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书巢记》(陆游)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①比屋②也,而谓之巢,何?”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之:到。
②比屋:邻屋。
③觌(dí):相见。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因为)B.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置:放弃)C.既.入又不能出(既:已经)D.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2.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4.甲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文中读书的益处有何不同。
(二)(2022春·广西南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含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一、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对比阅读训练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对比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①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
相寿流涕而去。
(《唐太宗不徇私》)【注释】①中外:朝廷内外。
11.解释加点词。
①及.鲁肃过寻阳()②相寿流涕而去.()③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④不得独私.故人()12.翻译句子。
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各有什么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陋室铭》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陋室铭》对比阅读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
“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①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③妻子..不觌:________________ ④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十三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原卷)【2022春·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文言文对比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①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②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注释】①捐:丢弃。
②趋:快步走向。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____________ (3)累寸不已____________ (4)羊子感其言____________2.下列四组虚词中,两者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以至于寸B.乃:蒙乃始就学乃捐金于野C.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异断斯织乎D.而:结友而别而远寻师学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乐羊子之妻是怎样的人?【2022春·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邓当。
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恚①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吕蒙传》【注释】①恚(huì):愤怒地、生气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依.姊夫邓当( )(4)窃.随当击贼( )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B.以.钱覆其口C.归以.告蒙母D.以.刀劈狼首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不探虎穴,安得虎子?4.从【甲】【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乙】张咏①劝学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
”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
①准:寇准,宋初宰相。
①学术:学问。
①出陕:出任陕州知州。
①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2)即更刮.目相待刮:(3)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 徐:(4)及.准出陕及: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④,卧则读小说⑤,上厕则阅小辞⑥,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⑦亦言:宋公垂⑧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⑨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
②〔西洛〕西京洛阳。
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
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
④〔经史〕经书和史书。
⑤〔小说〕杂记类书籍。
⑥〔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⑦〔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⑧〔宋公垂〕即宋绶(shòu),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⑨〔属思〕构思。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B.而少.所嗜好少:很少C.尝语.僚属语:告诉 D.但微颔.之颔.:下巴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他,但手熟尔。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4.对甲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借事说理。
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
2022部编版语文七下文言文阅读练习(1)《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带答案)
C.齐威王欲将孙膑/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D.魏果去邯郸/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2.以下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刑/馀之人/不可
C.君/不假设/引兵疾走大梁
D.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句。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4. 甲乙两文都有“劝〞,请分别概述两文“劝〞的内容,并结合原文分析“劝〞的结果。
【答案】
1.D
2.C
3.〔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现在魏国与赵国相攻打,精兵锐卒必定在国外竭力作战,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
《孙权劝学》比照阅读〔上〕
〔一〕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令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D.结友而别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卿今者才咯,非复吴下阿蒙!
4.以上两文都有劝学之意。两者劝说的方法和目的有何不同?〔4分〕
1.【答案】〔4分〕〔1〕告诉,对…说〔2〕了解〔3〕到,等到〔4〕重新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 文言文 河中石兽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对比阅读练习题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善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榔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
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
举国信之。
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丰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
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①河间:地名。
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③研:研磨。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执策而临.之(《马说》)B.耳渐沉渐深耳./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C.再如是再.啮/再.而衰(《曹刿论战》)D.已转转不已./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
3.在语段(一)中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纪昀对他笔下的讲学家和游僧分别持什么态度。
【答案】1.D2.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2024年七年级语文暑假培优练(七年级下册)-暑期作业08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七年级语文暑假培优练(七年级下册)- 暑期作业08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限时练习:60min 完成时间:月日天气:作业08: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1-8小题,限时8分钟,30分。
)(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___辞:推辞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C.公亦以此自矜___ 矜:矜持D.康肃忿然曰_________忿:生气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以为大有所益公亦以此自矜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康肃笑而遣之C.结友而别___ 久而不去D.蒙乃始就学___乃取一葫芦置于地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但是应当广泛地阅读,看见历史罢了。
B.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看见历史罢了。
D.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两文都借事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针对练(8)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 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 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 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 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 修期耳。”
(纪昀《河中石兽》)
【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 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 李渤之陋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 (2)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傅永)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 上驰骋。
4.【甲】文中的吕蒙和【乙】文中的傅永有哪些共同点? ①两人都是武将,都是后来才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②都能刻 苦学习,并且最终都有惊人的长进。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
C.蒙乃.始就学
永乃.发愤读书
D.结友而.别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解析】A 项,介词,用/与“为”连用,表“认为”;B 项,
动词,成为/动词,担任;C 项,副词,于是,就;D 项,连词,表
顺承,就/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附【乙】文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 颐。因为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很久不 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 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依照法律 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一个残酷凶悍的官吏,众人没 有敢同他争论的,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论,(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 回了家,打算辞官离开,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 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如下:【甲】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2分)⑴余闻之也久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4分)⑴即书诗四句⑵稍稍宾客其父⑶无从致书以观⑷同舍生皆被绮绣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钱币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尝识书具尝趋百里外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还自扬州自笔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⑴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东坡集·日喻》)【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词的意义。
(1)但.手熟尔但.(2)日.与水居也日.(3)康肃笑而遣.之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子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4.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分别获得了哪些启示?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司马牛①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②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司马牛问兄弟》)【注】①司马牛:孔子的弟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爱莲说》比较阅读训练六篇(含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六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3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不蔓.不枝()(2)亭亭净植.()(3)临.湖赏荷()(4)荷花为.雨所洗()2.用/给下面句子标朗读停顿。
(标一处)(1分)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以为妙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莲花的品质,全文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荷花的外形,文章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活板》文言文对比阅读
《活板》文言文对比阅读【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活板》)【乙】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②悬为最善。
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④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⑤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方家:方术家。
②缕:丝线。
③纩:丝绵絮。
④芥子许蜡:芥菜籽大小的蜡。
⑤原:探究。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
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B.不以.木为之者方家以.磁石磨针锋C.满铁范为.一板不若缕悬为.最善D.若.印数十百千本不若.缕悬为最善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②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4.【甲】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5.【乙】文介绍了指南针的四种操作方法,作者认为哪种操作方法最好,方法是什么?【丙】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专题复习11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二) 【甲】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 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四)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帝善其.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 (2)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从这之后没有谁不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三)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注释】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乙参考译文】杨大年每当想要写文章时,就跟门客、亲朋饮酒游戏,投壶下棋, 大家尽情谈笑,却不妨碍杨大年构思。他常常用一片片的小方纸作稿纸,在上面密 密麻麻地书写,挥笔如飞,用不着修改。每写满一张纸,就要门客拿去传抄,门客 们常常被他搞得疲于奔命。顷刻之间,他就能写出几千字的文章来,可真是一代文 豪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一)【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2.解释加点词语。
(3分)(1)治经为博士邪()(2)见往事耳()(3)及鲁肃过浔阳()(4)即更刮目相待()(5)肃遂拜蒙母()(6)唯傅修期耳()
13.翻译句子。
(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
14.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2分)
15.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4分)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1分)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1分)
文言文(二)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选择题每题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
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
10.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9题。
(18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尝射于家圃()(2)尔安敢轻吾射
()
(3)子乃曰可教射()(4)而不以善息
()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尔安敢轻吾射 /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28.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
答:
29.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
”妇曰:“伏局。
”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
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
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全凭记忆。
③伏局:认输。
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
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自谓宿于逆旅既灭烛
良宵难遣尔败矣不及
2.翻译句子:
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3.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4.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yi)12.(3分,每题0.5分)①“邪”通“耶”,语气词②了解③等到④重新⑤于是,就⑥罢了13.(2分,每题1分)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杂来推托。
②你说事务繁杂,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14.(1分)吴下阿蒙、刮目相待15.①(1分,意对即可)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②(1分,意对即可)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③(2分,一点一分,意对即可)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
(二)9.D;10.B;11.A12. ⑴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
⑵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文言文(三)
25.(1)曾经(2)轻视(3)你(4)休息(或调养气息)(每个1分,共4分)
26.D(3分)
27.(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分)
(2)您为什么不替代我射一射呢?(2分)
28.(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2分)
(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2分)
29.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每点1分,共3分)
参考答案:5.①旅店②排遣,消遣6.示例:婆媳隔墙下棋,手中无子,心中有棋,进退取舍,全凭记忆。
7.示例:天外有天,不可孤芳自赏。
(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
)参考译文:王积薪的棋艺功效完成,自认为天下没有跟他匹敌的人。
他要到京师游历,在一所旅店住宿。
灯烛已经熄灭,隔墙听见店主老妇人呼唤儿媳说:“美好的夜晚难以排遣,可以下一局棋吗?”儿媳说:“好。
”老妇人说:“在第几道上布下棋子。
”儿媳说:“在第几道上布下棋子。
”(他们这样)各自说了几十次,老妇人说:“你失败了。
”儿媳
说:“这一局我认输。
”王积薪暗暗地记住了(她们摆布棋子的位置和顺序),第二天他恢复两人对弈中的形势发展的过程,(每一步棋的)用意都是他赶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