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德格尔《艺术作品本源》谈影视艺术的审美日常化
走向艺术作品本身——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及其对形而上学美学的克服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走向艺术作品本身——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及其对形而上学美学的克服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哲学、美学指导教师:***20030501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关于艺术与存在的重要著作《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探讨海德格尔现象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对艺术本质的不同考察道路。
海德格尔在文中分三部分“物与作品”、“作品与真理”、“真理与艺术”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实际是通过三重追问:艺术作品之作品性、与艺术作品本性相关之真理、真理又如何通达现实的艺术作品,获得对艺术本质的规定:艺术的本质在于真理的发生,从而也获得对美的规定:美是真理的自行设入。
这一规定,是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在从传统思想的走出中获得的,具体而言,就是对于处于形而上学框架中的感性学美学,尤其是对于作为形而上学美学顶峰的黑格尔美学的走出,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美学道路的克服。
[关键词]现象学形而上学美学艺术本质真理AbstractThepaperattemptstolookintoHeidegger’smasterpieceTheOriginofArtWork,andbydoingso,exploresthedifferencebetweenHeidegger’sphenumenologicalmethodandWesterntraditionalones,whichforHeideggerareusuallyunderthename“metaphysical”.InTheOriginofArtWork,Heideggerdbcussestheessenceofartworkinthreeparts:“ThingandWork”,”WorkandTruth”and“TruthandArt",Thethreepartscanbeunderstandasthreequestions:whattheworknessofartworkis,whatthetruthconcerningartworkisandhowthetruthcomeintoartwork.Heideggerclaimsthattheessenceofartworkistruth,isthecomingbyandabidingoftruth,thatbeautyisthesettingupoftruthintoartwork.Toattainsuchadefinitionfortheessenceofartwork,Heideggermadeaconsciousdepartmgfromtraditionalaesthetics,especiallythatofHegel,whichhealsoclaimstohavebeenthemostcomprehensivethoughinWesternhistoryontheessenceofart.KeyWords:Phenomenology,MetaphysicalAesthetics,Art,Essence,Truth导言在蕊方现代思想史上,海德揍尔关于艺术敬本联所{乍懿艨考窝阐释以及遭际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
艺术之思与真理的发生——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
艺术之思与真理的发生——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解读王小荣【摘要】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探讨和思考,表现为一条思考的道路。
在此道路上,海德格尔紧紧围绕艺术的本质问题,从艺术发生的最直接的地方出发,通过一步步追问何为艺术、艺术何以发生、何以有艺术等问题,让艺术自身显现出来,并呈现给我们一种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独有魅力。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解读;真理;本质问题;艺术发生;道路;追问【作者】王小荣【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16.54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探讨和思考,表现为一条思考的道路。
在此道路上,海德格尔紧紧围绕艺术的本质问题,从艺术发生的最直接的地方出发,通过一步步追问何为艺术、艺术何以发生、何以有艺术等问题,让艺术自身显现出来,并呈现给我们一种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独有魅力。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是海德格尔中期艺术思想的代表作。
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上,海德格尔对于艺术的本质所作的思考和阐释是一件具有特别意义的事情。
此种思考既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关于艺术本质的思考,更有别于关于艺术的一些流俗的、世俗的观点。
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表现出一条思想的道路,这一道路时而向前,有时往后,循环往复。
然而就在这条循环往复的思想道路上,海德格尔从艺术发生最现实性的地方出发,通过一步步的追问,让艺术自身显现出来。
本文试图跟随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道路,并找寻其思考的站点,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艺术之谜。
一、何为艺术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的核心思想是追问艺术的本质,认识艺术之谜。
何为艺术?这样一个问题是西方近代理论界思考的一个时髦问题。
在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的三角循环中,对任何一方的思考都必须借助于另外两方。
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被称为艺术家的人,必然有使之成名的艺术作品,比如画作、雕刻、瓷器,或者其他。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物, 艺术无法显现 自身 。这就显现 出在创作 艺术作品中材料 的重要作 取 ”存在之 真理 。和 中国画讲求外师造化 , 中得心源有相通之处 , 对艺 用来 , 在国画的创 作中自然是离不开材料 , 笔 墨纸砚等 , 有 了这些艺术 术创作来说 , 体验是决定性的源泉。一方面 , 他认 为艺术作品的本质就 的载体 我们 才能实现艺术 的显现 , 而离开这些材料 , 无论怎样的观 念也 是真理 的发生 , 而 真理的本质就是无蔽, 由否定而得到彻底贯穿 。不是 无法得 以体现 。既然 物与艺术作品息息相关 , 在 创作中可 以在这 些物 形式上 所谓 的真理 。比较而言 , 无蔽更基础、 更原 始、 更人道 , 后者只是 上创 新改进 , 打破传统水墨画在物上的单调性 。 如中国当代美术展—— 在前者的领域 里扩展 。因此 , 另一方面 , 他 主张不 能像传统美学一样从 墨非墨 , 这 不是一场 司空见惯 的传统水 墨汇演 , 而 是以簇 新的笔墨痕 对象性 的或从传统形而上学的视点出发 来认识艺术 、 体验艺术 , 把艺术 迹、 影像装 置、 雕塑呈现当代水墨艺术的探索和实验, 利用一 些排刷 、 拓 作为一种考察对象 , 而应该思艺术的存在之 真理 、 思那有待于思的艺术 印、 撕揭、 拼贴完成 的 “ 硬 边 ”或 “ 破边 ”效 果, 在 中国画传统 的材料 的本质 , 应该参与艺术真理的建设和守 护, 从而避免艺术的终结和人类 上有 所突破 , 不 管这些创新是否成功 , 至少能打破传统的局限体验 新的 生存 的贫乏 。
作的本质对 艺术创作有相 当重要 的指 导作用 , 而对 中国画的创作启 示在 于, 第一, 对艺术创 作来说 , 体验是决定性的源泉 ; 第二 , 创作一定 不 能忘记物在体验 中与其他 天地 间的关 系, 在 物与物 内 在 的关联 中去寻找感 觉; 第三 , 在 国画创作上 , 艺术 家要不断地超越 自己, 以更 开放 的心 态, 进一 步挖掘笔墨颜 色等材料 , 创 造出更新的表达语言和方法手段 ; 第四, 在 中国画创作 中尤其要在 大 自然中去体验。
论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观——似《艺术作品的本源》为例
似《 艺术作 品的本 源》 为例
肖 朗
( 孝感学院 文学院, 湖北 孝感 42 0 ) 30 0
摘 要 : 海德格 尔在他苦 名的思想转向后深入到 了艺术哲学的探讨 中, 中艺术 的真 理问题是他研 究的核 其 一 0问题之 一。艺术 的价值就 是揭示真理, 艺术作 品开出世界, 示了民族的历史和命运 ; 出大地 , 自然的本 揭 推 使
源》 中就几次批 评 了体验 美学 。
占据了一个特别的 中间地位 , 德格 尔就从器具 海
耶么海德格 尔 对艺 术作品 的 分析使 用 的是 什 格尔在文章开头指出了他采用的 鞋作为例子 , 这便是著名 的对 凡高的油画《 鞋》 农 是一 种循环 论证 的方 法 , 艺术家 是 艺术 品 的本 源 。 的分 析 。海德 格 尔 经 过 对 农 鞋 的分 析 得 出结 论 : 艺术品是艺术家的起源。艺术是否为二者共 同的 器具的存在就在其 有用性 中, 但有用性却依赖其
作者简 介: 朗( 90 ) 男. 肖 1 8一 , 湖北 天门人 , 孝感 学院文学院教 师. 哲学硕 士。
一 一
4 9
维普资讯
肖 朗
第一次接触到无蔽状态的领域 。 那么, 在凡高的作 敞开状态的发生 中, 因为艺术作 品就是确立一 个 品中 , 究竟 发 生 了什 么 呢 ?凡 高 的油 画揭 示 了农 世界, 所以海德格尔说 , 作品把世界 的敞开状态敞开 鞋 的什 么呢 ?海 德 格尔 得 出结 论 :凡高 的油 画 揭 了 , “ 在艺术作品中 , 这种敞开状态 清楚地 显现 出来
起源 ? 而耍 弄清艺 术 , 是得从 艺 术品 人手 , 还 即从 可靠性 ,器具的有用性只不过是可靠性 的本 质后 “
解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解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并不是把艺术品作为aithesis的对象(即作为感性理解的对象),而是将其从广义上命名为审美体验的对象。
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俨然成为他本人及诸多哲学家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海德格尔这里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究被赋予了存在主义立场和现象学方法的意义。
标签:本源;物;艺术作品一、何谓艺术的本源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从“本源”一词切入,“本源”在此意味着:从何和由何,是某物是其所是和为其所是——我们称为其本质或本性。
“物”是海德格尔思想一个重要概念,海德格尔从“物”之本源发问,试图追求艺术作品的本源。
然而,通过对其回归式的思考,我们重新回到了艺术作品本身的本源之中。
艺术作品的产生依赖于艺术家的活动,在此,作者本身第一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
我们从未否认“他者”的存在,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却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真包含关系。
因此,在两者之前或之外,必存在一个第三者的身份。
我可以暂时将其笼统命名为“艺术”。
对于这个第三者身份(艺术)是作为两者的“本源”而存在的,它是经验的,是超出理性范围的集合概念,原因是它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
基于此原由,我们不得不肯定,真正艺术是建基在艺术品之上的,是概念派生和现实艺术品(亦可将其称之为“物”)的特性集合。
然而,为了排除自我参与中作者本人的差异、尊重及自我言欺瞒。
我们必须介入艺术作品本身(回到存在的存在那里),演示其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
海德格尔在其《独白》一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语言仅仅关切于自身,这正是语言的特性,却无人知晓。
”[1]在这个逻辑循环的圈子之中,“思”延伸了它本身的所有表達或从来没有触及到过的地方。
艺术品随处可见,倘若我们将视角一直停留在艺术品本身去表达和自我言说,那么艺术品本身就足够了。
毕竟,我们从没有在现实性角度去扩充和衍生艺术品之外的艺术体验与审美。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将艺术品等同于一种符号表达。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之思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之思作者:杨璐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2期摘要: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揭示了物性、世界与大地、敞开与遮蔽等,这种艺术观牢牢立足于存在之上,没有存在,便没有了作为器具的物和物性,这样也就没有了真理。
海德格尔在这里旨在说明存在在其艺术观中的核心位置,同时也说明了存在与真理的密切关系。
在他看来,昭示存在,让存在处于“无遮蔽状态”,这即是真理。
本文通过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出发,找到通往艺术本性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艺术作品;物;器具;真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67-01一、本源之思讨论艺术作品的本质问题并不是海德格尔的最终目的,对艺术作品之源的讨论,最终还是为了解答什么是艺术这一问题。
在对艺术的思考过程中,海德格尔从未提及“艺术本质”,而是多用“本源”,本源在这里不是时间意义上的,而是将其用作本质的根源问题,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也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所从之处的根源。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作品?在这些提问中我们必须安于绕圈子。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后记中海德格尔阐述了问题的来源,“由考察美学开始,艺术作品被当做一个感性知觉的对象。
把这种知觉称为体验,无论对艺术享受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体验都是决定性的源泉。
但也许体验也是艺术终结于其中的因素。
人们谈论着不朽的艺术作品和作为一种永恒价值的艺术,但此类谈论用的是那种语言,这种语言并不认真对待一切本质性的东西,因为它担心‘认真对待’最终意味着:思(denken)。
”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他所谓的艺术“终结”和“成为过去”指的是艺术作为真理获得自我存在的最高样式,作为精神实现自身的最高需要,作为人历史性生存的“绝对需要”已成了“过去的事”。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已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历史地位已让位给了宗教和哲学。
海德格尔对艺术问题的思考直接起因可以说就是在回答黑格尔所激发的艺术难题。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管窥海德格尔后期艺术思想
受者( 人) 终究 因为 自身也是一种“ 此在” 而无法理解 存在 本体 之不 断“ 在着” 的状态 , 而 只能 在相互 影 响和
相互指涉 的过程中, 与“ 存在” 的偶 然性 、 片段化 和瞬 间性 的解 蔽状 态相互 印证 , 积 极地聆 听 、 接收、 汲取 和 分享“ 存在” 的“ 澄明之境” , 无限地接近( 即“ 在路上” ) “ 存在” 之本 真状态 , 即在一种思维运动状态 中体悟 “ 存在” 之真。《 艺术作品的本源》 虽借探索“ 艺术作品 的本 源” 之名 , 却并未揭示 这种“ 本 源” ( 即“ 存在” 之 真) , 而是 把重 点放 在 揭示 作 为 “ 此在” 的人 不 断 接 近 和融 人存在 之 “ 在着 ” 状态 的过 程 中 , 体 现 了海 德格 尔 文艺美学与其哲学思想在逻辑体系上的关联 。 搞清楚 《 艺 术作 品 的本 源 》 中文 艺美 学 思 想 的学 理依 据之后 , 我们再 来看 海德 格尔对 艺术 作 品“ 本 源” 的分析, 即“ 存在之真” 向阐释者的 自行 “ 解蔽” 和“ 涌 现” 。海氏指出,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 此在” , 是在“ 存 在” 的“ 指 涉性视 域 ” 中 的某种 “ 在着” 状态 , 艺 术 作 品 的“ 物 性” 或“ 器 具 性” 标 示 了存 在 之 瞬 间性 “ 在着” 状 态, 这 种状 态也 暗示 了“ 存 在” 的本 真性 和彼岸 性被 艺 术 作 品“ 此 在” 的单一 性“ 遮蔽” 了; 在“ 此 在” 与“ 在” 的
9 6
鲍远 福 : 从《 艺术 作品 的本 源 》 管窥 海德格 尔后 期 艺术 思想
印证 、 相 互影 响 和相互 指涉 的互 动过程 , 只 有“ 存 在之
本体” 这个“ 关联域” 向追思存在之源的人 自行 敞开 、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所建立的世界
艺术教育•186 【参考文献】[1]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1页.[2]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29页.[3]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29页.[4]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0页.[5]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0页.[6]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1页.[7]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2页.[作者简介:刘丽莹,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所建立的世界内容摘要 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是海德格尔的著名论说。
其中对于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而区别于器具与作品的观点内涵颇为深刻。
本文旨在对海德格尔一文中,艺术作品、真理、世界三者间的推论进行浅析。
关键词 艺术作品;真理;世界本源一词在此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某个东西如其所是的是什么,我们称之为它的本质。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文章开始之初,海德格尔就划定了接下来所探究的问题范围。
追本溯源的过程采用了一定的思考方式,在思考的探究过程中进行尝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思维进行推理的过程。
海德格尔将“艺术”看作是一个集合观念,并将艺术家和作品置于这个集合观念之中开始了自己的论述。
这是该文章最大的一个前提。
从艺术这个集合观念为基点,探讨的是仅从艺术而来的现实的东西,即被称为艺术作品的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形象的事物。
海德格尔开始就带有定义倾向地将作品概括为“符号”。
艺术作品是制作物与艺术作品之所以存在的作品因素进行了结合,成为了这种“符号”。
在关于“符号”与其真理的论述中,海德格尔通过使用“神庙”这一个具体的例子,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做出了解释。
首先发问,如果作品处于任何一种关系之外,那它还是作品吗?脱离开关系之后,作品更多地倾向在了物和物因素的层面。
论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中的艺术真理——解读《艺术作品的本源》
学 、 艺 美学 的根基 , 这 一 “ 源 ” 想 的关 文 在 本 思
么 , 如 何 成 其 为作 品。关 于媒 介 材 料 在 艺 它
术作 品和 艺 术 创 造 中 的运 用 , 不 是 海 德 格 并 尔 的 首 次 发 现 , 氏 的 创 新 在 于 用 现 象 学 的 海
直 观法 , 到事 物 本身来 寻找 物性 , 为 长期 回 因
们重新思考艺术的真实魅力 。
[ 关键词 ] 品的作 品性 存在 ; 作 存在 ; 作品的被创作性 ; 艺术的历史性 [ 中图分类号 ] 5 6 5 B 1.4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0 4—77 ( 06 0 00 0 10 0 7 2 0 ) 6— 0 8— 4 为 本 源 的 第 一 个 循 环 中 , 术 的 本 质 代 替 了 艺 作 品 的本 源 之 问 , 艺 术 的 本 质 又 是 建 立 在 而
作品的非物性存在 : 真理的产 生
“ 源 ” 海 德 格 尔 美 学 思 想 的 逻 - 起 本 是 * N
点 和 核 - 在 , 试 图 以 . C所 他 t i t建 立 整 个 艺 术 哲
艺术 作 品之 中的 , 就 产生 了第二 个 循环 : 这 艺
术 和 艺 术 品 互 为 本 源 , 题 变 成 了 : 品是 什 问 作
直 萦 绕 器 具 的 周 围。 在 可 靠 性 中 , 作
在海 德格 尔设 置 的艺术家 和艺 术作 品互
品— — 器 具 — — 物 实 现 了 它 的 普 遍 本 质 , 也
[ 收稿 日期 ]0 6—0 20 4—2 8 【 作者简介 ] 黄皎碧 (9 8一) 女 , 17 , 江苏溧 阳人 , 盐城师范学 院中文 系教师 , 主要从事西方美学研究 。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摘要】本文旨在比较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其揭示出世界的意义和真理,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而马克思则将艺术作品本源置于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中,视之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通过对两者思想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二者在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与共通之处。
海德格尔注重艺术作品的存在意义,马克思则更侧重于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最终,本文得出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对艺术作品本源有着不同的视角和启示,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马克思、艺术作品、本源、美学思想、比较、分析、异同点、启示、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结晶,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作为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在对待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源自于其与人类存在的关系,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揭示人类存在意义的方式;而马克思美学思想则更注重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将其视为反映社会矛盾和批判现实的工具。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美学思想在艺术作品本源上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所呈现的异同点,并从中寻找对我们当代艺术审美与人类存在意义的启示。
通过对这两位思想家的探讨,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奥秘所在,以及人类对于美与存在的永恒追求。
2. 正文2.1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理解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它的“真相性”或“真理性”。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揭示真相的方式,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和揭示。
在他看来,艺术家通过作品所展现的世界,能够让人们重新审视现实并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揭示性”,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为了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现的真理和存在。
论艺术是人的本源——解读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
8 6
佛 山科 学技 术学院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第2 4卷
暮色 降临 , 这双鞋 底在 田野 小径 上踽 踽 而行 。在 这 鞋具里 , 回响着 大地 无 声 的召 唤 , 显示 着大 地 对 成
方式 。历 史建 立在 一种 原 始 的解 蔽 方 式上 , 即是 让
存在 者 固守 自身 , 持 锁 闭性 :唯 当存 在者本 身 被 保 “
农 妇 的生 老病 死 , 昭示 着 大 地 对农 妇 的馈 赠 、 声 无
的 召唤 。
合乎 本 己地推 入其 无 蔽状 态并 且被 保存 在 其 中 , 唯
海 德 格 尔 在 《 术 作 品 的本 源 》 艺 中详 细地 谈 了
两个 例 子 。 先 是 阐释 《 鞋 》 揭 示 了农鞋 是 什么 。 首 农 ,
即 是揭 示 农 鞋 作 为 器 具 , 因为 它 的有 用 性 , 得 以 才 在农 妇 敞开 的世 界 里 , 与农 妇 产 生联 系 :从 鞋 具磨 “
《 马喷 泉 》 罗 解蔽 罗 马喷 泉 。
地是 什 么 , 我们 称 之为 它 的本 质 。某 个东 西 的本 源 就 是它 的本 质之 源 。[1 ”1因此 , 德格 尔认 为 , ] 海 因为 艺术 是 真理 的发 生 , 以艺术 使 在一 定 时代 的人 回 所 归本 质 , 成为 他们 的本 源 。
当作持存物 , 以订造 的方武解蔽物 , 这使 人遗忘人的本质 , 是对存在者 自行解蔽 的守护。 艺术 中, 这 在 艺术创作 与 保存让真理 自行发生。作为赠 予、 建基 、 端, 示着真理 的创建 . 开, 标 保持 敞开 的大地 的锁闭性 , 使人 见证人对大地
的 归 属 。 艺 术 因而 成 为 人 的本 源 。
最新-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一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中,提出了一个既是美学的、在他看来根本上又是哲学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然而,经过绕圈子的一场讨论,他在文末的后记中却承认这个问题是一个艺术之谜,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
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第63页;而在附录中也谈到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本文中没有给出答案的诸种问题之一。
其中仿佛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而其实乃是对追问的指示第69页。
在这里,我试图通过将海德格尔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作一个比较,来说明海德格尔为什么最终未能解开这个艺术之谜,并对海德格尔的一般美学的思路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海德格尔在这篇文章中,开宗明义就说道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并提出,既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互为本源,那就必须为双方寻求一个第三者,即艺术,作为两者的共同本源,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第1页。
但由于艺术这个词太抽象,它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同上,他又许诺说,他将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第2页。
由此观之,读者一定会以为他将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讨论艺术本身的本质问题。
然而接下来,他一直讲的只是艺术作品是什么的问题,而对艺术家如何体现艺术这个本源的问题置之不顾。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一独立自存的纯然物,作为物,它物着,或译物起来;固然,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进入自身而纯粹自立,但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本文只谈论这种艺术,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无足轻重的,为了作品的产生,他就像一条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第24页。
这种没有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观点对后来的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的?跋,亦可译作被创作,毕竟也是一个撇不开的重要问题。
海德格尔论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论艺术作品的本源摘要:艺术作品的本质是将存在者之存在的真理自行射入作品之中,也即通过艺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蕴含在存在者之存在那里的世界与大地的原始争执的记忆。
这种真理是通过艺术家作为历史性的此在对存在之真理的倾听和参与完成的。
关键词:艺术存在的真理世界大地原始争执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开篇就对本文的主题进行了充分的界定:“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件东西的本质之源。
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追问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1。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探讨的核心话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艺术作品的本质是什么?二是这种本质如何实现自身,即它的来源是什么,或者说艺术作品是如何成为艺术作品的?一、艺术作品的本质海德格尔首先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
通常人们要规定一个名词的含义都是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海德格尔在定义艺术作品的本质时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海德格尔是将“艺术作品”这一概念和它的上位概念“物”、同属不同类的概念“器物”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中来充分界定艺术作品的本质。
首先,艺术作品当然是一种物。
海德格尔说,如果我们从艺术作品的未经触及的现实性角度去观赏它们,同时又不自欺欺人的话,就必将看到,这些作品就是自然现存的东西,与物的自然现存别无二致。
一幅画挂在墙上,就像一支猎枪或一顶帽子挂在墙上。
人们运送艺术作品,就像从鲁尔区运送煤炭,从黑森林运送木材一样。
战役中的士兵把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与清洁用具一起放在背包里,贝多芬的四重奏被存放在的仓库里,就像地窖里的马铃薯一样。
也就是说无论多么伟大的艺术品,它必然承载于一定的物之中,对没有艺术眼光的人来说,它就是纯然的一个物,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完全可以把艺术品当成一个物来运作,人们可以搬运它,悬挂它,出售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物的因素,在建筑品中有石质的东西,在木刻中有木质的东西,在绘画中有色彩的东西,在语言作品中有语音,在音乐作品中有声响。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精)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作者:邓晓芒(一)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中,提出了一个既是美学的、在他看来根本上又是哲学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然而,经过绕圈子的一场讨论,他在文末的“后记”中却承认这个问题是一个“艺术之谜”,“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
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第63页);而在“附录”中也谈到:“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本文中没有给出答案的诸种问题之一。
其中仿佛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而其实乃是对追问的指示”(第69页)。
在这里,我试图通过将海德格尔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作一个比较,来说明海德格尔为什么最终未能解开这个艺术之谜,并对海德格尔的一般美学的思路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海德格尔在这篇文章中,开宗明义就说道:“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并提出,既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互为本源,那就必须为双方寻求一个“第三者”,即“艺术”,作为两者的共同本源,“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第1页)。
但由于“艺术”这个词太抽象,它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同上),他又许诺说,他将“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第2页)。
由此观之,读者一定会以为他将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讨论艺术本身的本质问题。
然而接下来,他一直讲的只是艺术作品是什么的问题,而对艺术家如何体现艺术这个本源的问题置之不顾。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一独立自存的“纯然物”,作为“物”(Ding),它“物着”(dingt,或译“物起来”);固然,“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进入自身而纯粹自立”,但“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本文只谈论这种艺术),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无足轻重的,为了作品的产生,他就像一条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第24页)。
艺术与现代人之“归家”对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
艺术与现代人之“归家”对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中,提出了艺术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美丽和形式,而是对存在的一种表达。
对于现代人来说,艺术作品是一种归家的方式,能够让其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海德格尔首先提出了“艺术作品的本在性”,即艺术作品的存在是独立于观者的主体意识的存在,它有自己的内在本质。
观者的主观体验和解读只是艺术作品存在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一观点,海德格尔强调了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同时也呼吁观者要尊重艺术作品的本质,努力去理解它。
其次,海德格尔讨论了“创造性的转变”,这也是他对艺术与现代人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解释。
他认为,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是对存在的表达,而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和演化中。
艺术家的创造性转变就是对这种演化的表达。
现代人同样在这种演化中,并且这种变化更快、更剧烈,因此需要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那么,艺术与现代人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和互动呢?以下将通过五个例子来展示这种联系和互动。
第一个例子是当代艺术家莫里斯·科内利斯创作的《黑白》(Black on White)。
这幅作品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思考。
作品中以黑白两色表现了虚无和存在的对立,体现了海德格尔对存在和虚无的分析。
现代人对于这种表达感到亲切,因为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无序、复杂的社会现实,而这幅作品则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切中了我们的内心。
第二个例子是布鲁斯·瑞尔的作品《IN BLOOM》。
这幅作品结合了传统绘画和数字技术,创造出了一幅精美的图像,代表着现代人对于科技和艺术的探索和融合。
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合,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转变,成功地将两种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
这也是现代人归家的一种方式,即在探索和创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
一开始接触这篇文章,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迷宫。
海德格尔一上来就抛出那些关于艺术作品本质的深刻问题,真的是让人措手不及。
他那种思考方式,就像是拿着一个放大镜,把我们平时看艺术作品时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放大到了一个超级细致的程度。
而且他还提到艺术作品让大地显现。
这让我想了好久,后来我觉得就像是那些古老的雕塑作品,比如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像。
这些雕像看起来就像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它们本身就带着大地那种质朴、厚重的感觉。
大理石的纹理,那种粗糙与细腻相间的质感,就像是大地的肌肤一样,而雕像的形状则像是从大地深处被挖掘出来的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
不过海德格尔的文字有时候真的是很绕。
他的句子就像是一串串长长的链条,一环扣着一环,你要是在中间某个环节没跟上,那就完了,后面的内容就像在听天书一样。
我读的时候就经常要停下来,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就像整理一团乱麻一样。
但是一旦你能稍微理解他的一点想法,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就好像你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突然看到了一丝光亮。
你会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博物馆里高大上的油画,还是街边小店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手工艺品。
你会发现它们背后都有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力量在推动着它们成为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
《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众所周知,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一如既往的关注此与存在,思考存在的意义,着重探讨了关于存在、艺术作品、真理以及艺术作品的本源等等问题。
尤其追问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什么,并引出了世界和大地这一对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概念。
其中,海德格尔对梵高画的一双农鞋的解读更成了艺术评论的经典。
但是,说实在的,在读《艺术作品作品的本源》时,我是一头雾水,在读完之后更是不知所以,乃至我读了几遍之后,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原因有三:其一,也许是本能的和大师的距离感,对于大师的作品有着天然的接受困难感,就像对于我心目中的女神,永远也不相信她的一切甚至些许能被我所了解;其二,《艺术作品的本源》作为一篇标题还有开篇都直接表明主题的文章,看似很容易把握,但是一直到最后,我都只是被海德格尔的逻辑分析的迷雾中迷失了方向,导致最终还是不明白艺术作品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其三,海德格尔极力想解释“艺术”,以至于引出来很多的问题和新概念的名词,但是对于有些问题,我从海德格尔的回答中却又找不到答案。
下面我将逐一列出所有我的疑惑:1.海德格尔为什么要追问艺术的本质呢?这个问题,海德格尔在文末做出了明确回答:“做这样的追问,目的是为了能够更本真地追问:艺术在我们的历史此在中是不是一个本源,是否并且在何种条件下,艺术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本源。
”但是,我却没有在他那里找到艺术作品本质的回答,那他的下一个追问又怎样继续追问?此外,海德格尔在文中也曾提到:“艺术拥有外在意义上的历史,它在时代的变迁中与其他许多事物一起出现,同时变化、消失,给历史学提供变化多端的景象。
真正说来,艺术为历史建基;艺术乃是根本性意义上的历史。
”是不是海德格尔已经相信并且确认了艺术作为历史的本源?如果是这样,他的追问是不是就没有必要,既然进一步追问没有了必要性,那海德格尔追问艺术的本质就没有了本初的意义。
2.本文回答了“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吗。
回答了,又没有回答。
林中空地——浅析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学林漫录林中空地—浅析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朱丽静[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艺术作品的本源》作为海德格尔中期思想的代表作品,是我们了解海德格尔文艺思想的“必经之路”。
海德格尔作为西方现代美学的领军人物,对西方现代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人甚至称海德格尔的思想为整个西方现代美—非理性转向和语言学转向,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学的源泉。
毕竟,在他身上最早体现出西方现代美学的两大转向——现代西方很多美学思想的肇端。
本文通过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文学艺术之“林中空地”的追寻,聊以窥探其以存在之思为基石的艺术本质之沉思。
关键词:海德格尔艺术本源一、存在之思本源探索之基石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德国哲学家、文论家。
海德格尔的思想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30年代写作《艺术作品的本源》时,他已由早期侧重对世界的“理解”转向了考虑“真理”问题,将“真理”投诸艺术,在艺术的维度形而上地追溯那一片“林中空地”。
《艺术作品的本源》即是他对文学艺术之“林中空地”的思索。
此时,他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讨是基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
文章开篇,海德格尔提出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入“艺术”一词,将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考查转化成了对“艺术的本质”的拷问。
然而,艺术是以实际中的作品的形式而存在的,由此,我们便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
但“日常理解要求我们避免这种循环”,因此,他深入这个怪圈,从怪圈内寻找将之打开的钥匙,即艺术作品的物之物性的方法。
然而,由于“这种前概念束缚了人们对任何特定存在者之存在的反思……流行的物的概念阻挡了通向物的物性特征的道路……”所以,“物之为物尤其难以表达”。
同时,物作为“一—作品。
作品作为特殊的存在物,它不仅有“物性”而且有切非无”的存在者,包括纯粹之物、器具以及特殊之物——“艺术性”,“艺术的本性就是:存在者的真理本身置入作品”,即“艺术的存在”:首先,是基于作品作为物之物性基础之上的;其次,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它显示或传达物的“一般本质”,即艺术是表现普遍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 景 (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 学院 云南昆明 6 00 ) 5 1 1
摘要 :海德格 尔的 《 艺术作 品的本 源》在通过 物与作品 、作品 尔 看来是 不可 开发 的 ,只 能在 艺术作 品 中照原样 关照和 保持 。
艺术 作 品存 在 的两个 环节 :世 界 的确立 和大 地 的建立 ,同时 是对 “ 这样 一种 斗争 的否 定 :这种 斗 争所 争取 的是存 在者 整 体的 无 蔽状 态 ,即真 理 。 ”我 们 时常 认为 作品通 过描 写而 表达 真 实 , 这 种 被 误 解 了 的模 仿 说 长 期支 配 着 艺 术理 论 。这 里 海 德格 尔 要 揭 示 出一个 更根 本 的层次 : “ 作品 中起 作用 的不仅 仅是 真 的东 在 西 ,更 是真 理本 身 。 ”在 严格 的 意义 上 ,作 品只 表现 对我 们 的通 常 理解 来说 不寻 常 的事情 ,在 这样 的 作品 中 ,存 在者 的无 蔽状 态 作 为整 体显 现 出来 ,这就 是作 品 的时代 意 义 。这 样 ,美就 不 是通 过 主观 体验 、通 过作 品对 主体 的 影响来 解释 的 ,而是 通过 艺术 品 种 自身 呈现 出来 的 敞开状 态 ,通过 无 蔽状态 这 一基本 现象 来解 释 的 。这 也就 触及 了前 面提 到 的另 一个基 本句 子 : “ 种显 现在 作 这 艺术作 品 的作 品存 在到 艺术 的本源 海德 格尔 把物 区分 为 自然 而然 存在 的 东西—— 纯粹 的物 、可 品 中的光 亮就 是美 。美是 真理显 现 的一种方 式 。” 由人制造 的器 具 以及 艺术 作 品— — 使用 的物 。但 在现 行 的物 的定 二 、体会海 德格 尔理 论谈现 代影视 艺术 尽管 现代 艺 术 的出现 已有 半个 多世 纪 ,冯d N 、张艺 谋 的名 ' ̄ J 义 中 ,传 统 的形而 上 学 的历史 ,对 于我 们认 识 事物 的方 式 已成 为 了一种 “ 对物 的物 性存 在 的歪 曲”一种 定势 。我们 以为 是完 全直 字 已经家 喻户 晓 ,但 其仍 会 引起 激 烈 的辩驳 。想 对整 个现 代 艺术 接 而不 带任何 偏见 的研 究 事实 ,实 际上 却把 形 而上 学关 于存 在者 获得 全面 的了解 ,就 要遭 受落 入荆 棘之 痛苦 。首 先 ,一些 人认 为 的解 释接 受过 来 了 。海 德 格尔 始终 都在 与形 而上 学进 行着 辩 论 , 现 代 影视 艺术 背 叛过 去艺 术精 华 的灾难 性趋 势 ,因为 他们 感到现 他 所 关心 的决 不 是把 形 而 上 学 提 供 的 结论 和 解 释 导 向更 高 的综 代影 视 艺术骇 人 听 闻,愚 不可及 ,认为 这一 阶段 的作 品无 法与 以 前大 师 的作 品相提 并 论 ;另一 方面 ,一 些人 又认 为大 众影 视艺 术 合 ,而是 找出一 条摆 脱形而 上学 的一 条途径 。 想探 究何 为艺 术作 品 的本质 ,首先 要知 道何 为 艺术作 品,艺 不像 经典 文化 那样 ,蕴涵着 无 穷无 尽 的符 号 意义 ,负 载着 人生真 术作 品不 同于 普通 之物 的特 点 就是— — 被排 除 了物性 之后 的剩 余 谛 ,揭示 社会 的本 质 ,它 仅仅 作为 一次性 文 化消 费 品,满足 大众 的 东西 。海德 格尔 把处 于 自然之 物 和艺 术作 品之 间 的器具 作 为突 娱乐 消遣 的需 要 。大众 影视 作 品作 为一种 文 化商 品可 以贴 切地 比 文 快 破 口,试 图通 过定 义器 具来 找 出对 于艺 术作 品 的定义 方式 。为 了 喻为 “ 化快 餐 ” 。 “ 餐式 ”影视 艺术 作 品的特 点 是无深 度和 说 明器 具是 什 么 ,海 德格 尔 从 一件 艺 术 品—— 凡 ・ 高画 的 一双 农 平面 化 。这种 作 品往往 作 一般义 理 的传达 ,仅仅 扫描 出现 时生活 鞋来着 手 分析 。从 《 双农 鞋 》中我 们 体察 到一个 农 民 的实 际 : 的人 间情 态和 世俗 表层 ,局 限 于平面 化 的展 示 ,对 影 片的人 文 内 一 他 的劳动 ,他 的辛 苦 ,他 的忧虑 和勤 奋 。我们 突然 获 得 了如器 具 涵缺 乏深 度挖 掘 。现代 大众 影视 艺术 与传 统 的经 典影视 艺术 在审 这样 的东 西 的新 的定义 :可 靠性 。器 具还 有 另一个 定 义 ,即可 使 美形 态和 审美 内涵 上产 生 了质 的区别 ,它 消解 了作 为文 化 的启蒙 用性 。只 是它 是从 单纯 的应 用角 度把 握器 具 的 。是否 每一 个器 具 主题 和意 义深度 ,不再 具有 精英 文化 的沉 重和 焦虑 ,虽 然也 能给 都具有 这 一特 征 ,或只 有某 些特 别 的器具 具有 这一 特 征 。海德 格 不 同层 次 的观众 带 来愉 悦 ,虽然 不少 作 品也有 一定 的思 想主 题和 尔选择 一 双农 鞋 ,通 过 鞋子 作为 农 民世界 的劳 作领 域 ; 以及作 为 教化功 能 ,但 主要 的还 是一种游 戏 消遣和 感官 刺激 。 这 个世 界 的展 开之所 的 “ 自然 ”意 义上 的大地 ,就 呈现 出来 了。 概 念 艺术通 过对 传统 艺 术观念 的否定 最终 否定 了艺 术 自身 。 艺 术 品使我 们看 到是 什 么使器 具 成为 器具 ;使 我们 能够 在 器 日常 生活用 品 ,甚至 废 品也 可 以成为 艺术 。 既然艺 术 品的 目的是 具 的存 在 中领会 器具 。但 我们 要 关注 的是 :在 作 品中 究竟 发生 了 对 大脑 的刺 激 ,而刺 激大 脑 的又 变成 了人 的思 想 ,而不 是有 形实 什 么才 使器 具 的含义 显现 出来 ? “ 艺术 作 品中 ,存在 者 的真 理 物 ,那么 思想 本身就 成 了艺术 品 。 在 已经把 自己确 立于作 品 中。 ”艺术 品就是 真理在 作 品中 的确 立 。 在整 个 艺术 领域 中 , 电影作 为一种 综合 艺术 ,对 于科 技 的依 海 德 格 尔 对一 座 古 希 腊 神 庙 的 分 析 。 “ 庙 作 为 作 品在 自 赖 可谓 登峰 造极 。巨额资 金 的投入 ,高科技 手段 的运 用 几乎成 为 寺 己周 围连接 并聚 集那 些道 路和 关系 ,在这 些道 路和 关系 中 ,生 、 现代 电影 的票房 保证 。最 具文 化意 味 的文 学 、戏 剧成 分在 电影 中 死 、祸 、福 ,胜利 与 耻辱 ,坚 韧与 失败 ,赢 得 了人 的在 其命 运 中 所 占 的比例 越来 越低 。好 来坞 大片 越来 越热 衷 于用数 字特 效营 造 的本质 的形 态和方 式 。 ”这里 所提 到 的关 系就 是我们 称之 为 世界 荧屏 奇观 ,我们 中 国观众 从那类 大 片里 感受 不到 我们 民族 的情 感 的东西 。在 这些关 系 中 ,人生 活并 依赖 于这 个 时代 。这 些关 系还 生活 、理 想 追求 与人 文 内涵 ,难 以满足 我们 的审 美期 待 。技术 不 决 定着 人 们 对 存 在 者 的领 悟 和 他 们 的 自我 领 悟 。通 过寺 庙 的 出 仅体 现在 制 作过程 中,还 体现在 发 行和 销售 过程 中 。网络 、卫 星 现 ,这个 地方 本身 也 鲜 明地 呈 现 出来 。所 以说 ,艺术 品的特 征就 电视 、光 盘 等现代 技 术使 影视 作 品越 过 千 山万水 ,渗 透到世 界各 是 “ 连接世 界和 大地 并使它 们一 同呈现 出来 ”。 地 ,形成 全球 性 的大众 文化 氛 围 。但 在 他们 之间 已经 是少之 又 少 “ 界 的确立 和大 地 的建立 是 作 品的两 个根 本特 征 。 ”大 地 的艺 术家 隐藏于 麦 田间与大 自然 融为一 体进行 艺术 创作 。 世 的建 立 。它不 是某 种 新奇 、异 常、 耸人 听 闻的东 西 的产生 ,而 是 但 美之 真谛 就在 于 揭示 真理 ,作 为真 理在 作 品中得 以生发 , 使我 们面 向我 们一 直在 其 中生活 、 活动 的大地 ,就是 我们 所栖 居 使世 界在 场 的得 以呈现 。世 界及 大地 的 交融 ,才 能成 为艺术 作 品 敞开 自身 的大 地 。大地 通过 神庙 的 自我 回复而 显 露 出来 。海德 格 的真 正魅 力之所 在 ,其 中不 仅包 含 了艺术 家 的情感 ,更 是艺 术作 尔指 出 ,尽管 科学 计算 的知 识 能够把 大地 对象 化 从而 控制 它 ,但 品无蔽 的真 理显现 。 是 ,通过 这种 方法 却决 不能 使我 们领 会大 地之 为 大地 ,即 为我 们 人 们 对 于 当 今 的 艺术 现 状 愈 发 感觉 无 所 适 从 ,而 且往 往 在 栖 居 的场所 的 大地 。我们 可 以清 楚地 看到 :与 大地 打 交道 的科 学 日常生 活 中如 果遇 到一 些摸 不着 头脑 的东 西 ,人们 便会 给予 “ 艺 技 术 方式 可能给 我们 的栖 居 带来 毁灭 性 的后果 。大 地 ,在海 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