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ch2-精品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尿能)=总能 - 排泻物含量 = DE - UE
猪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 + 尿能)=DE - UE
49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消化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47
尿能的来源: 饲料中未被利用的物质 蛋白质周转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沉积N = 合成N - 周转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化合物
48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52
(4)维持净能(NEm) 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5).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 功的部分。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 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53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6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7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9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 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 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
降低应激反应,维持动物健康。
营养与动物疾病治疗
03
在疾病治疗期间,提供适宜的营养供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动物康复。
05
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
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养殖业对水资源的污染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富营 养化,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
养殖业对土壤的污染
养殖场废弃物中含有的重金属、抗生素等药物残留物,长期积累在 土壤中,对土壤生态造成破坏。
维生素饲料
如维生素预混料,用于补充动物所需的维生素。
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
粉碎
将大块的饲料原料粉碎成适当的大小,以便 动物消化。
制粒
将饲料制成颗粒状,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 利用率。
混合
将多种饲料原料混合均匀,以保证饲料的质 量和营养的均衡。
干燥
将湿的饲料进行干燥处理,以防止霉变和损 失营养。
饲料配方设计与优化
饲养计划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施
确保饲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按照饲养计划 进行定时、定量投喂,并做好饲养记录。
3
饲养计划的调整
根据动物生长状况、生产性能等实际情况,适时 调整饲养计划,以满足动物生产需求。
饲养环境控制
温度控制
01
根据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保持适宜的饲养温度,避
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动物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
01
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设计合理的饲料 配方。
02
考虑饲料原料的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优化饲料配 方成本。
03
结合动物的生长表现和健康状况,调整饲料配方, 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03
动物饲养管理
饲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知识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知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知识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08-9-17 责任编辑:富农饲料配制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饲料的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70%以上,配制低投入、高产出的饲料是广大养殖者所追求的。
要配制质量好的饲料,必须了解不同动物的生理卫生及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过程。
只有掌握了动物营养及饲料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为饲料的配制打下基础。
一、动物营养基础知识(一)蛋白质及氨基酸的营养蛋白质是饲料中最主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数量庞大的物质的总称。
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少数含有P、Fe、Cu、I。
含氮量一般按16%计。
蛋白质可分为纤维蛋白、球蛋白和结合蛋白3种。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1、是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2、是动物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3、是动物新陈代谢中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4、在机体营养不足时,可分解供能,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
因此,蛋白质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营养作用。
必需氨基酸:营养学上把必须由食物或饲料提供的氨基酸称为~,包括赖、蛋、色、苏、异亮、组、亮、苯丙、精、缬氨酸。
限制性氨基酸:在动物的饲料和日粮中,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其不足限制了其它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称为~。
在饲料的配制中,限制性氨基酸是考虑饲料配方时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由C、H、O三大元素组成。
在常规营养分析中,主要包括无氮浸出物(淀粉和糖)和粗纤维(主要是植物的细胞壁部分,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缩戊糖、木质素角质等组成,是饲料中最难消化的部分)。
主要功能:1、是组成器官所不可缺少的成分;2、是畜体热能的主要来源;3、可转化为体脂,也是形成乳脂的原料,可转化为肝糖元、肌糖元等贮备起来。
(三)脂肪的营养由C、H、O组成,分为真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和类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其它含氮物质结合而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演示课件
细菌作用 > 原生动物
28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3)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的重要性: 消化饲料中70-85%DM
和50%以上的CF
30
(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 化学性消化 酶 微生物消化 酶
不同 酶来源于动物 酶来源于微生物
腺胃
蛋白质
弱
小肠 CP、NFE、EE 强
23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氨基酸 、小肽
脂肪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双糖、单糖
2) 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
小肽
氨基酸 双糖
单糖
24
(3)微生物消化
动物 部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猪
大肠 粗纤维
中
蛋白质
大
牛、羊 瘤胃 NFE、CP、CF 大
Decomposers
Food Processing
Fertilizer Plant
P Deposit
People
图1Fi-gu2re(2Ba动sRedem植oondLe物alendyo相Fno,o1d互99C6h)关ain 系图
二、动物对饲料消化吸 收特点
(一)、消化方式
1.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 (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31
(二)、吸收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胃 2、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 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 素、各种离子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12)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1
三、试剂
1、H2SO4 2、混合催化剂 3、NaOH 4、硼酸 5、混 合指示剂 6、HCl标准液 7、蔗糖 8、硫酸铵 9、硼 酸吸收液
四、仪器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消煮炉
5、滴定管 6、凯式定N仪 7、锥形瓶 9、容量瓶 10、消煮管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24
五、测定步骤
1、试样的分解 2、试样的测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25
实验七 饲料中总P的测定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钼黄显色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P量的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和单 一饲料
二、原理
将试样中的有机物破坏、使P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
中 , 用 钼 酸 铵 处 理 , 生 成 黄 色 的 ( NH4 )
二、原理
试样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氯化物、无机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 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9
三、仪器与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茂福炉 5、坩锅 6、干燥器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20
四、测定
将干净坩锅放入高温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 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称重,再重复灼热,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 于0.0005g为恒重。
12
五、分析步骤
1、试样的消煮 2、NH3的蒸馏 3、滴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学课件
13
实验四 饲料粗脂肪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精)
动物对饲料DE、DCP的产出率(%)
饲料中总养分 人可食用部分的养分
DE DCP DE
DCP
奶牛 23.1 28.8 101.1 181.4
肉牛
5.2 5.3 57.1
108.8
猪
23.2 37.8 58.0
86.0
家禽 15.0 30.0 31.0
75.0
三、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的关系
(二)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保障动物健康。
二、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 为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持续发展。 (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 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 (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
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改善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保护生态环境。
四、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现代动物营养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共200多年时间 才形成的。 第一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100年 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叶开始,至以后的100年 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中叶起,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进入第 三阶段,即现代动物营养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动物营养学>>
绪论
Integration of Animal/Feed Production 饲料,动物生产性能,食品安全,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和谐统一
本章主要内容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极品大全,百科全书,)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一、名词解释:1.初水分:=(鲜样重—风干样重)/鲜样重×100%2.风干样本:不含游离水,仅含吸附水,且吸附水含量在15%以下的饲料样本。
3.表观消化率:被消化的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比为消化率。
4.淀粉价:又称淀粉当量,以1千克可消化淀粉在阉牛体内沉积248克脂肪,或2356千卡产脂净能作为一个淀粉价。
5.饲养试验:是通过给予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日粮或饲料,观察其体重、体尺、产蛋、泌乳等的变化和缺乏症的产生,产品与饲料消耗的关系,从而测定动物对某养分的需要量,比较饲料或日粮营养价值高低、饲养管理方式的优劣以及不同动物生产性能的差异等。
6.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7.干草:是指青草(或其它青绿饲料作物)在未结子实之前,刈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
8.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原牧草等。
9.能量饲料:以饲料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CP含量小于20%的饲料。
10.蛋白质饲料:以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而CP含量大于等于20%的饲料。
11.抗营养因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利用效率的物质。
12.青贮饲料: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以青贮的方式调制成的饲料。
13.半干青贮:是将原料青草风干到含水量为40—55%,然后装入青贮窖中进行青贮。
14.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15.综合法:即笼统计量为一目的或数目的某一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组分。
16.析因法:通过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对营养物质的绝对需要量,然后相加即为总需要量。
17.代谢体重:自然体重的0.75次方。
18.基础代谢:是指体况良好的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
课程总结
重点 动物营养学基础概念 动物消化系统解剖 饲料分类和营养成分
难点 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 饲养管理与质量控制 饲料加工技术与安全管理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PPT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及内容,包括动物消化系 统解剖、饲料分类和营养成分、饲养管理与饲料配方、饲料加工技术、饲料 质量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有趣且重要的领域!
动物营养学基础概念
动物消化过程
探索动物的消化系统如何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
营养元素
了解不同营养元素的作用及其在动物生长与发育中 的重要性。
生长与发育
认识动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并探索如何优化其营 养需求。
动物消化系统解剖
嘴部与口腔
了解动物的咀嚼和咽喉功能,并探索口腔内的消化酶。
胃部与肠道
探索动物胃和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其中的消化过程。
消化腺器官
认识各种消化腺器官的作用及其分泌物的功能。ຫໍສະໝຸດ 饲料分类和营养成分1
主要饲料分类
介绍主要的饲料类型,如粗饲料、浓饲料、全价饲料等。
2
饲料营养成分
深入了解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3
饲料营养需求
了解动物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求以及饲料搭配原则。
饲养管理与饲料配方
饲养管理
探索优化动物饲养条件的方法,包括栏舍设计、动 物舒适性等。
饲料配方
了解饲料配方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饲料成分。
饲料加工技术
1 粗加工
介绍饲料的粗加工方法,如研磨、切碎等,以提高其可消化性。
2 细加工
探索饲料的细加工技术,如颗粒化、造粒等,以提高其储存效果。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PPT课件-2024鲜版
饲料成型加工技术
压片
将粉碎后的原料压制成薄片状,提高饲料的密度和硬度,减少粉尘 和浪费。
制粒
将原料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饲料,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方便动物采食。
膨化
通过高温高压处理,使原料膨化成为多孔、松脆的结构,提高饲料的 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2024/3/27
17
饲料调制技术与方法
添加营养性添加剂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7
水分
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维持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
蛋白质
构成动物体组织的基本成分,参与代谢过程。
脂肪
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
2024/3/27
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来源。
维生素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矿物质
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 性,参与酶系统的组成等。
• 牛饲料配方:以粗饲料(如青贮玉米、干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精料(如玉米、豆粕等)和矿物质、 维生素等添加剂,满足牛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的营养需要。
• 羊饲料配方:以粗饲料(如青贮玉米、干草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精料(如玉米、豆粕等)和矿物质、 维生素等添加剂,满足羊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的营养需要。同时,针对羊对铜和硒的特殊需求,需要在饲 料中添加适量的铜和硒制剂。
5
营养与动物健康
营养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对动物的免 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动物对疾 病的易感性。
营养与动物繁殖
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 如发情、排卵、受孕、妊娠、分娩等。
营养与动物生长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饲料-2022年学习资料
四、青贮饲料使用-◆(一)取用-◆(二)喂法-◆(三)喂冒
第五节-能量饲料-风-一、-谷实类饲料-令-二、糠麸类饲料-令三、淀粉质快根块茎类饲料
、谷实类同料-1、富含无N浸出物,约为DM的71.6一80.3%(燕麦除-外66%而目其中主要是淀粉。-2 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在5%以内-3、蛋白质含量低,约为10%左右,且品质不佳,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缺赖氨酸和 氨酸等。-4、脂肪含量少,一股2一5%且以不饱和脂防酸为宝-5、矿物质中CaP比例极不符合畜离需要,Ca的 量面-0.2%以下,而P的含量在0.310.45%。这样的C-P比例对任何家畜都是不适宜的-6、维生素方面 黄色玉米维生素脂肪酸原较为丰富,具-他谷实饲料含量极微,谷实饲料富含维生素B,必需-但含V2、C和D少。
二、糠麸类同料-1、无N浸出物比谷实少,约占40一50%-2、粗纤维含量比籽实高,约占10%-3、相蛋白数 与质量介于豆科与禾本利科籽实之间-4、米糠中粗脂肪含量达13.1%,其中不饱和脂防酸高-5、矿物质中P多C ,P多以植酸磷形式存在-6、维生素B,B:及B,含量较丰富,其他均较少
第三节-青饲料-令-一、青饲料营养特性-令二、饲用青饲料应注意问题
一、青饲料营养特性-1、水分含量达75-95%-2、蛋白质含量较高,按干物质计禾本科顿-草13-15%,豆 牧草18-24%-3、粗纤维含量较低,青饲料含粗纤维较少-木质素低,无N浸出物校高-4、Ca、P含量丰富, 例适当-5、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维生素B族,必需、C、K《含量较多-但V6很少,缺2 。,但含有其前体物
二中国现行同料分类法-饲料编码分类体系-1根据国际贯用的分类原则将饲料分为8大类即-粗饲料1青饲料2青贮饲 3能量饲-料4蛋白质饲料5矿物质饲料6维生-素饲料7添加剂8。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教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材
《动物营养与饲料》由多位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及行业专家共同完成编写。
该书以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知识归类和教学编写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绪论、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原料的分类与利用、饲料原料验收与质量检测、饲料原料加工调制技术、饲料配方设计技术以及配合饲料的加工与品控。
此外,还有关于矿物质供给、维生素供给和水供给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在内容选择方面注意内容的系统性,突出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既可作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教材,又可作为企业技术人员及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阅读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相关书籍或请教该领域专业人士。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不同生产阶段猪的营养需要
妊娠母猪
从怀孕到胎儿产出的这段时间称为妊娠期。加强这一阶段母猪的 饲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胚胎的死亡,使母猪产出头数多、初 生重大、生活力强的仔猪,并使母猪本身保持中等以上的体膘。 妊娠母猪的饲养分前期(从配种至妊娠80天)和后期(从妊娠80天 到产仔前3天)两个阶段进行,通常采用“前低后高”的饲喂方式,即前 期饲料营养水平低,后期饲料营养水平高。也可采用:“一料到底”的 饲喂方式,妊娠前后期保持同一种饲料,前期饲喂量少,后期饲喂量 多。此外,妊娠母猪应多补充一些青绿饲料,以能量折算,青绿饲料 可占15%-25%,这对提高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很有帮助,变质、冰 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不能用来喂养妊娠母猪,否则容 易引起流产。另外,要保证饲料的相对稳定性。饲料变换过于频繁, 对妊娠母猪的机能也不适宜,需应注意。
1、动物营养需要
水 水是动物体的重要物质,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营养的运输、代谢和 粪尿的排出,生长繁殖、泌乳等过程,都必须有水的参与。水能保持生 理调节和调节渗透压,也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因此,在动物生命活动 和生产时都离不开水的供应。 水是组织细胞成形的必需成分,体内的重要组分 水为理想的溶剂。很多化合物易在水中溶解,电解 水作为载体。水把养分运输到组织,把废物排出体外 水作为介质。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均在水中进行 水能调节体温 水在动物体内作为滑液、水垫、传音介质等。例如,水在关节囊内起 润滑作用;水在脊髓液中起缓冲作用;水在耳蜗管内起传音作用
不同生产阶段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仔猪的存活率和断乳窝重,而 且关系到本身的体况和断乳后能否正常发情。应予以高度重视。 哺乳母猪饲料的品质、营养水平、饲喂量、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均 可影响泌乳量,应给予哺乳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做到日常工作有 条不紊,以充分发挥其泌乳潜力。 哺乳母猪的饲料应按其饲养标准进行配合,饲料原料多样化,营养 丰富,无毒性且保存良好;其次,应注意日粮粮容积不宜太大,以免影 响哺乳母猪的采食量;饲喂定时、定量,一般日喂3—4次。母猪分娩当 天,因体力消耗很大,消化机能减弱,应喂给有麸皮或米糠的稀料,日 喂量2千克,第二天开始喂配合料,饲喂量逐渐增多,第5—7天可达哺 乳期饲喂量。断乳前3天减料,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另外,哺乳母猪应 保供应足够的青绿饲料,一般每天加喂优质青绿饲料2—4千克。带仔多 的母猪(超过11头)日粮营养水平不变,每天喂量每增加1头仔猪增加0.3 千克,低于9头以下的,每减少1头仔猪减少日粮0.26千克。
畜牧学概论第二章动物营养与饲料
1、化学分析法
• 又称为概略养分分析法(Weende法) • 将饲料中营养物质分为六大类 • 特点混合物、粗略。后有改进,如范氏体系—
改进粗纤维分析方法将CF分为中性洗涤纤维 (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 木质素(ADL)、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 只能反映饲料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不能反映饲 料被动物采食后的消化利用情况
(六)、维生素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 ):C、B1、 B2、B6、泛酸、烟酸、胆碱、B12、叶 酸、生物素
(六)、维生素
• 维生素A: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 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 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 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 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血红素生成的作用
矿物质—Zn
• 作为多种酶的辅酶广泛参与体内多种代谢
矿物质—Mn
• 参与形成骨骼基质中的硫酸软骨素 • 家禽缺锰时出现骨短粗症和滑腱症
矿物质—Se
• Se和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保 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 缺Se引起白肌病和渗出性素质病
(六)、维生素
•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 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能是构成身 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 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矿物质—Na、Cl
• 调节酸碱平衡和维持体液渗透压
矿物质—I
• 参与甲状腺的组成,调节代谢 • 缺乏引起甲状腺肿大 • KI多通过食盐添加
矿物质—Fe、Cu、Co
• 都与造血功能有关 • Fe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仔
猪易患缺铁性贫血 • Cu可以促进Fe的利用,有促生长作用 • Co是WitB12 的组成部分,WitB12 有促进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PPT课件教案
动物营养学教案
52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该体系规定:食入每兆焦耳ME的饲粮, 瘤胃微生物可合成8.34gRDP,所以: RDP = 8.34×43=358.6g
可利用RDP?
动物营养学教案
53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可利用RDP=RDP×0.8×0.85×0.8=195 (g)
0.8、0.85和0.8分别代表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 真蛋白质含量、消化率和义
饲养标准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含义。 早期的“饲养标准”基本上是直接反应动物在实际生产 条件下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标准”的适用范围较窄。 现行饲养标准更为准确和系统地表述了实验研究确定的 特定动物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定额数值。
动物营养学教案
6
二、内容
饲养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
动物营养学教案
10
第二节 维持营养需要
维持需要的概念 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 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概念
1、维持
指动物不生产、 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的 状态
2、维持需要
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动物营养学教案
12
维持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
一.维持能量需要测定方法 二.维持蛋白质需要测定方法 三.矿物质、维生素维持需要的测定方法
动物营养学教案
31
二、生长肥育规律
1 、总体的生长
(1)绝对生长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 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 规律是慢——快——慢。(图)
动物营养学教案
32
(1)绝对生长模式
二、生长肥育规律 (2)相对生长
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 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 的增长而下降。(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能量在动物体内的 转化规律及实践意义
(一)、能量来源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单胃动物:单糖、寡糖、淀粉 反刍动物:单糖、寡糖、淀粉、纤维素、 半纤维素 – 脂肪次之 – 对单胃动物,蛋白质不宜作能源物质
35
有机物
C H O N 其它 燃烧(kJ/kg)
2、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
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
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的
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
要是酶的消化。
33
3、禽类
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 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 不强,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 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禽类 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 不长,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 消化都比猪的弱。
10
2)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 变异大于动物; 3)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动物无;
4)植物能量 (<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 糖;
11
5)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 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 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 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46
(3)尿能(UE):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一部参与机体代谢,其中 饲料蛋白质和代谢机体蛋白质不能充分被氧化,以含氮化 合物的形式排出,这些由尿中排出物质中的能量被称为尿 能。尿能取决于蛋白质的高低和AA平衡。
※ 测定不同动物尿中含N量,就能测出尿能 猪: 尿素 UE = 28M M为尿素含量 禽: 尿酸 UE = 34MO MO为尿酸含量
碳水化合物 44 6 50 0 0
脂肪
77 12 11 0 0
蛋白质
52 7 22 16 3
17.50 39.54 23.64
36
2. 纯养分能量高低取决于分子中的C、H含量 3. 饲料的能量高低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比例与含量
– 含脂肪高的饲料含能高:花生、豆饼 – 骨粉含有机物低,能量低
37
(二).能量转化规律
表观消化能(ADE)(TDE)真消化能
TDE反映饲料的值比ADE准确,但测定困难
43
3、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
(1)定义: 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
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 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气能(Eg)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主 要针对反刍动物甲烷(cH4)的损失) 甲烷能占总能 3%-10%。
1.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2.动物的能量评定体系 3.影响饲料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4.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营养学措施
54
第二章 饲料营养物质 与动物营养
1
教学内容
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蛋白质营养 碳水化合物营养 脂类营养 矿物质营养 维生素营养 水的营养
2
第一节 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及实践意义
一、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
(一)动植物体的元素组成
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 如C、H、O、
N、Ca、P、K、Na、C1、Mg、S等,其中C、H、 O、N含量最多。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 如Fe、Cu、Co、Zn、
Mn、Se、I、Cr、F等。
4
(二)饲料与动物的营养物质组成
动植物体
水分
干物质
无机物:矿物质
有机物: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5
(三)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因素
1. 饲料的种类与品种 2. 收获期 3. 作物部位 4. 贮存时间 5. 土壤 6. 施肥 7. 气候
6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7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9
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 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氨、尿素、肌酸等; 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 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
44
反刍动物
通用公式: 甲烷(KJ/100Kg饲料总能)= 1.30 + 0.1120 –
L(2.37 - 0.050 D)
D:维持饲养水平时能量消化率百分数 L:饲养水平为维持水平时的倍数
45
绵羊 甲烷(g)=2 .14x+ 9.80 x为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数
牛 甲烷(g)= 4.012 x + 17.68 x为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数
即TME = GE-(FE - FmE)-(UE - UeE)- Eg UeE:内源尿能,也称内源氮,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
分解的产物。
50
4、净能(Net Energy,NE)
(1) 定义
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 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NE = ME - HI=GE - DE - UE -Eg – HI (2) 热增耗(HI)
总能
粪能
尿能
消化能 甲烷能
热增耗
代谢能
净能
维持净能
动物总 产热
生产净能
38
1、总能(gross energy,GE)
(1)定义: 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 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 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39
(2)饲料的总能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含量, 其能量与分子中C/H、O、N含量相关, C/H高,O越低,则能量越高。 – 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不能反应饲料学价值的差异。
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产热量增加,增加的那部分热量损 失掉了,这个部分热量就叫热增耗。
体增热 = 采食动物产热量 - 绝食动物产热量
51
(3) 产生热增耗的原因 消化过程产热,消化道运动产热。 营养物质的代谢做功产热。 营养物质代谢增加了不同器官肌肉活动所产生的
热量。 肾脏排泄做功产生热量。 饲料在胃肠道发酵产热。
大肠
大
禽
嗉囔 CF
小
大肠 粗纤维
小
蛋白质
大
马
大肠 粗纤维、CP 大
25
瘤胃内环境 1)内环境特点
—食物稳定地进入,提供微生物作用底物; —唾液NaHCO3不断进入,维持pH在6-7; —通过与血液间的离子交换使渗透压接近 血浆水平; —通过发酵产热使温度维持在38-42℃。
26
Fiber Mat
40
2、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
(1) 定义: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 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消化能(DE)=总能(GE)- 粪能(FE) –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2). 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的 养分随粪便排出)。
41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 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 素、各种离子等;
31
(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 进行、耗能,主要养分单糖、AA 等;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某些大分子物 质和离子,特别对幼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 收)。
32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1、非反刍动物
原生动物,106个/ml,吞噬食物和细胞颗粒, 并可利用纤维素
细菌作用 > 原生动物
28
3)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的重要性: 消化饲料中7085%DM
和50%以上的CF
29
(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 化学性消化 酶 微生物消化 酶
不同 酶来源于动物 酶来源于微生物
30
(二)、吸收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胃 2、主要吸收方式:
对于单胃动物气能可忽略不计 禽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尿能)=总能 - 排泻物含量 = DE - UE
猪 代谢能 = 总能 -(粪能 + 尿能)=DE - UE
49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消化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大肠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21
(1)物理性消化
表2-2 动物种类特异性
种类 部 位 作用程度
牛、羊 口腔(反刍) 大
禽
肌胃(石头) 大
猪
口腔
小
马
口腔
较大
22
(2)化学消化
动物 猪
牛羊
禽
部 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口腔
淀粉
弱
胃
蛋白质
中
小肠 CP、NFE、EE 强
口腔
淀粉
极弱
胃
蛋白质
中
小肠 CP、NFE、EE、MCP 强
腺胃
蛋白质
弱
小肠 CP、NFE、EE 强
23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双糖、单糖
2) 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
小肽
氨基酸 双糖
单糖
24
(3)微生物消化
动物 部位 养 分 作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