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辩朋党论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9朋党论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朋党论》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也反映出他们在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不足。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我会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朋党论》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例如,通过介绍唐代政治背景和朋党现象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论证逻辑。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朋党论》这篇文章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1)文言文阅读: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较弱,可能导致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不准确。
(2)论证手法分析:学生可能对文章中的论证手法和逻辑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全面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3)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评价文章观点时,可能过于依赖自己的主观感受,缺乏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朋党论》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唐宋八大家的其他作品,对他们的写作风格和论证手法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在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类似于朋党现象的存在,对这一概念并不陌生。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感兴趣,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分析文章观点,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朗读和感悟,有的擅长分析和论证。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论辩 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原毁本课话题——严于律己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高境界。
己身正才能正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舜能够成为仁义之人,就是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结果。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
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
当杨震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
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
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啊。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2.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苏辙《刘挚右丞》3.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4.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魏源《默觚下·治篇》5.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其责己也重.以周( ) 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 事修而谤.兴( )必其人之与.也( ) 懦.者( )不怠.( )【答案】 zhònɡ wèn jī bànɡ yǔ nuò dà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 )【答案】 “说”同“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病⎩⎪⎨⎪⎧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2)修⎩⎪⎨⎪⎧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怠者不能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死,室坏不修.(《项脊轩志》)( ) (3)善⎩⎪⎨⎪⎧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荀子·强国》)( ) (4)其⎩⎪⎨⎪⎧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 ) (5)以⎩⎪⎨⎪⎧其责己也重以.周( )早夜以.思(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答案】 (1)名词,缺陷,过错/动词,有病,患病/形容词,疲倦,劳累/形容词,困苦不堪/动词,担心 (2)动词,办好,做好/动词,做成,做到/动词,修养品性/长,这里指身高/动词,整修,修理 (3)动词,擅长/名词,好事/动词,与……交情好/动词,做得好动词,认为好/动词,爱惜 (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示代词,那些/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吧/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介词,用/介词,凭借/连词,来/介词,因为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________ (2)即其新.,不究其旧.( )________ (3)早夜..以思 ( )________(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________(5)详,故人难于为善.( )________(6)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________(7)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________(8)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 )________(9)彼虽善.是( )________【答案】(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形容词用作名词目前的良好表现/过去的错误(3)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4)名词用作状语对外/对内(5)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事(6)名词用作形容词多技能的(7)动词用作名词名望(8)名词用作动词昭著,发扬光大(9)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朋党论-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朋党论-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宋八大家的生平及文学成就;2.熟悉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3.通过对唐宋八大家散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2.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社会、理想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苏轼《东坡志林》中的《朋党论》2.唐代韩愈的《草木春秋》中的《春日偶成》3.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4.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5.唐代王维的《鸟鸣涧》6.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7.宋代苏洵的《赤壁怀古》8.宋代苏轼的《赤壁赋》2. 教学方法1.朗读:让学生朗读文章或选段,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和情感表达的力量;2.讲解:针对每篇文章,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代表作,重点分析文章风格、主旨和表达技巧;3.阅读: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价值和特点;4.分组讨论:按照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探讨文章的内涵和主题;5.写作: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写作任务或提供写作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课堂测验:通过短文问答、文学鉴赏、作品分析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口头表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提高写作水平;4.期末考试:通过较高难度的文学阅读和写作题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步骤1.阐述课程目标和重难点;2.介绍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3.分析选择的散文名篇;4.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阅读、分组讨论和写作等活动;5.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口头表达、作品展示等评价。
六、教学效果1.通过本课程能够让学生对唐宋八大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对名篇的学习,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学生的人文情怀得到培养和升华,增强了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论辩朋党论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高中语文论辩朋党论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朋党..论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党,是指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论辩《朋党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论辩《*朋党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教学过程
新设计
一、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
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
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
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
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二、分析课文:
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5课 进学解学案 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古义:抄袭剽窃
今义: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
8.指前人之瑕疵
古义:这里指职位在自己之上的人
今义:古人或以前的人
三、一词多义
1.立
2.治
3.披
4.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辞
6.修
7.行
8.于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在清晨
②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每月
每年、年年
(2)名词作动词
“杂说〞可以说是一种议论文,是杂文最早的形态。《四库全书总目录杂家类一》说:“杂家之义广,无所不包,……议论而兼表达者谓杂说。〞另外,因为杂说文体比拟灵活,有些文章并没有以“说〞命题,但也属于杂说文体。如韩愈的《进学解》。
“解〞也是文体名,指那些解释疑难的文章。“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借问答方式,先借假托者之口提出某些疑问,然后自己加以解答,借此说明身世,发泄某种不平或发表某种观点。汉代扬雄的《解嘲》开此类文章之先河,韩愈的《进学解》就集中表达了这类文章的特点。由于这类文章的写作多从作者的生活感受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思想倾向或感情,因而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另一类是具有解说性质的文章,如解释书中的某些语句或问题等,这类文章在于它的学术价值,一般不具文学色彩。
3.“诸生〞是从哪几方面对“国子先生〞给予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意感知
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志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挖苦。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论辩 留侯论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留侯论本课话题——勇猛与忍让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真正的勇猛,不在于受辱后的拔剑而起,而在于拥有宽广的胸怀,在于能屈能伸,在于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定力。
胸襟宽广的人会产生非凡力量和旺盛的斗志,从而成就一番壮伟的事业。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片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
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
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
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宽6尺的巷子。
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2.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3.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
——马南邨4. 最高贵的复仇之道是宽容。
——雨果5.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
——马克·吐温6.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圯.上之老人( ) 卒.然临之而不惊( )刀锯鼎镬.( ) 虽有贲.、育( )倨.傲( ) 鲜腆..( )( )肉袒.( )【答案】 yí cù huò bēn jù xiǎn tiǎn tǎ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卒然临之而不惊 (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 )【答案】 (1)“卒”同“猝”,突然 (2)“见”同“现”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临⎩⎪⎨⎪⎧卒然临.之而不惊( )下临.无地(《滕王阁序》)(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微⎩⎪⎨⎪⎧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魏公子列传》)( )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勃,三尺微.命(《滕王阁序》)(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答案】 (1)动词,到,至/动词,从高处往下看/动词,面对/副词,正当,将要 (2)副词,略微/形容词,暗暗,悄悄/形容词,含蓄精妙/形容词,微小/动词,(如果)没有 (3)动词,超过/形容词,荒谬/动词,拜访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 )________(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 )________(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 )________(4)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________(5)非子房其谁全.之( )________(6)油然而不怪.者( )________【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降低自己的身份,谦逊待人(2)名词用作动词立王,称王(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挫折、屈辱(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惊/使……发怒(5)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多指坏人捉住好人)。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9朋党论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朋党论》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欧阳修为何要写《朋党论》?”、“文章中提到的朋党现象有哪些?”等,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朋党论》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学习《朋党论》的积极性。
随堂练习: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朋党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朋党论》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唐宋时期的党争事件、现代社会的“圈子文化”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章主题与中心论点的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提出的“朋党”观念及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即“朋党之弊,为国之大患”,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
(2)论证方法与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讲解文章中运用的对比、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以及逻辑严密的论证方法。通过具体例句分析,使学生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在文言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接触过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有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理解文言文论证技巧,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联系实际,对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有更深入的思考。
高中语文 1.3朋党论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朋党论》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
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
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
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
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二、分析课文: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
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
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
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
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
高中语文 专题一 辩论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一辩论第2课桐叶封弟辩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第2课 *桐叶封弟辩1.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2.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3.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4.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5.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字词积累1.字音不中.(zhònɡ)之戏 传.(zhuàn)者 史佚.(yì) 2.通假字王以桐叶戏女寺.“寺〞同“侍〞 3.一词多义(1)封⎩⎪⎨⎪⎧①以封.汝 动词,分封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边境,疆界③籍吏民,封.府库 动词,封闭④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堆土使高 (2)苟⎩⎪⎨⎪⎧①不可苟.焉而已 形容词,苟且,随便②苟.富贵,无相忘 连词,假设,如果③苟.延残喘 副词,暂且 (3)中⎩⎪⎨⎪⎧①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 形容词,适宜,恰当②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名词,中间,里面③古之人虚中.乐善 名词,内心④才能不及中.人 形容词,中等 (4)乎⎩⎪⎨⎪⎧①亦将举而从之乎.表疑问语气,“吗〞②王之好乐甚,那么齐国其庶几乎.表揣测语气,“吧〞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表感慨语气,“啊〞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表句中停顿,可不译⑤生乎.吾前 介词,相当于“于〞 4.古今异义①沉着..优乐古义:指行动、举止。
今义:不慌不忙;宽裕。
②又不当束缚..之古义:约束太严格。
今义: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5.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周公教王遂过也(“……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假设(宾语“何〞前置)(3)省略句以(之)封汝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朋党论 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朋党论学案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万物之逆.旅也(nì)B.古人秉.烛夜游(běnɡ)C.开琼筵.以坐花(yán)D.飞羽觞.而醉月(shānɡ)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万物之逆旅..也逆旅:客舍。
B.百代之过客..也过客:旅客,旅行者。
C.古人秉烛..夜游秉烛:拿着蜡烛。
D.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块的土地。
3.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因)B.阳春召我以.烟景(表承接,“而”)C.开琼筵以.坐花(表承接,“而”)D.大块假我以.文章(表对象,“把”)4.(浙江高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中,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B.人们普遍担心,克隆人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C.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合作的介绍相对论的著作《物理学的进化》,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曾经做出了很大努力。
D.在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时候,我们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工作,做到规范化。
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优化训练:专题一 论辩(4课时)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优化训练专题一第1课原毁一、基础过关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几.乎(jǐ) 惟惧.(jù)懈怠.(dài) 尧.舜(Yáo)B.通衢.(qú) 应.该(yìnɡ)诽.谤(fěi) 懦.弱(nuò)C.忌.妒(jì) 惟妙惟肖.(qiào)阐.述(chǎn) 揣.测(chuǎi)D.爱憎.(zēnɡ) 廉.洁(lián)称.心(chèn) 苛.刻(kē)解析:选D。
A项,“几”读“jī”;B项,“应”读“yīnɡ”;C 项,“肖”读“xià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全面B.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病:缺点C.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图:考虑D.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众人:许多人解析:选D。
众人:一般人。
3.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A.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B.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C.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D.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解析:选C。
A项,“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B项,“以”介词,翻译为“用”。
C项,“以”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和例句相同。
D项,“以”连词,表目的,翻译为“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周公,大圣人也B.良问曰:“大王来何操?”C.懦者必说于色矣D.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解析:选A。
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C、D项,介宾短语后置。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一 第3课 朋 党 论(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朋 党 论(自读课)(对应学生用书P7)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永丰)人。
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
为人耿直,敢于谏诤,在开明派范仲淹和守旧派吕夷简的斗争中,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排挤、打击,屡遭贬官。
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行诗文革新主张,提倡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等各方面都有很高成就。
他的散文具有说理明白、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情文并茂的独特风格。
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文学形式。
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等。
相关背景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
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
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
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
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臣闻 朋党之说, 自古 有之,惟幸人 君 辨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其 君子、 小人 而已。
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幸:希望。
而已:罢了。
大凡君子与一般说来,君子与君子以 同道 为朋, 小人与小人以同利 为朋,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与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 此 自然之理也。
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同道:志同道合。
然 臣谓 小人 无 朋,惟君子则有之。
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
⎣⎡⎦⎤然:但是。
惟:只是。
其故何 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高中语文 专题一 辩论 第1课 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一辩论第1课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原毁[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四篇文章。
《原毁》探求了诽谤丛生的根源;《桐叶封弟辩》是一篇充满现实政治关心的力作;《朋党论》是一篇享有盛名的典型政论;《留侯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之一。
“原毁〞就是探究诽谤丛生的根源。
文章由远及近,由表及里;从古代说到当代,从“毁〞的具体表现谈到“毁〞的思想根源;既描述其情况,又挖掘其根源。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论述,逻辑性强,立论鲜明,论证有力,说理透彻,举例精当,平易而不浅露,朴实而不枯淡。
《桐叶封弟辩》,全文抓住一个“戏〞字展开论述。
文章论辩反复曲折,波澜起伏。
采用先驳后立的论述方法,驳得透彻,立得自然。
作者外表上像是区分史料的真与伪,实际上是在辩论史事的是与非。
《朋党论》运用正反比照论证,由朋党的君子、小人之别逐层论证,提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那么天下治矣〞的观点,希望统治者进用“君子之朋〞,远离“小人之朋〞。
《留侯论》一文一反通常写法,没有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是论述他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观点新颖鲜明,虽略有偏颇,但发前人之未发,表达了作者的独到见解。
第1课原毁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2.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3.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原毁》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一、字词积累1.字音怠.(dài)舜(Shùn)懦(nuò)者2.通假字①懦者必说.于色矣说,同“悦〞,快乐②道德之行,难已.已,通“矣〞,语气词,用在句末3.一词多义(1)善⎩⎪⎨⎪⎧①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动词,擅长②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名词,好事③素善.留侯张良 动词,交好④善.日者王,善时者霸 动词,爱惜⑤太祖曰:“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朋党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朋党
..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
..、兜等四人为一朋,君
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
..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
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
..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朋党,是指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B.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
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C.黄巾起义,是西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D.四凶,中国神话传说中由上古时代的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个凶神。
四凶的本质,是四个酋长,他们不服舜帝统治,就被舜帝流放。
四凶兽可能就是这四个部落的各自图腾。
【解析】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
【答案】 C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B.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C.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D.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解析】句子译为: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
根据意思“人人”不可断,排除B、D两项。
“能禁绝善人为朋”意思为“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此为一句话,不可断开,故选A。
【答案】 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政论文,是欧阳修上书劝谏为人君者不要闻朋党而色变,关键要善辨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B.作者在第二段所阐述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观点相同。
C.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先提出问题,再接着分析问题,最后意味深长地点明写作本文的意图。
D.“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由此议论可看出,欧阳修对当今人君诛戮君子之朋而倍感痛心。
【解析】D项,“欧阳修对当今人君诛戮君子之朋而倍感痛心”错,不是“当今”,而是“历史上的”。
【答案】 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贼”“害”为同义并用,“即”为“即使”,“相保”为“保全对方”或者“互相保护”;(2)“兴”意为“兴盛”,“厌”意为“满足”。
(3) “兴亡治乱之迹”翻译要恰当,“可以”,译为“可以”,“以”介词,后面省略了宾语。
【答案】(1)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
(2)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3)前代治乱兴亡的过程,为君主的可以把它作为借鉴了。
【参考译文】
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一般说来,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但是我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
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的是俸禄,所贪的是钱财。
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
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
君子就不是这样。
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
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互相帮助。
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克服困难,始终如一。
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
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
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唐尧的天下因此太平。
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称颂,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太平。
《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却是一条心。
”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
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
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把他们视作“党人”。
等到黄巾贼来了,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党锢释放了他们,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
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
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
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
互相称颂、谦让而不相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
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
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过程,为君主的可以把它作为借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