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涂:当道,当权。
- 辞:推托。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往事:历史。
- 及:到,等到。
- 过:经过。
- 更:重新。
- 见事:知晓事情。
3. 重点虚词。
-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肃遂拜(于)蒙母)4. 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表反问)。
5. 古今异义。
- 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
- 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的一种。
- 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情。
6. 一词多义。
- 当:- 当涂掌事(掌管)。
- 但当涉猎(应当)。
- 见:- 见往事耳(了解)。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7. 句子翻译。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 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户,门。
-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 惟闻:只听到。
惟,只。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阻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孙权劝学》(一)正确译文,并掌握标色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辞。
孙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你)应该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寻阳的时候,跟吕蒙商讨事情,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几天不见,就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
(二)课文重点内容梳理。
1.文章主旨通过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从当下开始努力学习。
2.结构简析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3.重点问题探究(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当吕蒙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答案: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3)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答案:①详写“劝学”“论议”,而略写“就学”“结友”。
七年级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作为一名中学生,掌握好文言文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七年级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一、常见句式
1. 主谓宾结构: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宾语三部分构成,如“吾爱汝”、“汝为谁”。
2. 状语从句:在句中充当状语的从句,如“夫妻者,同牢而已足”、“日中则移”等。
3. 状语补语:在句中充当状语的补语,如“夭桃菊之颜”、“呴颜而卒”的“卒”。
4. 宾语补语:在句中充当宾语的补语,如“赏尔”、“神明任尔以之”等。
二、字音字形
1. 普通话的读音和文言文读音的区别,如“汝”读作“rǔ”,而不是“nǐ”。
2. 文言文的字形和简化字的区别,如“愿”在文言文中是“願”。
三、常见词语
1. 古代礼仪、政治制度等方面的词语,如“候门”、“八股”、“庶吉士”等。
2. 具有文学性质的词语,如“掩泪”、“深情款款”、“如此娇嫩”等。
四、句子篇章
1. 阅读全文时要理解文本整体意义。
2. 把握主旨和结论。
3. 理解词汇和句子中的含义。
以上就是七年级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学好文言文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掌握好这一门语言文化。
七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上、下)册古文总复习《论语》六则(一)子曰:“学而时(时常)习(复习)之,不亦说(通“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理不满),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旧的知识)而知(理解,领会)新(新的理解),可以(可以凭借)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 通“惘”,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dài学业上陷入困境).”(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什么)以(凭)谓(称)之'文'也 "子曰:"敏(聪明)而好学,不耻(认为……可耻)下问,是以(因此)谓之'文'也.”(五) 子曰:“默(暗暗)而识(zhì记住)之,学而不厌(满足),诲(huì教导)人不倦,何有于(对于)我哉?”(六) 子曰:“三人行(走)必有我师焉,择其(他们)善(好的方面)者而从(采纳(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整体感知](一)、谋篇立意《论语》六则言简意深,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谈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二)、文章脉络第一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讲学习方法,强调要温习已学过的知识。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四则讲学习态度,强调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强调要学会默记,并且学习要不知满足。
第六则讲学习态度,强调要多向别人学习,“择善而从”。
二、文学常识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属于语录体。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称“大成至圣”。
三、字词a)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不解)b)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能够)(2)学而不厌:(厌古:满足今:讨厌)c)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时常(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3)不耻下问耻:认为可耻d)虚词而的用法表并列: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表承接: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表修饰:默而识之表转接: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四、特殊句式倒装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宾语前置“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凭什么)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一)《论语》十二章【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七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
七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1.世说新语两则[南北朝] 刘义庆咏雪(1)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内。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然:……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当时的年龄。
非:不是。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必背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必背资料(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后友人才到。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您好久您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啊! 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来拉他。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日中:正午时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2、期日中..舍:舍弃去:离开3、过中.不至中:正午4、太丘舍去..5、去后乃.至乃:才6、门外戏.戏:玩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8、尊君在不.不:同“否”7、尊君..在不?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9、相委.而去委:舍弃10、君与家君..期日中11、非.人哉非:不是12、下车引.之引:拉,牵拉13、下车引之.之:代词,他,指元方14、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二、内容理解:1、根据文段内容说说你对元方的评价。
答:元方年仅七岁,就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是一个聪慧明理、性格直率的孩子。
2、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从而使“友人惭”?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节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从信用方面,是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节方面,是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在这两方面友人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元方的父亲。
所以友人无言以对,感到惭愧。
3、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答: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向元方道歉,表示友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一、古代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人民所使用的书面语言。
- 古代文言文在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进
行研究和理解。
二、古代文言文的特点
- 古代文言文注重修辞和韵律,借助工整的句子结构和韵律感
染读者。
- 古代文言文使用较多的典故和成语,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应的
文化背景。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相对复杂,需要进行逐步
研究和练。
三、古代文言文的研究方法
- 多读经典古文,培养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 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词义,熟练掌握古代文言文的
常用词汇。
- 分析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掌握常用的句子结
构和语法模式。
- 练写作古代文言文,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运用能力。
四、古代文言文的应用领域
- 古代文言文在文学作品中有重要地位,如古诗词、古小说等。
- 古代文言文在历史文献和经典著作中有广泛运用,如史书、
经典等。
- 古代文言文在文化传承和思想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以上是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的概述,希望
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及答案
文言文复习班级姓名一、特殊字词1、通假字尊君在不 ( ) 通( ) 不亦说乎 ( ) 通( ) 义为( )吾十有五( ) 通( ) 义为( ) 兑命( ) 通( )不更颠乎 ( ) 通( ) 义为( )2、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古义()今义()与友期.行古义()今义()相委.而去古义()今义()去.后乃至古义()今义()匹夫..古义()今义()居.十日古义()今义()君子..古义()今义()可以..为师古义()今义()死者十九..古义()今义()忺水.古义()今义()大亡.其财古义()今义()入门不顾.古义()今义()如是.再啮古义()今义()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其邻人之父.( ) 父.子相保( )必将.有盗( ) 其马将.胡( )大亡.其财( ) 亡.而入胡( )有善.术者( ) 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与朋友交而不信.( ) 则是无信.( )宋有富.人()家富.良马()可以为.师矣()为.人谋()人不知.而不()温故而知.()转转不已.()已.去()4、出自本册文言诗文的成语温故知新不亦乐乎择善而从乐在其中曲肱而枕切问近思而立之年三军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源头活水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还能补充一些吗?二、翻译句子(12分)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4、友人惭,下车引之。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7、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1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清单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清单本学期的重点文言文主要就是《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陋室铭》、《爱莲说》,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这几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等,赶快来看吧!通假字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2.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3.但手熟尔同“耳”,罢了4.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家具5.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一词多义1.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2.当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涂掌事(当道、当权)3.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4.市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5.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贴)6.将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出郭相扶将(动词,搀扶)7.机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8.之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9.以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钱覆其口(介词,用)10.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11.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12.尔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13.而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14.之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这件事)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15.为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16.如如是再啮(副词,像)如其言(介词,按照)古今异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推脱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3.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4.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5.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6.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8.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9.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0.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11.策勋十二转古义:次今义:旋转12.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13.物理古: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一门学科14.盖古:发语词今:遮住或有遮蔽作用的器物词类活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做名词,洪水愿为市鞍马名词做动词,买策勋十二转名词做动词,登记当窗理云鬓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的汝亦知射乎名词作动词,射箭的本领棹数小舟名词作动词,划船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文知识归纳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一、《童趣》1、余:我2、项:脖颈3、素帐:未染色的帐子4、徐:慢慢地5、唳:鸟鸣6、故:所以7、强:通“僵”,僵硬8、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9、盖:原来10、方:正二、《论语》十则1、说:通“悦”,高兴2、愠:生气3、省:反省4、信:真诚5、罔:迷惑6、殆:有害7、女:通“汝”,你8、知:通“智”,聪明9、已:停止10、勿:不要三、《山市》1、邑:县2、然:然而3、恒:经常4、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5、念:思考6、无何:不久7、始:才8、悟:明白9、高垣:高墙10、睥睨:矮墙11、城郭:城市12、连亘:连绵不断13、若:像14、危:高15、裁:通“才”,只有16、凭:靠着17、倏忽:突然18、市肆:集市。
肆,店铺19、逾时:过了一会儿四、《世说新语》两则1、俄而:不久,一会儿2、欣然:高兴的样子3、拟:相比4、期:约定5、乃:才6、去:离开7、则:就是8、引:拉9、顾:回头看10、委:丢下,舍弃五、《智子疑邻》、《塞翁失马》1、亦:也2、亡:①丢失;②逃跑3、甚:很,非常4、善:关于,擅长5、何遽:怎么就6、居:经过7、将:带领8、髀:大腿9、跛:瘸腿10、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11、吊:安慰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一、《伤仲永》1、隶:属于2、尝:曾经3、异:对……感到诧异4、与:给5、收.族:聚、团结6、自是:从此7、就:①完成②靠近8、稍稍:渐渐9、邑人:同县的人10、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11、日:每天12、扳:通“攀”,牵,引13、环谒:四处拜访14、先人:死去的父亲15、还:回16、称:相当17、泯然:完全18、卒:①最终②士兵③死19、固:本来20、父利其然:认为这样有利可图21、乞:求取二、《木兰诗》1、惟:只2、市:买3、旦:早晨4、但:只5、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6、戎机:战争7、朔:北方8、度:过9、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0、强:有余11、郭:外城12、当户:对着门13、著:穿14、扑朔:动弹15、迷离:眯着眼16、安:怎么17、扑朔迷离(今义):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集复习资料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文集复习资料1. 《论语·为政》-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 孔子2. 《史记·苏秦列传》- 「众人之事,必先勇于自负其能,然后人才乃出,非人才勇于自负其能也。
」 --- 苏秦3. 《史记·陈涉世家》- 「天下苦秦久矣,无能为也。
曷者?不秦者众也。
」 --- 陈胜4. 《史记·平准书》- 「盖天下之治乱,其要在於持说法者也。
」 --- 司马迁5. 《史记·白马篇》- 「市井之徼幸者异常而好闻也,其马不肯步,曰驰;其人不肯步,曰逸。
」 --- 司马迁6. 《史记·陈涉世家》- 「民财力充实,吏治罚明,唯是所欠者无恶耳。
」 --- 陈涉7. 《唐诗三百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兼怀南陈诸贤》- 「庐山秀出南斗峰,秋月清江白露中。
」 --- 刘长卿8. 《唐诗三百首·长安晚秋独游宿广文馆》- 「青云直上三万尺,白日升天九万里。
」 --- 杜甫9. 《西游记》- 「观音在世间风,对虾介命摄偏龛;是非只为为尘劳,且劝家奴莫犯禁。
」 --- 吴承恩10. 《古文观止·明堂孔写阐宣公》- 「万物二运,顺与逆,审可用乎?惟天地不能逆运耳。
」 --- 程颢11. 《古文观止·天文述》- 「非徒亮世能使人耀,如复金石也;明世胜乎巧伪,亦如火星也。
」 --- 纪南溟12. 《古文观止·明石刻碑》- 「金石小达其跻跻,而楚遗楚风。
」 --- 何象先13. 《古文观止·于说衡传》- 「所以藩者,置土垂khī守之官。
」 --- 王同祖14. 《全唐诗三百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红烛留灰汗湿衣,当年戏马莫迟迟。
」 --- 白居易15. 《全唐诗三百首·登飞来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 李白16. 《全唐诗三百首·泊秦淮·钟情汉苑千秋晓》- 「独倚朱阑无限事,未曾惆怅淮。
七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05
文言文综合练习
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
总结词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文言文翻译练习
总结词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 省略句、倒装句等。理解这些特殊句式对于把握文 言文的语义和逻辑至关重要。
虚词用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如“之”、“者”、“所”等) 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虚词能够更好地 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语气。
文言文词汇
80%
通假字
文言文中有些字可以用其他字来 代替,这种现象称为通假。了解 通假字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 的含义。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标志有“被”、“为”、 “所”等,理解被动句有助于 理解文言文中事件的逻辑关系 。
省略句
由于古代书写工具的限制,文 言文中常有省略现象,需要根 据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断省略的 内容。掌握省略句的规律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02
文言文阅读理解
理解文言文内容
感谢聆听
调
调整原文中语序不当的词语或 短语,使译文更加符合逻辑和 语法规则。
换
将原文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替 换为更加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 表达方式。
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时间状语从句
将时间状语从句放在主句之前翻译,以突出时间 关系。
目的状语从句
将目的状语从句放在主句之后翻译,以突出目的 关系。
条件状语从句
将条件状语从句放在主句之前翻译,以突出条件 关系。
七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总结词
通过阅读文言文,学习其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详细描述
在复习七年级文言文时,学生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通过 深入阅读文言文,分析其语言特点、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学习 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可以尝试模仿文言文的风格 进行写作练习,将所学的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提高写 作水平。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阅读中,要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可以通过 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及上下文语境来揣摩作者的意图。
03
文言文翻译与写作
文言文翻译技巧
01
020304 Nhomakorabea直译与意译
直译尽量保留原文的词汇和句 式,意译则根据原文意思进行 表达,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更准 确地传达原文含义。
增补与省略
在翻译时,对于原文中省略的 部分需要进行适当增补,同时 避免冗余表达;对于不影响理 解的词句可以省略不译。
调整语序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序 存在差异,翻译时需要进行适 当的语序调整,以符合现代汉 语的表达习惯。
把握语气与节奏
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把握 原文的语气和节奏,以传达原 文的情感色彩和韵律。
通常以“……者,……也”或 “……,……也”的形式出现, 表示对某事物的肯定判断。
省略句
由于古代文献中没有标点符号 ,因此句子中可能会省略某些 成分,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 断。
被动句
表示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通常以“被”字或“见”、 “受”等词开头。
02
文言文阅读理解
理解文章大意
总结词
理解文章整体内容
模仿练习
通过模仿经典的文言文名 篇,学习其表达方式和技 巧,逐步提高自己的文言 文写作水平。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的阶段,因此复习文言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七年级文言文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言文的基本知识1. 了解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文言文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等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言文体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官方语言,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具有字音字形规范、词汇丰富、句法复杂等特点。
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更加注重修辞和表达的精确性,因此阅读文言文需要较高的语言理解能力。
3. 学习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和表达方式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并列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此外,文言文还常使用典故、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二、文言文的阅读技巧1.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由于语序的灵活性较大,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句子成分和关系的能力。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2. 注意词语的辨析和理解文言文中存在许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辨析词义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3. 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阅读文言文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因此学生需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文言文的写作技巧1. 学会运用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运用修辞手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注意句子的连贯和衔接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学生注意句子的连贯和衔接。
可以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和词组,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3. 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文言文的写作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伤仲永》1、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记住这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余闻之也/久。
5、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与他才能的退化到泯然众人形成对比,并为后文作者的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6、“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这句话交代了籍贯、姓名、身份以及家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7、“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过渡作用。
8、本文告诉我们(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9、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用了记叙、议论。
前两段记叙,最后一段议论。
《孙权劝学》1、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本文主要写了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和吕蒙结交的事情。
3表明吕蒙学习必要性的句子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表明吕蒙学习的可能性的句子: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表明孙孙权劝学成功的句子:蒙乃始就学。
6、鲁肃说吕蒙惊人长进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吕蒙用自豪的语气回答的话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习后的惊人长进。
9、文章最后说鲁肃与吕蒙结友一方面表现鲁肃爱才,对吕蒙的敬重;另一方面从侧面突出吕蒙的惊人长进。
10、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孙权劝学,先点名学习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破掉了吕蒙接口不学的挡箭牌,使吕蒙无可推脱。
11、本文人物形象分析:孙权:善劝,对下属关心、爱护、亲密又不失主子身份。
吕蒙: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学;豪爽。
鲁肃:爱才、敬才;才高不自傲,有气度。
12、本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13、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
14、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
《狼》1、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清代著名文学家。
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聊斋”,书屋名。
“志”,记。
“异”,奇异。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明确: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3、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明确:①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②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顾”“奔”……4、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
“狼”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
5、本文从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明确: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6、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最后一段),还有描写(对屠户与狼的描写)7、本文的记叙顺序是时间顺序。
表示时间的词语:晚归、少时、久之8、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3)面对危险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
(4)不要被貌似强大、凶狠的的事物所吓倒,要在心里上战胜对手,不要被貌似凶狠的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口技》1、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口技》写了口技人表演的全过程。
作者通过对口技人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其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
反映了我国古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3、文中口技人表演口技的内容概述:表演一家人由睡到醒、由醒到睡、以及表演失火、救火的情形。
4、三个表演场面摹写声音的顺序:(1)由睡到醒场面:声音由远而近,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由分而合。
(2)由醒到睡场面: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3)失火救火场面: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百千齐作。
5、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表示时间的词语:少顷、既而、未几、俄而、是时、一时、忽、忽然。
(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口技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表达效果,从而很好的突出了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6、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本文一方面用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他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映烘托出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
7、课文中两处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8、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反复强调,形成首尾照应;并以口技人表演所用道具之简单,普通来反衬突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
9、指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作用?虽人有百手……一处也;作者用评论性的语言从侧面突出了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木兰诗》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本诗通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本文中常考的古诗文默写句子及效果(见七年级下古诗词)3、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4、“东市买骏马……长鞭”用排比、对偶、互文写出了木兰一家人紧张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
5、分析木兰形象(参考第1题)6、有人认为,花木兰是古代著名的女英雄,诗歌应重点写战争上英雄出生入死的战斗场面,而不应该略写战争场面。
对此,你有社么看法?(见先锋学案第10题)《陈太丘与友期》1、《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学,招纳贤士。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
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
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3、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4、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聪敏机智、明白事理。
而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5、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童趣》1、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2、文章第一段总写童年时的物外之趣,有总领下文的作用3、文章回忆的三件趣事: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鞭蛤。
4、本文出现的成语:明察秋毫:连极细小的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极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一样。
5、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要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细致观察事物;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超脱于世俗之外,寻找乐趣。
《论语》十则1、孔子及《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部书。
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四书”:南宋的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论语》十则中的句子默写考察(见七年级古诗词考点)4、《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格言警句(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格言警句:A、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谈修身做人的: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以上所列文言文篇目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我没归纳进去,但必须巩固好。
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