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演进的系统逻辑_基于人地关系视角_王利伟

合集下载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一等奖(共9项第一届1995一等奖(5项)《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二等奖(11项)《中国人口丛书》《中国人口地理》《企业社会学新论》《人口结构学》《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社会改革控制论》《贫困与发展道路选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第二届1998一等奖(2项)《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著作《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著作二等奖(4项)《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著作《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著作《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著作《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论文三等奖(9项)《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著作《科学价值系统论》著作《马库色:批判与重建》著作《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著作《“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著作《开发扶贫与环境移民》著作《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著作《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著作《21世纪辽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研究咨询报告第三届(2003)一等奖(1项)《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著作二等奖(4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著作《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研究》系列论文《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著作三等奖(9项)《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著作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论文《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论文《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著作《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著作著作《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第四届(2006)一等奖(1项)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著作二等奖(1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目标人群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10项)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论文新乡土中国著作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于城市社会分层著作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论文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论文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著作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著作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论文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著作中国大陆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实施著作第五届(2009)一等奖(0项)缺二等奖(5项)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三等奖(11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著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 著作类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 著作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六届(2012)共9项)费孝通宁夏出版社曾毅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郑杭生、李强 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林飞《中国社会科学》刘铮、邬沧萍、林富德新华社《内部参考》1979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焕庸、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祖云 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刘长茂主编 张纯元 副主张志良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何承金、赵学董 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风笑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竞能、吴国存 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李路路浙江人民出版社瞿铁鹏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查瑞传 曾毅 郭志刚 主马 戎 著同心出版社朱国宏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郑杭生 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朱 农 主编 王冰 副主武汉大学出版社张 彦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少杰 著唐山出版社(台湾)林富德 翟振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林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志良 主编 原华荣 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忠民 著河南大学出版社邬沧萍 主编 郝虹生 副高等教育出版社尹文耀辽宁省计划委员会采用李强 著鹭江出版社2000年9月关信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郭志刚《人口研究》2000年1期李路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丁建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风笑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刘少杰《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丘海雄 陈建民 任焰《社会学研究》1998年4期王桂新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张静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周晓虹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郭志刚等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纳,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3月郭于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李路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卜长莉《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蔡禾《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董晓萍、[法]蓝克利著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王琪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第4期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胡荣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ns in the 21st Century:“De-politicization”of Ethnicity in China 论文类 Asian Ethnicity Vol.8,No.3(Oct 2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少杰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 梁玉成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吴 毅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刘 平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沧萍主编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 禾、 王 进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周 怡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07年11月 郑晓瑛、 陈 功、 宋新明、 张 蕾、 刘 岚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莉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月 王胜今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荣》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 2007年1月 宋子然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4月 刘爱玉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 彭华民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王桂新等20202020202020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l.8,No.3(Oct 2007) 马 戎。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利共享与惠民逻辑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利共享与惠民逻辑
产的 。
制 建 设 用 地 供 给 有 关 。中 国 实 行 土 地 用 途 管 制 和严 格耕地 保护 政策 ,保持偏 紧的 建设 用
二、承包经营——城市建设用地的权 力归属
本 刊记 者:听 了您对 “ 地利共 享” 的解 释 ,觉得您条 地 供 给 , 以保 证 城 市 合 理 的 经 济 密 度 ,从 而
解 决城 镇 化 过程 中各 种 民生 问题 的途 径 。

起 的 优势 。

地 利共享—— 中国土地 制度的增
本刊 记者 :显然 ,某种程度 上您 更赞成 土地共有 ,这
有 什 么 制度 意 义上 的理 由吗 ?
值 选 择
本 刊记者 :贺教授 ,您 特 别关注 地权 ,
并 且 将 其 作 为城 镇 化 过 程 中 的 一 个 敏 感 语 词 来 看 待 。 这是 为什 么 呢 ? 早 在 l 0 前 就 提 出 “ 尽 其 利 、地 利 共 享 ” D年 地
Sh rn fRe on l v n a e n a i g o gi a Ad a t g s a d L gi o e e tn e p e d rn b nia i n i i a o c fB n f ig P o l u i g Ur a z to n Ch n i
常 利 率 水 平 下 ,一 万 元 就 有 1 0 元 的 利 息 收 入 。当 然 ,耕 地 因 其 地 理 位 置 和 市 场 稀 缺 , 而 具 有 远 高 于 00
地 对 农 民 的 价 值 不 单 是 进 行 粮 食 种 植 和 农 业 生 产 ,而 且 具 耕 地 的 价值 。 有 其 他 社 会 和 文 化 上 的 含 义 ,因 此 ,耕 地 在 不 同 地 区 的 价 值 或 对 不 同 地 区 农 民的 价 值 是 有 差 异 的 。在 粮 食 主 产 区 , 耕 地 较 多 ,耕 地 主 要 用 于 生 产 商 品 粮 , 耕 地 价 值 最 接 近 其

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获奖名单

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获奖名单
《微观社会空间 二等奖
内的群际博弈策
略--基于人大东门
地铁口妇女贩证 现象的经验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
解决城市老旧小
区停车难问题的
对策研究——以
北京市垡头老旧
小区为例
北京外国语大学 《微博全息透视
及其在社会管理
方面的正能量分
析--基于新浪微博
百万样本的实证
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北 《光伏下乡可行
京)
性与应用前景的
南昌航空大学 济南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大学生就业 能力与社会需求 匹配状况调查报 告》 《监狱服刑人 员心理状况与心 理矫治工作的调 查研究--以山东省 Z 监狱为例》 《让世界文明种 子在中国生根开 花--在中国普及推 广和发展“时间 银行”的调查与 思考》
河南科技大学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在中原经济 区的实践探索\— \基于郑州、洛阳、 新乡三市 32 个新 型社区的典型调
安徽大学
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中 高年龄段失独家 庭再适应问题的 调查--基于安徽省 四地的实证研究》
安庆师范学院
《金融生态视角 下小微企业民间 融资调查报告》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民营企业 技术进步与转型 升级新征程—— 基于二次创业时 期“泉州模式” 的调查研究》 《鄱阳湖流域无 序采砂引致的生 态与社会问题调 查研究 --以乐安 河及吴城镇为例》
浙江工商大学
《“二元融资结 构”下区域性民 间金融风险的传 染机制——基于 浙江民营企业的 案例分析》
《三方博弈视角
下摊贩管理长效
机制的探索——
以杭州市为例》
浙江海洋学院
《寻求民间纠纷
解决机制的新突
破 ——基于杭州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破冰阶 段
城市化与歧视
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劳动力流动,中央政府积极放宽 限制,但农民工在城市中受歧视。
农村投入下降
福利差距扩大
农村投入下降意味着城乡福利差距继续扩大 ,公共服务投入减少和农民负担加重,农村 义务教育、水利和乡村公路建设等事业受到
影响。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业投入比重下 降,与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和承包制 改革有关,导致农业投资多年欠账。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90年代后城市国企改革促进劳动 力大规模流动,中央政府积极放 宽流动限制,地方政府虽犹豫但 多持容忍态度,促进劳动力流动 。
农村投入降低的趋势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农村投入降低 ,与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和承包 制改革有关,导致城乡福利差距 扩大,农民负担加重。
• 全面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阶 段
简介
THESIS DEFENSE
• 城乡关系演变概述
01
02
03
04
05
城乡关系变化:自1949 年以来,中国的城乡关 系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 调整而发生着相应的变 化,整体来看,以1978 年改革开放为界,分为 两个阶段。
城乡分割体制:建国初 期,政府通过制度安排 ,逐步建立起城乡分割 的体制,以支持重工业 优先发展,随后改革开 放,放弃重工业战略, 转向比较优势战略。
政府通过集体化把农民纳入组 织中,严格控制农民生产和生 活,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规 定生产方式和出售价格,限制 农民选择权,积累工业成本。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政府在城 市和农村建立独立福利制度, 城市为制度型福利,农村为剩 余型福利,标准低但覆盖广, 包括救灾、医疗、教育等互助 形式。
• 全面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阶 段

人口与土地扩张的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人口与土地扩张的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人口与土地扩张的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王 琳 陈李熠辉 王寅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为解决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异速生长模型,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探究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时空差异,为推动中国城镇化的合理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土地扩张;长三角城市群;异速生长模型;时空差异一、前言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由此而引发的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问题逐步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有关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扩张二者关系的研究,其视角主要集中在省级层面,而对各个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涉足较少。

并且研究角度相对单一,多集中于从宏观角度考虑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于市域间差异的时空分析尚不充分。

[1] 二、研究方法本文以长三角16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异速生长模型:A(t)=aP(t)^b,其中A(t)、P(t)分别表示时刻t时城市用地面积以及城市人口数量,b即为异速生长系数,也称作标度因子。

根据陈彦光等人的研究[2],确定了标度因子b的临界值是1,其含义是:当 b >1时,城市人地关系呈现负异速生长状态,即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或存在浪费现象;b <1时,人地关系是正异速生长,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人均用地面积下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较好的经济效益;b = 1时,说明城市人地关系表现为同步增长,此时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本文中所获取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4-2011)。

三、时空差异分析1.人口与土地扩张的时序特点通过计算标度因子可知,在1995到2000年间,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扩张的关系处于相对变化平稳的阶段,土地扩张的速度大于人口扩张的速度;如图一所示,从2001年开始,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化等原因,b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在2000到2005年间b值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城市扩张以向外拓展城市边缘无主要方式,土地利用的效率较低。

1【考前模拟卷】社会学概论00034

1【考前模拟卷】社会学概论00034

社会学概论全国-00034-社会学概论-考前模拟卷-001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总分:100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分为()(1分)A:“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B:“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C:“虚拟分工”和“真实分工”D:“个人分工”和“集体分工”2、韦伯主张从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即()(1分)A:经济、政治和社会B:经济、政治和教育C:经济、政治和文化D:政治、文化和教育3、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1分)A:三种类型B:四种类型C:五种类型D:六种类型4、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1分)A:长期性思想B:整体性思想C:全球性思想D:全局性思想5、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1分)A:马林诺斯基B:理查德·利基C:麦克法兰D:爱德华·泰勒6、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组织管理理论是()(1分)A:组织行为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权变理论7、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被称为()(1分)A:社会改良B:社会革命D:社会改革8、根据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罢工这一集体行为的发生,常常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要裁员或降薪,从而导致企业员工的愤怒,这属于()(1分)A:结构性助因B:促发性因素C:一般化信念D:结构性紧张9、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历程中,1949—1977年是()(1分)A:全面现代化发展期B:现代化起步阶段C:局部现代化阶段D:全面现代化探索期10、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1分) A:1818年B:1828年C:1838年D:1848年11、社会控制的特点之一是()(1分)A:具体性B:单一性C:规范性D:可变性12、涂尔干认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是()(1分) A:有机团结B:集体团结C:个体团结D:机械团结13、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无序状态、文化冲突和()(1分)A:制度坍塌B:价值崩溃C:结构紧张D:情感虚无14、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被称为()(1分)A:新福特主义B:后福特主义D:前福特主义15、197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

072.城市空间活力的理论框架及量化评价方法——基于“人—空间”视角

072.城市空间活力的理论框架及量化评价方法——基于“人—空间”视角

城市空间活力的理论框架及量化评价方法——基于“人—空间”视角王玉琢摘要:随着城市通讯、交通等新技术的冲击,城市人口、物资、信息的流动日益频繁,城市生活更加高效丰富,城市结构特征更加复杂多变。

与此同时,在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城市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出现了许多“城市病”,如城市交通拥堵、公共空间缺乏、场所认知度降低……这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共同引发了城市空间品质下降、城市活力消解的难题。

如何“以人为本”地识别并城市空间问题、重塑活力空间,是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市空间活力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城市空间活力形成过程、主客体构成要素及其内涵的深入解析,确定了城市空间活力以人群活动为外在表征、以空间特征为内在机制的双重内涵,从人与空间的双重视角建构了城市空间活力理论框架,并从空间的静态维度、时间的动态维度及主体基本特征三个方面对城市空间活力的量化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筛选,提出了城市空间活力的量化评价方法,对后续城市空间活力的实证量化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空间,空间活力,城市空间活力1引言在当今城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满足多样化的人群活动需求、优化市民的城市生活质量,真正做到“城市以人为本”是当代众多城市亟待解决却又常被忽略的问题。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重塑活力空间,为多样化的人群活动提供舒适的、充足的、优质的物质环境,建构以人为本的生活秩序是建设健康、生机、魅力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如何认识城市空间活力的现状、探索空间活力的营造要素及内在机制,进而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中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成为一个关键议题。

目前,已有关于空间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微观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视角局限在微观空间环境品质的研究。

本文以广义上的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从空间活力的形成机理入手,对城市空间活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定义与内涵解析,进一步提出城市空间活力的评价指标及量化方法。

我国城镇化土地改革的逻辑及思路

我国城镇化土地改革的逻辑及思路

地 才 有 安全 感 和希 望 . 但 私有 化 的土地 集 中将 固化
社 会 阶层 , 即会 抑 制 社 会 阶 层 流 动 , 关 闭 民众 自我
我国城镇化土地改革的逻辑及思路 民的 财 富 ,但 深入 分 析 却 是对 广 大农 民 的一 个 陷 奋 斗 的上 升 通 道 ,必 将 扼 杀 劳 动创 造 性 和社 会 进
却非常高 . 高 房 价 将 彻 底 摧 毁 农 民脱 贫 、 进 城 和 改 变 命 运 的 梦 想 。广 大 农 民拥 有 土地 并 不 能从 中受
益, 反 而使 广 大进 城 农 民受 到 一 次洗 劫 。 土地 权 益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2 — 0 8
“ 坚 持 走 中国特 色新 型城镇 化道 路 , 推进 以人 为核 心 的城镇 化 。赋 予农 民对 承流 转及 承包 经 营权抵 押 、 担保权 能 。 ” 城镇 化 土地改 革要 围绕 谁受 益和 何 目标 的基 本点 , 这涉 及 利益 调 整 、 价值 分 配 与 资源 配 置等 问题 , 在此 从 基 本 判断 、 价值 定认 、 因果关 系 的逻辑 来分 析 。
一 中国 建 设 银 行 江 西省 分 行 , 江 西 南 昌 0 0 0 一 产 生 巨大 的威胁 。 会, 广 大 农 民获 得 土地 所 有权 的财 富论 是 不符 合 土
辑 。农 民土地 权 益 主要 是承 包 地 和宅 基地 , 如果 把 这些 土 地所 有 权 归 于农 民 , 从 表 面看 是 能够 增 加农 阱 。 比 如全 国农 村 居 民人 均 农 业 和林 业 纯 收入 仅 2 2 1 0元 ( 统计年鉴 2 0 1 2年数 据 ) , 而 中心 城 市 土地 具有 很 高 的流 通 价值 , 土地 私有 还 将极 端 推 高 土地 征用 和 城 市拆 迁 的成 本 。一 方 面 , 广 大农 民 自己拥 有 的 土 地价 值 非 常 低 , 收人低 。 土地 流 转 和 变 现 能 力 很低 ; 另一方面 , 农 民要 进 人 的 城 市 的 土 地 价值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研究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研究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研究作者简介:王丽君(1989-),女,河南焦作人,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产业组织。

指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并运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了10个主要的影响因子对河南省18个主要地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评分及排序,进而结合经济效益差异显著的5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发展建议。

标签:城镇化;土地经济利用效率;因子分析1引言现阶段,我国加大了城镇化的步伐,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的有效利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农村的耕地与城镇建设的用地之间具有相互制约关系,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既要满足与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与有效利用,又要提供足够的城镇土地发展城市,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研究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土地的利用得到的各种成果与劳动消耗的相关评价。

不同的地区土地资源不同,且具备不同的经济资源,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来的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以给各个地区一个参照物,对自身所处区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2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综述城镇化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农村与城镇的聚集,城乡生产要素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和重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

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工商业所占的投资比重进一步的加大。

城市数量的增加表示耕地面积的较少,土地利用问题就成为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土地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第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完善。

作为国家控制用地的重要手段,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控制性、超前性和指导性的显著特征。

1986年,我国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后,土地利用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才算是迈上正轨。

首先,由于其长期缺乏科学规范,土地利用规划欠缺权威性、指导性与时效性。

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雷茨认为,当代影响全球经济和世界社会最重要的两大因素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中国的城镇化(李慧中、张期陈,2011:2)。

快速的城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27%数据来自于《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2/2013)》。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相较于人口的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进程更为突出。

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逐渐凸显,人地冲突加剧。

在此期间,土地伦理思想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他们从土地或者生态整体的视角分析人地关系。

土地伦理思想最早由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1887-1948)提出。

利奥波德出生于美国衣阿华州伯灵顿市的一个德裔移民家庭,1909年获哈佛大学林学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

在求学过程中,他由对鸟类浓厚的研究兴趣逐步转为了对自然整体的兴趣,而当其将兴趣、实践与生态学前沿理论结合时,他的整体主义生态世界观也就此形成,并初步形成了土地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内涵。

在其生命走向终结的前期,利奥波德通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将其对土地伦理思想的认识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利奥波德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土地伦理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土地城镇化进程中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的化解具有重要启示。

利奥波德生活在美国经济发展的狂热时代,该时代大致包括经济飞速发展期(19世纪末-1932年)和经济成熟期(1932年-1945年前)两个阶段。

一战前,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迅猛,但同时,人类活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自然环境逐步恶化(吴爱芳,2011:7)。

利奥波德作为生物学家,在《沙乡年鉴》(Sand County Almanac)本文参考了《沙乡年鉴》侯文蕙(1997)和彭俊(2013)两部中文译本。

政学协同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SIR演化博弈分析

政学协同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SIR演化博弈分析

政学协同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SIR演化博弈分析作者:万立军郭爽来源:《新世纪图书馆》2021年第07期摘要为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服务需求,可通过政府与高校合作完善社区图书馆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实现。

基于传染病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高校—社区居民”的SIR演化博弈模型,将政府与高校的策略演化过程引入到改进的SIR模型中,同时运用期望效用理论弥补感知收益的量化缺陷,探讨政府与高校不同的决策对完善社区图书馆服务建设的影响,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

研究表明:非量化损益的敏感度及社区居民的投诉率与认可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学主体的行为决策,建立三方协作机制、完善非物质性奖励制度以及增加惩罚力度對系统演化至平衡稳定状态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政学协同机制社区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建设演化博弈分类号 G250.76DOI 10.16810/ki.1672-514X.2021.07.013SIR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Library in the Community of Politics and ScienceWan Lijun, Guo Shuang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service nee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ca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ibrarie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construct an SIR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government-university-community residents”, introduce the strategic evolution process of government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the improved SIR model, and use th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to make up for thequantified shortcomings of perceived benefits,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ecisions made by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on perfecting the servic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ibrarie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ecis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mmunity library service supply, and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non-quantified gains and losses and the complaint rate and recogni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ffect the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of political subjects to a certain extent. Establishing a tripartite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non-material reward system, and increasing penalty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to a balanced and stable state.Keywords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of politics. Community library. Construction of smart library. Evolutionary game.0 引言近年来,党中央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工作,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在专业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1],也促使我国社区图书馆得以长足进步。

中国城镇化战略:构造逻辑、题域呈现与风险防范——基于共生理论与根植性理论的探讨

中国城镇化战略:构造逻辑、题域呈现与风险防范——基于共生理论与根植性理论的探讨

中国城镇化战略:构造逻辑、题域呈现与风险防范——基于
共生理论与根植性理论的探讨
黄建洪
【期刊名称】《江海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要基于共生理论与根植性理论,并借助“逻辑—题域—风险”的分析框架,可以清晰揭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逻辑发生学与实践运筹学.依据多重混合逻辑所展演的发生秩序、实践动力与目标指向,大转型时代的城镇化正经历一场历时性题域的共时性呈现,同时表现为技术—经济的、社会—政治的、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和心理—体认的复杂面相,这正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但在此过程中,易于伴生性地出现过载、固化、漂移等诸多风险,并具有跨域渗透性、层叠集群性与虹吸传感性等特征.为此,必须从内生应对的系统性出发,以确立法治化与效能化治理的根植性为目标,通过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性而实现风险管控、导引良序发展.
【总页数】8页(P110-117)
【作者】黄建洪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集约发展:城镇化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农村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探讨之一 [J], 康就升
2."一带一路"下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路径r——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J], 黄力
3.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战略:基于共生理论的探讨 [J], 郑晓青
4.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战略:基于共生理论的探讨 [J],
5.“一带一路”下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路径——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J], 黄力[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探讨城市人口是人地系统及构成城市社会生活的主体。

仅就人地系统而言,人口既是其要素,又是其主体。

正是因为它主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人口在协调人地关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地位。

1关于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人地关系思想源远流长,最初可追溯至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就提到了城邦的最佳人口规模,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也同样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应当稳定并保持适度的规模。

1.1、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人地关系思想以马尔萨斯为代表。

它对于适度人口的研究对以后的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适度人口研究最初是建立在人地关系基础上的,但正如其他新古典学者所注意到的,技术进步能够改变报酬递减状态,因而,适度人口将随报酬递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当使适度人口动态化。

动态化的适度人口被定义为适度人口增长率。

而适度人口增长率并不唯一取决于土地,准确地说,取决于经济实力。

以经济为基础的适度人口观点,形成了经济适度人口论。

【1】1.2、现代西方人地关系研究对于现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40-60年代后期,为"人口危机论"的兴盛时期;第二阶段,从60末-70年代初,悲观派与乐观派的论争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现实论的认同时期。

到现在,所谓人地关系问题,主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如何保证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协调问题,而且,其研究也更多地从全球的角度转向区域的角度或国别的角度,联系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2、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在现代,有关人地关系的研究,范围上更为广泛,层次上更为深入。

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人地关系展开的研究涉及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形成了全球性问题的研究。

这说明,人地关系问题内容十分丰富,联系非常广泛。

2.1、人地关系的衡量:人口压力人地关系研究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人地关系?如何平衡?就字面而言,所谓人地关系就是人口与土地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数量意义上,是指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数量的关系,最基本的是人口增长与土地面积的关系。

中国城镇化进程PPT课件

中国城镇化进程PPT课件

北上广深生活成本 均高居全球前50
• 同时北京的房 价又上涨了 20%
三、新型城镇化问题利弊
在当今中国,新型城镇化矛盾处理不好,且 不说养老、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一系列矛 盾难以解决,就是耕地保护管理也会成为难题, 可以想象这些新型城镇化的后果便是频频暴发的 “城市病”。
警惕城镇化变身造城运动
城镇化在1991年才提出来的,而在最开始与它相近 的是
• 都市化其实是城市化的另一种叫法,是为了区别 城市化和城镇化而产生的。
(二)发展
• 具体表现为: ( 1)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镇生活 并与市民融为一体;(2)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成 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3)农村的地域自然景观、 产品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体系、行政管理
新的落户政策
• 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的落户政策,有 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的落 户限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的落户条件。
上海落户政策
• 户口种类:1、本地户口 2、蓝印户口:蓝印户 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 因公安机关加盖的蓝色印章,而被称之为蓝印户 口。3、外来人员居住证一般是有年限的,区别在 于上海户口可以享受多种政府补贴救济
第二:户籍成突破口
一些地方正在试图打破城乡户籍藩篱,户籍 改革逐步推进正在成为城镇化改革的一大方向, 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 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那样, 因此城镇化决不是一哄而上。“打破户籍肯定是 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 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 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 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协同度测度模型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协同度测度模型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协同度测度模型李桂君;杜磊;李玉龙【摘要】Urbanization is a booming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where small tow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The small town is an important link , which accelerates the function radiation from cities to rural area.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self-organization in small tow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fore,urbanization quality can be measured well by synergy degree. Based on defining subsystem oftraffic,communication,health,education and culture,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industrial economy and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the paper reveals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mall towns,and constructs their order degree models of subsystems and synergy degree model of the complex system. these models which have certain universality and the unceasing investigation in a specific area will establish a valuable database,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method and decision reference for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mall towns in our country.%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了大中城市向农村的功能辐射,是大中城市和农村联系的重要纽带。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解析——基于矛盾观与系统观结合的视角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解析——基于矛盾观与系统观结合的视角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解析——基于矛盾观与系统观结合
的视角
王凤彬;郭长伟
【期刊名称】《财经问题研究》
【年(卷),期】2024()3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精炼概括为五大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要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必须阐明这五大特征所蕴含的辩证关系。

本文基于矛盾观与系统观结合的视角,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在理论上解构为局部富裕与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的发展与自然保护、本国福祉与他国福祉、现实情境与发展目标五对矛盾关系,进而剖析这些矛盾关系如何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层次嵌套和动态变化的矛盾系统。

本文通过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矛盾系统内涵,为统筹协调现代化各方面矛盾关系提供了系统思维和整体架构,也为展现中国智慧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提供了学理支撑。

【总页数】10页(P19-28)
【作者】王凤彬;郭长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D61
【相关文献】
1.基于现代化视角对西亚-北非国家革命风暴的内在逻辑解析
2.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矛盾与实践路径
3.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以广西为例
4.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人民至上的内在逻辑
5.以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

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

(1)城乡结构转换理论大量的专家和学者从城乡二元结构角度出发,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结构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道路的结构理论。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刘易斯、费景汉等。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存在现代部门(工业部门)与传统部门(农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

农业部门除了向工业部门提供扩张所需的廉价劳动力外,还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必需的劳动剩余。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受到消费需求和农民经济理性的制约,而且这一转化过程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发展中国家农业产值和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是不同步的,由于技术层次和农民素质的差异,这一过程是由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逐渐转化。

(2)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和佛里德曼等。

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区位论等。

它认为,城镇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

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及子系统共同组成了社会经济大系统,城镇之间及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城市的集聚性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

弗里德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核心-边缘”理论,指出在整个空间经济结构中,城市是核心地区,聚集了资本、知识、信息等各种要素,在城乡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

而小城镇和乡村等边缘地区则不断的输出各种资源,逐渐走向衰退或相对停滞状态。

但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日趋成熟时,由处于中心地位的城市向边缘地带扩散,从而逐步达到平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3)人口迁移理论城乡人口迁移理论比较系统地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力流动的动力、原因、机制和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个多世纪以来,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其成因、机制及运动规律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模式,主要有“推一拉理论”、“成本一效益理论”、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模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作者简介】王利伟(1984-),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赵 明(1979-),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所城市规划师。

【收稿日期】2013-07-11【文章编号】1002-1329 (2014)04-0017-06【中图分类号】F291.1;TU984【文献标识码】A【doi 】10.11819/cpr20140404a【摘要】城镇化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要素巨系统的复杂变迁过程,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提出了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根据模型框架分析回顾了中国城镇化的演进逻辑机理。

从城镇化“人—地系统”出发,指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系统面临土地城镇化路径依赖、人口不完全城镇化困境以及人口、产业、环境与土地非均衡城镇化的人地矛盾,最后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导向:由增量城镇化向存量城镇化转变、由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由刚性城镇化向弹性城镇化转变、由要素城镇化向功能城镇化转变。

【关键词】人—地系统;人口、土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a complex evolution of giant systems concerning economic, social,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land rel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n urbanization model of “man-land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tandem with the mode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man-land system of urbanization, the paper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during the new era of urbanization, China faces land urbanization path dependenc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dilemma, and population-industry-environment disequilibrium. Finally,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from incremental urbanization to stock urbanization, from land urbanization to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from rigid urbanization to elastic urbanization, and from elemental urbanization to functional urbanization.KEYWORDS: man-land system;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nd urbanization; new-type urbanization1 引言:城镇化与人地关系城镇化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要素巨系统的复杂变迁过程,是国内外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当前的城镇化相关研究,从时空演变、路径与模式、制度演化、社会变迁、生态环境等角度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1~7]。

然而城镇化从来都是一个系统概念,单一或者割裂地探究城镇化问题的传统范式,很难从根本上解释清楚城镇化运行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从而在城镇化关键问题上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

特别是随着中国城镇化率迈过50%的门槛,城镇化出现了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利益格局重塑的局面①,迫切需要从新的视角重新梳理和解读中国城镇化的系统逻辑。

中国城镇化是在高度压缩的时空维度中展开的[8],形成国际社会高度认知的“中国模式”②,同时遭遇了诸多矛盾与困境。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人口对土地的产权束及其变迁是城镇化的内在逻辑,我国城镇化的动力和模式是在国内外战略格局下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调节人—地关系③而实现的,是传统地理学的核心“人地关系”的具象表现。

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提出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尝试从系统演化的逻辑框架去解释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分析当前城镇化人地系统的矛盾和缺陷,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的人地政策创新体系。

2 理论框架: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中国城镇化道路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制约与影响[2],全能型国家政府通过各项城镇化政策的制定④,调控和作用于城镇化“人—地系统”,从而获得城镇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

城镇化“人—地系统”是指农村地域——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王利伟 赵 明*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2B04)。

中国城镇化演进的系统逻辑*THE SYSTEM LOGIC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LAND RELATIONWANG Liwei; ZHAO Ming王利伟 赵 明中国城镇化演进的系统逻辑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4年 第38卷 第4期 VOL.38 NO.4 APR. 201418人口和土地向城镇地域的转化过程中各种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城镇建成区向外扩张的“土地城镇化”和农民转化为市民的“人口城镇化”,涉及到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性要素资源的空间重组和环境、社会、文化等生活性要素变迁的复杂系统过程。

城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与反馈,每个系统要素都从某种程度上决定或者影响城镇化方向、速度和质量。

从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构成来看(图1),我国面临人口众多、城镇化起步晚和任务重等特殊国情,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双重作用下,国家采取差异性显著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城镇化进程从建国后至今表现出明显的以政府调控为主导的制度导向特征,由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地方投融资制度、财税制度和行政区划制度构成的制度空间体系在不同时点从多重角度作用于城镇化时空演变过程,催发城镇—农村地域间的人口—产业—土地—环境系统要素互动糅合的复杂“化学作用”。

从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的运行模式来看,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实质是农村人口获得非农就业岗位后,开始在城镇定居、享受城镇居民享有的各项服务设施和福利服务,并伴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变迁的过程,最终实现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

然而我国现实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调控长期采用低成本城镇化战略,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导致2亿进城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完全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福利,成为长期往返于城镇与农村的“两栖人口”,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半城镇化”现象。

城镇化的关键和焦点是土地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指由农村土地转化为城镇用地和由农村景观转换为城镇景观的过程。

受财政分税制度、地方投融资制度和行政区划制度的影响,城镇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村耕地或集体建设用地资源,获取大量城镇建设资金和推动工业化低成本核心竞争力的形成[9],在某种意义上土地城镇化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长期以来,城乡双轨制的土地制度,造成农村土地难以通过土地市场直接参与城镇化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过程[10],失地农民“被城镇化”后的保障制度不健全,城镇化质量低下。

2000-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4.45%,而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只有45.90%,土地城镇化速度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城镇建成区大规模扩张并未出现相应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出现了“虚假城镇化”的低质城镇化现象。

在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中,土地是城镇化的重要资源和资产,政府根据每个城镇化阶段积累模式的内在需求调控人口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主要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其他权利,进而作用于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和速度。

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实质是以人为核心和以人对地的产权关系为主线的城镇化演化过程,在国内外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制约下,城镇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演进。

3 内在逻辑:基于人—地关系变迁的城镇化演进机理我国城镇化的制度环境不断变化,基于宏观环境的制度选择决定了城镇化的演变轨迹和空间,最终体现为城镇化率、城镇化质量等指标表现。

根据我国城镇化率发展阶段和内在制度逻辑,将建国以来城镇化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图图1 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Fig.1 Urbanization model of “man-land system”图2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Fig.2 Development stages of China’s urbanization192):低速城镇化恢复阶段(1949-1960年)、逆向城镇化震荡阶段(1961-1978年)、双轮城镇化驱动阶段(1979-1994年)、城市群主导的高速城镇化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3.1 低速城镇化恢复时期建国后,国家以重新分配边界资源(土改)方式,成功摧毁了已经形成的分工和制度,贫困的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完全产权,无数失去谋生手段的剩余人口获得了制度内存在的意义[2]。

在中苏结盟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反产业演进规律地确立了重工业优先的战略方针,苏联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全方位支持以及我国工农产品剪刀差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宏观动力源。

重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但由于战后城镇化起点极低,国家大规模的工业投资刺激了城市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在开放式户籍制度的引导下,城镇化实现了恢复性发展,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76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由解放前的58个增加到1957年的176个,城乡间形成了有序演进的人地关系循环。

然而在1957-1960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大跃进”的盲目乐观制度导向,“赶英超美”“大炼钢铁”“快速建设”等超常规发展充斥着城镇发展的主旋律,三年间城镇净增城镇人口3124万人,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倍增,设市城市增加到199个。

1958年推行的“人民公社”“按需分配”等农村制度,把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农用生产资料统统归公,变相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的产权,极大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全面大幅减产,城镇化根基开始动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