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朦胧诗研究
比较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歌的创作
比较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歌的创作毛淑秀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朦胧诗”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朦胧诗在内容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朦胧诗人由于亲眼目睹了“文革”十年的非人道暴行,亲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仇视和隔膜,所以他们的诗作几乎都把对人道主义的呼唤,作为一个最响亮的主题。
第二,注重对自由人格的追求。
第三,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它批判变态社会,批判封建主义,批判一切邪恶势力。
北岛(生于1949年,原名赵振开)于1979年公开发表的第一首诗《回答》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上述特点。
该诗以两句警句式的诗句置于开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以惊雷般的力量来震撼人心,这是诗人对“文革”十年不合理现实的强烈否定和冷峻批判。
在对当时“世界”一连串的“不相信”的呼喊和抗议之后,诗人将目光重新转向天空,透过“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的现实世界,他看到了“新的转机”。
朦胧诗派-
五、关于朦胧诗的研究
(一)朦胧诗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和英雄主义 朦胧诗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和英雄主义 (二)对“朦胧诗”的创作根源及其艺术的 探讨 (三)、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 朦胧诗的发展、 朦胧诗的发展 述 (四)关于朦胧派的论争
(一)朦胧诗所体现的人本 主义和英雄主义
【概要】在这世纪之交,人们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反思 愈加深入了。对80年代的“朦胧诗”冲击波的反思是百年 文学反思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这一话题又在学界引起了 一定的争论。为了尽可能对“朦胧诗”作出公允的评价, 本文试将其放在当代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考察新诗 潮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析出其作为人本主义英雄主义诗歌 的精神实质,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在论述 过程中,本文力图做到穷理与资料的充分结合,以期获得 学理上的周密与历史的真相相一致,从而对“朦胧诗”做 出合理的评判。 【关键词】 朦胧诗 新诗潮 人本主义 英雄主义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 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 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所谓新诗潮,是 指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
朦胧诗派
目录
• • • • • 一、简介 二、名称由来 三、历史功绩 四、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及阵地 五、朦胧诗的争论
六、关于朦胧诗的研究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争议最多、 朦胧诗 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所谓朦胧 诗,即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 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 策略和方式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 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 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明等特征。
(四)关于朦胧派的论争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生在中国新诗坛上声 势浩大的“朦胧诗”①论争,影响极其深远。随后中国当 代新诗全面展开,有关当代新诗的研究也步入正轨,“朦 胧诗”一次次地重新置于研究、批评以及再叙述的文学史 脉络中。九十年代以来的新诗发展史叙述中,“朦胧诗” 通常被追认为当代诗歌的新起点。②在与“朦胧诗诗歌同 时并行不悖的众多诗歌团体个人中,不约而同地选择“朦 胧诗”作为当代新诗的新起点,众多文学史纷杂的讲述中 暗含着一种新的线性进化逻辑,而这一逻辑就是,思想文 化解放运动后,一种区别于“左翼文学”、“解放区文 学”以及建国后的 “十七年文学”的新的类型,或者新的审美向度出现③,
论“朦胧诗”中的新文学传统因素
1
引 言
周作 人就 提 出 “ 人 的 文 学 ’ 以合 乎 人 性 的人 的灵 肉一 致 的 生 ‘ 是 活 为 是 的文 学 ” “ ‘ 道 主 义 ’ 本 , 于 人 生诸 问题 , 以记 、以 人 为 对 加 录研 究 的 文 字 ” “ 学 革 命 ” 其 他 主将 如 胡 适 、 。 文 的 陈独 秀 等 也
个 旧 文学 时 代 , 开创 了一 个 新 文学 时 代 。 又
“ 陇 诗 ” 二 十世 纪 八 十年 代 初 文学 界 出现 的 一 个诗 歌创 朦 是
作 流 派 , 一 出 现 , 引起 了广 泛 的关 注 和 争论 。其 作 者 大 多 数 甫 就 是 敏 感 而沉 思 的 青 年 , 顾城 、 岛 、 如 北 杨炼 等 。 当这些 诗 歌 正 式 出 现 在 媒 体 刊物 上 时 , 前 习惯 了“ ” 歌思 维 的人 群 中 . 即 爆 此 旧 民 立 发 出来 一 片 责难 声 ,因 为朦 胧 诗 歌 的思 考 方 法 和抒 写 方 式 远 远 超 出 了他们 早 已习 惯 了 的接 受 期 待 。 的确 , 们 的 内 容 朦胧 、 它 晦 涩 , 过于 强 调 主体 意 识 。但 却 正 是 这 些 备受 责 难 . 怪 难 懂 的 或 古 另类 诗 歌 获得 了广 大 青 年们 的热 爱 ,并 吸 引 着 他们 参 与 到 诗 歌 的创 作 与 阅读 中来 。 可 否认 , 个 时 代 的 文学 现 象 跟 其 时 的社 不 一
“ ” 人 的价 值 , 掘 文 学表 现 人 性 的重 要 意 义 : 者 则 由 “ 四 ” 发 后 五 文 学 革命 后 主 流 文学 所 蕴 含 的 价值 理 念 及情 感 思 想 的 显 著倾 向 中 提 炼 而来 。凭 此两 个 特 征 , 们 才说 新 文 学 传统 的生 成 . 束 了 我 结
《新诗研究》教学大纲 课称名称:新诗研究 英文名称:Study of Chinese
《新诗研究》教学大纲课称名称:新诗研究英文名称:Study of Chinese《新诗研究》教学大纲课称名称:新诗研究英文名称:Study of Chinese Modern Poem 课程代码:011341 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讲授32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制订人:高蔚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新诗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也适宜于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等专业的学生选修。
中国新诗指五四文学革命后诞生,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白话自由体诗歌。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探索中,中国新诗经历了求真还是求美、无形式感,以及政治话语模式的诸多困惑,至今没有放弃寻找合乎“现代性”要求的新诗诗美形式。
这期间,新诗在各历史阶段都因不同的艺术观念而呈现有不同的艺术形态,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诗人。
尽管中国新诗的发展始终具有实验性色彩,但这正是20世纪中国新诗的时代特性。
(二)课程目的通过细读现代诗,深入了解20世纪中国新诗发生、发展的行进轨迹,追溯新诗赖以生长的中西方文化渊源,建立跨文化视域下的新诗发展观。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0世纪中国新诗发生、发展行进轨迹(3学时)了解中国新诗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中国新诗在各历史阶段所呈现的不同形态。
理解胡适对新诗“散文化”战略选择的历史意义。
掌握五四白话新诗最初的诗体特点。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新诗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
重点:20世纪中国新诗的整体面貌。
难点:新诗各阶段不同形态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诗的自然生命形态(3学时)1了解人类诗性意识的起源。
理解诗被艺术“规约”前,其自然生命形态与原始思维的同构关系。
掌握诗的情感、意念在原始艺术阶段与舞、乐、图腾共生的特性。
以朦胧诗、先锋小说为例,分析新时期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主要美学特征
以朦胧诗、先锋小说为例,分析新时期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主要美学特征2010级汉语言文学(2)班董娟201014280222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或现代文学,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
在纵向上,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
在横向上,包括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意象主义文学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分支流派。
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
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其次,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
再是,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
代表作有波德莱尔及其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卡夫卡及其表现主义小说《变形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逝水年华》等等。
我国新时期文学受西方现代派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作品,主要有朦胧诗、先锋派小说和探索剧。
朦胧诗是80年代,诗坛上一批有现代意识的年轻诗人的诗,大多采用意象与哲学联姻的思维方式,象征和暗示等现代派手法,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等,对我国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朦胧诗的创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
首先,强调人的权利、价值、尊严和人性的崇高,将文学的主体性提高到至为重要的地位。
其次,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济世态度、民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这与传统的中国诗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心态是一脉相承的,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北岛的《回答》。
第三,朦胧诗人在广泛探求个体和人类文化的同时,把现代意识与东方古老文化结合起来,直接在远古的神话传说和人类进化的历史遗迹中,构建一种永恒的人类文化的模式,以探索生命和宇宙的奥秘,如江河的《太阳和他的反光》,杨炼的《半坡》、《诺日朗》等。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朦胧诗的特征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朦胧诗的特征伤痕文学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主要描写了中国社会动荡时期的痛苦和挣扎。
它的特征包括:1. 真实性和揭示性:伤痕文学通过真实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和个人在历史灾难和政治运动中遭受的创伤和伤痕,批判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
2. 反思性:伤痕文学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反思,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3. 自传性和叙事性:伤痕文学多采用自传体和叙事的方式,使用真实的个人经历和亲身经历来反映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
改革文学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体现了改革时期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主题和形式。
它的特征包括:1. 现实性和关注社会变革:改革文学扎根于改革开放的实践,通过描写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来表达对改革的思考和观察。
2. 个体性和个人命运:改革文学通过个体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改革时期各种人物、命运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3. 文风活泼和内容多样:改革文学注重对生活细节和个体形象的描写,多样化的文体和题材呈现出灵活和丰富的文学形态。
新写实是中国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强调对真实生活的直接呈现和真实感的追求。
它的特征包括:1. 真实性和客观性:新写实文学追求真实的刻画,尽量避免主观夸张和艺术修饰,以客观的视角展现社会状况和人物形象。
2. 现实关注和社会批判:新写实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倾向于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困境,批判社会现实。
3. 简练和语言重视:新写实文学追求语言简练直接,力求表达方式简明清晰,突出对真实感的追求。
朦胧诗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为诗歌语言的模糊、暧昧和隐晦。
它的特征包括:1. 内涵丰富和意象暧昧:朦胧诗倾向于运用暧昧、模糊的语言表达,使诗歌呈现出多义性和难以捉摸的内涵。
2. 意境优美和音韵感强:朦胧诗注重意境的构建,追求优美的音韵效果,通过音韵的流畅和鲜明的形象,传达出强烈的感受和意象。
朦胧诗的文化内涵和其艺术简析
年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开始一场历时整整十年地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地政治运动.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极其严重地影响,知识分子是首当其冲地受害者,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学艺术创作为主要批判对象.面对历史上最黑暗地年代带来地灾难和恐惧,年轻一代中地敏感者开始萌生自己地独立思考与独立意识,以曲折或直露地方式对“文革”进行反抗,以及对社会进行沉思内省.他们在年代进行了一些“地下沙龙”与“地下诗社”活动,形成了地下文学中较有规模地探索式地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为一个新地时代地到来作了预告.随着年月“文化大革命”地结束,长期遭受压抑和拘束地知识分子地精英意识和“五四”新文学传统开始复苏,终于在年代末年代初出现了“朦胧诗”,为中国诗歌史树起了一座划时代地丰碑.从年至年,是“朦胧诗”繁荣发展地四年,此间大批“朦胧诗”迅速在全国各刊物上发表,形成了一发不可收拾地巨大势头,几乎是与之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一场长大六年之久地激烈争辩.年月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在新地崛起面前》,从文学史地角度肯定了这些诗人地探索精神,认为他们是让人兴奋地新地探索者,有利于新诗地发展.同年月,评论家章明在《诗刊》上发表《令人气闷地“朦胧”》,指出这些年轻诗人地诗歌“叫人看不懂”甚至“晦涩”,以此否定“朦胧诗”地意义和价值.在“朦胧诗”地创作队伍中,舒婷和顾城是两位主要地代表人物.当“文革”十年地噩梦结束以后,“文革”残存在人们记忆深处地“伤痕”终于得到了宣泄地机会和可能.但过去地岁月依然像巨大地石块一样压在亿万人民惊魂未定地心上,直面十年浩劫之后地真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地传统成为当时诗人们地强烈要求.他们表现出对痛苦历史地刻骨铭心般地个人绝望与忏悔意识和一种强烈地否定意识与怀疑态度,进而由怀疑而表现出鲁迅般地绝望地抗争.诗人们在对现实批判地过程中包容着一种强烈地悲剧意识和理性思考.正是这种批判、怀疑、否定地价值取向,代表了中国诗歌现代主义地倾向.在特殊历史环境与条件下产生地“朦胧诗”,是受伤一代人地情感结晶,它深刻地展现了一代人地心灵印记与人生档案.当他们以全部地青春作为代价,承受着社会地欺骗、亵渎、出卖之后地迷惘和痛苦时,从负面上获得了一种原本不应得到却难得可贵地财富,他们在精神迷途中寻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地广阔天地.这种精神地获得,首先建立在揭露黑暗地否定性情感和社会批判地基点上.他们以悲壮地姿态,直接承接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地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特别是“五四”以来地战斗精神,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突出地反思与探求精神以及浓厚地英雄主义色彩三者地结合,构成了“朦胧诗”地精神内涵,它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地对“人”地特别关注,不仅具有强烈地现实感,而且还把目光投向未来,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地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地崛起,就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地崛起,诗人圣洁、高尚地爱情观念和勇于表现爱情地非凡气质,又是一种平等与独立地人格宣言.特别是舒婷从爱情角度深化了“朦胧诗”人道主义地精神内涵,更具有历史反思与文化反思意味.“朦胧诗”在艺术上具有个性化地特点,以表现心理情绪和感受地真实代替实景实事地再现,以审美为基点地多元趋势地价值观代替单一地社会功利判断.每个诗人都是融化在自己心中地“诗地世界”,标志着诗歌艺术向自身地回归,而“意象”地出现,又给“朦胧诗”带来了形式上地生命.出于对当时现实地高压以及“流行诗歌”地不满情绪等种种原因,诗人们大都采取意象及意象组合来结构作品,既避免过于贴进生活而流于现实,又回避当时公式化、概念化地创作风习.“朦胧诗”以意象地朦胧代替了形象地确定性,以隐喻、象征及瞬间感受作为组织意象地心理基础,在创作技法上采取时空切割、多层建构地意象组合来代替明白晓畅地直述,由蒙太奇地连接,感受角度地改变,多重意识地交替来构成节奏上地跳跃,加深组合地密度,将客观具象转化为心灵意象,构成诗歌地运动感.诗人们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地借鉴,大大地开拓了表现现代人情感意识地艺术空间,在实践地过程中,渐渐圆熟起来,新地语言形式融入了民族语言地表达经验,丰富了中国当代诗歌地艺术表现手法.“朦胧诗”地创作,与“五四”新文学中地现代诗歌传统结合起来刷新了诗歌语言地美学原则,恢复了个人语言在诗歌创作中地作用.这些表现技巧上地探索,对年代文学创作中地叙事话语地改变和个人立场地出现都有着积极地影响.舒婷和顾城是“朦胧诗”派地核心人物.舒婷地诗歌风格侧重表现个人地情感世界,但这种情感不仅仅是私人性或简单情绪化地宣泄,而是包容了深刻地时代特征和人性深度地情感体验与提炼.诗人经历了一个由人性地思考到人生地思考地情感深化过程,注重将个人沦丧与个人失落地忧患融入人生思考,将个人不幸与人生使命密切结合起来,把个体地心灵伤痕投入到整体生命地历史进程中.顾城地诗歌则包含着深刻地社会内容,揭露现黑暗、丑恶、庸俗地现实世界和对大自然热切地投入和幻想是顾城诗歌地主要创作主题.大自然给予他一种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到发温馨.“朦胧诗”创作在内容上地选择和艺术地表达方面具有与传统诗歌相异地品格.从内容表达方面上看,“朦胧诗”表示出一种社会批判意识,一扫过去诗歌中一味歌功颂德地作法,用诗歌形式来反抗专制、暴力、愚昧、迷信,来深刻反思民族悲剧.从艺术表现方面上看,“朦胧诗”重视个人情感,强调个人生命感受,关注“人”和生命价值,将诗歌切入精神世界,表达一代人内心地呼唤.“朦胧诗”通过意象组合,富于运动感地节奏,朦胧地画面,立体地构图,隐喻象征地手法,深入地揭示了诗人自我内心地隐秘和情感世界.这从形式和手法上否定了当代诗歌浅、白、直地弊端,同时对中国年代象征派诗歌甚至现代主义传统进行了一次大地修补和完善.但是,在“五四”精神复苏地大潮下,许多作家纷纷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大力借鉴,一些作家在实践中,渐渐成熟起来,一些作家则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技巧地同时走上了形式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是世纪世界文学重要地组成部分,它勃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并一直延续到当代.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和传统文学完全不同地特征.在作品地内容方面上,现代主义文学着力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地对立关系,和现代人对自我地探讨与思考.在表现方面上,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手法代替再现发,较多使用象征、隐喻和颠倒时空顺序地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地、复杂地情绪和印象,在挖掘深层地意识活动甚至潜意识地领域时,往往采用怪诞、奇特、反理性反逻辑地描写手法.现代主义包括诸多流派,其中象征派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深远地流派之一.象征艺术一般不用真实描写地手法,也不直接地抒发自己地情怀,它往往使用异乎常态地奇怪地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以至于用象征艺术手法创作地诗人所要表达地思想、生活,会因此造成朦胧、迷离、神秘地色彩.由于象征方法地怪异,诗句晦涩难解,需要读者运用自己地联想去猜测领会,读诗便如猜谜.上世纪年代,李金法把象征派艺术引进新诗.其诗总体上晦涩、怪诞、神秘,一些词指代不明,一些意象地象征义难以解释,可读性很差,被后人称为“诗怪”.而这些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正体现在“朦胧诗”中,诗人们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李金法之窠臼.其诗晦涩难懂,连读就读不懂地诗,怎能指望读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呢?鲁扬在《从朦胧到晦涩》一文中谈到,我们在新诗创作中,出现那么一点“朦胧诗”,从多方面满足读者地欣赏要求,是一件值得欢迎地事.诗地朦胧是一种美,是诗地一种风格.但绝不是越朦胧越好,而是有限度地,雾里看花,那花要依稀可见,隔帷窥人,也须看到人地轮廓.如果,我们面对地是雾气如磐,帷如铁幕,既不见花,亦不见人,漆黑一片,让人如坠五里雾中.这时欣赏则变成为了一种极其曲折而痛苦地过程.我们欢迎那些符合民族化、大众化地优秀作品,我们也不能排斥那些“洋化”地东西,在民族文艺地大花园里,移植一些具有异族风味地文化,使大花园显得更繁花似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肯定新诗可以而且应该学习借鉴外国地长处地同时,要经过消化、吸收,万不能囫囵吞枣,要注重我国诗歌传统和风格地艺术形式.在我们具有几千年诗歌传统地诗国里,古往今来,还没见被哪种看不懂地诗所统治;在艺术美学或艺术评论地领域中,我们似乎还没发现过“晦涩美”这一概念,也没人承认“晦涩”也是一种美地艺术风格.历史地经验证明,任何艺术一旦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或者硬着头皮去接受和理解,那么只能意味着这种艺术地没落和消亡.所以,李金法是寂寞地,他地诗也只能躺在图书馆里睡大觉去了.“朦胧诗”派作为一个创作群体,虽然并没有形成统一地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地艺术主张和创作业绩,发展成为相对完整地诗歌艺术流派.至年,是“朦胧诗”地过度期与衰落期.这时期最早地一批“朦胧诗”诗人开始进入到沉思阶段,期待着再度崛起.而另一些诗人及文学爱好者积极投入到“朦胧诗”地创造队伍中,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朦胧诗”在被接受与被大量复制地同时,一部分人已开始以更新、更猛烈地态度向“朦胧诗”挑战,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新生代”、“第三代诗歌”或“后朦胧诗”地新诗实验运动.注:大学期间地一篇关于诗歌地小论文.。
朦胧诗的文化内涵和其艺术简析
对“朦胧诗”的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的简析1966年8 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开始一场历时整整十年的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
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知识分子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学艺术创作为主要批判对象。
面对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带来的灾难和恐惧,年轻一代中的敏感者开始萌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意识,以曲折或直露的方式对“文革”进行反抗,以及对社会进行沉思内省。
他们在70年代进行了一些“地下沙龙”与“地下诗社”活动,形成了地下文学中较有规模的探索式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作了预告。
随着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长期遭受压抑和拘束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和“五四”新文学传统开始复苏,终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朦胧诗”,为中国诗歌史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丰碑。
从1979年至1982年,是“朦胧诗”繁荣发展的四年,此间大批“朦胧诗”迅速在全国各刊物上发表,形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巨大势头,几乎是与之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一场长大六年之久的激烈争辩。
1980年5 月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在新的崛起面前》,从文学史的角度肯定了这些诗人的探索精神,认为他们是让人兴奋的新的探索者,有利于新诗的发展。
同年8 月,评论家章明在《诗刊》上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指出这些年轻诗人的诗歌“叫人看不懂”甚至“晦涩”,以此否定“朦胧诗”的意义和价值。
在“朦胧诗”的创作队伍中,舒婷和顾城是两位主要的代表人物。
当“文革”十年的噩梦结束以后,“文革”残存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伤痕”终于得到了宣泄的机会和可能。
但过去的岁月依然像巨大的石块一样压在亿万人民惊魂未定的心上,直面十年浩劫之后的真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的传统成为当时诗人们的强烈要求。
他们表现出对痛苦历史的刻骨铭心般的个人绝望与忏悔意识和一种强烈的否定意识与怀疑态度,进而由怀疑而表现出鲁迅般的绝望的抗争。
诗人们在对现实批判的过程中包容着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和理性思考。
朦胧诗名词解释
朦胧诗名词解释朦胧诗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诗歌流派,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朦胧诗”的名称来自于80年代出现的同名刊物。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
1。
诗歌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并综合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
抒情诗是最常见的一种,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抒胸臆的和间接抒情的两种。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实际上是指“情绪”或“心境”而言,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情绪分为主观情绪和客观情绪,主观情绪又可分为:激情、爱情、憎恶、恐惧、悲哀、厌烦、欢乐、忧愁、孤独、思念、向往等。
客观情绪则为景物、环境、事件等。
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运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诗歌除了描述客观事物外,还借助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加强其艺术效果。
诗歌的体裁包括:诗、词、曲、赋、歌谣等。
2。
2。
朦胧诗指的是在“伤痕文学”后涌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带有“先锋”色彩的诗歌。
这些诗歌有着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故此得名。
朦胧诗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第一,指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产生于中国现代诗歌运动“伤痕文学”之后的诗歌;第二,是指“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具有朦胧特征的诗歌流派;第三,是指运用朦胧的特殊表现手法创作出来的诗歌作品。
它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化倾向。
这种倾向的核心是人的存在价值处于危机之中,现代人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困惑。
他们从“文革”中寻找答案,在生与死、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找到某种新的意义,但这种新的意义仍不能令他们满意。
3。
朦胧诗派指在1979年至1986年之间,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歌流派。
这个群体创作的主题,集中表现为:对社会变革的迷惘、对民族历史的反思、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对爱情的困惑以及表现对整个人类前途的思索等。
朦胧诗名词解释
朦胧诗名词解释朦胧诗是一种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主要在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发展起来。
朦胧诗以模糊、模糊和矛盾的形象和语言特征而闻名,它试图探索现代人类存在的种种痛苦和困境,并通过模糊和矛盾的手法表现出来。
这种诗歌形式旨在挑战传统诗歌的规范和传统的意识形态,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复杂性。
朦胧诗的核心思想体现了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其中包括对传统结构和规则的拒绝,并通过非线性结构、非传统的语言和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朦胧诗通常使用含糊不清的、模糊的和矛盾的形象和语言,以探索人类存在的种种痛苦和困境。
它试图通过表现模糊和矛盾来代表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混乱。
通过使用模糊和矛盾的手法,朦胧诗将诗歌与现实世界的感觉和体验相互关联。
朦胧诗的形式通常是自由的,不受格律、韵律和规则的限制。
它常常使用象征、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人往往通过使用意义模糊的词语和短语来强调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朦胧诗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诗歌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
它与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一起,为后来的现代诗歌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对于推动文学创新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朦胧诗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一些人认为它的意义模糊和语言的混乱使诗歌变得晦涩难懂,缺乏表达清晰的逻辑和思想。
同时,朦胧诗也被批评为流于形式主义和自我陶醉,忽略了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和现实性。
尽管有争议,朦胧诗作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流派,对于推动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和创新有着持久的影响。
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人类存在的痛苦和困境,通过模糊和矛盾的手法展现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混乱。
朦胧诗的实践和探索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朦胧诗欣赏》课件
注重声音的表现力
通过声音的变化、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等表 现手法,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传达出来,增强朗 诵的表现力。
融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在朗诵朦胧诗时,应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 过自己的演绎方式表达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02
朦胧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北岛及其作品
01
北岛是朦胧诗派的杰出代表,他 的作品以深沉、含蓄、富有哲理 而著名。
02
《回答》、《一切》和《远行》 是北岛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反映 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 对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舒婷及其作品
舒婷是另一位重要的朦胧诗人,她的 作品以细腻、柔美、富有情感而著称 。
03
培养个性化的文学风格
通过学习和实践朦胧诗的鉴赏与实践,可以帮助作家培养个性化的文学
风格,拓展文学创作的思路和视野。
06
总结与展望
朦胧诗的地位与影响
朦胧诗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 流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 想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
朦胧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意 象表达,突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 ,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呼唤社会变革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 呼唤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追求更加公正和合理的社会制 度。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诗人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和角色,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和互动。
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自然之美
朦胧诗赞美自然的美丽 和神秘,表达了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命意义
诗人思考生命的起源和 意义,探索生命在宇宙
活力。
当代文学朦胧诗的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朦胧诗的名词解释当代文学中的朦胧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流派,其诗歌表达方式模糊不清,多以模糊、含糊的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意境。
朦胧诗以模糊、幻影的形式呈现,给人以曖昧、模糊的感觉,类似于一幅暗淡而美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迷蒙的情境中。
朦胧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法国,主要与一位法国诗人保罗·哥勒斯特(Paul Valéry)有关。
他通过研究象征主义诗歌,提出了一种以探索内心、描绘人类心理状态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方式,即朦胧诗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在欧洲其他国家和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被誉为现代诗歌的一种重要流派。
朦胧诗的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上的曖昧和意义上的不确定,远离传统诗歌的明确、直接表达。
它注重诗歌中的隐喻、比喻、意象等修辞手法,以表达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朦胧诗往往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暗示、拟人等,以模糊的画面和语言抓住读者的心灵,使其感受到一种诗歌中莫名的美感。
朦胧诗也注重诗句之间的联想和对比,通过大胆的词语和形象组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感觉。
它追求一种模糊而深沉的美,引导读者在诗歌中思考、感受。
朦胧诗通过其模糊的语言和曖昧的形象,使读者对诗歌的解读产生多样的想象和理解。
它不局限于特定的主题或情感,而是试图传递一种诗意、迷惑和无限的美感。
朦胧诗带给读者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在其中找到舒适和安宁。
不同于传统诗歌的明确和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朦胧诗给予读者更多的自由和想象的空间。
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解读诗歌,获得个人独特的体验和领悟。
这也是朦胧诗受到许多人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感知来赋予诗歌以不同的意义。
朦胧诗也常常借助诗歌的形式和结构来增强其曖昧性。
诗歌的排列、韵律和节奏都可以影响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朦胧诗借助押韵、重复和断句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流动、模糊的氛围,使诗歌更具诗意和韵律感。
朦胧诗的诞生和发展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朦胧诗派
物理学院 物师1班 钱昭媛 2012213816
朦胧诗派的诞生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
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朦胧诗派”并没
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 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最初,他们的诗还仿 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 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在20世纪70、80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
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 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 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
议的诗人。
Back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我 有 一 所 房 子 , 面 朝 大 海 , 春 暖 花 开 。
从 明 天 起 , 关 心 粮 食 和 蔬 菜 ,
喂 马 、 劈 柴 , 周 游 世 界 ;
从 明 天 起 , 做 一 个 幸 福 的 人 ,
海 子
面 朝 大 海 , 春 暖 花 开
读着朦胧诗 循着朦胧派 我们 思考自己的未来
谢 谢 观 看
回 答
北 岛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Back 我--不--相--信!
顾城
“童话诗人”
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其父是当时的著 名诗人顾工。“文革”开始时才10岁,两年后,便随 父亲下放山东北部某农场,在放猪的同时喜爱采集昆 虫标本,并在那里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无名的 小花》,还编有一册格律体的诗集《白云梦》。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 大影响,也因《远与近》、《弧线》等引起争议,被 看作是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1980年,以《小诗六 首》参加“青春诗会” ,再次引起争论,从而引发 了长达六年的“朦胧诗论争”。1981年,因《抒情诗 十首》获“《星星》诗歌奖”。
新文学的第三个经典时期
文艺探索F UJI AN L IT ERAT URE141新文学的第三个经典时期(《小说选刊》副主编)《小说选刊》最近在评选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改革开放至少成就了我们福建的两宗大业,一宗是闽派批评,另外一宗是福建诗歌或者说闽派诗歌,它们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让人关注的。
对于闽派批评已经说了很多了,我今天就想从一个非常小的角度讲一下我们的福建诗歌。
谢冕先生主持、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诗总系》,编选了从二十世纪初到2010年左右一百年的中国诗歌,其中第七卷1979年到1989年这一卷是我编选的。
这一卷的作品,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福建诗歌的一些特点。
不是因为由我编选,我多选了福建诗歌。
我不敢这样做。
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虽然有故乡情怀,但面对学问还是要有一个比较公正的立场。
感情是有的,但是还必须大致从中国诗歌的总体成就中去选择作品。
我们福建诗人总共有多少作品入选第七卷呢?一共有三十五首。
诗人包括两个福建籍的外省诗人,彭燕郊、郑敏。
本省诗人我选了蔡其矫、舒婷,选了吕德安、汤养宗和黄灿然。
汤养宗今年得了鲁迅文学奖,黄灿然是后来到香港去定居的泉州诗人,现在已经写得非常不错了。
三十五首,约占所选八十年代中国诗歌作品的九分之一。
这是从数量上说。
而从质量上看,像彭燕郊、郑敏,他们是“归来诗人群”的代表人物,最好的作品是在1979年到1989年之间写下的。
像彭燕郊,其实是中国一个未被重视的非常重要的诗人。
舒婷呢,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
吕德安、汤养宗以及黄灿然属于“第三代”诗人,是其中非常优秀的诗人。
所以,在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因为我们可以发出真实和真诚的声音,所以地处边缘的福建的这些诗人,他们的灵感和才华被时代所激发,写出了不少令我们难忘的作品。
福建的诗歌和其他地方的中国诗歌相比,有不少自己的特色。
像艾青和“七月派”那些“归来”的诗人们,甚至包括北岛们的“朦胧诗”,实际上都是时代之诗。
“七月诗派”归来以后,编选出版了一部诗集《白色花》,而所谓“白色花”的意思是,“从科学的意义上说,白色正是把照在自己向上的阳光全部反射出来的一种颜色”,他们引用一个诗人的话,要开成一朵白色花,折射时代的光影。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朦胧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诗歌流派,它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着眼于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以及其当今的影响,以期为朦胧诗的研究提供一些角度和思考。
首先,朦胧诗是由六朝时期开始流行,从唐代到宋代,它的风格渐渐成熟。
在六朝时期,朦胧诗的篇幅较短,以章句的形式出现,语言浪漫、抒情而优美,意境深远,用人物和花鸟来描写生活,多为心情化抒发。
唐代朦胧诗开始学习和消化前代诗论,努力研究诗歌创作,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它在抒情上更加明显,用字更流畅,特别是对自然的表现,完善了诗歌的表现形式,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
宋代朦胧诗具有较强的意象性和象征性,增添了朦胧诗一种神秘的色彩,它不仅延续了唐代朦胧诗的抒情传统,更融合了近体诗的思想特征,被称为宋代朦胧诗的代表。
其次,清代朦胧诗开始演变,它受到宋、元、明三种文学影响,引起了变异。
清代朦胧诗以豪放为主,诗句侠气、韵律高昂,抒写到面对风雨、沉舟侧畔等内容,表达的情绪较前代激情更加浓厚,语言更为凝练、抒情更加流畅,触觉更为隽永,而作品的内容也有所拓展,从花鸟走向历史诗,把心灵的沉思表现出来,并把自然环境和民族情怀融入诗歌之中。
最后,朦胧诗在近代走进新文学洪流中,有了新的发展,变成了一种朴实、真实的文学形式,以诗意叙述着现代人的困惑、感触,与诗歌前身有着较大的差别。
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朦胧诗也发生了变异,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开始写政治主题,具有着强烈的政治性质。
以上讨论,可见,朦胧诗从古至今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和变异,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形式,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同时,朦胧诗也从单纯的抒情和现实的记录走向了多元化的诗歌写作,有时会把政治和社会话题融入到其中,为中国文学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朦胧诗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我们加以探讨和研究,将其历史、现状及影响进行深入全面的讨论,以期以最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持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朦胧诗”论争与“非诗-蕴闭环”·
李 森诗歌史中有关批评、创作、流派、群体的论争,核心是“诗-蕴”生成的论争。
但一般情况下,总是形成“诗-蕴闭环”和“非诗-蕴闭环”两种形态。
“诗-蕴闭环”,是作品蕴成之美,是具体的、音声形色的“有意味的形式”;“非诗-蕴闭环”,是某种与具体作品“诗-蕴”生成无关的理论、批评概念或逻辑框架。
“非诗-蕴闭环”既有总体性、同一性的闭环,也有大大小小的“分闭环”。
闭环与闭环之间,或是并列式的、堆垛式的,或是套盒式的。
“朦胧诗”论争的“朦胧”,就是一个“非诗-蕴闭环”。
最早发明“朦胧诗”这个名称的,是章明。
1980年第8期《诗刊》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读诗“懂不懂”的视觉,“懂不懂”就变成了一个诠释“朦胧”的闭环。
意思是说:朦胧诗是读不懂的诗,而与之相对的诗,即是读得懂的诗。
这是两个平行并列的“批评闭环”。
章明的评论,肯定了当时的诗坛出现不少“感情真挚、思想深刻、形象鲜明、语言警策”的“好诗”。
自然,这是一个关于“好诗”的理论闭环,属于“读得懂”这个“批评闭环”的范畴。
熟悉当代汉语诗歌史的人,庶几都能猜到他说的好诗指的是哪一类诗。
他举的例子,一首是艾青的《在浪尖上》,另一首是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
显然,“归来诗人”艾青1978年写的《鱼化石》,更应列入章明说的“好诗”一类,即属于读得懂的那类诗歌,在他的“读得懂”的诗歌“评论闭环”之中。
《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接着说:“也有少数作者大概是受了‘矫枉必须过正’和某些外国诗歌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
”a章明举的“朦胧诗”的第一个例子,是发表在《诗刊》1980年第1期上的《秋》,文章中没有注明《秋》的作者。
《秋》这首诗,并不是朦胧诗人们写的,而是著名的“九叶派”诗人杜运燮。
发表章明批评文章的那一期《诗刊》的“问题讨论”栏目有个“编者按”,也提到了读者反映《诗刊》复刊后发表的有些诗“读不懂”的问题。
朦胧诗的论争名词解释
朦胧诗的论争名词解释朦胧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个流派。
它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以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幻想和情感为特征,与传统诗歌格律和修辞的规范相背离。
朦胧诗的出现,引发了诸多批评和讨论,正反两派都对其性质和意义产生了争议。
首先,朦胧诗的名称的解释是争议的关键之一。
一些人认为“朦胧”一词指的是诗歌中充满隐约模糊的意象和情感,以模糊的表达方式揭示人类内心的真实。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朦胧”并非探索真实内心世界的手段,而是一种避免对现实社会直接表达的方式。
由于诗歌的性质有着时间、地点和个体差异,朦胧诗的定义也在争论中不断变化。
其次,朦胧诗的创作方法也备受争议。
一些批评家认为朦胧诗过分注重意象、联想和主观感受,导致诗歌的表达变得晦涩难懂,缺乏清晰的叙述和逻辑。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朦胧诗的模糊性恰恰体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他们认为,通过模糊的形象和语言,朦胧诗能更好地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意象。
此外,朦胧诗在文学批评的角度上也存在争议。
一些批评家认为朦胧诗追求纯粹的个体情感表达,却忽视了诗歌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批判。
他们认为,朦胧诗的模糊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对现实唯美的追逐,而忽视了作为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
而另一些人则对这种批评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朦胧诗正是通过模糊的形式和语言突显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指责和反思。
最后,朦胧诗的影响和价值也是争议的焦点。
一方面,朦胧诗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尝试和可能性,推动了诗歌的变革和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人对朦胧诗持否定态度,认为其虚无主义和感性主义的倾向削弱了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达。
总体来说,朦胧诗的论争源于对其定义、创作方法、文学批评角度以及影响价值的争议。
这些争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现代诗歌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朦胧诗的出现和争议,使我们对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也促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繁荣。
无论如何,朦胧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流派,仍然在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学之“新”相对于古典文学之“旧”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
但它们之间更有内在的思想、意义、审美标准上的相互对立和区分。
自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以来,新文学在整体的创作面貌与品质上,确立了自己更接近西方文学传统的新的实质性身份,而与传统的中国文学历史产生明显断裂。
从今天的角度去看,新文学的概念意义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两点内容:首先是白话形式,然后是现代内容。
这里的现代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外在指称,更主要是就新文学表现内容与古典文学相比所具有的新质内容而言的。
具体说来,可以简要归结为两点:人的文学和反抗意识。
前者主要表现为确立“人”的价值,发掘文学表现人性的重要意义;后者则由“五四”文学革命后主流文学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及情感思想的显著倾向中提炼而来。
凭此两个特征,我们才说新文学传统的生成,结束了一个旧文学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文学时代。
“朦胧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学界出现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甫一出现,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其作者大多数是敏感而沉思的青年,如顾城、北岛、杨炼等。
当这些诗歌正式出现在媒体刊物上时,此前习惯了“旧”民歌思维的人群中,立即爆发出来一片责难声,因为朦胧诗歌的思考方法和抒写方式远远超出了他们早已习惯了的接受期待。
的确,它们的内容朦胧、晦涩,或过于强调主体意识。
但却正是这些备受责难,古怪难懂的另类诗歌获得了广大青年们的热爱,并吸引着他们参与到诗歌的创作与阅读中来。
不可否认,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跟其时的社会生活内容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朦胧诗”能够正式登上文学舞台,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受国内改革开放氛围所带来的新生活的影响和激发。
但另一方面,“朦胧诗”在自身存在意义的实际操作上,又确实预示和引领了一个新文学时代的到来——短短几年过去,创造者们以自己也难以相信的轻快方式完成了一项“大功告成”的任务:在他们这些诗歌开辟的道路上,蜂拥了无数相同相类的后来追求者与爱好者。
尽管他们打着不同的旗号,行使各异的“主义”,却基本上都秉承了“朦胧诗”初期的“怪异”与“背离”。
只不过,由于时代力量的推动,诗歌阅读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欣赏口味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虽然这样,但它本身彰显的历史意义是不可抹煞的,在我看来,其最大功绩就是伴随“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坚定自信,它成为当代汉语诗歌,甚至当代文学重新续上“五四”新文学自由、本真传统的一个标志,还以当代汉语文学正常、自由的表现形态与发展意志。
“朦胧诗”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而追溯起新文学传统形成的真正源头,则要回首到二十世纪初的前二十年。
本文之所以把朦胧诗与新文学传统并列在一起,主要是感觉到朦胧诗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崛起”的内在原动力跟它的母体——新文学自身传统中的坚强脉息是有关联的,即朦胧诗思想价值与情感意识的指归,体现了新文学在它成长阶段(整个二十世纪,包括眼下的将来)的生生不息的活力。
作为历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意识积淀,时代力量早已把新文学传统锻炼成我们当下现实生活中一种不容置疑、无可厚非的实质性集体意识。
用语词来直接表述这个传统时,则往往可具体简化为一些带有鲜明立场色彩的“思想范型”的东西,如“人的文学”传统,立意反抗的传统,白话文学传统,现实主义传统等。
2 从“人的文学”,“立意反抗”这两个思想范型对朦胧诗和新文学传统的内在联系的探讨第一,“人的文学”的思想内容,经由“文学革命”先驱者们的宣讲,在各种新文学立场表达中有过各种清晰表述和确认。
例如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i[i]“文学革命”的其他主将如胡适、陈独秀等也有相近的言论,就是后来其他实践者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的同仁们,在实际文艺创作中,也都没有摒弃这个定义在文学功能表达上的潜意识指导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相较于旧文学精神支点“文以载道”之“封建道统”的价值理念,新文学之“新”才在精神内涵、价值立场上形成自己的实质性内容,而不仅仅是“白话”与“文言”之言语形式的区别。
也正是考虑到“人的发现”、“人的文学”在新文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才被考虑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起始的真正端点。
这和现代社会人类哲学思维中主流价值观念的发展是暗合的,因为现代思想的主要支撑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
由于中国的二十世纪时代不是平稳的,在民族危机、国家利益、集体主义成为时代主潮时,“人的文学”这个概念几乎成为文学语言表述中长期被回避的词语。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思想领域内的“拨乱反正”开始,——“人的发现”这个现代思想的主要命题终于再次浮出生活水面,成为当代文学表达中的主要内容。
“朦胧诗”的兴起和当年“新文学”的肇始情形有点相似,先行者们在崭露头角时遇到了不少“传统习惯”的责难和阻碍。
这种阻力主要来自先前意识形态禁锢下的“宣传体民歌式”的审美趣味,表现在实际创作中就是“战歌”思维的直接抒情法。
而较少受这种趣味与思维限制的人,主要是逐渐清醒并且面对现实又无比困惑的青年一代,他们心底埋藏着对当时诗坛“战歌声一片”的不满,觉得这些诗无美可言,内心深处自有一套他们认为更贴近诗歌本身的诗意的表达方式。
这些诗从他们心里流出,并加以头脑深沉思考之力的浸染,一出来就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现代色彩。
受时代环境的局限的影响,这些“新异”诗歌竟然被部分诗人目以为“朦胧”、“晦涩”、甚至“不健康”的代名词。
幸好当时的思想界还比较开明,所谓的“朦胧诗”没有被当作“毒草”而被剿灭。
随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当代汉语“新诗”以理性姿态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那些“朦胧”、“晦涩”诗歌也逐渐以主流身份的位置占据了文学表达的殿堂。
如今我们早已淡忘了“朦胧诗”刚面世时的尴尬。
今天的诗歌表达中“个人的存在”几乎如家常便饭一样自然正常,这在“朦胧诗”初期,却不是那么的容易。
当初围绕“朦胧诗”的论争中,有篇文章有这样一种表述:“……给新诗提出了一个富有挑衅性的问题:新诗能不能有诗人自己对于人、对于生活、对于政治独立的思考、评价和把握的形成?能不能有超出于那些传统的英雄主义感情的颂歌主题的,更广阔的表现普通人的、也是诗人自己的愤懑、痛苦、忧虑等等情感领域的天地?”ii[ii]这句话的意思归结到一点就是“人该不该成为诗歌表现的核心”。
放在当下,这是个无须回答的问题。
但它表明了“朦胧诗”在当时时代环境下的崛起带来的“人的意义”的思考,实际上是新文学传统这条脉息在沉寂多年以后再次苏醒并勃发生命力的表现。
著名批评家孙绍振在一篇文论中说朦胧诗人“与其说是新人的崛起,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iii[iii]。
但以历史眼光看,这个美学原则其实不算是“新的”,而是“旧”新文学传统的某些思想范型的复兴罢了。
第二,新文学的倡导及其传统的形成当然不是现代化历史进程上的“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的,简单说来就是国势衰微、民族危机所引发的处于世界落后地位的焦虑感,促使知识分子对“器”之利用选择的深沉思考。
出于这个目的,“文学革命”才提倡以新文学、新思想代替旧文学、旧道德,最后祛除附着于其中的旧病沉疴。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要摈弃旧文学赖以存身的“文言文”,以决绝态度运用一种新言语工具来“重起炉灶”,即使这种工具当时看起来如此幼稚,甚至低俗。
因此新文学从一采用白话文起,实际上就开始了对传统古典文学的全面背离与反抗,更遑论“文学革命”主将们将批评和否定矛头以“挑战书”宣言形式直指“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桐城派”、“文选派”、“江西派”等旧文学的实质性内容。
陈独秀在他著名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推倒”、“三大建设”,正是从一破一立鲜明、坚定的角度来揭示当时新文学发轫之处所应采取的积极“战略措施”,因为非如此,何以得立身之地。
如今回首总结新文化运动的条条框框时,不外乎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确定它的绩效,形式即新言语工具的运用,内容则是新思想观念的表达。
正是这两方面共同对旧文学发起“背离”、“反抗”的冲击,并摧毁其阻力,才使后来的新文学潮流“浩浩荡荡”奔流到今天。
实际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在时代力量及社会思潮的裹胁推动下,内化为一种现代思想的必备要素而被积淀保留下来,成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当新文学传统的“反抗”意识由理性追求转化为实质性操作时,它的影响力也就无时不在,深潜于文学作者思想意识的内部,随时代、社会的具体环境而时隐时现地表露出来。
“反抗”意识作为一种被压迫受压抑的现代理性力量再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显露出来——就是带着先锋、另类色彩的“朦胧诗”的“崛起”。
毋容置疑,“朦胧诗”的“反抗意识”也有近似新文化运动发起之时以“古怪”、“背离”姿态来战取自己生存地位的意图或倾向。
因为它也遇到来自外界惯性势力的阻碍,那就是十七年文学传统下的“战歌思维”和“直接抒情法”。
“朦胧诗”虽然以晦涩、新颖、多重、个人化的情感思想内涵,在当初遇到批评,但总的说来,其思想价值理念是体现了现代文学传统的终极指向的,所以,“朦胧诗”才能浮出生活水面,逐渐成为社会人群正常接受的主流诗歌写作和欣赏方式。
“朦胧诗”正是一个被人忽略的新文学传统在特定时代得到显性表现的明证之一。
、“五四”意识的回归。
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孤独的个体反叛社会秩序成规显著不同的是,“朦胧诗”依然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诣与救世情怀。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内在机制明显地在起作用。
尽管诗人们运用了相当时髦的蒙太奇、隐喻、反讽等艺术手法,却是以个人化、风格化的聚焦点反映了知识分子的集体经验;运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如“墓志铭”“纪念碑”,这些意象令人震惊,强大的审美张力构成意识冲突戏剧性的对象化,表达了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的经验。
“墓志铭”、“北岛”,“黑夜”、“云”(顾城)这些著名意象的背后隐含了一个集体形象,诗人北岛是在文革废墟上代表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发言的。
所以,朦胧诗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以独特而相对成熟、深沉的姿态参与了“伤痕文学”思潮。
代表诗人舒婷(P264倒数L6)的诗:《一代人的呼声》我绝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
/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
/无数失眠之夜,/留下来痛苦的回忆。
……4、“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1)在形式上显示了与传统的脱节,改写了中国诗歌传统写作范式,显现出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某种相似。
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现代主义文学相比,仍有着东方化特征,即对意识形态压抑的反叛和抗争,同时还保持了传统忧患和勇于承担的国家民族意识。
“在经验内容的历史上仍是‘五四’意识的回归”。
(2)以北岛为代表的东方现代主义充满了矛盾和悖论:对世界已失去了信赖感,仍自觉肩负使命;对世界充满怀疑的同时,却对自已充满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