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七节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世界、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基本内容,包括情节、人物、主题等。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以及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探讨文章中的哲学思想,如生命的意义、人与命运的关系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作者和背景。
2.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提出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4. 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哲学问题,如生命的意义、人与命运的关系等。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作业和测验,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思考题和作文,评价学生对文章哲学思想的思考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基本内容,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探讨文章的哲学思想。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对生命的意义和人与命运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文本,供学生阅读。
2.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如作者的介绍、文章的背景等。
3. 准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关于文章的主题、修辞手法等。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深入探讨文章中的哲学问题,如生命的意义、人与命运的关系等。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doc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具体的家园和精神家园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评点,加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交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理解人与故乡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反复研读,以评点促进交流,深入理解课文,深刻体会作者“家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观点和含义。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方法:问答法、评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有一位作家这样阐释故乡:失去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写乡愁的作家都生活在别处,是“别处”照亮了“故乡”,是“别处”确认了“故乡”。
他就是刘亮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随他寻找一番《今生今世的证据》。
2:作者介绍①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
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
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②自XX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多家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长篇小说《虚土》。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同学们应该都预习过课文,那么读了这么一篇文章,你们有怎么样的初步感受?注1:难懂、哲理化强注2:《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所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显得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
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本文则越过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如何,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2)本文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关键词“证据”在文中指什么?提示:文章第二段和第六段末尾关键句注:①第二段“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具体指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铁钉等(物质层面,学生找并归纳特点)②第六段“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它们在这很明显指代的是物质层面的证据,那么内心生存指的是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必修一苏教版第三专题《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具体的家园和精神家园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评点,加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交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理解人与故乡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反复研读,以评点促进交流,深入理解课文,深刻体会作者“家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观点和含义。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方法:问答法、评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有一位作家这样阐释故乡:失去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写乡愁的作家都生活在别处,是“别处”照亮了“故乡”,是“别处”确认了“故乡”。
他就是刘亮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随他寻找一番《今生今世的证据》。
2:作者介绍①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
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
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②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多家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长篇小说《虚土》。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同学们应该都预习过课文,那么读了这么一篇文章,你们有怎么样的初步感受?注1:难懂、哲理化强注2:《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所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显得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
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本文则越过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如何,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2)本文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关键词“证据”在文中指什么?提示:文章第二段和第六段末尾关键句注:①第二段“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具体指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铁钉等(物质层面,学生找并归纳特点)②第六段“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它们在这很明显指代的是物质层面的证据,那么内心生存指的是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今生今世的证据》,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到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内容简介。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及其含义。
3. 课文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及其含义。
2.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的重要性。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开放式讨论题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或故事讲述,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和意境。
七、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4个课时完成,每个课时45分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能够将所学应用到个人生活中的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课后测试或问卷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理解程度。
九、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以便学生阅读。
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图片、音频和视频。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今生今世的证据》,让学生理解并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情节的理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小说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象征手法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土地、种子、证据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3. 生命意义的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采用写作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小说作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写作等环节的积极性。
2. 学生写作质量:评价学生在短文中的观点表述、论证逻辑等方面。
3.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协调等方面表现。
六、教学内容1. 小说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出发,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即人与土地、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2. 生命价值观的反思: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观,思考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与小说相关的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
2. 运用反思性写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八、教学步骤1.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小说主题相关的现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1.1.2 分析技巧:分析作者的叙述技巧和语言特点。
1.1.3 培养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1.4 思考人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通读全文,理解大意。
1.2.2 重点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1.2.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1.2.4 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思考essay。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1.2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2 教学难点2.2.1 作者的叙述技巧和语言特点的解读。
2.2.2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背景知识。
3.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3.1.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4.1.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4.1.2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4.2 教学展开4.2.1 解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解读作者的叙述技巧和语言特点。
4.2.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4.3.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参与程度。
5.1.2 作业质量: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质量,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5.2 教学反馈5.2.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想象力,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珍惜当下。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真实的自我。
(3)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关注社会和环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主要内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如土地、河流、证据等。
3. 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基本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真实的自我。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的意义。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证据是什么。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了解基本内容。
(2)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强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读后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自己生命的证据是什么,进行思考和记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展示图片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中心议题:“证据”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析、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感悟作者的人生感悟。
3.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今生今世的证据》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掌握“证据”在人生中的意义。
3.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感悟作者的人生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主题思想,交流对“证据”在人生中的理解。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梳理文章思路,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品味语言:分析文章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人生感悟。
6. 朗读训练: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证据”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 写一篇关于“证据”在人生中的感悟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证据”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讨论。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证据”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案例分析: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证据”的作用,加深对“证据”重要性的理解。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和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2. 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思考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材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2)提问:你们对“今生今世的证据”有什么理解和想法?2.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基本内容,解释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理解。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课文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写作练习:(1)布置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进行写作。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今生今世的证据 教案教学设计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今生今世的证据》,使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对于生命中证据的探索和思考。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懂得珍惜当下,更加热爱生命。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死、家庭、爱情等主题。
4.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生命教育的拓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难点:深入剖析课文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生命教育的拓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 设计好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思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个与生命相关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证据的思考,导入《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3. 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你认为生命的证据是什么?”、“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何会对生命产生疑惑?”等。
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生命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证据,进一步理解生命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生命证据,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 以此为例,让学生写一段关于自己生命中的证据的文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生命中还有哪些证据是我们忽视的?如何去发现和珍惜这些证据?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认识。
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4篇
一、教学目标: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观点。
2.了解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方法及物与场景的个人化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文章富含哲理,需要仔细品味,课堂上可让学生充分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评点理解课文。
三、教学方法: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四、布置课前预习:1.上网查阅刘亮程资料。
2.阅读文章,划出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段落,思考作者的情感。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打夯一缕瘸腿抹杀转弯抹角抹布附答案:hāng lǚ qué mǒ mò mā五.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字音2作家作品师:昨天同学们已经在网上查阅了一定的刘亮程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生: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
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
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
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别人是怎样评价刘亮程的。
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林贤治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农民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
——李锐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
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苏教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苏教版)
本文导航
1、首页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掌握赏析文章的方法。
2.了解人对故乡情感如此深沉的原因,了解故乡对人的生命的意义。
3。
了解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方法及物与场景的个人化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生平。
2.问题:作者的这种情感痕迹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有没有存在?如果有的话,请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将自己对某一段或某一个词的体会写在书页的边上。
请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段落,然后说出自己写的感知。
明确:“还不懂得”表达作者的懊悔之情;“随便”等词语显示刘亮程在当时的轻率。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要创设适切的阅读情境。
建构主义特别重视“阅读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铺垫、预热、浸染。
教学中要反复研读,学会运用评点的方法,深入地品味、理解文本。
体味作家以朴素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和土地的感谢,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理解。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以此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观点。
2.探究与活动体验,进一步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深刻含义。
重点:理解文章独特的立意,揣摩文章形象的语言。
难点:品味作品独特的思想感情,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1课时烟垢()骨骸()瘸腿()打夯()悄无声息()划痕()圈点()牲畜()畜牧()拐弯抹角()刘亮程,沙湾县人,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
著有长篇小说《虚土》,诗集《另一只眼睛》和《晒晒黄沙集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把人刮歪》《站在黄沙梁边上》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99年引起宏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
其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有《今生今世的证据》。
我们的村庄——解读《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1962年生,沙湾县人。
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
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
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自20xx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宏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一位蛰居穷乡僻壤多年,甘受寂寞,以智慧的火光执著耕耘在自己的家园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境界,它还在于,它也给我们读者带来了幸福的境界,一种独特的阅读新体验。
苏教版必修一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以下简称《今》文)用一种崭新的笔法,独特的思维视角一下子就攫取了我们的心。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精选3篇)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精选3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掌握文章赏析的方法。
2、了解人对故乡情感如此深沉的原因,了解故乡对人的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学生对于人为什么要怀疑自己的过去,人有何证明自己的必要这个问题不太容易弄懂,此当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掌握文章评点的方法,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方法研读法。
与学生共同阅读课文,按照文章的行进顺序,朗读体会,理清作者的思路,感知作者的情感。
教学思路由作者的生活经历引出本文的情感特点,抓住每一个能表达情感和作者思路的词语来分析感知。
教学过程了解作者生平:刘亮程,1962后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沙湾县的一个小村庄里,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
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刘亮程在农村生活多年、漂泊到农村,虽然生活境遇有很大的改观,但是他总是不能忘却他的农村生活,尤其在他的散文的创作中屡屡表达出他对农村生活的留恋。
问题:作者的这种情感痕迹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有没有存在?如果有的话,请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将自己对某一段或某一个词的体会写在书页的边上。
请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段落,然后说出自己写下的感知。
明确:“还不懂得……”表达作者的懊悔之情;“随便”等词语显示刘亮程在当时的轻率。
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旧物人格化,实际上等同于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显示了作者对土地的真诚的态度,从而使文章的感情真挚动人。
问题:作者为什么对这些旧日的东西深情如此?明确:(这些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问题:何谓证据?课文中作者所说是证据分别的哪些?结合课文来看作者要借助这些旧物来证明什么东西呢?请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段落,注意朗读语气的加强,突出这段文字里作者的情绪。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将围绕着探究今生今世的证据展开,让学生了解人类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看待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探求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概念,明确人类对于生命的存在的想法和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生命的意义,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
3. 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中的表述,提炼文章的核心思想,并试图与自己的思考联系起来,形成独立的思考方式和生命观点。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部分:课件讲解。
通过课件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概念,明确人类对于生命的存在的想法和观点。
对于不同的文化对于人类生命看待的方式和哲学思考,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人类的哲学思考。
2.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生命意义和不同的生命观点,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表述,提炼文章的核心思想,并试图与自己的思考联系起来形成独立的思考方式和生命观点。
3. 第三部分: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讨论,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并试图与组内其他成员交换思考过程,寻求新的思维方式。
4. 第四部分:展示报告。
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小组将有机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报告,让每组的成员会交流和感知更深入的理解和生命哲学观点。
5. 第五部分:课堂总结。
总结课堂教学的内容、思路和方式。
在讲到生命意义的时候,课堂的最后是还可以给学生一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对这个思考题目,给与一些启示性的思考方式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听课学习方法。
学生会在听如此深入、繁复的话题中,有可能会存在疲乏的感觉,而这些 lectures 通常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因此,听课的核心应当是专注不分心及渐进式的注重细节。
2. 交流讨论方法。
《今生今世的证据》优秀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优秀教案一、教学目的:1.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入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显露的观念。
2.了解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方法及物与场景的团体化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经过阅读,训练先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化了解课文的才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文章富含哲理,需求细心品味,课堂上可让先生充沛讨论,群策群力,经过评点了解课文。
三、教学方法: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比拟阅读,增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
四、教学进程:(一)导入这个板块的小标题是〝乡关何处〞,什么是故土?它仅仅是指天文学意义上的某个处所吗?不。
它跟经度有关,跟土地肥瘠有关,跟贫富有关,……它只跟人的心灵相关,是远离之后难于割舍的留恋,是五步一回头的伤感,是对韶华不再生命流逝的慨叹,是追怀往事的迷惘。
但是,同窗们可曾想过,故土与一团体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明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或许能从中找到些许回答吧。
(二)作家作品1)先生所知的刘亮程:课前一些同窗反映说看不懂,我想,读不懂的缘由大约有三个,一是不了解刘亮程,二是生活体验有距离,三是特殊句子有难度。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
在一个接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
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
休息之余写点文字,简直一切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一切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
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活。
著有散文集«一团体的村庄»、«风中的院们»。
2)他人对刘亮程的评价:(幻灯)文字——沙漠里的绿洲洗尽铅华的厚重〝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
〞(三)文本研习一、解题在进入文本之前我想先请同窗们处置一个效果,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证据〞吗?谁来给证据下个定义?不难了解,所谓〝证据〞,即可以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资料或资料。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8优秀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8(优秀教案)今生今世的证据设计指导思想《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一篇现代散文。
其作者刘亮程是一位文风独特的作家。
本文选材与众不同,所写的边远乡村的故事,对今天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而这也给今天的青年学生阅读本文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远离故乡生活经历的高一学生,更难体验。
这一现实,导致了学生阅读文本时产生了“畏难”心理。
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由于作者致力于深刻的思索,所以文章感情深藏不露,语言抽象,或者说是文学性比较强,这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阅读难度,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必将成为学生难以逾越的难点。
因此,我设想借助“读出自己”的阅读理念,从和学生探讨一些他们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文章的深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种阅读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家园之思的深刻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在对文本的难点作循循善诱的解读中,让学生积累文本阅读的经验,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体悟“读出自己”的阅读理念,并掌握这一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本文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读出自己”的文本解读理念及方法。
2. 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突破本文的阅读难点,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故乡对我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故乡对于人而言,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
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
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七节今生今世
的证据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具体的家园和精神家园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评点,加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交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理解人与故乡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研读,以评点促进交流,深入理解课文,深刻体会作者“家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观点和含义。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方法:问答法、评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有一位作家这样阐释故乡:失去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写乡愁的作家都生活在别处,是“别处”照亮了“故乡”,是“别处”确认了“故乡”。
他就是刘亮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随他寻找一番《今生今世的证据》。
2:作者介绍
①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
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
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②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多家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长篇小说《虚土》。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同学们应该都预习过课文,那么读了这么一篇文章,你们有怎么样的初步感受?注1:难懂、哲理化强
注2:《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所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显得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
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本文则越过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如何,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2)本文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关键词“证据”在文中指什么?
提示:文章第二段和第六段末尾关键句
注:①第二段“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具体指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铁钉等(物质层面,学生找并归纳特点)
②第六段“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它们在这很明显指代的是物质层面的证据,那么内心生存指的是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
③物化的证据证明不了一个人的内心生存,所以它更多地就是靠物转化为记忆,升华为精神层面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精神生活。
(3)采取首尾速读法,寻找每一段的关键句
注1:本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一段都贯穿着知道或不知道的字眼或意味(下面请同学们采取首尾速读法,寻找每一段的关键句)
注2:首尾速读法—一般来讲,文章段落中心在开头或结尾
注3:中心句子(提示圈划,生齐读第三段,最后一段)
第一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不知道)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第二段: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
第三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第四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一天)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第五段:(我不知道)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不知道)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第七段: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我便清楚(知道)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第八段:但我却不知道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第九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4)文章最后一段的“家园”如何理解?
注:双重含义—具体家园,精神家园
4:评点交流
注1:学生先朗读评点的句子或段落后评点;提示学生认真听并记录他人精彩的评点
注2:评点:感受—心得—理解—评价—质疑—创造
参考关键句评点:
(1)我走的时候,还不懂得珍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们没用处了。
明确:随便一词表现出了作者因为年少无知,对证据采取轻慢之举,表示出不懂珍惜的随意性,也表现了自己的懊悔,而许多事理总是要经过人生历练和心灵思考才明白,等到明白时,时间的流水已经带走了许多东西,所以人生常常会有遗憾。
文章开篇是站在今天对昨天的假设,不珍惜突出了下文寻找证据之苦。
(2)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明确:用拟人的手法与“曾经拥有的事物”对话,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懊恼与伤感。
因为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故乡的旧物,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3)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明确: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
(4)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明确:人是喜欢怀旧的,人们往往会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而这些就隐含在“曾经的生活”当中的。
如果曾经的生活不能证明,人就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人才有意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5)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明确:个人内心的生存即精神世界同样需要证明,留存的过去的事物可以证实以往的生活,但是仅有这些客观的事物,一个人的精神经历和情感依然没有见证,那么就会产生虚空感和漂泊感,就会“精神流浪”。
而要见证内心的生存,就要靠精神层面的证据,比如脑中的
记忆和情感。
(6)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明确:这一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
这句话设想了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然性,从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学高度。
注:(问)“踏踏实实”与“虚无”语义相反,文中这种表述妥帖吗?为什么?
明确:虚无之途指没有生命证据的路途,踏踏实实强调迈上虚无之途的必然性。
因为家园废失了,自己所有的生命证据都不见了,没有谁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自己了,自己回家的脚步踏上的只能是无法证明的路途。
当烙上一个人生命印记的故乡不复存在时,人就像失根的浮萍,没有了精神寄托和归宿之地,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
作者这样的表述,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了现代人精神上的一种普遍病症—精神流浪,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
5:拓展阅读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
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像又回到了那里,回到那种生存中,好像是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摩过的事物,那些东西太珍贵了。
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用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去经历那么一点点东西,怎么忍心写出来,写出一句话都觉得心疼。
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看着一个村庄、一代人一代人在流逝,我就站在时光之处看着他们。
—刘亮程《村庄的事情》
6:课堂小结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成长、劳作的地方,那存有我们生活气息的物化证据,更有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有人说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挥不去的思念叫家乡,就极恰当地阐明了故乡之于一个人的意义。
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位同学都能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或重或轻的证据,远离虚无的精神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