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无答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和证明声音是由于发生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说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3).识别回声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知识结合声音的传播速度进行简单的回声测距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感悟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体会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述。
(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利用转换法和科学推理的物理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在活动中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思想研究物理的方法。
(固体传声)教学用具:音叉水槽铁架台乒乓球细线口琴录音机磁带蜡烛火柴真空铃(气泵,电池盒,泡沫)小闹钟(扣碗)土电话(长线)分层教学环节:提问分层习题分层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前预习:设计实验 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2.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课堂导学:●学生展示预习作业1,老师点评补充,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典型实验:1.喉咙发生2.音叉发生(触摸,乒乓球,水花四溅)3.鼓面振动(桌面振动),如何观察到它们的振动?问:如何消除手拍桌面时,风带来的影响?如果纸片效果不明显如何改进?4.乐器图片(口琴钢琴笛子)展示,让学生体会是什么物体在振动?●小结1.物理研究方法小结:转换法2.知识小结: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振动。
●知识过渡:声音的传播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人耳的?空气。
2.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介绍声波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第1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声音的产生1.如图甲、乙、丙所示,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敲击后的音叉使水花四溅。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传统文化)我国古人发明的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之一。
明代《询刍录·风筝》中记载“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文中声音的发声体是(D)A.鸢B.竹C.筝D.空气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句歌词中涉及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
4.(2024·盐城期中)永乐大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距今约600年,仍完好无损。
永乐大钟钟声悠扬悦耳,浑厚洪亮,停止撞击大钟后,钟声仍“余音不止”,长达2 min以上,令人称奇叫绝。
钟声“余音不止”的原因是(B)A.大钟有回声B.大钟仍在振动C.人的听觉“延时”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考点二声音的传播5.考场上,我们听到“开始答题”的铃声,主要传播介质是(A)A.空气B.墙壁C.地板D.电线6.(实践应用)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固体(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7.花样游泳被誉为“水中芭蕾”,运动员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水面和水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如图所示。
运动员头部浸没在水下的时候能听到岸上的音乐是因为声音通过以下哪些介质传到耳朵(D)A.只有固体B.只有气体C.固体、气体D.气体、液体8.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瓶内用细棉线挂一部手机,先用另一个电话拨打手机,可以听到手机发出的响铃声,并能看到手机上的信号灯在闪烁。
(1)用抽气设备抽瓶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将会变小(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把瓶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 及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01 知识管理1.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注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认为“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或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理学在把这样的________叫做介质.条件:声音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气体、液体、固体都________传播声音,________不能传声.注意:声音产生的条件与声音传播的条件不能混淆,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是需要介质.3.声速、回声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中传播得快,在________中传播得慢.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______回来,形成回声,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也就是发声体距离障碍物至少是________米.02 基础题1.在图中所示乐器中,描述产生声音的物体正确的是( )A.①小提琴发声是弓振动产生的B.②二胡发声是琴弦振动产生的C.③琵琶发声是琴体振动产生的D.④鼓发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2.(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第2题图第3题图3.渔民通过播放鱼类喜欢的音乐,将鱼群诱入渔网,如图所示.鱼儿能听到音乐声说明( )A.固体能够传声B.液体能够传声C.气体能够传声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4.小淘气发现在长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响声.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铸铁中传播得快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铸铁中传播得慢C.声音的反射现象D.鬼神显灵5.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法.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片上下跳动6.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就能及早听到远方的马蹄声.7.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 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__m(声速按340 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03 中档题8.(梅州中考)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振动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9.有经验的木工在购买木梁时,为了判断木梁的中心是否朽了,总是让一人把耳朵贴在木梁的一端,另一人把耳朵贴在木梁的另一端,再由一人敲打木梁中心,如果两端人听不到声音从里面传来,证明里面已朽,木工是根据什么选择木梁的( )A.空气传声B.固体传声C.液体传声D.真空不能传声10.《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用它独特的声音重复一遍,非常好玩.则( )A.汤姆猫说话的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B.汤姆猫说话的声音是由手机中喇叭的振动而产生的C.增大手机的音量,声音不能被反射D.汤姆猫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 m/s11.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被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在________中传播.如果将这个实验移至月球上做,你猜想音叉甲______(填“能”或“不能”)振动,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和浓度有关,当空气的温度越低、浓度越稠密时,传声的速度就越快,教堂远郊的居民常用收听到报时钟声的清晰程度来判断天气的变化.有一天,他们收听到的报时钟声一次比一次清晰,则该地区的天气将会是越来越________(填“晴”或“阴”).13.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1)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2 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s=__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m.04 拓展题14.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③提出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实验③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蜜蜂是靠____________发声.15.如图所示,你觉得其中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吗?请说明原因.参考答案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管理1.振动 2.物质声波介质可以真空 3.种类温度固体气体反射0.1 17基础题1.B 2.A 3.B 4.B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 6.固体快7.272 声波中档题8.A 9.D 10.B 11.弹开振动空气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12.阴13.(1)①温度声音在 5 ℃、15 ℃、20 ℃的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②介质种类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2)vt/2 1 531拓展题14.(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的发声部位可能在小“黑点”上(4)小黑点振动15.不符合.其原因是:月亮到地球之间,有一段距离是真空的,而声音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所以,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理
目
录
01
本课目标导航
02
课前自主预习
03
课堂合作探究
04
随堂检测
物理
本课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重点)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
条件.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
2.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 产生和传播条件.
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27~31,完成以下问题)
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转换法
,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返回
物理
5.(核心教材母题:RJ八上P28,YH八上P26)如图所示,把正在
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
钟的声音.接着打开抽气机抽气,随着玻璃罩中空气被抽出,听
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
近管口处可听到( A )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
【错因分析】忽略了铁管太短,声音在空气中、铁中、水中
传播的时间间隔很短,人耳分辨不出.
返回
谢谢观看
m/s.
5.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
0.1
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
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 增强 .
返回
物理
6.阅读课本P30~31的“科学世界”,填写以下空格: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创新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量筒,纸杯,音叉,音箱,真空压缩袋,手机,蓝牙音箱,水,塑料桶,密封袋,塑料罩,土电话,蜡烛,火柴,泡沫,乒乓球等。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探究液体传声实验中,用密封袋装手机,浸没在水中,问学生能否听到声音,同时用盐或者糖等倒入量筒中,此操作意在改变液体种类,渗透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的探究思维的培养。
改进真空铃实验,用轻便的真空压缩袋取代了噪音大,携带不便的抽气机,取材简单,操作方便。
既能让学生亲身动手感受声音的大小变化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到空气多少的变化,现象更直观,便于学生推理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更好的认识声音依靠介质传播这一教学难点。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器材,学生分组实验有两个环节,其一是探究声音产生环节;其二是探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环节;教师演示实验由三个环节,其一是引课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
在探究声音在液体中传声实验中,将手机放入密封袋中浸没于水中。
并不断向水中加盐,糖等液体,换用多种液体来进行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
培养学生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的探究思维。
教师通过演示真空铃实验,让学生更好的观察现象。
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更好的理解了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五、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 了解声音是具有能量的。
声速以相关知识。
人耳结构及听声和发声能力。
3、会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 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声音的产生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二、重、难点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
四、知识拓展1、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0.29s (当时空气15℃)。
2、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2.(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课件-第2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章声现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蝉叫虫子叫大象叫公鸡打鸣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导入新知点击喇叭图片播放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了解不同介质中的声速。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探究问题的方法。
素养目标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常见乐器的发声体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琴类乐器——常见动物的发声体哺乳类动物——蝉——青蛙——蜜蜂——琴弦空气柱鼓面或锣面等金属片(丝)等声带腹部鸣膜鸣囊飞动的翅膀方法点拨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敲击大鼓,会发现放在鼓面上的豆子蹦起;将乒乓球靠到正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被弹开。
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视频中,我们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概括得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这种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2018•百色中考)【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声音C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 .向暖水瓶中灌水时,发声体是水面上方的空气柱ACD 连接中考巩固练习振动可以发声。
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
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声音的记录真空罩实验真空不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冰
3 230
空气(25 ℃) 346 铜(棒) 3 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 810
煤油(25 ℃) 1 324 铝(棒) 5 000
水(常温) 1 500 铁(棒) 5 200
【解析】如表格所示,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一般不同,可见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 有关;同种介质,如空气,不同温度下声速不同,可见声速的大小还跟温度有关。
【解析】声音从湖面传到湖底的时间:t=21 ×0.3 s=0.15 s,由 v=st 可得,此处水面 到湖底的深度:s=vt=1 200 m/s×0.15 s=180 m。
提能力争满分
12.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解析】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发声,故A错误;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 发声,故B正确;物体不振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故C错误;振动停止,发声 停止,故D错误。
【解析】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 18 m 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vs1
=5
18 m 200 m/s
≈
0.003 s,t2=vs2
=1
18 m 500 m/s
=0.012 s,t3=vs3
=34108
m可
以看出,相差不到 0.1 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来的,只能听到混在一起的一次声音。
10.小宇对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过了4 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则山 崖到小宇的距离为___6_8_0___m。(当时的气温为15 ℃)
【解析】声音从小宇传到山崖的时间:t=21 ×4 s=2 s,由 v=st 得, 山崖到小宇的距离:s=vt=340 m/s×2 s=680 m。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3-讲
3. 回声 (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2)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1 s
以上。 (3)回声应用
知3-讲
①改善音质: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就分辨不出回声和原声, 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利用这种原理使演 奏的效果更好。
知1-练
解题秘方:找出发声物体,再判断其是固体、液体 还是气体。 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是气体,风的吼声是气 体振动产生的;马靠声带(固体)振动发声;黄河咆哮 靠水(液体)振动发声。
知1-练
特别提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发声部位:蟋蟀、蝈蝈 靠翅膀的相互摩擦而发声,蝴蝶、蚊子等靠翅膀振 动发声,蝉靠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声,鸟靠鸣管振动 发声。
拓展延伸
知3-讲
骨传导
①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骨传导的原理是固
体可以传声。
②体验骨传声的实验: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
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
听到音叉的声音。
知3-练
例 4 夏天,坐在教室学习的同学们,听见了窗外隆隆的
雷声,雷声传入同学们耳朵的过程中,声速大小的
变化情况是(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知3-练
解题秘方:先分析声音传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介 质种类;再比较各种介质中声速的大小变化。
解析:雷声依次经过“空气→玻璃→空气”,进入 耳朵;由于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 体快,所以声速变化情况是“慢→快→慢”,即先 变大后变小。 答案: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 消失 。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 声速 ,声速大小跟 介质 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题出现频率也较高,但一般不会只考查“声音的产生”或“传播”单一知识点,结合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或噪声控制等内容的考题较多。
1.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
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3.声速: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声音的产生
为了验证猜想,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收集证据。
实验一: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先用肉眼观察正在发声 的音叉,发现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 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观察,你发现了 什么?
探究声音的产生
实验二:我们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进行观察,你发现了 什么?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你又发现了什么?
回声计算
结合以上的学习,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及听到回声的条件,请你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 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S v t 1 vt= 1 340m/s 0.1s=17m 22 2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 距发声体至少17m,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路程 声速=
时间
米/秒(m/s)
米(m) 秒(s)
s v=
t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
声速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 为 340m/s
探究声音的传播 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罩内变成 真空,你还能听到铃声吗? 罩内变成真空,就不能听到铃声了。
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 变化? 声音由无变弱再变强。
通过真空罩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探究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花样游泳运动员即使在水下也能 保持动作整齐一致,部分原因是 因为可以听到水上的乐曲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4.百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
6.耳聋
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8.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训练(word版)(无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训练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A.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C.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D.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发声,则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5.雷雨天,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则时间的测量应选择的方法是( )A .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B .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C .用选项 A 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D .用选项 B 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6.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 .手不能传播声音B .手吸收了声波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7.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8.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从小明头顶上空飞过,当他听到发动机的声音是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角的方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 也停止
弦乐器 二胡.吉他等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管乐器 长笛.萨克斯等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
气柱振动发声.
3.固体、液体和气体均能因振动而发声
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军号是
靠
振动发声,“黄河在
咆哮”是 的振动发出声音
的。
二 声音的传播
。 不能传播
应用扩展
铁_在__铁_轨__(_固__体_)__中_比__空_气__中_传__播_的__快___。
实验:钟罩内的闹钟
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闹钟的声音 会有什么变化?
这个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 要一定的媒介,我们把这种媒介叫做介质
实验
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思考: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水中的鱼儿会被人 的说话声吓跑
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1.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3.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在这声音的海洋中,针对这 些声音,你想知道什么?或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一.声音的产生
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各 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 察、思考、总结物体发声 时的共同特征。
探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将手指按住自己喉头两侧大声说话 2. 将尺子靠在桌子边沿拨动 3. 看老师敲打音叉,用手握住音叉会有什么感觉
1.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在月球上宇航员通 过无线电交谈。
声在空气中 怎样传播呢?
像水面波把波源的振动向外传播一样,声音也是以波 的形式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的,这个波叫做声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29张PPT)
声音的产生
发声时现象 无声时现象
结论
橡皮筋 橡皮筋在振动 不振动
声带 声带在振动
不振动
马头琴 琴弦在振动 音叉 音叉在振动
不振动 不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 声源。
声音的产生
小常识:
一些动物如何发声的: 大多数鸟:腹部的鸣膜振动发出的。 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叫声”。 蟋蟀:也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叫声”。 一些乐器如何发声的: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 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形式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回声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 叫做声波。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 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人 耳能区别回声和原声的时间为0.1S以上。
回声
试着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 少m,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11
声音的传播
小常识:
古代人打仗时,会趴在地上通过听远处军 队的马蹄声来判断敌人的多少与强壮。
铁路工人修铁轨时,通过趴在地上听敲 击铁轨的声音来判断是哪颗螺丝松动了。
声音的传播 通过我们亲身的感受,可以知道:
声音_可__以__ (可以/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_可__以__ (可以/不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_可__以__ (可以/不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 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活动。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 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
体中传播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在水中传播比在空
气中慢
1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
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D.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
A.敲击水瓶琴B.真空罩中响
铃的闹钟
C.关闭的立体
声收音机
D.吹着的哨
子
二.填空题
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处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不能通过头骨传播D.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速度相等
3.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4.如图,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
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B.听到的铃声越
来越响 C.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D.听
到的铃声越来越小
5.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A.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B.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13.“冬不拉”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乐器.弹奏时琴弦发声.人们听到优美的乐音通常通过传入人耳.
14.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产生的;我们能听见鼓声是通过
传播的.
15.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靠来传播,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快慢(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6.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来的,这说明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比在中要快.
17.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又说明不能传播声音.18.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D.鼓面停止了振动第4题
图
19.2019 年 1 月23 日“魔弓传奇”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东氿之畔的宜
兴保利大剧院开演,
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
于观察悠扬的琴声是琴弦产生的,通过传到台下观众处.
20.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
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
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
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第6题图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
鸟的“唧唧”声C.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D.将要上钩的
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8.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经停止振动,但空气仍
在振动
9.下列情景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在大地中
B、在盐水中
C、在空气中
D、在真空中10.有一峡谷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陡壁,有一人在峡谷内放了一枪,两次回声音隔5s,则人
离两壁的距离是(设声速v= 340m /s )
A、1025m 175m
B、600m 600m
C、1000m
200m D、850m 350m
1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 题图第20 题图第21 题图
21.如图是“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产生的,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朵。
该实验在月球(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原因是.
第1页共 4 页第 2 页共4页
三、计算题
22、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某人间的距离是多少?
23、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
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 1020m,两次响声相隔 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24、如图所示,8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
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
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
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
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
振动产生的
25、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第27 题图
27.如图所示,小明与小芳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通话时,传声的物质有、和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填
“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涛和小川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根据图甲和图乙的现象,可知.图乙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小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丙,小川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此时听到声音逐渐减弱,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进一步科
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4)小涛认为听到的闹钟声音越来越小的原因是闹钟本身的声音在变小,请你想个实验方法证明铃声减弱是因为空气减少导致,而
不是闹钟本身的声音在变小.操作方法:.
中考链接
1.(2019•枣庄)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你一定能从中获得不少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1);(2);
(3).
五.实验探究题
A.蝙蝠靠超声波发
现昆虫
C.真空罩中的闹钟D.超声波
清洗机
2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2.(2019•哈尔滨)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产生
的;鼓声通过传到观众处.
3.(2019•河南)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产生,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第3页共 4 页第 4 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