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城市(教师版) 精品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25、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26、人口问题的空间差异及其对策; 27、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 28、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29、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0、城市区位、等级、功能分区; 31、城市化标志及动力机制; 32、世界城市化进程、地区差异、产生的问题; 33、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34、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五种导向型工业; 35、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工业地域。 36、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7、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8、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39、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
13、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其影响; 1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5、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和风的形成; 16、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7、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18、气候的形成因子; 19、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典型区; 20、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特征; 21、河流补给类型及其特点、水循环的分类; 22、洋流的分布及影响; 2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非地带性); 24、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核心考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6、晨昏线及其基本特征; 7、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8、日出方位、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9、昼夜长短的变化; 10、地壳物质循环、地质作用与地貌; 1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2、外力作用与地貌;
40、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比较; 4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 响;
4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43、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44、自然资源的开发背景、问题及综合开发; 4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生产条 件、生产结构、专业化、综合开发);
2020高考地理精准大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8章 第2讲 城市化
第2讲城市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42页)一、城市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第一产业比重较大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郊区城市化现象明显,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C(分处于A或B(填字母)阶段。
[特别提醒]逆城市化也是一种城市化现象,它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不合理城市化表现环境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四、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对城市的影响(1)表现: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实例分析——以城市建筑为例。
①建筑布局: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欧洲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②建筑风格⎩⎨⎧中国:宫廷中多楼、台、亭、阁,民居有四合院西方:宫廷中有喷泉、雕塑,民居中花园、 洋房、绿篱、草地特征明显[点拨]__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1)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格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城市
《城市》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1)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2)明显的功能分区和稠密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3)各功能区连片分布,界线模糊。
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3.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3)城市地域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功能区最佳区位区位选择的原因商业用地A: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用地B 分布在盛行风上风向、河流的上游占地最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在有的城市中出现了高级住宅区(近文化区)和低级住宅区(近工业区)的分化,他们在空间上背向发展。
工业用地C 远离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目录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高中地理大地图相关知识点高考地理怎么复习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⑶上海市的发展:A、优越的区位因素:①便捷的交通;②广阔的消费市场;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宽广的经济腹地;⑤充足的商品供应;⑥丰富的农副产品;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B、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C、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城市规划: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⑷城市道路网问题: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精选】(人教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7 城市与城市化(含2016高考真题)
考点7 城市与城市化(2016·全国卷Ⅰ·T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1选A,2选B,3选D。
第1题,由材料可知,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第2题,由材料可知,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实施产生的直接影响。
第3题,由材料“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可知,该地区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规划明确,这样更能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而对提高乡村人口比重,降低人口密度以及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2016·天津文综·T6、7)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4.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5.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解题指南】等值线越密集,等距离间地租的差异越大;相同地租曲线离市中心越远,说明离市中心相同距离下地租越高。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
(二)城市化进程的 时间差异:
的心理趋向 在差异
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与城市整体
①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局 在城区
② 用地规模大、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 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③ 有严重污染、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 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与住宅区
①要有便利的交通 ②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③要留有发展余地
与风
与河流
布局于城市河流下游
的层次 模小,出售的商品种类少,档次低,选择度小。主要
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扇形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同 心 圆 模 式
城市早期土地价值理论受到西欧城市经济学 中重要的“同心圆理论”的深刻影响,多以 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随着城市不断发展, 研究城市功能布局的伯吉斯首次提出了“同 心圆模式”,该理论认为城市中心的土地价 值最高,并按照均匀的半径向城市外围递减。
(2015·四川文综,5~6)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 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C
13.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住宅区的布局原则
因素
具体要求 居住区选址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要求;城
多核心模式
√
√
(一)城市化概况:
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6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数量增多; 城市等级提高。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2.城市功能(1)含义: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1)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
(2)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
(3)科技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
(4)综合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备。
(5)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的中心。
(6)区域经济网络的核心。
4.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对其他城市发挥主导作用。
(3)与一般城市相比,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更强,城市功能更完善,科技更为先进,聚集程度更高,辐射范围更广。
拓展延伸:全国性中心城市与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区别(1)全国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范围主要在国内,一般是一国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其经济腹地包括国内各个城市,具有较高的能级和较强的集聚力及辐射力。
全国型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具有较发达的服务业,是科研力量的集中地,是全国的创新之源。
(2)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全国性中心城市往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及国际资源配置。
当它的政治、经济、贸易、金融中的某一部分或多个部分大大超过本国的辐射半径,开始延伸到别国城市时,全国性中心城市演变为国际性中心城市。
(3)国际性中心城市是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拥有大都市绵延区,具有极高的能级和极强的集聚力及辐射力,对世界经济有较强的影响力,处于城市体系的最顶层。
对于国际性中心城市而言,跨国公司的聚集以及金融业的高度发达是体现其集聚力和辐射力的最重要的表现。
5.城市发展与腹地经济特征密切相关 (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6.城市的辐射功能(1)含义: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020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整理-2020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2020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整理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不同经度产生不同地方时差和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2)地球公转的意义: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问来回移动,进而引起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以及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和昼夜长短的差异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和季节分布差异,这就是地球上五带和四季变化产生的原因。
(3)有关重要计算①根据昼弧或夜弧所跨经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 15 °。
②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X 2=(日落时间-12)X 2 ;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一0)X 2=(24 一日落时间)X 2。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
一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该地的纬度差。
2.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理环境的四大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地幔顶部。
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常见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2)内力作用包括:地壳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沉岩(3)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后为主单一暖气团控制,温单一冷气团控制,低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暖晴朗气压升高,气温和湿气温上升、气压下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一场春雨一场暖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尘暴、寒潮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天气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以锋锋前zzz / zzzzzzx/zz~锋面两侧天气特 过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产生连续性阴雨天形成持续性降水度骤降,天气晴朗 降、天气转晴我国大多数降水天 气,北方夏季的暴雨, 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贵阳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 北坐球气流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垂直气流形上升下降温晴朗天气实例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⑴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光照是地球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影响太阳光照的条件主要从太阳高度大小、日照时间长短及大气环境等方面理解;②太阳光照提供的热量是生物 生存的环境条件,热量与光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光照越多, 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物质运动重要的能 量来源。
2020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整理【下】
2020⾼考地理⾼频考点整理【下】 为了帮助考⽣能够更顺利的⾛进⾼考的殿堂,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2020⾼考地理⾼频考点整理【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考资讯!2020⾼考地理⾼频考点整理【下】 2020⾼考地理⾼频考点:⾃然地理知识点 1、利⽤指向标定⽅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不能指⽰其他⽅向。
2、在经纬⺴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南北⽅向,纬线指⽰东⻄⽅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右东”的法则确定⽅向,但当经纬⺴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这个法则确定⽅向。
3、进⾏⽐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
4、在等⾼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线的弯曲⽅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地⽅时和区时计算时,⼀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时)与北京时间(东⼋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时)的区别;⼆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期变更线(向东越过⽇界线,⽇期要减⼀天;向⻄越过⽇界线,⽇期要加⼀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转⽅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转⽅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圆上的劣弧进⾏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度和太阳⾼度,正午太阳⾼度是特殊时刻(地⽅时为12时)的太阳⾼度。
太阳⾼度与物影⻓度的关系:太阳⾼度越⼤,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图中的各种信息进⾏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点(1⽉初)与冬⾄⽇(12⽉22⽇前后)、远⽇点(7⽉初)与夏⾄⽇(6⽉22⽇前后)的区别。
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
2020年⾼考地理考点 ⾼中地理在学习和复习时,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有些知识点在地理的学习中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
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2020年⾼考地理考点,希望⼤家喜欢! 2020年⾼考地理考点⼀ 德国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地形区,⾃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原、中德⼭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海港、造船中⼼)、波恩、法兰克福(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新兴⼯业区中⼼)、鲁尔区(德⼯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字路⼝ 1.欧洲⼤陆上“⼗字路⼝”(欧洲南北向与东西向铁路都经过德国),战略位置⼗分重要,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北低,呈阶梯状。
德国北部以平原为主,为什么该地农业不发达,⼈⼝较为稀少? 北德平原,纬度较⾼,⽓温较低,冬季阴冷夏季凉爽、热量不⾜;地势低平,⼟壤较贫瘠,故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
由于⽓候条件较差,⼈⼝也较稀。
中部⾕地和宽⼴的⼭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原和阿尔卑斯⼭脉,⽇照时间长,河⾕地区⼟壤肥沃,盛产葡萄、烟草、啤酒花和⽔果,河⾕两侧的⼭地则为森林和⾼⼭牧场。
⽓候:⾃西向东由海洋性向⼤陆性过渡。
主要河流:多瑙河(向东流⼊⿊海)、莱茵河(由北⼊北海)、易北河(向北⼊北海)。
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的“美因-多瑙运河”,以及北部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即基尔运河)是重要的国际性航运捷径。
[参阅材料]莱茵河的航运价值 ⾃然原因:莱茵河全年⽔量丰富,⽔流平稳,含沙量⼩,⽆冰期。
这是因为莱茵河流经地区⼤部分为欧洲中部和西部平原,地势低平⽔流平稳,地处温带海洋胜⽓候区,⽓温变化幅度⼩,降⽔较多,流量⼤,全年可通航。
经济原因:莱茵河⼲⽀流流经国家较多,且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航运需求量⼤,河⼝处有世界港⼝⿅特丹,⼜与多瑙河等河流有运河相通,这为提⾼航运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莱茵河沿岸的⼀些⼯业城市经过综合整治,加强了对莱茵河的环境保护,莱茵河⼰经从过去的“资源开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休闲与审美时代”。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专题七 城市
[学生用书P38]最新考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各功能区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功能区布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2.人地协调观: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学生用书P38]考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与合理布局[主干精讲]——理主干 抓关键1.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态、特征、区位及成因功能分区形态区位特征位置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商业区呈点状或条状中心商务区的特点: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是城市的占用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住宅区在城①历史因素;②经济因素:主要从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个方面考虑;③社会因素;④行政因素宅区主要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区与低级区背向发展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典题探究]——析典题 学技法(2019·高考天津卷)读W 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下图),回答(1)~(2)题。
(1) 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 .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 .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 .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2) 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思路导引][解析] 本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与 坡度、水文和气象条件等。 2、历史文化因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 功能区现状。 3、交通运输状况: 工业区布局
3.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二)城市化进程的 时间差异: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2013·安徽文综,26~27)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 2020届高考地理城市专题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34~35题。
34.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B
35.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扇形模式
2020届高考地理 城市专题 专题复习PPT下载(共25页)
2020届全国新高考地理核心考点 城市与环境
2020届全国新高考地理核心考点考点11 城市与环境2020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备考建议一、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全面系统复习主干知识和核心理论,体会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髓。
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引导学生夯实地理学习基础,从而能灵活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正确处理好区域地理和高中必修、选修地理之间的关系。
二、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地理实践力。
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的“大事件”,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关注环境、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等全球与地区问题,凸显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提炼素材,创设情境,自然地延伸出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
三、立足地理学科基础,进行知识重组、突出重点。
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因此高考地理复习中在以基础知识为本,在此基础上,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
教学中对重点知识要进行系统整理,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
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四、重视区域地理,强化地图、突出地理图表。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
因此以区域为基本地理单元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之一。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涉及读图、读表、读资料等,可以说无图不成地理题,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不断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空间思维和地理图表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五、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城市(教师版)
城市【高考命题剖析】本专题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功能区的形成,城市的发展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考查将密切联系初中地理内容,由单一知识考查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如2011江苏高考17~18题、2011山东高考文综7~8题。
从考查方式上看,有综合题也有选择题。
但常以图表资料、区域图或与现实相关的图文材料为呈现方式。
从能力考查看,主要考查信息的提取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考冲刺策略】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载体,综合分析、评价城市的规划方案,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域形态以及对具体城市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等将成为今后高考中关注的新动向。
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图表资料、案例等,重点掌握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其布局要求、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2.通过对比掌握城市化发展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的水循环)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解决各种“城市病”的方法措施,理解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核心考点一城市化及其影响1.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2.城市区位因素(1)主要表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及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
其主要表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
(2)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上海市为例,从三方面规划和整治:一是控制、开发、建设。
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的扩展,从根源上解决城市就业、居住和工业污染问题;开发建设新城和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区,使工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化。
二是改善、保护、治理。
改善是指针对城市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进行交通工程和安居工程的建设;治理主要是对污染源的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模拟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拟达到1 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
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示意图,其中,新城区I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读图回答1-2题。
1.目前,西安市城市化过程正处于( )A. 初期阶段B. 加速发展阶段C. 高级阶段D. 衰落阶段2.在1972年—2020年西安城市化总体规划概要中,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①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价低廉②北部有渭河从规划区域流过,为该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③北部交通十分便利④北部地区工业发达,科技先进,经济基础好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020年5月,喀什成为中央正式批准设立的第六个经济特区。
读图回答第3题。
3.与深圳特区相比,喀什特区的优势在于( )A.地理位置优越 B.资源丰富 C.劳动力众多 D.交通便利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读图回答4-5题。
4.据图判断,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B. 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C. 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D. 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5.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潮流。
武汉市“十一五”园林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江河湖泊水系的连通,建立江、湖联网水系,形成自然山水、大型公共场所、住宅区多个不同层次的园林绿化体系。
2020年,人均绿地达到12平方米。
回答6-7题。
6.关于生态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城市的中心往往不是经济活动繁忙的商业中心B. 生态城市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让城市郊区化C. 生态城市以提高生活基本质量和实现人和自然环境协调为目标D. 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7.关于生态城市与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城市是不能进行工业生产的B. 生态城市的工业生产应做到清洁生产C. 生态城市的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中心D. 工业在生态城市中的布局可以不考虑风向和河流流向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9题。
8. 甲地区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原因是( )A. 位于城市中心,往往为市政中心广场B. 距离城市中心近,不适应城市建设C. 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D. 位于郊县,只使用发展种植业9. 乙地区高土地价格、低人口密度,应属于( )A. 中心商务区B. 行政区C. 住宅区D. 工业区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10-11题。
10. 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 高级住宅区B. 中心商务区C. 电子工业区D. 公园游览区11. 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厂企业集中B. 文化教育发达C. 环境污染严重D. 地租昂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12.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材料一:1999年世界及按收入和地区分类城市化情况。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国民总收入(美元)城市化率(%)全世界5020 6870 46 低收入国家420 1870 31 中等收入国家1980 5200 50 下中等收入国家1200 4250 43材料二: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
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左右。
陈啸宏说,城市化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突出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4分)(2)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处于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_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有哪些特点?(6分)(3)在目前我国城市化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缓解?(12分)(4)现在上海等特大城市出现了人口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6分)13.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8分)材料一:我国沿海某个城镇地域的变化过程。
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
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
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到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图:(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_______,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____;(4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地理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劳动力向________________产业转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4分)(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__________方向的郊外。
(2分)(5)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分别简要点评两位代表的观点。
(8分)(6)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6分)参考答案及其详细解析1.B2.A 【解析】1.读图可知,西安市周围规划出很多卫星城市,但还未建成,这说明目前西安市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2.西安市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多为农业用地,地价低廉;渭河从规划区域流过,能为该区域提供充足的水源,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3.B 【解析】喀什位于边疆地区,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但资源丰富。
4.B 【解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常常造成汽车噪声污染,城市内的NO2其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它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从图中可知,该城市NO2浓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降低,且沿交通线延伸,由于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NO2浓度等值线向西北延伸时偏离交通干线。
5. C 【解析】近年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该沿海城市人口剧增,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工业无限膨胀产生了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致使我国许多沿海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6. B 【解析】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是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要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农业),让城市郊区化明显不符合生态城市的目标。
7. B 【解析】根据生态城市的目标,工业生产应做到清洁生产。
8. C 【解析】甲地区由于位于该城市中心较远的地区,因此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导致地价很低。
9. A 【解析】城市功能区中地价最高的为中心商务区,由于交通比较便利,流动人口较多。
10. B 【解析】该功能区昼夜客流量差别较大,为中心商务区。
11. D 【解析】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地价昂贵。
12.【答案】(1)城市化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加速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发展不合理。
(3)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
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实现郊区城市化,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②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居民的居住条件;③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4)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距离;大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的下降,乡村基础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解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速度不协调;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的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交通和增加绿地面积等措施;随着城市中心环境质量的下降,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汽车等交通、通信的发展,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13.【答案】(1)增多增大(2)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3)增大二、三(4)下风(5)点评有车族: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且利于身心健康。
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因为自行车过多,经常挤道、串道、闯红灯等,造成了道路交通拥堵;当自行车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可能也会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
点评自行车族:机动车出行方便,效率高,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造成市内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与机动车的数量日益增多有关;而且机动车数量多,大量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
但拥堵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交通需求超过了道路交通供给。
总之,市区交通拥堵是自行车数量多,汽车数量增长快,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的滞后,市民的文明程度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因此,两个代表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6)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或公交优先)。
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
③错开出行高峰。
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⑥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
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等等。
(若没写出公交优先不能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中的交通拥堵问题及解决措施,本题切合实际,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能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可以较为容易地作答此题。
预测训练根据下表回答1-2题。
西安市南郊1996年—2006年土地用途变化数据(单位hm2)A. 道路交通条件无明显改善B. 公共设施用地增长幅度最大C. 郊区农耕地面积减少较小D. 约20%非城市用地转为城建用地2. 有关西安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 郊区城市化,城区扩展C. 城市化速度发展缓慢D. 南郊形成了工业卫星城【答案】1. D 2. B【解析】1.根据水域和其他用地减少大约4 000hm2,约占南郊总土地面积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