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优秀案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优秀案例一、浙江特色小镇:小而美、特而强的城镇化创新范例。
在浙江,有这么一批特色小镇,那可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里的闪亮明星。
就拿乌镇来说吧,以前大家就知道它是个古镇,有点水乡的小情调。
但现在呢,它可不仅仅是个旅游观光的地方了。
乌镇搞起了互联网大会,一下子就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
这里既有古老的水乡韵味,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游客们坐着乌篷船晃晃悠悠,感受着千年古镇的宁静。
同时呢,又有最前沿的互联网科技元素。
那些高科技企业、互联网大佬们纷纷进驻,到处都是充满创意的科技展厅和孵化器。
这种模式就像是给乌镇注入了双重活力引擎。
对于当地人来说,就业机会那是大把大把的。
以前可能就是做做小生意,卖点旅游纪念品,现在可以进入高大上的互联网企业工作啦。
而且,整个小镇的基础设施也跟着飞速发展。
以前的小马路变成了宽敞整洁的大道,网络速度那更是快得飞起,毕竟要满足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们随时上网交流嘛。
还有其他的特色小镇,像龙泉的青瓷小镇。
那里祖祖辈辈都做青瓷,以前也就是小作坊,规模小,知名度也有限。
现在可好,把青瓷产业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了。
建起了专门的青瓷文化园区,游客可以在里面看老师傅们精心制作青瓷,从一坨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简直像魔法一样。
而且,围绕着青瓷产业,衍生出了一大堆相关的服务业。
有专门做青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公司,把青瓷元素和现代设计结合,做出的小玩意又好看又有文化内涵,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这样一来,既传承和弘扬了传统的青瓷文化,又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了,小镇也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居住和创业。
二、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绿色引领下的城镇化新路径。
成都啊,那可是把公园城市建设玩出了新花样。
以前我们印象中的城市,就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但是成都就不一样,它要把城市建在公园里。
就拿锦城湖公园来说吧。
那可是在城市中心的一大片湖光山色。
湖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水鸟在嬉戏,岸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1. 以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对城市化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某地政府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在推动城市化的,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某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强调生态保护,推行绿色建筑,加强园林绿化,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3. 以人才引进促进城市发展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各地政府普遍采取措施吸引人才来城市发展。
某城市通过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福利,鼓励优秀人才到当地发展,提升城市的人才水平和创新能力。
4. 以社会保障改革完善城市功能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支撑。
例如,某地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增强城市的社会稳定性。
5. 以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城市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某城市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例如,建设艺术街区,举办文化活动,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6. 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某地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扩大城市通达性,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7. 以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地流转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某地政府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改革,支持农村闲置土地流转为城市用地,推动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 以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布局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某地政府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布局。
例如,将传统制造业转型为高技术产业,引导产业密集区向技术研发、创新创业集聚,实现城市功能的升级和提升。
中国城市更新十大优秀案例

中国城市更新十大优秀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更新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城市更新项目在其规划、设计和实施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成果和特点。
以下是中国城市更新十大优秀案例。
1.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是一个时尚、文化、艺术和创新的实验场。
这个区域曾是中国77电子厂的旧址,经过改造和整合后,成为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化的聚集地,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音乐家和年轻人。
这个区域已经成为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的重要场地之一。
2. 上海南外滩上海南外滩项目是中国城市更新的一个里程碑。
这个项目规划和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新型城市空间和灵活多样的城市形态,提高城市空间的质量和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
南外滩项目的成功案例已经成为上海和其他城市城市更新的标杆。
3. 广州海珠湖棚改广州海珠湖棚改是中国一项重要的城市更新工程。
这个项目的成功是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广泛沟通和讨论,制定全面、三位一体的棚改计划,确保了居民的权益和城市更新的效率。
项目中的住宅建筑设计美观、舒适,社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了城市更新方案的成功典范。
4. 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是成都历史文化和城市园林的代表性工程之一。
这个项目将传统文化和现代都市发展相结合,将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区域。
5. 西安历史文化保护与重建西安历史文化保护与重建是一个致力于保护西安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综合性工程。
项目通过整合现有的博物馆、文化中心和古老公园,创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感和古典气息的城市空间。
6. 北京国贸CBD北京国贸CBD是一个具有现代感和国际气息的城市更新项目。
这个项目利用现代科技和现代设计手法,将商业和办公功能紧密结合,建设了一座高规格的城市中心。
该项目已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重要标志。
7. 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一个旨在提高城市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城市更新项目。
该项目在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设计和城市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已成为中国城市更新的典范。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本文将介绍全国新型城镇化的十大范例,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城市规划和发展1、城市规划和发展总体方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地都制定了具体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总体方案,明确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这些规划考虑了人口、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因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2、宜居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注重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各地通过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等措施,打造宜居城市。
这些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工作、教育、医疗等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经济增长点1、产业结构调整各地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
通过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地建设了一大批产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优良的产业环境和配套服务,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和创新。
四、科技创新与城市智能化1、科技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各地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2、城市智能化建设各地推动城市智能化建设,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各地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2、资源利用和回收各地加大资源利用和回收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收入增加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发展,各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和以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2、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农村电商等方式,各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摘要:一、引言二、案例一: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三、案例二: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四、案例三: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五、案例四: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六、案例五: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七、案例六:杭州市城市更新项目八、案例七:成都市城市更新项目九、案例八:武汉市城市更新项目十、案例九:西安市城市更新项目十一、案例十:长沙市城市更新项目十二、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成为了当下城市发展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3 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十大优秀案例,以期为各地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案例一: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更新项目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北京市实施的胡同整治项目,既保留了传统胡同的文化特色,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案例二: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上海市在城市更新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黄浦江两岸的开发项目,将原先的工业区转变为集商业、文化和居住于一体的综合区,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质。
四、案例三: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广州市通过城中村改造项目,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猎德村改造项目,使得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五、案例四: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深圳市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城市更新项目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例如,深圳市的蛇口工业区改造项目,成功地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
六、案例五: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南京市通过老城区改造项目,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功能。
例如,南京市实施的明城墙遗址公园项目,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七、案例六:杭州市城市更新项目杭州市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注重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例如,杭州市的西湖景区整治项目,在保护西湖美景的同时,提升了周边区域的商业和旅游功能。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第一章城市规划与设计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布局●城市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规划2. 城市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绿化景观设计●文化景观设计●数字化城市设计3. 城市保护与更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旧区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第二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 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网规划●高速公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交系统建设●骑行与步行系统建设2. 水务与排水●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与排放●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3. 电力与能源●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4. 信息与通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第三章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1. 产业定位与规划●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2. 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引进政策●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3. 创新与创业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创业孵化器建设●创业政策支持第四章社会事务与民生改善1. 教育与文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支持2. 医疗与健康●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疗资源配置●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3. 养老与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福利政策●弱势群体保障第五章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1. 大气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物减排●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治理污染源2. 水环境治理●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3.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区建设●生态修复与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六章农村发展与农业现代化1. 乡村规划与建设●乡村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治理2. 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业科技支持3. 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农民教育与文化附件:________●城市规划图纸●城市建设项目规划书●重要政策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城市总体规划:________制定城市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方向、控制城市用地开发、协调城市各类规划的综合性规划。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1]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1]](https://img.taocdn.com/s3/m/d334e1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5.png)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一、城镇规划与设计范例1.城市总体规划2.城市空间布局与发展控制3.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例1.水、电、气、热供应系统建设2.交通运输系统建设3.城市公共设施建设a) 学校、医院、公园建设b) 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三、房地产开发与建设范例1.高品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2.综合性商业中心建设3.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四、职业培训与就业创业范例1.职业培训机构建设2.创业孵化基地建设3.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范例五、生态环保与资源利用范例1.绿色建筑与低碳城市建设2.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3.资源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处理六、农村城镇化范例1.乡村振兴战略与实施方案2.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3.农业现代化与农产品加工七、社区建设与管理范例1.社区养老与医疗服务2.社区安全与治安管理3.社区文化活动与志愿服务八、特色小镇与文化旅游范例1.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2.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3.文化旅游推广与开发九、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范例1.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3.数字经济与创新创业十、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范例1.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附件:1.城市总体规划示范图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故障排除手册3.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范4.高品质住宅区示意图5.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制度6.生态环保项目报告示例7.社区建设与管理手册8.特色小镇推广方案9.智慧城市建设指南10.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规划:根据国家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进行城市规划区划、用地布局和设施配套的系统性设计。
2.基础设施:城市、社区或具体地区为居民提供各种生活、生产、交通等服务所必需的基本设施。
3.公共设施:提供群众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
4.特色小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结合优美环境、文化底蕴等要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第一章:城市综合规划与规划管理1·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1·1·1 规划编制的程序与要求1·1·2 规划实施的监督与评估1·2 城市分区与空间布局1·2·1 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1·2·2 城市功能区划与优化布局第二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1 交通运输网络建设2·1·1 城市道路及交通枢纽建设2·1·2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发展2·2 城市水务与环境建设2·2·1 水资源保护与水务设施建设2·2·2 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2·3 公共设施与社会服务建设2·3·1 公共教育与文化设施建设2·3·2 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与服务第三章:经济发展与产业园区建设3·1 产业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3·1·1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3·1·2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3·2 经济园区与新型工业区建设3·2·1 创新型产业园区建设经验3·2·2 环境友好型工业区建设实践第四章:住房与居民生活保障4·1 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4·1·1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4·1·2 城镇棚户区改造与居民安居工程4·2 社区建设与居民服务4·2·1 社区规划与社区治理4·2·2 居民服务设施与社区环境建设第五章:城市规模与空间扩展5·1 城市腾退与土地整理5·1·1 阶段性城市腾退与土地复垦5·1·2 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5·2 非建设用地保护与利用5·2·1 农村宅基地政策与管理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涵养第六章:城镇化与农村发展6·1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6·1·1 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6·1·2 农民收入提高与农村工业化6·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流转6·2·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管理6·2·2 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增收第七章: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7·1 城市管理体制与创新7·1·1 城市治理与社会管理7·1·2 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7·2 城市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管理7·2·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预警7·2·2 治安综合治理与社区安全第八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建设8·1 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8·1·1 生态建设与城市绿地规划8·1·2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8·2 水资源保护与水体治理8·2·1 河流治理与水体污染防治8·2·2 水资源管理与节水措施第九章:城市文化与旅游发展9·1 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建设9·1·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9·1·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9·2 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服务9·2·1 城市旅游规划与景区建设9·2·2 旅游服务设施与宣传推广第十章:城市面貌与品质提升10·1 城市美化与精细化管理10·1·1 城市立面与街区形象改造10·1·2 城市灯光与智能化应用10·2 城市夜间经济与休闲娱乐10·2·1 城市夜间经济发展与管理10·2·2 城市公共空间与休闲设施附件:1·城市总体规划报告书2·交通规划图3·城市水务规划方案4·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方案5·产业发展指南与政策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总体规划:指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土地使用、交通网络和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决策的文件或文件集合。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抓住新型城镇化契机破解发展难题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案例街道党工委书记陶湘闽就群众文化工作接受湖南卫视采访麓谷街道地处湖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城区,面积约20.8 平方公里,人口12.8 万,其前身为1959 年所建的国营东方红农场,经2000 年改制为镇后,于2010 年析置成麓谷街道,现有延农、长丰、长庆、东塘4 个农村型社区和麓景、麓源、麓泉、和馨园4个城市型社区,驻街企事业单位5000 余家。
近年来,麓谷街道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目前,街道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20.4 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8%,城镇化率达98%。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麓谷街道发展过程和所辖区域具有四大典型特征,可以集中反映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高新区园区体制使街道无法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原国营农场的撤销遗留了人员安置、管理体制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内涵了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拆迁征地的跨政策模式使失地农民补偿问题困难重重,群众上访接连不断。
麓谷街道城镇化过程中集合了以上几大问题,这些问题驱动着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之路。
(一)园区管理的核心区。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 年,是我国首批27 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起步区,长沙高新区是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示范区、改革试验区、产业集聚区。
麓谷街道作为园区首府,是长沙高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目前,园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落户在街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聚集在街道。
园区体制下的街道,政府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财经权,逐步被部门化,自主造血功能缺失。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第一章:背景与意义1.1 城镇化的背景和发展趋势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1.3 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和目标第二章:政策与实施2.1 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与规划2.2地方的政策支持和实施情况2.3 政策的效果与展望第三章:城市规划与建设3.1新建城镇示范区的规划与建设3.2 传统城镇的振兴与改造3.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3.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改善第四章: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4.1 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4.2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4.3 新建城镇的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建设第五章: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5.1 高技术产业与城镇化的结合5.2 城市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5.3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与城市化发展第六章:农民工市民化与社会保障6.1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和措施6.2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融入与发展6.3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第七章:教育与培训7.1 城市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7.2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开展7.3农村教育的改善与发展第八章:医疗卫生与健康管理8.1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8.2 城市健康管理与预防保健8.3农村卫生服务的提升与完善第九章: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9.1 社区治理与社区建设9.2居民自治与居民参与9.3社区文化与社会活动的丰富多样性第十章:国际经验与对接交流10.1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0.2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对接与交流10.3 国际组织与交流合作的机制附件:附件一: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名单附件二: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修订于2019年。
2.《城市建设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设法,修订于2020年。
3.《土地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于2019年。
4.《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于2014年。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我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2023年,我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案例。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些优秀案例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期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
我将共享自己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和参考。
1. 案例一:上海苏河湾上海苏河湾作为城市更新的典范,通过规划和建设,将原有的老旧厂房和仓库,成功转化为高端商业、办公和居住区域。
在此过程中,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产业的引入,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2. 案例二:广州珠江新城珠江新城作为广州的CBD核心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构建起现代化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
在更新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案例三: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是我国知名的创意产业聚集区,通过对原有厂房的改造和创意产业的引入,成功将这一区域打造成集艺术、设计、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区域。
这种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4. 案例四:成都出云湖成都出云湖作为成都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以生态优先和创新发展为理念,通过对湖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成功打造了城市生态休闲的新景观。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案例五:深圳前海深圳前海作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创新中心。
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吸引,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6. 案例六: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作为杭州的城市名片,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打造了集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景区。
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为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7. 案例七:武汉东湖武汉东湖作为武汉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以综合发展和功能提升为目标,成功打造了城市新的发展极,成为了城市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科技创新与城镇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紧密相连。
以下是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供参考:1·“智能城市”建设智能城市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城市管理、交通管控、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建设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智慧交通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控制,提供智能导航和交通指引,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3·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绿色设计理念,建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物。
通过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和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4·应用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和认知过程,实现具有智能的机器和软件。
应用在城镇化中可以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方面,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生活质量。
5·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指对大规模、高速产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资源配置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作流程,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便捷化和普惠化,推动市民参与城市事务和决策。
7·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不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8·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绿化、水资源管理、垃圾处理等方式,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⒈城镇化规划与管理⑴城镇化总体规划⑵城镇化规划指标与目标⑶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⑸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⒉城市产业发展⑴优化产业结构⑵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⑶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⑷城市特色产业培育与发展⒊城市公共服务⑴城市教育体系建设⑵城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⑶城市文化与体育事业发展⑷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⒋城市环境保护与提升⑴城市环境质量改善⑵城市生态保护与修复⑶城市水资源保护与管理⑷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⒌城市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⑴城市安全体系建设⑵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⑶城市公共安全管理⑷城市应急管理与危机处理⒍城市交通与交通基础设施⑴城市交通规划与发展⑵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⑶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建设⑷城市交通管理与智能交通系统⒎城市住房与居民生活保障⑴城市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建设⑵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⑶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⑷城市老年人照料与养老服务⒏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发展⑴农村城市化规划与发展⑵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⑶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创业⑷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⒐城市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⑴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与研发⑵城市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建设⑶构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⑷城市物联网技术与应用⒑区域协同发展与城市群建设⑴区域协同发展规划与实施⑵城市群建设与发展⑶区域交通一体化与互联互通⑷区域农业合作与农业转型升级附件:⒈城镇化相关统计数据⒉城镇化政策文件摘要⒊城镇化示范工程案例分析⒋城镇化推进措施与建议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新型城市。
⒉城市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调控城市综合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布局。
⒊基础设施: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气体、热力、污水等基础设施。
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城市社会保险、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安全保障机制。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然而,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污染和社会资源不均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城市更新,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将出现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10大优秀案例。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案例,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一、德阳创新城项目德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国的制造业重镇。
为提升城市的产业优势,德阳市政府实施了德阳创新城项目。
该项目将侧重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入驻,德阳创新城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并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
二、武汉鄂温新城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面临着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武汉市政府启动了鄂温新城项目。
该项目以生态和创新为核心,通过建设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促进了城市的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鄂温新城成为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典范。
三、上海创意港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上海创意港项目是上海市政府为促进创意产业升级而推出的重要举措。
通过提供创意产业的孵化、孵化和加速等一站式服务,上海创意港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创业环境。
上海创意港还开展了大量的创意活动和展示,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
四、北京中关村作为中国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在中国的科技创新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关村的创新能力,北京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
中关村成为了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之一。
通过引入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关村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五、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是中国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之一。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2014年01月06日09:33 来源:人民网十大经典案例目录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2。
甘肃省金昌市:创新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3.深圳市龙岗区:打造深圳国际低碳城探路新型城镇化4.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建设“九皋文化社区城" 探索特色城镇化道路5.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6。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高起点谋划高品位建设-—全力打造金山旅游名镇7.湖北省宜都市:地上新城镇地下鲟鱼城8.陕西省宝鸡市东岭村:村企合一以企带村——东岭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9。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变“工业立城”为“产城人融合”发展10。
贵州省德江县:加快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案例1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铁岭市人民政府凡河新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
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
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
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1. 宜居环境:深圳市深圳市以其宜居的环境而闻名于世。
城市规划注重绿化与景观设计,公园和绿地遍布整个城市,为居民提供了宜人的居住环境。
深圳市还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环保措施,致力于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2. 智慧交通:上海市上海市引入智慧交通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红绿灯系统、智能停车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等设施的应用,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
3. 城市规划:北京市北京市注重城市规划,通过优化道路布局和建筑设计,创造了一个高效、宜居的城市空间。
北京市还积极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保持了城市的历史韵味。
4. 管理平台:广州市广州市建立了全面的城市管理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市民可以通过方式APP获取城市管理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在线进行反馈和投诉,提高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5. 人才引进:杭州市杭州市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
杭州市还提供了优厚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为人才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 产业转型:深圳市深圳市以其成功的产业转型而备受瞩目。
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创业,深圳市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并且成为中国创业创新的中心之一。
7. 城市配套设施:成都市成都市以其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而闻名。
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系统等交通设施井然有序,大大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成都市还注重发展文化设施,建设了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中心,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8. 城市品质:苏州市苏州市以其高品质的城市环境而著名。
水乡古镇、园林和文化遗址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苏州市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且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9. 城市绿化:郑州市郑州市以其绿化覆盖率高而著名。
市区内有大片绿地和公园,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0%以上。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动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1. 南京溧水新城:溧水新城是南京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新城规划了高标准的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2. 上海嘉定区:嘉定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典型的新型城镇化案例。
通过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嘉定区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该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3. 重庆渝北区:渝北区是重庆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渝北区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4. 北京通州区:通州区是北京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通州区的规划以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主,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5. 广州花都区:花都区是广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花都区的规划以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6. 成都双流区:双流区是成都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双流区的规划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7.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该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8. 深圳龙岗区:龙岗区是深圳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龙岗区的规划以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9. 杭州萧山区:萧山区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萧山区的规划以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主,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2023版)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一、城市更新与改造1.城市历史街区更新a.更新方案设计b.历史文化保护措施c.社区参与和沟通机制2.旧工业遗产地改造a.确定改造目标和定位b.环境整治和污染治理c.主题公园、创意园区建设二、新型城镇建设1.现代农业特色小镇a.农业产业发展规划b.农民就业转移和社会保障机制c.乡村生态环境建设2.绿色智能新城a.环保节能建筑标准b.智能交通和能源管理系统c.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配套建设三、城市扩容与规划1.城市功能拓展a.新区规划与土地利用b.城市交通网络规划c.公共设施配套建设2.都市圈发展a.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策略b.城际交通建设规划c.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四、人居环境改善1.住房保障体系建设a.公共租赁住房建设b.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c.居民参与政策制定和管理2.城市公共空间改造a.公园绿地建设和开放b.社区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推进c.空气质量改善和噪音控制五、农村城镇一体化发展1.乡村振兴规划a.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b.乡村道路和基础设施改善c.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2.农业集约化a.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推进b.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c.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应用六、城市治理与社区建设1.便民服务与公共安全a.公共交通和停车管理b.治安和消防保障c.社区卫生和环境管理2.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a.生态环境保护措施b.公民道德建设和文化素质提升c.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发展七、城市创新与科技发展1.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a.资金和政策支持机制b.人才引进和创新人才培养c.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2.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a.互联网产业发展和创业环境b.大数据和应用c.城市智慧化管理与服务优化八、城市综合交通与物流体系1.城市交通规划和优化a.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b.道路拓宽和管控改善c.交通一体化和换乘便利2.物流配送网络建设a.仓储和分拨中心规划b.末端配送和快递服务体系c.全程物流信息化和跟踪管控九、教育与医疗资源优化1.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a.学校布局规划和资源配置b.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利用c.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2.城市医疗服务提升a.医疗机构布局规划b.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c.医保支付和远程医疗发展十、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发展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a.创意产业发展和创业环境b.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c.文化旅游推广和品牌塑造2.旅游景区开发与营销a.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b.旅游基础设施建设c.旅游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见附件目录。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1.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和经济特区,深圳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通过积极引进外资和促进创新,深圳实现了高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转变。
2.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城镇化方面成果显著。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3.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北京在城镇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举办奥运会和亚洲运动会等大型国际赛事,北京的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4.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广州在城镇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经验。
城市规划和市政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广州逐渐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5.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徙和投资。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6.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天津在城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引进外资和大力发展制造业,天津实现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7. 杭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杭州在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打造互联网创新中心,杭州成为了中国的互联网之都。
8. 苏州: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苏州以其优美的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徙和投资。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9. 青岛:作为中国东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青岛在城镇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经验。
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和大型活动,青岛的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10.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重庆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徙和投资。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打造内陆港口,重庆实现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2014年01月06日09:33 来源:人民网十大经典案例目录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2.甘肃省金昌市:创新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3.深圳市龙岗区:打造深圳国际低碳城探路新型城镇化4.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建设“九皋文化社区城”探索特色城镇化道路5.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6.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高起点谋划高品位建设——全力打造金山旅游名镇7.湖北省宜都市:地上新城镇地下鲟鱼城8.陕西省宝鸡市东岭村:村企合一以企带村——东岭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9.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变“工业立城”为“产城人融合”发展10.贵州省德江县:加快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案例1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铁岭市人民政府凡河新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
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
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
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
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
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
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
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
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
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
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
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
一是交通便捷。
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
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
二是环境优美。
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
三是水资源丰富。
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
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
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
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
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
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
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
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
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
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
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户签订了单户城镇化确认书,721户在凡河新城选择了现房。
预计到年底,将有近万户农户签约。
单户城镇化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它改变了以往同步城镇化的传统思路,是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思想在城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
第二,创新进城农民保障机制。
一是通过采取土地入股的模式,将凡河新城9250户、2.5万名原住民变为市民,并成为股民,平均每户每年分红11880元,每年共分红1.1亿元。
随着土地增值,将会享受更多的分红。
这些为进城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二是为每户进城农民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并实施免费培训,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
目前,已有16500名被征地农民实现了稳定就业。
三是将凡河新城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可选择享受双倍新农保待遇,到60岁以后,每月可领取110元养老金,也可选择趸保形式,男满60岁、女满55岁后,每月可领取420元养老金。
目前,参保总人数已达20500人,每年政府支出养老金总额达1459万元。
四是对就地回迁的农民,实行物业费终身全免,取暖费只缴纳三分之一,减轻了进城农民的生活压力,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是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居住证制度,只要农村居民到城里居住,就给办理居住证,即可享受与市民同等的13大类、24项基本公共服务。
今年,全市共有20万人办理了居住证,其中凡河新城新增2055人。
第三,创新建设理念。
一是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的理念。
城市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均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0%,比一般城市高出15%左右,负氧离子含量均值达到每立方厘米7000颗以上,接近森林与海洋水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水城。
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住宅小区,逐步推行绿色标准。
购置了50辆燃汽公交车,各住宅小区之间全部通上了电瓶车,建立了自行车慢行系统,全力打造低碳城市。
推行了市民“一卡通”,拥有超市消费、门禁、食堂就餐、公交车乘坐等功能,2010年6月,荣获国家金卡工程优秀成果“金蚂蚁奖”,向数字城市、智能城市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是组团式发展的理念。
彻底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依托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构建了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三是亲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水面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17%,凡河、天水河、如意湖、莲花湖交相辉映,蟠龙山、凤冠山彰显气象,形成了河、湖、山、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
尤其是投资3.4亿元,分三期实施了莲花湖湿地恢复工程,共恢复湿地1041公顷,蓄水量达到1550万立方米,237种植物、810种荷花在这里茁壮成长,123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流经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方式,将COD含量从每升70毫克降到不足30毫克,实现了对辽河的零排放。
莲花湖湿地恢复工程填补了我国大型自然公园建设中,以温带洪泛沼泽地为主题的生态型湿地空白,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城”、“建在湿地上的城市”。
第四,创新管理运营机制。
一是成立了新城区建设管理管委会,全面承担建设和管理任务,所需人员全部从市直和铁岭县相关部门抽调,人事和工资关系不变,降低了行政成本,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审批,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是对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环卫保洁、湿地管护等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不再设立专门的机构和编制,政府不再拿钱养人,改变了原有体制的弊端,减轻了财政负担,同时也为新城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三是融资创新。
走出了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搭建了企业债券发行等5个融资平台,改写了以往城市建设与管理单一靠政府投入的历史。
尤其是作为凡河新城的土地一级运营商,铁岭财京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土地一级开发和城市综合运营公司,为凡河新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