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13年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一单元为逛公园)
2013年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备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材简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新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word教案(新教材)
你们在公园 还看到了谁?(阿姨)阿姨和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呢?(一共有
17 个气球,卖了 9
个,你能根据阿姨说的话提个问题吗?(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 ( 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 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 组的孩子,你们和刘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 )
算法一: 9+6=15 15-9=6 算法二: 15 能分成 10 和 5, 10-9=1
( 想加算减) 1+5=6
算法三: 9 能分成 5 和 4,15-5=10 10-4=6 9
教学目标:
逛公园—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 减 9。
9 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
2 、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十几减
9 方法的多样化,尤其是破
十法与想加算减法,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 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
9+5 3+9 9+7 9+9
9+
()= 15 () +9= 17
9 加几的内容。
9+2 9+6 9+4 2+9 9+( )=14 ( )+9=13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逛公园教案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逛公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公园中的事物,感知和体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画画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用数数、画画的方法表示物体的数量。
2.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数量关系,学会用数数、画画的方法表示物体的数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画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公园的场景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 学生准备画笔和画纸,用于画画表示物体的数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公园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公园中的事物。
2. 新课: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数、画画的方法表示公园中的物体数量,如树木、花坛、游人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数数、画画的方法表示公园中的物体数量。
4. 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经验。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公园中去寻找和数数不同的物体,如动物、设施等。
2. 学生可以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实践活动,如数数家中的物品,用画画表示数量。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公园场景的数数和画画作品。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作品,评价学生在逛公园中数数和画画的能力。
2. 教师通过学生的观察日记,评价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体验。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可以利用公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际操作和交流。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数量关系。
2.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人:一年级数学教研组使用人: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逛公园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5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这帮小朋友们在谈话,大家能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吗?(出示公园门口谈话的场面)看来大家非常的善于观察,通过他们的谈话,我们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我们班有几个男生?(2)还剩几个气球?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1、解决“我们班有几个男生?”这道题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用减法15-9,那么你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利用学具摆的,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到展台展示。
法1:从总数15中一个一个地减,减去9个,还剩6个,所以15-9=6法2:把15分成10和5,10-9=1,1+5=6 15 – 9 = 65 10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在说的过程,老师帮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
法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15 – 9 = 6 5 4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这时老师可以在学具上从15里面先圈出5个,再从剩下的10个里面圈出4个,最后剩下6个。
法4:算减法想加法。
想:(6)+9=15,所以15-9=(6)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师小结:在计算这类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自由选择算法。
法2是先把较大的数破成10和几,先从10中减去减数,再加上后面几即为结果。
这叫“破十法”,人们一般情况下用破十法和算减法想加法。
新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逛公园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案(最新精编版)
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课题: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数:3课时第1课时总第1课时课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门口集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教学目标:1、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逛公园_青岛版-文档资料
第一单元逛公园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数:3课时。
信息窗1 逛公园——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
9+5 3+9 9+7 9+9 9+()=15 ()+9=179+2 9+6 9+4 2+9 9+( )=14 ( )+9=13(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逛公园教案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逛公园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1-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5的认识。
教学难点:1. 数字1-5的书写。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5。
2. 画有公园景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逛公园,引导学生观察公园中的事物。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品,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进行描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一数公园中的物品,如树木、花朵等。
3. 学生尝试自己数一数公园中的物品,并说出数字。
三、数字书写(10分钟)1. 教师示范数字1-5的书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
2.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数字1-5的书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6-10。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6-10的认识。
教学难点:1. 数字6-10的书写。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6-10。
2. 画有公园景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数字1-5。
2. 学生分享复习成果,教师给予鼓励。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10,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一数公园中的物品,如小鸟、船只等。
3. 学生尝试自己数一数公园中的物品,并说出数字。
三、数字书写(10分钟)1. 教师示范数字6-10的书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
2.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数字6-10的书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逛公园教案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逛公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逛公园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0,理解数的概念。
2. 学习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学习通过画图、计数等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数、比大小等,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主题活动:逛公园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公园中的数字和数学现象,如门票价格、游乐设施的年龄限制等。
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字主题,如数字0-100,通过讨论、画图等方式,总结数字的特征和规律。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如模拟购买门票、计算游乐设施的价格等。
5. 总结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0-100,理解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发现数学现象,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资源1. 公园场景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
2. 数字卡片: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加减法运算卡片:用于学生实践活动。
4.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学生互动。
5. 学生作品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成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逛公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运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分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学步骤1. 情境导入:展示公园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公园中的数学现象。
2. 数字认识: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数字0-100的特征和规律。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逛公园》说课教学课件
15-5=10 10-4=6
再拿走4个。
先拿走 5个。
有几个男生? 15-9=□6 (个)
方法四
10-9=1 1+5=6
还剩几个气球?
一
还剩几个气球?
17 - 9 =□8 (个)
方法一
16、15、14、13、12、11、10、 9、8、……
填一填。
14 68 335 1 21 4
17 89 53 6 321 5
返回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7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十几减8、7的方法:1、破十法:先把十 几分成10和几,从10里面减去8、7,再加 上剩下的数,就是的数。
2、想加法算减法: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 运算,可以利用想加法算减法来计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7
试一试。
?个
17个
12
17 – 8 9
返回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7
看图列式。
8 + 7 15
15 - 8 7
15 - 7
8
返回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7
看图列式。
7 + 9 16 16 - 7 9 16 - 9 7
返回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7
还剩几个气球? 17-9=□8 (个)
方法二
9+8=17 17-9=8
还剩几个气球? 17 - 9 =□8 (个)
方法三
17-7=10 10-2=8
还剩几个气球? 17 - 9 =□8 (个)
方法四
10-9=1 1+7=8
课堂练习 试一试。
16 – 9 = 7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逛公园信息窗1逛公园__十几减9教案青岛版
第一单元逛公园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数:3课时。
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侯方婕)
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新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2——12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例题之后安排了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再去玩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玩一玩。
学生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
9+5 3+9 9+7 9+9 9+2 9+6 9+4 8+99+()=15 ()+9=17 9+()=14 ()+9=13#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引导观察,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
公园的人可真多呀!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预设:有两个小朋友正在走路。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
第一单元逛公园第一课时课题十几减9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二次修改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孩子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
9+5 3+9 9+7 9+9 9+()=15 ()+9=17 9+2 9+6 9+4 2+9 9+( )=14 ( )+9=13 (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出示P2的主题图。
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师:你想提问题吗?师:阿姨的气球好漂亮呀,走,我们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说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
师: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算法。
师:17-9怎么算呢?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
17-9等于几,怎么知道的呢?(或者怎么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组的小伙伴吧。
比一比,看哪组的孩子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
3、集体汇报。
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黄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算法一:9+8=17 17-9=8算法二:10-9=1 1+7=8……4、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15里面拿出10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阿姨原来有17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8个。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逛公园-青岛版
一逛公园——20以内退位减法一、教学内容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在教材编写上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素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本单元安排了学生喜欢的逛公园的系列活动,兴奋的门口集合、快乐的湖边游玩。
海豚喂食等多个画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本单元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材中安排了3个信息窗口,只设计了“15-9”、“15-8”“14-6”三个算式,通过这几个算式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口算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3.本单元教材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动脑想一想、相互说一说的方式探究口算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重点呈现“”想加算减“破十减”但最后还是在尊重创造、尊重个性的原则下,引导学生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根据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类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逛公园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数:3课时。
第二单元下雨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18—25页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表,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措施: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课时数:1课时第三单元丰收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3—33页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
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教学措施: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
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数量是100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数出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通过直观摆小棒到闭目想象小棒的摆法,始终将数数与数的组成融合于一体,同时又突破了数整十数的难点。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课时数:3课时第四单元牧童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认识图形历年来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
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那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那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3、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感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措施: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课时数1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第五单元绿色行动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1、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组合方法、迁移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3、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以及在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口算并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措施:创设和谐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本节课我一改往日的教学过程先出示两个例题,让学生进行试算,然后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太集中了,我就让学生根据这两道题再出一些题,这时候学生的兴趣又高了起来,而且出的题也很好。
给学生一个放飞思维的空间,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时数:4课时。
第六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民币的认识。
教材分析: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具准备:1元、1角、1分人民币。
教学措施:本单元内容生活性很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钱打交道,但是具体到元、角、分的转换运算学生还没有清晰地认识。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教师应多创造情境重点讲解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通过当堂达标、自主练习、同步训练、单元检测题等措施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七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其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
教学难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教学措施: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学生熟悉的换回生活,动物世界,手工劳动等,学习本单元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基础训练、单元达标检测等形式来检测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课时安排: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