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计算题解答
黄亚均《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计算题解答第三章复习思考题9.有A、B两个国家。
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y=k1/2(y,k分别为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和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
A国的储蓄率s A=28%,人口增长率n A=1%,B国的储蓄率s B=10%,人口增长率n B=4%。
两国有相同的技术进步率g=2%,折旧率δ=4%。
求:稳态时,(1)A国和B国的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和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分别是多少?(2)A国和B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分别是多少?(3)A国和B国的总产出增长率(ΔY/Y)和资本增长率(ΔK/K)分别是多少?(4)两国的资本积累是否达到了黄金律水平?为什么?(5)对两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B国为提高人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解答:(1)根据稳态条件:s·y=(δ+ n+ g)k,把得y=k1/2带入:s·k0.5=(δ+ n+ g)k,k0.5=s/(δ+ n+ g)。
稳态时,A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A=16,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A=4;B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B=1,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B=1。
(2)A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Δ(Y/N)=Δ(K/N)=g=2%;B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Δ(Y/N)=Δ(K/N)=g=2%。
(3)A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ΔK/K)=n+g=3%;B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ΔK/K)=n+g=6%。
(4)黄金律水平的条件为:MP k=(δ+ n+ g),A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7%,而A国稳态时的MP k=dy/dk=0.5k-0.5=0.5×16-0.5=1/8=12.5%;B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10%,而B国稳态时的MP k=dy/dk=0.5k-0.5=0.5×1-0.5=1/2=50%。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一、各章参考文献第一章导论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 2nd Ed., Norton Co. , New York, 1988, Chapter 13、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
其次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 2nd Ed., Norton Co., New York, 1988, Chapter 22、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
5、美国商务部,《当今商业概览》,1976年一月号。
第三章经济增长1、Jones, “An Introduction to Mordern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 McGraw-Hill Co.,New York, 19762 > So 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Agregate Production Inunction n, in “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 , 1957第四章失业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其次版),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3、兰荣华,《我们国家当前失业的缘由和再就业的措施》,载《上海铁道高校学报》2000年第7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题解指南第五版
高级宏观经济学题解指南第五版1. 概述高级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在当今全球化、多样化的经济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等诸多方面,对于经济学专业学生来说,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知识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级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知识,我们特此编写了本《高级宏观经济学题解指南第五版》。
2. 本书特点本书是在前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更新,内容更加丰富、系统,涵盖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核心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
与此本书还添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本书构成本书共分为十章,分别是经济增长、产出与物价、货币与银行、国际贸易、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财政政策、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每一章都涵盖了该领域的重要理论和案例,以及专门的习题训练部分。
4. 本书意义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高级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掌握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 结语《高级宏观经济学题解指南第五版》作为一部权威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将对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帮助。
我们相信,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本书,读者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祝愿读者学习愉快、收获满满!扩写新内容第一部分的内容:6. 续写第一部分的内容: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高级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并掌握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以及经济政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的学科,而高级宏观经济学则更着重于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如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8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 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 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经济事务中有意识 的干预。
一般认为,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 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 的通货膨胀率。 所谓低,就是指通货膨胀率在 1%~3%之间; 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 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 目标。 它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 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 长,这种增长要达到一个适度的年均增 长率。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 值(GDP)的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含义:
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 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 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 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 做出的决策。
政府购买
财政政策 的工具
转移支付 税收
公债
(一)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 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 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政府购买支出包括消费性支出 和投资性支出。比如行政管理费与 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基 础设施投资等。
(二)改变贴现率
中央银行也给商业银行贷款银行准 备金,但商业银行必须用商业票据或政 府债券作担保。 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 叫做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 款利率叫做贴现率。 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 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 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 款,刺激投资。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1)预期投资收益率。 (2)企业预算约束的性质。 (3)投资风险程度。 (4)资金的市场供求状况和利息率高低。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 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与失衡
▫ (一)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含义 ▫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及其表现 ▫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产生的原因
1.分配的名义收入总量超过产品的实际生产总量 2.经济中存在着引起消费和投资需求膨胀的因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 性
• 一、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分野与契合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 三、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
▫ 1.加强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机制缺陷的需要 ▫ 2.加强宏观调控是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 3.加强宏观调控是调节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 4.加强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 社会总供给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GDP(扣除不可分配部
分)+进口总值 ▫ 影响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
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 第二,固定资本结构及利用率。 第三,劳动力质量。 第四,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 一、宏观调控的模式 •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 (一)充分就业 ▫ (二)价格稳定 ▫ (三)经济增长 ▫ (四)国际收支平衡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 (一)计划手段 ▫ (二)经济手段 ▫ (三)法律手段 ▫ (四)行政手段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经济增长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与源泉;2.哈罗德(Harrod)-多马(Domar)经济增长模型;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5.新经济增长理论;6.经济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单项选择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a.贫穷;b.稳定的资本存量;c.发展工业基础;d.商业欠发达。
2.产油富国与发达国家的共同点是()。
a.收入分配较为公平;b.有大量资本设备;c.人均收入高;d.出口制成品为主。
3.下列选项中,()不是人均生产函数的特征。
a.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产量也增加;b.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技术状态是不变的;c.随着资本存量增加,人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d.收益递减规律适用于人均生产函数。
4.下列选项中,()是提高增长率的最好方法。
a.发现新的自然资源供给;b.发展新技术;c.提高人口增长率;d.增加出口。
5.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a.人口增长;b.跨国公司的存在;c.工业基础差;d.国际债务。
6.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本深化。
a.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5%;b.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2%;c.人口增加2%,资本存量增加1%;d.人口没有增长,资本存量也没有增加7.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
a.经济增长的余量;b.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c.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d.引起经济增长的次要因素。
8.当储蓄水平既定时,()。
a.政府预算赤字越大,经常账户赤字越大,投资就越多;b.政府预算赤字越大,经常账户赤字越小,投资就越多;c.政府预算赤字越小,经常账户赤字越大,投资就越多;d.政府预算赤字越小,经常账户赤字越小,投资就越多。
9.当一国陷入低收入水平不断增强的状况时就被称为处于()。
a.不发达陷阱;b.流动性陷阱;c.非工业化陷阱;d.低资本化陷阱。
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基础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央行—联邦 储备系统连续采取行动:2001年1月3 日,把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存款准备 金率从6.5%降到6.0%,1月3日、4日把 贴现率从6.0%降到5.5%;1月5日,又实 行临时性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3天 内净买进55亿美元政府债券, 以扩张货 币供给.1月31日,再次把联邦基金利 率从6.0%降到5.5%, 把贴现率从5.5% 降到5.0%.
针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经济 衰退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地 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国际上更通行的说法是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按当时财政部项怀诚的解释是,国 人可能不太适应扩张性的说法,故换以积 极财政政策的提法). 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就是 通过发行国债,支持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 建设,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
1.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失业增加时,应 采取( )的宏观经济政策。 A.紧缩性 B.扩张性 C.平衡性
2.如果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 大量的国债,就会使货币供给量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应采用( 合 A.双紧 B.双松 C.一松一紧 D.一紧一松
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 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 油。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 (2)财政收入: (1)财政支出: 税收 政府购买:对产品 与劳务的购买。如 公债 基础设施政府工程 支出。 转移支付:各种福 利支出、补贴。
财政政策的运用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
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 扩张性 增加 增加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 总需求 减少税收
)配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 ( ) A.缓和了经济萧条,减少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减少了政府债务 E.加剧了 经济萧条,但减少了政府债务
《宏观经济学》习题9
《宏观经济学》习题9第八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一、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资本输出资本输入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官方汇率自由汇率管理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顺差逆差净出口BP曲线资本净流出外部均衡内部均衡贸易大国贸易小国非关税贸易壁垒关税进口配额消费者剩余损失二、判断题(F、T)1.利率的上升会引起国际资本的输入。
()2.所谓开放经济是指政府不干预对外贸易。
()3.本国居民购买国外的公司股票,应记人资本帐户的借方。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被分为无形项目和有形项目(如服务)等。
;()5.由于存在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并不总是平衡的c()6.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
()7.我国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汇率都采用间接标价法()8.间接标价法条件下,汇率的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和外值,。
()9.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其他国货币的汇率固定不变c10.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越高,进口的额度就越大。
()11.开放经济中IS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更为平缓。
()12.开放经济的均衡并不要求商品劳务的进口和出口相等()13.在浮动汇率制度下,LM曲线的位置对汇率水平无影响。
()14.在固定汇率下,LM曲线可根据国际间收支状况自动地调节。
()15.关税有助于世界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16.所谓贸易大国是指该国是国际贸易价格的接受者。
17.关税可以起到限制本国进口,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作用。
()18.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总处于劣势。
()19.在浮动汇率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对国际收支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
()20.若一国生产所有产品的效率都非常高,那么该国应出口商品而不进口商品。
()21.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较高的利率对应较低的收入水平c()22.如果失业和国际收支赤字并存,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货币贬值。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8第八章 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八章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试解释宏观经济政策时滞的分类和不同政策时滞效应的区别。
答:(1)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政策产生影响的每一阶段,都会存在时滞效应。
政策的时滞效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区分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的关键,在于政策实施的时点,前者发生于政策实施之前,而后者则是政策实施后的滞后影响。
①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冲击发生到相应的经济政策实施所花费的时间。
决策者确认冲击已发生,而后才能够实施适当的政策,这是内部时滞产生的原因。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决策者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果断性。
一般意义上,由于时滞产生的时间和性质的不同,内部时滞又可分为三种: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a.认识时滞是在冲击出现到决策者确认必须实施适当的宏观政策之间的那段时间。
认识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决策者获取信息的敏捷程度、预测能力。
b.决策时滞是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政策确定之间的时间间隔。
决策时滞一般取决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决策体制的结构和效率等因素。
c.行动时滞是政策确定和政策开始实施之间的间隔。
决策者作出决策以后,动员各种可控资源,并采用各种调控手段使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式、全面实施,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②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政策实施到政策行为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
政策实施后不能对支出、收入和就业在瞬间产生影响,是导致外部时滞的原因。
外部时滞的长短与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和工具的传导机制、与有关市场主体的敏感度、与决策者的决策力度、与有关市场主体的预期相关。
西方经济学(下)第八章宏观经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C )。
A.收取并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B.为财政部开设财政收支账户C.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D.在债券市场上购进国债2、如果政府在某年支出大于其税收收入,收支间的这种差别被称为(B )。
A.预算短缺B.预算赤字C.预算债务D.预算盈余3、狭义货币供给量的M1是指(C )。
A.活期存款B.现钞C.通货+活期存款D.货币市场共同基金4、以下哪一项不是自动稳定器(C )。
A.收入税B.失业保险C.国防开支D.社会保障福利5、在下列项目中,(B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一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6、下列第(D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7、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D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8、财政部向(D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B.企业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9、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 )。
A.法定准备率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D.道义劝告10、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D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11、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C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12、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 )。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1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4、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C )。
经济法第三编第八章宏观调控法概述
经 济 法 学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
Economic Law
第八章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一、宏观调控法概述
二、宏观调控权
三、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
Economic Law
一、宏观调控法概述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 1、宏观调控是现代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 经济学家的观点: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中央政府为 主的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主要运用间接手段, 对一定范围内经济总体的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 (李兴山《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2、定义:在பைடு நூலகம்国,宏观调控,即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 府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 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Economic Law
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
Economic Law
3、特征 (1)主体是政府,唯有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才有反映总 量运行的经济要求,可能具备制定克服总量失衡的制度及政 策的能力。 (2)基本目标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展。 (3)调控手段是综合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 段、计(规)划手段等。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体系 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需要规范,其各类手段需要法律保障, 宏观调控法应运而生。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一体两翼”中 的另一翼,我国《宪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国家加强经济 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Economic Law
1、概念:指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2、调整对象: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具体包括:(1)财税调 控关系;(2)金融调控关系;(3)规划调整关系;(4) 产业调控关系;(5)固定资产投资关系;(6)储备调控关 系:特殊领域的战略性物资储备制度,如粮食、棉花、外汇、 土地、石油等(7)对外经济关系。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特点:(1)是一种经济关系;(2)国 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特征,间接调控为主;(3)国家或国家 授权的机关始终是一方主体;(4)其实践已纳入国家经济 法律体系的轨道。 3、体系:财政预算法、税法、金融法、产业结构与布局规 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经济稳定 增长法和对外贸易法等。
宏观经济解读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解读经济政策当前,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宏观经济现状进行解读,并分析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概况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不平衡等。
二、经济政策的引导作用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投资决策,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引导经济的发展方向。
三、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措施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投资行为的政策。
通过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政府可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引导经济发展的政策。
通过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政府可以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四、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1. 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不同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加。
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调节流动性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的需求。
2.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水平,保持物价的稳定。
3. 收入分配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五、总结与展望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引导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控制通货膨胀,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完整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原创)课后题部分的概念题,可以不看,因为能考到的名词解释已经全部总结到笔记上了。
第一章绪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三种情况是重要知识,即长期、短期和正常的三种情况。
课后习题部分可以不看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本章知识点较为重要,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要求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计算与分析题:3、4第三章增长和积累本章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增长核算方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属于重要考点,曾作为计算题出现过,要求对金圣才笔记上的内容能够很好的掌握。
计算与分析题:3、7、第四章增长和政策本章不是重点内容,了解内生增长模型。
黄金率的资本存量是重要的概念,可能会出名字解释。
计算与分析题:4、5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本章的知识非常的重要,是出论述题的重要考点之一,要求整章内容都要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简答题:2计算和分析题:1、2、补录部分的6、8第六章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本章的内容较为重要,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通货膨胀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滞涨、理性预期、粘性工资、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奥肯定律供给冲击都是重要的概念。
在供给冲击部分很有可能会结合其他相关知识出简答或者是论述题。
要求对本章的内容都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
计算与分析题:3、附录部分3、6、7、8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本章主要都是概念性的问题,理解记忆即可。
周期性失业、摩擦型失业、自然失业率、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牺牲率、痛苦指数、指数化等都是重要的概念,第6部分的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不是重点内容,因为在中国不存在类似问题。
课后题部分没什么特别好的题目,可以不做。
第八章政策本章的内容是重要的考点之一,可结合经济政策出相关的论述题和简答题。
在复习本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重要的概念。
内部时滞、外部时滞、自动稳定器、乘数的不确定性、微调、相机抉择、动态不一致都是重要的概念。
课后题部分没有特别重要的题目,看看即可。
第九章收入和支出本章是重要的考点,理解性的知识和记忆性的知识都很多,对重要的概念和图形都要求能够很好的把握和理解,很容易结合本章知识点出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宏观经济学》是财务管理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微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
《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学生,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本课程主要面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标准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学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终结性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
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根本任务。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积极调动图书馆、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解最新的经济学案例,灵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能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
、课程的设计思路(一)课程设置的依据本课程的设置符合财务管理专业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趋势、形势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的需要,也是财务管理岗位在融资、分配和投资决策时能正确把握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教学案例
(三)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失当
1.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无法得到回报。具有外 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例如教育和新技术。
▪ 物品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 益);
▪ 物品消费或生产收益>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 即物品消费或生产成本<应当支付成本(社会成本)。
P
私人需求量为QP>
社会需求量QS。
社会成本
S(私人成本)
污染
▪ 外部不
成本
经济导
致对外
带来的
无法进
0
DP Q
行补偿 的危害。
QS QP
(四)纠正外部不经济性
1.通过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解决外部型
(1)合并。合并成一个企业, 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 了, 即被“内部化”了。
(2)规定产权。如果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 障, 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如果给下游用水者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产权, 则上游的 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水平以下而受罚。
利益各方协商谈判。
(3)其他方案。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不扔乱垃圾。 捐款。
1.垄断厂商通过控制产量、提高价格来获取高额利 润,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还带来收入分配的 不公平。交易价格>平均成本。
2.导致管理松懈。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动力。
3.导致寻租行为。如果垄断来自政府规则,可以被 游说,产生寻租——个人或组织为获得和维持 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 的活动。
市场成功——在竞争性市场上市场机 制能更有效地配置稀制性资源。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 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 置, 也就是说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 失当。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或劳务。
2.中间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3.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GNP:5.重置投资:用来补偿陈旧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6.净投资:资本总量的新增加部分。
净投资取决于收入的变动情况。
重置投资取决于原有资本设备的数量、构成和使用的年限。
7.政府购买:政府购买厂商商品和劳务,政府购买公务员的劳务各级政府在商品与劳务上的总支出,它是国内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之一。
8.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包括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养老金等。
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转移支付是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补助金、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政府与企业支出的一笔款项。
9.国民收入:狭义的国民收入。
它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得到的报酬。
10.国民生产净值:一个国家常住居民一年内新增加的价值。
居民可支配收入11.名义GDP:实际GDP:12.人均GDP:某年人均GDP=某年GDP/某年人口数13.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
、14.包容性指数:是对国家财富的三个来源——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实物和生产资本);包括矿产、土地和渔场等在内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本)——进行量化加总所得到的,不但能够推导出哪个国家最富及其财富组成,还能推导出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比单纯的GDP更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新指标。
15.潜在GDP与现实GDP现实的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已经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潜在的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调动所有社会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生产的最大限度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16.GDP平减指数(GDP折算指数):GDP折算数=某年名义GDP/某年实际GDP。
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概述一、基本分析的概念分析影响证券未来收益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据此预测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最终判断证券内在价值的一种分析方法.二、基本分析的内容基本分析注重于证券价值的发现,力图用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来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宏观经济分析基本分析作用宏观经济分析内在价值向投资者提供未来收益对未来的基本经济要素及其供求关系的预测 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象预测证券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基本分析作用 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概述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评价宏观经济形势基本变量意义和方法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关系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股票市场的供求分析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 中短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 对我国这样的新兴股票市场,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即由一定时期股票的总量和资金总量的对比力量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股票的数量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由已上市的老股票和新上市的新股票构成。
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证券市场的需求方——证券市场投资者(资金数量)1.使得证券的发行有了保证,直接融资渠道得以建立。
2.证券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保证了证券市场资金和证券转换的连续性。
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机构投资者:一切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法人机构。
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1. 股权分置改革2.《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股票市场供给——上市公司数量 市场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制度因素 上市公是质量 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与人才实力雄厚、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等特征,因而其发育程度被视为评价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股票市场的需求 股票市场资金的数量 宏观经济环境 政策因素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3. 融资融券业务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4.了解在转型经济体中,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总量分析法分析对象: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 2.结构分析法分析对象: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
8宏观经济政策
1. 可以限制决策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某些决策者可能会偏离稳 定经济的本意,而是动用经济政策以满足自己的 个人利益,或者为某种政治目的服务,例如为了 选举的成功或寻求连任等。 也有一些决策者可能被利益集团收买,为这些集 团的利益而制定政策。而且,由于政治程序是复 杂的,决策者的真实目的并非昭然若揭,往往具 有隐蔽性。 相机抉择就会为他们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便利。 相反,如果采取按规则制定政策的办法,那么, 就可以抑制决策者的这些机会主义冲动,使宏观 经济政策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
卢卡斯的政策无效性主张
在经济衰退时期,央行计划通 过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 求。经济最初位于A点,产出低 于潜在水平,价格水平为P0。 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 量.......
P SAS1
C
P1 A
SAS0 B
AD1 AD0
如果当局的政策及其后果完全 P0
被人们预料到的话,那么,为 了避免实际工资下降,在劳动 契约中工资将于预期通胀上涨 相同的比率……..
这些学者认为财政政策中固然有“自动稳 定器”的机制,但是,这远远不足以应对 较为剧烈的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尽管可以制定出详细的规则,但 是,一般而言,人们很难就某个具体的规 则达成共识。 鉴于此,应该采取相机抉择的办法制定政 策。
问题探讨:财政政策微调的副作用
尽管财政政策用起来对需求的调节更加直接,但是,财政 政策存在较大的副作用。 就税收而言,税率的变化将会影响经济效率,可以计算出 最佳的税率。通过改变税率的方法调控总需求,就会导致 私人决策的扭曲和效率的损失; 同样的,在经济衰退时期,发放失业救济尽管增加了人们 的可支配收入,有利于促进消费,增加需求。但是,失业 救济也降低了人们失业的机会成本,使失业者减少了找工 作的紧迫感。 由于这些副作用,所以,企图通过调节淋浴龙头的水温一 样,用财政政策微调经济,经常是得不偿失的。也许只有 当经济出现大幅波动时,还适宜动用财政政策,这是稳定 经济的功效才明显超过经济效率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