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色彩解读_原野_
曹禺剧作《原野》赏析
曹禺剧作《原野》赏析
1、题材及表现手法上的继承与创新:
(1)在《原野》中,曹禺的视线首次从都市转向农村,对社会的悲剧性认识又跃入一个更高的层面。
但这部剧作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展示旧中国农民受恶霸压迫、觉醒并起来反抗的过程,而在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进一步揭示。
剧作所表现出人性挣扎扭曲无法遏制的痛苦恰恰是贯穿于曹禺创作中的精神主脉。
(2)《原野》中,曹禺将象征的手法运用得愈发得心应手。
从那些具体的意象,如丑陋的巨树、仇虎身上的镣铐,到有如“原野”一般抽象的意象,都给了观众无尽的思考与感受的空间。
不过,与之前剧作不同的是,《原野》采用了非写实的表现形式。
作者不刻意追求细节的真实,而更醉心于主观的外化,通过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境来使“潜在情绪戏剧化”、“内在精神舞台化”。
全剧弥漫着诡异而奇谲的气氛,抽象化的环境设置和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正来自于曹禺对表现主义戏剧的借鉴与化用,借助独白、衬白和梦景来描定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情绪,则进一步加重了恐怖紧张的气台氛围。
2、“原野”的双重象征意义:
一方面,就本来意义上说,“原野”本该是一个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在,是原始生命的象征。
正是在这片原野中产生了亿虎,有如矗立在原野的巨树。
但另一方面,一旦这种原始生命力失控,它便会反转过来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原野”成为禁锢着巨树的地方,成为仇虎走不出去的黑森林。
在这里,“原野”对人的心灵的无形压抑和禁锢远远超出了《雷雨》中有形的“家”而无所不在。
浅析戏剧《原野》中的艺术形象
浅析戏剧《原野》中的艺术形象【摘要】戏剧《原野》通过各种艺术形象的构建,展现了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形象、象征性形象等,同时呈现出其中的冲突与发展。
主要人物形象如何在戏剧中展现出各自的特点和命运,自然环境形象如何与人物的命运相互影响,象征性形象如何深化了戏剧的主题与内涵。
艺术形象在戏剧《原野》中的意义体现在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绘,对自然力量的表现,对象征意义的探讨等方面。
这些形象不仅在戏剧中展现出动人的艺术美感,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启示。
通过对《原野》中艺术形象的分析与探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戏剧的内在含义与人性的复杂性,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与启迪。
【关键词】戏剧《原野》、艺术形象、主要人物、自然环境、象征性、冲突、发展、意义、现实生活、启示、总结。
1. 引言1.1 介绍戏剧《原野》《原野》是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作品之一,由著名作家茅盾于1933年创作。
该剧以农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家庭在农村社会里的生活和命运。
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剧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感真挚深刻,令人感同身受。
自然环境形象在剧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通过自然的描写和赞美,加深了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
象征性形象则是贯穿整个剧情的重要元素,为故事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和意义。
冲突与发展是剧情的主线,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展示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挑战。
《原野》中的艺术形象丰富多彩,反映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1.2 概述艺术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在戏剧中,艺术形象是构建戏剧世界的核心元素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艺术形象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的塑造和表现,将戏剧的主题和思想传达给观众,引发他们对戏剧内容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不仅是角色的扮演,更是作者对人性、社会和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表达。
曹禺《原野》意象简析
曹禺《原野》意象简析内容摘要:曹禺的剧作以诗性的艺术手法、深沉的哲学思索和敦厚的人文关怀而闻名。
《原野》中,他使用了大量密集的意象象征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运用二元对立的方式将其他意象并置,形成了多种文明相互缠斗与博弈的局面。
戏剧中他对原始生命力衰落的惋惜则体现了他强烈的生命关怀意识,对人类复归本我具有建设意义。
关键词:《原野》原始生命力意象《原野》是一部充满诗性的剧作,将《原野》中驳杂的意象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张扬式意象、闭锁式意象和理想式意象三类。
这三类意象两两之间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张扬式意象与闭锁式意象的对立关系反映了封建势力对原始生命力的压迫以及它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张扬式意象与理想式意象的对立关系反映了现代文明对原始生命力的摧残,闭锁式意象与理想式意象的对立反映了现代文明对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摧枯拉朽的撼动力。
一、张扬式意象张扬式意象象征着高扬的原始生命力,代表着人类的原始欲望和原始需求,是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本我力量,这是曹禺所赞颂的生命意识,肯定了它蓬勃向上的催动力。
在《原野》中,曹禺极力高扬原始文明所孕育的原始生命力的巨大冲击性,肯定了它对打破人类精神桎梏的积极作用和回归本我的建设作用。
1.森林整部戏剧以森林开头,它不仅是人类的栖息地,为初民的生殖繁衍提供庇护,而且也是原始生命力的集结地。
森林是由树组成的,就树这个个体而言,树可以结果,孕育生命是女性生殖的象征,树的根延伸到大地,作为大地之根,它又与男性的阴茎相互指涉,象征着男性的生育。
因此,森林还象征着人类最原初的性欲。
在《原野》中,森林意象有着对立的悖谬性,由起初的原始、神秘魅力转变为恐惧和禁锢的象征。
“巨树矗立在原野中,仿佛是那被禁梏的普晓密休士,羁绊在石岩上。
”将森林拟人化为普晓密休士,而普晓密休士却被羁绊在石岩上,这是一个有意味的象征,即人们追寻的远方永远也达不到,原始的生命欲求永远也无法被满足。
在最后一幕曹禺又再次加深了这个主题,仇虎在森林中迷失自己而且出现各种幻觉和荒诞的体验,这里的森林呈现出恐怖和严肃的面貌,与前面的象征意义形成巨大的张力。
曹禺《原野》意象简析
曹禺《原野》意象简析作者:朱孜莘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05期内容摘要:曹禺的剧作以诗性的艺术手法、深沉的哲学思索和敦厚的人文关怀而闻名。
《原野》中,他使用了大量密集的意象象征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运用二元对立的方式将其他意象并置,形成了多种文明相互缠斗与博弈的局面。
戏剧中他对原始生命力衰落的惋惜则体现了他强烈的生命关怀意识,对人类复归本我具有建设意义。
关键词:《原野》原始生命力意象《原野》是一部充满诗性的剧作,将《原野》中驳杂的意象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张扬式意象、闭锁式意象和理想式意象三类。
这三类意象两两之间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张扬式意象与闭锁式意象的对立关系反映了封建势力对原始生命力的压迫以及它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张扬式意象与理想式意象的对立关系反映了现代文明对原始生命力的摧残,闭锁式意象与理想式意象的对立反映了现代文明对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摧枯拉朽的撼动力。
一、张扬式意象张扬式意象象征着高扬的原始生命力,代表着人类的原始欲望和原始需求,是一种不受意识控制的本我力量,这是曹禺所赞颂的生命意识,肯定了它蓬勃向上的催动力。
在《原野》中,曹禺极力高扬原始文明所孕育的原始生命力的巨大冲击性,肯定了它对打破人类精神桎梏的积极作用和回归本我的建设作用。
1.森林整部戏剧以森林开头,它不仅是人类的栖息地,为初民的生殖繁衍提供庇护,而且也是原始生命力的集结地。
森林是由树组成的,就树这个个体而言,树可以结果,孕育生命是女性生殖的象征,树的根延伸到大地,作为大地之根,它又与男性的阴茎相互指涉,象征着男性的生育。
因此,森林还象征着人类最原初的性欲。
在《原野》中,森林意象有着对立的悖谬性,由起初的原始、神秘魅力转变为恐惧和禁锢的象征。
“巨树矗立在原野中,仿佛是那被禁梏的普晓密休士,羁绊在石岩上。
”将森林拟人化为普晓密休士,而普晓密休士却被羁绊在石岩上,这是一个有意味的象征,即人们追寻的远方永远也达不到,原始的生命欲求永远也无法被满足。
【三年级作文】秋天的原野_300字
【三年级作文】秋天的原野_300字
秋天的原野
秋天来了,原野的色彩变得五彩缤纷起来,田野里的庄稼也成熟了。
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稻米,都像在向我们展示秋天的美丽。
原野上还有许多果实,像是葡萄、苹果、梨子、桃子,这些脆甜的水果在阳光下晒得五颜六色,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不少小动物都聚集在果树下,享受着它们的美味。
秋天的原野,还有一种特别美丽的景色,那就是红叶。
树木上的叶子已经由绿变成了金、橙、红等各种颜色,这样妖娆美丽,宛如一位美丽的仙女,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秋天的原野充满了喜悦的气息,此时此刻,我们不禁会想到那句俗语:“秋高气爽,居高临下,俯瞰一切。
”在广袤的原野之上,我们拥有自由,我们体味着秋天的美丽,我们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秋天的原野是多么美丽,我爱秋天!。
曹禺《原野》意象简析
意 识 ,肯定 了它蓬 勃 向上 的催 动力 。 在 《 原 野》 中 ,曹 禺极 力 高扬 原 始 文 明 所孕 育 的原 始 生命 力 的 巨大 冲
击 性 ,肯 定 了它 对 打破 人 类 精神 桎 梏 的积极 作 用和 回归本 我 的 建设 作
用。
个 时代最 缺乏 的形式 ” ,也是 他绽 放 独 异艺术 本我 和宣泄力 比多的 出 口,
1 . 森林 整 部 戏 剧 以森 林 开头 ,它 不仅 是人 类 的栖 息地 ,为 初 民 的生 殖 繁 衍提 供 庇护 ,而 且也 是 原始 生 命 力 的集 结 地 。森林 是 由树组 成 的 ,就
著名 的艺 术心 理 学家 阿 恩 海姆 认 为文 学作 品 在运 用色 彩 时 ,一方 面 给我们 物理视 觉上 的感 知 和影 响 , 另 一方 面 ,在 我 们 的心 里也 会 出现 某 种用 语 言难 以表 达 的印 象 ,这 就 是 色彩 意 象 。色 彩 与人 的心理 有 某 种 特 殊 的联结 ,因 而 ,色 彩 意象 也 成 为了沉 淀 在人 们 心 中 的 “ 集体 无 意识 ” ,成为 埋藏在 心里 的类似 生活 底片 的 “ 原 型” 。色 彩意 象在 审美意
仇 虎送 给 金子 一 朵 红花 ,那种 抑 制 不住 的情 欲 已经 喷薄 而 出 ,这 对 金 子是赤 裸 裸 的诱 惑 ,金 子 半推 半 就 地接 受 了 。仇虎 和 金 子之 间 的性 爱 是人 类原 始 欲望 的高 扬 ,人 类原 初 的欲 望 在此 绽 放 ,也 是金 子 和仇 虎 对抗 封 建势 力压 迫 的 武器 ,金子 勇
有建 设 意 义 。
关键词 : 《 原 野》 原 始 生命 力 意 象
《 原 野》 是 一 部充 满 诗 性 的剧
《原野》作品分析
《原野》作品分析(一)人物角色分析1、仇虎仇虎是中国农村男性的典型人物。
他内心是善良的,同时也是极端扭曲的。
仇虎是剧中的男主角,可是演唱者却是以男中音的身份来演唱的。
我们都知道演唱声部的高低是影响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
男中音的音色特点通常都是淳朴、富有质感的;在角色上定位,男中音通常都不是浪漫有情调的年轻男性,而是憨厚的中年人,或者有着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而金湘先生之所以会让男中音来定位仇虎的人物角色,很大程度上和仇虎自身的人物特点分不开。
仇恨就像是一团乌云一样包围他左右,挥之不去,他被传统封建的思想所束缚,在经历了自己坐牢、父亲惨死、妹妹被强卖、未婚妻被侵占这一系列的悲惨故事发生之后,他生命中最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就剩下了报仇。
所以,仇虎的人物自身特征决定了他的唱段不能用清澈嘹亮的高音来呈现,而更应该用低沉、浑厚的男中音,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他的内心依旧还受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
在焦父死亡之后,他决定用父债子偿的方法来报复焦父的儿子。
他全然不顾及小时候和焦大星之间的友情,坚决果断的去向焦大星复仇。
可是当他真正的杀死焦大星之后,他的内心又是纠结矛盾的,他既喜悦又痛苦。
农民朴实善良的本性,无时无刻不谴责质问着他的内心,于是他在无穷无尽的懊悔和自责中放弃了逃亡生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仇虎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悲情角色。
2、金子金子,是《原野》歌剧的女主角,它演唱的是女高音角色,也是一个当时典型的农村女性人物。
曾经的金子和仇虎两个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都沉浸在甜蜜幸福的爱情之中。
可是就是因为焦阎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些的美好,焦阎王是一个恶性十足的坏人。
金子被焦阎王强抢去给自己家的儿子做了媳妇。
金子的人物形象是“矛盾”的,具体体现在,她既憎恨焦母可是她又害怕焦母;她非常渴盼自由,可是又不得不被紧紧地束缚在这“牢笼”中;她不喜欢焦大星,但在仇虎要杀害焦大星的时候又为焦大星说情。
对于金子来说,唯一不矛盾的就是,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她依然深爱着自己曾经的恋人仇虎,她对仇虎炽热的爱从未改变。
【三年级作文】秋天的原野_300字
【三年级作文】秋天的原野_300字
秋天的原野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大自然装扮得五彩斑斓,原野更是一片色彩斑斓的画卷。
当我踏上原野,我看到了金黄的稻谷在微风的吹拂下,像一片片金黄色的波浪,随着风的吹拂,起伏不断,好像在和我打招呼。
我还看到了一棵棵高高的向日葵,它们紧紧地盯着太阳,仿佛在向太阳问好。
太阳升起时,它们面对太阳微微转动,晒太阳;太阳逐渐升得越来越高时,它们就会转回原来的位置,继续盯着太阳,它们的身姿优雅而美丽。
我走进更远的地方,还看到了一片片红红的枫叶,它们像火焰一样燃烧,散发出迷人的秋天。
枫叶飘落在地上,铺成了一条条红红的小道,像是小精灵为我引路。
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和神奇。
原野上,一片世界,展现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我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威严,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暖和善良。
原野上风吹过,带来了些许凉意,但我却感到心中暖洋洋的。
秋天的原野,不仅仅是一片色彩斑斓的画卷,更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
我喜欢秋天的原野,喜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原野上有神奇的事物,有奇妙的风景,有美丽的花朵,有多彩的植物,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秋天的原野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一个可以放松心情、愉快嬉戏的地方。
每当我走进原野,我总能忘记一切烦恼,忘记所有的烦恼,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在原野上,我可以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听到最美妙的鸟鸣,在自然的音乐中放松身心。
秋天的原野,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的地方。
我喜欢秋天的原野,它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美丽。
《原野》解读
《原野》曹禺说,《原野》"是抒发一个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诗”,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曹禺说过,《雷雨》"写的是一首诗”:《原野》与《雷雨》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深刻联系。
曹禺说,《雷雨》可以说是他的生命的"蛮性的遗留","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
于是,在《雷雨》里,他创造了"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最"雷雨的”性格一一蘩漪;甚至在《日出》里也借着小工打夯的歌声,让观众感觉到“一个大生命浩浩荡荡地向前推,向前进,洋洋溢溢地充塞了宇宙”。
但是,不仅是读者、观众,恐怕更重要的还是作者自己,都会觉察到无论是《雷雨》里的周公馆,还是《日出》中的大旅馆,天地都过于狭窄,容不下那宇宙的大生命,对于死死揪住作者心灵的魔更是一种有形无形的束缚。
似乎可以这样说,曹禺的本性,他的内在生命要求,是要创造一个原始的蛮性的世界一一这是他心中真正的诗。
这个原始的蛮性的世界在《雷雨》里,借助于蘩漪(或许还包括周冲与周萍)仅仅偶露峥嵘,在《日出》里就被推到了幕后。
这无疑对于曹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压抑,于是又激起了更加巨大的生命冲动一一他要寻找一个更加阔大、自由的空间,让他的性情中的郁热得到完全的释放,让他的已经达于饱和的内在激情、欲望,他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冲决而出,作天马行空般的自由驰骋。
这是生命的寻找,更是艺术的寻找。
曹禺后来回忆说,当他读到波斯诗人欧涅尔的一首小诗一一“要你一杯酒,一块面包,一卷诗,只要你在我的身旁,那原野也是天堂"时,他的心怦然而动,这就是他所追求的。
原野,这正是曹禺生命的呼唤,心的归趋。
一一也许从幼年时,在宣化的后山小溪旁看见那株据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的"神树"猛然间感到充满神秘与恐惧的那一刻起,曹禺即在酝酿着这生命的呼唤。
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原野》正是曹禺第一阶段的生命创造的最后归趋。
论曹禺戏剧《原野》中的色彩象征意蕴
为我们呈现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深层心理 机制与独特情感体验。
一、“黑”———生途之艰 纵观《原野》,不可忽略的色彩是通篇浓墨般的 “黑”。从序幕的开篇,到第三幕结束,“原野”上广 阔无垠的“黑色”始终充斥其中。“黑色”,不仅仅是 作为物象的色彩在戏剧描写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 奠定了全文主要的情感基调。在序幕一开始的环境 描写中,仇虎出现在“原野”的铁道旁。从对周围景 物的色彩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曹禺对“黑”色的着 重渲染。即 使 后 来 戏 剧 地 点 发 生 了 变 化,如 从 “原 野”铁道旁 变 为 焦 大 星 的 家、再 到 主 人 公 进 行 大 逃 亡的“黑林子”,经由各种物象所呈现出的“黑”却始 终伴随着主人公的脚步,从不曾被丢下。“黑”作为 全剧整体的色彩基调,不仅存在于作者所选取的各 类客观物象中,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显现与映照。
《原野》是曹禺先生在 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史 上所交出的一 份 “特 殊 答 卷。”与 之 前 所 创 作 的 《雷 雨》和《日出》不同,《原野》无论是在情节设置还是 表现形式上,都具备着与前两部作品迥然不同的艺 术特点。在以 仇 虎 “复 仇 ”为 主 要 线 索 的 剧 情 发 展 中,外部环境的多样渲染和气氛烘托,意象色彩的主 观选取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被曹禺在创作 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黑色、红色、金红、 蔚蓝等色彩的相继呈现,不仅是戏剧意象元素的重 要反映,更是配合着主人公激烈的内心活动而在不 断调整与变化的表现。色彩与客观物象的紧密结 合,既促进了戏剧氛围的营造与情节的推进,同时也 是主人公 内 心 情 绪 波 动 的 外 现。 “原 野 ”之 中 的 客 观物象是这些色彩的具体呈现形式,物象的描写与 色彩的交织,使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得到了丰富的 投射与映照,其背后所蕴含的复杂象征意蕴,同时也 94
《原野》赏析
《原野》赏析
《原野》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诗歌,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
丰富的词语,将人们带入到一片无边无际的原野之中。
首句“绿野千里,草长莺飞”,展现了原野绚烂的自然景象,绿
色的草地和飞舞的小鸟一起构成了生命的画卷。
紧接着的“山水相连,涟漪荡漾”,使人们想起了清晨的湖畔,碧绿的山峦和平静的湖面相
互呼应。
作者运用“金黄色的稻田”、“红色的河流”等形容词,赋予了
原野异彩纷呈的色彩,让人们能够想象到大自然的色彩世界。
最后一句“这就是大自然,这就是原野”,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
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让读者在感悟原野的美景之余,进一步
加深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整首诗行云流水,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共鸣,让读者感悟到自
然的力量和美丽,更加珍视自然环境。
《原野》象征意味品
瞬 息多 变 的社 会 已 到 了 这 一 地 步
真 相 比 小 说 更陌生
,
更 不可 思 议
《 原
野 》 象
吴
征
戈
意
味
品
如果 说
浓 或淡 的 一部
,
,
曹禺 早 期 的 几 部 名 作
,
,
《雷 雨 》
、
《日 出 >
、
<原 野 >
、
《北 京 人 》
,
或
,
, 都 有着 不 可 忽 视 的 象 征 色彩
那么,
妇 女解 放 ”
。
尽 管 运 动 遭 到强 烈 的 反对 它
这 些 女 作家 感 到
,
已 给美 国人 的 生 活 带来 了 显 著 的 变化 它 兴起 了 崭 新 的 女 权
,
。
运 动 文 学 和 女 权主 义 文 学 批 评 学 派
给知 识 分 子 以 强 烈 的 影 响
。
。
象 其他 许 多 作家一 样 ,
“
。
,
《原 野 》一 开始 是这 样 的
,
,
大幕 拉 开
。
、
舞 台 氛 围 透 出极 强 的 感 染 力
、
:
天地 是 沉郁 的 生 命藏 在 里 面
,
泥 土 散 着香
禾 根在 土 里暗 暗滋 长
。 、 、
。
巨树 在 黄 昏 里
,
伸 出乱 发似 的 枝 丫 秋 蝉在 上 面有 声 无 力地 振 动着 翅 翼 龟 裂 的 木纹
,
和分裂
六 十 年 代 的 暴 力 为 七 十 年 代 的 厌 恶 社 会 事 务与 一 种 猖 撅 的 自私 的 个 人 主 义 所 取 代
用色彩解读_原野_
用色彩解读《原野》◆井上和子(日)曹禺的代表作《原野》里有好多意象的象征,一般认为解读这部作品的关键是在分析其意象的内在含义。
其实,我认为这部戏的色彩区别也对作品带来关键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作者对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写得特别细腻,与此同时,他对服装、布景等的颜色也非常讲究,我觉得这是其他作家没有的,是他的独特风格。
那么,曹禺用色彩要表现什么呢?我试探着用色彩解读这部戏,从黑色、红色、白色探讨一下色彩对作品带来的内在含义。
一、黑色《原野》有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充满着沉闷的气氛。
那么,这些气氛到底从哪里来的呢?我觉得与黑色有很大原因。
曹禺用黑色来刻画绝望的处境。
首先,我们看一下“原野”的布景。
曹禺在作品里用了许多意象,其中意象最多的就是“原野”的布景,那些意象使用了好多黑字或与黑色有关的词汇。
具体如下:序幕:黑黑的两条(铁轨)、(列车的)黑烟、(电线杆的)黑线、黑云;第一幕:黑森森的(草原)、乌鸦、昏黑的原野;第三幕第一景:森林黑幽幽、阴暗、乌黑的池沼、黑暗、黑影、森林野草的黑影、在黑的原野里、黑脑袋、黑圆圆的肉球、黑烘烘;第二景:黑黝黝的丛林、漆黑的天空、天上黑云连绵不断、如乌黑的山峦、黑郁郁的树林、黑林子、昏黑黑、黑暗里、黑云、黑斗蓬;第三景:黑林井上和子,1967年生于日本名古屋。
2009年毕业于日本佛教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
1992年曾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2009年起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037创作圆桌/用色彩解读《原野》chuangzuoyuanzhuo/yongsecaijieduyuanye子、暗黑的林丛、乌云;第四景:在黑林子里、黑压压的林丛、黑洞似的树林、黑云、黑漆漆、黑暗、黑地方;第五景:乌云、墨海、乌黑铁道、黑天。
剧中的布景还有老屋子。
那么,屋子里有什么黑色的表现呢?第一幕:左门旁立一张黑香案以及乌黑的香炉、黑脸的菩萨、暗黑的土墙;第二幕:黑影、黑暗、黑脸、一阵黑一阵亮、黑暗的角落,屋里更暗了、惨惨的黑光。
《原野》解读
《原野》解读《原野》曹禺说,《原野》"是抒发一个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诗”,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曹禺说过,《雷雨》"写的是一首诗”:《原野》与《雷雨》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深刻联系。
曹禺说,《雷雨》可以说是他的生命的"蛮性的遗留","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
于是,在《雷雨》里,他创造了"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最"雷雨的”性格一一蘩漪;甚至在《日出》里也借着小工打夯的歌声,让观众感觉到“一个大生命浩浩荡荡地向前推,向前进,洋洋溢溢地充塞了宇宙”。
但是,不仅是读者、观众,恐怕更重要的还是作者自己,都会觉察到无论是《雷雨》里的周公馆,还是《日出》中的大旅馆,天地都过于狭窄,容不下那宇宙的大生命,对于死死揪住作者心灵的魔更是一种有形无形的束缚。
似乎可以这样说,曹禺的本性,他的内在生命要求,是要创造一个原始的蛮性的世界一一这是他心中真正的诗。
这个原始的蛮性的世界在《雷雨》里,借助于蘩漪(或许还包括周冲与周萍)仅仅偶露峥嵘,在《日出》里就被推到了幕后。
这无疑对于曹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压抑,于是又激起了更加巨大的生命冲动一一他要寻找一个更加阔大、自由的空间,让他的性情中的郁热得到完全的释放,让他的已经达于饱和的内在激情、欲望,他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冲决而出,作天马行空般的自由驰骋。
这是生命的寻找,更是艺术的寻找。
曹禺后来回忆说,当他读到波斯诗人欧涅尔的一首小诗一一“要你一杯酒,一块面包,一卷诗,只要你在我的身旁,那原野也是天堂"时,他的心怦然而动,这就是他所追求的。
原野,这正是曹禺生命的呼唤,心的归趋。
一一也许从幼年时,在宣化的后山小溪旁看见那株据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的"神树"猛然间感到充满神秘与恐惧的那一刻起,曹禺即在酝酿着这生命的呼唤。
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原野》正是曹禺第一阶段的生命创造的最后归趋。
41曹禺《原野》
• 一整部《原野》最使我们震撼的莫过于剧中 人物死的悲悯和生的痛苦。他们都为生存苦 苦跋涉,却都没有逃脱失败的厄运。作家有 意将他们放置在一个宏大的宇宙范围内考察, 无疑赋予了他们生命追求以哲理品质,而他 们也被视为“真人”(敢恨的人,类似于 《雷雨》中未出场的“雷雨”)。 • 因此,《原野》是以探究生命为精神旨归, 以一场复仇的斗争来写出敢恨的人,彰显生 命原始的力,试图给现代人的生存指出一条 救赎之路的作品。
2.《原野》是不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
• 气氛的神秘 • 人物的怪异 • 复仇的冲突不向揭示阶级、社会方面发展 却大写基于性心理的冲突 • 情节细节不合情理之处
• 序幕氛围的塑造 “在天上,怪相的黑云密匝匝遮满了天,化 成各色狰狞可怖的形状,层层低压着地面。 远处天际外逐渐裂成一张血湖的破口,张 着嘴,泼出幽暗的赭红,像噩梦……” 序幕之神秘来自于“大地是沉郁的,生命 藏在里面”,秋日的天地间隐伏着粗野的 复仇的力,预示着残酷而莫测的斗争。
•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 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 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 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 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 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 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 •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 《胆剑篇》《王昭君》等。
• 在人物塑造上追求奇特怪异的浪漫倾向,突出 人物的某一种特征并尽力强化 • 仇虎的形象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人会惊怪造 物者怎么会想出这样一个丑陋的人形:头发像 乱麻,硕大无比的怪脸,眉毛垂下来,眼烧着 仇恨的火。右腿打成瘸跛,背凸起来仿佛藏着 一个小包袱。”像一头怪狮。 • 花金子的形象被用“泼野”、“妖冶”、“魅 惑和强悍”、“艳丽”、“风流”等字眼来描 写,简直是野性十足的山猫。 • 焦母是个毒如蛇蝎的瞎子。 • 白傻子是个癫子或白痴。 • 焦大星相貌体格正常,却是个心理上未成人的 窝囊废。
《原野》象征色彩简析
《原野》象征色彩简析
曹瀛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自有戏剧以来,象征手法便一直被运用着。
曹禺的《原野》是一部充满着浓厚的象征色彩的戏剧作品。
剧中鬼气森森的原野象征着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残酷;黑树林象征着对仇虎不公正的待遇与没有出路的境地;“黄金铺地。
的地方象征着美好的向往;砸断的铁镣又回到身边,象征着个人复仇者的失败与现实斗争的艰巨;铁拐杖是焦母性格和封建权力的象征…这种整体或局部的象征在剧中俯拾即是。
本文就《原野》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试作如下分析。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曹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05
【相关文献】
1.关于色彩关系的探讨——简析大师作品中对于色彩的运用 [J], 张勇;张进
2.全球采购供应链色彩确认流程简析——纺织色彩数据沟通实践 [J], 闫世成
3.简析歌剧《原野》中金子唱段的戏剧功能及其演唱处理 [J], 郑新平
4.论曹禺戏剧《原野》中的色彩象征意蕴 [J], 王俊虎; 安琪
5.玩转新色彩——潮鞋色彩配搭简析 [J], 辑文(整理);本刊资料库(图);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原野_象征意象与创作理念
寂静的暮色,怪相的黑云遮住了天,苍苍茫茫的原野中,巨大的灰色枕木静静地躺着,随着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声,枕木开始慢慢的颤动,一根、二根、三根……那也许是希望,也许是险恶,也许是反抗,也许是忧郁,《原野》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那原始的氛围,沉郁的土地以及扭曲的人性,特别是第三幕阴森恐怖的冥幽世界的出现,使《原野》全剧笼罩着厚重的神秘色彩。
本文试图透过剧中随处可见的象征意象的表面,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窥见曹禺这位戏剧大师在本剧中的创作理念。
《原野》中的象征意象随处可见。
当然,象征意象的点染是非具象的,剧中依惯例也没有旁白、独白,面对神秘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这恰恰给了读者和观众以无限思考和感受的空间,从而超越故事情节本身的描述,以品味悲剧的真意所在。
首先,剧本中前后一再出现两个象征性意象:火车及铁镣:在那“林外迅疾地奔驰”①、一直通向“无边”的火车,寄托着“受迫害最深的人”———剧本主人公仇虎和金子的“心”“飞”向“黄金铺的地方”的美好追求;而“铁镣”则象征着永远挣脱不了的受奴役的命运。
剧作家一再从现实生活中强烈地感受到:人对理想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总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桎梏着,这之间形成一种矛盾。
作家怀着郁闷、痛苦焦灼的心情探求着:这是怎样的“无形力量?也许作者在理论上无法作出明确的概括,他将自己的主观见解隐藏在人物的刻画上,戏剧的冲突中,他善于‘展示’,读者会从剧作家的形象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于是,人们从《原野》里充满生命力的仇虎和金子的“复仇”———实质是对被奴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中,发现了统治农村几千年的封建宗法思想的阴影与“铁镣”:他们必须“复仇”,因为“子不报父仇,大逆不道”;他们必须杀死无辜的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因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他们必须谋害焦阎王的孙子小黑子,因为“断子绝孙”才是最大的“复仇”;但“恶有恶报”的报应观念却像沉重的铁镣一般紧紧桎梏着他们,使他们最后陷入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夏天原野上的景象描写
夏天原野上的景象描写夏天,原野上的景象永远令人心旷神怡。
当你踏入原野,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朵洒在大地上,将一切都染上了金黄的色彩。
微风吹拂着,带来了一丝凉爽,在这炎热的季节里给人带来了些许安慰。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绿意盎然。
翠绿的草地铺展开来,仿佛一块绿色的地毯,覆盖了整个大地。
草丛中,黄色的野花点缀其中,它们伸展着娇嫩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它们五颜六色的羽翼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给原野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原野上的小溪潺潺流淌着。
清澈的溪水从山坡上流下,发出一阵阵悦耳的流水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它的故事。
溪水中,小鱼儿嬉戏玩耍,它们红红的尾巴在水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偶尔,一只青蛙从草丛中跳出来,落在溪水里,溅起一片水花。
水中倒映着周围的景色,美丽的原野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幅画卷。
原野上的动物们也是夏天的主角。
小鸟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着,它们的歌声如同一支支美妙的乐曲,回荡在原野上空。
偶尔,一只松鼠从树枝上跳下来,迅速地穿梭于草丛之间,它灵活的身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远处,一群野兔正在追逐嬉戏,它们的身影在原野上跳跃,活力四溢。
夏天原野上的景象还包括了一片片金黄的麦田。
麦浪翻滚,如同一片片金色的海洋,随风摇曳生姿。
麦穗饱满,仿佛是大地的馈赠,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农民们忙碌在麦田里,他们收割着庄稼,笑容满面。
原野上的田野成了他们劳动的见证,也成了他们丰收的希望。
夏天原野上的景象令人陶醉,它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地的温暖和生命的力量。
无论是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还是漫步在麦田间,都能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的烦忧。
夏天原野上的景象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原野。
让它们永远保持着生机勃勃的样子,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感动。
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的原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色彩解读《原野》◆井上和子(日)曹禺的代表作《原野》里有好多意象的象征,一般认为解读这部作品的关键是在分析其意象的内在含义。
其实,我认为这部戏的色彩区别也对作品带来关键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作者对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写得特别细腻,与此同时,他对服装、布景等的颜色也非常讲究,我觉得这是其他作家没有的,是他的独特风格。
那么,曹禺用色彩要表现什么呢?我试探着用色彩解读这部戏,从黑色、红色、白色探讨一下色彩对作品带来的内在含义。
一、黑色《原野》有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充满着沉闷的气氛。
那么,这些气氛到底从哪里来的呢?我觉得与黑色有很大原因。
曹禺用黑色来刻画绝望的处境。
首先,我们看一下“原野”的布景。
曹禺在作品里用了许多意象,其中意象最多的就是“原野”的布景,那些意象使用了好多黑字或与黑色有关的词汇。
具体如下:序幕:黑黑的两条(铁轨)、(列车的)黑烟、(电线杆的)黑线、黑云;第一幕:黑森森的(草原)、乌鸦、昏黑的原野;第三幕第一景:森林黑幽幽、阴暗、乌黑的池沼、黑暗、黑影、森林野草的黑影、在黑的原野里、黑脑袋、黑圆圆的肉球、黑烘烘;第二景:黑黝黝的丛林、漆黑的天空、天上黑云连绵不断、如乌黑的山峦、黑郁郁的树林、黑林子、昏黑黑、黑暗里、黑云、黑斗蓬;第三景:黑林井上和子,1967年生于日本名古屋。
2009年毕业于日本佛教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
1992年曾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2009年起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037创作圆桌/用色彩解读《原野》chuangzuoyuanzhuo/yongsecaijieduyuanye子、暗黑的林丛、乌云;第四景:在黑林子里、黑压压的林丛、黑洞似的树林、黑云、黑漆漆、黑暗、黑地方;第五景:乌云、墨海、乌黑铁道、黑天。
剧中的布景还有老屋子。
那么,屋子里有什么黑色的表现呢?第一幕:左门旁立一张黑香案以及乌黑的香炉、黑脸的菩萨、暗黑的土墙;第二幕:黑影、黑暗、黑脸、一阵黑一阵亮、黑暗的角落,屋里更暗了、惨惨的黑光。
由此可见,这部戏的布景不管室内还是室外,都有很多黑色的描写,并且黑色的意象大概是令人不愉快的情景。
因此,这部戏整体来看,可以说黑色是最基本的颜色,并且给读者带来沉闷的感觉。
其次,我关注了一下天色的变化。
随着故事的进展,天色渐渐地黑下去。
我觉得这暗示着仇虎的复仇。
《原野》的第一句就是“秋天的傍晚”,我们从这句话能够想像昏黄的天空。
然后,仇虎出来时,白傻子说:“天快黑了!我看不大清你的镯子。
”①P13这时还没有发生什么,但已经产生了某种不妙的预感。
然后,在焦母和金子的对话当中,焦母向金子问:“天黑了没有?”①P25金子回答:“快黑了。
”①P25她们的台词也暗示了以后会发生不愉快的事。
然后,天色和大地都渐渐黑下去,红云变成黑云,①P27大地更黑了,①P27终于金子跟仇虎见面,仇虎决定和金子在一起时,天大黑了。
①P30除了序幕以外,在第一幕、第二幕也有同样的再现。
随着故事接近高潮,黑色越来越浓。
然后,故事到了高潮时,就是仇虎杀大星的时候,黑色的表现也到了高潮:“好黑”。
比如,仇虎杀大星之前说“好黑”,①P125大星被杀之前梦话说“好黑!好黑!好黑的世界!”①P127曹禺故意增加黑色的表现,突出了绝望的效果。
仇虎终于报仇成功了,但他并没有成就感,又开始进入另一个“好黑”的世界。
仇虎在第三幕第一景进入黑森林的时候说:“这林子好黑!”①P141这句台词不仅表示天色,也表示心理状态。
仇虎进了黑森林恢复了人的心,②P137但却发现了自己做了非常严重的事,他心理在恨与良心之间混乱。
他迷了路,出不了“黑”森林了,我认为这也表现了仇虎的混乱的心情。
混乱引起了精神的崩溃,最后绝望了。
如上所述,第三幕有很多黑色的表现。
仇虎感到绝望,看什么都是黑色的。
因此,黑色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除了布景以外,主要人物的形容也用了好多黑色。
比如,仇虎在序幕里刚上台的时候,他的样子是满沾污泥的黑腿、黑眉、失望的黑脸、围着黑皮带。
①P6-7在第一幕他改了打扮,但还是穿黑色的(穿黑缎袍)。
①P34在第二幕,他杀大星时,他的外表是“上身没有衣服,胸前黑茸茸的,筋肉紧张地暴出来”。
①P125在第三幕,他的衣服背面有个裂口,露出黑色的肌肉。
①P136这样,仇虎穿的也是黑色,身体也是黑色的。
仇虎感到绝望,选择死,因此,可以说色彩自身体现了绝望。
以上所述,之所以这部戏从头到尾充满着沉闷的气氛,是因为在不同方面都着意使用了黑色。
黑色表现绝望,用黑色描写的都是感到绝望的人。
其代表是仇虎。
他本身有黑色,他的周围也有黑色,而且他带着黑色的感情到焦家,越接近焦家,绝望也越深。
而第三幕黑色用的最多,因为第三幕是仇虎苦恼最深的地方。
曹禺用黑色的布景加强了主人公苦恼的效果,③绝望到了顶峰时,黑色表现就更为浓重。
二、红色如果说《原野》的基本颜色是黑色,其次就是红色。
剧中红色用的最多的是金子。
她穿着红色衣服。
其实,金子也带有黑色的,但是曹禺换幕时,每次仔细地描写她穿什么样的衣服时,尤其强调了红色,我看对其他人没有这么强调过。
在序幕她穿着大红的裤袄,①P16在第一幕她穿一件红绸袄,发髻扎着红丝线,①P33在第二幕她穿一身血红色的紧身,①P125在第三幕她血红色的衣褂紧贴在身上。
①P135由此,我们就发现,在序幕和第一幕只写“红”,但是在第二幕和第三幕里能看到“血红”的词汇。
这个差异意味着什么?剧中有许多红色的词汇,这些词汇主要表现血与火,比如,红红的灯火、红光、红灯笼、流血、血管、鲜血等。
血和火是为了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从这里感觉到她的生命力。
“血红”也一样,表0382011年第4期戏剧文学(总第335期)戏剧艺术类月刊●xijuyishulei yuekan xijuwenxue现生命力。
因为,金子在第二幕以后对生命的执著越来越强。
在第三幕第二景,金子拼命地逃跑,她的头发散乱地披下来,满身汗,衣服紧贴前后,几处撕成破口,但是她的眼里还有希望。
她还没放弃想要活下去的愿望。
我认为黑色里的红色表现了绝望里的生命力,就是说红色寓意着活下去的哪怕一丝丝的希望。
我们还要注意一下第一幕的捡花的场景。
关于这个场景,唐说:“描写骄傲的女人的胜利”,④伊甸说:“疯狂的爱”。
⑤但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这个场景是金子重新复苏的重要地方。
金子在焦家的生活太痛苦了。
她说:“在焦家,我是死了的。
”①P120但是她接受了红花就高兴地说:“现在我才知道我是活着。
”①P38这意味着她刚刚知道活着的喜悦。
曹禺在第三幕的解说里谈到:“焦花氏在这半夜的磨折里由对仇虎肉体的爱恋而升华为灵性的。
”①P137这意味着,长期以来金子在焦家没有产生一点喜悦。
有一天,她和仇虎再次见面感受了肉体的喜悦,然后变成了灵性的喜悦。
我觉得捡花是感受灵性喜悦的开端,因此仇虎捡的红花具有深刻的意义。
那么,曹禺用红花要表现什么呢?我认为,第一:花表现仇虎的爱情。
他是为了金子走十五里地找来的;第二:它象征着金子,它的颜色是“红色”,红色也是金子的颜色,而且金子的姓也是“花”。
就是说,红花表现仇虎的爱情,又象征着金子本身,⑥有双重意思。
仇虎出场后一直对金子表达爱情,但是金子的表态很傲慢。
仇虎给金子送红花时,金子并不接受,于是仇虎把红花扔在金子面前要走了。
金子突然很焦急,因为落地的又是爱情又是金子。
在她心里突然产生被仇虎放弃的危机感。
焦急的金子拼命地挣扎,终于让仇虎捡了红花。
⑦通过这个过程,金子确认了仇虎的对自己的爱情是真的。
对金子来说,接受红花就是接受仇虎爱情,然后她的生命力就复苏了。
金子得到了红花(就是爱情)就变了,没有了以前的傲慢的态度。
她说的很有道理,她竭尽全力地要活,而且尊重生命。
实际上她为了让大星先动手让仇虎故意激怒大星。
陈舒指出,花金子的“弑夫”也超越了道德的限度。
⑧但是本来她不同意仇虎杀大星,她要保护无辜的生命于是反复告诉仇虎,阎王后代没有责任、大星是个好人等,她全心全力地劝说仇虎打消那个念头。
她说:“为什么我们必得杀了人,犯了罪,才得到了呢?”①P104她为了活下去帮仇虎杀大星的忙。
所以她故意激怒大星的时候(向大星坦白了对仇虎的感情时),曹禺故意用“横心”①P116、121的词汇表达了金子的心理,就是说金子不是积极要杀大星。
另外,在黑林子里仇虎神情混乱时,她便鼓励他,并对他说:“虎子,我们不该死的,不该死的。
①P151“我跟你一同到那黄金子铺的地方。
”①P159从这句话看得出她一定坚持活下去的决心。
金子表达生命的尊严最明显的台词是“一个人活着就是一次”。
①P120我认为金子的心情都凝聚在这一句话里,并且感受到作者的灵魂的叫喊。
这样如此,我认为红色表现了生命之灯,就039创作圆桌/用色彩解读《原野》chuangzuoyuanzhuo/yongsecaijieduyuanye话剧《原野》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