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忆读书》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忆读书》教学设计 语文版
《忆读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知识点三、课文字词(分发)(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倒不是: dào :却不是;津津有味:形容兴趣很浓。
无限悬念:非常挂念;(课文有)一知半解:发音yī zhī bàn jiě 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诸zhū:笸箩pǒluó:盛谷物等的一种器具,用柳条或篾条编成。
聊斋志异:——蒲pú松龄(课文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柳宗元那样雄健有力的风格,李贺那样清新不凡的才气。
(课文有)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着力:zhuólì 尽力;用力气愤填胸(义愤填膺)( yì fèn tián yīng ) 解释膺:胸。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膛。
天罡地煞 gāng:(课文有)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酷爱:kù’ài 极其爱好;非常热爱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 解释冠:帽子。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凄凄惨惨:凄凉悲惨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课文有)无聊:精神无所寄托(课文有)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课文有)做人处世 chǔ:消遣(qiǎn):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课文有)烦琐:繁杂琐碎(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g 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忆读书》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挨次。
(三)深化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读书阅历与启示。
二、课时支配 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楚的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的影响。
导入新课: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行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似乎复新了一般。
在诗里,好像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动着。
很多字合起来,就犹如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悟,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
"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受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珍贵阅历。
(二)诵读活动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相互听、读,诵读全文。
2、诵读要求与策略:能精确、清楚地读文,要忘我、深化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正音释义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四)思索活动1、同学活动与要求请同学快速扫瞄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老师帮助策略同桌为一组,沟通意见。
(五)沟通活动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受及多年来读书的阅历,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围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语文版本
1 忆读书【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
3.深入理解作者读书的体会,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交流读书经验。
【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画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合作探究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
”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让我们从她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自学互研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
(1)字音:悬.(xuán)念笸箩..(pǒ luo) 天罡.(ɡānɡ)地煞.(shà) 栩栩.(xǔ)如生消遣.(qiǎn)(2)词义:悬念:挂念,惦记。
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厌烦:嫌麻烦或因对象的琐碎而讨厌。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1.《忆读书》
1.忆读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词语及有关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
(重点)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其无标题的自由小诗,晶莹清丽、轻柔隽逸,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其散文集《寄小读者》显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书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题材广泛和写作方法灵活多变;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根据表达方式的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本文属于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笸.箩(pǒ)天罡.(gāng)地煞.(shà) 怒发冲冠.(guān)4.解释下列词语。
悬念:文中指挂念,惦记。
无聊:文中指精神无所寄托。
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
文中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忆读书》教案语文版
第 1 课《忆念书》授课目标:1.积累词语;认识作者的念书经历;掌握课文记述的主要内容,理清记述的次序。
2.感觉作者念书的快乐,激发学生念书的兴趣,懂得“念书好、多念书、读好书”的道理。
授课重点:指导学生领悟作者不同样年纪段的念书生活对她的影响,领悟作者的念书心得。
授课难点:学习本文比较手法的运用。
授课过程:一、导入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媚! 但是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选自冰心诗集《繁星春水》,经过比喻告诉我们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
冰心在文坛上的成功地位正是跟她素来以来勤奋的念书分不开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忆读书》,来看看她是怎么念书的。
( 出示课题《忆念书》)二、讲解(一)通读全文,认识粗心。
(写了什么)1. 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诵课文1~8 自然段(老师谦言自己抛砖引玉,以有感情的朗诵来带动学生的情绪,快速切入文本),学生各自放声朗诵课文余下部分。
(散读)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正音:悬念笸箩生气填胸烦杂堆砌不能够自制天罡地煞释义:津津乐道一知半解热爱3.请同学快速阅读全文,圈画出能归纳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同桌为一组,沟通建议。
明确:本文的中心是作者经过回想幼时、少时念书的经历及多年来念书的经验,告诉我们“念书好,多念书,读好书” 。
(二)沟通活动1.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念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哪些书。
明确:在 2- 10 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表现了“多念书”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次序来回忆幼时、少时念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示次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次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 ' 在我十二三岁时”。
3.围绕中心,作者回想了哪些详细事例?明确:( 2-5 )回想自己由一孔之见到越来越能读懂越来越爱看《三国演义》这件事,将《三国演义》与国文教科书在令人入迷方面做了比较(6)回想幼时读文言文《聊斋志异》及对自己作文有帮助的事(7)回想幼时读《水浒传》的过程,将《水浒传》和《荡寇志》做了比较(8)回想少时能背《满江红》热爱古典诗词的往事,提及《精忠说岳》没能给我留下太深印象(9)回想自己 11 岁时接触到的《茶花女遗事》,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的事(10)回想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的不同样感觉欣喜回想晚年不能够“行万里路”还可以“读万卷书”的情况,并分别从古典文学、现1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教授精选、比较书籍的经验过渡:这些念书经历给了冰心怎样的影响呢?4.请同学划出在字里行间表现作者念书领悟的词语比方:《三国演义》让作者感觉“津津乐道” ,“好听极了” ,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 ,“生气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 ' 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宽泛的兴趣”。
七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精选16篇)
七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精选16篇)七年级语文《忆读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文章的主要观点读书的好处培养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升华感情——提高能力”的教学方式,做到让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教学程序及教材处理师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三、导读课文↓四、感知课文↓五、小结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问题设计如下: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2)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3)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见文中批注)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见文中批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后明确: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出发点不一,分法也不一,只要理由充分,思路正确,教师应该予以肯定。
教师的分法供学生参考。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观照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忆读书》是冰心所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不同于其它此类的文章大多是读书说教。
更像是叙事,因而让读者不乏亲切感。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忆读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她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
二、新授(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写了什么)1、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自然段(老师谦言自己抛砖引玉,以有感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的情绪,迅速切入文本),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余下部分。
(散读)要求:划出自己难理解的词语,然后课堂交流。
强调:以下几个词语的读音:(若无ppt,学生读的时候写到黑板上)笸(puo)箩(luo)天罡(gang)地煞(sha)消遣(qian)烦琐(suo)堆砌(qi)注意文中的成语(课本第116页):津津有味一知半解栩栩如生怒发冲冠无病呻吟(无病而呻)(每个齐读两遍)2、紧扣题目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本文主要内容是: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
(标题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忆”字)(二)分析课文,朗读体味。
(怎样写的)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
第一课《忆读书》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第一课《忆读书》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教材分析:这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
初一上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可以说是很好的,因这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
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分析:学生刚上初中,一下子面对那么多的学科,对于初中的学习生活可能还不大能够适应,引导他们如何学习那是很重要的。
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学习和阅读的经验,可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和阅读。
此文较简单,适合学生自己阅读。
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有关“读书”和有关“书”的格言。
设计理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提到: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在阶段目标中又提出了“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由冰心的一首小诗引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本诗通过比喻揭示: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的道理。
(激励青年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二、课前准备: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将它们拿出来交流。
分小组,各小组先检查一下准备情况,然后讨论所摘录的是否符合“读书”“书”的范围。
然后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
教师小结:其实这些名言正如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忆读书》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忆读书》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三)领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体会。
 教学重点:理清记叙顺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教具:ppt,黑板、音频播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并简介作者1、导入语:板书题目作者(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古代北宋诗人)(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多读几遍,多次品味,你才能知道其中蕴涵的真正意义。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
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
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
”——徐志摩(现代诗人)提问读发言表达过读诗,也就是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
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
(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培根(外国)指出读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
而20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有很多话要说。
那么她都说了些什么呢?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冰心是什么人?提问发言2、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著有《繁星》、《春水》两本现代诗集。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著有《小桔灯》、《寄小读者》(书信),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被称为“世纪老人”。
展示图片:暮年之际仍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在灯下看书的冰心字词梳理(个别读。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忆读书》教学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忆读书》教学案语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2、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谜语导入新课: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谜底: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二、走进作者:冰心(1900~xx),享年99岁,原籍福建。
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其作品有诗集《繁星》和《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清丽”、“典雅”、凝练流畅的特点,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背景链接提示——留意篇末所署的时日1989年9月8日清晨国际扫盲日,中国教师节前夕,告诉人们识字读书有诸多好处;提醒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笸箩pǒ不能读成puǒ天罡gāng 地煞 shà怒发冲冠guān无聊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津津有味2、解释词语:⑴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⑵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索然无味:⑶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风花雪月: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忆读书《忆读书》教学设计(1)
《忆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竞赛体验学习乐趣;通过自由朗读整体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
过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朗读、圈画、思考、讨论等手段品味语言,理解作者
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与合作探究的精神,
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及感受,学会从作者复杂的读书经历中归纳读书对于成
长的种种好处。
2、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读书经历并交流心得体会,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忆读书教案(语文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忆读书教案(语文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忆读书>>教案设计简说本文编排在语文版课标教材七(上)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中明确地指出这是“叙事文”,指出“阅读这些文章,要理清记叙的顺序,提取文章的要点,品味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意义”。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训练要求,可考虑在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品味语言,表达感受。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文。
(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朗读。
要求读准读顺。
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悬念笸箩酷爱消遣津津有味若有所失人情世故索然无味风花雪月自已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4、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三、提取信息,概括要点围绕着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请抓住关键词,从中概括第2段至第13段的思想内容要点。
(这一步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思想内容要点:⑴读书好。
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忆读书》教学设计 (新版)语文版
《忆读书》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有关常识。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深入理解作者读书的体会,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分析、归纳“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2、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关于作者冰心及其创作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
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海浪舰甲军营中她度过了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21年参加了茅盾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27年留学美国,一生创作出了许多举世瞩目声誉不衰的小说诗文。
她19岁成名,直至老年,度过60多个创作春秋,“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都借日边红。
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用古人赞玫瑰花开季节长的诗句来比喻她的一生很相宜,她的创作生涯仿佛是一丛葳蕤的玫瑰,长年开放出清露凝香的花朵,她的散文思路开阔意境深远,她的小说构思灵巧寓意深邃,她的小诗语言清新,格调自然。
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4岁始认字,7岁始读《三国志》,11岁就读过“说部丛书”,《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并且自己尝试着写作。
读书创作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于是凝成《忆读书》一文。
三、录音朗读,解决字词1、请学生随录音浏览全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
2、请学生到黑板写字、注音、释义。
《忆读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3
《忆读书》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当多读书,培育读书的爱好。
3.培育同学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进入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的时候通常会看到这么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是高尔基的一句至理名言。
读书赐予我们学问,而学问又富予我们内涵。
读到好的文章,就如同听奇妙的音乐。
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受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珍贵阅历。
名言:1.书是传播学问的工具。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介绍1.老师启发同学: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同学乐观思索,回答问题。
2.老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洁介绍有关冰心的状况。
★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五四”运动时,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开头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南归》、《往事》;散文集《怜悯》、《冰心游记》等。
★课文选自《冰心选集》。
3.老师引导同学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同学相互沟通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留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熟悉和不理解的字词。
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了解大意:①在第一自然段中,冰心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为什么话多?说明白什么?②这篇写这篇文章,你认为主要是告知我们什么?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告知大家?四、细读课文、深化理解:1.多读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索:①说说读了哪些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荡寇志》、《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②这些书是在什么时候读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是根据什么挨次来写的?时间挨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忆读书》教案 语文版
忆读书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2学情分析《忆读书》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课文。
《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
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
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
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初预第一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及两个“好”字。
2、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4.1.2学时重点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及两个“好”字。
4.1.3学时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第一模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她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
二、走近作者:1、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成就:小说——开创“问题小说” 之风代表作《两个病人》诗歌——“繁星格”、“春水体” 代表作《繁星》、《春水》散文——“冰心体” 代表作《寄小读者》2、“冰心”笔名的由来: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忆读书》教学设
计语文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常识。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深入理解作者读书的体会,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归纳“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2、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关于作者冰心及其创作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
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海浪舰甲军营中她度过了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21年参加了茅盾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27年留学美国,一生创作出了许多举世瞩目声誉不衰的小说诗文。
她19岁成名,直至老年,度过60多个创作春秋,“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都借日边红。
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用古人赞玫瑰花开季节长的诗句来比喻她的一生很相宜,她的创作生涯仿佛是一丛葳蕤的玫瑰,长年开放出清露凝香的花朵,她的散文思路开阔意境深远,她的小说构思灵巧寓意深邃,她的小诗语言清新,格调自然。
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4岁始认字,7岁始读《三国志》,11岁就读过“说部丛书”,《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并且自己尝试着写作。
读书创作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于
是凝成《忆读书》一文。
三、录音朗读,解决字词
1、请学生随录音浏览全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
2、请学生到黑板写字、注音、释义。
悬念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消遣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不能自已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诵读。
诵读要求:能准确、清晰地读文,尽量做到生动。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冰心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
什么时候读的?
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3、引导思考,解决以上问题
(1)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简单介绍这些作品,可组织讨论。
)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
(4)、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五、课内小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
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六、课外作业
1、请学生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
有益影响。
2、查找并阅读介绍作家冰心的文字。
(可附图)
3、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向同学推荐,并附推荐意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听冰心老人给我们讲了她读书的感受,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个感受是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冰心老人是怎样“多读书”的,下面我们在来看看“读书有什么好处”以及我们应该“读什么好书”。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关于“读书好”的内容进行概括。
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读书好”体会的词语: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二)重点思考:
1
①学习知识,增加阅历,提高能力(尤其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②愉悦身心,丰富情感,获得美感。
③锤炼思维,开阔视野,扩大胸怀。
④陶冶情操,培养雅趣,修养品德。
2?
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学生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三)提高升华,总结归纳
1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
教师辅助策略:
除关键词语外,教师可提示文中的细节,如家庭环境的影响、读《红楼梦》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解读等,引起学生的关注。
3教师总结归纳: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
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
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四)迁移拓展,培养兴趣
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介绍一篇文章。
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我,体会读书要用心,要能够读出真心、真人、真情,从而创造真我。
附: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读书好能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写作
读书体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