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201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次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发现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不停地摆动,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似乎相等,从而促进了钟表的研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4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

据此可判断:全程来看小汽车在做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前30s的平均速度为m/s。

3.如下左所示的体温计,它的最小分度值是℃。

图中A处结构的好处是,读数时,。

4.如上右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

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5.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能够传声。

6.成语“万籁俱寂”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很小;宇航员在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

7.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熔点113.5°C)。

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

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8.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孟津县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6℃C.眨眼睛所用的时间是0.1s D.某中学生身高约165cm9.在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甲)、小红(乙)和小兰(丙)的读数方法如图所示,则【】A.小明的方法正B.小红的方法正确C.小兰的方法正确D.三人的方法都正确10.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B.奔驰骏马的运动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D.地球绕太阳公转11.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长笛小提琴手风琴二胡A B C D12.为了使教室内的同学们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14.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晶体)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变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冷却变成固态即可【】A.白糖变为糖浆属于液化过程B.糖浆冷却变成固态为放热过程C.白糖变为糖浆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5.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响度C.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在声源处减小噪声污染D.知图用嘴吹装入水的试管,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父母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B.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3.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4.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自行车轮子的半径约为1mB.水平桌面上放一本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约为50Pa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0N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3m/s5.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6.如图所示,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折射B.镜子里的像——光的反射C.耀眼的铁栏杆——光沿直线传播D.树荫下圆形光斑——光沿直线传播7.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B.图: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C.图: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D.图: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反射光消失了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9.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河岸D.流水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B .夏天,雨笼山A .春天,雾绕群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檐上冰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I 卷 选择题 (共24分)第I 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B .人步行速度约4km/hC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D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D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 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 .放于S 点 B.放于A 点(第5题)C .放于B 点D .无论哪一点都可以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 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90°C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D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 、20g 和10g 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 .81.4gB .78.6gC .78.2gD .81.8g 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第10题)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 kg/m3 B.1.16×103 kg/m3 C.1.75×103 kg/m3 D.1.2×103kg/m3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次的音调低,第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 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14.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状态.15.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合 m/s (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16.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此时的像高 m.17.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还可.18.小明在厨房中发现:(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壶内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不能.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物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总分90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1,中学生的手掌长度约为A. 15mB. 15dmC. 15mmD. 15cm2.小明准备入口的热豆浆的温度约为A. −16℃B. 3℃C. 40℃D. 96℃3.如图2,不颠簸的船向前直线行驶,静坐在船上的乘客观察东塔相对于船向东运动,此时A. 船向西运动B. 船向东运动C. 船有可能静止D. 西塔相对于船静止4.“女高音”、“男低音”描述的是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声速5.如图3,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40dB.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60dB.甲比乙A. 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 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 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D. 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6.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B. 城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 在城市街道两旁多种植树木花草D.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7.判断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 衣柜里樟脑丸日久变小——凝华B. 夏天冰棒周围冒着“白气”——升华C. 阳光下湿衣服变干——汽化D. 泼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液化8.下面四种光现象不能用对应的光路图解释的是A B C D9.如图4、5所示的光路图,则图5眼睛A. 是近视眼B. 一定能看清近处的物体C. 可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D. 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比图4的弱10.适合放在图6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金属C. 塑料D. 水2. 下列哪种能量转换过程是错误的?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 热能转换为电能D. 光能转换为电能3. 下列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透镜成像C. 隧道中的手电筒光线D. 彩虹4. 下列哪种声音特性与频率有关?A. 音调B. 音量C. 音色D. 回声5. 下列哪种物体运动状态不变?A. 匀速直线运动B. 加速直线运动C. 匀速曲线运动D. 加速曲线运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静电现象是由于物体带有多余的电子。

()2. 光速在任何介质中都相同。

()3.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5.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2.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______。

3. 力的单位是______。

4.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称为______。

5. 声音的频率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3. 描述串联电路的特点。

4. 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

5. 解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10N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求入射角。

3. 两个电阻分别为R1=5Ω和R2=10Ω,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10V的电路中,求通过R2的电流。

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和5N的摩擦力,求物体的净力。

5. 一个频率为440Hz的音叉在空气中振动,求其音调。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在夏天打雷后,雷声会持续一段时间。

2.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在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平均质量约为80千克2.一游客坐在逆流而上的轮船上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B.蓝天C.轮船D.流水3.在如下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C. 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了5.如下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6.下列光图路正确的是()7.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8.小明同学学习了密度之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棒抽成铁丝质量变小B.密闭容器中的冰块加热熔化后质量变小C.一石块从平凉拿到北京质量变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1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B猴子捞月 C.海市蜃楼 D.天空的彩虹12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 10m/s等于__ __k m/h,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__ _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__ m/s,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实验室测质量的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6分)1.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 A.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C.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 水可以在98℃时沸腾2.小明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

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B. 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C. 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 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3.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 都不能成像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冰冻的衣服B. 春天冰雪消融C. 冬天窗玻璃上D. 用干手器将手晒干有水滴烘干5.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以下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色散C. 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D.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6.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的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 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7.小红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一)一、选择题(单选题)1、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都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的树木向西运动。

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车行驶方向一定相同.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B)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A)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

5、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C)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6、如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B)7、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D)8、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A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BCD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20cmA、10 cm;B、20 cm;C、25 cm;D、30 cm。

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像,量筒质80量和液体密度是——(B)0.8g/cm3A、20g。

内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内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期末物理试题1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一名初中生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情况是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为20cmB.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为15minC.夏天教室内的温度大约为48℃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最大约为500g2.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 0.5s。

这样有助于后面汽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后面汽车驾驶员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在车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这样行车安全距离可以减少约A.3m B. 7m C. 15m D. 25m3.如图1所示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4.如图2所示,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为A.2.1 mB.2.5 mC.4.6 mD.5 m5.如图3所示,是利用超声波粉碎胆结石的原理图。

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超声波的频率为20000HzB.超声波具有能量C.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D.只有把超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6.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与透镜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花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7.如图4所示,是对一杯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冰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8.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5所示,是小明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9.如图6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不断地沸腾,则试管中的水将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C.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D.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二、本小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C. 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裁判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2.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大B. 音调高C. 音色美D. 频率高3.下图中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烛焰经“小孔”成像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A B C D4.下图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B. 水面的倒影C. 夏天树荫下的光斑D. 水中的“筷子”5.早晨爸爸开车送小明上学,在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

小明看着车窗外旁边的汽车,突然他感觉所坐的车向前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停车,爸爸说车没动。

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物可能是A. 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B. 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C. 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D. 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 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 在第2 s末,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D. 在前2 s内,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7.炎热的夏季,在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纸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的甲,乙两幅图描绘冰棒周围冒“白气”的情形。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长郡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水可以在98℃时沸腾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3.我国今年最新发行的100元钞票的长度大约是()A.15m B.15dm C.15cm D.15mm4.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10﹣6×10﹣5dm×10﹣6×109m5.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A.B.C.D.6.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生小梦小满李明X扬小石块的密度3333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X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8.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9.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11.元旦期间,小明和同学到岳麓山去游玩,当他为全体同学拍了一X合影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1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1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图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14.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右侧成一倒立的实像(像在图中未画出).若物体从距透镜2倍焦距处以速度v沿主光轴匀速运动至距透镜1.5倍焦距处(物体始终在透镜左侧,透镜不动),则像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A.等于v B.小于v C.大于v D.无法与v比较15.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冒出的烟呈一竖直向上的柱状.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的运动是()A.由西向东运动 B.由东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1个空,每空2分,共22分)16.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17.端午节,马大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参赛选手听到发令枪响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18.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内能逐渐(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光的“三原色”是指红光、光和蓝光;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颜料、黄颜料和蓝颜料,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20.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cm.21.即将通过某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在时间t内,列车未超过站台上的人,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是.三、实验题(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22.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花岗岩的密度,取一小石块样品.(1)测小石块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好天平,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盘里.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g.(2)测小石块的体积,将小石块缓缓的放入装有50cm3水的量筒内,水面升高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小石块的体积为cm3.(3)计算花岗岩的密度ρ=g/cm3.若小石块能够吸水,则测量值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从图的左边向右观察).四、计算题(22题6分,23题7分)2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5.一空瓶质量为1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600g,若在空瓶中盛某种金属的碎片若干,使其与瓶的总质量为1000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金属片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00g,试求:(1)瓶子的容积.(2)金属碎片的总体积.(3)该金属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长郡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水可以在98℃时沸腾【考点】质量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所以B符合实际情况;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D、当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时,水可以在98℃时沸腾,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故选C.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考点】音色;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A、音色是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B、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A、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知其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可以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上课可以听见老师讲课的原因是由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我国今年最新发行的100元钞票的长度大约是()A.15m B.15dm C.15cm D.15m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最新发行的100元钞票的长度比拳头的宽度大一些,在15cm=0.15m=1.5dm=150mm左右.故选C.4.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10﹣6×10﹣5dm×10﹣6×109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10﹣6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B、C、D、∵1μm=10﹣6m=10﹣5dm=10﹣4cm,∴×10﹣6×10﹣5×10﹣4cm.故选B.5.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折射规律,故本选项正确;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规律,故本选项错误.C、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C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显然是错误的;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两条光线在同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6.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4)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也可以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解答】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不符合题意.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虚像,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不符合题意.D、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在镜子前面只能看到物体的像,不能透过镜子看后面的物体,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生小梦小满李明X扬小石块的密度3333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X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分析】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数据和实验者的原因,都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解答】解: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8.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解答】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错误;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可能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正确;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错误.故选B.9.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和密度的本质.质量和密度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质量不随物质的位置、状态、温度、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与它的体积、质量、位置等无关.【解答】解:A、铁棒在磨成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铁去掉了,因而铁棒中所含铁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减小.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生活经验可判断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镂后金石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它的密度不变.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流的过程中,水的位置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密度不会改变,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较冷,饮料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从外面看就像是出汗了;故选C.11.元旦期间,小明和同学到岳麓山去游玩,当他为全体同学拍了一X合影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照相机的镜头已经确定,不能调节焦距的大小,照相机的调焦是指调节镜头和胶片的距离,也就是调节像距大小.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的结论判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解答】解:照相机的调焦是指当改变物体和镜头的距离时,调节镜头和胶片的距离.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说明人像太大了,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要减小像的大小,同时增大物距,减小像距.也就是增大人和照相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和胶片的距离.也可以说是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故选B.1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将尺子斜插入水中时,从水面看水中的尺子,尺子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感到尺子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看起来是向上弯折了,因此它的刻度就显得密了.故选B.1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图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分析】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距等于相距、物象等大)分析判断;B、小孔成像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的像是倒立的,其大小由物体距离小孔的远近决定;C、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当光垂直水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D、图中,玻璃砖是被气泡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都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解答】解: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也远离,但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故A错;B、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其大小由物体距离小孔的远近决定,故B错;C、当光垂直水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故C错;D、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因此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故D正确.故选D.14.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右侧成一倒立的实像(像在图中未画出).若物体从距透镜2倍焦距处以速度v沿主光轴匀速运动至距透镜1.5倍焦距处(物体始终在透镜左侧,透镜不动),则像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A.等于v B.小于v C.大于v D.无法与v比较【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之一: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并且物距大于2f,而像距处于f和2f之间.【解答】解:u=v=2f时刻开始移动,物体从2f到f,移动了f的距离,当然f点是极端点,也就是说刚好到f时,不会看到像.那么像移动的距离是2f到无穷大,因为物近像远,物体最近的时候是像最远的时候.所以也就是说物体移动了f的距离(从2f到f),而像移动了接近无穷大那么远(从2f到无穷大),所以像移动的距离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故C正确.故选C.15.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冒出的烟呈一竖直向上的柱状.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的运动是()A.由西向东运动 B.由东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火车冒出的烟柱,对于路边的观察者来讲,它的方向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火车的行进方向,二是风向.如果竖直向上呈柱形,说明这两种影响的效果正好相互抵消.【解答】解:蒸汽火车沿着平直的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时,路边的观察者在没有风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应该看到烟也自西向东,现在却看到烟竖直向上,说明有风,而且火车的速度与风的速度相等,并且方向相同.因此,与风(空气)比较,烟的位置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火车的位置没有改变,即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是静止.故只有C说法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1个空,每空2分,共22分)16.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分析】(1)声音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传递信息的例子有: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B超等;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有:清洗精密机械、粉碎体内结石等;(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解答】解: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答案为:能量;振动.17.端午节,马大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河岸;参赛选手听到发令枪响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由纳米技术制成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纳米是单位,1nm等于m,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4.如图所示,雪糕是同学们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我们吃雪糕可以解暑降温,这是因为雪糕时会吸收人体的热.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这“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成小水珠形成的.5.2015年庐山再现各种美丽奇观,如图所示:甲图中秋天中的如琴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去湖边的枫叶倒影在清澈的湖面,这倒影是光的现象.乙图是入冬后雾凇雨凇的景观,漫山遍野云雾缭绕,某某琼花,晶莹剔透,宛如童话世界.这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6.如图所示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我们看到的实际是一个(选填“实像”或“虚像”).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将照片发至微信与朋友分享.“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成立缩小的实像.9.生活中有时会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与图片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刻度线处,某次测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kg.10.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cm3.(2015秋某某期末)以下选项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A.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B.刻度尺热胀冷缩C.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D.刻度尺放得不正1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1:2 B.2:1 C.4:1 D.8:1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人们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回声原理”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慢16.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A.两瓶液体质量相等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三、简答与计算题:第17小题4分,第18、19小题各5分,第20小题6分.共20分.17.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请你说说以下两个谚语中包含的物理知识.(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大树底下好乘凉”.18.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9.完成图中的光路图.20.如图所示,有一捆质量7.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均匀的铁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58kg,求:(1)着捆金属丝的总长L;(2)这捆铁丝的密度.21.一个空心的铜球,其质量为178g、体积为30cm3.(1)求这个铜球的空气部分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2)小华同学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总质量为多少kg.(2015秋某某期末)亲爱的同学,你一定会使用下面基本实验仪器:(1)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2)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刻度尺更精确些.物体长度为cm;其中正确放置的是刻度尺.(3)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个标准砝码,如图3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步骤二:;步骤三:,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23.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m1/g量筒中煤油的质量是m2/g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V/cm3煤油的密度ρ/gcm﹣3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24.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2)实验时,表示水在沸腾时情景的是图丙中的(选填“左”或“右”)图,沸腾时水中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3)小明为了说明是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2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X可以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折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将右半边硬纸板绕ON向后转动,反射光存在(选“不”或“仍”).(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不足之处是,弥补该不足需要点燃.“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实验方案(选填序号).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26.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物质种类相同体积V/cm310 20 30 40 50 60质量m/g 5 10 15 20 25 30(3)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由纳米技术制成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纳米是长度单位,1nm等于10﹣9m,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分析】“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000 000 000纳米=1 米(m)即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解答】解:“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因为1 000 000 000纳米=1 米(m),所以1nm=10﹣9m.故答案为:长度,10﹣9.【点评】本题非常基础,考查了纳米的符号以及其与米的单位换算关系.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解答】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响度.【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4.如图所示,雪糕是同学们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我们吃雪糕可以解暑降温,这是因为雪糕熔化时会吸收人体的热.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这“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分析】物质由固态变化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解答】解:雪糕的主要成份是冰,在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从而达到解暑降温的目的;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故答案为:熔化;液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熔化和液化现象的了解,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中考的热点.5.2015年庐山再现各种美丽奇观,如图所示:甲图中秋天中的如琴湖面波光粼粼.一眼望去湖边的枫叶倒影在清澈的湖面,这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乙图是入冬后雾凇雨凇的景观,漫山遍野云雾缭绕,某某琼花,晶莹剔透,宛如童话世界.这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凝华现象.【分析】平静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而平面镜所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平静湖面上呈现湖边枫叶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雾凇是固态的冰晶.雾凇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植被上;故答案为:反射;凝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6.如图所示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看到的实际是一个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分析】(1)根据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手表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镜;虚像.【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具体应用.(2)凸透镜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可以是水,可以是其他的透明材料,成像特点是相同的.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右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60°.【分析】①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解答】解:由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的折射光线;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故答案为:右;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在此题中,关键搞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将照片发至微信与朋友分享.“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解答】解:用手机进行“自拍”,此时相当于照相机,是利用了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倒.【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结合其应用做出判断.9.生活中有时会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与图片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零刻度线处,某次测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3.2 kg.【分析】(1)台秤的秤盘相当于天平左盘,砝码盘相当于天平右盘,槽码相当于砝码,秤杆相当于标尺,调零螺丝相当于平衡螺母.(2)台秤虽然和天平结构不同,但是使用方法相同.【解答】解:(1)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秤杆右端上翘,说明左端下沉,则调零螺丝应向右移.(2)秤杆使用的是g,每一个大格代表100g,每一个小格代表1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00g=0.2kg.物体质量=槽码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kg+1kg+0.2kg=3.2kg.故答案为:零;3.2.【点评】能根据天平的结构使用,进行知识的迁移,能用台秤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掌握质量单位换算.10.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5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50 cm3.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1)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水的质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求冰的体积.然后利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450cm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解答】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ρ=3;水的质量为m=450g=0.45kg;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10﹣4m3=450cm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ρ=可得,冰的体积V冰==×10﹣3m3=500cm3.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V=V冰﹣V水=500cm3﹣450cm3=50cm3.故答案为:2.5;50.【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状态,装入瓶子后,质量变化,体积保持不变;二是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二、选择题:第11-14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每小题有两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不选的得0分.11.以下选项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A.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B.刻度尺热胀冷缩C.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D.刻度尺放得不正【分析】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放得不正;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是错误.刻度尺热胀冷缩造成测量不准确,这才是误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C、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1:2 B.2:1 C.4:1 D.8:1【分析】在图象上找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物质的密度,然后求出两者的密度之比.【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3;ρ乙==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3=8: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和密度比值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分析】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综上所述,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来的关系;④应用.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确定其它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此题中,根据图示确定了像距(10厘米)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与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人们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回声原理”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慢【分析】(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3)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A错误;B、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B错误;C、树木和花草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固体传播声音比气体快,故D错误.故选AB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和减弱噪声的方法的理解,都属于基础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6章)(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6章)(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______.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______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kg.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______;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______;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______.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______、______的______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______,这种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节.2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常选用一块______作为平面镜,将其竖立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选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后进行观察.选用两只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如图所示,S′是蜡烛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25.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做如下数据记录.见表: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牛)滑动摩擦力1 木块与木板 42 木块与木板 63 木块与毛巾 6(1)实验研究中,要使测量滑动摩擦力较准确,应保持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2)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3)比较序号______与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五、计算题:(共23分)×104N的拉力,用它能把质量为2.5t的钢材直接吊起吗?(g取10N/kg)27.有一个质量是1560g、体积是210cm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往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整个球的质量是多少?28.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考点】物理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索财富的理解.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结晶又有探究方法和高昂的探索精神.【解答】解: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科学家不仅发现并总结了科学知识,还总结了有效的探究方法和为真理而奋斗的科学精神.所以选项A、B、C的说法都不全面.故选D.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学生用文具盒长度略大于18cm,在20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考点】响度.【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解答】解:当用力拍击胸膛时,胸膛振动的幅度加大,这样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增大;故选B.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地球同步卫星是人为发射的一种卫星,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从地球之外看,卫星与地球共同转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解答】解:A、同步卫星绕着地球转动,地球绕着太阳转.以太阳为参照物,同步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符合题意;C、同步卫星到月亮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月亮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如果以流星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解答】解:道路两侧设有3米至4米高的透明板墙是用来反射道路上的过往车辆所发出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置的是透明板墙,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减弱噪声对道路两旁住宅和办公楼的噪声污染,它并不能保护车辆安全行驶,也不能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和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故选D.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金属块的密度:ρ==3×103kg/m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把它切掉3.故选B.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考点】光的反射.【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解释.【解答】解:人影形成、凿壁借光、傍晚落日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反射形成的.故选B.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但人眼观察到当人向镜前走近时,人像变大了.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和像之间距离变小,人像对于人的眼睛是物,当物距变小时,像变大,这是指的平面镜中人像通过人眼这个凸透镜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缩小实像变大.所以人的视觉认为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了.二者问题的实质必须弄清楚.【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说明砝码盒中最小砝码是1g,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解答】解: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B、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符合题意.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整数值一下的质量还是无法解决.不符合题意.D、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不能任意调换.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浴室里防止滑倒,要增大摩擦,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地面铺凹凸不平的地砖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接触面比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容易滑倒.符合题意.故选D.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考点】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两个人同时用水平方向的力拉吊环和秤钩,测力计静止时,说明两个人是沿水平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拉它,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了水平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故两人各用20N的力.故选B.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考点】力的概念.【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解答】解:用绳子提水过程中,绳子与水桶接触,对水桶有向上的拉力;水桶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桶受到的力是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故选D.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焦距的定义,可知所测的10cm正好为此凸透镜的焦距,而用放大镜可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正好运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答】解:当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焦点,并且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则f=10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放大镜正是如此,所以邮票到透镜的距离正好为物距,即物距小于f.故选B.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①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②物体通过路程与速度和时间成正比;物体运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解答】解:A、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故A错;B、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故B正确;C、由t=知,在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小,故C正确;D、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速度越大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越大,故D正确.本题是选错误的,故选:A.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解答】解: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B、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其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没变,符合题意.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其方向不是直线,速度也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D、钟表来回摆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1)撑杆压弯,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 5 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5 kg.【考点】重力的计算.【分析】根据G=mg求出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G=mg∴冰的质量m冰===5kg;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但是其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m水=m冰=5kg.故答案为:5;5.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射出的箭能继续飞,是因为箭具有惯性能保持离开弦时的速度;运动员向后划水时,水同时产生对手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惯性,相互.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 dm ;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 m/s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一般教室的长度在9m=90dm左右;一般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m/s=5m/s左右.故答案为:dm;m/s.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分析】(1)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2)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如图所示: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 1.45 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 2.8 N.【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末端在1.4与1.5之间,估读为1.45cm;(2)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以下第4条刻度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4×0.2N=2.8N.故答案为:(1)1mm;1.45;(2)2.8.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 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这种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填“上”或“下”)调节.【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光屏、烛焰、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5)像在光屏的上方,可将烛焰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正确方式?( )A.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B. 速度大小变化,方向不变C.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D.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下落时间的关系是?(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成平方关系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A. 镜子中的反射B.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C. 彩虹的形成D. 阳光直射地面4.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A. 水B. 铝C. 铜线D. 铅5.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总能量的量不变B.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总能量可以增加C. 能量不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总能量可以减少二、判断题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4.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5.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三、填空题1.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4.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______。

5.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解释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简述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5. 解释能量守恒定律及其意义。

五、应用题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加速度为-5m/s²,求汽车在停止前行驶的距离。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5.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6.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7.在①冰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C.江面上大雾的形成D.水在慢慢地结冰9.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10.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4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量的结果应为cm.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所示(填“甲”或“乙”).13.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形成的.1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但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5.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16.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g/cm3.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18.(1)如图1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2)如图2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A′B′是AB的像,请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一侧焦点的位置,用字母F表示.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2)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在做(3)实验时小明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则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0.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cm3,老醋的密度是g/cm3=㎏/m3.21.大城市的“BRT”系统(如图所示)是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心聚焦.(1)已知从某起点站到终点站的距离约为60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80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2)目前,由于堵车现象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该路段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40km/h,该系统运行后,乘坐“BRT”专用车比自己开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多少分钟?22.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k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kg,用这一空瓶装某种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kg,(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总质量和总体积;(3)金属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可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逐一分析,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80μm,此项描述错误;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此项描述错误;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此项描述错误;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此项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对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简答题.【分析】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答】解:A、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故C错误;D、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难度在于音调和响度二者的区别,对于这两个的区别,要抓住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的区别.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故C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空隙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密度不均匀的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露珠是圆形的,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较大,是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是房子在水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种光学现象的区分,是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把握住三种光现象的本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题型.5.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①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反射定律可知: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以及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了解和掌握.6.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态变化有六种类型: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7.在①冰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晶体在熔化的过程和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但是蒸发时由于吸热,液体表面的温度会降低;【解答】解:①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是晶体,故在一定温度下才能熔化,而且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②酒精在蒸发时,蒸发是可以在任意的温度下发生的,另外由于蒸发吸热,会导致酒精表面的液体的温度会降低;③水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故水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④铁是晶体,故在一定温度下才能熔化,而且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正在熔化物质是否为晶体,以及发生的汽化现象是否是沸腾.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C.江面上大雾的形成D.水在慢慢地结冰【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与题目要求相对应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A、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A错误.B、灯丝变细,是由于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导致其变细,是升华现象.故B正确.C、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水在慢慢地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质量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体积的大小.【解答】解:酒精和煤油不是同一种物体,但密度相等,故A错误.水银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错误.实心铜块和铝块,已知质量相同,铜块密度大于铝块密度,根据公式V=可知铝块体积大于铜块体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特性的应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10.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4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于天平平衡,所以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求出一个甲球和一个乙球的质量之比,然后根据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球密度之比.【解答】解:从题意可知: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则4m甲=5m乙即m甲:m乙=5:4,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等,根据ρ=可得,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m甲:m乙=5:4.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根据天平平衡得出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测量的结果应为60.20 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在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要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末端所指示的刻度准确值为60.2cm,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物体的长度为60.20cm.故答案为:1mm;60.20cm.【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远视眼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甲所示(填“甲”或“乙”).【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解答】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甲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用会聚透镜来矫正,即用凸透镜矫正.乙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用发散透镜来矫正,即用凹透镜矫正;故答案为:远视眼;甲.【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成像特点和矫正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13.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 cm (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长度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参照思想;顺推法;估算法;其他综合题.【分析】(1)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确定合适的单位;(2)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家用高压锅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0cm左右;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高压锅限压阀中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得到“白气”.故答案为:cm;沸点;水蒸气遇冷液化.【点评】此题以高压锅为素材,考查了长度的估测、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液化现象,体现了物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用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解答】解: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故答案为:吸热;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具有现实性意义.15.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汽化;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解答】解: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实质上是变为了气态,所以是汽化;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这是压缩体积使气态变成了液态,所以是液化.故答案为:汽化;液化.【点评】此题考查了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我们要能够根据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出我们生活中的现象究竟是哪一种物态变化.16.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气体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因为密度不随物体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剩余气体的质量减小了,而气体的体积不变,还等于容器的容积,所以剩余气体的密度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不变;变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特性的掌握和运用.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1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甲.(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1.5 g/c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甲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物质的密度.【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根据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2)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m=3g时,对应的体积V=2cm3,所以甲物质的密度ρ==3.故答案为:甲;1.5.【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物理【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物理【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物理【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钢笔错位C.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D. 彩虹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绝缘体?A. 玻璃B. 金属C. 塑料D. 空气3. 关于能量转换,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热能可以转换为动能B. 电能可以转换为化学能C. 声能可以转换为光能D. 动能只能转换为势能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A. 水的沸腾B. 铁的生锈C. 火车的行驶D. 植物的光合作用5. 下列哪种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A. 螺丝刀B. 钢尺C. 锤子D. 螺丝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的。

()2.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3.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4.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慢的。

()5. 温度越高,物体的分子运动越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公式为______。

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______。

4. 热能传递的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2. 什么是电路?电路中有哪些基本元件?3.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4. 什么是机械运动?请举例说明。

5. 简述杠杆原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0秒,求汽车的行驶距离。

2. 有一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3. 一物体的质量为2kg,速度为3m/s,求其动能。

4. 有一电灯,其功率为100W,正常工作时间为5小时,求电灯消耗的电能。

5. 一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地时的速度为10m/s,求物体落地前的高度。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3.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考试用的课桌高度约为200cmB.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温度大约是50℃C.人的心脏跳动频率约5HzD.初二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5.如图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人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是虚像D.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检验钞票真伪6.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光线垂直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是9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8.如图,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关于像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9.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熔点/℃﹣38.5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10.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运动了5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5m,那么该物体在3s内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11.图A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图B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图C中,秒表读数是______s.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中,小明应选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选择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 关系.当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小东在运动会百米决赛中以12.5秒的成绩夺得冠军,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量做到______.三、作图与计算(本题共2小题,14题2分,15题6分,共8分,作图要保留作图痕迹,计算题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14.如图所示,已知射向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15.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以10m/s的速度前往距离基地144km远的海域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如图),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2)所测的海水深度.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小题,16题5分,17题5分,18题4分,共14分)16.在探究A、B两种不同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A的温度/℃44 46 48 48 48 48 50 53 56B的温度/℃44 45 46 48 49 51 52 54 56(1)在A、B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它的熔点是______℃;(2)当温度为53℃时,晶体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应选择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探究,优点是______.17.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1)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实验前没有将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中心调整在______.(2)调整好后,小强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3)接着小强用不透明硬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亮度将__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18.实验学校科技节中,物理兴趣小组举办了“模拟降落伞飞行比赛”并在学校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图2.乐乐和琪琪积极地谈论这个问题:(1)为了比较不同降落伞下落的快慢,可将降落伞按如图1______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2)比赛时只要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自由下落,记录降落伞从开始飘下到着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得慢.这是通过相同______比较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选填“路程”或“时间”).(3)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______(答出一条即可)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2)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A错误;B、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错误;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故D错误;故选B.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固态向液态(气态)吸收热量,气态变液态(固态)放热.【解答】解: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属于固态转化为液态,就需要吸热.符合题意.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是湿润的空气液化,会放热.不符合题意.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是湿润的空气属于凝华,要放热.不符合题意.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属于凝固,要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考试用的课桌高度约为200cmB.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温度大约是50℃C.人的心脏跳动频率约5HzD.初二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 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也就是频率为1Hz.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km/h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解答】解:甲、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速度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乙、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路程不变,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丙、该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丁、该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人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是虚像D.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检验钞票真伪【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紫外线;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3)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4)紫外线的用途: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故正确;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D、验钞机检验钞票的真伪是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原理,故D正确.故选A.6.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A、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B、D、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B正确,D错误.C、风迎面吹来,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B.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光线垂直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是9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①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发射,特别是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入射角和反射角均指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解答】解: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故A错误;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B正确;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故C 错误;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液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B.8.如图,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关于像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由图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即2f>u>f,v>2f.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C.9.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熔点/℃﹣38.5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考点】熔点和凝固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能利用常见的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来判断物质的状态;②以及选择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则,测低温的时候,测温物质的凝固点低于被测温度.【解答】解:A、铜的熔点是低于铁的熔点,铜掉入铁水中,液态的铁的温度一定高于铜的熔点.故A错误.B、由表格知道:氢的熔点是﹣259℃,在零下255℃时,氢已经熔化,所以是液态.故B错误.C、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因为在零下38.5℃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故C 错误.D、钨的熔点高,所以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故D正确.故选D.10.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运动了5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5m,那么该物体在3s内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必须是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都相同.【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物体沿平直公路在每秒运动的路程相等,但在各个1s内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11.图A中,木块的长度是 2.55 cm;图B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图C中,秒表读数是337.5 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声音的产生.【分析】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③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①图A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5cm和2.6cm中间,估读为2.55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55cm;②图B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小球被弹开,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便于观察;③图C中,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2.55;振动;337.5.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中,小明应选较薄(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选择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当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没有关系.【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当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较薄;大小;不变.13.小东在运动会百米决赛中以12.5秒的成绩夺得冠军,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 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量做到相对静止.【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①已知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②运动方向和快慢都相同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解答】解:已知小东的路程:s=100m,所用的时间:t=12.5s,小东的平均速度为:v===8m/s;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交接,便于接棒人顺利接棒.故答案为:8;相对静止.三、作图与计算(本题共2小题,14题2分,15题6分,共8分,作图要保留作图痕迹,计算题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14.如图所示,已知射向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15.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以10m/s的速度前往距离基地144km远的海域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如图),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2)所测的海水深度.【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1)已知测量船的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2)声音的反射产生回声,超声波发出后4s收到信号说明单程时间是2s,再根据速度公式s=vt来计算海底深度即可.【解答】解:(1)已知测量船的速度v=10m/s,路程s=144km=14400m,由v=可得,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t===1440s;(2)超声波从海面处传到海底的时间:t′=×4s=2s,由v=可得,海底深度:h=s′=v′t=1500m/s×2s=3000m.答:(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1440s.(2)所测的海水深度为3000m.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小题,16题5分,17题5分,18题4分,共14分)16.在探究A、B两种不同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A的温度/℃44 46 48 48 48 48 50 53 56B的温度/℃44 45 46 48 49 51 52 54 56(1)在A、B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 ,它的熔点是48 ℃;(2)当温度为53℃时,晶体处于液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应选择甲(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探究,优点是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更均匀,实验效果更好.【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2)晶体熔化前吸热温度上升,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温度上升,处于液态;(3)从实验装置的不同,可得出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图b采用“水浴法”可使海波受热更均匀,有利用实验效果的准确性.【解答】解:(1)如表格数据可知,该物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8℃不变,故A物质的熔点是48℃;(2)A物质的温度达到53℃时,由于高于A物质的熔点,则该物质为液态;(3)图乙中直接给试管加热,图甲中通过水浴法给试管加热,相比之下,图甲的加热更均匀,效果更好;故答案为:(1)A;48;(2)液;(3)甲;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更均匀,实验效果更好.17.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1)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实验前没有将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中心调整在同一高度处.(2)调整好后,小强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3)接着小强用不透明硬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亮度将变暗(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当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根据这个原理制成;(3)物体由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所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解答】解:(1)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2)已知f=10cm,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时,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这一光学器件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3)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因此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处;(2)放大;投影仪;(3)完整;变暗.18.实验学校科技节中,物理兴趣小组举办了“模拟降落伞飞行比赛”并在学校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图2.乐乐和琪琪积极地谈论这个问题:(1)为了比较不同降落伞下落的快慢,可将降落伞按如图1 B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2)比赛时只要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自由下落,记录降落伞从开始飘下到着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得慢.这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选填“路程”或“时间”).(3)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把伞面做得大一些(答出一条即可)【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1)若使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应使纸锥的尖端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处;(2)比较快慢时,即可采用相同时间比距离,也可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2)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自由下落,距离是一定的,因此可从增加时间等角度去考虑.【解答】解:(1)为了比较降落伞下落的快慢,把两个降落伞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A中两降落伞的上端高度相同,图乙B中两降落伞的下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1B的位置释放;(2)比赛时只要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自由下落,记录降落伞从开始飘下到着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得慢.这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3)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自由下落,距离是一定的,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增加降落伞下降的时间,所以可以把伞面做得大一些,使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增大,从而增加降落的时间.故答案为:(1)B;(2)路程;时间;(3)把伞面做得大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折射 反射 2.介质 信息 3.声源 缩小 实 运动 4. 2×103
不变
5.蒸发(汽化) 液化 凝华 内侧 6.红外线 紫外线 7.响度 音调 频率
8.漫 凹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7分)
图略,17、18小题各2分,19小题3分 四、简答题(共4分)
20.冬天手冷时,用嘴哈气,是口中吹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手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1分),液化要放热(1分),所以手会感到暖和。

而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1分),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1分),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21.解:(1)kg kg kg m 09.061.17.1=-= ……………………………(1分)
3410100m mL V -==……………(1分)
3334109.01009.0m kg m
kg V m ⨯===-ρ……………………………(1分) kg m m kg V m 62.1108.1109.0333311=⨯⨯⨯==-ρ……………(1分)
答:略
22.解:(1) h t 6
1min 101== km s 4.41=
h km h km t s v 4.266
14.4111===………………(2分) (2) km s 2682=
h km v 802=
h h
km km v s t 35.380268222===
……………………………(2分) 答:略 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1分)
23.(1)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 (2)细金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 (3)棉线停止
了振动 (4)不能 (5)不能(每空1分)
24.(1)酒精 (2)84 (3)不变(每空1分)
25.(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替代 大小 (3)进行多次实验,使规律具有普遍性
(4)不变 20 (5)0.4(每空1分)
26.(1)同一高度 (2)缩小 可逆 30 同 2 (每空1分)
27.(1)左 (2)46.8 (3)2.6×103 (4)大 (每空1分)
(5) ②用烧杯装满水测其总质量为m 2;
③将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待水溢出后测其总质量为m 3
水ρ1321m m m m +-(每空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