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力素质模型表
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用于评估一个人在特定工作岗位上是否能够胜任的一种模型。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胜任力素质模型表:
1.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
2.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3.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4.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出新观点和建议,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创新和改进。
5.执行力:具备高效的执行力,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地实施工作计划。
6.自主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7.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的变化,具备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8.责任心: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够承担起工作职责和义务,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
9.领导能力: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引领他人并激励团队,达成共同的工作目标。
10.诚信正直:具备诚信和正直的品质,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规范,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和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胜任力素质模型表,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
此外,在评估一个人的胜任力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工作经验、个人兴趣、职业发展潜力等因素。
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成就与行动
胜任力素质模型6个维度成就与行动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模型,它通过六个维度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就与行动。
这六个维度分别是:目标导向、行动力、自我管理、关系管理、创新能力和领导力。
这些维度在评估一个人的成就与行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六个维度逐一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评判个人素质方面的作用。
第一个维度是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意味着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有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决心,并且能够通过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一个具有良好的目标导向的人通常会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能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毅力。
他们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时间,确保自己能够按计划实现目标。
在工作中,这种能力通常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够明确目标并且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的人往往能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
第二个维度是行动力。
行动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和承担能力来采取必要的行动,并且能够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行动。
一个具有良好行动力的人通常会敢于冒险,勇于尝试新事物,并且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在职场中,这种能力通常与领导力和创新能力联系在一起,因为一个有行动力的人通常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带领团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第三个维度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自我激励,并且能够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
一个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人通常会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自律性,并且能够有效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高效和有序。
在职场中,这种能力通常与领导力和目标导向有关,因为一个能够有效自我管理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个维度是关系管理。
关系管理意味着一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沟通方面有较强的能力,并且能够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和交流,以便更好地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三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第三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为什么要做工作分析?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整体上来看主要表现 出两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导向, 另一方面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部整合(如图所示)。 而工作分析在上述两个趋势中都扮演者关键性的角色。对于前 者,工作分析是从战略、组织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桥梁;对 于后者,工作分析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在各板块进行整合
•工作 •流程
•工作 •条件
•角色 •绩效 •定位 •指标
•工作分析
职位说明书
第三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 3.1 职位分析概 述
•一、职位分析
▪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职位分析(job analysis),是 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 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④ •完成阶段
•编写职位说明书 •对整个职位分析过程进行总结 •把职位分析的结果实际中投入使用
第三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三、职位分析方法
管理者经常遇到的困惑?思考: 为什么有人工作量大,做也做不完? 为什么有人没事干,整天喝茶看报纸? 为什么会有人工作相互重叠,有功大家争,有责任没人担? 为什么会有工作没人去做,贻误战机?
第三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参与者
•职位信息
•职位描述
•人力资源管 理职能
•外部专家 •员 工 •管理者
•搜 •定性方法: 集 •文献研究、问卷访 谈等 •定量方法:PAQ
•FJA等 •综合分析方法
•收集信息的方法
•职位目的 •任 务 •职 责 •职位关系 •工作流程 •业绩标准 •工作权限 •工作环境 •必要知识 •所需技能 •必要经验 •胜任能力
简述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
简述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
胜任素质模型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便更好地分配工作任务和制定培训计划。
通过建立胜任素质模型,企业或组织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和潜力,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胜任素质模型通常由一系列的能力和素质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和工作要求进行调整和定制。
一般来说,胜任素质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管理能力等。
2. 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
3. 个性和特质:包括性格特点、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
4. 工作经验和背景:包括工作年限、行业经验、教育背景等。
总之,胜任素质模型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或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它可以为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第一部分胜任能力模型概述1、胜任能力模型定义:就是对员工胜任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定义,并对相应层次的行为进行描述,以确定关键能力和完成特定工作所需求的熟练程度。
2、胜任能力模型作用:a)根据能力素质模型,组织培训和职业发展组织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从而加强企业规划,从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b)通过对员工关键行为表现的评估,确定招聘与任用,确保其具备期望的技能和知识期望的技能和知识c)员工的薪酬以及升员工的薪酬以及升职应基于个人能力职应基于个人能力的评估结果的评估结果d)评估员工是否达到个评估员工是否达到个人能力模型设定的行人能力模型设定的行为表现“目标”3、能力素质的关联性a)是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整合;知识:指员工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所理解的东西,如专业知识、技术知识或商业知识等,它包括员工通过学习、以往的经验所掌握的事实、信息、和对事物的看法。
技能:指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而需要的技巧。
能力是可以通过重复性的培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建立职业素养:是指组织在员工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
职业素养是可以被教授、被学习或被加强的。
b)与绩效有关联;c)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d)并且是可以通过培训等手段得以提高4、胜任能力模型分为三个层次:a)全员核心胜任能力:是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反映,应在全体员工身上表现出来。
b)通用胜任能力:在一个专业序列内的所有岗位都需要的素质和技能,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c)专业胜任能力:该专业序列所需的独特的技能,不同岗位角色所要求的维度和程度有所不同,可以有不同维度的胜任能力组合。
第二部分胜任能力模型说明1、胜任素质模型分为三个层次:2、每种能力可以根据企业对岗位能力要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等级,用表格形式描述出来,让员工清楚企业的要求,通过培训和自身学习到达标准。
0级 只需要了解,不需要具备相关能力A级 初级 展示最基本的、有限的能力在充分的帮助下可以开展与此能力相关的事项 能够描述基本的与该能力相关的概念B级 中级 能熟练、独立地进行工具操作或运用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完成一般复杂度的事项 能够认知在应用该方面能力时可能遇见的潜在风险和机会能够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参考应用自己在该领域的过去经验C级 高级 能精通某一方面的知识、流程或是工具的使用能够应用该方面能力处理富有挑战性的和复杂的事项 能够指导小范围的团队展现该方面的能力D级 专家级 能被征询意见,解决与该方面能力相关的复杂技术问题能够对其所掌握的知识、流程或是工具提出战略性的建议或做出调整 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及隐含的问题有足够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20种常见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中20种常见素质企业人力资源部在建立素质模型过程中,经常参考的20种常用素质列举如下——灵活性具有适应不同环境、不同个性或不同人群,并有效工作的能力。
灵活性需要对一件事情不同甚至相反看法的理解与欣赏,使自己的方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保持自己对公司或工作要求的一致性或开放程度。
1. 承认灵活性的必要2. 灵活地运用标准3. 采取一定战术4. 采取特别的战略影响能力为了使他人赞成或支持说话者的议程所采取的说服、识别人信服、影响或强迫它人的办法。
1. 采取了单项行动去说服2. 采取了多项行动去说服3. 运用非直接影响4. 运用复杂的影响策略诚实正直一个人所行的与他所说的一致,即他或她“言行一致“,公开、直接地沟通自己的意图、观点和感觉。
对把问题谈开、诚实持欢迎态度,即便是在与外方艰难地谈判之时。
1.对于工作环境的态度坦诚2.所采取的行动与自己所相信的价值观一致3.当为难或有阻力时仍能照自己所信服的价值观行事4.基于所信仰的价值观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造成大损失或冒险。
人际理解能力即想去理解他人的愿望,是一种对非表达出或部分表达出的想法、感觉、关切点的准确认识与理解。
1. 对现有情感或明显内容有所理解,但却不是两者都能理解。
2. 对目前情感和明显内容都理解。
3. 对当前的、未表达出或表达将很拙劣的意义能理解4. 理解深层意义献身组织精神根据组织的需要、重要性及目标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和自愿度。
与那些能提高组织目标或满足组织需要的行为相关。
1. 有努力适应的行为2. 表现出忠诚的榜样3. 表现出支持公司的使命和目标4. 为公司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成就导向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
其标准可以是某个人自己过去的业绩;或一种客观衡量标准; 或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或某人自己设定的挑战性目标;或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
1. 自创杰出衡量标准2. 对某系统或自己个人工作方法作出具体改变以改进业绩3. 有做成本——效益分析4. 明知有风险仍一往无前演绎思维喜把事物拆分成小块小块来理解,或用步步推进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解剖。
胜任力模型
B
24
B
25
B
26
B
27
工 作 技 能
B
28
B
29
运用说明:
评估办法如下: 1. “1级”为1分;“2级”为2分;“3级”为3分;“4级”为4分。 2. 评估者依据任职者的实际表现进行判定打分。如某个单项能 力模型处于“1级”胜任标准以下,则该项能力模型打“0分”。 3. 也可组织任职者自行评估打分。如某个单项能力模型处于“1 级”胜任标准以下,则该项能力模型打“0分”。 4. 24-32分为具有培养潜资,可以作为培养对象或接班人;33 分-54分为基本胜任状态,需要辅导提升;55分-76分为胜任 状态,有潜力可以挖掘,需要激励;77分-98分为较佳胜任 状态,可以为组织创造较大的附加值;99-120分为完全胜任 状态,是组织忠诚的合作伙伴。
B
19
人才招聘
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能够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使 得那些对企业成功最为重要的素质得到重视。
可以使个人素质最大程度地适合于工作和角色的要求, 从而在工作中实现高绩效。
既能体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又能确保企业获得合 适的员工,因而将素质模型应用于人员招聘中能够确 保其有效性。
B
20
职业规划
McClelland在1994年给出的定义是:能将高绩效者与 一般绩效者区分开来的可以通过可信方式度量出来的 动机、特性、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可识 别的行为技能和个人特征。
B
4
起源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 国国务院感到以智利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并
不理想。许多智力高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 令人失望。McClelland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 一种能有效预测实际工作绩效的人员选拔方法。
【HR知识】胜任力素质模型
胜任力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又称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包括三个方面:深层次特征、引起或预测优劣绩效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效标。
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即针对特定职位表现优异的那些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
个详细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应包括如下三个要素:胜任特征名称、胜任特征描述和行为指标等级的操作性说明胜任素质模型内涵及其结构tha n 素质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在他的一篇名为"Test ing compete nee rather胜任力素质模型图in tellige nee ”文章中首次提出。
他在文章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
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提出:素质在个体特质中扮演深层且持久的角色,而且能预测一个人在复杂的工作情境及担任重任时的行为表现。
此后海叶(Hay)集团提出了与职位相对应的胜任素质模型即冰山模型(图1),该模型对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定义:①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事实型或经验型的信息;②技能,指个体能够有效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③社会角色,即个体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气质和风格;④自我形象,指个体对自身状态感知能力,它包括对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风格,与人交往的特点以及对自我角色合理定位等的认识;⑤品质,包括气质、性格、兴趣等是个体表现的一贯反应,如性格内外向、不同的气质类型等;⑥动机,指推动个体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一系列行动的内驱力,如成就动机强烈的人会持续不断地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达到。
该模型显示居于冰山上面的知识、技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埋藏在冰山下面的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动机等才是预测个体未来绩效的重要因素。
20种常见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中20种常见素质企业人力资源部在建立素质模型过程中,经常参考的20种常用素质列举如下——灵活性具有适应不同环境、不同个性或不同人群,并有效工作的能力。
灵活性需要对一件事情不同甚至相反看法的理解与欣赏,使自己的方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保持自己对公司或工作要求的一致性或开放程度。
1. 承认灵活性的必要2. 灵活地运用标准3. 采取一定战术4. 采取特别的战略影响能力为了使他人赞成或支持说话者的议程所采取的说服、识别人信服、影响或强迫它人的办法。
1. 采取了单项行动去说服2. 采取了多项行动去说服3. 运用非直接影响4. 运用复杂的影响策略诚实正直一个人所行的与他所说的一致,即他或她“言行一致“,公开、直接地沟通自己的意图、观点和感觉。
对把问题谈开、诚实持欢迎态度,即便是在与外方艰难地谈判之时。
1.对于工作环境的态度坦诚2.所采取的行动与自己所相信的价值观一致3.当为难或有阻力时仍能照自己所信服的价值观行事4.基于所信仰的价值观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造成大损失或冒险。
人际理解能力即想去理解他人的愿望,是一种对非表达出或部分表达出的想法、感觉、关切点的准确认识与理解。
1. 对现有情感或明显内容有所理解,但却不是两者都能理解。
2. 对目前情感和明显内容都理解。
3. 对当前的、未表达出或表达将很拙劣的意义能理解4. 理解深层意义献身组织精神根据组织的需要、重要性及目标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和自愿度。
与那些能提高组织目标或满足组织需要的行为相关。
1. 有努力适应的行为2. 表现出忠诚的榜样3. 表现出支持公司的使命和目标4. 为公司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成就导向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
其标准可以是某个人自己过去的业绩;或一种客观衡量标准; 或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或某人自己设定的挑战性目标;或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
1. 自创杰出衡量标准2. 对某系统或自己个人工作方法作出具体改变以改进业绩3. 有做成本——效益分析4. 明知有风险仍一往无前演绎思维喜把事物拆分成小块小块来理解,或用步步推进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解剖。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各类核心素质成就导向【定义】不满足于现状,对成功具有强烈的渴求,总是设定较高目标,要求自己克服障碍,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自我愿景有符合社会和企业利益的理想抱负,愿意为之实现而不懈努力,并能够承受困难与挫折,甚至牺牲眼前利益。
◆内激励成功体验主要来源于做好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乐趣,而不依赖于外在的荣誉和报酬。
◆行动性对工作热情投入,乐于不断采取行动以推动事情进展,对出色完成任务、取得工作成果有强烈的渴望。
◆挑战性目标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冒险,毫不畏惧地为自己和组织设定挑战性的目标,不断追求超越自我,开发和调动潜能。
◆高标准对人对事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愿意使事情更接近完美,并努力驱动自己和他人为了做得更好而继续努力。
诚信【定义】随时随地以诚信开展业务,遵守公司制度规定和社会道德规范,对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正直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心态,能对现象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
◆尊重他人不分级别、文化等其他差异,对他人保持尊重与真诚。
◆遵守规范遵守公司制度规定,不超越制度规定权限;不因个人情绪或其他想法而影响组织利益。
◆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注意个人形象。
创新【定义】不受陈规和以往经验的束缚,不断改进工作学习方法,以适应新观念、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开放性对信息持开放的心态;密切关注业内外的新动态和新发展。
◆挑战传统敢于质疑传统和常识,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见解和方法。
◆敢于冒险敢于承担风险去制定新政策、采取新措施和尝试新方法。
◆危机意识对潜在的危机较敏感,努力通过自身不断革新和发展,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
◆鼓励创新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对新观点、新方法的提出表示欢迎和赞同。
弹性与适应【定义】具有适应不同环境、不同个性或不同人群,并有效工作的能力。
◆随遇而安对人、对事持乐观态度,不缺乏心理安全,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转换。
◆方式权变能够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人等情境因素,权变地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胜任素质模型(理论与操作流程)
1.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1.1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是指驱动员工做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或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是将胜任素质应用于实践的第一人。
20世纪50年代初,麦克里兰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为之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测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能否做出优秀绩效的甄选方法。
麦克里兰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第一手材料,比较分析工作表现优秀和一般的驻外服务信息官员具体行为特征的各项差异,最终提炼出驻外服务信息官员胜任工作且能做出优秀绩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胜任素质模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运用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组织竞争力,从而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1.2胜任素质识别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惟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
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 知识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从事某一职业领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例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
2. 技能/能力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
能力是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例如人际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 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例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1.1.3胜任素质优化员工所具备的素质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所处的组织环境不同,都会影响其工作绩效的发挥。
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就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EMBA、CEo必读12篇及MBA等现代商管教育将其划分为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等几个方面。
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目录1概念■模型简介■背景资料■胜任特征■建立步骤■咨询过程■企业问题■客户主管胜任力模型2作用■工作分析■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员工激励3选择条件4运用条件■指导■包容性■方式转变■领导支持■人力管理■重新设计■培训指导■资源要求■适当要求■效标选择5运用隙碍6误区1概念模型简介胜任素质(能力)模型(COmPeIenCyMOdeI)又叫素质模型。
COMPETENCY即“素质、资质、才干”等,是指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能力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优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高端管理方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延伸方向,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及研究始终沿着两个方向延伸,一个是以岗位为始点,组织结构为脉络的横向延伸方向,而另外一个重要方向是以岗位需要的人为始点,纵向挖掘和提升胜任能力的延伸方向,其核心目的都是在于如何促使岗位与人达到最佳的匹配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出现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以岗位为核心的硬性管理引起的软缺陷,一方面从本质上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如何适用于企业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更加集中了企业所需要的竞争能力的形成;因此鹰腾咨询对于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定义更强调应用性:素质(胜任力)模型是基于创造企业未来高绩效要求的,能够区分优劣业绩的,并具有测量性的员工工作行为特质。
背景资料胜任素质(ComPetenCymethOd)又称能力素质,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
第四章胜任力素质模型
相对于知识、技能,胜任力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分难 于通过后天培养,花费较高,且效果不佳。
因为潜能形成与大脑生成过程关系密切。人脑的内在 结构(所谓神经联结部分“触突”)在经历先天塑造与 后天培养后,到一定年龄将不易改变,因此一个人潜在 的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持久不变,且与众不同的。
五、薪酬设计方面
传统的工作评价确定薪酬水平的方法, 虽能有效地保证薪酬体现工作价值差异,但 无法体现行为表现和能力水平的差异,这就 无法有效激励员工努力提高技能水平,难以 有效地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而基 于胜任能力模型的薪酬评价和管理体系,则 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8
四、什么是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 效目标,要求任职者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 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 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 技能水平等。
胜任力模型可以判断并发现导致绩效好坏 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从而成为改进与提高绩 效的基点。
19
建立素质模型的目的
胜任素质示例 — 影响力
1、陈述意图但不采取行动:打算达到具体成果或影响,表示对名誉、地位、 外貌等的关切,但没有采取任何具体行动。
2、采取了单项行动去说服:在讨论或演示中动用直接说服法(如,运用理 由、数据、其他人个人的兴趣;运用具体例子直观教具、实际演示等)。 没有作出明显改变去适应听众的兴趣和水准。
26
不同职类人员的胜任素质特征曲线图
专业人员
管者
领导者
成
亲
影
成
亲
影
成
亲
影
就
和
响
就
和
响
胜任力素质模型
某上市集团胜任力素质模型胜任力素质模型目录一、胜任素质模型介绍 (1)二、XXX集团公司各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4)1. XXX集团公司各岗位任职人员所需具备的三层面素质定义 (4)1)XXX集团公司各岗位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 (4)2)XXX集团公司各岗位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 (5)3)XXX集团公司各岗位人员技能/能力分级定义表 (7)2. XXX集团公司各岗位人员胜任素质模型 (17)党委办公室主任胜任素质模型 (17)党办党群干事胜任素质模型 (17)总经办主任胜任素质模型 (18)总经办综合秘书胜任素质模型 (18)总经办档案(兼收发)员胜任素质模型 (19)总经办司机胜任素质模型 (19)人力资源部部长胜任素质模型 (20)人力资源专员胜任素质模型 (20)财务总监胜任素质模型 (21)财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 (21)财务部会计胜任素质模型 (22)财务部出纳胜任素质模型 (22)董事会秘书胜任素质模型 (23)董秘办公室文员胜任素质模型 (24)审计部部长胜任素质模型 (24)审计部审计员胜任素质模型 (25)法律事务部部长胜任素质模型 (25)法律事务专员胜任素质模型 (26)资产管理部部长胜任素质模型 (26)资产管理部资产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 (27)投资发展部部长胜任素质模型 (27)投资发展部副部长胜任素质模型 (28)投资发展部投资分析员胜任素质模型 (28)一、胜任素质模型介绍1.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是指驱动员工做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或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等素质的集合。
实践证明,运用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组织竞争力,从而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胜任素质识别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惟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
《素质胜任力模型》课件
它强调个体在特定工作情境下表现出 的胜任力,包括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 为、技能和知识。
模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重要性
素质胜任力模型为企业和组织提 供了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 具,帮助识别和培养员工的胜任 力,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招聘选拔、培训发展 、绩效管理、职业规划等领域。
模型的演变与发展
通过对目标岗位的职责、任务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该岗位所需具备的胜 任力。
参考行业标准
参考行业内的胜任力模型和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岗位的核心胜 任力。
收集与分析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胜任力数据。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识别出不同员工在胜任力方面的差 异和特点。
《素质胜任力模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优化与更新 •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01
素质胜任力模型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描述个体为完 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 具备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能力和其 他个人特征的框架。
05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的素质胜任力模型应用
总结词
全面实施、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该知名企业通过全面实施素质胜任力模型,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整体业绩。通过明确各岗位的素质要求 ,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进而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的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
胜任素质模型(三)
确定胜任素质模型
教学、科研人员通用胜任素质模型
根据胜任素质及其权重构建包含 22项胜任素质要素的教学人员胜 任素质模型;包含24项胜任素质要素的研究人员胜任素质模型。
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
根据t检验的结果,构建了包含10项胜任素质要素的企业高层管理 者胜任素质模型。
主要参考文献
杭州智鼎.2013.教学、科研人员通用胜任素质模型开发报告——成果 之一(终稿).
胜任素质模型(三)
目录
胜任素质模型界定
获得胜任素质要素
确定胜任素质
确定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界定
根据应用情景和应用目的的不同,分为鉴别性和基准性。
鉴别性:强调一般和优秀绩效者的差异 如: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
基准性:资格标准、胜任工作的素质要求
如:教学、科研人员通用胜任素质模型
时勘.2002.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
根据统计结果筛选后,确定了教学人员的胜任素质有 22项,研究 人员的胜任素质有24项。
确定要素权重
由领域专家以成对比较法确定要素权重
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
对编码的数据进统计分析
对两组每一项胜任特征的平均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通过显著性检验,确定平均分数为最稳定的指标
t检验显示出了优秀组和普通组在10项胜任特征的平均分数上存在 显著的差异。
按照访谈要求,选取20名高层管理者
根据双盲设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
选择编码训练中,编码一致性较高的两人根据编码词典对访谈文 稿进行独立编码
确定胜任素质
教学、科研人员通用胜任素质模型
名词解释胜任素质模型
名词解释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描述和定义特定职业或职位所需的胜任素质和技能的框架或模型。
它通过明确列出成功执行特定工作所需的关键胜任素质,为组织和个人提供了一种指导,以帮助招聘、培养和评估员工。
胜任素质模型通常由组织、行业或专业组织开发,结合对特定职位的需求以及对成功表现的研究和分析。
这些模型通常包含多个胜任素质或技能,如专业知识、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胜任素质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时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适应性和潜力。
它们还可以用于指导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帮助员工提升其在关键领域的胜任素质和技能。
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位的要求,并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这有助于组织更有效地匹配人才和工作,提高员工绩效和满意度,促进组织的成功和发展。
1/ 1。
素质胜任力模型
目录
• 胜任力模型概述 •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方法 • 胜任力模型的核心要素 •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目录
• 胜任力模型的优势与不足 •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胜任力模型
01
胜任力模型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 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 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
注重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
有效收集数据
通过访谈、问卷、观察等多种方式,收 集关于目标岗位胜任力的相关数据。
VS
深入分析数据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提炼出目标岗位的胜任力特 征。
持续更新和完善胜任力模型
定期评估模型有效性
定期对已建立的胜任力模型进行评估, 确保其与实际工作需求保持一致。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
围绕目标胜任力,制定包含各 种可能行为表现的问卷题目。
实施调查
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发放问卷, 确保被调查者充分理解并填写 问卷。
确定调查目标
明确要调查的胜任力特征和行 为表现。
选择调查对象
确定能够代表目标岗位的被调 查者群体。
分析调查结果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提炼出目标胜任力的关键特征。
02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
确定访谈目标
明确要探讨的胜任力 特征和行为表现。
选择访谈对象
挑选具有代表性、能 够充分展现目标胜任 力的被访谈者。
设计访谈提纲
围绕目标胜任力,制 定详细的访谈问题和 指导语。
实施访谈
采用开放性问题,引 导被访谈者详细描述 相关行为事件。
分析访谈结果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1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以认知能力、专业技能、聆听能力、工作态度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素质作为一个综合指标,从而衡量一个人能否把握现有工作需求、担当任务,针对全面发展作出正确评价的量化方法。
以此来衡量一名应聘者、员工或管理者是否能够在其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或对企业有较大贡献。
2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作用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认知素质评估方法,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在充分考虑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客观合理地衡量和打分,使评估更加客观准确。
针对不同的岗位招聘,可以根据相应的专业要求合理制定出相应的素质模型:如工程师相关职位选择素质模型可以涉及技术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而行政职位可以考虑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经过精准的素质模型定位,可以更准确地招聘出合适的专业人才。
3落实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实现需要采取战略改革,落实计划、实现目标和验证效能三部分。
首先,需要做好策略制定,制定出详细的素质模型流程;其次,要做好监督机制,构建高效的素质体系,定期对胜任力体系进行衡
量;第三,要定期验证效能,通过实践来改进评估流程,实现持续改进,递进胜任力素质体系。
4结语
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招聘的准确率,更能够实现企业职业发展的增值化,建立一套完善的素质模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任素质(能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编辑]胜任素质(Competency)简介胜任素质(Competency method)又称能力素质,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
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 博士是国际上公认的胜任素质方法的创始人。
胜任素质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
当时,美国国务院感到以智力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不理想。
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里兰(McClelland) 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人员选拔方法。
在项目过程中,麦克里兰博士应用了奠定胜任素质方法基础的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
例如:抛弃对人才条件的预设前提,从第一手材料出发,通过对工作表现优秀与一般的外交官的具体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识别能够真正区分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
在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在文章中,他引用大量的研究发现,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
并进一步说明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
因此,他强调离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理论假设和主观判断,回归现实,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他把这样发现的,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胜任素质)。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任素质运动的开端。
七十年代初期,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创立MCBER公司,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它的专业组织提供胜任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
在他的的指导下,MCBER成为国际公认的胜任素质方法应用的权威机构。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胜任素质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逐渐被大家认可。
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
一个企业运用胜任素质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某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胜任素质。
确定胜任素质的过程需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1)能否显著地区分工作业绩,是判断一项胜任素质的唯一标准。
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必须在所确认的胜任素质上有明显的,可以客观衡量的差别。
2)判断一项胜任素质能否区分工作业绩必须以客观数据为依据。
任何主观判断,理论假设,和过去的经验必须有客观数据的支持才能成立。
在确定胜任素质后,企业还需要建立能客观衡量个人胜任素质水平的测评系统。
同样,测评系统的有效性也必须经过客观数据的检验。
测评的结果必须能显著的区分工作业绩。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胜任素质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胜任素质方法的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许多著名企业的使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强化组织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20世纪中后期,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米兰(David·McClelland)教授的研究成果,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即对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特征分析法。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构建起某种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对于人员担任某种工作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及其组合结构有明确的说明,也能成为从外显到内隐特征进行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尺度和依据,从而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前提。
岗位胜任特征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编辑]胜任特征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英语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如想成为工作团队中的领导);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如认为自己是某一领域的权威);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喜欢冒险);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如想获得权利、喜欢追求名誉)。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会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
这就要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
A.个人的胜任力:指个人能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B.岗位工作要求:指个人在工作中被期望做什么;C.组织环境:指个人在组织管理中可以做什么;交集部分是员工最有效的工作行为或潜能发挥的最佳领域。
当个人的胜任能力大于或等于这三个圆的交集时,员工才有可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发掘的胜任能力模型就是个人胜任能力与另外两个圆的交集部分,即能够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工作的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是辨别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建立某岗位工作胜任特征模型构架,并产生相应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编辑]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步骤1.定义绩效标准(销售量、利润、管理风格、客户满意度)绩效标准一般采用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办法来确定。
即采用工作分析的各种工具与方法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提炼出鉴别工作优秀的员工与工作一般的员工的标准。
专家小组讨论则是由优秀的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层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就此岗位的任务、责任和绩效标准以及期望优秀领导表现的胜任特征行为和特点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
如果客观绩效指标不容易获得或经费不允许,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上级提名”。
这种由上级领导直接给出的工作绩效标准的方法虽然较为主观,但对于优秀的领导层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目标、资源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绩效标准定义方法。
2.选取分析效标样本(一般经理、优秀经理)根据岗位要求,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员工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员工进行调查。
3.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可以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简称BEI)、专家小组法(Expert Panel)、问卷调查法(Survey)、全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数据,但一般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主。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
它要求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例,包括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或负面事件各三项,并且让被访者详尽地描述整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时间、相关人物、涉及的范围以及影响层面等。
同时也要求被访者描述自己当时的想法或感想,例如是什么原因使被访者产生类似的想法以及被访者是如何去达成自己的目标等,在行为事件访谈结束时最好让被访谈者自己总结一下事件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
行为事件访谈一般采用问卷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
访谈者会有一个提问的提纲以此把握面谈的方向与节奏。
并且访谈者事先不知道访谈对象属于优秀组或一般组,避免造成先入为主的误差。
访谈者在访谈时应尽量让访谈对象用自己的话详尽地描述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工作经历,他们是如何做的、感想又如何等等。
由于访谈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3小时,所以访谈者在征得被访者同意后应采用录音设备把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整理出详尽的有统一格式的访谈报告。
4.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确定Competency项目、确定等级、描述等级)在分析数据信息(访谈结果编码、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通过行为访谈报告提炼胜任特征,对行为事件访谈报告进行内容分析,记录各种胜任特征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
然后对优秀组和普通组的要素指标发生频次和相关的程度统计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两组的共性与差异特征。
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特征归类,并根据频次的集中程度,估计各类特征组的大致权重。
5.验证胜任特征模型(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验证胜任特征模型可以采用回归法或其他相关的验证方法,采用已有的优秀与一般的有关标准或数据进行检验,关键在于企业选取什么样的绩效标准来做验证。
以我们为某大型电器营销公司的销售经理进行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研究为例,首先我们选取了该公司不同地区的经理进行工作分析,明确经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并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对经理们的绩效考核指标。
在该公司现有的优秀绩效表现与一般绩效表现经理当中随机挑选45名经理,对经理进行行为事件访谈。
访谈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被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二是被访谈者列举自己三件成功事件以及三件不成功的事件;三是对访谈者的综合评价。
在实施行为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对经理人进行了管理素质测评以及管理知识测评,用来验证胜任特征模型的有效性。
根据各经理的访谈报告,我们归纳整理出了经理胜任特征频次表,并以此构建了经理人的胜任特征模型。
根据该胜任特征模型明确了合格的营销经理应该具备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开发了结合公司目前经理现状的营销经理培训体系。
帮助经理们找到自己的“短木板”,有针对性地对经理们进行培训,同时也为该公司的人员选拔以及人才招聘提供了有力依据。
[编辑]胜任模型的作用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
它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
1.工作分析传统的工作岗位分析较为注重工作的组成要素,而基于胜任特征的分析,则研究工作绩效优异的员工,突出与优异表现相关联的特征及行为,结合这些人的特征和行为定义这一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它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能够更有效地为选拔、培训员工以及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奖励、薪酬设计提供参考标准。
2.人员选拔传统的人员选拔一般比较重视考察人员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而没有针对难以测量的核心的动机和特质来挑选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