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同步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同步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1.南北朝时期两大著名的石窟是:
①龙门石窟②敦煌莫高窟③云冈石窟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3.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是:
A.刘徽 B.祖冲之 C.郦道元 D.贾思勰
4.“三顾茅庐”故事中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5.和右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A.商鞅变法B.蒙恬出击匈奴C.张骞出使西域D.北魏孝文帝改革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D.南方人口增多
7.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8.我们要加大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力度,这是因为
A.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壁画和大量佛经.文书
B.里面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它的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部分洞窟是南北朝时期开凿的,年代久远
9.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据此你认为发生在208年的赤壁之战应该是表述为:
A.2世纪初B.2世纪末C.3世纪初D.3世纪末
10.“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道诏书是哪位统治者颁发:A.秦始皇B.汉武帝C.曹操D.北魏孝文帝
11.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A.江南土地肥沃,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人民的辛勤努力
12.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北魏政权
②学习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政策是改革的核心内容
③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④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⑤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咸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3.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呼韩邪单于 B.北魏孝文帝 C.辽太祖阿保机 D.金太祖阿骨打
14.下图为三国鼎立示意图,哪个数字所示的地区是吴国
A.① B.② C.③ D.④
15.有一位科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位科学家是
A.张衡B.沈括C.蔡伦D.祖冲之
16.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 B.改用汉姓C.该穿汉服D.学说汉语
17.《资治遥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
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第II卷(非选择题)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
(2)战国时期,效果最为显著的改革是什么?改革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写出孝文帝改革的(三项)措施和作用
(4)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出你的改革建议。
19.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影响,两者可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
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
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
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树根),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低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秦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判断,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成功处理好“最大问题”具有哪些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
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是哪个皇帝?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目的是什么?
(3)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语言?
(4)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1.请认真观察下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在什么时候形成南迁浪潮?
(3)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4)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22.读下图回答
(1)请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A B C D
(2)请写出图2中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E F
(3)图1中A国与赵国之间在战国末期发生的空前激烈的战役是?
(4)奠定图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
(5)结束图1、图2政权并立局面的分别是哪两个王朝?这两个王朝有很多共同点,请说出其中一点。
23.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9次离京调研考察,改革均被提及。
纵观历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代先行者,那么,西魏。
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1)依次写出三则史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史上的三次政治改革。
(2)第一次的改革有何影响?
(3)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中的哪一句话能够反映出此次改革所起到的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三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24.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易中天教授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作为教育家,孔子非常有教育主张,你能说出两点吗?
(2)图二历史人物是生活在东汉时期的谁?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是什么?这一重大贡献有何意义?
(3)图三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在数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你认为以上历史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学习借鉴?
参考答案
1.C.2.B.3.B.4.D.5.D 6.C7.C8.A9.C
10.D11.D12.A13.B14.C15.D16.D17.C
18.
(1)管仲、
(2)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汉化措施:改穿汉服;说汉语;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促进了民族融合、
(4)符合题意即可。
19.
(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推行县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2)迁都洛阳,讲汉语。
(3)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等(
20.
(1)孝文帝洛阳
(2)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3)鲜卑语汉语
(4)促进了民族融合等。
21.
(1)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2)西晋后期。
(3)长江中下游地区。
(4)北方人南迁不但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2.
(1)秦、楚、齐、燕
(2)蜀、吴
(3)长平之战
(4)赤壁之战
(5)秦朝、西晋都是统一的朝代(统一时间都不长)
23.
(1)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
(2)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
(3)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
(4)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姻等,说出四点即可。
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24.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等;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教育学生要有老
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知新。
(2)蔡伦;贡献:改进造纸术。
意义: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传播的巨大贡献。
(3)祖冲之;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勇于创新、乐于向他人求教、持之以恒、潜心学习和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