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苗族吊脚楼(传说中的苗族吊脚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民居苗族吊脚楼(传说中的苗族吊脚楼)
贵州,不图名扬天下,总有那么一处,却总会默默的打动你。
细雨、农田、吊脚楼、苗歌、青山……简简单单的词语便构成了简简单单的苗寨生活。
西江千户苗寨,在过度的商业开发下,夜景也逐渐不再有最原始的苗寨模样。那一座座吊脚楼的内里,才是苗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句谚语:“客家住街头,仲家住水头,苗家住山头”。苗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惨烈逃亡的过程,也是一个顽强生存生生不息的励志故事。蚩尤战败,族人便一路向西南地区逃亡,一次次战败下来,一步步被“逼”上了山头。苗寨的地址多设在山巅、垭口、悬崖等险要之处,居高临下、可退可守,久而久之,仇家便不再找上门来了。
试问,苗族先辈们如何在“穷山恶水”的恶劣条件下生存呢?经过无数次实践,聪明的先辈总结出两样克服困境的法宝——梯田和吊脚
楼。吊脚楼解决了栖身的问题,梯田则解决了粮食问题。
贵州的加榜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如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世人都说这里是人间仙境,只有农民才知这是生存的苦难啊。
吊脚楼是山的产物,越是山区,就越能体现出它的强大。在山高坡陡的山区,修建房屋就无法像在平地那样打地基,吊脚楼依地形而建,克服了山地的陡峭与贵州潮湿多雾的天气。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这是先辈勤劳的结果、智慧的结晶。
标准的吊脚楼分为三层,最底层用来喂养牲畜、家禽,贮藏蔬菜以及堆放家具农具;
第二层相对于地层来说比较干爽,是人居住的地方,有厨房、主卧、次卧等,在主厅和楼外有长廊座椅,民间称之为“美人靠”,在苗语里叫做“噶息”,是专供人休闲小憩、纳凉观景、绣花挑纱的地方;
最上一层比较干燥,适合长时间存储粮食,是苗家的仓库,还可以晾晒粮食。
苗族同胞用这一座座吊脚楼克服了许多的不可能,一代代自强不息、开枝散叶、成就未来,而西江千户苗寨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小万每每看到山上层叠的吊脚楼,在感慨之余,总会多了一份欣赏和敬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