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及水质综合特征模式

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及水质综合特征模式

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及水质综合特征模式
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
1.水质指数法:通过测定水中各项指标的浓度,计算出综合水质指数,从而评价水质状况。

2.水质分级法:将水质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

3.水质类别法:根据水体的用途和水质标准,将水质分为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类别,评价水质状况。

4.水质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水质指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水质综合评价结果。

水质综合特征模式:
1.单一指标模式:以某一指标为主要评价对象,如COD、BOD、氨氮等。

2.多指标模式: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浓度和变化趋势,如TP、TN、COD、BOD、pH等。

3.综合评价模式: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综合水质指数,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权重和相对值。

4.水质类别模式:根据水体的用途和水质标准,将水质分为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类别,评价水质状况。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是指自然界中流动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其水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H值: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度的指标,通常应在6.5-8.5之间。

2. 溶解氧: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含量的指标,其含量应在5mg/L 以上。

3. 化学需氧量(COD):COD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其含量应小于15mg/L。

4. 生化需氧量(BOD):BOD是反映水体中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氧气的指标,其含量应小于3mg/L。

5. 总磷和总氮:总磷和总氮是反映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指标,其含量应分别小于0.1mg/L和1mg/L。

6. 氨氮:氨氮是反映水体中无机污染物质的指标之一,其含量应小于0.15mg/L。

7. 铜、铅、锌等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是反映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的指标之一,其含量应分别小于0.05mg/L、0.01mg/L和0.1mg/L。

以上是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划分

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划分

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划分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湖泊、河流、水库、水塘等自然形成的水体,也包括人工修建的水体。

地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因此评价地表水的质量等级非常重要。

对地表水的评价等级划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水质指标地表水的质量主要通过一些水质指标来评价,如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根据这些指标的含量,可以将地表水的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二、水体透明度水体透明度是评价地表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透明度主要受到悬浮物质、浊度和溶解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透明度较高的水体一般质量较好,反之则质量较差。

三、水体颜色水体颜色是反映地表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可分为无色、浅黄、深黄、灰黑等几个等级。

颜色较浅的水体一般质量较好,反之则质量较差。

四、水体气味水体气味也是评价地表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体气味一般可分为无味、异味、恶臭等几个等级。

无味的水体一般质量较好,异味或恶臭的水体则质量较差。

五、水体生物水体中的生物也是评价地表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出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水体中生物的丰富多样性和数量较多的水体一般质量较好,反之则质量较差。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将地表水的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优质水体具有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富含溶解氧、无污染物质和富含生物等特点,适合人类生活和生产使用。

良好水体在一些指标上可能稍有不足,但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影响较小。

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水体则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评价地表水的质量等级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评价等级划分,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使用地表水资源,同时也能够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和治理地表水资源,确保人类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地表水评价方法

地表水评价方法

地表水评价方法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流动、静止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种类型的自由水体。

由于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地表水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表水评价方法。

首先,化学指标是地表水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检测水样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水中各种离子、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的浓度,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其进行评估。

例如,pH值是评价水的酸碱性的指标,溶解氧是评价水体富氧能力的指标,氨氮和总磷则可以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地表水的水质状况,并提供科学依据供决策者参考。

其次,生物学指标也是地表水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因此通过对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水生昆虫、鱼类等进行监测,可以判断水体的生态健康状况。

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数量和生物群落结构等指标可以反映出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程度以及水体自净能力。

这些指标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对于评价地表水的健康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物理指标也是地表水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体的颜色、浑浊度、温度等物理特征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测量获得。

颜色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浑浊度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而温度则与水体的循环、溶解氧浓度等有关。

这些物理特征的变化可以提供关于水体状况的初步信息。

最后,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地表水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将不同指标进行权重分配,计算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体的整体状况。

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比较和对比,综合考虑水质、生态和应用需求,为制定水资源管理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包括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等。

总之,地表水评价方法是保障水安全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物理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模型是常用的地表水评价方法。

不同指标之间相互协作,可综合评估地表水的水质、生态和资源利用状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流域内地表水资源质量和环境状况的定量化和综合评价,以便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下面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具体办法。

一、评价对象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等。

二、评价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包括:1.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水深、流速、透明度等。

2.化学指标:包括总磷、总氮、氨氮、硝酸盐氮等。

3.生物指标:包括溶解氧、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4.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水质类别、综合污染指数等。

三、评价方法1.采样和分析在流域内设置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品,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

2.数据处理根据采集的样品数据,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重构,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指标,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水质类别,评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四、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1.物理指标:根据地表水的应用目的,可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评价。

2.化学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将各项指标与相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3.生物指标:根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和标准,计算出水质类别和综合污染指数。

五、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流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类评价和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整治和保护措施,提高流域内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总之,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评价办法的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科学选择和评价标准的规范制定是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和可靠的关键。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1]22号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为客观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规范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我部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九日主题词:环保地表水评价办法通知抄送:机关各部门。

—3—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3—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4—(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5—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1 2 (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1 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1 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1 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质?)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地表水水质检测方法

地表水水质检测方法

地表水水质检测方法
1. 物理检测方法,物理检测方法通常包括测量水体的温度、浊度、颜色、气味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使用温度计、浊度计、比色皿等设备进行测量。

2. 化学检测方法,化学检测方法用于测量水体中的化学成分,如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总氮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和分析仪器进行测量。

3. 生物学检测方法,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生物样品采集和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测量。

4. 水质综合评价,除了单项指标的检测外,还可以使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估。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Trophic State Index等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评估。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
护措施。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用于地表水水质检测,因此在进行水质监测时需要遵循当地的监测标准和规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质?)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地表水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地表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成为了环境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监测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第一步是制定监测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其中,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

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

而化学指标则包括污染物浓度,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等。

二、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主观评价是指利用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评估。

这种方法适用于区域性的评价,但缺点在于结论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客观评价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目前常用的客观评价方法有AHP(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BP神经网络等。

三、环境质量划分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划分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划分标准一般包括5个等级:I、II、III、IV、V。

其中,I类水质为最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V类水质则为最差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

各等级的监测指标和限值标准由国家环保部门发布。

四、应用案例中国环保部门于2016年发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明确了对各种污染物的标准含量和各级别水质的标准。

以湖南省汀江为例,通过测量COD、NH3-N和TP的浓度,采用AHP方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汀江水质为Ⅲ类,符合国家标准。

但是,由于各级污染物浓度的不均衡分布,汀江的中下游水质偏劣,需要加强环保措施,以实现环境质量的长期可持续。

地表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

地表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

地表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
地表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是指对地表水环境进行损害鉴定和评估的技术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地表水环境的质量状况,确定是否存在环境损害,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地表水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方法
1.水质分析法:通过对地表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确定水质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环境损害。

2.生物学监测法:通过对水体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的监测,评估水体的生态系统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环境损害。

3.水文学监测法:通过对水文学参数的监测,如水位、流量、水温等,评估水体的水文学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环境损害。

4.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水环境的图像信息,评估水体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存在环境损害。

二、地表水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方法
1.环境质量标准法: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估,判断是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

2.生态风险评估法:通过对水体生态系统的评估,评估环境损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判断环境损害的生态风险程度。

3.综合评价法: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估,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环境损害。

4.水质模拟法:通过建立水质模型,模拟不同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估环境损害的程度和范围。

以上是地表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的章节划分和简要介绍,这些方法可以互相补充,综合运用,提高环境损害鉴定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自然水体,其水质的好坏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地表水的水质状况,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旨在通过对水体化学、物理和生物特征的测量,提供对水质状况的定量描述。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化学指标1. pH值(酸碱度)pH值是表征水体酸碱性的指标,通常在0到14之间,数值越低表示越酸,越高表示越碱。

地表水的pH值受到化学物质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对生物的适应性和水体中溶解物质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2.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对于维持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活动至关重要。

DO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水温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

异常的水温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 溶解物质的浓度地表水中溶解的物质包括重金属、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等。

这些物质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二、生物学指标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丰富程度。

良好的水质通常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相关,因为某些生物对污染更敏感,它们的存在和繁殖可以指示水质的优劣。

2. 水生生物指数水生生物指数通过对水体中特定生物的存在和数量进行调查和统计,评估水质状况。

许多昆虫和鱼类对水质敏感,它们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可以提供有关水质的重要信息。

三、物理指标1. 水体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水体中光线穿透的程度,与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的含量有关。

高透明度表示水体清澈,而低透明度可能意味着水体浑浊。

2. 流速流速是指水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流速的变化可能影响水体的氧气含量和悬浮物质的输送。

以上是对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的简要介绍,这些指标能够提供对水体质量的初步评估。

然而,要全面评估地表水的水质状况,需要考虑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统计分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标准,才能及时发现水环境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和分析。

采样是获取水样的过程,分析是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1. 采样方法地表水的采样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为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采样点:采样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水体的特点,包括河流的流速、水深、水质变化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到排污口、工业企业等因素对水体的影响。

(2)采样容器:采样容器需要选择干净、无杂质的容器,常用的有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采样容器应提前清洗并用纯水漂洗。

(3)采样方法:采样时要注意避让船只、人群等干扰因素,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采样时应尽量将容器浸入水中,避免采集到水表面的杂质。

2. 分析方法地表水的分析方法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地表水质量的评价主要依靠指标检测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环境监测技术。

(1)物理化学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氧含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等。

(2)生物学分析:通过对水生生物的观察和计数,了解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状况。

例如,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的出现和数量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

(3)环境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被应用于水质监测中。

例如,多参数水质监测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指标,实时反映水体的变化情况。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水质评价和污染评价。

1.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参照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地表水评价标准

地表水评价标准

地表水评价标准地表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用于人类的生活、发展、文化活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而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资源的紧张和污染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面对当前的资源紧张和污染的局面,我们必须对地表水的评价标准有严格的要求。

地表水的评价标准是从化学、生物学、物理和时空四个方面来分析和评价地表水的总体质量的。

主要包括水质分析、污染物种类及其形态、水体动物生物多样性、水质变化特征、水体影响特征等。

一、水质分析是衡量地表水质量的基本指标。

它主要是检测地表水中的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总磷、重金属、悬浮物等指标。

其中,溶解氧是水体环境健康,水体污染状况的关键指标,主要用来衡量水体生物群落能够满足其生存和完整发育所需的氧气需求。

氨氮是地表水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可引起湖泊或河流的水质变差,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物的生长。

高锰酸盐可以用来判断地表水的无机污染程度,而总磷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它能促使水体中的藻类和其它水生植物的过度繁殖,也是影响地表水化学环境的重要因素。

重金属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重金属污染超标时,也会对地表水的污染。

二、污染物种类及其形态,指的是地表水中污染物种类及其形态,如水质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

其中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铅、镉等,通常以溶解状态或颗粒状态存在,它们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通常有毒性。

有机污染物主要指有机物,如油脂、溶剂等,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城市下水道排放等。

无机污染物,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等物质,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城市下水道、工业废水以及大气污染等。

三、水体动物生物多样性。

动物生物多样性是指湖泊、河流水体中存在的动物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变异性和密度,它能表明水体的状况程度。

水体动物生物多样性的高低是衡量水质质量的一项重要参数。

此外,水体动物生物多样性也反映了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如果水体中的动物物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也表明水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地表水单因子评价方法

地表水单因子评价方法

地表水单因子评价方法咱先说说啥是单因子。

简单来讲,地表水有好多方面的指标,像化学需氧量呀、氨氮含量啦、pH值之类的。

单因子评价呢,就是单独针对其中一个指标来评判地表水的质量。

比如说,咱就盯着氨氮这个因子看。

如果氨氮的含量在某个标准范围之内,那这方面地表水就还算健康;要是超出了,就说明在这个氨氮的指标上,地表水有点“生病”了。

那这个评价方法具体咋操作呢?一般呢,会有一个标准值的表格。

就像考试的标准答案一样。

不同的水体功能,比如说饮用水源地的水、渔业用水、工业用水等,它们对应的各个因子的标准值都不太一样哦。

我们把实际测量得到的地表水某个因子的值,和这个对应的标准值一对比。

要是测量值小于等于标准值,那在这个因子上就可以给地表水打个“及格”或者“优秀”的分数啦,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指标方面,地表水的质量是达标的。

但要是测量值比标准值大,那可就不妙喽,这就表示在这个因子上,地表水是不达标的,就像学生考试没及格一样。

这种单因子评价方法的好处可不少呢。

它特别直观,就像看一个人的某一个优点或者缺点一样,一下子就能知道地表水在某个特定方面的好坏。

比如说,我们特别关心pH值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用单因子评价就可以很快知道这个pH值是不是合适。

而且呀,这种方法也方便管理部门发现问题。

要是发现氨氮这个因子老是超标,那管理部门就可以着重去调查,是周边有什么污染源在偷偷排放含氨氮高的污水呢,还是有其他的特殊情况。

不过呢,它也有一点点小局限。

毕竟地表水的质量是由好多因子共同决定的。

有时候一个因子超标了,但其他因子都特别好,整体上地表水可能看起来也还过得去。

但单因子评价就会把这个超标放大,让地表水看起来好像问题很严重。

不过这也不影响它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评价地表水质量的方法啦。

就像一个人有一个小缺点,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小缺点可能带来的大影响呀。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表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表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表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地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评价地表水资源的状况和质量,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资源评价。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表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一、遥感技术在地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能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通过飞机或卫星拍摄的图像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水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的分布、温度、浑浊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等信息,为地表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例如,通过红外遥感技术可以检测水体的温度变化,进而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植被指数来评估地表水的富营养化程度,从而预测水质状况。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地表水资源评价中,GIS可以结合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分析,从而得出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例如,通过将遥感数据与水质监测站点的地理位置数据相结合,可以绘制出地表水污染的空间分布图,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此外,GIS还可以结合地形数据进行水资源的分区评估,包括流域划分、水环境脆弱性分析等。

三、数字地形分析在地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数字地形分析(DTA)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借助计算机分析地形地貌特征的方法。

在地表水资源评价中,数字地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流的路径、速度和径流方向。

通过分析水流的路径,可以确定重要的水源地和水体汇集区,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地表水资源。

同时,数字地形分析还可以模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影响范围,为地表水资源的应急管理提供支持。

四、水文模型在地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水文模型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水文过程,预测地表水资源的变化。

在地表水资源评价中,水文模型可以模拟水量的变化、水质的变化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办[2011]22号文的规定,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pH、DO、高锰酸盐指数COD Mn、BOD5、NH3-N、TP、TN、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定性评价
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对断面(点位)、河流、湖泊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以断面(点位)的水质类别或河流、湖泊水质类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按下述方法评价。

按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
①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②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
降);
③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
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按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
设△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Ⅰ~Ⅲ类水质百分点之差:△G=G2-G1,△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Ⅴ类水质百分点之差:△D=D2-D1;
①当△G-△D>0时,水质变好;当△G-△D<0时,水质变差;
②当│△G-△D│≤10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③当10<│△G-△D│≤20时,则评价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
④当│△G-△D│>20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及标准
按照环境保护总局(环函[2005]47号)《关于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的通知》要求执行,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评价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表2和表3 (1-35项)中的项目。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指城市市区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得的水量中,其地表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和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Ⅲ类的数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量之和÷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之和)×100%
三、排污口评价项目及标准
排污口评价指标为《2011年武汉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武环[2010]104号)中规定的各排污口所监测的项目。

评价标准根据排污口不同的受纳水体规定:长江、汉江、东湖、汤逊湖、知音湖排污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府河、墨水湖排污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