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考满分作文整理赏析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

合集下载

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官方版)

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官方版)

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官方版)人生就是一考场,准备充分成绩好。

拼搏努力全做到,结果怎样无愧心。

人生之路千万条,未必就是读书高。

考场之上人轻松,超常发挥不慌张。

本文《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官方版)》由高考栏目提供,愿你高考尽全力,学业有成人欢笑!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一、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专家点评思路一: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三、优秀作文欣赏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

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

(完整word)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范文6篇

(完整word)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范文6篇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范文6篇1、“敢”字为先,风流再现风流人物在当代为何难以寻觅?为何责任和担当在日常渐渐缺席?我们丢掉了什么?惟一“敢”字而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占有量都不逊色于以往的大师,但当代的大师和风流人物却渐渐难觅踪迹。

因为缺失了“敢”。

鲁迅先生笔下之不敢正是现实写照。

我们不敢于正视自己、社会,只是用功利层层包裹自己虚弱的内核。

这样的时代又怎能期待着风流再现?欲见风流,必要先“敢”。

松开囚禁的锁,让自由引领灵魂自省。

时时约束,处处限制,最纯真的生命也难免于被功利同化。

孩子的时间都被课外班、补习班所挤占,自己的时间也流于无益的思考。

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可期望孩子能突破重围正视自己?规矩,为约束提供了教鞭,失去了自由的孩子只能被同化。

没有犯过错的孩子,又怎会懂得承担自己的过错?救救孩子,不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是救救未来。

我们怎忍心见到如此瘦弱的脊梁扛起未来的重担?不敢正视自己的人,知识占有再多,也无异于社会的蛀虫。

而东坡在人生最低谷处仍能解放自己的视野,敢于正视自己,终在黄州突围后成为“千古风流”。

欲风流,必敢正视。

伸出助力的手,让“敢”推动责任担当。

我们总是在逃避着正视自己和社会。

我们太想要逃避。

亦步亦趋中我们谁也不想做出头之鸟,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扛起来。

我们难道忍心见到,小悦悦在马路上被车轮碾过,路人却只是旁观?难道忍心见到,老人在马路上跌倒,他人却因怕被讹而无人搀扶?难道忍心见到,共享单车作为带来便利的工具,被肆意的破坏和偷窃?不,我们不能。

但我们却在旁观。

因为不敢。

那么,如果无法完全战胜怯懦,何不一同携手,每个人互相推动,让责任和担当在社会蔚然成风?社会的进步绝不会得益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知道会因此陷入困境却义无反顾的那些“敢”的人。

敢承担,方有风流。

张开勇敢的翅膀,以“敢”克服自己的怯懦。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者,就是敢于承担。

承担自己的命运,也承担社会的重担。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附答案).docx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附答案).docx

12B-YW-0000005 _ -绝密★启用前_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_- __-_语文 ( 全国 II 卷, 2017.06)__- : 注意事项:号 -学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_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_-__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_-__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_-_ _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__线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__封__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_ 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_ : -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名 -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 姓- 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 _ - 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班_ - 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__-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_ _- 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 年 __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 __线_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 _封__密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_-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_ _-_ 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_ __-_ 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 _ _ - 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_ __- 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_ _-_ 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完整word版)2017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7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完整)2017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汇编,推荐文档

(完整)2017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汇编,推荐文档

2017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2017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一、眼界无穷世界宽“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

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

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

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

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

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关键: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

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卷二详解版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卷二详解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二卷试卷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1A)(3A)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2A)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1B)(3B)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2B)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由此可见,文章围绕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的) (3B)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1C)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解析

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名句都是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

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等。

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1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思路一: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

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

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

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

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

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也可将一、四、六句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心怀天下志,敢做弄潮儿(对偶式标题,整齐大气) 在纷繁世间,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敬仰,总有一种精神让人难忘,“以己能,为天下”便是其中之一。

“照四方”是莘莘学子“受光于天下”的累累硕果,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自强不息”的永恒目标。

受天下之光,我们方能心怀天下志,敢做弄潮儿。

(开篇紧扣材料,迅速入题,点明主题,立意精准,简洁漂亮)当魏源的《海国图志》化为民族前赴后继的奋斗,他早已将个人安危和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当“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浩然胸怀在他的心中酝酿,当他坚毅的眼神与远大的志向相连,当他不懈的努力与民族的血脉相通,我们不禁为其鼓掌。

受光于庭院,相较于受天下之滋养,总少了些来自自然的本色柔光,少了些源自社会的七彩绚烂。

因此,一个人为鸿鹄或为燕雀,不在于是否具有庞大的身躯,而在于是否取天地精髓、拥博大胸怀、怀经世之能。

心怀天下,广受天下之教育,我们才能释放出震撼人心,直射云霄的光芒。

(列举魏源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语言运用娴熟老练)心中怀有天下苍生,生命定会在自强不息的土壤中绽放最美丽的花朵。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学“济苍生”的信仰指引着前辈们在战争时奋力修身,以呼唤和平;在和平时奋斗不止,以保民生。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当我们的目标足以驱动我们的脚步,尽管路上有再多障碍,我们也能坚持在前行的道路上自2我成长,自我修炼,自我完善。

人生当自强,为了天下而自强,我们便不畏险阻,敢做弄潮儿。

(心怀天下,自强不息是个普世的观点,广为大家所接受。

由点到面,全面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经世而后致用,芸芸众生,如果能心怀天下志,勇向涛头立,敢做弄潮儿,亦能成就国家的波澜壮阔。

(承上启下,由心怀天下能成就个人,过渡到亦能成就国家,水到渠成,文气连贯而流畅)国家的强盛源于我们每个人的辛勤耕耘,国家的振兴源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自强不息。

为了天下大同的理想,为了报效祖国,我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尽管国家尚有黑暗,尽管世间尚有阴霾,但经过我们汗水的冲刷洗礼,我们有理由相信:黑暗之下,仍有晴空万丈;重霾之间,终有大爱流光!(由个人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大气磅礴,升华了主题)维特根斯坦曾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我们紧贴地面的苍生,而不在云端俯视天下。

我们在世间奋斗,而不在高台冥想。

既然目标锁定天下苍生,留给世界的,只能是江海弄潮的背影。

(收束全文,利用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总束全文,再次阐明中心论点。

干净利落,刚劲有力,是豹尾的经典范例)愿我们都能奋力如初,心有山河。

(表明心愿和希望,将中心论点刻入人心,取得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的效果)作者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两句为基础,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抒发了一种“完善自我,兼济天下”的情怀。

首先,文章拟题新颖,直击核心观点。

标题简洁有力,能迅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全文亦紧紧围绕标题来展开。

其次,立意精准,极具现实意义。

通过两个名句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阐发了“国家的兴旺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奋斗”的观点。

再次,语言出彩,行文大气磅礴。

作者以宽广的视野和庞大的格局表达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应具备“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勇于打破黑暗。

长短句的交错使用和名言的引用都使得文章极具魅力。

3自强与正视,方显风流《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诚哉斯言!千百年来,这句关于自强的古训一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鲁迅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此言也与我心有戚戚焉。

是啊,只有自强不息,直面现实,正视内心,才能推开成功的大门,方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分析材料入题,导出中心论点,中规中矩,标准规范,教科书式的开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自信自强一直是中国人不懈的追求。

王开岭曾说过:“这是一个梦想弱化社会退化的时代。

”是的,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自信自强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我们只有怀着一颗自信自强之心才能走向远方。

曼德拉说:“生命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之后再度升起。

”于是,我们看到曼德拉经历了27年铁窗生涯,也不忘自强,最终他在“风雨中抱紧自由”;我们也看到身陷囹圄,意志不灭,笔耕不辍写出名著《罪与罚》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们也看到忍受了七年寂寞,甘愿过“家庭煮夫”生活,最终一朝飞跃,名满天下的导演李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使他们展现了“风流人物”的风采。

(本段举例论证,名人的事例脱口而出,名言警句俯拾即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的话语今日仍声声在耳。

诚然,前行的道路上困苦难免,有人因此畏缩不前,缺少正视自己,直面现实的勇气。

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即使“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也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也要“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般活他个酣畅漂亮!(举鲁迅的例子,论证在困苦面前,要自强、自信、直面现实)在中唐,同样遭受二王八司马事件等政变,刘禹锡敢于直面现实,他面对着桃花千树的玄都观,57岁回京时仍可留下一句“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豪言和一个打不倒的背影;可是,同样累谪的柳宗元却不能正视这事实,丧失了许多“敢想,敢说”的勇气,他不能承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冷清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万千孤独,在47岁早逝——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敢于正视内心,直面现实,才能尽显人生风流!(正反举例,用刘禹锡和柳宗元的例子论证正视内心,直面现实才能尽显人生风流的论点)4其实,前行的路上困难不可避免,此时若心怀自强和正视,我们就是那指挥若定的军师,驯得了心中的千军万马,也稳得住一朝惶急的军心。

在人生的路上,如果厄运来临,那无非是退回原点从新开始,为何不自强不息拼一个酣畅淋漓?既然见证了太多破茧成蝶,化鸱为凤的奇迹,为何不正视自己活一个漂漂亮亮?中国梦方兴未艾,还需要太多风流人物自强不息,正视现实,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这样,才能让伟大的中国梦尽显风流,光照四方。

(四字短语、整齐的句式,使得这段文字文采飞扬,读来朗朗上口。

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道理阐述深入浅出,富有说服力)故曰:恨意不必徒生,此心自强终有大爱流光;危机何须自扰,此生正视因以风流谢场。

(结尾以一副对联结束全文,再次重申中心论点,简洁而不简单,句式整齐而文意深刻隽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开篇即引出三个名句,直入中心论点,让人一目了然。

接下来,作者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的“风流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经历,紧紧扣住“自强”和“正视”行文。

行文过程中,毫不拖沓,结合名言与古诗词,语言极具表现力,读来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积累以及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结尾处的一句“恨意不必徒生,此心自强终有大爱流光;危机何须自扰,此生正视可以风流谢场”更是堪称画龙点睛。

一蓑烟雨任平生(选用苏轼的名言为题,富有文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谓穿林打叶声?外物扰也。

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知外物扰而不为所动,任世事沉浮,路途颠簸依然缓步慢行,仿佛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风光。

这就是苏轼所爱之境。

易安也不让须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亦为忘物也。

(由苏轼所爱5之境引出李清照的名句,自然不突兀。

点出“忘物”这一境界)一个“何须浅碧深红色”,便注定了她不囿于外物。

曾见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唯叹风尘恶。

她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物,仅凭自己生存;她更明白,即使拥有世上所有的物,也难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满足。

物是生存的条件,而非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归宿。

(从李清照的角度分析物是生存条件,而非全部。

肯定“忘物”)于是便需要忘物。

哪怕被人讥为“孤芳自赏”,也要保持心中那一湾清流。

恰如梓庆削木为璩,技艺高超皆因忘物忘己,舍弃一切欲望,顺其自然,使人工之物宛若天成,然而于我看来,忘物自然可嘉,忘己却未必可取,人之在世所求者,不过生尽欢,死无憾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