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急诊科体验生命的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医三院急诊科:体验生命的感动
作者:张健
来源:《经济》2011年第12期
凭借着先进的设备和高超的医术,北医三院的急诊科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一流的科室。每年都有很多患疑难杂症或是危重患者到此就诊,他们把三院急诊当成了最后的希望。面对这一份沉甸甸的希望,急诊科的人表示并不轻松,对他们来说,有时候为患者多考虑一分,自己承受的风险就会多上一分。
北医三院急诊科主任郑亚安告诉记者,急诊工作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考验。不仅如此,在很多人眼中,急诊科的工作最脏,不是接高危重症,就是车祸外伤;急诊科的工作最为复杂、应急性强;急诊科的工作最无规律,突发事件多,纠纷发生率高。
是的,这就是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也是医院与社会联系最广泛、最密切的部门。党院办副主任仰东萍说:“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是全院最忙的,也是最精英的队伍之一。”
几天的基层生活让记者发现,绝大部分的急诊人表示虽然患者太多,急诊科的工作令其身心疲惫,但是却没有丝毫动摇他们的信念,因为他们说,自己是在用医学和辛勤换取患者的生命。从了无希望到重现希望,当一个个重启的生命从抢救室被推出时,每个人都会从心底感到由衷的欣慰,这份欣慰不仅仅是对生命的赞叹,更是对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发自内心的崇敬。
人物一:
感同身受成为“患者”的郭治国
10月13日晚上,留观室中郭治国和同事们紧张地会诊病情。从2000年到现在,11年了,他的岗位从内科调整到急诊科,是急诊科建科以来工作时间最长的男大夫之一。与病房大夫不同的是,急诊科里每天面对的病人都是在生死间挣扎的人,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常人难以想象和体会的。可这么多年,郭大夫说他从来没感觉到紧张、恐慌,更没有后悔过选择医生这个职业。
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往往意味着终生的付出与牺牲。一名医科学生,经过5至8年的学历教育后,还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方可成长为一名医生。由于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潮流,不被淘汰。其中辛苦,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医生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面对大量的病人,不仅需要超负荷工作,还不能有任何差错,这份责任让郭大夫不愿也不敢对工作有丝毫懈怠。
用护士长的话说:小郭的心理素质好,人又聪明,干得不错。
郭大夫认为,那种成功让你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病人是用康复来回报你的努力。所以,我觉得医生应该感谢病人,是病人的信任和顽强,让医生享受到了职业的快乐。
在行医的过程中,郭大夫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战“非典”。2003年,北医三院接收了第一例高度疑似的SARS患者,当时,他第一个进入SARS病房,与一名护士同时留观这名患者,但是几天的留守让他也感染了SARS病毒。于是,郭大夫不得不放下医生的工作,彻底转变成了一名患者,被同事们监测。那一段时间,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病房里听广播,广播中陆续传出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发现病体、找到抗体、每个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好……作为患者的郭治国感到非常激动。“当你身为患者,感同身受的时候,你才发现这些不畏恐惧的医护工作者是多么可敬又可爱。”或许也是因为这些,无数次面对患者生死间的徘徊,郭治国对生命有了更多的理解:全心全意地灿烂生活每一天。
人物二:
把患者当成家人的护士王晨
王晨至今仍然记得第一天走进北医三院的感觉:高兴、兴奋、激动,甚至有些想立刻投入护理工作的冲动。
王晨的岗位在急诊ICU,ICU常被称为“死亡前一站”,这里最大的不同是要面对危重症患者,也就是说,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她需要时刻监测和守护这些重症患者,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刚进入急诊ICU的患者,大多处于半昏迷状态,交流起来非常困难。“那时,我们必须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但是有的家属情绪会很激动,因此我们更需要耐心。”她说,“当护士必须要能换位思考,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谁都离不开医生。因此,医患关系本应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把患者当成家人,一分满意需十分努力。试想一下,如果患者是我的家人,我会怎么办?当然是理解和宽容。”而正因为如此,王晨走进了患者的内心,感受着他们的痛苦和快乐,尽力抚慰着他们。
从初中开始,王晨就憧憬自己能成为一名护士,当踏进北医三院的大门时,她知道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两年后的今天,23岁的王晨已逐步走进患者的内心,懂得了护理工作更深层次的内涵,她沉醉在护理工作中,快乐地面对病人,竭尽所能疗治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伤痛。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王晨感触最深的是这些重症患者对待病情的心态,“这些重症患者大部分要求详细了解病情的发展,再召开家庭会议,自己做选择。而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他们不会依靠别人,会自己完成很多在我们看来需要别人帮助完成的事。”王晨说,重症患者身上那种坚强、自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她非常感动,也让她更加懂得:要珍视生命。
人物三:
编制外的男导医马玉庆
在北医三院急诊科中,除了来回穿梭的“白大褂”、“粉大褂”以外,还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身着紫衣,遍布在急诊科的每个角落,协助护士清点物资、帮助护士运送患者、协助就诊患者交款……北医三院赋予他们的名字是导医。导医的工作看起来轻松、简单,然而,就是这些看起来简单、轻松的事情,不仅让更多的急诊人解放出来,而且让就诊的患者感觉到三院的温馨。
在很多人眼中,导医不算是医院的正规军,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马玉庆,一个来自东北的小伙子,当了4年的导医,除了吃饭和睡觉,他就扎在急诊科的抢救室内。4年里,经历了多少次的危急抢救,他早已记不清了。“抢救太常见了,有时眼看着没希望了,最后活过来了,那时心里特别敞亮。”那一刻,马玉庆笑得特别开心。
对于男导医,人们在心理上还不太习惯,就像男护士一样。“记得第一天来时,抢救室的护师说来了个男导医时,大家都‘啊’的一声。现在好多人知道我是男导医时也还是会很惊讶的……”在手术室,女性干的活儿男护士会干,女护士干不了的,如抬病人、搬仪器,都是他们完成。白衣天使给人的感觉是形容女性,但小马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天使是不分男女的……”
记者手札
三天的基层生活,让记者记忆犹新。从穿上“白大褂”的兴奋到深入抢救室的迷茫。当抢救病人时,没有医学知识的我不仅帮不上任何忙,而且没有办法面对病人痛苦的眼神和表情,剩下的只有无助和陌生,甚至一走了之的冲动。那一刻,我感到“白大褂”赋予自己的压力以及它真正的意义——医生就是人类生命的工程师。
三天也许不能完全体会这些医护工作者的艰辛和疾苦,但是当人们进入甜美梦乡的时候,他们仍在寒风刺骨的冬夜里战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除了穿梭在病房就是颠簸在接诊的路上,洒下一路汗水,留下一身疲惫,赢得了抢救成功的希望,换来病人的安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大褂”的意义,救死扶伤,把真诚的爱无私奉献给患者。
金秋时节,他们无暇领略大自然的美妙风光,却让更多的病人看到美好的阳光、重新绽放的笑容!虽然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可动人的微笑已写在他们脸上,感动在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