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披露《荷花淀》屡被误读删削
孙犁《荷花淀》原文及读后感
孙犁《荷花淀》原文及读后感《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
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
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孙犁《荷花淀》原文及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荷花淀》大船追的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的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
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
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
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
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
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
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
孙犁《荷花淀》课后习题及答案
孙犁《荷花淀》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泅.水(qiú)苇.眉(wěi)菱.角(línɡ)扑棱棱..(lénɡ)B. 晌.午(shǎnɡ)摇橹.(lǔ)嘱.咐(zhǔ)横.样子(hènɡ)C. 吆.喝(yāo)烟波.(bō)细腻.(nì)吮.指头(shǔn)D. 缠绞.(jiǎo)惦.记(diàn)凫.水(fú)撅.着嘴(jué)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小褂席篾傻想藕断丝连B. 湿润警诫梭鱼铜墙铁璧C. 虾篓膝盖纸盒欢天喜地D. 嘱咐包裹衣裳织布穿梭3. 给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女人的手指____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____身子长在水里。
(3)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____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
A.震截戴B.振接带C.振接带D.震接戴4. 下列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犁是一位在小说创作上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荷花淀》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悲壮的战争故事。
B.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探亲遇险”、“助夫杀敌”三个片断,对其他内容则粗线条勾勒或侧面暗示,给人以内在的节奏感。
C. 文中的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
如写荷花淀夜景,以月下自然景物的美衬托人物的美;写正午淀上的风光,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状态,情景相生。
D.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
5.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 “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借代B.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如诗的荷韵,纯美的赞歌——再读孙犁《荷花淀》
如诗的荷韵,纯美的赞歌——再读孙犁《荷花淀》如诗的荷韵,纯美的赞歌——再读孙犁《荷花淀》四川巴中中学明戈利 636000作为孙犁先生的代表作和“荷花淀派”扛鼎之作,《荷花淀》以其质朴简练的语言和清新淡远的艺术风格,多年来一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并深受读者喜爱和社会好评,但传统的解读一般多停留在作品人物形象和具有政治色彩的主题两个层面:小说塑造了白洋淀广大妇女勤劳善良、温柔体贴和机智勇敢、坚定乐观的群体形象,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和实践。
对于一部穿越历史风云、撼动几代读者的经典作品而言,如果仅作如此肤浅和单一的赏读和品鉴,不免审美视野过于狭窄,审美趣味过于平淡,难以挖掘和领略到该篇诗体小说的隽永韵味和审美情趣。
那么《荷花淀》的真正艺术价值和艺术追求在哪里呢?它永恒的艺术魅力又潜隐于何处?我认为如果从文艺美学的视野来审视和解构,《荷花淀》一文之美至少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绚丽多姿的语言美1、准确入微的语言细节美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对于叙事性文学作品来说,细节产生魅力,细节决定高下。
细节是展现行为进程、描摹点染场景,从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
成功的细节催生一个鲜活的形象,缺乏或是失败的细节将有可能埋没一个不朽的人物。
勿庸置疑,《荷花淀》中的人物细节描写是成功而独到的。
“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膝盖,光着脚。
”该处肖像和衣着的细描,不仅交代了水生朴实的农民身份,而且我们眼前也浮现出了一位如荷花般纯洁美好的青年,他做事干练,活力无限。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一个“震动”和“吮”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细腻地刻画了女人对水生决定参军的惊讶和努力平衡内心情绪的心理活动。
“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些描写打捞战利品的感人细节则又流溢出了男人和女人们之间不计得失、相互关爱的真挚情谊和高尚的集体主义观念。
《荷花淀》ppt课件
植被景观
平原上植被丰富,荷花淀 周边更是绿树成荫,水草 丰茂,与荷花相映成趣。
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元素挖掘
荷花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01
荷花在冀中平原民间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吉祥、纯洁
的象征。
与荷花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02
流传着许多与荷花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荷花仙子”、
“藕断丝连”等。
传统文化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
优美语言及艺术手法探讨
优美语言
孙犁的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他善于运用生动的 细节描写和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水乡风情。
艺术手法
孙犁在《荷花淀》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 对比等,使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同时,他还巧妙地结 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又讴歌了人性的美好。
互动性传播方式
利用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与受 众进行互动,引导受众参与讨论 和分享,形成口碑传播效应。
受众接受度调查与反馈
受众群体分析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受 众群体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荷花 淀》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受众反馈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评论等方式收集 受众对《荷花淀》改编版本和传播策 略的反馈意见,为后续的传播和推广 提供参考。
角色扮演:模拟文中情节,加深理解
情节选取与角色分配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学生分组并分配角色,准备进行角 色扮演。
情节表演
学生按照分配的角色,模拟文中情节进行表演,通过亲身参与加深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表演评价与讨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对表演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教师引导 全班学生讨论表演中所体现的人物特点和情节发展。
语文:3.12《荷花淀》课文精讲
12.荷花淀·课文精讲1 .文本全解。
(1) 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孙犁(1913 — 1996)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
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
1936 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
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
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这时还只有二十多岁。
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944 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
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 ( 赵树理风格) 齐名。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本文写于1945 年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
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女口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
对有关《荷花淀》争论的几点看法(一)
对有关《荷花淀》争论的几点看法(一)对有关《荷花淀》争论的几点看法(一)归园田居主人对有关《荷花淀》争论的几点看法(一)文/ 归园田居主人《新高考》的上刊登了发生在2007年的一场关于《荷花淀》的争论,从上的文章内容来看,事情是由一个叫梁卫星的文章引起的,其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
我是反对梁卫星文章的观点的,但是对反梁派的其中有些观点也不敢认同。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本文先对一位叫叶永玲的老师的执教记录说一说我的看法。
由《荷花淀》引起的争论(节选)叶永玲时间:3/23/2007A.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战争根本不可能是这样轻松,真实的情景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人员伤亡难以计数,我认为美化了战争……A.一船人被打沉了,虽然是敌人,但这样的欢笑场面还是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说明】文中的A是一名学生。
(听到这里,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安静,许多人显出气愤模样,在下面议论纷纷,更有人争先恐后予以反驳。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杀人者在杀人时会感到难过、不舒服,杀人的惨剧是不是会减少许多?如果这世界上的人都知道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善良的人们还用被迫杀人以自卫吗?即使是被逼无奈的杀人,是否又是一件轻松愉快、令人心情舒畅的事呢?【点评】A同学认为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战争根本不可能是这样轻松,真实的情景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人员伤亡难以计数,我认为美化了战争。
笔者发现,现在很多学生总是用抽象的概念讨论问题,而不是具体地讨论问题。
《荷花淀》描写的是一支中国抗日根据地的人数不多的地方游击队伏击日寇一支小部队(一只大船上也许只有几个日本兵)的极小规模的战斗,不是敌我双方成建制的大规模部队的正规战役,因此所谓的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人员伤亡难以计数,实在是脱离了课文的内容,纯属A同学的主观想象。
孙犁有没有在美化战争?我认为是在某种程度上美化了战争。
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要搞清楚。
第一,以战争必定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人员伤亡难以计数来认定孙犁美化战争,理由很可笑。
呜咽在地表以下──《荷花淀》的重新解读
她时不时地望望淀里心中波澜壮阔想想丈夫从事的工作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想想自己独守空闺的痛苦想想家里的困苦生活想着男人今日晚得不正常这渐渐明亮的月亮这渐渐流逝的青春年华心中是何等复杂
文掌评论
呜 咽 在 地 表 以 下
《 花淀》的重新解 读 荷
代 君 丽
湖 北省 十堰 市柳 林 中学 42 0 40 0
作 为一篇解放 区的小说 ,作者成 功地将妇 女的真实 处境与对她 偏要 在夏夜里 苦苦等待 ,而且 从后 文看 来 ,这 种等待 已经是 她们生 们 的 同情写 了进去 ,但 他时刻 注意将这 真实 的情境置 于革 命话语 活 的常态 了。不知这位 女子看 着这荷 花有没有 这些可怕 的感 受 .但 的笼 罩之下 ,而且在小说 巾两者结 合得似乎 非常完 美 。这是 这篇小 在作 者的潜意识 里肯定 是有 的 ,如王 昌龄在 《 闺怨 》里写 的 “ 忽见 说在 解放 区成名 的主要原 因。诗 意地反 映革命 。无 论从反 映主流话 陌头 杨柳色 ,悔 教夫婿 觅封侯 ” 可是 这里 的丈夫进行 的关 系民族
《荷花淀》
倡导性别平等观念
03
荷花淀中女性角色的勇敢坚定,有助于倡导当代社会
性别平等观念,推动妇女事业进步。
跨文化传播中荷花淀影响力评估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荷花淀作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在跨文化传 播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学走 向世界舞台。
展现中国抗战精神
荷花淀所展现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精神,在跨文化 传播中能够树立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形象,提升国 家文化软实力。
03
推荐阅读当代作家铁凝、王安忆等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如《
哦,香雪》、《小鲍庄》等,进行横向对比。
读者心得体会分享
女性形象的启示
通过阅读《荷花淀》,谈谈对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认识 以及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
地域文化的魅力
分享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荷花淀地区独特的地域文 化和风土人情。
文学审美体验
畅谈在阅读《荷花淀》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如 对作品语言、情感、意境等方面的感受。
04 社会价值探讨
荷花淀所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现象
抗日战争时期社会背景
小说通过描绘荷花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 国社会的艰难历程和人民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
农村生活与社会变迁
荷花淀作为农村地区,其生活场景和社会变迁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 社会的现实状况,如封建残余思想、农民生活困苦等。
妇女地位与觉醒
这句话通过“藕断丝连”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妇女们对 丈夫的思念和牵挂,同时展示了她们深明大义、坚强勇敢 的品质。
03 艺术手法分析
荷花淀中意象运用及效果
荷花淀的意象
荷花淀作为核心意象,象征着美丽、纯净与生命力。通过细腻的描绘,荷花淀呈 现出一种宁静、梦幻的美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高中试卷-8《荷花淀》(同步习题)(含答案)
《荷花淀》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攒击(cuán)凫水(fú)泅水(qiú)金锭(dìng)B.淀粉(diàn)菱角(líng)膝盖(xī)惦记(diàn)C.挣扎(zhēng)熨帖(yù)卖弄(lòng)择菜(zhái)D.勾引(gōu)晌午(shǎng)垂涎(xián)好逸恶劳(hào)【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C项,“ 卖弄(lòng)”读音错误,应读“nòng”。
故选C。
2.下列句子顺序已打乱,请重新排列,选出语意最连贯的一项()①孙犁的《荷花淀》则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荷花淀中一群温柔多情、坚贞勇敢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她们仿佛是荷花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②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悠扬的歌声从荷花丛中飘出。
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④王昌龄的《采莲曲》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采莲图画。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的能力。
从①句中的“则”可以看出写孙犁的一句应放在后面,排除AB;③是王昌龄《采莲曲》的原诗.应放在最前面,④中的“采莲图画”和②是总分关系,要排列在一起,排除C。
故选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B.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D.《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能力。
屡被误读删削的《荷花淀》
屡被误读删削的《荷花淀》作者:杨建民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6期一1963年6、7月间,孙犁收到在晋察冀工作时两位战友的孩子(高中学生)的一封来信。
这封信里对孙犁的作品表达了在认真阅读基础上的由衷喜爱。
对于这一点,孙犁感到很高兴。
他先前也接到过一些同学的来信,虽然对作品的内容有赞赏或批评,可“好像都是道听途说,并没有仔细地阅读我的书。
他们是人云亦云的。
他们是听到风声便随着来了雨声的”。
这位高中学生在信的后半,还对孙犁的几篇作品提出了一些具体、切实可行的意见。
这使孙犁有些意外,因为他接到的大部分读者来信,对一篇作品“不是捧到天上,就是摔在地下”。
所以,对于信里的意见,孙犁认为:“都是非常切实,非常正确的。
(作品发表后)还很少听到这样具体、这样切实可行的意见。
”还表示:假如以后能够修改这部作品(《风云初记》),我一定要郑重参考。
在来信的末尾,高中生还告诉孙犁:他们课本中选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与书中刊出的有很多不同。
并且将这些不同列举出来。
这引起了孙犁的特别注意。
这些内容和字句的不同主要是在课本里,大多是删节。
例如,《荷花淀》中几位妇女去看自己丈夫途中,遇到日本船的追击。
她们摇着小船往荷花淀里去时,作者记述了妇女的内心想法:“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这一句话,在课文里被删去了。
另一处,说妇女们在划船时,有人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
因为还很嫩小,便又丢进了水里。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句话,也被删去。
《荷花淀》开首第二段,作者叙写这里的芦苇,多被妇女们编了席子,这时,补了一句:“编成了多少席?”这增添了小说韵味的句子,也被删除。
文中写妇女们急速划船时,“水在两旁大声的哗哗,哗哗,哗哗哗!”最后一个“哗”,也被划去。
这些删节孙犁并不知道。
所以这个学生一问,他一方面与原文对照,一面循着一些人的思路,对为何删节略作探讨。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被删,孙犁在回信中说:“可能是认为这两句话有些…泄气‟,…不够英勇‟。
孙犁与“荷花淀”
孙犁与“荷花淀”作者:刘宗武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6期一“荷花淀”,一个多么美好的名称啊!从新中国成立后,迄今60余年,它已深深地印入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中,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似乎并非夸大其词。
因为《荷花淀》作为语文教材一直收入教科书中,凡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无不在课堂上读过这篇作品,它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个名称。
《荷花淀》是孙犁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曾经作为文学流派的名称——荷花淀派,它发表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1945年5月15日延安的《解放日报》上。
它描写的是发生在河北(冀中)白洋淀地区,青年男女踊跃参加抗日斗争的小故事。
孙犁不是白洋淀地区的人,他的家乡在白洋淀之南100多里地的安平县孙遥城村——现在归衡水地区。
抗战时期,他也没有在白洋淀地区打过游击。
那么,他为什么能创作出反映白洋淀人民抗日生活的作品呢?这要从头说起。
1926年,孙犁从安国县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育德中学。
育德中学不仅在保定市、河北省,而且在中国北方也是有名的中学,它的毕业生大都升入清华、北大、天津北洋等著名的高等学府深造。
孙犁的学习成绩是很优秀的,中学阶段就在校刊上发表过小说、剧本,还在上海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书评文章。
1933年中学毕业,因为家境困难,家里无力支持他升入大学。
他父亲主张他考邮政局,因为他父亲在安国县经商,与县邮政局的人有来往,认为邮政局的工作是铁饭碗,可以旱涝保收,衣食无虞。
孙犁去考了,只是英语口语未通过而落选。
此后,孙犁在北平市政府当过小公务员,在小学校当过事务员。
那时,旧社会、旧官场的黑暗腐败,社会上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给他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他心地纯正,志向高远,不堪龌龊的社会环境,没多久就不干了。
不是他有多么厚实的家底,而是家中还有一碗粥喝。
回到家乡的孙犁,想以写作投稿为生,那时的稿酬,大致是一千字3-6元,一个月能发表五六千字,可有十几至20元的收入,也算不错的。
他特意要求父亲订阅一份有名家主编副刊的《大公报》。
荷花淀阅读答案
《荷花淀》阅读答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惦( )记穿梭( ) 膝( )盖横( )样子吮( )手荷花淀( ) 凫( )水围剿(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A.缠绞虾篓打点气喘吁吁B.惦记瞄把晌午藉断丝连C.震荡泅水撅嘴欢天喜地D.麦垛穿梭凫水铜墙铁壁3.根据课文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括号中选填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1)水面( )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
(笼、罩)(2)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
(蹿、划)(3)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一个人。
(长、冒)(4)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 )给了他们。
(甩、丢)4.填空。
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___,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___________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派。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表达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
(准确地表达出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B.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C.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切带戏谑的感情。
)D.小船蹿进了荷花淀。
(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也暗含对女人们擅自出门寻丈夫而遭到麻烦的善意批评。
)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用来表示解释的一项是()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过他这么慌过!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D.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荷花淀》文本分析
《荷花淀》文本分析文本分析《荷花淀》发表于1945年春天的延安《解放日报》的副刊上。
它是孙犁先生的成名作。
《荷花淀》通过几个生活画面,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觉悟和成长,表现了冀中人民优良的传统美德。
小说描写的是根据地习见不鲜的题材:妻子送郎上战场,但孙犁的才华在于从平凡的题材中呼唤出一个美好的诗世界,传达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美德精魂,再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艺术境界。
《荷花淀》的情节并不曲折,主要包括话别、探夫、遇敌、伏击、成立队伍四个主要情节。
这篇小说是一篇散发着浓郁的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纯美小说。
故事发生的环境是风光秀丽的白洋淀,表现了以水生夫妻为代表的白洋淀儿女的革命觉悟和优良的传统美德。
这篇小说发表已五十多个年头了,今天读来依然感到仍有一股清新的气息,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美的享受。
其艺术生命长久的因素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于常人小事中表现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把亲切的抒情的主题和巨大的社会主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积极地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
《荷花淀》通过写水生等青年的踊跃参军,尤其是他们的妻子们深明大义、支前参战的行为,表现了一曲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时代主旋律。
正是从这些小人物身上让读者看到了抗战的希望。
在荷花淀的字里行间,在诗情里,在抒情的音乐中,奏响了美的胜利的凯歌。
(二)在时代风云画卷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新的美的光辉。
孙犁笔下的人物性格新的美的光辉,是劳动人民优良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荷花淀》的人物在民族大义面前都是识大体、顾大局、不拖后腿的。
青年男子踊跃参军,妇女、老人积极支持。
以水生为代表的青年民兵一听说斗争形势有了变化,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
虽然他们也知道家中的困难。
“不敢回来”和水生的吱吱唔唔都表明他们是知道家中的艰难的。
但他们还是以民族大义为重。
作者要着重刻画的是以水生妻子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
她们吃苦耐劳,能干手巧。
无数精美的白洋淀席就是她们能干手巧的证明。
从意象及意象美看《荷花淀》艺术效果延留的原因
从意象及意象美看《荷花淀》艺术效果延留的原因展开全文从意象及意象美看《荷花淀》艺术效果延留的原因资源简介:共2378字研究《荷花淀》的接受史,可以发现人们关注的中心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话描写、诗化特征、作家主体心态、男权中心话语等等,并且研究成果相当深入。
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重复性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荷花淀》的审美内涵是否已经穷尽,是否再也无法寻找介入的途径?本文试图另辟蹊径,通过意象分析这种新的视角来探讨《荷花淀》艺术魅力永恒的原因。
《荷花淀》中的意象呈现主要有三种:“芦苇”、“荷花”、“水”。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种意象选取并不一定是作家孙犁刻意为之,因为荷花淀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现有资料,它位于河北省中部,淀内共有143个淀泊,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5万亩荷花,总面积366平方公里。
白洋淀主要水产植物有芦苇、莲藕、菱角、鸡头米等十几种,其中以芦苇为大宗,是全国芦苇和芦苇加工产品的重要产地。
[i]由此可见,荷花淀(或说“白洋淀”)的环境构成主要就是这三种物象。
也就是说,小说中的意象是一种艺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但是这种并非刻意为之的行为并不成为阻碍本文继续研究的理由。
单就文本而言,意象对于小说艺术魅力的展示与延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范畴,但是内涵难以确定。
有学者认为应该从比较中规定它的涵义。
与物象相比,“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与意境相比,“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就意象的独特审美价值而言,“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
”[ii]某些意象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传统民族审美心理机制中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
比如说,月亮代表恋乡、香草表示高洁、红豆意味相思等等。
那么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荷花淀》中作家创造的意象群在古典文学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内涵:荷花。
《荷花淀》教学反思(通用8篇)
《荷花淀》教学反思《荷花淀》教学反思(通用8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淀》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淀》教学反思篇11、课堂气氛本节课由于有许多老师听课,学生显得有些紧张,我的表现也比平时紧张,没有针对问题及时调整策略,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整体显得有些沉闷。
2、教师语言在一些环节上语言罗嗦,很想把问题讲明白,害怕学生听不懂,但却是越讲越不明白,在这一点上以后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
3、教学设计开始在设计人物分析这一环节时,我设计的是先讲水生嫂,再讲五个女人的对话,但在课堂上学生却先说出了五个女人的对话,我就及时调整思路,分析了五个女人的性格后,问:“在这些人物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又把问题引向了水生嫂。
课下我思考这一环节,发现这样做比我设计的要好的多。
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更能贴近生活的对话或描写,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在这一方面下工夫,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的突破口。
4、教学行为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传授多少知识。
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那么他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
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教师深思的。
《荷花淀》教学反思篇2《荷花淀》,作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小说单元的一篇文章,我从小说的三要素着手进行授课,着重依托这篇课文来强调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反思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开发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和资料。
这堂课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学生的预习,把课文相关内容快速的过滤一遍。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加深难度。
课文《荷花淀》精品教案
课文《荷花淀》精品教案课文《荷花淀》精品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荷花淀》精品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荷花淀》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2、形成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设想:1、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2、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3、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
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
1、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习。
1、全文三部分的标题:(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