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与评价第一章 概述
土地资源学 第一章 绪论.
1、支撑功能 2、养育功能 3、净化功能
四、土地的工程属性
土地的工程特性主要由地基承载力、 地下水、地形、水文等要素综合作用形 成。
土地工程特性的优劣直接决定作为 建筑地段的适宜性及限制性。同时,土 地工程特性也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投资费 用。
五、土地的社会属性
(五)时间变化性
土地的时间变化又与空间位置 紧密联系,因为处于不同空间位 置的土地,它的能量与物质的变 化状况是不相同的。
(六)土地资源的再生性
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资源具有 可更新性。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土地的生产 力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 长而减少,即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 土地对于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土地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土地资源科学在资源科学学科中的地位
资源科学
综合资源学
区域资源学
部门资源学
(二) 土地资源学与土地科学的关系
1、土地资源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土地科学 或土地学
土地生态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测量学 土地利用学 土地统计学 土地工程学 土地法学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经济学 土地行政学 其他
3、 现代阶段
近来年,世界人口增长、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与区域发展(PRED)问题,越来越 受到各国重视,土地资源研究的中心任务 也转移到研究人类活动与土地资源的相互 作用机制上。土地资源研究因此发展到了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覆盖变化阶段。
重点与难点
土地资源有关概念 属性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评价方法
➢土地评价的类别 ➢土地评价的原则 ➢土地评价所用资料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类别
一、按评价途径的类别区分
1.直接评价:指通过试验去了解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性或生产潜力。
2.间接评价:通过分析土地的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然 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
3.间接评价的步骤:
(2)定量方法,即据各限制因素分级值之和评 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途径
两类主要的途径: 定性途径:根据土地对各种农作物或土地利 用方式的自然限制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 生产潜力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美国的土地 生产潜力评价就是定性评价途径; 定量途径:依据一定的数理模型(统计的或 机制的)来定量表达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途径…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二)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 两种情况: 1.在评价开始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已有明 确的具体规定; 2.评价开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只有大致的 了解。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的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与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平行开展的是自然资源 调查,目的有两个:一是将研究区划分为若干相对一致的单元,以此 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二是获得每个这种相对一致性单元的有 关信息,用其对所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
4 >25 <25 <30 粗 <4. 切 <30 积 无保
证
四、评定潜力等级
包括两级控制:
(1)第一级控制,是分别对各限制因素评定相 应的潜力等级,可称为单项评级;
(2)第二级控制,是据各限制因素所相应的潜 力等级评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可称为综合评级。
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 复习题
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复习思考题(*为最后复习时老师提到的)第一章绪论1*、资源:是人类发现的一种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其原始形态可投入生产过程或直接用于消费。
土地资源:是指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地。
土地资源特性:具有生产性;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土地资源的限制性(针对一定的适宜性而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资源的可更新性(可改良性,提高土壤肥力);土地资源的时间历史性(形成改良的过程)和空间性(位置的固定性)2*、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书P5答:土地资源调查应包括对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权属调查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统计、土地登记以及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方面的工作。
包括:①土地构成要素和土地质量的调查分析;②土地类型调查;③土地利用现状调查;④专项土地资源调查;⑤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其特点有两个:一是多学科的协同工作;二是以系列成图的形式来体现综合调查的成果,即用相同比例尺的不同专业成果的系列主题制图或同一专业不同比例尺的系列制图。
3*、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分为概查和详查。
土地资源概查主要是为全国和大区域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和估算,并可为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省、地级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区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成图比例尺为1:10万至1:50万以上的中小比例尺,分类和制图精度要求较低。
土地资源详查是为县级及县级以下单位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登记、土地综合评价和土地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比例尺为1:5万至1:5000的大比例尺和1:2000以下的详查比例尺。
4、土地资源调查时应怎样进行路线调查?答:①任务:沿一定方向的路线,穿过不同地形部位,以了解该地区的土地构成要素的变化、土地类型特征、土地资源分布规律的特点;②调查路线布局直接影响工作进度与质量,要在熟练背景资料基础上再地形图上选定路线;③调查时要点线结合,点是指在土地构成要素急剧变化地方,停下来研究,而其他地方可略览;④一般应铺设多条线路进行调查,路线密度取决于调查目的、调查区面积大小、地形地貌复杂程度和成图比例尺大小;⑤路线调查时,应特别注意地形地貌、植物群落、岩石变化,找出明显变化的转折点。
《土地资源及评价学》教学大纲(04-4)
《土地资源及评价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14216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 7总学时:60教学时数:理论课60学时。
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土地资源及评价学是以地质、土壤、植物、气象等课程为基础,它的主要内容有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组成、类型、调查、评价、利用、保护及我国和世界土地资源。
2、地位和任务: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掌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组成、类型、调查、评价、利用、保护及我国和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3、总体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组成、类型、调查、评价、利用、保护及我国和世界土地资源。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要求先期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
5、修订的依据:依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土地资源及评价学教学计划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修订。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土地资源学学科发展、土地资源学主要内容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教学内容:(1)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地资源学的概念;(2)土地资源的特性;(3)土地资源学发展历史和现状;(4)土地资源学的内涵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土地资源学学科发展、土地资源学主要内容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土地资源的特性。
5、实验与实践内容:6、自学指导:要求理解、掌握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了解土地资源学的内容及其发展与现状。
自学时间0.5小时。
第一章土地资源组成的自然要素及社会经济特性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土地资源的组成、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和社会经济特性。
2、教学内容:(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2)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3)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组成地素;(4)土地资源的植被及土壤构成要素;(5)土地资源的地域分;(6)土地资源的资产与社会经济特性。
双柏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
双柏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李洪文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云南省双柏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编委会主任金彦平(双柏县农业局)副主任李天福(双柏县农业局)尹文玲(双柏县农业局)木迎春(双柏县农业局)杨国平(高级农艺师,双柏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王兴荣(农艺师,双柏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编李洪文(高级农艺师,双柏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编寇兴荣(高级农艺师,楚雄州土壤肥料工作站)张家海(高级农艺师,楚雄州土壤肥料工作站)李保华(高级农艺师,双柏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春莲(农艺师,双柏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叶和生(农艺师,鄂嘉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尹文玲木迎春王兴荣叶和生张家海李天福李保华李春莲李洪文杨国平苏正飚周晓波金彦平施文发郭家军寇兴荣领导(先后领导和分管此项工作的局长、副局长)高培文、金彦平,李天福、尹文玲、木迎春内容简介本书是在搜集大量县域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管理、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状、施肥管理水平、田间肥效试验数据资料等,与耕地地力评价相关的基础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借助数学模型集成技术,按照行业规范标准,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评价,获得了双柏县耕地养分以及空间和属性数据库,耕地地力分级面积、中低产田类型与面积、耕地土壤类型地域空间分布及其面积、耕地养分分级面积、耕地地力等级乡镇分布、1709份土壤养分检测值等数据资料。
摸清了双柏县耕地土壤类型、数量及其地域空间分布;揭示了双柏县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养分丰缺、地力水平、中低产田类型及其限制因素等;将编绘的26幅成果图中的双柏县土壤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耕地地力等级图、耕地土壤养分氮、磷、钾等分布图等20幅图编入此书。
书中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耕地改良利用、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科学合理施肥、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等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6
六、面积量算:方格法、求积仪法、 计算机量算
七、《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填写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7
第三章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
一、目的和任务
以2007年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以08年12月 31日为统一时点,分三个时段,查清08年度辖区 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重点内容: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3
五、内业工作
(一)变更图斑上图,修改变更图件
1. 根据野外调查图,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把变 化内容转绘在变更图上,利用相关工具,展绘 上图。
2. 每年变化情况分别用一种颜色清绘。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4
(二)变更图斑编号
1. 原图斑号加支号 a) 一个图斑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图斑
11
确定变化位置的几种方法:
1. 截距法
2.
指能够确定已知点,量取已知点到新增地
物点距离,确定新增地物在图上位置和范围的方
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2
截距法Hale Waihona Puke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13
2. 距离交会法
3.
指至少能确定位于需补测新增地物点不
同方向和2个明显地物点,量取明显地物点至新
增地物点距离,交会出新增地物点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6
二、内容
1. 判定权属、地类变化情况
2. 确定变化位置
3. 记录变化情况
4. 更新基础图件和数据
5. 保持土地基础信息的现势性、可靠性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7
三、需要的资料
(一)调查工作底图
1. 航空摄影图片:黑白航片、彩色航片、彩红外航片
土地调查技术作业考点总结(附答案)
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述1、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出发,谈谈土地的定义。
答:土地是指地球的陆域表面,含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而不包包括地球上的大气,植被与人工设施以及地下矿藏等附属物。
大气,水文地质,基础地质等各种自然因素以及人工设施和人类对土地的形成和发展虽有重要作用,且影响土地的质量,但不是土地的组成部分。
2、土地具有负载功能、养育功能、存储功能和观赏功能。
3、简述土地的特性答:土地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
①自然特性:a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b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c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d 、土地地域的差异性②社会经济特性:土地作为社会资产还具有社会经济特性。
主要体现在其商品属性。
4、我国土地的主要特点5、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答: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
6、地籍的定义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督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或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7、地籍的分类答:①按地籍的发展阶段,划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法律地籍)和多用途地籍②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③按地籍行政管理层次,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④按城乡土地不同特点分为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8、地籍管理的内容答: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9、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答:①制定土地政策的科学依据②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③保护土地产权不受侵害,避免纠纷④为土地的经济活动提供参考。
10、土地调查的内容答:土地调查纵向来说包括:土地权属状况的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和土地条件的调查,横向来说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严格地说属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范畴。
11、土地调查包括哪三个方面的调查答:①城镇土地调查②农村土地调查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12、土地调查的特点答:①土地调查是具有法律特征的②土地调查是定期开展的③真实性是土地调查的生命④土地调查的成果是地籍信息系统13、GIS数据采集与数字化测绘的异同之处答:相同点:对象相同;技术相同。
第一章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地 类 调 绘
②以实线表示地类界线,按图例标出地类符导。当地类 界线与线状地物或境界线重合时,可省略不绘。
③地形图上最小图斑面积:耕地、园地和水域为6.0mm2; 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15.0mm2;居民地及交通用地为 4.0mm2;相应于航片上最小调绘图斑的面积,应根据航 片的平均比例尺进行折算。 ④调绘的明显地物的界线在图上位移应不大于0.3mm:固 准地区或不明显地物(包括地类)界线的位移应不大于 1.0mm。 ⑤地类图斑以村或航片为单元按自然顾序编号,图斑序 号不得重复或遗漏。
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
方法分类
解析法
图解法
仪器法
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
解析法 : 解析法主要用于实地精确测定面积。
图解法:一般将图上被测算图形分割成一系列简 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等),运用标准的量度工具,在图上量出分割后 的各几何图形的边长、高等几何要素,利用几何 图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并汇总出整个图形的面 积,再按图上比例尺经过单位换算,计算出实地 面积之数值。 仪器法:主要使用有关仪器进行土地面积量算。
3 土地资源调查方法与现代技术应用
3.1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 备、其他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等
外业调绘(查)
调绘前准备工作, 路线调查、 制定土 地分类系统、 室内预判。 资料整理分析、遥感图象转绘、面积量算、 编制专题成果图、编写调查报告和技术总
内业工作 检查验收
1 土地资源调查目的任务
目 的
任 务
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 据; 为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 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
清查各类土地资源数 量; 清查土地资源的基本 特性和质量状况;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绪论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②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2.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3.面对21世纪越演越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答:(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①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②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综合研究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①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②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③严谨对待科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1.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答: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要素。
土地评价概论(土地评价单元)
土地单元
31耕作沟坡地 32有林沟坡地 33草灌沟坡地 34裸土沟坡地 35塌地 36裸岩沟坡地 地表物质及利用
土地类型小结
土地分级是土地分类的基础和前提
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土 地分类是对土地的横向类群归并
土地类型小结
土地类型研究对于土地 评价单元划分的意义?
•大致相同的自然生产能力; • 相同的利用适宜性; •相似的保护、改造措施
二、土地类型划分
1.土地类型的概念
(4)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 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 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
二、土地类型划分
2.土地分级
(1)基本概念 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对土地组成要素 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土地的复杂程 度,将土地划分为等级从属的土地个体 系统。
二、土地类型划分
(2)同一种类型的土地单元应具有:
相似的外貌形态 相近似的成因及可比拟的、相近似的土 地性质
纬度地带 干湿度地带 大地构造
水平地带
大地貌组合
地方气候 垂直地带 中地貌组合
岩性
小地貌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
地貌面 植被
土地类型
二、土地类型划分
1.土地类型的概念
(3)相同的土地类型具有大致相同的 自然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相同 的利用适宜性,要求相似的保护、改造 措施
土地单元(land unit)——是一组相关 的土地点有规律的结合体
二、土地类型划分
2.土地分级
(3)常用土地分级系统
土地点(land site) 土地单元(land unit) 土地系统(land system)——土地单元 的组合,这些土地单元在地理和地形上相 互联系,其内地形、土壤、植被类型重复 出现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工作报告-模板
某某某市(县)土壤农业利用适宜类评价工作报告第一章工作概述(一)工作背景根据某某文件要求,以某某某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某某某精神,弘扬某某某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遵循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要求,全面查明查清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某某某要求,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集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统一普查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统一过程质控;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实施方式,到某某某年实现对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摸清土壤质量家底,为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某某某部门办下发的某某某文件,为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结合某某某市(县)第三次土壤普查数据,对辖区范围内的土壤开展农业利用适宜类评价。
(二)工作目的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土地适宜类的划定,反映了土地的适宜性的高低和土地限制性大下,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及土地开发提供依据,以保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是某某某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1、为某某某市(县)落实“藏粮于地”战略起到基础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占用刚性增加,要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数量状况和质量底数。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含义:①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②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③其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基本特征:(1)土地的资源特性①生产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③动态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④可更新性: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不会因连续使用而降低;⑤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土地的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成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⑦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土地的资产特性①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A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B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和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C空间位置无法移动,常被称为不动产。
②产权特性: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土地产权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确认程序后才能生效。
③增值特性:一是,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二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
土地资源第一章PPT课件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分为四个 时期:
1、20世纪50年代初的查田定产工作。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开展地区
性的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调查,重点是宜农荒 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3、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土地资源 学的雏形期。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土地资源学的发展 和提高时期。主要特点:由分散到系统;计算 机与遥感技术的应用;从定性向半定量和定量 化方向发展。
7
• 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 生产力是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 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
• (土地的现实生产力:即现实条件下土地的生 产水平;土地的潜在生产力:指在可预见的将 来,对土地施加改造措施或更加集约经营条件 下土地的生产水平,简称土地潜力)
• 我国古书《易经》上赞美土地:至哉坤元,万 物资生,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志大,品物 咸享。
5、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广泛
使用,土地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不断完善,向着综合化、精确化、模型化的方向发展,
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
西兰等几十个国家和地球都建立了专门的土地资源信
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土地资源学中的应用,扩
大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
地
土地资源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5
• 另一种观点: 自然界几乎不存在对人类无用的土地, 即几乎不存在不是资源的土地,因此, 土地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 日常中两个概念经常混用。只是在特定 的场合或习惯用法上稍有差别。
6
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1、资源特性
• 生产性 • 区域性 • 动态性 • 可更新性 • 多功能性 • 有限性 • 不可替代性
土地统计学——精选推荐
土地统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1、土地统计:利用数字、表格、图件及文字,记录、整理和分析土地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及动态变化的工作过程。
2、土地统计具有土地统计工作、土地统计资料和土地统计学三种涵义。
土地统计工作指取得土地统计资料的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全过程的总称;土地统计资料指土地统计工作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反映土地资源特征和规律的数字理疗及其他资料的总称;土地统计学则是指系统地论述土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方法论科学。
它们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土地统计工作和土地统计资料是过程和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则是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关系。
3、土地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料的构成、利用现状和变化动态,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土地数据信息,更新完善资料,保证统计资料的现势性;为国家制订政策提供依据;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为监督、管理土地资源、资产的合法、合理利用服务。
4、土地统计学(1)特点:数量性、总体性、时空性、综合性、实用性。
(2)基本过程(土地工作的基本过程):①土地统计设计、②土地统计调查、③土地统计整理、④土地统计分析、⑤土地统计预测、⑥土地统计决策。
(3)有关基本概念1)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由许多个别事物在某一共同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整体,它是统计总体的简称。
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就叫总体单位。
例如,要研究某县耕地面积变动情况,则全县的耕地总面积就是一个总体,而每一块耕地则是总体单位。
2)标志和指标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指标是统计指标的简称,它是反映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社会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①两者的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现,也可不用数值表现;而指标必须用数值表现。
②两者的联系:指标的数值时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表现汇总的结果。
标志与指标随研究的任务不同而转换。
土地评价课件--土地评价与规划模型
归类法:
它是针对一定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力大小或 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以定性方式将评价结 构表示成不同类别等级,
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分类和联合国 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分类。
数值法,或称参数法:
原理:选出决定土地生产能力的诸要素,根据这 些要素的特点定出评价标准,并对某种土地利 用方式的潜力或适宜性求得不同的指数,然后 对各项指数进行数字运算得出总指数,借此对 土地作出等级评定。
研究对象
土地
土地的概念; 具体工作针对不同的子集,首先界定工作对象。
土地适宜性评价,农用地分等,城镇土地定级 估价,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平衡等
影响因素和体系
自然 社会 经济 技术
影响土地等级、价格的因素,可按照因素与土地的关系及影响范 围分为
一般因素 区域因素 个别因素
(一)一般因素 一般因素是指影响土地等级价格的一般、普遍、共同的因素。 1.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指国家政策对土地等级价格的干预。 影响等级地价的行政因素有: 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城市规划、地价政策、税收政策、交通管 制和行政隶属变更等。
定量评价
概念:是通过土地组成要素的度量指标和特定土地 利用类型对土地性状要求的比较,来确定土地的 质量等级。
优点:是“量”的概念非常明确,也便于对评价出 的土地质量进行对比。
缺点:主要是土地组成要素的度量指标与土地质量 等级的对应关系在确定上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 而且也难以考虑诸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综合效 应;定量评价一般不能提供不同生产形式之间比 较。
土地分等定级
城镇分等定级 农用地分等定级
土地地价体系
基准地价 标定地价 交易底价或交易评估价 成交地价 地价之间关系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然资源调查与评价⾃然资源调查与评价第⼀章概述1.资源:指环境中能为⼈类直接利⽤,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然资源:1)在⼀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经济价值,提⾼⼈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然环境因素总称。
(联合国)2)⼈类可以利⽤的⾃然⽣成物,以及⽣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称为⾃然资源。
(《英国⼤百科全书》)3)⼀定技术条件下,能为⼈类带来福利的⾃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就是⾃然资源。
(我国学者)1.⾃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然资源的有效性②有限性和稀缺性③整体性④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⑤多⽤性2.⾃然资源的地理分类和利⽤分类(1)地理分类:①按各种地⾥要素:⽓候资源、⽔资源、⽣物资源、⼟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②按资源分布圈层:地上资源(⽓候资源)、地表资源(⽔资源、⽣物资源、⼟地资源)、地下资源(2)利⽤分类:①按经济部门:农业资源、⼯业资源、能源、旅游资源②按存在形态和运动形式:储藏性资源(固体性资源)、流动性资源(液态、⽓态能量流资源)3.⾃然资源调查的⽬的和任务(1)调查⽬的①为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基本家庭、利⽤及其社会经济效益数据、权属数据②位资源分析评价和国⼟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③资源动态监测的实现过程④资源调查资料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产计划提供重要依据(2)调查任务①查清各类资源的数量(类型、⾯积及其分布空间、空间布局)②清查资源的基本特征和质量状况(质量、适宜性、⽣产潜⼒、风险、灾害等做出全⾯评价,为国⼟规划提供现实依据)③分析资源利⽤存在的问题,并进⾏利⽤分区(根据资源现状分析和评价的结果,提出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整合、管理的意见和具体的规划⽅案)④资源调查的成果记录(调查成果以系列图的形式表达,逐步建⽴⼟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包括不同⽐例尺的不同专业的专题系列图)第⼆章⽔资源调查⼀、名词解释1.⽔资源的涵义1)可资利⽤或可能被利⽤的⽔源。
具有⾜够的数量和可⽤的质量,并能在某⼀地点为满⾜某种或多种⽤途⽽可被利⽤(联合国教科⽂组织和世界⽓象组织,⽔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册)。
土地调查条例全文
⼟地调查条例全⽂⼟地调查条例全⽂ 第⼀章-总则 第⼀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地调查,保障⼟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和《中华⼈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条例。
第⼆条 ⼟地调查的⽬的,是全⾯查清⼟地资源和利⽤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有效保护⼟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地调查⼯作按照全国统⼀领导、部门分⼯协作、地⽅分级负责、各⽅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地调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各级⼈民政府共同负担,列⼊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额到位。
⼟地调查经费应当统⼀管理、专款专⽤、从严控制⽀出。
第五条:报刊、⼴播、电视和互联⽹等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开展⼟地调查⼯作的宣传报道。
第⼆章-⼟地调查的内容和⽅法 第六条: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10年进⾏⼀次全国⼟地调查;根据⼟地管理⼯作的需要,每年进⾏⼟地变更调查。
第七条:⼟地调查包括下列内容: (⼀)⼟地利⽤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积、分布等状况; (⼆)⼟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的所有权和使⽤权状况; (三)⼟地条件,包括⼟地的⾃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第⼋条:⼟地调查采⽤全⾯调查的⽅法,综合运⽤实地调查统计、遥感监测等⼿段。
第九条:⼟地调查采⽤《⼟地利⽤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统⼀的技术规程和按照国家统⼀标准制作的调查基础图件。
⼟地调查技术规程,由国务院国⼟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章-⼟地调查的组织实施 第⼗条:县级以上⼈民政府国⼟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地调查。
乡(镇)⼈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泛动员和组织社会⼒量积极参与⼟地调查⼯作。
第⼗⼀条:县级以上⼈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地调查⼯作,依法提供⼟地调查需要的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 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
0.8亩警戒线。
❖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土地问题上, 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 守住耕地不少于18亿亩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 度。
❖ 新修订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 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 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
❖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 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 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
❖ 一、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威胁粮食安全 ❖ 国土资源部公报
❖ 2007年基本建设占地达282.43万亩, ❖ 生态退耕还林38.17万亩, ❖ 自然灾害毁坏耕地26.88万亩, ❖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7.28万亩,
❖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293.75万亩。
❖ 1998年到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相当于浙江、福建、江 西和广东四省耕地面积的总和
绪论
GIS
❖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特定 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集、存贮、 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 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李德 仁等, 1995)。
1998年到2007年历年耕地面积减少情况表
年份
1988
199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国耕地面积
19.45亿亩
19.38亿亩 19.24亿亩 19.14亿亩 18.89亿亩 18.51亿亩 18.37亿亩 18.31亿亩 18.27亿亩 18.26亿亩
❖ 二、非法批地、占地情况
❖ 国土资源部通报: ❖ 2006年土地违法行为达到131007件,涉及土地面积近10万公
顷(150万亩)。 ❖ 2007年,各级国土执法监察部门共结案92347件,收回土地
8607公顷,其中耕地3760公顷。
❖ 目前,80%违法用地的主体是地方政府。
❖ 国家规定县级政府没有农地专用审批权,但一些县级政府无 视中央的规定,
地问题,我国东部地区因土地问题上访群众超过7成。
❖ 三、各类开发区及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土地情况 ❖ 2003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始清理开发区,全国各类开发区多
达6866个,占地面积达3.86万平方公里(折合2570万亩土 地)。 ❖ 经过清理整顿,到2006年开发区压缩到1568个,规划面积 减少到9949平方公里(折成土地662万亩),压缩比例分别 为77.2%和74.2%。 ❖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有58110家,从业人员达160万人。 2007年囤地规模达10亿平方米(折合土地15万亩),2006 年估计沉淀在土地上的资金约2.4万亿元,这几乎相当于目 前商品房的年销售总额。
❖ 加拿大测量学家R.T.Tomlinson于1963年最早提出 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 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3S & Land Resources
GIS 技术在国际上始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应 用于资源调查和研究,陆续建立了各种类型 的地理和资源信息系统,约1000种以上。
土地调查与评价第一章 概述
参考书目
❖ 教材: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刘黎明主编 中国农业 大学出版社
❖ 参考书: ❖ 土地资源学 王秋兵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吴次芳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期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自然资源学报、中国 土地科学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内容
❖ 绪论 ❖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概述 ❖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土地类型调查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二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土地资源航空调查 ❖ 土地资源调查图的编制 ❖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 ❖ 土地评价信息系统 ❖ 实习与考查
Why do we study land resources?
❖ 土地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也是劳动的对象,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 领域和空间。
❖ 土地对于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而言, 是地基和空间,充当立足点的作用。
❖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资 源的活动基地,而且直接参与产品的形成。
到现在GIS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由过去 单一功能分散系统,已成为多功能信息共享 系统,并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
❖ 美国 1969年 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 库、土地管理数据库、地图数据库等。
❖ 加拿大 1965年 由环境部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 统”, 1970年投入运行,1975年完成了“多功能 较完善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 在1:5万地形图基础 上,对土地利用和土地分级图进行数字化, 每3年 更新1次。
❖ 日本 1974-1980年利用GIS进行全国土地利用调查, 在彩色航空摄影的基础上编制1:25万土地利用现状 图,建立了日本国家土地资源数据库
Why do we study land resources survey?
❖? ❖? ❖?
中 国 土 地 资 源 利 用 区 划 系 统
守住18亿亩的红线
❖ 如广东省开平市在三年时间制造了9714份假材料,非法批地 达3万余亩;
❖ 河南省兰考县将农民的118亩耕地违法拍卖,农民不同意, 县政府强征,你不要钱我强给,县政府指示农村信用社给每 家每户一个活期存款单,以每亩41700作价强征,再以每亩 52万元卖给开发商。
❖ 全国类似违法案件高达1.3万件。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称:目前农民上访事件中6成以上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