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介入手术护理步骤

介入手术护理步骤

介入手术护理步骤
1.患者准备: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并核实手术所需的所有
准备工作已完成。

患者应当进行适当的麻醉前评估,并遵循禁食禁饮的要求。

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解答其可能存在的疑虑和担忧。

2.手术区域准备:
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区域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包括清洁和消毒手
术部位。

在准备过程中,护士必须遵守正确的手卫生和无菌技术,以降
低感染的风险。

护士还应当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以支持手术的进行。

3.患者监护:
在手术期间,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
和血氧饱和度等。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痛苦程度,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
行疼痛管理。

如果患者需要麻醉,护士应当密切监测麻醉的效果和患者的呼吸情况。

4.手术操作协助:
护士需要紧密配合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协助手术的进行。

护士应当提供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并及时反馈手术进展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始终保持警惕,以避免可能的手术失误和并发症的发生。

5.手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包括清洁和包扎手术切口。

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护士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术后护理指导,并解答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顾虑。

以上是介入手术护理的基本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规范和政策,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护理常规是病房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对病人的日常护理、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

在病房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护理工作,以确保病人的身体健康和舒适。

1. 患者接待和床位安排:-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住时,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房的设施和服务,并协助患者安排好床位。

- 床位应保持整洁,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和卫生环境。

2. 个人卫生和洗漱:- 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和洗漱,包括口腔护理、洗脸、洗手、刷牙等,以保持患者的清洁和健康。

- 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洗漱用品和设备,并确保其清洁和卫生。

3. 饮食和营养:- 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患者的饮食要求,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

-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和体重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和营养师,以调整饮食计划。

4. 疾病预防和感染控制:-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标准和流程,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措施等,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病原体的存在和传播。

5. 疼痛管理和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疼痛管理和舒适护理措施。

-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身体和情绪需求,提供温暖、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舒适度。

6. 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 护理记录应准确、详细,并包括患者的主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程度等关键信息。

7. 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 护理人员应确保病房内的设备和用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如床栏、轮椅、输液泵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和家属注意安全事项,如防滑、防摔、防火等,并及时处理和报告病房内的安全隐患。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它涉及到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疾病管理和康复护理等方面。

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提高护理质量,病房护理常规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1. 病房环境卫生:- 病房应保持清洁、整洁和无异味。

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对高风险区域和设备进行消毒。

- 病房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病人的舒适度。

- 床单、被单、毛巾等物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以防交叉感染。

2. 病人个人护理:- 病人入住后,应进行详细的个人信息记录,包括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以便护理人员了解病人的特殊需求。

- 定期给病人进行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病人的饮食需求应根据医嘱进行合理安排,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

- 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帮助病人洗漱、更换衣物、翻身、如厕等,确保病人的卫生和舒适。

3. 疾病管理:-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确保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 定期进行病情观察和评估,如病人的疼痛评估、皮肤状况评估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对于需要特殊护理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压疮患者等,应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4. 康复护理:- 对于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应根据病人的康复需求和医嘱,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 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方面,旨在帮助病人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 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5. 护理记录和沟通:- 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的护理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护理措施等,以便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了解病人的情况。

- 护理人员之间应及时沟通,交流病人的情况和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以上是病房护理常规的标准格式文本,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保证病人得到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介入治疗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顾虑,使患者配合治疗。

2.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化验及治疗,注意血压、白细胞、血常规、肝肾
功能,有无其他部位转移,并戒烟戒酒,询问造影剂过敏史。

3.手术前一日护理
(1)做好病人全身清洁及手术区备皮。

(2)根据麻醉方式执行相应护理常规。

(3)其他遵嘱执行。

4.手术日晨护理
(1)测T、P、R、BP,检查备皮区,注意有无不宜手术的情况,如月经来潮,感冒等。

(2)嘱咐病人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取下假牙发卡等。

(3)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药物、盐袋等。

(4)准备好床单位、监护仪等物品。

(二)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后,护士协助将病人搬运至病床上,观察穿刺点,防止出血和血
肿形成。

测量T、P、R、BP,了解麻醉及手术情况。

2.病人取平卧位,穿刺部位压迫3h ,注意压迫不宜过紧,防止血栓形成;术后8h
可以翻身,注意患肢不能屈髋;患肢制动24h,注意观察患肢温度及足背动脉搏
动情况;术后24h可下床稍活动。

3.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

4.必要时遵医嘱给镇静剂。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后注意保持大便通畅,3日无大便应报告医生,及
时给予处理。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医护人员在病房中为患者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和照顾。

这些常规护理措施旨在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下面是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的详细内容。

1. 环境卫生:- 病房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确保病房内的床铺、家具和设备的清洁和整齐。

- 定期清洗病人使用的床单、被子和毛巾等物品。

2. 患者的个人卫生:-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洗漱、刷牙和洗澡等个人卫生活动。

- 按照医嘱更换患者的尿布或便盆,保持患者的排泄物清洁和干燥。

- 帮助患者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床单,保持患者的衣物干燥和整洁。

3. 饮食和营养:- 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和医嘱,提供适合患者的饮食。

- 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记录患者的进食量和饮水量。

- 协助患者进食,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4. 患者的体位和活动:- 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如侧卧位、半卧位或坐位等。

- 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下床活动等。

- 定期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问题。

5. 疼痛管理:- 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记录疼痛评分。

-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镇痛剂或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

-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节病房温度、减少噪音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6.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状况、饮食摄入和排泄情况等。

- 及时记录和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预防感染:- 按照手卫生的要求,洗手或使用消毒剂,减少传播病菌的风险。

- 确保患者和访客正确佩戴口罩,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 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内的常用物品和设备,如床桌、椅子、电话等。

8. 心理支持:-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

- 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 协助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以上是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的详细内容。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旨在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病房护理常规包括患者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医嘱执行、药物管理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病房护理常规的具体内容。

一、患者生活护理:1. 定期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 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漱、更换衣物、翻身等,保持患者的清洁和舒适。

3. 提供饮食护理,根据医嘱提供合理的饮食,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

4. 协助患者进行大小便护理,保持患者排泄通畅,及时更换尿布等护理用品。

5. 给予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二、病情观察:1. 定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皮肤颜色、瞳孔大小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

3. 监测患者的尿量、排便情况,及时发现尿潴留、便秘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观察患者的体位、活动情况,防止压疮、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5. 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排尿排便情况、体温变化等,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体征变化。

三、医嘱执行:1. 根据医生的医嘱,按时给予患者药物,并记录药物的用量和给药时间。

2. 定期更换患者的输液、导尿管等医疗器械,保持器械的清洁和畅通。

3. 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如换药、拔管等,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4.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各种治疗,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5. 定期检查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药物管理:1. 负责医院内药物的采购、储存和配发工作,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2. 根据医生的医嘱,准确计算药物的剂量,按时给予患者,并记录药物的用量和给药时间。

3. 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介入手术治疗护理常规
1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

2患者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6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12小时,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术侧肢体有无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苍白等症状,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观察尿量及颜色,每日尿量应在2000ml以上,以促进药物的排泄,减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如出现血尿、少尿等,应立即报告医生,予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等治疗。

5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应少量多餐,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软食,如面条饭、鱼类、豆类、蔬菜、瘦肉泥等,忌辛辣、油腻、刺激性坚硬食物。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病人的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在病房护理中,护士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负责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提供基础医疗护理、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协调病人的康复计划等。

1. 病房环境准备在进行病房护理之前,护士需要确保病房的环境整洁、安全和舒适。

这包括清洁病床、更换床单、准备清洁用品、检查病房的温度和通风等。

护士还需要确保病人的隐私得到尊重,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促进他们的休息和康复。

2. 病人入院评估当病人入院时,护士需要进行入院评估,以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史、过敏史和其他相关信息。

这有助于护士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为医生提供必要的信息。

入院评估还包括对病人的身体检查,如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3. 生命体征监测病房护理中,护士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评估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这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护士还需要记录这些数据,并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医生能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 基础医疗护理护士在病房中还负责提供基础医疗护理,如给予病人药物、更换伤口敷料、进行静脉输液和注射等。

护士需要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遵循医嘱和护理操作规范,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5.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在病房护理中,护士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治疗程序,如放置导尿管、进行胃管插入、进行抽血和输血等。

护士需要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6. 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除了提供基础医疗护理,护士还需要协调病人的康复计划和提供健康教育。

这包括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目标、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等。

护士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7. 病人安全和风险评估在病房护理中,护士需要关注病人的安全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士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如跌倒风险评估、压疮风险评估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提供安全的病床、使用便携式导尿器、定期翻身等。

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服务规范,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安全。

2.导管室及机房内应保持安静、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室温相对恒定,以确保机器安全使用。

3.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各种各类物品的分开放置、保存,规范使用。

4.进入本室工作人员一律更衣、换鞋,按区域着装。

造影机运转期间室内工作人员应穿铅衣,注意X 线防护,外出时更换外出衣。

5.术后各种物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6.室内应配备常用的抢救器械及药品,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点、维护,保证抢救用品随时可用。

7.急诊值班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坚守工作岗位(保证随叫随到)。

8.抗-HIV 抗-HCV、HbsAg阳性或患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安排在最后,检查后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9.严禁非工作人员动用仪器及设备,如有故障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10.参观人员须经护理部同意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照料的一系列常规操作和流程。

这些常规操作和流程旨在提供安全、舒适和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以下是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的标准格式文本:一、患者入院护理1. 患者入院前准备:确保患者的病历、医嘱和相关检查结果齐全,床位清洁整齐,床单、被子等床上用品清洁干净。

2. 患者入院时接待: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引导患者了解病房环境和护理常规,协助患者完成入院手续。

3. 患者入院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疾病状况、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因素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二、患者生命体征监测1. 体温监测:定时测量患者体温,记录体温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 血压监测: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记录血压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 心率监测:定时测量患者心率,记录心率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 呼吸监测:定时测量患者呼吸频率,记录呼吸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 饮食摄入监测: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进食量、饮水量等。

三、患者个人卫生护理1. 患者洗澡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患者洗澡时间和方式,确保患者的个人卫生。

2. 患者口腔护理:定时帮助患者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3. 患者皮肤护理:定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和皮肤感染。

4. 患者排泄护理:定时协助患者如厕、更换尿布,观察患者排尿、排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四、患者营养护理1.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

2. 饮食监测: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记录饮食摄入量和饮食偏好,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3. 饮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提供饮食宣教,教授健康饮食知识,帮助患者改善饮食习惯。

五、患者安全护理1. 身体安全: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防止跌倒、滑倒等意外伤害。

2. 病情观察: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疼痛程度、排尿排便情况等,及时报告医生。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护理、病情观察、医嘱执行、病房环境管理等。

在病房护理常规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 病人基本护理:- 协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脸、洗澡、刷牙等。

- 帮助病人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床铺整洁干净。

- 定期翻身,防止病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预防压疮的发生。

- 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给予病人适当的营养支持,根据医嘱进行饮食管理。

2.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如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疼痛加重等。

- 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意识清晰度、情绪波动等。

- 检查病人的伤口、引流管等,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 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

3. 医嘱执行:- 按照医嘱给予病人药物,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以调整药物剂量。

- 定时给予病人输液,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器的使用。

- 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如拍片、抽血、换药等。

4. 病房环境管理:- 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安静,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 定期消毒病房内的器械和设备,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 确保病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 协助病人的家属与医生、护士进行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病房护理常规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为每位病人提供安全、舒适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进其康复和健康。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医疗机构内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一系列常规操作和措施。

它旨在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

一、病房环境和设备准备1. 病房环境要保持整洁、安静、通风良好。

定期清洁地面、墙壁、窗户等,确保病房的卫生状况。

2. 病床应保持干净整洁,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要定期更换和清洗。

3. 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如呼叫器、电视、电话等,以方便患者的生活和沟通需求。

二、患者个人卫生护理1. 定期给患者进行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洗澡方式,如全身擦洗、浴盆洗澡等。

2. 患者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等。

定期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和口臭。

3. 患者头发和指甲的护理。

定期为患者理发、修剪指甲,保持头发和指甲的整洁。

4. 患者排泄护理,包括如厕、排尿、排便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保持排泄的正常和舒适。

三、患者营养护理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提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2.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消耗平衡。

四、患者活动护理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

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提供相应的康复设备和指导。

五、患者心理护理1. 关心和倾听患者的情绪和需求,提供情感支持。

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2.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3. 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帮助患者应对病痛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困扰。

六、患者药物管理1. 根据医嘱,按时给患者口服或注射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途径和频率,确保患者按时、准确地服药。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手术过程
患者通常采取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医生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将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体 内,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情况。
者信息核对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
了解患者病史和用药情况
远程手术护理支持
借助互联网技术,远程手术护理支持将成为可能,为手术患者提供更 加及时、专业的护理服务。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疼痛管理与舒适度调整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 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进行
量化。
根据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 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
良反应。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 不良刺激,以缓解疼痛。
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非药物性镇痛方法。
并发症监测及报告制度
0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并处理并发症。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模拟手术、团队拓展等活动,提高团队成员 之间的协作能力。
强化团队凝聚力
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 感和凝聚力。
未来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智能化护理设备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护理设备将在手术护理中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辅助手术护理
机器人技术将在手术护理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手术的精准 度和安全性。
器械与药品准备
01
02
03
手术器械准备
根据手术方式及医生要求 ,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 确保器械齐全、性能良好 。
药品准备
准备术中所需药品,包括 麻醉药、抗生素、止血药 等,确保药品质量可靠、 使用安全。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医院病房中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病房护理的目标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促进其康复和恢复健康。

在介入病房护理常规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个人卫生:包括患者的洗漱、更换衣物和床单等。

护士需要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保持患者的清洁和舒适。

2.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护士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

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禁忌和偏好,确保患者获得营养均衡的饮食。

3. 床位护理:护士需要定期翻身患者,防止压疮的发生。

同时,护士还需要确保患者的床位整洁,并定期更换床单和被褥。

4. 疼痛管理:护士需要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使用药物或物理疗法等。

5. 导尿护理:对于需要导尿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清洁导尿管口,并定期更换导尿管。

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性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6. 呼吸护理:对于需要呼吸护理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根据需要给予辅助呼吸或氧气治疗。

护士还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呼吸器具。

7. 体温监测: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护士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采取相应的降温或保温措施。

8. 感染控制:护士需要遵循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程,定期给患者消毒,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

9. 安全护理:护士需要确保病房环境安全,防止患者的意外伤害。

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病房安全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10. 心理护理: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安慰。

护士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总之,介入病房护理常规是护士在病房中为患者提供全面和细致护理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安排和实施病房护理常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和恢复健康。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在医院病房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日常护理中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照顾。

本文将就介入病房护理常规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1.1 定期测量体温:体温是反映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护士应该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2 监测血压和脉搏:血压和脉搏是评估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护士应当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情况。

1.3 观察呼吸情况: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二、保持环境清洁2.1 经常更换床单被罩:床单被罩是患者与外界接触的最直接部分,护士应当经常更换床单被罩,保持环境清洁。

2.2 定期清洁病房空气:病房空气的清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士应当定期清洁病房空气,确保患者呼吸的是清洁空气。

2.3 注意病房卫生:病房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护士应当注意病房的卫生,保持病房环境整洁。

三、定期更换留置导尿管3.1 定期更换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是患者的生命通道,护士应当定期更换导尿管,防止导尿管感染。

3.2 观察尿液情况: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尿液异常,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3 避免导尿管移位:导尿管的移位可能导致尿液外溢和感染,护士应当避免导尿管的移位,确保导尿管的正常使用。

四、定期翻身和按摩4.1 定期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护士应当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减轻身体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4.2 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护士应当定期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按摩。

4.3 观察皮肤情况: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时发现皮肤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定期喂食和观察饮食情况5.1 定时喂食:患者的饮食是康复的重要保障,护士应当定时喂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5.2 观察饮食情况:护士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确保患者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常规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对病人进行日常护理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病房护理常规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护理常规的内容和步骤。

1. 病房环境准备:在进行病房护理之前,护士需要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安全。

包括清洁床铺、更换床单、保持室内通风、消毒工作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检查病房内的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如呼叫器、氧气设备等。

2. 病人个人卫生:病人个人卫生是病房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进行适当的个人护理。

包括帮助病人清洗、更换衣物、刷牙、洗脸等。

在帮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时,护士需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尊严。

3. 定期测量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定期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及记录和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护士需要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4. 饮食护理: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饮食要求,提供适合的饮食护理。

包括按时提供饭菜、合理搭配食物、注意病人的饮食禁忌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病人的饮食情况,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5. 活动护理:病人在病房内需要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护士需要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护理,如翻身、揉搓四肢、进行简单的体操等。

在进行活动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病人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

6. 皮肤护理: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如床疮等。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包括保持皮肤清洁、按摩、使用护肤品等。

在进行皮肤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病人的皮肤敏感性和过敏情况。

7. 疼痛管理:病人在病房内可能会出现各种程度的疼痛。

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类型,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

包括使用药物、热敷、按摩等。

在进行疼痛管理时,护士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疼痛反应和效果。

8. 病人心理护理:病人在病房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病房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病人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疾病预防和康复护理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护理的常规工作内容和标准操作流程。

1. 病人生活护理1.1 病人个人卫生:包括帮助病人洗澡、更换衣物和床单等。

在进行这些工作时,护士需要注意病人的隐私权和尊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礼貌。

1.2 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并确保病人的饮食摄入量和营养需求。

1.3 排泄护理:帮助病人如厕、更换尿布等,保持病人的排泄通畅和卫生。

1.4 睡眠护理: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和舒适。

2. 病情观察2.1 体温观察:定时测量病人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2.2 血压观察:定时测量病人的血压,并记录下来。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3 心率观察:定时测量病人的心率,并记录下来。

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4 呼吸观察:定时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并记录下来。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5 疼痛观察:询问病人的疼痛感受,并根据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如有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物。

3. 疾病预防3.1 感染控制: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操作规范,确保病房的清洁和卫生。

3.2 预防跌倒: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要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并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安全。

3.3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保持病人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使用合适的护理垫和床垫。

4. 康复护理4.1 活动训练: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康复需求,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恢复功能。

4.2 心理支持: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关心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3 家属教育:向病人的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病人。

以上是病房护理的常规工作内容和标准操作流程,护士在进行病房护理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医生、病人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共同为病人的康复和健康服务。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一、患者入院前准备工作在患者入院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安全,床铺干净整齐,准备好所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2. 检查病房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如呼叫器、监护仪、氧气吸入装置等。

3. 准备好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相关医嘱,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二、患者入院接诊1. 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诉、病情和需求,并记录相关信息。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

3. 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操作,如留置导尿、静脉输液、换药等。

4. 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提供合适的饮食,并记录患者的摄入量。

三、病情观察与记录1.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2. 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疼痛程度、排尿排便情况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4. 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的发生,及时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四、药物管理1. 根据医嘱准确计算和配制药物,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和给药途径。

2. 在给药前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对该药物的过敏情况。

3. 给药时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4. 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并及时报告医生。

五、病情交流与心理护理1. 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并赋予相应的支持和安慰。

2. 患者在病房期间可能会浮现焦虑、恐怖等情绪,护士应赋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抚,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

3. 鼓励患者参预康复训练和活动,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教育,匡助患者恢复功能。

六、感染控制1. 护士应遵守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规范,洗手或者使用洗手液消毒双手。

2. 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如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X章介入医学中心护理常规
第一节介入医学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状况,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不知晓自己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护士应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护理评估:术前应测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压疮发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跌倒发生风险(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及营养状况(营养筛查评估单)。

根据评估分数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血管介入手术术前常规检查双侧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后观察对照。

3.术前检查:指导、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检验项目。

4.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练习卧位使用便器排便、排尿;屏气练习;有效咳嗽咳痰;做好放射防护宣教等。

5.术前准备: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清洁穿刺部位皮肤、备皮,根据手术部位决定备皮范围;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若入睡困难,遵医嘱给予安眠或镇静药物。

遵医嘱术前4-8h禁饮食;
6.手术日准备:着清洁的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及首饰、金属物品等,女性患者不化妆;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止血、止吐药物;接手术前排空大小便;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无误,做好交接。

7.用物准备: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备防护服。

二、术后护理常规
1.患者交接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了解术中情况,交接皮肤、穿刺处敷料、留置管路、静脉输液及病历等。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吸氧;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24h内每小时观察穿刺处动脉加压包扎情况,穿刺侧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及有无肿胀,动脉搏动情况;非血管介入患者观察患者穿刺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置管患者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状等。

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术后饮食一般术后3~4h内禁饮食,后根据病情改流质饮食或普通饮食。

胰腺癌粒子植入、腹膜后粒子植入患者遵医嘱禁饮食;食管支架、鼻肠管置管术后患者遵医嘱做好相应饮食护理。

血管介入术后患者鼓励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排泄。

4.术后活动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不同采取合适的体位。

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6~8h,绝对卧床24h,24h后拆除加压绷带后可下床活动,避免腹压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及用力排便。

非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根据病情,手术当日可下床行室内活动。

5.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通畅;根据引流袋的类型按规定的时间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判断术后有无出血、感染等
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观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出,穿刺点处有无皮下血肿。

如有穿刺处活动性出血,立即压迫穿刺侧动脉,并通知医师给予重新加压包扎。

(2).发热:术后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导致体温升高,℃以下嘱患者多饮水,可视情况给予温水擦浴;若降温效果差,或术后体温℃及以上,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出汗过多者,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时更换衣裤和被服,注意保暖,保持皮肤干燥。

(3).感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穿刺处皮肤情况,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

(4).疼痛:密切观察,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指导患者按时服用止痛药物或外用止痛贴。

患者出现突然疼痛加重的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诊治。

(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介入术后,指导患者术侧下肢行背伸跖屈运动,每小时活动8—10次;或自下而上按摩术侧下肢,24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不宜下床活动者,指导床上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注意观察下肢有无肿胀、疼痛情况。

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嘱绝对卧床。

7.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细致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8.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着防护服。

9.护理评估:术后即刻及术后第一天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压疮Braden Scale量表)、跌倒发生风险(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
表)、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

根据评估分数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三、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

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等不适。

2.饮食指导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可适量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3.用药指导遵医嘱正确应用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耐心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有正确的认识,保持良好心态,勇敢面对疾病。

5.复诊须知根据手术方式不同,术后1~6月门诊复诊;若有不适随时复诊。

参考文献:
[1]莫伟,方元. 临床实用介入专科护理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73-175
[2]肖淑萍,李玲,周国锋. 介入治疗与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151-153
[3]徐秀芳,李晓蓉,刘玉金.肿瘤介入学[M]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1:42-50
[4]周立,王蓓,毛燕君.介入治疗护理管理与操作[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