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标志物指标与老年心血管健康评价

合集下载

炎症对心脏健康的长期影响研究

炎症对心脏健康的长期影响研究

炎症对心脏健康的长期影响研究引言:心脏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体内慢性低级别的炎症可能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炎症对心脏健康的长期影响,并介绍与此相关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一、炎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初探1.1 炎性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问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慢性低度的体内炎性反应被认为是其形成和进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1.2 炎性细胞介导心肌损伤除了影响血管壁,慢性低度的体内炎性反应还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引起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

二、炎性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2.1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常见的炎性标志物,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测量CRP水平不仅有助于诊断心血管疾病,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2.2 白细胞计数高白细胞计数通常意味着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多项临床试验显示,白细胞计数与心脏事件发生率之间存在关联。

三、炎性途径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3.1 炎性介质和血小板激活各种炎性介质能够促进血小板激活,并改变其凝聚性,从而增加了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3.2 炎性途径与血栓形成某些类型的炎症能够干扰血液凝固平衡,导致过度凝聚和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了冠心病的风险。

四、控制体内低级别慢性炎症对心脏健康的影响4.1 调整饮食摄入富含抗氧化剂和抗炎食物的饮食,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有助于减轻体内炎症反应。

4.2 规律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健康,并降低体内的炎性水平。

4.3 控制体重肥胖与慢性低级别炎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少慢性炎症反应。

结论: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的进一步了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低度的体内炎症可能是导致心脏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监测和调控相关体征和生活方式,我们能够降低身体中的慢性炎症水平,并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

作为个人,在预防心脏健康问题时需要注重维持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以及科学管理体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824.[31] 魏仲义,耿洪娇,谢雁鸣,等.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联合用药复杂网络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7):2237-2246.[32] 张蕾,黎元元,谢雁鸣,等.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心绞痛真实世界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2022,19(8):857-861;880.[33] 邵淑玲,谢雁鸣,黎元元,等.基于倾向评分法探讨真实世界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效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3):300-308.[34] 成冯镜茗,谢雁鸣,王连心,等.真实世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20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10):1588-1594.[35] 耿洪娇,王娅,章轶立,等.真实世界脉血康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探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21,18(8):701-704;714.[36] 常艳鹏,张辉,谢雁鸣,等.真实世界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联合用药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86-3189.[37] 赖润民,林骞,张贺,等.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中药处方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4):415-421.[38] 李彤,于龄华,黄珊,等.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中医证候特点及中药用药规律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4):601-606.[39] 马笑凡,崔伟锋,潘玉颖,等.基于真实世界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中成药运用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9):17-24.[40] 李雪迎,沙若琪,姚晨,等.面向真实世界数据的临床研究数据治理模式选择[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10):1150-1156.[41] 盛松,黄烨.基于真实世界开展中医药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377-379.[42] 梁文娜,林雪娟,俞洁,等.真实世界的大数据助推中医健康管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4):1213-1215.[43] BAUMFELD ANDRE E,REYNOLDS R,CAUBEL P,et al.Trialdesigns using real -world data: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the regulatory approval process [J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2020,29(10):1201-1212.[44] 上海中医药大学WHO 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工作小组.‘WHO 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正式发布[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6(6):101-104.[45] 陈吉,孙月,布优祥,等.中医领域真实世界研究现状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11):1216-1223.[46] 布优祥,陈吉,孙月,等.真实世界研究主题与研究能力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8):1674-1681.(收稿日期:2023-08-09)(本文编辑王丽)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黄小宇,张丽晖,王 静,秦俊楠,王 越,王笛琨,张皓楠摘要 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同时炎症和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炎症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及相关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可作为心血管疾病㊁肿瘤㊁脑血管疾病等的可靠标志㊂本研究就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因子的研究概况等进行综述㊂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炎症生物标志物;综述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7.018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 )作为一种新型的炎症标志物,因其方便易得而受到广泛关注,计算公式为中性粒细胞计数ˑ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相对全面地反映宿主体内炎症和免疫之间的平衡状态[1];该标志物最初由Hu等[1]提出,在癌症领域比其他炎性因子如中性粒细胞基金项目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No.2020-179)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太原030032)通讯作者 张丽晖,E -mail :134****************引用信息 黄小宇,张丽晖,王静,等.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7):1266-1269.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 )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 )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2-3]㊂研究表明,免疫与炎症伴随整个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的始末,在CVD 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构成免疫系统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㊁中性粒细胞㊁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CVD 中发挥不同的作用㊂中性粒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吞噬细胞,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识别各种病原体,引起细胞信号的变化,改变心脏及血管功能㊂淋巴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在某些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途径,完成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㊂除了对感染的防御作用外,其在许多CVD 的病理生理学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㊂而血小板为连接炎症和血栓形成两种病理过程的关键介质㊂一方面,血小板是心血管损伤后止血的主要效应分子;另一方面,血小板的活化在致病性血栓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并参与许多CVD的发病机制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了一些低成本㊁有效㊁可重复的炎症和免疫指标,如NLR和PLR,结果表明这些联合标志物比单细胞计数能更好地预测CVD 的预后㊂有研究表明,SII可能与CVD病人的预后和死亡率相关[4]㊂1SII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血栓形成㊁氧化应激和内皮损伤可能是其潜在的致病机制[5]㊂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免疫和炎症反应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5-6]㊂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激活巨噬细胞㊁促进单核细胞招募和细胞毒性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淋巴细胞则调节炎症反应,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7-8]㊂也有证据表明,在白细胞侵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前,血小板黏附在血管壁上,促进白细胞聚集并启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9-10]㊂Liu等[11]发现,与NLR㊁PLR和C反应蛋白相比,SII对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更好的预测能力㊂有调查显示,SII在血流动力学上比NLR或PLR能更好地预测严重的冠状动脉阻塞[12]㊂Zhang 等[13]研究发现,术前SII有助于预测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提示医生可以根据SII 水平制定更合理的围术期预防和治疗方案㊂Yang 等[14]研究显示,较高的SII评分(ȡ694.3)会增加心源性死亡㊁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并与其独立相关㊂此外,与常规危险因素相比,SII显著提高了冠心病病人心肌梗死㊁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分层㊂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II对冠心病病人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的危险因素㊂2SII与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机体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致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而出现一系列器官组织灌注不足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㊂研究报道,心力衰竭病人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正常人群,淋巴细胞减少是慢性和晚期心力衰竭病人低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15-16]㊂其机制可能为循环中的淋巴细胞被吸引到心脏组织中,导致其再分配㊂而后淋巴细胞减少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激活有关,这可对淋巴细胞产生促凋亡作用[15]㊂此外,血小板与白细胞及其亚型(中性粒细胞㊁淋巴细胞等)相互作用,诱导单核细胞黏附和运输,释放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共同促进心力衰竭的局部炎症和纤维化[17]㊂Kandis等[18]研究表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增加,入院时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在院和6个月的死亡率独立相关㊂Tang等[19]研究结果证实,SII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生物标志物,SII与30d 和90d死亡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SII水平越高,30d 和90d的死亡率和在院死亡率也越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越高㊂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㊁细胞因子等预后指标相比,SII可以有效筛查高危病人,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㊂更重要的是,高水平的SII与高的短期死亡率独立相关的结论在倾向得分匹配前后仍然存在,这也提高了SII 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标志物的可靠性㊂Yuan 等[20]研究表明,SII可作为心力衰竭危重病人预后的预测因子㊂入院时SII值较高的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全因死亡的风险较高㊂在相同的随访时间内,包括入院后30㊁60㊁180㊁365d的死亡率随访,心力衰竭病人的死亡风险随着入院时SII值的增加而增加㊂此外, SII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大于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㊂3SII与心律失常机体心脏搏动的频率㊁节律㊁起源部位㊁传导速度或搏动次序的异常被称为心律失常㊂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㊂心房组织的改变,如纤维化㊁白细胞浸润和氧化损伤可能导致电和结构重塑,从而促进心房颤动的复发[21]㊂有证据表明,急性炎症的改变是心房颤动复发的必要条件[22]㊂Luo[23]研究显示射频消融术后1d SII升高,之后显著下降,然而在消融失败的病人中,SII再次升高,这一研究支持炎症性改变促进了心房颤动的复发㊂尽管炎症并不是触发心房颤动复发的唯一因素,但靶向局部炎症治疗却是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一种治疗方法[24]㊂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是心血管手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发症㊂Bagci 等[25]研究了SII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能力,发现SII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的新发心房颤动有一定预测价值㊂Topal等[26]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SII的临界值为706.7ˑ103/mm3,可预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敏感度为86.6%,特异性为29.3%㊂Selcuk等[27]研究显示,SII 是接受孤立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病人PoA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与NLR或PLR相比,SII对PoAF的预测能力更强㊂ROC曲线评估显示,SII水平检测PoAF的最佳值为>807.8,敏感度为60.8%,特异性为80.9%,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07,同时SII在检测PoAF时的AUC值远高于NLR和PLR的AUC值,其研究发现PoAF病人SII明显高于没有PoAF病人㊂4SII与高血压高血压是死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其无症状的性质,可能诊断较晚㊂Xu等[28]研究发现,在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中,SII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更强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糖尿病或高血压病人的长期炎症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㊁炎症浸润和血管重塑有关㊂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在第1次入院时可能会出现无症状的器官损伤(asymptomatic organ damage,AOD)㊂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和血管组织损伤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AOD[29]㊂AOD达到临界水平会导致不可逆的器官功能障碍[30]㊂考虑到炎症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SII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血液参数进行评估,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预后筛查工具㊂有研究显示,在新诊断的初治高血压病人中,高SII值是AOD发生和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31]㊂血压节律在一天中呈现双峰一谷现象,而非杓型血压模式,无论血压水平是正常的还是高于正常的范围,对心血管风险均有不利影响[32],其可能是由于内皮损伤㊂Barhoumi等[33]在一项动物实验中发现,调节性T淋巴细胞能抑制血压升高和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损伤㊂Kaya等[34]认为与非杓型高血压病人相比,杓型高血压病人的血小板活化增加㊂Cirakcioglu等[35]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SII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有显著关系㊂此外,Saylik等[36]研究发现,在初治高血压病人中,晨峰血压急剧升高的病人, SII水平更高㊂Akyüz等[37]研究发现,非杓型高血压组SII水平较高,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较高的SII 水平是非杓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㊂SII可能有助于建立一种早期治疗方法,以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较高的非杓型高血压病人的并发症㊂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病人的SII水平高于正常心室形态结构的病人,同PLR和NLR相比,对LVH 的预测更强[38]㊂SII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筛查存在LVH 的高危人群,并通过调节高血压为LVH提供新的预防策略㊂5小结与展望SII可作为一项简单㊁检测便捷㊁费用低廉㊁结果相对稳定㊁可行性与重复性好的炎症生物指标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预后风险,其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㊂此外,SII与一些相对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㊁心肌桥㊁X综合征等是否具有相关性也值得研究,因而可以全面地了解SI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同时不同民族及区域人群的SII值是否存在差异尚无定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㊂参考文献:[1]HU B,YANG X R,XU Y,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predicts prognosis of patient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4,20(23):6212-6222.[2]TOYODA J,SAHARA K,MAITHEL S K,et al.Prognostic utility of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after resection of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results from the U.S.extrahepaticbiliary malignancy consortium[J].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22,29(12):7605-7614.[3]CHEN J H,ZHAI E T,YUAN Y J,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for predicting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23(34):6261-6272.[4]ZHOU Y X,LI W C,XIA S H,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the systemic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Frontiers in Neurology,2022,13:836595.[5]LIBBY P.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atherosclerosis[J].Nature,2021,592:524-533.[6]WOLF D,LEY K.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 Research,2019,124(2):315-327.[7]VENKATRAGHAVAN L,TAN T P,MEHTA J,et al.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s a predictor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Across-sectional study in a pre-admission setting[J].F1000Research,2015,4:123.[8]SHAH A,DENAXAS S,NICHOLAS O,et al.Low eosinophil and lowlymphocyte counts and the incidence of12cardiovasculardiseases:a CALIBER cohort study[EB/OL].[2023-01-31].https:///27621833/.[9]MASSBERG S,BRAND K,GRÜNER S,et al.A critical role ofplatelet adhesion in the initi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formation[J].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2002,196(7):887-896.[10]DAUB K,LANGER H,SEIZER P,et al.Platelets induce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CD34+progenitor cells into foam cellsand endothelial cells[J].The FASEB Journal,2006,20:E1935-E1944.[11]LIU Y H,YE T,CHEN L,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predicts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coronary heart disease[J].Coronary Artery Disease,2021,32(8):715-720.[12]ERDO G AN M,ERDÖL M A,ÔZTÜRK S,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is a novel marker to predict functionally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J].Biomarkers in Medicine,2020,14(16):1553-1561.[13]ZHANG F Q,NIU M,W ANG L,et al.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index as a promising biomarker for predicting perioperativeischemic stroke in old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on-cardiacsurgery[J].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2022,14:865244. [14]YANG Y L,WU C H,HSU P F,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predicted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Investigation,2020,50(5):e13230.[15]CHARACH G,GROSSKOPF I,ROTH A,et efulness of totallymphocyte count as predictor of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chronic heart failur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1,107(9):1353-1356.[16]VADUGANATHAN M,AMBROSY A P,GREENE S J,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low relative lymphocyte count in patients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insights from the EVEREST trial[J].Circulation Heart Failure,2012,5(6):750-758.[17]GLEZEVA N,GILMER J F,WATSON C J,et al.A central role formonocyte-platelet interactions in heart failure[J].Journal of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2016,21(3):245-261.[18]KANDIS H,OZHAN H,ORDU S,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mean platelet volume in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2011,28(7):575-578. [19]TANG Y Y,ZENG X F,FENG Y L,et al.Association of 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with short-term mortality ofcongestive heart failure: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Frontiers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1,8:753133.[20]YUAN M,REN F X,GAO D F.The value of SII in predicting the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Disease Markers,2022,2022:3455372.[21]MCGARRY T J,NARAYAN S M.The anatomical basis ofpulmonary vein reconnection af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wounds that never felt a scar?[J].Journal of the AmericanCollege of Cardiology,2012,59(10):939-941.[22]G S,S I,R V,et al.Predictive role of early recurrence of atrialfibrillation after cryoballoon ablation[EB/OL].[2023-01-31].https:///33006599/.[23]LUO Y Z.The 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predicts the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ryomaze concomitant withmitral valve surgery[EB/OL].[2023-02-03].https://pubmed.ncbi./35152878/.[24]NOMANI H,SAEI S,JOHNSTON T P,et al.The efficacy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in the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recurrences[J].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21,28(1):137-151.[25]BAGCI A,AKSOY F.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predicts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J].Biomarkers in Medicine,2021,15(10):731-739. [26]TOPAL D,KORKMAZ U T K,VELIOGLU Y,et al.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as a novel predictor of atrialfibrillation after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Revista Da Associacao Medica Brasileira,2022,68(9):1240-1246.[27]SELCUK M,CINAR T,SAYLIK F,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systemic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for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inpatients undergoing isola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Medeniyet Medical Journal,2021,36(4):318-324.[28]XU M,CHEN R L,LIU L,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mong middle-agedand elderly Chinese adults:the Dongfeng-Tongji cohort study[J].Atherosclerosis,2021,323:20-29.[29]LACKLAND D T.Controlling hypertension to prevent target organdamage:perspectives from the world hypertension leaguepresident[J].Ethnicity&Disease,2016,26(3):267-270. [30]LEE R M,DICKHOUT J G,SANDOW S L.Vascular structural andfunctional changes:their association with causality in hypertension:models,remodeling and relevance[J].Hypertension Research,2017,40(4):311-323.[31]INANC I H,SABANOGLU C.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as a predictor of asymptomatic orga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newly diagnosed treatment-naive hypertension[J].Revista DeInvestigacion Clinica,2022,74(5):258-267.[32]HERMIDA R C,AYALA D E,MOJN A,et al.Blunted sleep-timerelative blood pressure decline increases cardiovascular riskindependent of blood pressure level-the"normotensive non-dipper"paradox[J].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2013(1/2):30. [33]BARHOUMI T,KASAL D A,LI M W,et al.T regulatory lymphocytesprevent angiotensinⅡ-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vascular injury[J].Hypertension,2011,57(3):469-476.[34]KAYA M G,YARLIOGLUES M,GUNEBAKMAZ O,et al.Plateletactiva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non-dipperhypertension[J].Atherosclerosis,2010,209(1):278-282. [35]ÇIRAKOGLUÖF,YILMAZ A S.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otid intima-mediathicknes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Hypertension,2021,43(6):565-571.[36]SAYLIK F,SARIKAYA R.Can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detect the presence of exxaggerated morning bloodpressure surge in newly diagnosed treatment-naive hypertensivepatient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2021,43(8):772-779.[37]AKYÜZ A,IŞIK F.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a novelpredictor for non-dipper hypertension[J].Cureus,2022,14(8):e28176.[38]KARAYÍGÍT O,NURKOÇS G,ÇELIK M C.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may be an effective indicator inpredicting th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for patients diagnosedwith hypertension[J].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2023,37:379-385.(收稿日期:2023-02-15)(本文编辑王丽)。

检测血管炎症血清标志物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及其意义

检测血管炎症血清标志物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及其意义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蟊圈
(ec J mohCneels rd oeoe V . . O—4 版 a ̄a m l t l oe m l rs o1N 028 0出 S l m ehe Pp ’ ePi Fc) 19 o 4O f  ̄ A c
23 9
的脂 蛋 白内在化 进 入斑 块 巨噬 细胞 , 致 泡沫 细 胞 导
动 脉粥 样 硬化 作 为慢 性炎 性 疾病 , 随血 管壁 的 损 伤而发 展 , 征是 血液单 核细 胞浸润 进入 内膜 、 其特 血管平滑 肌细胞 增殖 , 以及 细胞外 基质进行 性沉 淀 。 内皮 功能紊 乱在 动 脉 粥样 硬 化 中是 第 一 步 [ 其 原 3, 3 _ 因包 括 高胆 固醇血症 、 高血压 、 糖尿 病 、 吸烟 、 血浆 同 型半 胱氨 酸浓度 升 高 , 以及 这 些 因素 与 其 他 因素 的 联 合 J 内皮功 能紊乱 的特 征是 内皮 的作 用朝 向降 。
激 活导致 释放水 解酶 、 细胞 因子 、 化学 趋化 因子 以及
生长因子 , 激活免疫系统 的补体经典途径和替代途 径, 使细胞通透性增加及血小板激活, 刺激平滑肌细
胞 增殖 和迁移 , 促进纤 维组 织沉 淀到血 管壁 , 并 导致
动脉粥样 硬化 的斑块形 成 和进展 J 。
C P升高的作用 , R 一种假设可能是 O X—L L D 刺激在 动 脉 中进 行性 的炎症 , 它导致 产生 细胞 因子 , 者可 后
低 血管舒 张 , 以及 炎症 前 和血 栓 形 成前 状 态 。一 旦
形成 , 其特 征 是早 期 动 脉 粥样 化 损 害 J 。下 面简 要 介绍 心血 管疾 病时血 管炎症 的几 种血清标 志物 。

心脑血管疾病的模型与风险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的模型与风险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的模型与风险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研究人员和医生们开发了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模型和风险评估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模型和评估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模型1. 多因素疾病模型:多因素疾病模型是用于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它考虑了一系列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通过收集个体的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等,结合各个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计算出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2. 动态生物学模型:动态生物学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可以模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

它将人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和环境因素融入模型中,并通过模拟预测疾病的进展。

这种模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过程,优化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3. 生物标志物模型:生物标志物模型是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如血脂、血糖、炎性因子等,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种模型可以提供对患者风险的快速评估,并帮助医生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1. SCORE风险评估:SCORE风险评估是一种使用危险因子(年龄、性别、吸烟、血压和血脂)的简单评分表,用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10年发病风险。

根据不同的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以便医生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2. Framingham风险评估:Framingham风险评估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评估方法,基于美国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旨在预测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用于评估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

通过计算这些因素的得分,可以估计出个体十年内发生心脏病的概率。

3. 高灵敏C反应蛋白(hs-CRP):高灵敏C反应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生物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是健康体检中常用的生化指标,它们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和炎症情况,对于正常人群健康体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科学角度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硫氨基酸,在人体的蛋白质合成和维持正常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风险,因此对于健康体检来说,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还与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联,因此在健康体检中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有助于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

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对于炎症和感染状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在健康体检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常用于评估慢性炎症和风险因素的检测,如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评估、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以及肿瘤的筛查等。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还可以反映个体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易感性,并且与许多慢性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在健康体检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能够为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重要的帮助。

通过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对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促进个体健康的管理和维护。

对于那些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也可以通过定期监测这两项指标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单独依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并不能对个体健康状况作出绝对的判断,因为这两项指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药物使用和其他慢性疾病等。

在健康体检中,还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全面情况,结合其他指标和病史,进行科学和综合的健康评估。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最常用的生化指标之一,可以为及早发现慢性疾病风险因素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炎性标志物在各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

炎性标志物在各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
sC l AM一 、T — 【参 与 了冠心病 的 发生 、发展 ,其 水平 与冠粥样硬 化 的标志 。 1 NF c
【 关键 词】 冠心病 ;白细胞介 素 ;肿 瘤坏 死 因子 0;细胞 间粘 附分子 1 【
中图分 类号 :R4 . 5 14
病 的发病过程 ,并加重动 脉粥样斑 块的不稳定 ,并且大量释放对 内 ]
环境 的稳 态是一个危 险信号 ,与疾病严 重程 度密切相关 。I—O ] L l 可以
例 ,年龄 (44 - 1 . )岁 ,排 除血栓性 疾病 、感 染 、恶性 肿瘤 、 6 .1- 28 4 4 及严重 的肝 。疾病 等。对 照组5 例 ,男3 例 ,女2 例 ,年龄 (8 5 肾 5 3 2 5. ± 6
【 摘要 】目的 探 讨 炎性 因子 白细 胞介素 I-、L 1、 敏 c反应 蛋 白 ( s R )细 胞间黏 附分子 1( C M.)肿 瘤坏 死 因子 。 T F 。) L8I一0超 H— P、 C s A 1、 l 【(N .【
在 冠心 病 发病过 程 中的作 用及其 临床 意 义。方 法 采 用酶联 免疫双 抗体 夹心 法 ( L S E I A)检 测及 比较 各 冠心 病 组及对 照 组上 述 因子 水平 。
一目
21 0 3月第 9卷 第 7期 1年

临床 研 究 ・ 7 7
炎性标 志物在各 类型冠心病 患者 中的水平及意义
刘迪 丹 刘 国 明 郭 谷 生
( 1广东省汕头市潮 阳区大 峰医院急诊 科 ,广东 汕头 5 5 0 ;2广东 省汕 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 ,广东 汕头 5 5 0 ) 1 10 1 10
且促 使 中性粒 细胞进 行颗 粒脱 失及氧化 代谢 ,使 脂质 过氧化 进程 加

炎性指标及临床药学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药学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药学应用总结在医学领域中,炎性指标是评估炎症程度的重要衡量工具。

它们可以作为检测炎症状态和评估治疗效果的依据,对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炎性指标及其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一、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标志物,其浓度的升高通常意味着机体正处于炎症状态。

临床上,CRP常用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感染的疗效。

此外,CRP还可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红藻胶囊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组织细胞释放CRP等炎症介质来减轻炎症反应。

二、白细胞计数(WBC)WBC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炎症状态下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

通过监测WBC可以评估炎症的活跃程度以及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临床上,WBC常用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例如,肠炎患者常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利用氢氧化铝消炎止泻片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降钙素原(PCT)PCT是一种特殊的炎症指标,其水平的升高与严重感染相关。

临床上,PCT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PCT的测定可帮助医生辨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的炎症疾病,从而指导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而抗感染胶囊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治疗感染。

四、血小板计数(PLT)PLT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炎症反应时PLT计数通常会升高。

PLT可作为一个炎症指标,用于判断感染程度以及预测感染性疾病的转归。

临床上,PLT常用于监测炎症性疾病的发展趋势,并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丙酸氟轻松胶囊是一种非处方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总结起来,炎性指标在临床药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CRP、WBC、PCT和PLT等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炎症状态和感染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不同药物的应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小板功能等途径来减轻炎症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炎性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炎性指标及临床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应用总结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炎性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炎性指标是一种反映人体炎症状态的生物标记物,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程度、确定疾病类型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常见的炎性指标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一、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

它的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并能够迅速降低。

临床上,CRP常被用于判断炎症的存在与程度,尤其在感染、炎症性肠病、风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计算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在炎症或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会显著增加。

因此,白细胞计数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判断炎症的存在与程度,并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

三、血沉血沉是指血浆中红细胞下沉的速度,通常用mm/h来表示。

血沉是一项常用的非特异性炎性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或感染的存在与程度。

在体内发生炎症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都会增加,使红细胞凝聚成堆而下沉速度变慢,从而导致血沉增加。

四、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计算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中性粒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白细胞类型,负责抵抗细菌和真菌感染。

在炎症或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会显著增加。

因此,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判断炎症的存在和程度,在感染、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降钙素原降钙素原是一种早期生物标志物,其浓度在炎症或感染时往往会显著升高。

通过监测降钙素原水平,医生可以判断出炎症的存在与程度,并且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降钙素原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判断和监测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计算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在炎症或感染时,血小板计数可能升高或降低。

炎症评分指标

炎症评分指标

炎症评分指标
炎症评分指标包括:
1.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蛋白质,其水平可反映体内炎症的程度和活性。

2. 白细胞计数(WBC):体内白细胞数量的增加可反映身体正在对抗病原体或其他外部刺激。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和凝血作用的功能,在炎症反应中也有作用。

4. 血清蛋白(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血清蛋白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

5. 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血液中沉降的速度可反映炎症反应的强度,但不如CRP敏感和特异。

6. 体温:通常认为,体温升高是机体炎症反应的常见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炎症都会引起体温升高。

这些指标通常在炎症反应监测、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中使用。

有关炎性标志物hs-CRP临床应用的有关建议

有关炎性标志物hs-CRP临床应用的有关建议

1.心血管炎症病变的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的个体基础水平和未来心血管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2.由于健康人体内的CRP水平通常<3mg/L,因此筛查一定要使用高敏感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应≤O.3mg/L,超敏方法测得的CRP称hs-CRP。

3.CRP可以增加血脂检查、代谢综合征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预后价值。

一般认为,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时CRP<1.0 mg/L为低危险性;l.0~3.0mg/L为中度危险性,>3.0 mg /L为高度危险性。

如果CRP>10mg/L,表明可能存在其他感染,应在其他感染控制以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

4.检测两次(最好间隔两周),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的基础。

5.检测hs-CRP时应采用可溯源到CRM470的校正品。

评价不同检测方法之间测定值的一致性时,应采用病人的样品进行分析比较。

心脏生化标志物及意义

心脏生化标志物及意义
结合于纤维蛋白表面 并被活化
纤溶酶
纤溶酶原
活化的t-PA
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含有两个D片段的产物
D-二聚体

表示“曾经”发生了血栓
高敏感性、低特异性 低阳性预测值、高阴性预测值

发热、炎症、肿瘤、手术、妊娠、运动等均引起升高
其他凝血酶学指标
血栓前体蛋白
凝血酶形成的标志F1+2 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β-TG和PF4 P选择素 T-PA/PAI-1
IMA)

血管缺血的敏感指标 高敏感性、低特异性
妊 娠 相 关 血 浆 蛋 白 A ( pregnancy associated
protein A,PAPP-A)


斑块不稳定指标
急性缺血事件发生后预后不良指标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
D二聚体
激活
血栓形成
纤溶系统
作用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肌红蛋白(MYO)


正常值:2.0-68.9ug/L,>75ug/L是AMI诊断临界值
是AMI早期指标,敏感性高,发病1-2h开始升高 半衰期5-6h 胸痛4h内可以检测MYO,7h后同时检测MYO和cTn,>12h, 没有检测必要,除非再梗 特异性差,骨骼肌、神经肌肉病、肾衰竭、剧烈活动均使 之升高


半衰期15-19h
6-12h开始升高
24-48h 可以升高 100 倍, 48-72h 升高 1000 倍, 712d降至基线
差异:遗传、生活方式 升高: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

炎性标志物
高 敏 性 C 反 应 蛋 白 (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心血管疾病判断标准

心血管疾病判断标准

心血管疾病判断标准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极为常见的多基因疾病,常常被认为是综合各种危险因素所产生的结果。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医学界一直在努力研究制定心血管疾病的判断标准。

下面我将为大家简述几个常用的判断标准。

1.卡方检验法卡方检验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等在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

此法适用于初筛疾病危险人群和疾病发病率的估计。

2.胰岛素阻力检测法胰岛素阻力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

胰岛素阻力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静脉注射胰岛素来测定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阻力,从而判断是否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3.斯文森指数标准斯文森指数是指舒张压(胸段动脉压力)与收缩压(主要是肱动脉压力)之比,当此指数低于0.9时,通常表明存在狭窄的动脉或者动脉硬化情况。

此项指标适用于初筛血管疾病。

4.血衍生炎症标志物血液中多种类肝素、凝血酶或纤维蛋白原等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可以反应出机体内炎症的水平,从而评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例如,C反应蛋白(CRP)是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浓度可以反映机体内的炎症水平。

综合来看,以上几种方法均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判断标准,不同的标准建立在不同的医学理论基础上,各具优缺点。

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在具体情况下进行判断,且不能轻信常规测试结果,应结合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史、身体检查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也应该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生活方式等,因此,医生应该让患者积极掌握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以改变招致心血管疾病的不良生活习惯为主。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李国强1,韩清华2,陈小平3摘要 综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 )与冠心病(CHD )的关系㊂识别CHD 高危病人有助于指导管理㊂炎症㊁动脉粥样硬化和CHD 之间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关系㊂SII 整合了中性粒细胞㊁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是评价病人全身炎症状况更敏感的指标㊂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炎症;综述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9.012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死亡居全球总死亡原因的首位[1]㊂动脉粥样硬化是CVD 的主要病因,可引起冠状动脉管壁受损㊁管腔狭窄,炎症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2]㊂近年来,一些低成本㊁经过验证㊁可重复的炎症和免疫指标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 )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 ),结果表明联合指标比单细胞计数能更好地预测CVD 预后[3-4]㊂近期,针对CVD 引入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 ),其作为针对CVD 的一个新指标,备受心内科学者的关注㊂本研究就近年来SII 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㊂1 SII 的概念、计算方式及意义SII 最早由Hu 等[5]提出,用于预测肝细胞癌手术病人的预后,计算公式为:SII =中性粒细胞计数ˑ血小板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其整合了中性粒细胞㊁血小板和淋巴细胞,这3种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㊂中性粒细胞分泌炎性介质,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壁退化[6];血小板可能会释放一些趋化因子㊁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加速内皮细胞损伤[7];淋巴细胞具有调节炎症反应㊁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8];因此,SII 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病人炎症和免疫状态之间的平衡㊂SII 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全血细胞计数的常规血液测试获得,这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并且在癌症领域显示出比NLR 和PLR 等其他炎性指标更高的预后预测价值[9-10]㊂由于CHD 与炎症之间复杂的病理生理关系,作者单位 1.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030001);3.太原市中心医院通讯作者 韩清华,E -mail :**************引用信息 李国强,韩清华,陈小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9):1610-1614.有研究探讨了SII 与CHD 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㊂2 SII 与CHD2.1 CHD 诊断方面的预测价值 Liu 等[11]研究了395例有典型胸痛或胸闷症状疑似CHD 的病人,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I 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分析确定SII 对于预测CHD 发生的最佳临界值为439.44,此时敏感度为64.6%,特异度为68.2%,并且发现SII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明显高于NLR (0.859与0.829,P =0.005)㊁PLR (0.859与0.733,P <0.001)㊁C -反应蛋白(CRP )(0.859与0.801,P <0.001),这证明SII 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㊂Xu 等[12]发现在高血压或糖尿病慢性疾病人群中,SII 与CHD 的发生相关㊂这可能与糖尿病或高血压病人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㊁炎性浸润和血管重构有关[13]㊂以上研究均表明SII 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㊂2.2 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主要体现在病变血管数量㊁病变部位及其狭窄程度㊂SYNTAX 评分是依据11项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学严重程度定量评价病变复杂程度的危险评分方法[14]㊂ Candemir 等[15]研究发现SII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炎性参数中,SII 对高SYNTAX 评分的预测能力最好,当SII 为750时,其敏感度为86.2%,特异度为87.3%,比NLR ㊁PLR 等更能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另外,SII 与SYNTAX 评分呈正相关(r =0.630,P <0.001)㊂Liu 等[11]运用另外一种代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Gensini 评分系统得出了与Candemir 等[15]相似的结论㊂Gur 等[16]发现当SII 升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病人的SYNTAX 评分也大幅提高,这也与Candemir等[15]研究结果相同;此外,还发现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水平与SII呈正相关,这也反映了SII与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㊂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是判断血管狭窄是否导致心肌缺血的 金标准 [17]㊂Erdogan等[18]研究发现,SII是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FFR测量和SII检测,将发现严重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概率提高了5.7倍;此外,SII 在预测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冠状动脉阻塞方面优于NLR和PLR㊂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招募了200例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病人发病时的SII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或SYNTAX评分无关[19]㊂这表明虽然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机制已清晰,但由于研究对象㊁发病机制等不同,研究结果也有所不同,因此是否应将血液学参数纳入风险分层模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㊂2.3预测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的概念由Tambe等在1972年首次提出,描述了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血管管腔无明显阻塞但远端冠状动脉造影剂延迟显影的一种现象,可累及单支或多支血管[20]㊂在疑似患有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中,CSFP的发病率为1%~7%,其病理生理机制还不清楚,有研究表明,炎症可能与CSFP相关[21]㊂Dai等[22]发现SII和CTFC呈正相关(r=0.624,P<0.001)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是CSFP的独立影响因素,截断值为404.29,SII预测CSFP的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71.9%,AUC为0.715(P<0.001);此外,其价值随着受累血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㊂因此,认为SII作为炎性指标可以预测CSFP的发生和严重程度㊂2.4预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形成CCC的形成是机体为了维持缺血心肌的组织灌注而对心肌缺血的一种自我调节㊂研究表明,CCC良好的病人比CCC不良的病人死亡率低36%㊂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所有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在CCC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20-24]㊂Saban等[25]根据CCC血流情况将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病人分为良好CCC组和较差CCC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是较差CCC 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在SII的临界值为729.8时,预测较差CCC的敏感度为78.4%,特异度为74.6%(AUC=0.833,P<0.001)㊂Koray等[26]研究纳入了175例CTO病人,同样发现在良好CCC病人中SII值低于较差CCC病人,证实SII值为CTO病人中较差CCC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且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NLR㊁PLR及CRP等炎性标志物相比,SII的预测能力更强㊂2.5评估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有报道表明,5.5%~18.2%的AMI病人在住院期间死亡,并且16.4%的AMI病人有大量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27]㊂炎症在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8]㊂常用TIMI血栓分级评估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程度,从0~5进行分级,分为6级㊂Özkan等[27]的研究纳入389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病人,使用TIMI血栓分级系统评估血栓负荷,依据TIMI血栓分级将病人分为(0~1级)组与(2~5级)组,高SII评分是高冠状动脉血栓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㊂Dolu等[28]的研究纳入了425例STEMI病人,将病人分成低血栓负荷(0~3级)组和高血栓负荷(4级或5级)组,当SII超过812的截断值时可预测高血栓负荷,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3%, AUC为0.836,95%CI(0.795,0.877),P<0.001;并且在证明NLR㊁PLR㊁SII三种标志物与冠状动脉内高血栓负荷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发现SII在预测高血栓负荷方面优于NLR和PLR㊂2.6预测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在AMI后住院的病人中,80%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其中10%可能会危及生命㊂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的心律失常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颤动㊂Aksakal等[29]发现住院时较高的SII水平与STEMI病人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当使用炎性指标来预测可能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时,使用SII是一个比CRP或其他炎性指标更准确的标志物㊂新发心房颤动是STEMI后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炎症在STEMI后心房颤动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30-31]㊂Baĝci等[32]研究发现,SII是能独立预测STEMI后新发心房颤动的血液学指标,此外,SII在预测方面优于NLR和PLR,与CRP相似㊂2.7预测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7.1预测造影剂肾病(CIN)CIN是由注射碘化造影剂导致的医源性急性肾功能障碍,已成为引起住院病人急性肾损伤(AKI)的第3大原因㊂在与CIN相关的各种因素中,炎症是发生CIN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基于炎症的预测指标可以有效地确定高风险的CIN[33]㊂CIN的发展与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有关,尤其是在STEMI病人中[34]㊂一项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发现,术前SII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33]㊂Baĝci等[35]认为,术前SII的测定可能有助于预测STEMI病人的CIN风险㊂Öztürk等[36]的发现与其类似,并且与PLR㊁NLR和CRP相比,SI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㊂在Ma等[37]的研究中,调整了所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发现当SII>653.73时,CIN的患病率随着SII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SII浓度<653.73时,CIN的发病率达到一个平稳的水平㊂这几项研究显示了SII与接受PCI的STEMI病人的CIN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病人中,SII可能是一个比NLR和PLR更有用和可靠的预测CIN指标㊂Kelesoglu等[38]研究发现,对接受PCI治疗的NSTEMI病人来说,SII仍然是CIN 发生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的标志物㊂2.7.2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无复流是指病人梗死相关动脉再通后,闭塞的冠状动脉区域的心肌组织灌注不足或缺失㊂研究表明,在接受PCI术治疗的病人中,10%~30%的病人在闭塞血管再通后出现无复流现象[39]㊂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增加心肌缺血坏死的程度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如院内死亡率㊁恶性心律失常㊁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㊂炎症在STEMI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0]㊂Çelik等[41]的研究纳入了785例接受PCI术治疗的STEMI病人,根据PCI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将病人分为有无复流(TIMI0~2级)和有复流(TIMI3级)两组,随后将NLR㊁PLR㊁SII等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AUC,发现在SII超过950的临界值时,预测无复流现象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61%[AUC为0.789,95%CI(0.751,0.827),P< 0.001];ROC曲线的比较显示,SII的AUC大于NLR (0.789与0.766,P=0.007)和PLR(0.789与0.759,P= 0.048)㊂因此,SII是STEMI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能力优于NLR和PLR㊂Esenboĝa等[42]与其研究结果相似㊂Vatan等[43]使用TIMI血流帧数和心肌呈色分级(MBG)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无回流现象,同样发现SII 是STEMI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证明SII是无复流现象的有力预测因素㊂2.8预测AMI病人的预后PCI的应用以及介入技术和设备的升级,降低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了AMI病人的预后㊂然而,接受PCI治疗的AMI病人仍然处于高风险状态,据报道10.7%的病人在术后30d内再次住院[44]㊂炎性标志物与CVD相关,许多生物标志物已被用作STEMI病人预后的预测指标,其中包括NLR 和PLR,其为预测STEMI病人的未来事件提供了有用信息[45]㊂SII最初是被作为癌症病人的预后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对此类病人的生存结果有预测价值㊂Faysal等[46]研究显示,SII值高的病人比SII值低的病人有更高的发生心脏死亡㊁非致命性脑卒中㊁血管重建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频率;另外,SII是这些不良后果的独立预测因素㊂在传统的风险因素(如年龄㊁高血压㊁糖尿病和性别)的基础上增加SII,提高了STEMI病人在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并且SII在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优于其他常规生物标志物,如NLR和LPR㊂在老年NSTEMI病人中,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也是长期死亡率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47]㊂Orhan等[48]分析发现,SII是老年NSTEMI病人院内和长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且与CCI相比,SII 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非劣效性预测能力;Huang等[49]的研究结果与其相似㊂Ocal等[45]对1660例STEMI病人进行了长达3年的随访,将这些病人依据入院时SII值由低到高按照四分位法分为Q1㊁Q2㊁Q3㊁Q4四组,发现高SII组(Q3和Q4)的院内心源性休克㊁急性呼吸衰竭㊁急性肾损伤㊁室性心律失常㊁支架血栓㊁复发性心肌梗死㊁重复血管重建㊁MACEs和全因死亡率较低SII组(Q1和Q2)都明显升高;Q1㊁Q2㊁Q3和Q4的Kaplan-Meier总存活率分别为97.6%㊁96.9%㊁91.6%和81.0%;Q3和Q4的长期死亡率分别是Q1的3.5倍和8.4倍㊂与传统的风险因素相比,SII显著改善了心肌梗死后病人心脏死亡㊁MACEs和总心血管事件等的风险分层,表明SII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实用的指标来识别PCI 后的高风险CHD病人㊂3小结与展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HD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包括血管炎症㊁脂质代谢紊乱㊁脆弱斑块破裂与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㊂SII将中性粒细胞㊁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结合在一个指标中,与NLR㊁PLR㊁CRP等其他生物学指标相比,是反映病人炎症状况的一个更敏感的参数,具有独特的优势㊂SII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新的研究方向㊂但目前针对SII的研究大都是单中心㊁回顾性的横断面研究,对SII水平的评估只有一次测量,新指标的临界值尚未统一,未来仍需要大规模㊁多中心㊁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及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来探讨㊂参考文献:[1]YUSUF S,JOSEPH P,RANGARAJAN S,et al.Modifiable riskfactors,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mortality in155722individuals from21high-income,middle-income,and low-incomecountries(PURE):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Lancet,2020,395(10226):795-808.[2]LIBBY P.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atherosclerosis[J].Nature,2021,592(7855):524-533.[3]WANG X D,ZHANG G Y,JIANG X J,et al.Neutrophil tolymphocyte ratio in relation to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angiographyor cardiac revascularization: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studies[J].Atherosclerosis,2014,234(1):206-213.[4]BALTA S,OZTURK C.The platelet-lymphocyte ratio:a simple,inexpensive and rapid prognostic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events[J].Platelets,2015,26(7):680-681.[5]HU B,YANG X R,XU Y,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predicts prognosis of patient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4,20(23):6212-6222.[6]VENKATRAGHAVAN L,TAN T P,MEHTA J,et al.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s a predictor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across-sectional study in a pre--admission setting[J].F1000Research,2015,4:123.[7]KYAW T,PETER K,LI Y,et al.Cytotoxic lymphocytes andatherosclerosis:significance,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challenges[J].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7,174(22):3956-3972.[8]SHAH A D,DENAXAS S,NICHOLAS O,et al.Low eosinophil andlow lymphocyte counts and the incidence of12cardiovasculardiseases:a CALIBER cohort study[J].Open Heart,2016,3(2):e000477.[9]TOYODA J,SAHARA K,MAITHEL S K,et al.Prognostic utility of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after resection of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results from the U.S.extrahepatic biliary malignancy consortium[J].Annals of SurgicalOncology,2022,29(12):7605-7614.[10]CHEN J H,ZHAI E T,YUAN Y J,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for predicting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23(34):6261. [11]LIU Y H,YE T,CHEN L K,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predicts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coronary heart disease[J].Coronary Artery Disease,2021,32(8):715-720.[12]XU M,CHEN R L,LIU L,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mong middle-agedand elderly Chinese adults:the Dongfeng-Tongji cohort study[J].Atherosclerosis,2021,323:20-29.[13]MONTEZANO A C,DULAK-LIS M,TSIROPOULOU S,et al.Oxidative stress and human hypertension:vascular mechanisms,biomarkers,and novel therapies[J].Canadian Journal ofCardiology,2015,31(5):631-641.[1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82-400.[15]CANDEMIR M,KIZILTUNÇE,NURKOÇS,et al.Relationshipbetween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and the severity of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ngiology,2021,72(6):575-581.[16]GUR D O,EFE M M,ALPSOY S,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 as a determinant of atherosclerotic burdenand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Arquivos Brasileiros De Cardiologia,2022,119(3):382-390. [17]耿文磊,高扬,赵娜,等.CT血流储备分数不同操作者间测量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7):683-688. [18]ERDO G AN M,ERDÖL M A,ÖZTÜRK S,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is a novel marker to predict functionally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J].Biomarkers in Medicine,2020,14(16):1553-1561.[19]ROSTAMI A,TAJLIL A,SEPARHAM A,et al.Association between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and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immunologic index and the angiographic SYNTAX score and theTIMI flow grade in acute STEMI:a cohort study[J].The Journal ofTehran University Heart Center,2021,16(4):147-155. [20]赵健,梁春.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1,4(1):1-5.[21]KALAY 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slowcoronary flow:increased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and serum uricacid levels[J].Turk Kardiyoloji Dernegi Arsivi-Archives of theTurkish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1,39(6):463-468. [22]DAI X T,KONG T Z,ZHANG X J,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increased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and coronaryslow flow phenomenon[J].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2022,22(1):362.[23]MEIER P,HEMINGWAY H,LANSKY A J,et al.The impact of the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n mortality:a meta-analysis[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2,33(5):614-621.[24]LI B,LI W H,LI X L,et al.Inflammation: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direction in atherosclerosis[J].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17,23(8):1216-1227.[25]SABAN K,YUCEL Y,DENIZ E,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a novel predictor for coronary collateralcirculation[J].Perfusion,2021,37(6):2676591211014822. [26]KORAY A M,IPEK B,GURSEL S,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and coronary collateral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J].ArquivosBrasileiros De Cardiologia,2022,119(1):69-75.[27] ÖZKAN U,GÜRDO G AN M,ÖZTÜRK C,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a novel predictor of coronary Thrombusburden in patients with non-S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Medicina,2022,58(2):143.[28]DOLU A K,KARAYI G IT O,OZKAN C,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intracoronary thrombus burden and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J].Acta Cardiologica,2023,78(1):72-79. [29]AKSAKAL E,AKSU U,BIRDAL O,et al.Role of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 in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hospital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edmyocardial infarction[J].Angiology,2023,74(9):881-888. [30]BAS H A,AKSOY F,ICLI A,et al.The association of plasmaoxidative status and inflamm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trial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Investigation,2017,77(2):77-82.[31]BAŞH A,BA G CI A L,AKSOY efulness of mean plateletvolume and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for development of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SüleymanDemirelÜniversitesi Saglik Bilimleri Dergisi,2019,10(3):278-283.[32]BA G C I A,AKSOY F.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predicts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J].Biomarkers in Medicine,2021,15(10):731-739. [33]LAI W G,ZHAO X L,HUANG Z D,et al.Elevation of preprocedural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level increases the risk ofcontrast-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following coronaryangiography: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J].Journal of InflammationResearch,2022,15:2959-2969.[34]JIANG H,LI D B,XU T,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predicts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a cross-sectional study[J].Front Med,2022,9:841601.[35]BA G CÍA,AKSOY F,BAŞH A.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may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J].Angiology,2022,73(3):218-224.[36] ÖZTÜRK R,INAN D,GÜNGÖR B.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is a predictor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Angiology,2022,73(2):125-131.[37]MA K,QIU H,ZHU Y H,et al.Preprocedural SII combined with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 the risk of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in STEMI patients undergoing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InflammationResearch,2022,15:3677-3687.[38]KELESOGLU S,YILMAZ Y,ELCIK D,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a novel predictor of 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non-ST 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J].Angiology,2021,72(9):889-895. [39]CHANDRASHEKHAR Y,ALEXANDER T,MULLASARI A,et al.Resource and infrastructure-appropriate management of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low-and middle-incomecountries[J].Circulation,2020,141(24):2004-2025.[40]LIU Y H,YE T,CHEN K,et al.A nomogram risk prediction modelfor no-reflow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basedon rapidly accessible patient data among patients with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gnosis[J].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2,9:966299. [41]ÇELIK M C,KARAYI G IT O,OZKAN C,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systemic inflammation index and no-reflow phenomenon in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Angiology,2023,74(4):387-394.[42]ESENBO G A K,KURTUL A,YAMANTÜRK Y Y,et al.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predicts no-reflow phenomenon after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Acta Cardiologica,2022,77(1):59-65.[43]VATAN M B,ÇAKMAK A C,A G AÇS,et al.The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predicts impaired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short-term mortality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 patients[J].Angiology,2023,74(4):365-373. [44]LI Q,MA X,SHAO Q,et al.Prognostic impact of multiplelymphocyte-based inflammatory indices in acute coronarysyndrome patients[J].Front Cardiovasc Med,2022,9:811790. [45]OCAL L,KESKIN M,CERSIT S,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predicts in-hospital and long-term outcomes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Coron Artery Dis,2022,33(4):251-260.[46]FAYSAL S,TAYYAR A.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predicts 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J].ArquivosBrasileiros De Cardiologia,2022,119(1):14-22.[47]MEMBERS A F,WINDECKER S,KOLH P,et al.2014ESC/EACTS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the task force on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Cardiology(ESC)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Surgery(EACTS)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cutaneous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EAPCI)[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4,35(37):2541-2619. [48]ORHAN A L,ŞAYLIK F,ÇIÇEK V,et al.Evaluating the 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for in-hospital and long-termmortality in elderly 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patients[J].Ag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2022,34(7):1687-1695.[49]HUANG J B,ZHANG Q,WANG R C,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s for elderly patients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eiv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J].Medical Science Monitor,2019,25:9690-9701.(收稿日期:2022-11-21)(本文编辑邹丽)。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衰标志物和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衰标志物和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微循环学杂志,2020,30(4):60-63○犆 2020 犆犎犐犖犈犛犈犑犗犝犚犖犃犔犗犉犕犐犆犚犗犆犐犚犆犝犔犃犜犐犗犖 doi:10.3969/j.issn.1005-1740.2020.04.013微循环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4期临床研究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衰标志物和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杨晓梅1 方明明1 王 艳1 刘 平1 于立成1,2,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740(2020)04-0060-04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衰标志物和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8 02—2020 02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再将其分为II级组(狀=73)、III级组(狀=65)和IV级组(狀=62)。

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各组血清B型脑钠肽(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同时分析炎性指标TNF α、IL 6与心衰指标BNP、cTnI及心功能指标LVEF、LVEDD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BNP、cTnI、TNF α、IL 6、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犘<0.01);III级组和IV级组患者BNP、TNF α、IL 6、cTnI、LVEDD水平均高于II级组,而LVEF低于II级组(均犘<0.01);IV级组患者的BNP、TNF α、IL 6、cTnI、LVEDD表达水平均高于III级组,而LVEF低于III级组(均犘<0.0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 6与BNP、cTnI、LVEDD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犘<0.01)。

炎性衰老与常见老年病的关系

炎性衰老与常见老年病的关系

炎性衰老与常见老年病的关系
冯世兴;朱鸣雷;刘晓红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年(卷),期】2018(021)001
【摘要】炎性衰老是衰老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是指衰老过程中促炎反应的慢性、进行性升高的现象;主要特点是低滴度、系统性、无症状的、可控的慢性炎性反应.
研究炎性衰老能够为老年病提供更为准确的预测,尽早给予适当干预,达到健康老龄
化的目的.此综述系统性回顾了近年来炎性衰老标志物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血清炎性因子与常见老年病,包括心脑血管事件、2型糖尿病及衰弱
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老年病的防治.
【总页数】4页(P139-142)
【作者】冯世兴;朱鸣雷;刘晓红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9.38
【相关文献】
1.衰老与老年病形成的关系及干预 [J], 王建青
2.老年病人衰老因素与常见护理失误及防范 [J], 李丽娟;陈丽华;高国豪
3.衰老与老年病的关系 [J], 刘汴生
4.老年病的特征及其与衰老的关系 [J], 何琪杨
5.浅论人体衰老及老年病与痰的关系 [J], 丁丽芳;毕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性指标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炎性指标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m ; D0 ls 4 L在 无 心 血 管 事 件 组 为 39 7 C 8 . 6±4 . 1 6 n / l在 有心 血管事件组 为 4 2 6 7 . 2 g 3gm , l .94 3 4 n / - m 。以上 2项指标 两组 比较差异 无显著 差异 ( l P>
0 0 ) .5 。 3 讨 论
判断心梗 面积 、 效 及 预 后 。有 不稳 定性 心 绞 痛 疗
与心肌梗死 病史者 , sC P水平 可 预测复 发冠 脉 H —R 事件, 其预测 能 力不 受其他 危险 因素影响 。
C反应蛋 白( sC P 、 H — R ) 可溶性 白细胞 分 化抗 原 4 O 配体 ( CMO )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MM - ) 白 sI L 、 9( P9 、 介 素 6 I-) 肿瘤 坏 死 因 子一 T F ) 。H — (L6 、 ( N - 等 s
院经选择 性冠状 动脉造 影 检查 确诊 的冠 心病 患 者
2 1 。其 中男 16例 , 6 6 例 9 女 5例 , 龄 5 年 0~7 2岁 ,
平均 6 . 2 3岁 。临 床表现 为无 症状 、 定 劳 累性心 稳
血栓 导致急 性冠 脉综 合 征 ( C ) A S 。而炎 症 在 动脉
中图 分 类 号 :5 14 R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0 3 (0 0 0 — 8 42 10 -65 2 1 )60 3 , 4
冠状 动脉 粥样硬 化性 心脏病 ( A 是 威 胁 现 C D) 代人类 生命健 康 的 主要疾 病 之一 。动 脉粥 样 硬化 (S A )斑块破 裂或 糜烂 , 继发 完全 或不 完全 闭塞性
多研 究发现 外 周 血 MM - 平 不 仅 能用 于 预 测 P9水

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研究禹露;李小峰【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84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6例,常规检测受试者的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同时检测血清CRP、IL-6和Hcy水平.结果与健康老年人群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中CRP、IL-6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IL-6和Hcy水平的检测可能对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3(010)003【总页数】2页(P299-300)【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作者】禹露;李小峰【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妇幼保健医院检验科 410100【正文语种】中文最近研究提示炎症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炎症与高血压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炎症的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在高血压患者中水平增高并与血压密切相关[1-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病新一类危险因素之一,其与高血压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拟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检测血清CRP、IL-6和Hcy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2011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组),其中1级高血压23例,2级高血压34例,3级高血27例;男45例,平均年龄(71.5±6.8)岁;女39例,平均年龄(69.4±7.1)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心肾功能不全;无各种急性炎性感染、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疾病、肿瘤等。

另选取36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70.1±6.9)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 5

专题 笔 谈 ・
炎性标志物指 标与老年心血 管健 康评价
武 留信 【 关键词】 炎性标志物; 老年; 心血管 李 力 师绿 江
【 中图分类号】 5 R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45 1(02 0. 3- 10 - 121 )4 25 3 5 - 0 0
道尔顿 , 呈环 形五 聚体 形态 , 于小 正五 聚蛋 白族 成 属
员 。13 9 0年 ,ie 和 Fac 首次在急性肺 炎 患者 的 Tl t lt r i ns
心血管危 险因素 如 吸烟 、 压 、 血 糖尿 病 、 体重 指数 、 血 脂等 和 C P有关 R 。常规心 血管 风险 因素和 C P R 同时检测 , 可增加 常规心 血管风 险因素的预测价值。
快速免疫 扩散法 、 觉凝集法 。C P正 常值 <1 g 视 R 0m / L 。当 C PO~ 0m / R I 4 g L时 , 一般 为轻度 炎症 、 毒感 病 染; 4 20m / 0~ 0 g L时为活动性炎症 、 细菌感 染期 ; 于 大 20m / 0 g L时处于严重细菌感染或烧伤 , 时甚 至上升 有 5 0 00 0倍 。 R C P在炎症 急性 期 2小 时 内迅 速 增加 ,8 4
C P临床意义 : R 由于各 种 因素均 可 以增 加 C P, R C P水平升高 不能 作为 疾病 的特 异诊 断 。C P水 平 R R
估, 心脏标志物是心肌受 损时 由心肌 释放 的物 质 。大 量 的流行病学研究表 明 , 老年人群 健康 管理 中监测 在
炎性标记物 如 I-, N - L6 T F 和 C P很 有意 义 , R 这些 标 记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炎性 标记物 水平增 高与 年龄 相关性慢性疾病有关 。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编号 : 0 B I B 2 2 8 A5 0 ) 0 2
作者单位 :0 0 0北 京 , 10 0 空军航 空 医学 研究 所 ( 留信 , 武 师绿 江 ) 400 5 00河南郑州 , 河南 中医学 院第一附属 医院( 李力 )
敏 c反应蛋 白对 预测健康 人 未来 发生 心血 管事 件是 个强有 力的独立预测指标 , 量 的流行 病学证 据支 大
炎症是身体损伤或感 染 的反 应 , 为急性炎 症和 分 慢性炎症 。急性 炎症 在轻度 损 伤 ( 烧伤 ) 重大创 伤 和 ( 心肌梗死 ) 立 即发生 , 后 症状包 括 发红 、 、 、 肿 热 痛和
活动受 限。慢 性炎 症可 以在 急性 炎症 后 长期 存在 或 独立存在并是一个长期 过程 , 括组织 分解 、 复 , 包 修 疤
天然蛋 白质 。风湿性和其 他炎症性疾病 、 恶性 肿瘤 、 组 织损伤或坏死 , 发肝脏合 成 C P R 触 R 。C P的生 理作用
是绑定死亡或濒临死亡细胞 ( 和某些类 型的细 菌) 面 表 的磷 酸胆碱 , 激活补体系统 , 进而增强 巨噬细胞 的吞 噬 功能。因此 ,R C P参与清除坏死细胞和细胞凋亡 。 。 。 C P测定 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 、 R 免疫 比浊法 、
循环 中促炎性标 志物增 加有关 , R C P增加 对短期 临床 事件和发 生心 血管 病有 很强 的预 i 价 值 。D ns 贝 4 aeh等 对2 2项研究 的荟 萃分 析显 示 , R C P水 平 高患 冠 心病
的相对危 险高 , 性 C P随年龄增 长 轻度增 加 , 男 R

持 高敏 C反 应蛋 白在一级预防 中的作用 。
2 白细胞 介素 6 It l k 6 (n r u i e e n一 ) 白细胞介 素 6 I 6 是 一种 白细胞介素 , (L一 ) 具有促 炎 和抗炎 细胞 因子功能 , 在感染 、 创伤 、 伤或其 他组 烧 织损 伤时 , T细胞 、 由 巨噬细胞 和血 管壁平 滑肌 细胞 分泌并 触 发 免 疫反 应 。I L一6通过 抑 制 T F一 和 N I L一1 激活 的 I , L一1a I r 和 L—l 0达到抗炎症细胞 因子
另外 , 一些 大规 模前 瞻性 流 行病 学 研究 表 明 , 高
血清 中发现一 种能 与肺炎 球菌 细胞壁 中的 c 多糖 发 一 生反应 的物质 而 由此命 名 为 C P 。由于 C R在各 R P 种疾病状态下均增高 , 以最初认 为 C P是病 原分泌 所 R
物, 后来发现 C R在肝脏合成 , 而确定 C R是 一种 P 进 P
痕形成和组织破坏等 , 慢性 炎症可 以是细 菌感染 或 自 身免疫性疾病 的结果 。 生物标志物是评价生 物状态 的指标 , 它是对 正常
生理状态 、 病理状态 和药物 干预治疗 的客观测量 和评
小 时达 到高峰期 , 衰期是 1 时。因此 , R 半 8小 C P的反 应强度主要是取决 于产 生的速度 C—ra t epoen eci rti ) v
C P在心血管疾病 中的作用 : 围血 管性疾 病与 R 周
c 反应 蛋 白( R ) 血液 中的一 种急 性 时相 蛋 . CP 是

白 。C P基 因位 于第 一 号染 色体 ( q 1一q 3 , R 12 2 ) 是 个具有 2 4个 氨基酸残基 的蛋 白质 , 2 分子量 2 0 5 16
升高提示存 在炎 症性 疾病 , 但是 在硬 皮 病 、 发性 肌 多
炎、 皮肌炎 时 C P一般 不 升 高 , 予 以注 意 。另 外 , R 应
C 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时不升高 , R 当伴有 浆膜炎 或滑 膜炎时 升 高 , 论 是 否 伴 有 炎 症 , 肾 功 能 衰 竭 时 无 在 C P均升高 , R 测量 C P水平 对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有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