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即兴 (1)
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1
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①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③。
千里江山寒色④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③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
④寒色:即秋色。
(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肃杀、凄寒的景色。
(2)这首词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词人怎样的情感?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龙钟”和“泪不干”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2)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新晴野望(唐)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雨过天晴后野外的秀美景色。
B. 第一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体现了雨后空气清新明净,原野空旷开阔。
C. 第二联放眼四周:远处,城门楼临靠河边渡头;近处,村边绿树紧连溪流入河口。
D. 第四联实写农人背靠自家围墙,悠闲地望着田间景物,享受着农闲时的惬意。
(2)第三联以动写静甚为精妙,请就此简要分析。
《春行即兴》阅读训练及答案
《春行即兴》阅读训练及答案《春行即兴》阅读训练: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写宜阳城下春草生长茂盛。
B.第二句写涧水东流然后转而西去。
C.第三句写花儿因无人欣赏而凋落。
D.第四句写鸟儿在春山间不断啼鸣。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二两句分别描写萋萋芳草和潺潺流水,一静一动。
B.三、四句中的“自”“空”渲染了春行路上的冷清氛围。
C.全诗句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春行图,具有丰富的意蕴。
D,全诗情景交融,以哀景写乐情,表达诗人的惜春之意。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人在谈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5、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春行即兴》阅读训练答案:1.C 2,D3.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4、这首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以乐景来写哀情,抒发了一种伤感之情,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5、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二: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①诗人春天经过宜阳,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怎样的情绪?答:抒发的是“国破山河在”,“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花落鸟空啼”的愁苦情怀。
②首句的“草萋萋”写出了怎样的景象?答:大地荒芜,杂草丛生,萧条冷落,荒凉凄清的景象。
③谈谈你对“花自落”、“鸟空啼”的理解:答:花开,无人赏;花落,人不知;“花开花落两由之”,“鸟歌鸟语无人识”。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春行即兴
古诗文系列:春行即兴
鉴赏:
“自落”和“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 面对大好山河的无限寂寞之感。
鉴赏一首诗可以结合其他同类诗歌进 行比较理解。这首诗就与一些诗歌有异曲 同工之处,可以联系起来体会其情感意境。 首句可联系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体会其 荒凉的特点。
古诗文系列:春行即兴
鉴赏: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 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 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 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 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 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古诗文系列: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诗文系列:春行即兴
背景: 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由宜阳,对这些景象 产生独特的体验,因写下此诗。
古诗文系列:春行即兴
鉴赏: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 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 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 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 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 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 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 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 “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 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
古诗文系列:春行即兴
鉴赏:
因此不难理解全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城破人 稀的情景而产生的感世伤怀之情。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 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 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 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 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 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 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
春行即兴 赏析
春行即兴 赏析
春行即兴是一种古典文学形式,源自于唐朝,并在宋代得以发展。
该形式通常由一组诗人组成,他们在一起走赏春天的景致,并即兴创作诗歌。
这是一种集体创作的方式,因此春行即兴的诗歌往往反映了不同诗人之间的协作与相互影响。
春行即兴的特点之一是关注自然景观。
诗人们通常走到美景如画的地方,例如山谷、林间、河畔等,以创作出具有视觉与听觉沉浸感的作品。
他们会用诗歌的形式来捕捉、描述、传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与体验。
在诗歌中,常常呈现出以春天为主题的意象,例如花开、雨落、鸟鸣等。
另一个春行即兴的特点是注重心境与感受。
诗人们在欣赏春天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会倾听他人分享的体验与思考,从而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
在春行即兴中,往往能够看到诗人们对人生、人情、自然、生命等话题的沉思与思考。
总的来说,春行即兴是一种强调自然与共情的诗歌艺术形式,它传递了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感恩与陶醉。
通过春行即兴的诗歌,诗人们创造了一种虚幻与真实相融合的诗境,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精神与情感的旅行。
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1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诗简介《春行寄兴》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
作者春天经由宜阳(今河南宜阳县)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以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翻译/译文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注释(1)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著名的连昌宫就建在这里。
(2)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创作背景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
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
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
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
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由宜阳,对这些景象产生独特的体验,因写下此诗。
赏析/鉴赏“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唐代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赏析这是一首景物小。
作者春天经由
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
满了茂盛的野草。
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
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着以“空。
《春行即兴》全诗翻译赏析及阅读答案
《春行即兴》全诗翻译赏析及阅读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行即兴》全诗翻译赏析及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行即兴》全诗翻译赏析及阅读答案1【注释】: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
①萋萋:形容草茂盛。
②涧水:山沟里的水。
【译文】: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也曾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下,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流逝了。
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
作者: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今河北元氏县)人。
开元进士。
天宝中,官监察御史,转右补阙。
安禄山陷长安,被执,受伪职。
乱平,贬抗州司户参军。
晚年倌佛,隐居江南。
他诗文兼擅,其文与萧颖士齐名,时称“萧、李”。
有《李遐叔文集》,《全唐诗》编存其诗一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
全篇四句,都是写诗人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色。
在景物描写中,渗染着诗人感伤,哀愁的心情。
这首诗妙在字面上毫不涉及人事,但细加品味,诗人却借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社会的动乱。
正因为此诗具有感物伤时、即小见大、意境含蓄的特点,所以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全篇写景,写法又有变化。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和诗人的感情是调和一致的。
首句“宜阳城下草萋萋”,写他站在城头上俯瞰所见。
昔日,这里坐落着金碧辉煌的连昌宫,县城四周风景幽美,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皇亲贵戚、骚人墨客前来游赏。
而今,城下到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一片深绿的草色令人触目惊心。
次句“涧水东流复向西”,又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城外。
当年,通向连昌宫的道路两旁,有奇花异草、苍松翠柏、流泉响韵,游客络绎不绝。
而此刻,诗人只见到一条清泠泠的山泉,忽而向东、忽而向西地流淌,它似乎在呜咽,向苍穹和旷野诉说自己的冷落、寂寞。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绝·春行即兴·李华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绝·春行即兴·李华
《春行即兴》 [中唐·李华·七绝]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当时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唐代最大的行宫连昌宫所在。
但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
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由宜阳,感触万千,因而写下此诗。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宜阳的景色宜人,有山有水有植被。
但荒草茂盛、溪流寂寥。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但是这么美好的山景却不再像(安史之乱)以前游人如织,在这里,花落无人知,鸟啼无人闻。
《春行即兴》是唐代大诗人李华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诗人通过对宜阳山色春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面对安史之乱后城破人稀的情景而产生的感世伤怀的感叹之情。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春行即兴》阅读答案训练及答案
春行即兴-阅读答案训练及答案题目理解《春行即兴》是一首诗歌作品,需要我们通过阅读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在进行阅读答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和情感通过标题《春行即兴》,我们可以猜测这首诗歌的主题与春天有关。
诗歌可能描绘了作者在春天出行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阅读答案训练问题1:诗歌的主题是什么?问题2: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问题3:诗中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之情?问题4:诗中是否描述了作者在春天出行时的所见所感?问题5:根据诗歌内容,你觉得作者对春天有何期待?阅读诗歌答案诗歌原文春行即兴桃李的花蕾,点缀着春天的路幸福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河水潺潺,伴随着鸟儿的歌唱春天,你的美丽将大地装扮柳树披上绿装,摇曳着欢快的舞蹈小草破土而出,向太阳展示初生的嫩黄阳光洒满大地,温暖着每一个角落春天,你是生机勃勃的画卷绿色和谐,穿梭在我的眼前花香四溢,弥漫在我的鼻尖春天,你的美丽如梦如幻在这美好的季节,我心中充满了爱春天的旅途,即将展开我期待着你给我带来的惊喜踏上路途,我将感受到你的温暖春天,我深深地爱着你问题1:诗歌的主题是什么?答案1:诗歌的主题是春天。
问题2: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答案2:诗中描绘的是春天。
问题3:诗中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之情?答案3:作者通过描绘桃李花蕾、幸福微风、河水潺潺和鸟儿的歌唱等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问题4:诗中是否描述了作者在春天出行时的所见所感?答案4:是的,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春天出行时所见所感,如描述了柳树披上绿装、小草破土而出等情景。
问题5:根据诗歌内容,你觉得作者对春天有何期待?答案5:根据诗歌内容,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对春天充满期待,期待春天带来的惊喜,期待感受春天的温暖。
结语通过阅读理解《春行即兴》这首诗歌,我们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了分析,并回答了与诗歌相关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对诗歌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春行即兴
大历初卒。其诗辞采流丽。有《李遐叔文集》,今编诗一
卷。
【相关背景】
这首七言绝句,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诗人带着仕途不利的忧愁和国家败亡的怨
恨,在暮春时节途径宜阳时,面对眼前的
景物由感而发,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
芳树无人赏,春山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
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 代福昌县城。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 宫就座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 景区,山上有兰香神女庙,山中古木流泉, 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 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 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 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此诗写于安 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 “自”字强调春花无人观赏,“空”字表 明鸟啼无人聆听,这两字写出了战后山河 的荒寂。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 首诗。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 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 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 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李华
(715-766)唐代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
与春行即兴相近的诗
与春行即兴相近的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春行即兴诗的概念和特点
2.分析春行即兴诗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3.探讨春行即兴诗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正文
春行即兴诗是一种以春天为背景,以即兴创作方式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类型。
这类诗歌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春行即兴诗的特点是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以及抒发诗人对生活、爱情等方面的感悟。
在众多春行即兴诗中,有一些代表作品和作者值得我们关注。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又如宋代诗人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行即兴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
一方面,它丰富了古典诗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类型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此外,春行即兴诗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春行即兴诗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总之,春行即兴诗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和文学价值的诗歌类型。
它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即兴创作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感悟。
第1页共1页。
春行寄兴文言文翻译
春行寄兴岁在乙卯,春光和煦,万物复苏。
余心旷神怡,遂携酒一壶,游于郊野。
遥望南山,烟霞缥缈,心向往之。
行至一泉,清泉潺潺,饮之甘美,令人心旷神怡。
坐于石上,吟咏而归。
夫春者,天地之气,万物之始也。
草木逢春,则抽芽吐翠,花果逢春,则绽放争艳。
此时此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愿乘春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至山间,草木葱茏,鸟语花香。
时有蝴蝶翩翩,蜜蜂嗡嗡,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春日画卷。
遥想古人,踏青赏花,吟诗作赋,何等快哉!余亦欲效仿古人,寄情山水之间,抒发胸中豪情。
忽见一老翁,鹤发童颜,步履蹒跚,手执钓竿,悠然自得。
余近前问候,翁笑曰:“春日游山,有何见闻?”余答曰:“春光无限好,草木皆生意。
翁亦何人?何以如此闲适?”翁曰:“余乃山间隐士,与世无争,寄情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
”言谈间,夕阳西下,余遂与翁共饮一杯,畅谈古今。
翁曰:“人生在世,不过数十载,若能如斯,夫复何求?”余心悦诚服,感慨万千。
夜幕降临,明月当空,繁星点点。
余步于山间小径,回首往事,恍若隔世。
此刻,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欲赋诗一首,以寄兴于斯。
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山间隐士心自得,春光无限好年华。
译文:在乙卯年,春天阳光和煦,万物开始复苏。
我心旷神怡,于是带着一壶酒,到郊外游玩。
远远望去,南山云雾缭绕,我心向往之。
走到一处泉水边,清泉潺潺,喝起来甘甜可口,令人心旷神怡。
坐在石头上,吟咏着回家。
春天,是天地之气,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
草木遇到春天,就会抽出嫩芽,吐出新绿;花朵和果实遇到春天,就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争相斗艳。
在这个时候,人生如果只如初见,那还有什么事情会让人在秋风中心生悲凉呢?愿乘着春风,破万里浪,直接扬帆渡过沧海。
走到山间,草木茂盛,鸟鸣花香。
时有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作响,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春天的画卷。
遥想古人,踏青赏花,吟诗作赋,是多么的快乐啊!我也想效仿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胸中的豪情。
春行即兴
龙源期刊网
春行即兴
作者:李华
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8年第11期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选自《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读有所思
1.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城春草木深”,描写了安史之乱后的凄凉景象。
这首诗中的哪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追求一字传神,试分析末句中“空”的含义。
鉴赏空间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便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
国家天翻地覆,山河破落。
世事沧桑,人生巨变,江南风景依旧,却是落花流水。
经历颠沛流离,老友相逢,已是形容憔悴,如花凋零。
《春行即兴》描绘的也是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的春天,作者站在城头远望,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到处长满荒草,“涧水”“芳树”无人欣赏。
山花烂漫,鸟語宛转,却只能“自落”“空啼”。
诗人借物遣怀,以景传情,全篇不直写丝毫情意,但句句写意,句句含情。
朗读这两首诗,我们要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去理解诗歌内涵,才能深切领会作者的凄凉心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叹惋。
春行即兴的诗意与解释
春行即兴的诗意与解释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
唐代大臣、文学家。
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
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
“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春行即兴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具体时间不详。
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
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
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由宜阳,对这些景象产生独特的体验,因写下此诗。
原文:《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著名的连昌宫就建在这里。
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诗意: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赏析:这是一首景物小诗。
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
有关春天的古诗集锦:春行即兴.doc
有关春天的古诗集锦:春行即兴春行即兴唐代: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译文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注释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著名的连昌宫就建在这里。
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鉴赏这是一首景物小诗。
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
“自落”和“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无限寂寞之感。
鉴赏一首诗可以结合其他同类诗歌进行比较理解。
这首诗就与一些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联系起来体会其情感意境。
首句可联系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体会其荒凉的特点。
第三句和第四句可联系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页黄鹂空好音”体会其凄凉冷落的特点。
李华《春行即兴》鉴赏
李华《春行即兴》鉴赏李华《春行即兴》鉴赏《春行即兴》唐代: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译文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春行即兴》注释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著名的连昌宫就建在这里。
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春行即兴》鉴赏这是一首景物小诗。
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
“自落”和“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无限寂寞之感。
鉴赏一首诗可以结合其他同类诗歌进行比较理解。
这首诗就与一些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联系起来体会其情感意境。
首句可联系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体会其荒凉的特点。
《鸟鸣涧》《春行即兴 》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鸟鸣涧》《春行即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春行即兴》写于安史之乱后不久。
宜阳,县名,在今河南西部。
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坐落在这里。
1.这两首诗描写春天都写到了“花落”和“鸟鸣”,在诗中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试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分析。
并指出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在《鸟鸣涧》中,诗人以“花落”和“鸟鸣”营造出春山幽美、静谧的意境,表现诗人内心的安闲、宁静;在《春行即兴》中,同是写花落、鸟鸣,却以一“自”一“空”营造出凄清、悲凉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山河破败的哀愁、叹惋之情。
2.两首诗均运用了借景抒情、衬托、动静结合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 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 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 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 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 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 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 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 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 叹惋。
【诗文品读】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 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 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 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 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 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 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 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 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 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 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 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 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作者点击】
李华 (715-766)唐代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 (今河北赞皇)人。开元中,第进士,擢宏辞科。 累官监察御史,右补阙。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 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上元中,召为左补 阙、司封员外郎,称疾不受。李岘领选江南,表 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后辞官,客隐山阳。 大历初卒。其诗辞采流丽。有《李遐叔文集》, 今编诗一卷。
【相关背景】这首七言绝句,写于安史之 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带着仕途不利的忧愁 和国家败亡的怨恨,在暮春时节途径宜阳 时,面对眼前的景物由感而发,即兴抒发 了国破山河在,芳树无人赏,春山鸟空啼 的愁绪。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诗文解说】宜阳城下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 草啼。
【诗文解说】芬芳的花儿无人欣赏,也就自己 零落了。在春光满山的小路上,鸟儿在空阔的 山村中孤独的鸣叫着。
【诗文品读】“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 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 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 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 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 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 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 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 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 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 “自”字强调春花无人观赏,“空”字表 明鸟啼无人聆听,这两字写出了战后山河 的荒寂。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 首诗。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 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 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 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