。

2. 新知传授:
(1)讲解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包括被除数、除数、商等。

(2)讲解表内除法的运算法则,如“逢十进一”、“逢五退一”等。

3. 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法则。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表内除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家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表内除法数学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局部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老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老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使学生知道,老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老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刚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老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老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忆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刚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③认识除法各局部的名称。

表内除法一教案

表内除法一教案

表内除法一教案表内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表内除法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本教案将以表内除法为主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知识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导入,引导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者教具,让学生感受到表内除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分发一些小糖果或小玩具,让学生根据数量进行分组,引导他们体会除法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1. 讲解表内除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表内除法是指被除数和除数均在乘法口诀表中的除法运算。

简单来说就是寻找被除数在乘法口诀表的位置,找到对应的除数,得出商的过程。

2. 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让学生逐步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数字进行计算,让学生通过查表的方式找到对应的除数,完成除法运算。

3. 练习巩固。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加深对表内除法的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小结在教学的最后,对整节课进行小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勤加练习,熟能生巧,提高表内除法的计算水平。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思考,更加熟练地运用表内除法及其他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愿学生们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收获知识的果实,绽放智慧的光芒!。

《解决问题》表内除法

《解决问题》表内除法

学生的认知发展
学生在学习除法之前已经接触过加减 法和乘法,对数的运算有了一定的基 础。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 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除法 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表内除法
的计算和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操 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 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表内除法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引言 • 建立数学模型 • 执行计算 • 整合答案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Biblioteka 课程背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的编排
除法是数学中基本运算之一,它在日 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本课程基于教材的编排,在学习了加 减法和乘法之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 计算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认真、细致 、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02
建立数学模型
解释除法的概念
除法定义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一 个数(被除数)分成若干等份( 除数),求得每一份的数量(商 )或剩余(余数)。
除法运算
除法运算可以表示为被除数 ÷ 除 数 = 商,其中被除数是被分成的 等份数量,除数是每一份的数量 ,商是每一份的数量。

表内除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内除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内除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表内除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是数学运算的基础,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表内除法是建立数学运算概念的关键一步。

在学习表内除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

而除法作为四则运算中的一种,其概念和运算方式相对较为抽象。

通过表内除法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例如,将 12 个苹果平均分给 3 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这种实际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除法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从具体的实物操作过渡到抽象的数字运算,从而建立起对除法运算的初步认识。

表内除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决除法问题时,学生需要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例如,在计算 18÷6 时,学生需要思考 18 里面包含几个 6。

这种思考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他们学会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出关键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恰当的运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将为学生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如分数、小数的除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内除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比如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计算单位数量的价格等。

通过学习表内除法,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这些常见的问题。

例如,在购买水果时,如果知道总价和每斤的价格,就可以通过除法计算出购买的重量。

这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表内除法教案

苏教版表内除法教案

苏教版表内除法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表内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原理。

2. 能够熟练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原理。

2. 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概念讲解(10分钟)a. 通过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即除数和被除数都在一个乘法表的范围内。

b. 解释表内除法的原理,即通过对应乘法表中的数进行运算,找到商和余数。

3. 计算练习(15分钟)a.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表内除法计算题目,让他们尝试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b. 逐步增加题目的难度,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4. 拓展应用(10分钟)a.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5. 总结归纳(5分钟)总结表内除法的概念、原理和运算方法,强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课堂作业:布置一些表内除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的方法。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份
?份
24
?份
?份
?份
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2
3
4
6
8
12
1
平均分游戏是一种数学运算 除法
÷
除以
24颗棋子
12
12
把24颗棋子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12颗棋子
把24颗棋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颗棋子。
加法算式
减法算式 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
把24颗棋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颗棋子。
24
被除数
÷ 2
……
除数
= 12
……
读作:24 除以 2 等于 12
总数
……

份数
每份个数
24÷2=12 表示什么意义?
把24颗棋子平均分成 2份,每份是 12颗棋子。 24里面包含了 12个2。
24÷2=?表示什么意义?
把24 颗棋子 颗棋子 ? 个苹果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 个苹果
24里面包含了几个2?
把24颗棋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8颗棋子。
加法算式 减法算式 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
24÷3=? 表示什么意义?
把24颗棋子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24里面包含了 8个3 8颗棋子。
谢 谢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返回
返回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