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方法

合集下载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导语:只有让幼儿做到在家与在园一个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教师要引导、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做到家园教育的同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篇11、关注学习情绪。

之所以,将关注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渐渐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渐渐才善于学习。

三年前,我教一年级时,就要求学生每天回去给父母讲讲自己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说出自己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

这样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

2、关注学习伙伴。

朋友,是倾诉的对象;朋友,是进步的动力。

人是最怕寂寞的动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个方面比他强的朋友。

我没有强调一定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

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

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给他带来朋友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性格、为人等因素。

3、关注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

家长要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看书、读书、写字的学习方面的习惯;还要养成书写整洁、学习专注、用眼卫生、劳动习惯等行为方面的习惯。

如:每天保持看书最少半个小时,读书要大声,有感情,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姿势正确,学习时不开小差,书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每天能帮家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抹饭桌、端碗等)。

4、关注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学校的作业就好比家长的工作一样,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建议孩子一放学回家,先喝点水,吃点水果,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

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扰他。

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

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家长才去帮助他。

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方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方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方法1.树立榜样孩子会模仿他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表现出自己的好习惯。

例如,我们可以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孩子会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学到这些好习惯。

2.设定明确的目标帮助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是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步骤。

这可以帮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提供动力去努力达到目标。

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来激励他们。

3.建立规则和时间表规则和时间表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因素。

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向孩子解释规则和时间表的重要性,并确保孩子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

通过遵循规定的时间表,比如固定的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玩耍时间等,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4.鼓励积极行为在孩子展示出积极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赞扬和奖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养成好习惯。

5.设置奖励系统建立一个奖励系统可以激励孩子培养好习惯。

这个系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制定,并与孩子一起商讨制定奖励的具体方式。

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特殊待遇或者一些特别的活动。

6.培养坚持和毅力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和毅力。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育和鼓励孩子不要放弃。

当孩子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7.提供正确的信息孩子需要正确的信息来养成好习惯。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对事物的真实了解,并教育他们正确地区分好与坏、健康与不健康、安全与不安全等。

8.与孩子共同参与为了培养好习惯,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参与。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和时间表,一起制定目标,并一起监督和反馈。

这样的参与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也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培养好习惯。

9.解释为什么当孩子不理解为什么需要养成一些好习惯时,他们可能会抵制或无视这些规则。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耐心解释为什么需要培养这个好习惯,以及这个好习惯对他们的好处。

小学生10个好习惯

小学生10个好习惯

小学生10个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习,还可以塑造他们的个性和品格。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应当养成的10个好习惯。

1. 定时作息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效果都极为重要。

建议家长与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他们早睡早起,规律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均衡。

2. 每天阅读阅读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应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图书或故事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健康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教育孩子选择健康食材,多摄入蔬果和均衡营养,避免摄入过多的零食和高糖饮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科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

建议小学生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

5. 自律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培养孩子的自律学习习惯对未来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作业,并养成良好的学习节奏和方法。

6. 礼貌待人小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礼貌用语,懂得感谢和道歉,尊重师长和同学,以及与人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意识。

7. 爱护环境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和能源、植树护绿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8. 勤俭节约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习惯对他们的价值观和未来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教育孩子珍惜资源,不浪费食物和物品,明白节约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做他们的榜样。

9. 乐于助人小学生应该学会乐于助人,尽力帮助他人。

家长应教育孩子关心他人,主动提供帮助,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具备善于分担和合作的品质。

带孩子的十个好习惯

带孩子的十个好习惯

带孩子的十个好习惯带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必须经历的一段人生旅程,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为了成为一个好的父母,我们需要培养并坚持一些好习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带孩子的经验和认识,以及一些我总结出来的带孩子的十个好习惯。

1.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是非常关键的,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和保障。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表,包括早上的起床时间、吃早餐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午餐时间、午睡时间、游戏时间和晚上的睡眠时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2. 给孩子安排适合的课程和活动学习和探索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

我们需要给孩子安排适合的课程和活动,既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也可以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参加音乐、舞蹈、绘画和各种体育类活动。

这样可以让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物,开拓视野,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我们需要给孩子设立读书的时间和目标,让孩子阅读不同的图书和故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4. 饮食健康饮食是一个人的生命基础,对孩子的成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吃到健康的食物,避免高热量、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食物。

我们可以定期为孩子做健康的食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平等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孩子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可。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和意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认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成熟、自信和自尊心强的性格。

6. 父母之间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父母之间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花时间和孩子互动,听取他们的声音和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难题。

我们也需要和其他父母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孩子的需求和问题。

要养成的十个学习好习惯

要养成的十个学习好习惯

要养成的10个学习好习惯孩子到底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预习习惯。

每天晚上,孩子自己去寻找第二天上课要学习的内容,把教科书看一遍,自己寻找到重点难点,做好记录。

每节课后做好下一节上课的准备。

把下一节要用的课本、笔记、参考资料准备好,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2、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所谓定时,就是对于哪些时间学习哪些内容,已经成为自觉行为,不需要别人提醒。

譬如听英语广播,到了时间,自己就准时打开收音机;什么时间该写日记了,自己就自觉打开日记本。

所谓定量,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定量的学习任务,不轻易改变。

譬如记忆英语单词,每天5个,雷打不动,即使走亲戚、会朋友、节假日也从不间断。

这些习惯养成,在开始的时候家长要鼓励也要强制,一般一个月后,习惯就形成了。

对于有些孩子,家长还要经常督促,以防出现反复。

3、养成自己翻查工具书和查阅参考资料的习惯。

比如,一遇到生字词就翻查字词典;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翻查专业词典;遇到生疏的历史典故就翻查历史典籍;遇到不清楚的地名就查地图或地图册。

一个勤翻字典的人,肯定少写错别字。

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让孩子坚持每天阅读习作,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习惯。

要看书,先找笔。

看书时一边看一边圈点勾画,标号重点难点或精彩之处,或随手批注。

自己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痕迹。

青少年的读书不能像有些老年人的读书,纯粹是为了消遣;青少年读书是为了武装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所以每读一本书都要有所收获。

每一本书读完后,再从头翻一遍,把标号的重点部分再读一遍,把精彩部分摘抄下来。

如有突出的感想、体会,还可以写出读书笔记。

到此,一本书才算看完了。

书看完之后,还要善于用自己的话向别人复述书中的内容。

每复述一次,就是一次复习。

这个习惯坚持下去,会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

5、养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

曾有人这样说:“光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要变傻。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十个好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十个好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十个好习惯山东省胶州市北关小学苑文防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1. 按时作息的习惯。

“譬如说:清晨早起是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

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头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很多孩子早晨不能按时起床,都是因为晚上贪玩,睡得太晚的缘故。

孩子不睡觉,家长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有些甚至采用恐吓的办法,这是极其错误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青少年甚至成年以后,产生心理障碍的,大多与小时候经常生活在恐怖中有关。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采取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的一位亲戚讲过这样一件事,美国911事件以后,宣布成立国际反恐联盟,作为盟国的加拿大加入了反恐行列。

由于担心受到恐怖组织的报复,就组织国民进行一些反恐演练,组织演练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就会通知所有学校的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带上他们平时最心爱的玩具,避免在演练过程中对孩子们的心灵造成伤害。

由此看来,哄孩子睡觉也是一门学问。

或者给孩子讲讲感人的故事,或者让孩子听听优美舒缓的音乐……总之,让孩子带着美好的感受进入梦乡,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在培养孩子按时作息的习惯方面,作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林徽因小时候,有一次因为睡懒觉不想上学,结果上学迟到了,父亲林长民严厉地责罚了她。

从此以后,林徽因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一生勤奋,终于成为一代著名作家。

2. 独立自主的习惯。

当今的孩子普遍依赖性比较强,首先表现在生活上。

经常听到家长反映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床睡,有些孩子甚至已经升入初中还赖在父母床上,问问原因,孩子普遍说怕黑。

孩子应该养成的10个学习好习惯

孩子应该养成的10个学习好习惯

孩子应该养成的10个学习好习惯导读:孩子如何养成好习惯呢?好习惯,顾名思义,就是良好的习惯。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习惯”呢?孩子如何养成好习惯呢?接下来一一为你解答。

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如何养成好习惯1、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

上课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

生怕漏掉老师讲的一字一句。

此谓之曰会学习也。

要是养成了这样的听讲习惯和能力,学习还能有差。

2、乐于发问、讨论乐于发问、讨论。

平时总喜欢提一些问题,而且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解决誓不罢休。

并且愿意展开讨论。

凡是这样的孩子,往往想象力丰富,善于寻找和发现。

3、勤于思考勤于思考。

思考和提问息息相关,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思考,才能学习和进步,才能懂得更多东西,才能逐步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欲望。

4、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对于老师的提问,积极回答。

对于同学的讨教,积极做解。

回答的同时,既可巩固知识,又可举一反三、温故知新。

既帮助了别人,又提升了自己。

还可能发现新的问题,一并解决。

5、善于预习善于预习。

只有先预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才能结合自己的已有认知和尚缺了解,来有重点地挺老师讲解,从而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6、爱查资料爱查资料。

这是成功的要诀。

疏于学习的孩子,往往很难具备这一点,对待似是而非的问题,懒得寻求答案;而爱学习的孩子,往往不放过一点疑点,要么询问,要么查找,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拓展了知识面。

7、有错就改有错就改。

敢于正视和承认错误,有错虚心接受,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和忠告,及时纠正和改进,这是进步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态度。

8、做作业专注做作业专注。

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学就踏踏实实地学。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一定不能边玩边做,或者边看电视边做。

这一点家长从小就要严格要求约束孩子,不然容易养成拖拖拉拉地坏习惯,很难改正。

9、书写认真书写认真。

不要小看了书写的作用,它不仅仅表现在字体好看与否上,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定力,以及做事的态度。

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10种好习惯

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10种好习惯

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10种好习惯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10种好习惯第一: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

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曾报道,有一个5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好习惯,令人称赞。

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2岁开始,他的母亲就给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就将玩具没收。

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第二:巧方法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年龄采用相应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比如,培养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

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的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

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孩子受到了称赞,下次一定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

第三:严要求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

父母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要求孩子坚守。

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定能养成好习惯。

当然,对父母来说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孩子容易发生情感失控。

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

这在婴幼儿家庭教育中是常见的事。

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买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爸爸妈妈就心软,先是迁就退让,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

当然,也有不少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成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耐心训练的结果。

第四:相一致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要求一致。

首先是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

例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

如果母亲严格要求,而奶奶却放纵,只要孩子要就予以满足,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十大方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十大方法

培养孩⼦好习惯的⼗⼤⽅法 每位⽗母都不想让孩⼦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让孩⼦赢在起跑线上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孩⼦良好的⾏为习惯,这是关系孩⼦⼀⽣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下⾯的⼗个⽅法帮助你培养孩⼦的良好习惯! ⼀、激趣式: 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在训练中我强调“苦练”,提倡不怕苦,不怕烦。

但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孩⼦的积极性往往产⽣“逆反情绪”,孩⼦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习惯训练,逃避习惯培养。

所以,训练中⼀定要注意调动孩⼦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要根据孩⼦的天性和个性来培养习惯,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

训练中要增加⼀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成为⼀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如学会使⽤礼貌⽤语,家长可以选⽤⼩品表演的形式;还可以结合故事、童话、⼉歌、⾳乐等形式进⾏,让孩⼦在愉快、⽣动有趣的氛围中接受⾏为训练,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解式: 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训练中给孩⼦提要求要明确,要孩⼦养成卫⽣习惯就要教孩⼦如何刷⽛、洗脸、洗脚、叠被、扫地等等。

要把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结合起来,只要求不指导等于空要求,特别是年龄⼩的孩⼦更要具体指导。

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为要求,可采⽤分解操作的指导⽅法。

如学⼿洗⼿绢、袜⼦等,操作时把它分解成五个步骤:⼀浸、⼆抹、三搓、四漂洗、五晾晒。

这样孩⼦就很容易掌握其要领,且印象深刻。

家长的指导还可以扩展到更⼴的⽅⾯,现在国外的“科”课程,就是教孩⼦⽇常⽣活的知识,这些都可以通过分解式进⾏。

三、检查式: 检查督促与⾃我评价相结合 只要求不检查,就等于没要求。

检查是中⼼环节,必须经常坚持。

例如,要让孩⼦养成每天早晨⾃⼰叠被的⽣活习惯,家长就要每天检查孩⼦的被⼦叠了没有,叠得整齐不整齐,发现不合格及时纠正,这样训练才能对孩⼦形成良好习惯起到督促作⽤。

但是,检查终究是外⼒,养成良好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家长要把检查督促与⾃我评价结合起来,要重视孩⼦的⾃我评价。

⾃我评价,是孩⼦进步的⼒量源泉,只有认识到⾃⼰的⾏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美化⾃我⾏为的强⼤动⼒。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篇一: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1、培养内容:(1)早睡早起。

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至少应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帮助孩子掌握看电视的时间,适当让孩子观看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少儿节目;(2)科学进餐。

不偏食是健康学习生活的保证,身体的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尤其是孩子的早餐不能马虎应付。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杜绝挑食偏食。

(3)少吃零食,不乱花钱。

饮食无规律,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吃零食不卫生。

(4)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有条理放置自己的生活用品等。

(5)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休闲活动的习惯。

让孩子给花浇水,参加游泳、跑步等活动。

(6)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2、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采取示范、讲解、训练、表扬等手段,应注意指导孩子随时用良好的习惯去克服不良的习惯,家长要做出榜样。

习惯靠训练、重复,不易养成,也不易改变,因而在培养良好习惯与克服不良习惯的关系上,要把精力放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上,要抓得早,抓得紧,一旦发现孩子不良习惯,马上就要批评指正,耐心开导,不可轻描淡写而不加制止。

孩子刚入学,在生活习惯上还有一段适应期,在这期间,我们的家长既要全面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又要抓重点,那就是帮助孩子制定一份较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把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生活有规律作为训练的重点,以保证孩子以充沛的精力参加学校的各项学习活动。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确培养1、学习习惯内容(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育孩子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这是最为关键的,从小养成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有可能成为学习的困难户。

(2)爱提问题好思考的习惯。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很强的,他们面对上课的内容几乎每天都要发现新大陆,总有提不完的问题,追根溯源的“为什么”是孩子爱动脑筋的表现,家长应有极大的热情,鼓励孩子的探究,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泯灭孩子智慧的火花。

15个小技巧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5个小技巧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5个小技巧帮孩子培养好习惯1.跟老师分享孩子的日常老师越了解孩子的课外生活,就越能有效帮助孩子的在校生活。

这样还能让老师体会家长对他们的信任,拉近距离。

2.孩子对老师、同学、学校的评价,只信一半这和诚实无关,只是孩子的表达、分析力有限。

对于重要的事,家长要主动问、多了解,再做判断。

3.经常和老师沟通如果对老师的工作方式或其他有异议,先和老师本人沟通。

另外,请尊重老师个人的课外时间。

4.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总在听——哪怕是在你认为他们没有在听的时候。

关于学校和老师的评价或敏感话题,请避开孩子。

5.不要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间表,他们最终都会学会的。

“快”并不总是代表“更好”,“更多”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6.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有些作业或项目,可以问问老师需要家长参与多少。

如果作业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让孩子自己修正和体验这个过程。

7.允许孩子犯错,甚至失败允许孩子忘记做功课、忘记带午餐、忘记带球鞋......孩子了解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下一次就记住了。

8.不要总替孩子解决问题可以问孩子:“这件事你准备怎样处理”然后让孩子按自己说的去做,而不是你认为应该的方式去做。

9.注意劳逸结合很多孩子放学后需要重新充电才能学习,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放松一下,一个没有停机时间的孩子,很难学会娱乐自己。

10.培养规律的作息睡眠和健康的关系有据可查。

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在固定时间关闭电脑和iPad等电子产品。

11.帮助孩子设立成功的目标可以做个每日备忘录挂在门后。

12.给孩子探索自己真正兴趣的时间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孩子还小就进人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但容易削弱了孩子继续探索的意愿。

13.凡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孩子需要了解一个事实;不可能做每件想做的事,让孩子学习如何做选择。

14.家庭晚餐很重要不一定要很长,也不一定要在家里。

一家人一起吃饭提醒孩子,我们是一家人,家是孩子的安全港湾。

15.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给他全部的注意力,不一定要安排特别的活动。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的确,礼貌习惯好,思想品质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就能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

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逐渐定型;因此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一、适当为孩子确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确立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二至三岁时,家长就应该给他立下规矩,诸如玩完玩具必须放回原处,否则就没收玩具。

大一点儿的孩子给他制订每天大致的作息时间,明确劳逸和做事的要求,让他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肆意违背。

孩子到了四五岁时,就要对学习时间也有所规定,以利于孩子形成按时学习的习惯。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

家长应该加以引导,像明显伤害他人自身及环境的行为应予以制止。

我们可称之为“红灯行为”,告诉其制止的原因或道理。

有的是完全可以做并且应该做的,如有利于孩子独立性发展及符合公德利益的行为应该得到及时鼓励、支持,我们称之为“绿灯行为”。

二、教育要得法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注意讲求方法和实效。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可采取转移目标,让孩子选择、给孩子一个台阶下等方法。

做为家长要多运用正面激励的方法,例如,要孩子养成物归原主的习惯,首先家长要创设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如果孩子把积木摊了一地,家长说:“乖孩子,快帮妈妈收拾一下积木,要吃饭了。

”这句话对于孩子的暗示是:收积木是妈妈的事,我做不做无所谓,这样孩子就不可能形成应该自己收拾玩具的规则意识。

再如,当发现孩子乱放书时,可用游戏的口吻说:“书宝宝要回家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儿?你会把它送回去吗?”当孩子把书放回原处后,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以后重复这样良好的行为。

对于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对其做事的速度提出要求,并进行检查。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不会学习,孩子们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什么?一、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习惯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

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

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方法一: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思考。

家长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

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查资料寻找答案。

方法二:指导孩子在学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由于学习任务多,孩子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

家长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三:鼓励孩子一题多解。

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

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

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

方法四: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

安排一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互相考一考。

内容应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必须有准确答案。

二、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好习惯不少孩子,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学习“磨”得很。

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好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

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

刚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

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方法
激趣式:
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在训练中我强调“苦练”,提倡不怕苦,不怕烦。

但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孩子的积极性往往产生“逆反情绪”,孩子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习惯训练,逃避习惯培养。

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要根据孩子的天性和个性来培养习惯,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

训练中要增加一定的游戏性,让训练形式多样化,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家长可以选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还可以结合故事、童话、儿歌、音乐等形式进行,让孩子在愉快、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接受行为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解式:
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训练中给孩子提要求要明确,要孩子养成卫生习惯就要教孩子如何刷牙、洗脸、洗脚、叠被、扫地等等。

要把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结合起来,只要求不指导等于空要求,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更要具体指导。

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可采用分解操作的指导方法。

如学手洗手绢、袜子等,操作时把它分解成五个步骤:一浸、二抹、三搓、四漂洗、五晾晒。

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掌握其要领,且印象深刻。

家长的指导还可以扩展到更广的方面,现在国外的“生活科”课程,就是教孩子日常生活的知识,这些都可以通过分解式进行。

检查式:
检查督促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只要求不检查,就等于没要求。

检查是中心环节,必须经常坚持。

例如,要让孩子养成每天早晨自己叠被的生活习惯,家长就要每天检查孩子的被子叠了没有,叠得整齐不整齐,发现不合格及时纠正,这样训练才能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起到督促作用。

但是,检查终究是外力,养成良好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家长要把检查督促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要重视孩子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孩子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制约式:
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
要养成良好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孩子自觉性不高,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必要的纪律制约很重要。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必须制订家规,以此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同时,还要把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结合起来,提倡孩子自我要求,自我教育。

鼓励孩子把易犯的错误写成小条贴在铅笔盒中时刻提醒自己,让孩子在家中有针对性地贴上名言、警句,以自我提醒。

在教育中,家长要大力表彰用意志力自我克制、自我要求的孩子,充分挖掘孩子内部的原动力。

疏导式:
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教育孩子绝非一日之功,矫正不良习惯更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事,必须反复强化。

但是,单纯强化训练时间长了,孩子就烦了。

因此,强化训练要与积极疏导相结合,特别是对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孩子,要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使其走上正轨。

疏导时要找好突破口,孩子千差万别,在教育的方法上也要因人而异,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有的孩子不爱洗手,不讲究卫生,家长怎么说也没有用。

家长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看科幻故事,就利用这个特点疏导,给孩子讲一些和卫生知识有关的科幻故事,让孩子在满足需要的同时渐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父母要寻找突破口,就要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特长、热点是什么,兴奋点在哪里,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

渐进式:
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训练孩子要严格要求,但是不能急躁,不要强求一步到位,欲速则不达,最好的办法是把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结合起来。

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逐步加大难度。

孩子不爱发言,第一阶段训练:爸爸当老师,孩子和妈妈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主动举手发言一次,可以奖励一分,累计20分可以换得一个大奖。

第二阶段:妈妈当“老师”,把孩子的学校同桌叫到家里来,与孩子一起模拟上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三阶段:把“老师”换成爸爸的同事。

3个阶段训练完毕,孩子的积分换了一个大奖,上课也敢于发言了。

循序渐进的特点是培养目标行为不变(敢于发言的
习惯),但是训练难度逐步加大。

孩子的目标行为受到考验和挑战,最后才敢于在课上发言。

体验式:
实践锻炼与美好体验相结合
马卡连柯曾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

实践之后才有体验和感悟,才能“养”中育情,以情促“成”。

家长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在行为的同时有正确的体验,如孩子帮妈妈洗碗,在洗碗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不引导,孩子可能只体验到满手的油腻,很不舒服,以后或许不愿再洗碗了。

但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进行即时表扬:“哎呀,不怕脏、不怕累,真棒!”孩子就会从妈妈高兴的情感流露中体验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如果这种快乐与满足超过了洗碗这一行为中的痛苦,孩子今后还会持续地做出帮妈妈洗碗的行为,并可能进而发展成为勤劳的好习惯。

切断式:
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
习惯训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但是完全靠意志控制也不行,因为孩子的意志力有限,必须把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结合起来。

许多习惯都是由一系列的行为组成。

坏习惯之前,往往有个先导的事件或行为,这个先导行为可能并不是坏事,但它对形成后面的坏习惯有直接影响。

要克服不良习惯,就要切断它和先导行为间的联系。

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一吃完晚饭就开始看电视,一看电视就舍不得走,等到开始做作业时时间已晚,于是,作业做得马虎潦草。

要矫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就要切断这一系列动作间的联系。

家长既不开电视,也不允许孩子开电视,这样就可以避免接下来的行为出现。

切断联系还包括切断与刺激物的联系,不良行为存在是因为周围有它的强化物,没有了客观环境的刺激,不良行为就难以发生。

例如为了改变吃零食的习惯,就要避免零食这一强化物出现,采取一些措施不让孩子带零花钱,不准买零食。

时间长了不吃零食的习惯才能养成。

切断联系还包括切断与有不良习惯人的联系。

有些坏习惯有时是受到孩子的同学、朋友的不良习惯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想方设法切断自己孩子与他们的联系,这对矫正孩子不良习惯是有利的。

协议式:
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
习惯培养需要孩子的自我控制,但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这就需要一定的约束,因此家长必须把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结合起来。

与孩子制定一个亲子协议。

有了协议,就有一定的约束力,就有奋斗的目标。

亲子协议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确定目标,规定监督方法,确定行为有效期,确定奖励和处罚的规定,契约双方签字。

制定亲子协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家长以身作则,自己要认真执行协议,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协议的内容要简单、具体,便于执行也便于检查。

◎协议的标准不要太高,应该让孩子努力就能达到。

即“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

◎制定了协议就要执行,中心环节就是检查,家长和孩子要互相监督、互相检查。

◎要有奖惩。

积分式:
平时表扬与积分奖励相结合
每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家长若能及时给予表扬,孩子就会大大增强发生这种行为的几率。

但是,如果孩子的每一次、每一个好行为都得到表扬的话,孩子往往就疲沓了,频繁的表扬对孩子的震动就不大。

我们可采用积分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每一次好行为都可以得到一个分数,积累到一定数目就可以换取某种奖励,积分法可以起到长效的作用,对培养习惯是十分有利的。

训练的方法有很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达到理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