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2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素材

合集下载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二、正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三、参考译文1. 孔子说:学习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君子吗?”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河南语文中考复习论语十二章

河南语文中考复习论语十二章

替 ____
不亦乐乎 快乐 ____ . (3)乐 以……为快乐 之者 _________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 .
5.重点实词 (1)学而时习 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 吾身 .
温习 习:______ 生气,恼怒 愠:____________ 自我检查、反省 省: ______________ 竭尽自己的心力 忠: ______________
3.词类活用 (1)学而时 习之 .
按时 时:名词作状语,意思:______
(2)吾日 三省吾身 .
每天 日:名词作状语,意思:______
(3)传 不习乎 . 传:动词作名词,意思:老师传授的知识 ______________
(4)温故 而知新 . .
学过的知识 故:形容词作名词,意思:________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顺从意愿 (9)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 ____________ ....
(10)不逾矩 ..
越过法度 逾矩:__________ 越过 逾:______ 法度 矩:______
(1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
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依然获益匪浅。请结合文
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 示例: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 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也 ” 表
判断)
2.倒装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应为“回也,贤哉!”) 3.省略句 (1)人不知而不愠。(“知”后省略代词“之”,可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大全必考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大全必考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以及对话。

阅读《论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了解,也是我国古代思想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论语》中的十二章进行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学而”篇1. 孔子论学:学无止境,要终身学习。

2. 学习的态度: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第二章:“为政”篇1. 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明德治国,以德为先。

2. 政治者的道德标准: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第三章:“八佾”篇1. 学习楷模:须学习孔子的弟子们,不断超越自己。

2. 品行操守:律己宽严,善于反省。

第四章:“里仁”篇1. 仁者的品质:宽厚仁爱,以义为先。

2. 仁德传播:以身作则,善行传世。

第五章:“公冶长”篇1. 学习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忠恕之道:忠诚待人,宽恕他人。

第六章:“雍也”篇1. 言传身教:以言传身教,积极实践,传承德行。

2. 亲善友好:善交者的表现。

第七章:“述而”篇1. 学习策略:虚心向他人请教,长进不已。

2. 知识传播:以德为先,知识传播不拘一格。

第八章:“述而”篇1. 学习的态度:坚持学问,不容怠惰。

2. 知识的普及:普及知识,鼓励他人学习。

第九章:“述而”篇1. 谦虚学习:谦虚好学,不骄不躁。

2. 诚信待人:诚实守信,待人诚恳。

第十章:“述而”篇1. 知识的传承:孔子的弟子们互相学习,传承博大精深的学问。

2. 污蔑诬陷:对不实的言论应予以矫正。

第十一章:“述而”篇1.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忠实可靠。

2. 学习的目的:明德达理,以德治国。

第十二章:“述而”篇1. 言行一致: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 高尚的人格:为人正直,坚守原则。

通过以上对《论语》十二章的知识点归纳,可以更好地了解《论语》所传递的智慧和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大家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塑造高尚的品格。

在《论语》中,所包含的十二章内容丰富多彩、思想精深。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语文中考复习素材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语文中考复习素材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论语>十二章》1.《〈论语〉十二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二则》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表示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论语十二章》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1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不义之财不可取”,“富贵不能淫”)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5.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6.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复习资料

《论语十二章》复习资料

《论语》复习1、子曰:“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亦/说乎【不也是很高兴吗】?有朋/自远方来【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不知/而不愠【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亦/君子乎【不也是君子吗】?”——学习方法,乐趣,为人态度。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品德修养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而立【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而不惑【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而耳顺【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又不会逾越规矩】。

”——学习和品德修养的过程4、子曰:“温故而知新【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可以为师矣【就可以当老师了】。

”——学习方法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了】。

”——学习方法6、子曰:“ 贤哉,回也【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箪食【一竹篮饭】,一瓢饮【一瓢水】,在陋巷【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人/不堪其忧【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贤哉,回也【么有贤德啊,颜回】!”——学习态度和品德修养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学习态度8、子曰:“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亦在/其中矣【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不义/而/富且贵【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于我/如浮云【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中考语文复习:《论语》十二章

中考语文复习:《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一、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二则》)乙少时阅唐宋以来诸诗家,不终卷,而己之才思涌出。

遂不能息心凝虑①。

究极本领。

不过如世之选家,略得大概而已。

晩年无事,取诸家全集,再三展玩②,始知其真才分、真境地。

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因窃自愧悔:使数十年前,早从此寻绎③,得识各家独至之处,与之相上下④,其才高者,可以扩吾之才;其功深者,可以进吾之功;必将挫笼参会⑤,自成一家。

惜乎老至耄⑥及,精力已衰,不复能与古人争胜。

然犹幸老而从事于此,虽不能力追,而尚能见到,差胜⑦于终身不窥堂奥者。

(清赵翼⑧《〈瓯北诗话〉小引》)【注】①息心凝虑:静心思考。

②展玩:展读,赏玩。

③寻绎:探求推理。

④相上下:相比较。

⑤挫笼参会:吸收、综合和比较。

⑥耄:八九十岁。

⑦差胜:略微超过。

⑧赵翼:清代文学家,常州人,乾隆进士。

《瓯北诗话》是赵翼的诗论专著,选文是这本书的自序。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2)学学半 ____________(3)究极本领 ____________(4)再三展玩 ____________(5)因窃自愧悔 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也。

3.请简要分析乙文的写作目的。

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中“嘉肴、大概、参会、终身”四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相同。

B.《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与甲文中的“教学相长”提示我们:学习方法灵活多样,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赵翼曾经评论说很多人读经典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从乙文的“愧悔”来看,他自己也犯过相同的错误。

高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课文助记及重点注释

高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课文助记及重点注释

高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课文助记及重点注释(1(学而)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做事而谨慎于言谈,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2(八佾yì)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样对待礼呢?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样来对待音乐呢?”(3(里仁)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即使晚上就为之死去都可以。

”(4(里仁)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私利。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的话就要改正)。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孔子说:“质朴(内容)超过文采(形式)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胜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得当,那才是君子。

”(7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刚刚倒下一筐土,坚持下去,是我自己在不断前进。

”(9(子罕) 孔子说:“有智慧(同“智”)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斯语矣。

”(颜渊)孔子说:“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

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行动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总结(文档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总结(文档版)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文学常识:1.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二、词语解释:1. 子曰(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2. 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3.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4.不亦君子乎?(君子:有才德的人)5. 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6.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8.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9. 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10.五十而知天命(命:命令)11.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12.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1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喜爱,爱好)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快乐)16.饭疏食,饮水(饭:吃)17.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优点)18. 子在川上曰(川:河流)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这,指河水)2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军队)(夺:改变)(匹夫:泛指平民百姓)21.博学而笃志(笃:坚定)22.切问而近思:(切:恳切)23.仁在其中矣(仁:仁德)三、句子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3.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4.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5.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过了呢?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考《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

中考《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

中考《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与孟子合称为“孔孟”。

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3、《论语》:共20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4、《论语》十二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和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二、重点词语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按时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通“悦”,愉快。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朋:志同道合的人。

不亦……乎:不也是……吗,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日:每天。

三:虚指,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越过规矩。

年中考语文 第2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素材

年中考语文 第2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素材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卷 第2篇 《论语》十二章
❶重点词语解释
①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②不亦君子..乎(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④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⑥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⑦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爱好) ⑧饭疏食..,饮水.(疏食,粗粮。

水,冷水) ⑨人不堪.其忧(忍受)
⑩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⑪子在川.上曰(河,河流) ⑫不舍.昼夜(舍弃)
⑬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⑭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⑮切.问而近思(恳切)
❷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❸一词多义
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②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③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
乐.亦在其中矣(乐趣)
❹古今异义
①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时常地,按时今义:时间
②吾日.三省吾身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卷。

论语十二章素材积累

论语十二章素材积累

论语十二章素材积累
1. 《论语十二章》里有好多关于学习的深刻道理呀!就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像我们每天去健身房锻炼,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能没有收获的喜悦吗?看看身边那些学霸,不就是经常温习知识才变得那么厉害嘛!
2. 还有啊,“吾日三省吾身”,这多重要啊!这不就像我们每天都要照镜子看看自己一样嘛,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

要是我们都不自我反省,那怎么能进步呢?你想想,那些成功的人不都善于自省吗?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哇,这句话简直太对了!这就好像我们在一个大团队里,周围的人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就像你可能擅长语文,我可能擅长数学,那我们不就能互相学习啦?多有意思!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和探索宝藏一样刺激呀!每次重温旧知识都可能发现新的惊喜,说不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呢!你回忆一下,是不是有时候复习旧知识会有新的感悟呀?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者可不就得结合起来嘛!就像走路只用一条腿肯定不稳呀,学习和思考得同步进行。

不然学了半天不思考,那不是白学了?光思考不去学,不也没头绪嘛!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不是嘛!对一件事有兴趣甚至热爱,那干起来得多带劲呀!这就好像喜欢画画的人,一画画就停不下来,越画越开心。

我们对待学习也得这样,找到乐趣,才能学得更好呀!
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过得太快啦,就像流水一样!我们可得抓住每分每秒啊,别白白浪费了。

想想那些我们错过的机会,不就是因为没珍惜时间嘛。

所以呀,赶紧努力起来吧,别等时间都溜走了才后悔!
我觉得呀,《论语十二章》里的这些道理真的太有用了,要是我们都能好好领悟并践行,那我们肯定能变得更优秀!。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一、原文及翻译(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4)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6)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课课通《〈论语〉十二章》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课课通《〈论语〉十二章》

2022年中考高效复习之部编版文言文课课通专题02 《〈论语〉十二章》(七年级上册)一、文学常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主旨归纳《〈论语〉十二章》主要谈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修养等。

文章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参考译注《〈论语〉十二章》参考译注【原文】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学而》)【注释】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②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说,同“悦”,愉快。

④愠(yùn):生气,恼怒。

⑤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原文】曾子曰:“吾①日②三省③吾身:为④人谋而不忠⑤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⑥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吾:人称代词,我。

②日,每天。

③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④为,替。

⑤忠:就竭尽自己的心力。

⑥信:诚信。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原文】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⑦矩⑧。

”(《为政》)【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十五岁。

有,同“又”。

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上天的意旨。

命,命令。

⑤耳顺: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新】2018年中考语文第2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素材

【新】2018年中考语文第2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素材

第2篇 《论语》十二章❶重点词语解释①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②不亦君子..乎(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④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⑥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⑦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爱好) ⑧饭疏食..,饮水.(疏食,粗粮。

水,冷水) ⑨人不堪.其忧(忍受) ⑩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⑪子在川.上曰(河,河流) ⑫不舍.昼夜(舍弃) ⑬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⑭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⑮切.问而近思(恳切) ❷通假字①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❸一词多义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②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③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乐.亦在其中矣(乐趣) ❹古今异义①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时常地,按时今义:时间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④温故.而知新 故⎩⎪⎨⎪⎧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古义:优点、长处今义:善良 ⑥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❺词类活用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⑥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篇《论语》十二章
❶重点词语解释
①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②不亦君子乎(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挚,厚道)

④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
⑥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⑦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醉心)

⑧饭疏食,饮水(疏食,粗粮。

水,冷水)
...
⑨人不堪其忧(忍受)

⑩不义而富且贵(不合法的手段)
..
⑪子在川上曰(河,河流)

⑫不舍昼夜(舍弃)

⑬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
⑭博学而笃志(忠诚,坚守)

⑮切问而近思(恳挚)

❷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通“悦”,欢愉)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
❸一词多义
人谋而不忠乎(替)


①为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②知知

新(得到)
温故而知

不亦乐乎(欢愉,喜悦).
之者(以……为欢乐)
③乐好之者不如乐

亦在其中矣(欢乐)乐

❹古今异义
①学而时习之

古义:时常地,按时时
今义:时间
②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古义:真挚,厚道信
今义:相信
④温故而知新

古义:学过的知识

今义:过去的,老的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

古义:优点、长处善
今义:良善
⑥可以为师矣
..
古义:可以凭借
可以
今义:可能、许可
❺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欢乐)

⑥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