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年(5-7岁前,尤其是婴儿期)缺少
黄髓,骨髓造血储备能力甚少,此时
肝、脾、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 儿期造血状态,称为EMH。
胚胎期(或胎儿期) 造血变化图
复习
男性:4.0-5.5 ×1012/l RBC 女性:3.5-5.0 ×1012/l
中性粒细胞: 50-70%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0.75%
生理性贫血
–时间:生后一周开始下降,至2-3月(812周)达最低,6月时恢复正常水平,平均 每周下降Hb10g/L
–程度:轻度贫血,自限性。
足月儿最低100-110g/L 早产儿最低70-90g/L,早产儿出现早而重
–意义:有利于确定病理性贫血的诊断标
准
①自主R建立 ②血氧含量小 ③RBC寿命短等因素
3、知道正确应用铁剂,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A.正确指导服用铁剂:
①.应向病人说明空腹时服用铁剂吸收较好,但有消 化道疾病或有胃肠道反应者应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②.避免与牛奶、茶水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③.口服液体铁剂时需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
B.观察口服铁剂的反应: ①.口服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易引起恶心呕吐、 胃部不适。
病 因 分 类
慢性肾脏病贫血
2、溶血性
RBC内在异常 RBC外在因素
急性 3、失血性 慢性
3.按贫血时RBC形态分类:
正常值
MCV(fl) MCH(pg) MCHC(%)
80~94 正细胞性 大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28~32 28~32 >32 <28
32~38 32~38 32~38 32~38
80~94 >94 <80
<80
<28
<3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rt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一、概述: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合成减 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
红细胞
WBC
血液 Pt
血浆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1-8% (100-300) ×10 /l
9
小儿血液特点
• 一、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其变化规律 –RBC数:由高→低,出生时5.0×1012-7.0×1012/L –Hb量:由高→低,出生时150-220g/L –RBC特性: 1、出生时为大细胞 2、出生RBC寿命短,足月儿为80-100d,早产 儿为60-80d 网织红细胞数:高→低→正常
较多RBC于 短期内破坏
※ 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①较多RBC破坏 ② RBC寿命较短(100天) ③ RBC生成素↓ ④循环血量↑(发育↑) ⑤骨髓暂时造血功能↓等因素
2-3月出现 轻度贫血
※ 生理性贫血
二、白细胞数和分类及其变化规律
–白细胞数:高→低→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 •出生时:N 0.65 •4-6天:第一次交叉 • 然后:L 0.60 N 0.35 L 0.30
• 5.粘膜的改变:口角炎、舌 炎、舌乳头萎缩。咽下困难, 或咽下梗阻感 • 6.皮肤:皮肤干燥、角化、 萎缩无光泽。毛发易断易脱。 指甲扁平、脆薄易裂,甚至呈 勺状,亦称反甲。 • 7、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率增快、 心脏扩大。 • 8、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合 并感染。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形态学检查
⑶铁剂治疗后反映: 口服铁剂 : 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 网织RBC: 2 ~ 3天后开始↑,5 ~7天达高 峰,2 ~ 3周后降至正常。 HB:治疗2周后HB逐渐上升 4、输RBC 适应症: ①贫血严重,尤其发生心衰者; ②合并感染者 ③急需外科手术者 5.预防措施 • (1)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和妇幼保健工作 •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积极治疗和预防各种导致 缺铁性贫血的疾病
• ⑴口服铁剂:二价铁易吸收(硫酸亚铁 ) 注意: ①两餐间服药(胃粘膜刺激↓,有利吸收) ②加Vc→↑增加铁吸收 ③勿与牛奶、茶、咖啡、蛋(抑制铁吸收) ④铁剂用至HB正常水平后2月左右再停药 (补充铁储存) ⑤治疗中测血清铁蛋白→免过量 ⑥如口服3周无效→诊断后查其他原因
⑵注射铁剂
较易出现不良反应故较少用,常在不能口服 铁的情况下使用。 适应症: • 1) 口服铁剂胃肠反应严重无法耐受 • 2) 严重消化道疾病铁剂吸收不良 • 3) 妊娠晚期的病人等 • 注射用铁剂: 常用的是右旋糖酐铁。 因注射铁剂不通过肠黏膜屏障直接人血, 须计算注射剂量,以免过量铁中毒。
故生后4个月内不发病
2、吸收障碍:慢性腹泻、小肠病变、小肠切除 等 可致 3、需要增加:早产儿、慢性溶血等的需要增加 4、代谢障碍:
5、药物作用
⑴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使结肠内部分含叶酸 细菌被清除,影响叶酸供应。(正常结肠内 细菌含叶酸,可被吸收)供人体之需。 ⑵长期使用抗叶酸制剂; (如氨钾碟呤→可抑制叶酸还原酶→阻抑叶酸 转变为四氢叶酸 ) ⑶长期服用某些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扑癫 酮,苯巴比妥)也可导致叶酸缺乏,可能是 抗癫痫药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或药物置换叶 酸的载体。
⒈摄入量不足
①胎儿→胎盘→ VB12(出生时贮存在肝内约20~25ug 当孕妇缺乏→胎儿肝内贮存↓易致病 ②单纯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婴儿; ③乳母长期素食或患有VB12吸收障碍的疾病; ④偏食(仅进植物性食物不含VB12 →年长儿、成人 )
2、吸收和运输障碍
①泻→叶酸、 VB12、Vc↓;
②肝病→叶酸代谢↓;
由于缺乏VB12或(和)叶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主要临床特点: ①贫血(皮肤粘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肿大、动作智力↓) ②RBC↓ ↓HB↓RBC胞体大 ③骨髓巨幼变(出现巨幼RBC) ④ V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⑤6~18月多见 ⑥Vc↓及感染时易发病
【病因】
㈠ VB12缺乏原因
三 临床表现 –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缓慢,6-24月 最多见。 • 1、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以唇、口 腔黏膜、甲床明显。乏力、头晕。 • 2、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淋巴结肿 大。 • 3、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可有异 食癖、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 • 4、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不安、萎靡不 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②.口服铁剂期间,大便可呈黑色,铁与肠道内硫化 氢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铁所致
C.判断铁剂疗效: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网织红细胞上 升。4~5天后,网织红细胞计数上升,1周左右达高 峰;治疗l周左右,血红蛋白开始上升,8—10周可达 正常。在此期间,观察病人症状有无改善,监测血象、 血清铁等,以判断药物的疗效
二 病因:
♨铁在体内储存不足: 胎儿后期储铁量最多 ♨铁的入量不足: 正常婴儿铁的需要量0.6mg/d,食物是获得 铁的主要来源。乳类含铁量均少。 单纯乳类喂养、年长儿偏食 ♨生长发育快: 生后3~4个月时,先天储铁已经用尽,小 儿生长快,血容量增加快,需铁量多。 ♨吸收障碍: ♨铁的丢失过多: ①慢性失血 ;②大量牛奶喂养
③胃粘膜萎缩→内因子缺乏 ④抗生素→细菌合成叶酸、维生素↓。
3、需要量↑
①婴儿→长↑需要↑(新生儿、未成熟儿) ②严重感染时VB12 →消耗↑ ③叶酸额外消耗→Vc
㈡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不足: 单纯乳类未加辅食易发病→
羊乳含叶酸低、牛乳加热等 遭破坏→奶粉、蒸发乳
好发年龄4-7个月→ 胎儿在母体得到叶酸存于肝,
•
•
4-6岁:第二次交叉
7岁后:达成人比例
白细胞分类变化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4-6d
4-6y
白细胞分类变化图示
血小板
(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 9 与成年人相似 150-250×10 /l (15-25万/㎜3)
HB种 类
三种HB(一般正常人RBC内) HBF HB HBA2 出生时 70% 30% <1% 1岁 <5% 2岁 <2% 95% 2-3%
4、防止感染
5、健康教育
【预防】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 收利用率较高。 2、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 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精肉、 血、内脏、鱼等); 3、婴幼儿食品加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4、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宜自2个月 左右加铁剂预防。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呈大细胞性贫血 ①RBC↓ ↓、 HB↓ ②大细胞性: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 ③巨幼变:可见巨幼变的有核RBC ④网织RBC↓ ⑤血小板↓WBC ↓
⑥中性粒细胞↓
2、骨髓象
增生明显 活跃
【发病机制】
叶酸还原酶 叶酸↓ 四氢叶酸↓→合成DNA ↓C核 VB12催化↓ HB合成正常 C浆
核发育落后胞浆
胞体大、核分叶过多
VB12
N髓鞘中脂蛋 → ↓周围N变性→N精神症状 白形成有关 胃肠道粘膜→ ↓舌炎胃炎等消化道症状 代谢所必需
【临床表现】
<2岁婴幼儿占96%,起病缓慢。主要表现: 1、一般表现: 虚胖或颜面轻度浮肿,毛发稀疏发黄,皮肤出 血点瘀斑。 2、贫血表现: 轻中度贫血、面色黄染、疲乏无力、肝脾肿大。 3、N精神症状: VB12↓表情呆滞、嗜睡、反应迟钝; 4、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腹泻呕吐、舌炎等。
血细胞。
• 骨髓分为 红骨髓 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
黄骨髓 骨髓潜在的造血能力
婴儿期:全部为红髓 儿童期(5-7y前):红髓多,黄髓少 年长儿:红髓少,黄髓多
2.髓外造血(EMH)
正常小儿正常情况下髓外造血极少
当机体需要增加造血时(如:感染、
溶血、贫血、骨髓异常细胞浸润、骨
髓纤维化等情况),由于小儿生后头
【治疗】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铁剂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避免感染、注意休息、保护心功能。
根据消化能力,适当↑铁质食物。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轻度贫血→改善喂养可恢复
中度以上贫血→配合药物治疗 2、去因治疗: 安排饮食、饮食习惯、食物组成,偏食纠正; 驱虫、治疗肠道畸形、控制慢性出血。
来自百度文库
• 3、铁剂治疗:
新生儿占体重 10%(300ml) 儿童(10岁) 8—10% 成人 6—8 %
血容量
小儿贫血
• 一、概念 –单位体积末梢血中的RBC数 和Hb量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 明显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 血。
–诊断标准:
<6月者: ⑴生理性贫血:为轻度贫血(Hb>90g/L) 水平 ⑵病理性贫血: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 : Hb<90g/L 4~6月: Hb<100g/L – 6月~6岁: Hb<110g/L – 6岁~14岁:Hb<120g/L
小儿造血特点
胚 胎 期 造 血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早期)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6 月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中期)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后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后期) • 胚胎期造血的三个阶段不是 截然分割的。
生后造血
• 1.骨髓造血: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各种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 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 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 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染色浅淡, 中心淡染区扩大。
(2)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数 量增多。和分裂细胞多见,多数幼红细胞体 积变小,胞浆量减少,核成熟早于浆成熟。 (3)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降低 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的饱 和度降低
六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2、营养失调
3、有感染的危险
4、知识缺乏
七 护理措施
• 1、休息与活动
• 尽量自我照护,以不感到疲乏为 度; • 一般不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 • 保持患儿心情愉快,防止烦躁、 哭闹而增加需氧量
2.合理饮食
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尤其 应富含铁。 应选择含铁较丰富的瘦肉、动物肝、蛋黄、鱼、豆类、 紫菜、海带和木耳等;
– 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 Hb↑4%
• 二、贫血的分类方法: 1.按贫血的程度分类: 轻度 Hb (g/L)
90~ 120
中度 60~ 90
重度
极重度
30~60 <30
RBC
×1012 /l
3~4
2~3
1~2
<1
营养性贫血:造血物质缺乏 贫血分类 1. RBC和 再生障碍性贫血: HB 生成 其他:感染 炎症及癌性贫血 不足
黄髓,骨髓造血储备能力甚少,此时
肝、脾、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 儿期造血状态,称为EMH。
胚胎期(或胎儿期) 造血变化图
复习
男性:4.0-5.5 ×1012/l RBC 女性:3.5-5.0 ×1012/l
中性粒细胞: 50-70%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0.75%
生理性贫血
–时间:生后一周开始下降,至2-3月(812周)达最低,6月时恢复正常水平,平均 每周下降Hb10g/L
–程度:轻度贫血,自限性。
足月儿最低100-110g/L 早产儿最低70-90g/L,早产儿出现早而重
–意义:有利于确定病理性贫血的诊断标
准
①自主R建立 ②血氧含量小 ③RBC寿命短等因素
3、知道正确应用铁剂,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A.正确指导服用铁剂:
①.应向病人说明空腹时服用铁剂吸收较好,但有消 化道疾病或有胃肠道反应者应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②.避免与牛奶、茶水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③.口服液体铁剂时需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
B.观察口服铁剂的反应: ①.口服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易引起恶心呕吐、 胃部不适。
病 因 分 类
慢性肾脏病贫血
2、溶血性
RBC内在异常 RBC外在因素
急性 3、失血性 慢性
3.按贫血时RBC形态分类:
正常值
MCV(fl) MCH(pg) MCHC(%)
80~94 正细胞性 大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28~32 28~32 >32 <28
32~38 32~38 32~38 32~38
80~94 >94 <80
<80
<28
<3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rt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一、概述: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合成减 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
红细胞
WBC
血液 Pt
血浆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1-8% (100-300) ×10 /l
9
小儿血液特点
• 一、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及其变化规律 –RBC数:由高→低,出生时5.0×1012-7.0×1012/L –Hb量:由高→低,出生时150-220g/L –RBC特性: 1、出生时为大细胞 2、出生RBC寿命短,足月儿为80-100d,早产 儿为60-80d 网织红细胞数:高→低→正常
较多RBC于 短期内破坏
※ 生理性贫血 Physiological anemia ①较多RBC破坏 ② RBC寿命较短(100天) ③ RBC生成素↓ ④循环血量↑(发育↑) ⑤骨髓暂时造血功能↓等因素
2-3月出现 轻度贫血
※ 生理性贫血
二、白细胞数和分类及其变化规律
–白细胞数:高→低→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 •出生时:N 0.65 •4-6天:第一次交叉 • 然后:L 0.60 N 0.35 L 0.30
• 5.粘膜的改变:口角炎、舌 炎、舌乳头萎缩。咽下困难, 或咽下梗阻感 • 6.皮肤:皮肤干燥、角化、 萎缩无光泽。毛发易断易脱。 指甲扁平、脆薄易裂,甚至呈 勺状,亦称反甲。 • 7、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率增快、 心脏扩大。 • 8、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合 并感染。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形态学检查
⑶铁剂治疗后反映: 口服铁剂 : 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 网织RBC: 2 ~ 3天后开始↑,5 ~7天达高 峰,2 ~ 3周后降至正常。 HB:治疗2周后HB逐渐上升 4、输RBC 适应症: ①贫血严重,尤其发生心衰者; ②合并感染者 ③急需外科手术者 5.预防措施 • (1)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和妇幼保健工作 •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积极治疗和预防各种导致 缺铁性贫血的疾病
• ⑴口服铁剂:二价铁易吸收(硫酸亚铁 ) 注意: ①两餐间服药(胃粘膜刺激↓,有利吸收) ②加Vc→↑增加铁吸收 ③勿与牛奶、茶、咖啡、蛋(抑制铁吸收) ④铁剂用至HB正常水平后2月左右再停药 (补充铁储存) ⑤治疗中测血清铁蛋白→免过量 ⑥如口服3周无效→诊断后查其他原因
⑵注射铁剂
较易出现不良反应故较少用,常在不能口服 铁的情况下使用。 适应症: • 1) 口服铁剂胃肠反应严重无法耐受 • 2) 严重消化道疾病铁剂吸收不良 • 3) 妊娠晚期的病人等 • 注射用铁剂: 常用的是右旋糖酐铁。 因注射铁剂不通过肠黏膜屏障直接人血, 须计算注射剂量,以免过量铁中毒。
故生后4个月内不发病
2、吸收障碍:慢性腹泻、小肠病变、小肠切除 等 可致 3、需要增加:早产儿、慢性溶血等的需要增加 4、代谢障碍:
5、药物作用
⑴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使结肠内部分含叶酸 细菌被清除,影响叶酸供应。(正常结肠内 细菌含叶酸,可被吸收)供人体之需。 ⑵长期使用抗叶酸制剂; (如氨钾碟呤→可抑制叶酸还原酶→阻抑叶酸 转变为四氢叶酸 ) ⑶长期服用某些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扑癫 酮,苯巴比妥)也可导致叶酸缺乏,可能是 抗癫痫药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或药物置换叶 酸的载体。
⒈摄入量不足
①胎儿→胎盘→ VB12(出生时贮存在肝内约20~25ug 当孕妇缺乏→胎儿肝内贮存↓易致病 ②单纯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婴儿; ③乳母长期素食或患有VB12吸收障碍的疾病; ④偏食(仅进植物性食物不含VB12 →年长儿、成人 )
2、吸收和运输障碍
①泻→叶酸、 VB12、Vc↓;
②肝病→叶酸代谢↓;
由于缺乏VB12或(和)叶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主要临床特点: ①贫血(皮肤粘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肿大、动作智力↓) ②RBC↓ ↓HB↓RBC胞体大 ③骨髓巨幼变(出现巨幼RBC) ④ V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⑤6~18月多见 ⑥Vc↓及感染时易发病
【病因】
㈠ VB12缺乏原因
三 临床表现 –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缓慢,6-24月 最多见。 • 1、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以唇、口 腔黏膜、甲床明显。乏力、头晕。 • 2、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淋巴结肿 大。 • 3、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可有异 食癖、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 • 4、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不安、萎靡不 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②.口服铁剂期间,大便可呈黑色,铁与肠道内硫化 氢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铁所致
C.判断铁剂疗效: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网织红细胞上 升。4~5天后,网织红细胞计数上升,1周左右达高 峰;治疗l周左右,血红蛋白开始上升,8—10周可达 正常。在此期间,观察病人症状有无改善,监测血象、 血清铁等,以判断药物的疗效
二 病因:
♨铁在体内储存不足: 胎儿后期储铁量最多 ♨铁的入量不足: 正常婴儿铁的需要量0.6mg/d,食物是获得 铁的主要来源。乳类含铁量均少。 单纯乳类喂养、年长儿偏食 ♨生长发育快: 生后3~4个月时,先天储铁已经用尽,小 儿生长快,血容量增加快,需铁量多。 ♨吸收障碍: ♨铁的丢失过多: ①慢性失血 ;②大量牛奶喂养
③胃粘膜萎缩→内因子缺乏 ④抗生素→细菌合成叶酸、维生素↓。
3、需要量↑
①婴儿→长↑需要↑(新生儿、未成熟儿) ②严重感染时VB12 →消耗↑ ③叶酸额外消耗→Vc
㈡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不足: 单纯乳类未加辅食易发病→
羊乳含叶酸低、牛乳加热等 遭破坏→奶粉、蒸发乳
好发年龄4-7个月→ 胎儿在母体得到叶酸存于肝,
•
•
4-6岁:第二次交叉
7岁后:达成人比例
白细胞分类变化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4-6d
4-6y
白细胞分类变化图示
血小板
(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 9 与成年人相似 150-250×10 /l (15-25万/㎜3)
HB种 类
三种HB(一般正常人RBC内) HBF HB HBA2 出生时 70% 30% <1% 1岁 <5% 2岁 <2% 95% 2-3%
4、防止感染
5、健康教育
【预防】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 收利用率较高。 2、做好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 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精肉、 血、内脏、鱼等); 3、婴幼儿食品加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4、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宜自2个月 左右加铁剂预防。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呈大细胞性贫血 ①RBC↓ ↓、 HB↓ ②大细胞性: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 ③巨幼变:可见巨幼变的有核RBC ④网织RBC↓ ⑤血小板↓WBC ↓
⑥中性粒细胞↓
2、骨髓象
增生明显 活跃
【发病机制】
叶酸还原酶 叶酸↓ 四氢叶酸↓→合成DNA ↓C核 VB12催化↓ HB合成正常 C浆
核发育落后胞浆
胞体大、核分叶过多
VB12
N髓鞘中脂蛋 → ↓周围N变性→N精神症状 白形成有关 胃肠道粘膜→ ↓舌炎胃炎等消化道症状 代谢所必需
【临床表现】
<2岁婴幼儿占96%,起病缓慢。主要表现: 1、一般表现: 虚胖或颜面轻度浮肿,毛发稀疏发黄,皮肤出 血点瘀斑。 2、贫血表现: 轻中度贫血、面色黄染、疲乏无力、肝脾肿大。 3、N精神症状: VB12↓表情呆滞、嗜睡、反应迟钝; 4、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腹泻呕吐、舌炎等。
血细胞。
• 骨髓分为 红骨髓 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
黄骨髓 骨髓潜在的造血能力
婴儿期:全部为红髓 儿童期(5-7y前):红髓多,黄髓少 年长儿:红髓少,黄髓多
2.髓外造血(EMH)
正常小儿正常情况下髓外造血极少
当机体需要增加造血时(如:感染、
溶血、贫血、骨髓异常细胞浸润、骨
髓纤维化等情况),由于小儿生后头
【治疗】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铁剂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避免感染、注意休息、保护心功能。
根据消化能力,适当↑铁质食物。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轻度贫血→改善喂养可恢复
中度以上贫血→配合药物治疗 2、去因治疗: 安排饮食、饮食习惯、食物组成,偏食纠正; 驱虫、治疗肠道畸形、控制慢性出血。
来自百度文库
• 3、铁剂治疗:
新生儿占体重 10%(300ml) 儿童(10岁) 8—10% 成人 6—8 %
血容量
小儿贫血
• 一、概念 –单位体积末梢血中的RBC数 和Hb量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 明显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 血。
–诊断标准:
<6月者: ⑴生理性贫血:为轻度贫血(Hb>90g/L) 水平 ⑵病理性贫血: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 : Hb<90g/L 4~6月: Hb<100g/L – 6月~6岁: Hb<110g/L – 6岁~14岁:Hb<120g/L
小儿造血特点
胚 胎 期 造 血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早期)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6 月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中期)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后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后期) • 胚胎期造血的三个阶段不是 截然分割的。
生后造血
• 1.骨髓造血: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各种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 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 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 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染色浅淡, 中心淡染区扩大。
(2)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数 量增多。和分裂细胞多见,多数幼红细胞体 积变小,胞浆量减少,核成熟早于浆成熟。 (3)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降低 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的饱 和度降低
六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2、营养失调
3、有感染的危险
4、知识缺乏
七 护理措施
• 1、休息与活动
• 尽量自我照护,以不感到疲乏为 度; • 一般不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 • 保持患儿心情愉快,防止烦躁、 哭闹而增加需氧量
2.合理饮食
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尤其 应富含铁。 应选择含铁较丰富的瘦肉、动物肝、蛋黄、鱼、豆类、 紫菜、海带和木耳等;
– 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 Hb↑4%
• 二、贫血的分类方法: 1.按贫血的程度分类: 轻度 Hb (g/L)
90~ 120
中度 60~ 90
重度
极重度
30~60 <30
RBC
×1012 /l
3~4
2~3
1~2
<1
营养性贫血:造血物质缺乏 贫血分类 1. RBC和 再生障碍性贫血: HB 生成 其他:感染 炎症及癌性贫血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