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政治人教A版一轮复习专题16如何进行文化创新-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16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含解析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16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含解析

专题16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十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十错误倾向+内容形式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虛无主义”和“历史虛无主义”倾向。

⑥内容形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

【典例探究】典例1.(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

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答案】C【技巧点拨】本题材料的主旨是探究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的因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属于社会实践,“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是反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民族的吼声》广受好评表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典例2. (2018•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

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

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

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答案】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华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

高考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在校高中生整理若有不足请见谅一.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长生深刻影响。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

3.文化现已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4.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怎样提高文化软实力1.以经济科技为基础,发张经济,提供高综合国力。

2.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3.提高文化人实力,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素质。

4.大力发张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

5.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力。

二. 实行“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什么?对“文化建设”的理解.1.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联系材料)..….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各地书店应时举办读书活动并推出折扣图书。

当前许多人已经把读书当做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公车上.地铁里.电脑前.甚至是手机上.无论是纸质书刊还是网络文字,读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须1.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在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我们必须要……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四. 文化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巨大的影响?(eg: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意义)1.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介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于高中政治课程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探讨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的内容。

二、文化传承的意义1. 历史的延续:文化传承是将历史沿袭下来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历史。

2. 标识身份:不同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群体,通过文化传承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树立身份认同感。

3. 传承智慧: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经验,可以使人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受益,并且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应用。

三、文化传承的方式1. 教育: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文化传承途径之一。

高中政治课程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将文化传递给学生。

2. 文物保护:保护文物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节日:通过举办传统节日活动,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传统文化,传承传统价值观。

四、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 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创新可以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

2. 增强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创新能够增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让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更具吸引力。

3. 培养创造力:文化创新能够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人们更有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五、文化创新的途径1. 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利用科技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让年轻人接触、了解和传承文化。

2. 跨文化交流: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可以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格,从而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3. 文化产业创新: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加创新元素,让文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六、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的实践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高中政治课程可以增加一些与文化传承和创新相关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实地考察与交流: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文化遗址或者参观传统工艺品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0版高考政治答题模板_专题16: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含解析)

2020版高考政治答题模板_专题16: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含解析)

专题16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十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十错误倾向+内容形式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虛无主义”和“历史虛无主义”倾向。

⑥内容形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

【典例探究】典例1.(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

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答案】C【技巧点拨】本题材料的主旨是探究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的因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属于社会实践,“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是反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民族的吼声》广受好评表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典例2. (2018•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

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

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

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答案】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华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

政治考试理论学习复习教案考点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分析及答题模板

政治考试理论学习复习教案考点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分析及答题模板

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分析及答题模板〔体系构建〕〔要点整合〕一、文化交流与传播(1)文化交流与传播——是什么(1)文化传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和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重视民族节日,保护好文化遗产;要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方式加大文化传播力度,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等手段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的强大功能;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文化继承: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挥其对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发挥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和教育等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3)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错误倾向。

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的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三、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2)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高考政治:文化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文化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文化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一,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1,文化的社会作用【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题模板】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答题要素】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题模板】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答题要素】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1,文化创新的举措【设问模式】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答题模板】根本途径、主体+基本途径+正确方向【答题要素】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文化创新的原因【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答题模板】必然要求+重要意义【答题要素】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命题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设问模式】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题模板】现实要求+作用+意义【答题要素】①思想文化现状(高举火炬、极为重要的任务)。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梳理1.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关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要求: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温馨提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方法技巧图示创新与继承的结合2.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关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要求: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温馨提示:“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为我所用”就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国情进行改造、整合与创新。

方法技巧关键信息法辨别文化创新的途径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把握好几对关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错误倾向: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方法技巧图示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及应克服的错误倾向1.以“文化创新是什么”为议题,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途径。

(科学精神)2.搜集材料,理解交流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科学精神)3.搜集有关资料,寻找并讨论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标识。

(政治认同)[素养水平等级]。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答题要领——探究命题角度1文化创新的作用[答题术语](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命题角度2文化创新的途径[答题术语](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

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

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6)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解题示范——应用[典例]1.(2017·高考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61文化创新的途径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61文化创新的途径

61文化创新的途径1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金朝(公元122年)。

以“市阁凌霄”之美誉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 之说。

近年来,保定市对大慈阁进行保护性开发,对其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建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购物为一体的大慈阁广场和步行商业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开发性保护大慈阁的文化意义在于①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④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沈绣是清末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

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①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②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③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④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A.①③B .①④C.②③D.③④3 “棒棒”是山城重庆一群靠一根棒子为雇主挑货物谋生的人。

一个转业军官,“卧底” 棒棒行业一年,与“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拍出了全国第一部自拍体纪实片《最后的棒棒》,该片播出后好评如潮,激励了无数正在奋斗的人。

这表明①社会实践是进行文艺创作的根本立足点②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③只有如实反映现实的文艺作品才有价值④基层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真正创造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不去更多地考虑群众的欣赏需求,特别是不顾大众倾听旋律的传统,而执意用西方人的听觉习惯来改变民乐传统,淡化了传统音乐中突出旋律美的优点,这是多年来中国音乐在专业化创作上出现的通病。

医治此类通病,就要A. 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B. 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C. 推进中国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D.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5. 当今,看似繁荣的国内儿童书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孩子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如美国的《贝贝熊》、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文化创新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文化创新

高考总复习:文化创新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

2.文化创新的途径: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文化创新的途径。

关注热点:1.关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学、艺术、影视等作品。

2.关注戏曲、歌剧、影视剧的新编与翻拍。

二、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文化创新 ②社会实践 ③动力 ④创新 ⑤富有生机与活力 ⑥社会实践 ⑦民族文化 ⑧人民群众 ⑨社会实践 ⑩取其精华 (11)去其糟粕 (12)推陈出新 (13)革故鼎新(14)文化多样性 (15)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三、考点聚焦【文化创新367862文化创新知识梳理】 【文化创新367862典型例题】考点一、文化创新——文化的传播交流、文化的继承发展都包含着创新,文化发展实质就是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典型例题】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从“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是已经发生的事,它“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注意主题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而“深圳精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是说明“文化创新将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但这一点并不切合主题,故只能选B而不能选A。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25文化创新(2)-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25文化创新(2)-新人教版

8.如何正确区分进行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解析:(1)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传播?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 流的友好使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传承?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 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
1.2010年8月14日至26日,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青 奥会开幕式表演中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最 让人期待的点火仪式同样取材中国文化,展现的是“凤凰 涅槃”的故事。青奥会开幕式表演烙上“中国印”的事实启 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 ) A.要批判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要承认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拒绝任何外来文化 D.要承认传统文化都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2.(2009·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 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 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 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 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 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 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1.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纵向积累的 过程,主要侧重于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配套 文化创新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配套 文化创新
23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 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 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 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 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 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 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26
(2)“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符合文化多样性这个世界文化 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 现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成果共享。但是“吸收”也是有选择性 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 家的气魄,更需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 (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既要积极主动地与外来文化交流、 融合,又要不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创新,这 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引 众喜爱。
由采风活动如何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2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
问 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大批歌曲,既优美、
题 导
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
引 众喜爱。
由采风活动如何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3
1.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 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深刻意义。文 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4
2.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素质,是一个国家永远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 (2)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也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 文化创造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极地进行创新,才能有效 地突破定势,独辟蹊径,焕发光彩,实现品位、力量、价值 与功能的全面重构与提升。

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因不同民族的文化而具有多样性。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
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四、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力量: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与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点

中学政治文化创新的学问点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学问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志向化须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良或缔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必需有益效果的行为。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政治文化创新的学问点,盼望能够帮助大家,欢送阅读!中学政治文化创新的学问1、我们为什么要踊跃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开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显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开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爱惜文化遗产?(地位+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

②爱惜文化遗产对于探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爱惜文化遗产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爱惜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开展。

3、为什么要敬重文化的多样性?(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开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势必要求。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溢朝气和活力。

4、怎样敬重文化的多样性?(1)要求:敬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敬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开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那么:必需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同等的原那么。

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温习政治新课改省份专用框题过关检测文化创新的途径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温习政治新课改省份专用框题过关检测文化创新的途径

框题过关检测文化创新的途径一、选择题1.2018年夏天,一部没有当红明星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吸引了许连年轻人。

电视剧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然后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经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许多人热血沸腾。

这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需( )①博采众长,重视文化创新②植根群众,从群众中取得灵感③继承传统,讲好中国故事④立足群众实践,实现文化创新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选D “电视剧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然后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经历”,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需立足群众实践,实现文化创新,植根群众,从群众中取得灵感,故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博采众长和继承传统,故①③排除。

2.“后发先至而胜于蓝”,揭露了文化创新要坚持(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后发先至而胜于蓝”,揭露了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咱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表现时期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全然否定传统文化的偏向,在文化创新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①③符合题意;“后发先至而胜于蓝”是强调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②④与题意不符。

3.现今,看似繁荣的国内儿童书市场存在着不容轻忽的问题:小孩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如美国的《贝贝熊》、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为小孩们“餐桌上的主菜”。

这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忧虑。

材料给咱们的启发是( )①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功效,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②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进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③应坚持文化自信,自觉抗击“西餐”文化的传播④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要充分挖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没表现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功效,故①不符合题意;“西餐”文化中也有优秀的文化,不能一概抗击,故③错误;材料说明,在国内儿童书市场,小孩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这说明咱们应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进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应该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故②④正确。

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800字

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800字

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收敛发散、理论实际、逻辑清晰、表达准确高中政治文化答题模板一、答题原则1. 收敛发散,稳重求新:在答题时,应尽量收敛思维,围绕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同时也要发散思维,扩大视野,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在答题过程中,要体现稳重的特点,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提出新颖的见解。

2. 理论实际,结合分析:政治文化试题通常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因此,在答题时,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深入的分析。

3. 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答题时,应保持逻辑清晰,使答案具有条理性。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模糊的表述。

4. 尊重题意,重点突出:在答题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理解问题的核心和重点,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并突出重点内容。

二、答题步骤1. 仔细阅读问题,明确问题核心和要求:在答题前,要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核心和要求。

如果有多个问题,要先对问题进行分类,确定哪些问题是相似的或相关的。

2. 确定答题范围和知识点:政治文化的试题通常会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根据问题确定答题范围和相应的知识点。

3. 构建答题框架:在答题前,需要构建答题框架,将答案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组织。

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组织,先总述问题核心和观点,再分述各个知识点,最后总结回答。

4. 书写答案:在书写答案时,要遵循收敛发散、理论实际、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的策略。

对于理论知识,要注重理解和记忆;对于案例分析,要注重分析和解释;对于观点评价,要注重客观性和公正性。

5. 检查答案:在完成答案后,要进行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答案的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语言表述等。

如果发现错误或不足之处,要及时修改和完善。

三、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1. 简述题:简述题通常要求对某个政治文化概念、理论或观点进行简要的解释和阐述。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准确无歧义。

2. 分析题:分析题通常会提供一个具体的政治文化现象或事件,要求考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要素】
根本途径十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十错误倾向+内容形式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虛无主义”和“历史虛无主义”倾向。

⑥内容形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

【典例探究】
典例1.(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

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答案】C
【技巧点拨】本题材料的主旨是探究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的因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属于社会实践,“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是反映“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民族的吼声》广受好评表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典例2.(2018•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

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

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

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答案】
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华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技巧点拨】德化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当今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题以德化瓷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认识,突显了政治络版。

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文化创造源于实践,②错误;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途径和影响文化发展因素方面的知识。

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又推出电子版和网络版,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推动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①④正确。

选B。

4.(2016•课标卷Ⅰ)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

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

“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5.(2016•课标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状结构(见图2),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
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4.(2014·山东高考)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

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

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
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解析】通过审设问可确定学生需从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两方面回答。

材料中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一些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对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混搭,对应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显示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对应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5.(2012·福建高考)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 )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