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德育要注重师范生行为规范内化的教育

合集下载

以“师德教育”为灵魂,构建具有师范特色的创新德育体系

以“师德教育”为灵魂,构建具有师范特色的创新德育体系

以“师德教育”为灵魂,构建具有师范特色的创新德育体系芜湖师范学校始建于1949年4月,是安徽省一所老牌的综合类中等师范学校,属于国家和省重点中专,主要担负着芜湖市及周边地区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任务。

五年制师范类现有学前教育、英语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计算机教育5个专业,共38个班级,师范类在校生近1500人,是学校班级数和在校生数的主体。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师范类毕业生,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教育职业技能,为此,学校全力打造以“师德教育”为灵魂,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创新德育模式,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体系。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理念我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是:坚持以“师德教育”为灵魂,以校园环境文化为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内涵,以校园制度文化为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成果,构建富有“师德教育”的育人环境,营造师范特色的德育创新体系,全面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具有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的合格小学和幼儿教师。

二、学校以“师德教育”为灵魂的创新德育体系(一)、创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创设“师德”情景,以环境育人。

学校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突出反映我校六十多年的历史传承、师范专业为主体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未来合格教师这一办学目标,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创设“师德”的情境,施加给学生积极快乐的影响和师德教育的熏陶,达到让环境育人的目的。

实施途径:1、学校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创设“师德”情景,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楼大厅和大楼外墙,悬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团结、勤奋、文明、开拓的校风,敬业、爱生、求实、创新的教风,爱国、尊师、励志、求知的学风,并通过宣传,做到全校师生人人熟知。

学校文化长廊悬挂和教育、教师、师德有关的激励标语,让学生时刻警醒自己。

在教室走廊悬挂学生的优秀书法、美术作品,既培养了学生的教师基本功,又让学生有参与感、成就感。

高等学校师德十条(一)

高等学校师德十条(一)

高等学校师德十条在高等学校,师德是教师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塑造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品德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高等学校师德的重要性,并提出十条师德准则,旨在引导教师们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一、师生关系1.敬重学生,真诚对待。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性,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应当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激励学生向上成长。

二、教学态度3.教学激情,潜心育人。

教师应当热爱教学事业,投入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尊重学术规范,严谨治学。

教师应当尊重学术规范,不造假、不抄袭,严谨治学,力求求实。

三、责任担当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宽容理解学生的不足。

6.关爱学生,耐心引导。

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四、团队协作7.团结同事,共同进步。

教师应当团结协作,与同事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8.乐于分享,促进交流。

教师应当乐于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促进学校内部的教学交流与合作。

五、专业发展9.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教师应当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追求专业发展。

10.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多样化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高等学校师德十条,旨在引导教师们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每位教师能够牢记这十条准则,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

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

教育策略与方法
理论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使免费 师范生掌握师德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 知识。
实践教学
安排免费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支教 等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培养其教育实践能力。
校园文化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师德 氛围,使免费师范生在校园文化中受 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实践
组织免费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增强 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教师教育资源,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师教育效率。
推进教师教育国际化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教师教育经验。
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Biblioteka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01
实行“双导师制”,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化师德教育课程建设
02
将师德教育贯穿于师范生培养全过程。
求。
德育活动
举办各类师德主题活动,如师德 演讲比赛、师德研讨会、教师礼 仪培训等,提高免费师范生的师
德素养和自我修养。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
组织免费师范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教育实习、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验教师角色的 责任和使命。
志愿服务
引导免费师范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助教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促进他们 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0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师范生的师德意识。
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加强师德教育的时代性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强师范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
实现从职前培养到职后培训的全程化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师范教育要注重培养师德师风意识

师范教育要注重培养师德师风意识

师范教育要注重培养师德师风意识师范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环节,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高度师德师风意识的教师人才。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良好教育教学秩序和良好学校发展的保障。

本文将从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角度来论述师范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师德师风意识。

一、强化师范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师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师德师风意识,因此,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明确提出要求,强调师范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开学典礼、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师范生们传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同时,可以开设相关的职业伦理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教育使命,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

二、建立完善的师范教育评价体系师德师风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评价体系的设计可以有效评估学生的师德师风意识,并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

学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师范教育评价体系,例如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估、同学互评等多维度评价和反馈,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师德师风表现,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实习情况,通过教学观摩、实习报告等方式,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意识的评估和培养。

三、拓宽师范生的实践渠道师范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师范生亲身体验到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师范生提供开展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实践活动中,师范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他们对教师工作的认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师范生到农村和社区开展支教和志愿者活动,让他们接触到不同背景的学生和家庭,增强师德师风意识。

四、加强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师德师风意识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展览和研讨会等活动,让师范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最新政策和发展动态,在培养其道德情操的同时,也提高其思想素养和政治素养。

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1我们的第一次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我们的感触还是非常深的。

以前作为一名学生坐在教室听课,而现在则是一名准备老师坐在教室听课,这完全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以下是我的教育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教育实习是师范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法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本次实习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这些师范专业的学生了解社会、初步接触教学实际,增强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感性认识,获得本专业老师教学初步的实际知识,为后续课程的教学作好准备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训练学生从事本专业课堂教学工作的相关教育教学技能,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进展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德育理论,培育学生分析、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的准备阶段为了确保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的老师确定了我们实习的基本内容、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并且指导我们如何在实习期间抓重点,完成实习任务。

教育实习,院系为我们整个班级体安排到了__中学实习,我们都被安排到了高一班级组听课。

我们遇到的老师都很热心地让我们去听他的课,并给予了我们听课、记录、让我们愉快而又充实的完成实习任务。

三、实习实践过程听课做笔记实践学校所学习的相关知识。

熟悉相关教职工的工作。

积累基层工作阅历。

接触学生,深化了解学生。

实习是师范生职前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范生走近讲台的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阅历的宝贵机会。

通过实习,可以使师范生提前了解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与义务,也能够指导我们怎样才能把内容讲清楚,怎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乐观性,教会运用巧妙的方法来提出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和下一个问题能够衔接上。

师范生师德养成 制度文化

师范生师德养成 制度文化

师范生师德养成制度文化
师范生师德养成制度文化是指针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进行规范和培养的制度和文化。

1.制度方面:制定师范生师德养成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师范
生在教育实习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各项规定,包括师德标准、行为规范、教学方法等,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2.培养方面:通过教育培训、导师指导等形式,开展师范生师
德养成的教育活动。

培养师范生良好的教育理念、道德情操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师范生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

3.文化方面:营造尊重师道、崇尚教育事业的文化氛围。

通过
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宣传,弘扬师德楷模,传播教育正能量,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通过建立完善的师范生师德养成制度文化,可以规范和引导师范生的行为,提高其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并为我国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师范生师德培育工程方案

师范生师德培育工程方案

师范生师德培育工程方案一、前言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是未来的引路人,教育者的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师德培育是师范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全面设计和系统实施,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提高师德修养,培养一流的教育人才。

二、师范生师德培育目标1. 培养师范生具有正确的师德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宗旨;2. 培养师范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不断提高教学水准和教育能力;3. 培养师范生具有优秀的教书育人品质,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4. 培养师范生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师范生师德培育内容1. 师德观念的培养面向师范生进行师德观念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实践教师的社会责任、职业精神和人生追求,明确教师的身份和使命,培养师范生以人为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理念,树立崇尚科学、崇尚真理、崇尚美德的师德观念。

2. 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训,引导师范生端正职业态度,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坚守教育职业底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修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3. 教育与人格修养开展人文教育和人格修养培训,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师范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素养,将美德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学生可敬、可信,可亲的人。

4. 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培养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教育培训,引导师范生自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自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觉悟。

四、师范生师德培育方法1. 课堂教学在师范生日常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增加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等形式,引导师范生理性思考,逐步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

2. 实践锻炼在师范生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安排师德培育指导老师,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引导师范生增强教学、管理、交往、约束的技能,提高教学实效。

加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

加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

加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任占娟(成都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1130)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 :10.16871/ki.kjwha.2016.04.059教育管理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范生师德养成研究(课题编号:CSZ11048)。

作者简介:任占娟(1979—),河北张家口人,成都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新时期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不仅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的切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可以为师范生师德的内化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路径,可以尝试从营造校园环境、凝练大学精神、利用网络文化这三方面着手,合力打造出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大有助益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师范生师德On the Promo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Teacher Morality by Strengthening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Ren ZhanjuanAbstract The formation education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teacher morality in the new period is not only the real ne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own quality,but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cause.Campus culture can create positive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internaliza-tion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teacher morality.To explore ways to form normal college students'teacher morality with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we can attempt from establishing campus culture,bringing together college spirit and utilizing network culture,so as to establish campus culture greatly benefiting the formation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teach-er morality.Key words normal college;campus culture;normal college stu-dents;teacher morality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

道德品行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道德品行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道德品行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角色道德品行在师范教育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机构,师范院校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

本文将探讨道德品行在师范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良好道德品行的必要性1.1 积极培养师德师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师德观念和教育胸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的模范和榜样。

他们的品行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此,培养师范生的道德品行是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保障教育质量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教师,他们将来将走进教室,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

如果学生的道德品行不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将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道德品行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育目标,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道德品行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

二、培养道德品行的方法2.1 树立导向师范教育机构应该树立正确的导向,将培养道德品行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以通过明确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训等方式,使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注重道德品行的培养,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开展道德实践等。

2.2 建立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师范教育机构应该注重选拔优秀的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学校应该在道德品行方面严格要求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和评价制度,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惩戒和约束。

2.3 强化实践教育道德品行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教育来进行。

师范教育机构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身临其境地面对各种道德困境和选择。

这样的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准则。

2.4 循序渐进培养道德品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

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

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承担着塑造未来社会的重要责任。

而师范生则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因此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全面的师德教育内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需要对师范生师德教育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应该从课程设置入手。

目前的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大多滞后于时代,未能充分贴近教师实际工作需要。

应该在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中引入相关的法律、伦理、教育心理学等知识,使师范生在学习师范课程的也能够对师德的内涵和要求有更多的了解。

在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中还应注重对师德典范的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良师益友的范本。

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引入优秀教育教师的模范事迹和传统美德故事进行教育,激发师范生的师德情感。

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也需要加强实践环节。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增强。

学校应该鼓励师范生通过实习、义工、社会实践等方式去参与一线教学活动,亲身感受教师的工作,培养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课程设计、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和解决一些实际的师德困境和挑战,帮助他们提高处理师德问题的能力。

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也需要注重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师范生应当不仅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锻炼,还应该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关爱,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和焦虑,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师工作。

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

学校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当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师德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师德教育资源。

师范生师德养成实施方案

师范生师德养成实施方案
十三、开展跨学科师德教育研究
1.鼓励师范生跨学科合作,开展师德教育研究,探索师德养成的新方法、新途径。
2.支持师范生参与国内外师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师德教育质量。
3.定期出版师德教育研究成果,为师范生师德养成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十四、完善师德激励机制
1.设立师德奖学金,对在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师范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十七、提升师德教育国际化水平
1.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师德教育理念和方法。
2.开展国际师德教育比较研究,借鉴各国师德教育的成功经验。
3.鼓励师范生参加国际师德教育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自身师德素养。
十八、建立健全师德教育长效机制
1.将师德教育纳入师范生培养的全程,形成长效化、常态化的师德教育机制。
3.定期对师德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十六、加强师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1.在师德教育中关注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
2.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师范生正确面对职业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师范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师德教育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
二十、加强师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1.鼓励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开展师德教育实证研究,提升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定期举办师德教育研讨会,分享研究成果,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3.建立师德教育实践基地,为师范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2.完善师德教育政策体系确保师德教育的政策支持。
3.强化师德教育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师德教育工作的落实。

师范教育对培养师德新风的作用与意义

师范教育对培养师德新风的作用与意义

师范教育对培养师德新风的作用与意义师范教育是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培养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为社会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师范教育不仅仅在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师德师风,塑造教师的风范和风采。

本文将探讨师范教育对于培养师德新风的作用与意义。

首先,师范教育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阵地。

教师作为社会的培养者和传承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师范教育以教师道德规范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师范教育中,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教育伦理、教育心理等课程,了解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教师职业素养,例如与学生之间的尊重、公正、关爱等。

通过这些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师德观念,并在将来的工作中践行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其次,师范教育在校园中塑造了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

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一员,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师范教育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了大量的教育实践和实习,亲身体验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这种经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层次和使命,从而培养出教师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师范教育还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为学生在工作中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打下了基础。

这种良好的师风和师德的传承在校园中形成了正能量的教育文化氛围,有助于师生的和谐相处与共同成长。

此外,师范教育通过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着教育新风尚的形成。

教育是社会的基础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进步发展。

师范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教育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着教育改革的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引领者,通过师范教育的培养,能够在教育现场中实施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这种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教育新风尚的形成,使得教育更加科学、民主和人性化。

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与实践

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与实践

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与实践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的师德师风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在新时代,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师德师风的内涵师德师风,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它涵盖了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师德师风,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教师应当把教育工作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不变相体罚学生,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教师应当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此外,教师还应当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廉洁奉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

二、教师师德师风规范的重要性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感染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相反,如果教师师德师风不佳,言行不一,甚至品行不端,那么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使教师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关爱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反,如果教师缺乏师德师风,对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那么就会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育教学质量。

师德教育的自我性,制度化,实践性

师德教育的自我性,制度化,实践性

师德教育的自我性,制度化,实践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主阵地,其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育人是教师的本分,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作,也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要求,更是新时代师范院校的神圣使命。

汲取传统师德营养。

中华师道传承已久。

春秋时期,孔子独特的师德观成为后世为师者的指导思想,其身体力行的师范行为,成为后来为师者的榜样。

孔子师德观的核心:在教育对象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仁爱”思想;在教学态度上,始终坚持“诲人不倦”的乐道精神;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坚持身体力行的示范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为学生做出勤学、勤思、多闻的示范。

汉代从官学择师的条件中我们可以窥见这时作为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同时出现了诸如贾谊、董仲舒、王充、杨雄等不同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提出了影响后世的师德观。

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中将“师”与“范”联合起来,第一次形成了“师范”的观念,认为教师应当是世人的模范:“师者,人之模范也。

”这一思想对后代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明确了教师的任务,一是传道,即进行政治伦理道德教育,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是首要任务,是教师任务的核心和灵魂。

二是授业,即进行专业文化知识的教学。

三是解惑,即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现代教师其道德境界的修炼与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于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与感化。

师德建设应汲取我国古代传统师道营养,并从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思想中挖掘师德内涵。

肩负育师神圣使命加强新时代师德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基本前提。

师范生培养应坚守教师职业素养底线

师范生培养应坚守教师职业素养底线

师范生培养应坚守教师职业素养底线师范生是培养教师的专业学生群体,他们在接受教师教育和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应坚守教师职业素养底线。

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特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而作为师范生,他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保持教师职业素养底线,努力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师范生应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包括尊重学生、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诚信教学等。

师范生在实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做到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不偏袒。

师范生还要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诚信教学,不骗取学生信任,不传播虚假信息。

只有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师范生才能够树立榜样形象,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和影响。

师范生应坚守教师专业底线。

教师专业底线包括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师范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师范生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只有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师范生才能够胜任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师范生应坚守教师发展底线。

教师发展底线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探索和发展,追求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

师范生应该主动参加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师范生应积极参与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

只有坚守教师发展底线,师范生才能够保持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师范生作为培养教师的专业学生群体,应坚守教师职业素养底线,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提升,师范生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师德师风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师德师风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师德师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师德师风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师德师风的理论基础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分析教师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师德师风的理论基础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表现。

师德师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伦理学是师德师风的理论基础之一。

教育伦理学探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指导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师德观念,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

其次,教育学是师德师风的理论基础之二。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规律和方法,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教育学理论,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只有掌握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师德师风。

最后,心理学是师德师风的理论基础之三。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点,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教师师德师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更好地实践出师德师风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落地。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的总体认识和指导思想。

教师应该将自己对教育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实现教育目标。

其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于师范生礼仪问题及礼仪教育思考

关于师范生礼仪问题及礼仪教育思考

关于师范生礼仪问题及礼仪教育思考摘要:礼仪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条件。

师范生在走上教师岗位前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近年来师范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本文通过对师范生礼仪方面缺失现象的列举以及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师范生礼仪问题礼仪教育思考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帮”美称。

“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

“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

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

所以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

一、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

在人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

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

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

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接受熏陶和教育,提高道德是非鉴别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道德社会化过程。

因此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从而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

2.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师范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

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师范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成问题,但“德商”较低,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

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

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

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

为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我院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用以规范我院师德师风。

一、师德师风规范(一)政治思想规范1、学习先进文化、引领先进文化、宣传先进文化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必备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师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热爱祖国。

2、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散布有违国家政策、法规或其它不健康的思想和理论,不组织或参与非法集会、结社。

3、教师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错误倾向。

4、教师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以立德、学以立身、学以立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

5、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教师要成为“团结、创新、求是、文明”校风的创立者、实践者。

(二)业务工作规范1、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是爱岗敬业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教学管理中。

2、教师应勤于钻研业务,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仅要精通本专业及所任课程的学科内容,而且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方面有所发展。

尤其是本专业动手能力方面要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3、教师要以学术大师和名师为楷模,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

治学严谨、科学民主,勇于探索,追求创新,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同时还应有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深入实践的精神。

4、教师应积极从事科研推广工作,加强学术交流。

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科学、新技术,扩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

5、教师应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注意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6、教师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大胆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科发展,不断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要认真钻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教学计划,科学合理选定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师范生师德教育全程全方位模式构建.docx

师范生师德教育全程全方位模式构建.docx

师范生师德教育全程全方位模式构建高校师范生作为一个特定的具有双重身份的大学生群体,其师德养成,既关系到他们未来教师生涯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关系到现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想教育问题。

同时,师范生师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既是师范生的专业教育,也是师范生的思想教育。

因此,无论探讨师德教育双重功能的本质属性还是关注师范生双重身份的成长发展,都需要坚持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双重身份与双重功能:师范生师德教育寻求全程全方位的逻辑起点1.师范生的双重身份。

首先,师范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具有学习者的身份属性。

他们有义务接受思想教育、政Z教育、职业教育等。

对此,需要严把师德的“养成源”,审慎对待包括师范专业授课教师在内的能够影响到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诸多因素。

因为在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逻辑中,这些师德的“养成源”可为师范生提供多元的师德“养料”,在高校育人主体的引导下帮助师范生“输入与内化”师德。

其次,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育者,他们有义务促进未来学生的成长发展。

因此,高校师范生如何精准体认到“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师德内涵,并将其精准“滴灌”在未来的育人沃土中,需要全程全方位的师德教育,需要关注并帮助师范生“内化”师德、“表达”师德。

2.师德教育的双重功能。

师德是教师教书育人过程内隐于心的伦理道德与外化于行的规范标准。

因此,师德教育首先是一种思想教育,帮助师范生端正思想认知,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从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来看,师德教育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旨在帮助师范生形成全面而科学的教育观、职业观,从而引导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关注的是师范生思想问题,围绕着“如何当好教师”而延展的“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观问题。

因此,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要“往前看”“长远看”,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价值困惑,进而帮助他们汲取着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养料”,并转化为德性的力量;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将其内化为未来从教的行为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 范 学 校 德 育 要 注重 师 范 生行 为 规 范 内化 的教 育
陈 支 章
( 丽水 师 范 专科 学 校 松 阳 校 区. 江 松 阳 ,2 4 0 浙 330 )
摘 要 : 学校 德 育入 手 , 从 针对 师 范 生 行 为规 范 的 教 育现 状 , 出 了要 注 重 行 为规 范 的 内化 教 育 。 提
与 知识 教 育 有 机 结 合 ; 是 行 为 规 范 教 育 和 系 统 化 程 度 不 二 高, 随意 性 、 间性 、 付 性 较 严 重 ; 是 对 师 范 生 进 行 行 为 时 应 三 规 范 教 育 的 手 段 和 措 施 陈 旧 , 难 切 入 现 代 师 范 生 实 际 思 很 想 , 的甚至导致学生“ 反心理” 产生。 有 逆 的
效 应 的 关 键 。 教 育 实 践 反 复 证 明 , 范 生 行 为 规 范 的 培 养 师
分 析 了影响“ 内化 ” 因素, 的 要构 建起 “ 内化” 的机 制 , 推进 了“ 内化 ” 良性 发展 。 向 关键词 : 德育 ; 为规 范 ; 行 内化 教 育
中图 分类号 : 6 1 G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 0 0 8—6 4 (0 2 0 7 9 2 0 )4—0 8 —0 05 2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第 4期
Vo . 4 No. 12 4
丽 水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NAL 0F LI HUI T 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ACHERS C OLL EGE
20 0 2年 8月
Au . 0 2 g 2 0
3 .只 注 重 行 为 规 范 的 学 习, 行 为 规 范 养 成 既 不 到 而
对性 地激 发师 范生的受 教兴 趣 , 以便 于使 他 们形 成 内化行
为规 范 的 良好 心理 基 础 , 取 产 生 教 学 双 方 的 同 频 共 振 。 争 2 .情 感 参 与 因 素 。 由于 受 不 同 层 次 需 要 的 限 制 。 范 师 生行 为 规 范 内 化 会 受 到 情 感 参 与 的 影 响 。 从 某 种 角 度 来 说 , 范 生 的情 感 体 验 是 内 化 活 动 中 产 生 共 鸣 、 漠 或 逆 反 师 冷
德 育 教 育 的一 项 重 要 内容 。

二 、 响 师 范 生 行 为 规 范 内 化 的 因 素 影 之 所 以存 在 以 上 问 题 , 健 在 于 师 范 学 校 教 育 忽 视 了 关
这样 一 个 基 本 事 实 : 范 生 是 处 在 复 杂 社 会 大 环 境 中 的 个 师
体 , 行 为 规 范 的 内 化 过 程 , 先 表 现 为 有 目 的 的 选 择 过 其 首 程 , 为 他 们 对 来 自外 界 的行 为 规 范 不 是 盲 目接 受 的 . 是 因 而 根 据 自 己 的感 性 经 验 或 理 性 认 识 有 选 择 地 取 舍 。 故 解 决 问 题的首要环 节是寻找影 响师范生 行为规 范内化 的因素。 1 .需 要 驱 动 因 素 。 师 范 生 是 具 有 具 体 而 现 实 需 要 的 人 , 为 规 范 的 内 化 是 在 其 自身 需 要 的 驱 动 下 进 行 的 。 因 行 此 , 范 生 的 行 为 规 范 , 是 党 和 人 民 根 据 社 会 对 他 们 素 质 师 应 提 出 的 要 求 , 时 , 应 该 是 他 们 个 人 为 了达 到 社 会 所 要 求 同 更 的道 德 素 质 水 平 . 自 己更 好 地 适 应 社 会 、 存 发 展 的 需 使 生 要 , 内容 应 该 直 接 与 他 们 个 人 立 身 做 人 、 行 举 止 密 切 相 其 言 关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能 准 确 地 把 握 师 范 不 同 层 次 需 要 。 针 有
世 界 已进 入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范 学 校 面 临 着 培 养 思 想 师
在 行 为规 范 教 育 过 程 中 忽 视 了 “ 化 ” 直 接 后 果 。 师 范 生 内 的 只有 将 知 识 内化 为 素 质 。 能 外 化 为 行 为 。 因此 , 校 德 育 才 学 必须在“ 内化 ” 下 功 夫 , 培 养 师 范 生 良 好 的 行 为 规 范 放 上 把
于知 识 层 面 。 一 是 德 育 内容 脱 离 实 际 , 大 道 理 ” 输 得 多 . “ 灌 面 对 现 实 的教 育 少 ; 是 教 育 止 于 知 识 层 面 . 识 灌输 一 结 二 知
束。 教育 也完结 了, 其行为 内化 的强度和力度远远 不够 。
2 .在 教 育 方 法 上 强调 说 教 , 为 规 范 教 育 缺 乏 有 效 途 行 径 。一 是 对 学 生 行 为 规 范 的教 育 缺 乏 自主 性 、 目的 性 。 能 未
在核心地位 。
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都 过 硬 的综合 性人 才 的重 任, 要 教 育 师 范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生 观 、 值 观 , 他 们 在 人 价 使 掌握 丰 富 的科 学 文 化 知 识 的 同 时 , 得 到 人 格 的 完 善 和 思 也 想 的升 华 。而 培 养 师 范 生 的 良好 行 为 规 范 , 是 师 范 学 校 则

师范学生行为规范 教育的现状分析
师范学校 虽然非 常重视 对 学生 进行 行 为规范 的教 育, 但 是 . 面 客 观 地 审 视 师 范 生 行 为规 范教 育 的 现 实 状 况 . 全 就 会 发现 还 存 在 着 许 多 不 尽 如人 意 的 地 方 , 主 要 表 现 在 : 其 1 .影响 师 范 生 行 为 的 因 素 复 杂 。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停 留 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