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高等师范教育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高等师范教育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想型” 的教 师 , 能够启发学生的特殊 才能 , 并具有“ 育人 的
品质 。 0
另 外有人指 出, 高等师范 只能 培养 预备教 师或 叫“ 合 格的毕业生 ”预备教师是现实标 准 , , 合格教师是标准 的指 向。有人却认为这种观 点降低了高等 师 范培养 目标 的标 准, 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 高, 不利 于我 国高等 师范教 育走 向现代化 。 0 ( 关 于高等 师范教育 的课程 。一 般认 为高等 师范 二) 课程 包括普通教育 、 学科专业教育 和教育专业训练三个方 面 。许 多人 的研究 表明, 发达国家 在高等师范课程 设置上
分析 、 客观阵述 或科学 预 测 、 一研究 或跨学科 研 究 等各 单 种各样 的方 法 , 从不 同的角度对以下的若干课题进行 了研
究。
( ) 一 关于高 等师范教 育的 目标 关 于高等师范教育 目标 的研究 主要是 从培养 目标 出 发, 采用 多种方 法进行的 。有学者采用国别研究 和专题 研
目标是一个结构 完整 、 内容丰 富具体 、 作性较 强的 目标 操
练。如印度 , 教育理论课 时 占总学 时 的 3 %, 其 0 开设有 印 度教育与教师 、 教育心理学 、 青年心理 学等 ; 教育实 习及教
育 实践约 占总学 时的 2 %。 0 有人还采用 比较分析的方法指 出 , 虽然在理论上 我 国
总课时不超过 10学时 , 8 课程 门类少 , 时也少 。教 育见 学 习和教育实 践相加 也只达 一个 半月左 右 。这和 发 达国家
的做法是 不一致 的。 】
求, 这主要表 现在必须具 备高 度的专 业知识 、 高超 的指 导 技 术和对学 生深 厚的教 育爱 。特 别要提 高教师 对道 德教 育 重要性的认识 。在法 国 , 高等师 范教育改革要求面 向未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06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前景展望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趋势预测
01
预测未来地方本科院校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
02
预测未来地方本科院校将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预测未来地方本科院校将更加重视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
0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前景展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 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扶持 力度,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 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
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与企业和产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共 建实习基地等,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将更加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加强与产业对接和合作,培养更多高素 质、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 教育的衔接和协调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人员、外聘教师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问题
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够紧密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与当地产业的紧密对接,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探析

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探析

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探析如果从20 世纪初清政府确立师范教育体系开始计算,我国师范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

在这百年的历程中,我国的师范教育经历过了动荡也获得过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纵观整个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过渡期(建国初期到1957 年前)解放初期的师范教育主要是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同时沿袭了民国时期的一些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不过由于国家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当时的师范教育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指出:“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建设的中心环节,师资问题如不解决,文化建设的高潮就很难到来,甚至会影响经济建设。

”当时的《人民日报》向全国强调:“师范教育就好比工业中的重工业,机器中的工作母机,它是国家教育建设的根本,是全部教育的中心环节。

”于是,师范教育成了教育领域乃至国家建设的重心。

1953 年11 月,教育部专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上讨论了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性质、方针、步骤等问题,强调:“高等师范教育是办好和发展普通教育的关键”,“高等师范学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中等教育,影响新中国青年一代的培养。

”这一阶段,师范教育在模仿与摸索中获得了一定发展。

2、动荡期(1957 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从1957 年起,中国教育开始革命化、政治化。

1958 年对教育进行大批判,师范教育受到了巨大>中击,出现了“师范性” 和“学术性”之争。

1958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拔掉资产阶级教育教学中的一面白旗》的社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1960 年全国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召开,会上提出师范教育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认为课程内容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认为强调师范性是造成师范教育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提出要大力精减教育科目,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科合一。

会上还提出了“努力使高等和中等师范学校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分别相当于综合性大学和高中的程度。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1. 引言1.1 地方师范院校的背景意义地方师范院校是指那些地处各地区的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教育人才的重要使命。

地方师范院校的背景意义在于,它们是地方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承担着培养地方教育人才的责任。

地方师范院校的存在可以有效提高当地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地方师范院校的存在也有助于弘扬地方教育文化,促进地方教育特色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地方师范院校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教育质量,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师范院校的背景意义不可忽视,其发展对地方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地方教师和教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现状以及历史演变,探索未来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通过研究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可以为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地方师范院校与地方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地方师范院校的现状分析一、师资队伍状况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复杂,既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老教师,也有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

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学条件设施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条件设施参差不齐,有的院校设施较为陈旧,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学效果。

而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学条件设施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科研创新能力地方师范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部分院校缺乏科研氛围和科研团队,科研成果较少。

而一些地方师范院校注重科研工作,加强了师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

四、人才培养质量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些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得较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许多地方高校开始进行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本文就对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 校企合作不足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校企合作项目相对较少,实习和就业渠道不够畅通,给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带来了一定影响。

2. 课程设置滞后部分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滞后,与社会需求和发展不够贴合,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3. 教学方法单一一些高校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升,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二、改革实践方向与举措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双创基地和实验室,开展双向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地方高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三、典型案例分析1. A大学:“双师型”课程建设A大学在改革实践中,提出了“双师型”课程建设的方案,引入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双双授课,从而使课程更加贴合企业需求,培养更具实战能力的学生。

2. B大学:“项目式”教学改革B大学尝试引入“项目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C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C大学积极推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效果及建议1. 实施效果通过上述改革举措的实施,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

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进步与局限

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进步与局限

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进步与局限【摘要】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改革发展与中心城市高校和综合性高校相比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优势缺乏、办学经费不足、综合实力不强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瓶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凝聚学科特色优势、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是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校发展地方高师院校高师院校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

在这种大形势的影响下,地方高师院校经过了一系列改革,如院校的升格、合并,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现状以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途径,以帮助地方高师院校更好地发展。

一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我国地方高等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现状如下。

1.地方高师院校办学方向拓展为了适应当地社会发展和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为谋求发展出路纷纷开办非师范专业,以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办学规模,拓宽服务方向,使得师范专业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大幅度下降。

2.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层次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层次提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原来独立的地方高师院校,按照地方经济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改造力度,由单纯的师范院校发展成为了综合性大学;二是地方高师院校结合周边院校,联合成立或并入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互补优势,共享资源,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三是地方高师院校坚持师范教育为主,开辟了一些非师范专业,以适应招生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拓展自己的办学功能,谋求自身的发展。

3.地方高师院校任务扩大由于地方经济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逐步由单纯的师范院校发展成为综合性或多科性的本科大学,在担负着地方中小学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同时,还担当起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职能。

地方高师办学特色研究综述

地方高师办学特色研究综述

2009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01,2009第25卷JO URNAL O F ED U C AT I O NAL I NST ITUTE O F J IL IN PRO VINC EVol 125(总217期)To t a l No 1217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张春珍(—),女,广东潮州人。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地方高师办学特色研究综述张春珍(广东省潮州市桥东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摘要:近年来,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办学特色的涵义、要素、体系、地方高师当前存在的误区、构建的途径进行了丰富的探讨,笔者将各种观点作一综述,并略述已见。

关键词:地方高师;办学特色;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9)01—0048—03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了大规模的补偿性增长之后,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发挥学校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上。

形成办学特色,建设特色学校成为许多地方高师谋求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实力的途径之一。

而关于办学特色的研究也已经较为丰富,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对办学特色的内涵及要素、构建办学特色的途径进行论述。

一、办学特色的涵义近代以来,第一位明确提出大学办学特色的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他指出:北大成立二十多年后才有了自己的特色,包括决不遵从某种权威来办学,否则不会形成北大的气象。

复旦大学原校长苏步青在提出大学的特色问题时说,中国这么大、学校这么多,只用一种模式去管理是不行的,大学的校长及教授群体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于2002年视察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时也明确指出:学校要办出特色、办出风格。

那么,办学特色的涵义是什么?较早对特色进行论述的孙孔懿认为,所谓学校特色,就是在办学主体刻意追求之下,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说明版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说明版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现就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促进地方高等教育更加直接、有效地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服务。

2.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定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

借鉴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改革中的统筹作用,扩大省级政府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统筹权,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目标:——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本文关键词:毕业论文,师范,题目,数学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本文简介:目前,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师范生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成了我国高师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如何促进师范生的数学信念发展与专业提升的问题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下是我们的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供你选题之用。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一: 1、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本文内容:目前,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师范生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成了我国高师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如何促进师范生的数学信念发展与专业提升的问题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下是我们的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供你选题之用。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一: 1、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2、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 3、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关系的研究 4、基于数学史课程的职前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5、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初探 6、数学职前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研究 7、教育实习对数学师范生pck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 8、数学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 9、数学师范生实习反馈差异的成因及分析 10、模拟课堂实践中数学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 11、初中数学教师几何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12、高中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13、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反思性研究 14、基于tpack模型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15、现代教师专业观下的数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命题研究 16、地方院校师范生mpck研究 17、甘肃省高中几何软件辅助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实验研究18、面向教学的统计知识水平研究 19、基于addie模式的中学数学网络教学设计 20、中国数学文化研究的综述与反思21、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认识信念调查研究 22、数学师范生概率概念理解的对策研究 23、河南省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现状研究 24、数学师范生专业素养研究 25、提升数学师范生说课技能的实践研究 26、初中数学教师“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研究 27、哈尔滨市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调查研究 28、职前教师代数学科教师专业知识比较研究 29、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mpck形成与发展状况研究30、mpck及其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31、在读师范生的公民观研究 32、基于案例的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研究 33、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师范生函数cpfs结构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34、关于师范生数学课堂话语设计和实施的案例研究 35、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及调查研究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二: 36、部分高师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tpack调查研究 37、参加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对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影响的调查研究 38、高校教师tpack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39、喀什地区初中双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40、乌鲁木齐地区中学化学教师tpack现状调查与分析 41、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构初步研究 42、促进师范生组织数学课堂讨论水平的个案研究 43、高校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 44、师范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调查研究 45、数学师范生说题活动研究46、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研究 47、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能力的提高策略及实习评价方法的再研究 48、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及研究 49、高中数学课堂交互现状调查研究 50、高中教师三角函数知识理解的调查研究51、数学师范生数学信念的调查研究 52、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调查研究 53、webquest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研究 54、特殊教育师范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及解决策略 55、mkt视角下师范生导数知识的调查研究 56、影响数学师范生在实习中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57、在线辅导的tpack能力提升研究58、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学硕士项目研究 59、初中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掌握与现状的调查研究 60、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 61、地理师范生tpack能力培养研究 62、学前教育师范生tpack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63、数学师范生对中学数学教育的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 64、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影响因素研究 65、教师培训对职前教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影响研究66、高中数学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mpck的比较研究 67、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68、不同层次职前教师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及发展个案比较研究 69、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70、群概念的理解水平研究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三: 71、高师数学师范生对数系知识的理解研究72、准教师数学史知识的调查研究 73、数学专业师范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74、教育实习生个体认识论信念与教学信念关系研究 75、建构主义观点下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76、师范专科学校《解析几何》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实验研究 77、影响高师数学专业师范生讲解技能发展的因素研究 78、数学师范生在实习中的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79、数学类师范生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 80、关于数学师范生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研究 81、师范生数学专业素质调查研究 82、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83、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84、基于角色扮演游戏的师范生数学概念讲解技能培养的研究85、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调查研究 86、专家型数学教师盛淳的专业成长调查 87、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及其对教育实习影响研究 88、师范生数学专业素质发展研究 89、物理师范生实习前后光学pck的差异比较研究 90、运用数字故事促进大学生反思的应用研究 91、师范生的培养研究 92、高师院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 93、“生教生”教学模式研究与分析 94、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 95、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师实践性知识调查研究96、数学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形成与发展研究 97、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研究 98、幼儿师范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99、基于教师知识的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研究 100、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数学观研究 101、针对大学文科师范生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究 102、数学职前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103、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104、数学专业师范生tpack 现状与的调查研究 105、数学师范生高中概率概念的认知水平研究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四: 106、职前数学教师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 107、中学数学教师与数学师范生的tpack比较研究 108、促进高职高专类师范生数学教学反思的调查与实践研究 109、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 110、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研究 111、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112、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 113、探索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114、普通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115、数学专业师范生解题状况的调查研究 116、促进职前教师mpck发展的策略研究 117、教师教育精英化视野下数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研究 118、师范生数学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 119、高师数学系数学分析的教学研究 120、数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结构与内容比较研究 121、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tpack的实证研究 122、师范生数学研课的理论建构和行动研究 123、小教大专(数学)师范生微格教学实施方式研究 124、地方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25、信息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研究 126、混合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127、小学语文教师tpack的个案研究 128、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现状研究 129、拉萨市高中数学教师mpck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130、小学数学教师mpck现状研究 131、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研究 132、在新形势下师范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133、五年一贯制师范数学课程设置研究 134、师范类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135、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 136、师范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初探 137、高中数学教师职前教育中专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研究 138、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大学生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139、“五年制师范专科小学教育”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140、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因子分析 141、师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特点的实证研究 142、哈密师范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 143、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144、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内在结构的探讨 145、数学交流对丰富师范生函数概念图的影响《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出自::/news/176357.html 请保留,谢谢!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本文关键词:毕业论文,师范,题目,数学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本文简介:目前,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师范生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成了我国高师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思考

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思考

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思考
高等师范院校一直以来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是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指导本
地实施教育事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也变得愈发重要。

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措施,让准备和实施高等师范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这是一个问题。

首先,要在科学基础教育方面做出改进。

院校应积极激励学科领域教师对科学
知识的教训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获得学生对科学基础的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有利于改进和拓宽课程内容。

其次,教学体系应该由教师引导,在改革中做出更大的努力。

教育应坚持“以
学生为本”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生开设综合性选修课,聘请优秀的外籍教师,通过国际交流,使学生拓宽视野,发展多元技能,培养实践精神,促进教学改革。

此外,高等师范院校也应更多地着眼于群众服务,把教育放在更大的职责中,
倡导以爱心服务的理念,为促进全民教育发展出一份力。

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任务,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传承。

总而言之,高等师范院校改革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要求充分利用
好现有的资源,而且要壮大教师队伍,不断改善专业水平,在改革中发挥院校的独特作用。

只有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上不断努力,我们才能让高等师范院校成为培养优秀教育人才的温床。

我国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位上 的误 区、 究缺 乏实践基础的 支撑等 问题。今后 的研 究应 注意研 究方 法从理论研 究向 实证研究转变 , 研 并以其他 学科 领 域 为视 角研 究成 人 教 育 。 关键词 : 成人教 育; 转型 ; 发展
中 图分 类 号 : 7 0 G 2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9— 16 2 1 ) 8— 2 0 10 4 5 (0 1 0 0 5— 2
合性高等学校, 是以远程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院校 、 以本科层 改善心智模式 , 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生存需要, 提高生活质量, 次为主的普通师范教育和以第三产业特色教育为主的高等职 实现人生价值 。 业教育的综合¨ 。 3形式改变说。不少研究中都提到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 . 2 市场导向说。柳士彬等人认为成人教育发展应适应市 将由学历教育转变为非学历教育。长期 以来, . 成人教育的办 场经济的要求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成人教育结构 , 一是根 学形式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应该实现 据信息产业、 微电子产业等新产业、 新工程的出现 , 及时增设 以学历教育为主, 向非学历教育、 岗位培训、 职业资格证书培 与之相应的新学科专业 , 向这些新兴产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 训、 新知识培训等全方位教育与培训发展转变。刘林峰等人 同时扩大成人就业范围、 提高其就业能力; 二是根据产业结构 认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向大力发展高水平、 高层次、 高效益
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容和策略, 根据转型的视角 从观念的转变人手 , 在教育 目的观、 价值观上, 实现从“ 成材” 和方向, 可以将其归纳为定向说、 转变说和提升说。 ( 定向说 一)
“ 定向说” 的主张者们认为, 成人教育院校的转型应该 以 孙培东认为成人教育机构要提高其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和水 特定 目 标或借助某一事物为指向, 使其朝着特定的方向转型 平 , 必须首先实现自身观念的转变, 要转变成人教育机构 自身 发展。它包括“ 标定位说” 市场导向说” 目 和“ 。 的危机意识和开拓精神 、 市场意识和企业思维、 服务意识和质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对策收稿日期:2018-03-02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16D07),衡阳师范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优质课程项目作者简介:邓景衡(1969-),男,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环境功能材料等。

从2015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和定期注册,教师培养不再为师范院校所独享,师范标签的办学特色在逐步弱化。

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师范院校以文理科为主转向以理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量兴办工科专业,如计算机、通信工程、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环境工程等。

师范专业的比例在逐步降低。

但是师范院校在开办工科专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工科师资力量薄弱、学生专业思想不强、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或缺乏、培养方案制订不科学、办学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方式落后、办学模式单一、学生就业率低等[1,2]。

地方师范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影响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本文就当前师范工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一、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工科的现状及问题1.工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结构是师范院校工科专业的薄弱环节,其基本组成如下:大部分教师是师范或者理科类专业,部分教师迫于形势从师范专业逐步转型,缺乏工科专业教学实际经验,其专业综合素质不够全面[3]。

新进工科部分专业教师较年轻,教学经验不足。

高学历、高职称工科人才缺乏,引进高层次工科人才较困难,短期内工科师资缺乏的局面不会有较大改变,这也直接影响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学生专业思想不强,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些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其目标专业是师范专业,工科专业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从报考师范专业中调剂过来的,而且大部分是女生。

工科专业要求动手能力强,学习压力较师范专业大,用人单位往往需要男生,这严重影响了工科类学生的择业观和专业选择。

优秀工科类学生想转专业比例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信念受到很大挑战。

我国教师发展学校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发展学校的研究综述

区启动 了 国 内首批 教 师 发 展 学 校 ( ec r ee 口 锄t T a e D v1 m h 0
sh 0简称 T ) c0 l , Ds 的建设 。这 既是对 当前教 师教 育改革 的

种回应 , 也是大学与 中小学合作 培养教师 的重要方式 。


教 师发 展 学校 出 台的背 景
中小学校 合作举办 , 旨在促进教 师的专 业发展 的教 、 研共 同体 。文章从教 师发展 学校 的背景及含 义、 学、 目标 及特征、 建设经验 等方面描述 了我 国学者对教 师发展 学校 的研 究状 况。 关键词 : 教 师发展 学校 ; 师发展 ; 教 目标 ; 特征 ; 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 号 : G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4 l1 o7.2 8 (o 81 .o 3 1720 )1 03.0 3
今天 , 我们 既应 当强调 “ 生本 ” 更 要重视 “ , 师本 ” 使 学生 ,
在教师发展 中成长 , 让教 师在 学生成 长 中发展 , 这是 树立
1现 实 背景 .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必然 要求 。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 的教育 的历 史性 变革要 求 不断 提 高师资力量 , 师专 业化成 为 我 国教 育改 革 的战略选 择 , 教
2 O世纪 8 O年代 以来 , 国兴起 了教 师专 业化 运 动。 美 著名的教育基 金会霍尔姆 斯集 团 ( l c ru ) 出建 H0 1 G o p 提 ns 立“ 专业发展学校”(rf s nl vl met c0l简称 P0e i a Dee l I sh 0, s0 c p l P ) Ds 。美 国的专 业发 展 学校 是一 种 新型 的合 作 团体, 它 由一所或几所 中小 学与 一所或 几所 大学联合 社 区和 学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力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地方本科高校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就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进行探讨。

首先,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办学理念转变不彻底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注重知识传授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导向,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

因此,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办学理念从“重知识、轻技能”向“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转变。

其次,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地方本科高校依然沿袭着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过于孤立,缺乏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实践项目的深入开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三,地方本科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教龄较长的中老年教师组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缺乏年轻、高学历、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改革教师职称评定机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加强教师与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

此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还面临着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不高,缺乏产教融合的深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主动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双向选择、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市场需求,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课题申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质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是高校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另外,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正在进行转型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尤其在地方本科院校开设比例更大,经管类专业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也较大。

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而建立合理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课题界定本课题是基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对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并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优缺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有些学者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或者体系。

马万民(2008)构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

王琴、张淑莲(2008)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数体系构建问题。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展望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展望
作 水 平 评 估 过 程 中 .各 高 校 对 办 学 定 位 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 了重 新 讨 论 和
随着 综合化 的发展 ,地方高等 师范 院校非 师范专业设 置逐 步增 加 , 根据不 完成统计 , 各地 方高 等师范 院校 的非 师范专 业 占学校全部专 业的 比例 已经 达到6 0 %到7 0 %, 非 师范专业
( 一) 地 方 高 等 师 范 院 校 致 力 于 向 综 合 化 转 型 的趋 势 。
随着 我 国高 等教育 的跨 越式发 展 ,特别是 高等教 育进 入 大众 化发 展阶段 以来 , 高等 师范 院校 无论 是规模 、 质量 , 还 是结构 、 效益 等方面 , 都发生 了很 大变化 。最 显著 的变化 就是 地 方高 等 师范 院校 向综合 化 的转 型成 为一 种 必 然趋 势 。根据 统计 , 教育部从2 0 0 3 年 ̄ 1 1 2 0 0 8 年开展的本科教学工
培 训 中小 学 教 师 的 工 作 ,探 索 在 有 条 件 的综 合 性 高 等 学 校 中试 办 师 范 学 院 。” 这一政策 的 出台和实施 , 使 得 地 方 高 等
予教 师教育 专业 以新 的 目标 、 内容 、 方 式 和方法 , 同时也 明
确 了教 师 教 育 的 专 业 化 方 向 。 地 方 高 等 师 范 院 校 基 本 出发 点 是 为 地 方 基 础 教 育 培 养合 格 人 才 。多年 来 , 众 多 的地 方 高
形势 E t 趋 严 峻 的 境 况 下 面 临 更 大 压 力 ,这 一 切 都 给 地 方 高
了进 一步提 升院校 “ 核心竞 争力 ” 的综 合性方 向发展 , 同时 ,
综 合 性 大 学 积 极 参 与 教 师 教 育 的 客 观 事 实 也 给 师 范 院校 带 来 了 巨 大 的压 力 , 在 这种变革 中 , 原 有 的 地 方 高 等 师 范 院 校

师范专科的转型发展方案

师范专科的转型发展方案

师范专科的转型发展方案一、师范专科的发展现状分析师范专科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重要机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范专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师范专科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其次,师范专科的师生规模较小,办学条件有限,无法满足教育需求;再次,师范专科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二、师范专科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师范专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范专科是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其次,师范专科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发展将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升级和改善;再次,师范专科的转型发展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其毕业生就业率。

三、师范专科转型发展的关键方向1. 调整学科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师范专科应根据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引入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2.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师范专科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师范专科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加强与社会的对接。

师范专科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师范专科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1. 制定转型发展规划。

师范专科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制定专门的转型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确保转型发展的顺利进行。

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师范专科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

3. 拓展教学资源渠道。

师范专科应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渠道,与其他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师范教育调研报告

师范教育调研报告

师范教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师范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背景介绍以教师为主要培养对象的高等职业教育,即师范教育,是培养我国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师范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针对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以及师范教育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育管理部门人员进行了调研。

四、调研结果分析1.师范教育的优势在调研中,绝大多数受访教师和学生表示,师范教育在理论知识、教育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培养了他们,并使他们具备了教学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师范教育注重实践,通过实习和教育实习,在校内外实践中培养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2.师范教育的问题尽管师范教育有很多优点,但调研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师范教育与实际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教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存在单一化和规范化的倾向,缺乏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

再次,教师职业的回报较低,工资待遇不高,导致一些优秀的人才流失。

3.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习和校外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师。

再次,提高教师的职业待遇,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

五、结论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师范教育存在优势和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能够关注并采取措施,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IXUN财讯
-138- 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综述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张泽楠 方伟欣 / 文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想适应新型高质量师资的要求,必须通过转型才能获得更好发展。

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学者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条件的研究,论述了定位问题,总结了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实现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策略。

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撑。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 转型条件
定位 发展策略
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地方经济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师资和企业所需的人才,为了提高地方高师的竞争力及就业率,明确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出路,本文通过知网搜索和图书馆社科室查阅资料,从转型条件、定位和发展策略三个角度对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找出研究空白区,为今后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奠定研究基础。

研究的进展
(1)关于转型条件的研究
顾明远认为,一些国家的师范学院纷纷改为综合大学有三个前提,一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二是教师的业务水平需要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吸引力。

李喆以组织变革理论为分析框架,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教师教育的发展是转型的重要动因和条件之一,学校自身发展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必要条件。

在单钟会等人的著作以美英日为例,师范教育机构的变革始终受到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是转型的推动力。

就内部动因而言,对教师质量要求的提升促使师范教育机构自身发展。

(2)关于转型定位的研究
徐臣良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师范特色鲜明、地方烙印深刻、多科协调发展、主要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教学科研型地方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

汤妍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分为两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李喆认为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定位必须清楚的认识本校的历史地位、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现有水平,不能完全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

曹丽君从办学目标、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面向定
位四方面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
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依靠政
府和自身两方面积极引导地方师范院
校合理定位。

罗明东认为“应用性、职
业性、师范性、综合性、本科性、地方
性”是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转型应
用型本科中的基本定位,定位必须切合
学校的发展实际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关于发展策略的研究
刘爱生认为,对于地方师范院校的
转型发展,一要考虑其师范性,二要考
虑其作为地方大学一员所具有的普遍
性,三要结合自身的现状和处境。

孙翔
以区域发展理论和SWOT理论为基础,
提出广西高师院校发展的战略对策。


建雷对新升本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策略
提出五点思考,他认为要想顺利完成转
型,必须以合理定位为基础,发挥自身
优势,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

综上
所述,关于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
实现转型发展,可大体概括为三种途径:
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地方高师院
校作为地方性大学,走综合化办学之路;
利用地方资源,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地方,走地方化之路;构建多元教
师教育体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走教
师教育特色化之路。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三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国内对
这一主题的研究状况,通过整理相关资
料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对地方高等师范
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已经开始,针对地
方高师转型的条件、定位以及转型时期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发展的探索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也有不尽完善的
地方,此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某
些不足。

(1)对重点师范大学和高等师范院
校转型研究工作多,缺少对地方性高师
院校转型的个案实证研究,导致理论性
不足,难以深入。

(2)对办学定位内涵缺乏统一性,
过于强调综合化办学,“师范性弱化”。

(3)在个案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学
校某一方面的问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结合少,对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
校发展战略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不足。

研究的展望
根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尚发
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我国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
的依据。

首先应研究现阶段实现转型发
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
为转型发展带来多大的动力和阻碍,只
有“知彼”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次,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
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在综合化发展的过
程中不能忘记自己的师范职业性质,要
关注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相衔接,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知
己”;最后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
会结构,将地方高师院校转型融入地区
发展之中,通过结合本地个案,借鉴其
中经验从而进行推广是需要进一步探讨
的问题。

[1]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
师范教育研究,2000(6):3.
[2]喆
李.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
学转型的条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8(3):94-97.
[3]单中惠、王晓宇、王凤玉、徐征.西方
师范教育机构转型——以美国、英语、
日本为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2:53-72.
[4]徐臣良.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
途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4.
[5]汤妍.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改革
和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8.
[6]喆
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5.
[7]曹丽君.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8]罗明东.我们怎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
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
(8):1-5.
[9]刘爱生.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成效、
前景与道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
(1):50-53.
[10]孙翔.转型时期广西高师院校发展战
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11.
[11]张建雷.新升本高等师范院校转型问
题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